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明朝-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新武脑子里是一团乱麻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淳安是不是有百姓通倭当立刻查处但秦知县是前几天才来的浙江这事儿应该与他无关……”他言下之意就是自己也不过是刚来的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着因改稻为桑跟何进贤吵架他又怎么知道这其中的状况?

“通倭的人就是他前天放走的!还说没什么关系?那怎么样才叫有关系?!”何进贤拍着桌子大声吼道“他秦密要是没有放走那些人说不定今天就不会出这种事!好嘛朝廷刚刚开始张罗着改稻为桑现在我浙江就出了通倭的反民!就算是咱们意见再怎么不一样关起门来吵架也是正常事可牵扯到了倭寇就不再是正常了!于府台你要给我一个解释!”

于新武这时心里什么都明白说不定这就是何进贤干的好事可他却觉得此刻自己是那样的无力朱千户朱千户呢?他或许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空荡的大场上却看不到任何锦衣卫的影子。突然间他感到眼前一黑立刻闭上了眼睛偏偏这个时候肚子又开始痉挛绞痛便咬紧了牙守住喉头那口气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千万不能倒下……

也就一瞬间于新武直直地朝后面倒去。

所有人都惊呆了。

“来人!”钱宁经过短暂的失神最先清醒过来大声喊着:“赶紧把于府台给抬到后院去立刻去请郎中!把浙江最好的郎中给找来!”几个书吏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七手八脚地把昏过去的于新武给抬走了。

“什么议案不议案的都不要再说了!”何进贤也反应过来显露出了曾经是武官的杀伐决断“秦知县刁民通倭一事是否与你有关以后再说!本官现在命你立刻带上臬司衙门的兵去淳安将倭寇立刻就地**!平息叛乱!然后按照省里的议案以改兼振稳定人心!这个时候不能再乱了!”

他又对那千户说道:“你带上兵立刻护送秦知县去淳安!”

“是!”那千户面无表情地对秦密说道“秦知县请吧!”

第257章

。秦密并没有动他急地思考着这件事情有些不对头。但怎么不对头自己也说不上来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最怕的便是中途出现不好的情况。可是想什么来什么淳安的灾民若是当真与倭寇串联那一定是有蹊跷!浙江饱受倭寇之害多少年了寻常百姓恨都恨不过来又怎么会串通他们?戚继光当年在浙江打倭寇可不是白打的而且倭寇中也大多都是些标准的刁民在趁火打劫真正的倭寇又能有几个人?就算是有那戚继光留下的边军都干什么去了?要问罪第一个就该问掌管着一省刑名跟民事的何进贤!

他直直地看着何进贤道:“请问何大人他们跟我一起去淳安是他们听我的还是我听他们的?”

何进贤不禁怔了一下接着道:“按照省里的议案办他们就得听你的!”

“倘若卑职按照淳安的实情办他们听不听我的?要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百姓一见官军事态扩大了他们还听不听我的?还有若是他们不经我同意擅自抓人卑职管是不管?”秦密连珠炮般地问道。

何进贤有些头疼。这还没抓人呢你就这么多的顾忌事情还办不办了?他没好气地道:“淳安有什么实情?淳安的实情就是刁民串通着倭寇造了反倭寇用粮食蛊惑那些刁民攻打县衙!马上就要把我大明朝给搅个天翻地覆!这就是实情!”

“何大人”秦密已经恢复了平静拱了拱手道“省里现在说淳安有刁民通倭可究竟是怎样通倭都有哪些人通倭这些都必须按实情查处。依大明律外敌犯关务必要将军报上报朝廷若是不依照实情不管是夸张了事实还是瞒报了事实对我浙江没有半分好处。若是真有通倭情事况且百姓已经对官军动了手卑职当然依大明律严惩不贷!可若是没有通倭情事而是有人误报军机何大人可是要让卑职滥杀无辜?”

何进贤一听这头都快竖了起来猛地一拍桌子吼道:“秦密秦大人!你是不是到现在还要怂恿着百姓抵制国策?!你也是朝廷命官你对皇上的忠心到哪里去了?你到底是替朝廷说话还是替这些抵制国策准备**的刁民说话?!”

“何大人卑职只是问要不要滥杀无辜。”这回秦密出奇地没有愤怒而是平心静气地问道。

“你……谁要你滥杀无辜啦?”秦密死咬着这一点不放让何进贤就像是收拾一只刺猬一样无从下手只能无奈地长叹了一声。

“多谢大人!”秦密躬身一揖“有了何大人这句话卑职便好秉公办事了。”说着转向千户道:“你都听到了吧?整队!跟我去淳安!”

千户反而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何进贤。

“你看我干什么?从现在起你就听他的!”何进贤感觉自己已经快到飙的边缘了“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连这点你都不知道了?赶紧滚!”

“是!”千户慌张地转身就往外走去边走心里边觉得极其不爽。同样都是千户这个巡抚老爷对那朱千户恭恭敬敬对自己却是横眉竖目!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朱一刀忧虑地听着属下的汇报半晌无言。现在浙江的重点全都集中到了内部的官场上反而放松了对外围的警惕。浙江怎么会有倭寇的从哪里冒出来的锦衣卫浙江卫的千户是一问三不知让他一脚给踹出老远!这么重要情况都搞不清楚养你们这帮废物是干什么吃的?他又把邓艾给拉过来好一通训斥邓艾委屈地满脸泪水现在的人力全都分散在浙江了对边防的力度只好降低下来人手不够哇!在之前的排查中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远在内陆的淳安会有倭寇若是真有倭寇悄悄地渗透进来那边军就已经完全不能指望了!

不过这个情况老朱自己也知道可一肚子的火气没法泄只好泄在了几个下属的身上。他仔细地想了想这一块必须重新捡起来于是下令邓艾让他把杭州的锦衣卫都给派过去立刻**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每隔六个时辰务必汇报一次!

锦衣卫一旦动起来效率是相当高的不到两个时辰最新的消息便传了过来:淳安的灾民被饿的撑不住了又不能到杭州的粮市去买粮便一直在周边几个县份想办法。凑巧遇到了一个卖粮食的几个人仔细一瞅那粮食居然是今年上半年刚交上去的官粮!于是就买了一百石。可就在这个时候臬司衙门的兵突然出现在周围大声叫嚷着别让倭寇跑了!卖粮的那人连粮食也不要了拔腿就跑几个灾民们便*了眼:自己只不过是想弄点粮食吃这是整的那一出?待反应过来第一个动作便也是拔腿就跑。这就等于坐实了自己通倭的罪名没通倭你跑什么?

消息传到了杭州立刻震动了整个浙江官场在改稻为桑的当口出这种事情朝廷追究下来谁的脑袋也保不住!也难怪何进贤跟死了娘一样愤怒稻田还没改成桑田他的脑袋就先搬家了!

老朱于是很郁闷。这几个灾民不跑还什么都好说可一跑这不等于是不打自招么?这下子于新武秦密他们就被动了啊!他闷闷地问道:“那几个灾民都叫什么名字搞清楚没有?”

“都搞清楚了!为的那个叫王大牛!”探子兴奋的满面红光若是能把这个功给抢过来至少可以少奋斗三十年呐!

是他?!

朱一刀的眼中精光一闪!这个人**子很有些耿直让他去通倭可能**并不大况且此人在县里一向好打抱不平颇有些水泊梁山好汉的影子。能够不畏上官不顾自己**命为乡民说话为了全村老少的命冒险去漕运码头买粮这样的人会去通倭?此事定有蹊跷!

“把这件事儿给我盯死了!还有给我查!查那个卖粮的!看看他到底是哪路的神仙!”老朱咬牙切齿地下令道。

内阁值班房。

窗外几许夕阳轻轻的照**进屋子里把三个人的身影映照的老长。坐在大案上位的是辅赵志高他的左手侧边便是内阁阁员张位右手边则是陈于壁。这些天来满朝文武为了浙江的改稻为桑而争论不休大多数人的意见都是倾向于改。就连那些一向好骂人的言官们也难得地众口一词地对改稻为桑持支持的态度。可就是这种一边倒的支持才让赵志高的心里越地不安起来。

事为反常既为妖。朝廷从什么时候其变得这么统一团结了?以往出台的任何政策都要争吵不休非要分出个子丑卯寅来不行难道这回大家都开窍了?赵志高看着眼前这张同样对改稻为桑坚决支持的奏疏轻轻地摇了摇头。浙党桂党还有应天派态度都一致的很好很好若是能把心思都用在国事上面皇上也不会如此难为朝廷还有何事办不了的?

“老了……”看完了奏疏的最后一个字赵志高搁下了手里的笔又取下了眼睛扶着案沿慢慢地站了起来。

陈于壁其实还没有看完却也抬起了头放下了手中的奏疏:“阁老看完了?”

赵志高轻轻地捶着后腰点头道:“洋洋洒洒数千字居然看了一个时辰……真是不服老不行啊!”

陈于壁轻轻笑了起来:“阁老若是如此说那我就真应该告老还乡了。礼部的这份奏疏有一千三百字我却还有最后一段没看完呵呵……”

“陈大人你是在等我啊!”赵志高这一声“陈大人”喊的极为温情让陈于壁不禁心头一暖“凭你的才情这区区数千字还不是半个时辰不到就批阅完了?就算是写也写的完这么多啊!”

“阁老……”陈于壁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能说出来。

“是因为你厚道。”赵志高打断了他笑着挥了挥手“就像我伺候皇上那么难不也过来了?一个人熬一天不累熬十天就累了;小心一天不难一辈子小心才是最难的!做我的副手也有不少的日子了难为你处处让着我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满朝。再难也没有赵大人难呐!”陈于壁这句话说的甚是真诚。的确从来没听他在内阁对自己说起过这么暖人心的话现在得到这句褒扬让他心中突然有一丝羞愧。

“陈大人来你把凳子搬到我边上来我有几句话要对你说”赵志高微笑着冲他摆了摆手“张大人你也来也坐到我这边来。”

两个人有些疑惑地挪了过去赵志高分别握住他们左右手扬起头看了看窗外喃喃地道:“你们说说都说说心里话。这世上究竟是什么人最亲?”

第258章

。如此严肃地问的却是这个问题陈于壁愣了一下赵志高问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这还有什么可问的自然是父子最亲嘛!可是他摸不准赵志高的实际意思他想说什么?

张位也一时没反应过来半天才低声道:“当然是父子最亲……”

“未必……”赵志高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他想起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就头疼这几乎已经成了朝野间公开的秘密。过去赵志高还能揍他俩现在都五六十了也没力气了两个儿子就成了没人管的野人每晚必去酒肆喝花酒玩女人然后借着酒劲耍酒疯打架闹事。顺天府衙门不敢管其他人管不住无数人都借此打算看他的热闹。

“大人还请您赐教。”张位恭敬地说道。赵志高不会无缘无故地跟自己说这些他肯定有其他的话要对自己说。虽说也有不少的日子赵辅都没有管过什么政事可他毕竟还是内阁的大学士辅论资排辈他也应该对赵辅尊重些。

“我记得《诗经》里说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按理说人这辈子最难报答的便是父母之恩”赵志高轻轻地拍着两个人的手道“可又有几个做儿子的作如是想?十个儿子有九个都会觉得父母对他好是应该的他却无需对父母好更无需为父母做些什么于是恩养也就成了当然……陈大人张大人咱们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你们应该也有感受父子之亲只有父对子亲何时见过子对父亲?”

这番话何止是推心置腹简直就是在倾述心中压抑已久的苦楚。旁边坐着的两个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同感一下子就起来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内阁他们是堂堂大学士阁员可在家里却被自己的儿子们当成了聚宝盆从来都没有想过为父母要做些什么替他们分担一些重责反而是没有银子了就大大咧咧地问家里要不给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哭去闹根本就没考虑过要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为家里为父母做些事情。

但两个人毕竟都是人精了感动的一霎那也有些犯了疑惑赵志高为何要对根本不对路的两个人说这些?当此朝局暗涌湍流的时候张位又不是他的心腹有什么话跟陈于壁说就好了为何还要自己也一起?

陈于壁也不敢接言而是静静地等着他说下去。

“你们不好答那咱们就说另外一件事。”赵志高的眼底滑过一丝失望既是对陈于壁也是对张位“你们知道不知道皇上为何要咱们看这些对国策坚决支持的奏疏?”

“……自然是想知道朝局对这个国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有哪些人反对为什么反对吧!”张位这才沉吟了一下开口道。

“张大人”赵志高这一声带了些颤抖“老夫如此推心置腹你还何必这般疑虑重重?你就真不知道皇上让咱们看奏疏的用意?”

张位又岂能不知道此时依然却装着大悟道:“皇上的意思是想让咱们出面撑住大局吧!”

“如何撑住大局?”赵志高突然脸上凝重起来紧盯着他的眼睛道。

“这……请大人赐教。”张位只好低下头去拱了拱手。

“要用好自己的人!撑住危局挺过这个难关!”赵志高不再兜圈子了边说边重重地按了按两个人的手“我就明说了吧钱宁既是陈大人的学生也是我的学生;秦密这个人虽然低调可他当年却是张居正的席大弟子!皇上这是告诉你我要用好自己的人东南的大局还要靠他们去支撑张大人以为然否?”

张位不得不表态道:“皇上圣明大人睿智。应该有这一层意思在。”

“这就是我刚才问你什么人最亲的原因”赵志高松开了紧握住他们的手缓缓地站了起来“有时候最亲的人不是父子而是师徒!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傅之恩视为报答!两位大人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这次的改稻为桑一定要做成而且不能给浙江的老百姓增添负担一定要推行好!何进贤在浙江搞的那一套不行就算是国策成了也会动摇我大明的根基……陈大人这边要靠钱宁去维持张大人那边要靠秦密去维持张居正教出来的学生不会错;为了不把老百姓给逼反了应天那边必须借粮给浙江陈大人你要立刻给江苏巡抚李元打招呼让他借粮给钱宁!”

“大人放心”陈于壁心中颇有些不情愿可是钱宁可以不认赵志高的面子却不能不给“我今天回去就写信让兵部六百里加急给李元送去让他借粮!”

“黾贤(陈于壁的字)我知道你心里还是对钱宁有看法”看着陈于壁的脸色赵志高缓慢但是有力地开口道“非此人不能镇住浙江改稻为桑只有在他的手里我才放心!他是知道顾全大局的你仔细想一想他之所以把自己孤立起来又何尝不是为了保护他的恩师你陈大人?”

陈于壁一时没有转过来弯。钱宁连自己这个恩师都可以不认又怎么会为了保护自己?

“万一改稻为桑若是做不成他钱宁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赵志高不得不解释道“到时候朝廷不会替浙江背黑锅那就只有让他来背那就意味着必然要牵扯到你!”

陈于壁蓦然惊醒!赵志高表面上憨厚和蔼可心里面比谁都清楚钱宁这么做不正是为了保护他也为了保护自己?他心里懊恼万分可是现在还有挽回的余地么?赵志高说得对这世上最亲的并非是父子而是师徒!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钱宁又怎么会以牺牲自己前途的代价与恩师决裂?

“我已经八十了……钱宁已经断了自己的路”赵志高慢慢地向值班房门外走去声音却传了进来“内阁的位置已经轮不到他了可我也不会让自己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去坐。以后的大明只能靠你我的弟子们了……”

江苏巡抚衙门的大堂今晚灯火通明巡抚李元以隆重的礼节迎接浙江布政使钱宁的到来这让他感到很不安。自己是来借粮的可看着江苏的阵势却仿佛是自己来视察一般他一见到李元就严肃地道:“时间紧急我实在没有时间应付这些繁缛咱们到内室去说!”

李元随意地把身上的官袍脱下挂到了一边的衣架上:“钱大人好歹你我也是同窗实不相瞒别说一百船粮就是两百船我江苏也能拿的出来。只是不能借给浙江你心里明白不是我不借给你而是朝局不容我借给你。还有你好不容易躲了出来干嘛还要陷进这个深不见底的泥坑里?”说着亲自给钱宁斟了一杯茶。

“连你也以为我是在躲?”钱宁随意地端起了茶杯一饮而尽“给皇上递辞呈不是我的本意。”

“我知道!”李元也端起茶杯一口喝完“任谁在内阁当辅照你在浙江的搞法都会逼你辞职的。”

钱宁忽地盯住了他仿佛是在探询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元也自觉失言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我没有说丝毫揶揄你的意思。官场无非就是进退二字看在你我几十年的故交份上我豁出去了就给你透个底:朝里有人给我带话让我不要借粮给你。”

“谁?”钱宁伸手挡住了自己的茶杯不让他继续倒茶。

“你就别问了问了我也不会说的。”李元讪讪地放下了茶壶。

“是张大人他们还是陈大人他们?”钱宁打算不再兜圈子单刀直入地问道。他当初跟李元在那一年的进士中是关系最铁的而且都是被分到了东南从最基层干起一步步地到了现在的位置上。多少年来两人一直书信都不断但都是些私人事务从未涉及到政事上。这次他来江苏也是实在没了办法官仓里的粮食已经见了底再过一天浙江就要断粮了。

李元半晌无言不过还是答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愣要把我也拉下水?”

“我不会把你拉下来也拉不下来”钱宁深深地看着他道“我只是希望你能在岸上给我打个招呼让我知道到底是谁这么想让浙江乱起来!”

“那我就给你明说了吧!”李元也紧紧地盯着他爽快地答道“谁也不希望我借粮给你。你可以跟他们去争我却不行;你可以为了浙江搭上自己的前途我却做不到。”

钱宁沉默了许久他才喃喃地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钱宁总算是没失去你这个至交。”

“既来之则安之吧!”李元很是有些替自己这位同窗好友感到不平“你既然已经不再是浙江巡抚就别再管这烂摊子了!粮食借不到可你的心已经到了这就足够了!你为浙江做的还不够吗?他们谁愿意背就让他背去你就在江苏好好待着我替你向朝廷告假就说你病重在江苏走不了了!”

第259章

。钱宁深深地看着李元道:“那浙江怎么办就让它这么乱下去然后到最后我不仅要被朝廷追究而且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