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莫斯科-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校同志,”等图皮切夫说完,崔可夫接着说:“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工程兵能否修建这样的浮桥,二是浮桥修好后,如何确保舰队的舰船通行。”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虽说现在的河水刺骨,只要您能给我提供足够的伏特加,我想战士就可以冒着严寒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至于让舰船通行嘛,”图皮切夫右手放在左侧腋下,左手托着下巴,盯着桌上的地图思索起来。过了好一阵,他抬起头问索科夫:“索科夫上校,你去过列宁格勒吗?”

    “没有。”虽说索科夫一直想去列宁格勒,但由于那里处于德军的围困之中,暂时还没有机会去,因此听到图皮切夫的问题,便摇摇头,回答说:“从来没有去过。”

    “上校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索科夫没去过列宁格勒,但不等于崔可夫他们没去过,他从图皮切夫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出了对方的意图,连忙问:“列宁格勒被称为北方威尼斯,涅瓦河上的几百座桥梁,是列宁格勒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而开桥则是列宁格勒不可错过的仪式。”

    图皮切夫可能是考虑到索科夫没去过列宁格勒,便特意向他详细介绍说:“列宁格勒城内共有大大小小三百多座桥梁,每年的四月到十一月,为了方便大型船只通航,每天凌晨1点至5点涅瓦河上的桥,按照上下游依次开启,让那些来往于涅瓦河上的较大的船只在夜间进入市内,而让迎面而来的商船驶向芬兰湾。

    而我们可以在浮桥上使用这种技术。在浮桥建好后,桥梁中间的一段桥板是可以活动的,平时用扣件固定。到了半夜,有舰船要通行时,我们打开扣件,用两组滑轮,把活动的桥板拉起来,这样不就可以让舰船通行了吧。”

    听完图皮切夫的介绍,崔可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扭头对克雷洛夫说:“参谋长,你听到了吗?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居然让他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对于崔可夫的夸奖,图皮切夫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司令员同志,这都是索科夫上校的功劳,假如不是他想到在水底修建浮桥,我还想不到这种开桥的方式,来确保巷道畅通呢。”

    崔可夫抬手看了看表,问图皮切夫:“上校同志,水底浮桥你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修建完成?”

    图皮切夫在心里默算一遍后,回答说:“司令员同志,由于伏尔加河最窄的地方,也有一千多米,要架设这样一座浮桥,最快需要五天的时间。”

    “不行。”崔可夫摇着头说:“上级给我们派来的援军,还有两天就到了。你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把水底浮桥架好。”

    :。:

    wxi7

第744章 架桥() 
自从城内通往对岸的两座桥梁,被德军的飞机炸毁后,图皮切夫曾多次尝试架桥,可不管他在什么位置架桥,每次没等桥架好,敌机就铺天盖地飞过来,对着架桥的地域狂轰滥炸,不光把正在架设的浮桥炸毁,还造成了工兵极大的伤亡。

    如今虽说上级打算架设水底浮桥,但图皮切夫的心里依旧没底,深怕架桥过程中,又遭敌机轰炸,为了稳妥起见,才提出需要五天时间。谁知他的小伎俩被崔可夫识破了,只给了他两天期限。

    见到图皮切夫一脸尴尬的表情,索科夫连忙出来为他解围:“工程兵主任同志,您觉得最佳的架桥地点,应该在什么地方?”

    本来还想数落图皮切夫两句的崔可夫,听索科夫问到了关键的问题,立即把到嘴边的话又重新咽回了肚子里,他想听听图皮切夫是如何回答的。

    “我觉得如果要架设水底浮桥的话,最佳的位置,应该是被炸毁的大桥附近。”为了让大家都明白自己的意思,图皮切夫还特意解释说:“当初两座大桥的选址,都是在水流相对平缓、河面较窄的地段,如果我们在这里架设浮桥,除了方便快捷外,还可以让舰队的舰船有专门的识别标志,避免出现舰船撞毁浮桥的情况出现。”

    “图皮切夫上校说得很有道理。”图皮切夫的话说完后,克雷洛夫立即附和道:“假如我们随便找个地点架设浮桥,那些担任伏尔加河上运输的舰船,可能因为无法及时地发现浮桥所在位置,而发生撞桥事故。要是我们的浮桥不是被敌人的飞机炸毁,而是被我们自己人的舰船撞毁,那就简直是笑话了。”

    “说到架桥,我们这里就只有图皮切夫上校是专家。在什么地方架桥,就由他说了算。”崔可夫特意向图皮切夫强调说:“不过架桥的时间,我刚刚已经说过:只有两天。目前城内的形势对我军很不利,援军能早一日进入城内,守住城市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听完崔可夫的话,图皮切夫连忙挺直身体说:“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架设好水底浮桥。”

    停顿了片刻后,图皮切夫有些犹豫地问崔可夫:“司令员同志,允许我离开吗?我想回去准备架桥的材料。”

    “允许!”崔可夫点点头,说道:“我希望你们能尽快行动起来,毕竟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明白吗?”

    “明白,司令员同志。”图皮切夫抬手向崔可夫敬礼后,转身走出了指挥部。

    等图皮切夫离开后,索科夫想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连忙也问崔可夫:“司令员同志,我可以离开了吗?”

    崔可夫把索科夫叫到司令部,就是想让他想出一条对策,如何在三天内把三个满员师渡过伏尔加河。原以为他要想出办法,至少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谁知一个小时不到,不光对策想出来,而且工兵也开始着手准备架桥事宜。

    既然索科夫来这里的目地已经到达,再把他留在这里,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因此崔可夫一挥手,大度地说:“行了,索科夫上校,你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可以回马马耶夫岗去了。”

    见崔可夫同意自己回去,索科夫连忙抬手向屋里的几位集团军首长们敬了一个礼,随后转身走出了司令部。

    看到索科夫的背影从门口消失,克雷洛夫开口问崔可夫:“司令员同志,既然我们已经解决了上级交给我们的难题,是不是可以把这事向方面军司令部报告了?”

    对于克雷洛夫的提议,崔可夫微微颔首:“这事就由我向叶廖缅科司令员报告吧。”

    叶廖缅科接到崔可夫打来的电话时,还以为对方要求自己宽限时间,还故意调侃地说:“崔可夫同志,是不是觉得两天的时间太短了,想找我们再宽限几天啊?”没等崔可夫说话,他又继续往下说,“不行,这个时间是大本营规定的,我也没权利更改。”

    谁知他的话音刚落,崔可夫就信心十足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我给您打电话,并不是要求您给我们宽限几天时间,而是要告诉您,我们已经找到了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所有部队都进入城内。”

    崔可夫的话让叶廖缅科大吃一惊,他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敌人的飞机和炮火对伏尔加河的封锁,我们能用于运输的船只正在不断地减少,你们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部队运进城?”

    “如果只是依靠渡船,我们肯定无法在短时间内,把那么多的部队运进城。可要是我们架设浮桥,情况就不一样了。”崔可夫不等叶廖缅科细问,便主动说道:“索科夫上校建议我们在河上架设一道水底浮桥,使敌人的飞机无法发现并摧毁它。这么一来,我们就能通过浮桥,把更多的兵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城里,以确保能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城市。”

    “赫鲁晓夫同志,”叶廖缅科听崔可夫详细地介绍完水底浮桥后,连忙用手捂住话筒,对坐在对面的赫鲁晓夫快速地说道:“小米沙已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伏尔加河里架设一道水底浮桥,以便能把更多的兵员和物资运进城。有了这道浮桥,别说三天输送三万部队,就算五万也没有问题。”

    “我的上帝啊,这个小米沙简直是个天才。”赫鲁晓夫瞪大了眼睛,吃惊地说:“让我们这帮老家伙束手无策的事情,居然被他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崔可夫发现听筒里忽然没有了声音,但又没挂断,连忙提高嗓门问:“喂!喂!!司令员同志,您还在听吗?”

    “是的,我在听。”听到听筒里传出的声音,叶廖缅科连忙松开了捂住话筒的手,说道:“崔可夫同志,水底浮桥的设想很不错。不过光靠你们集团军的工程兵部队,进度可能有点慢,不如我派方面军的工兵部队去支援你们。你们负责西岸,我们的人负责东岸,这样可以把架桥的时间缩短一半。”

    “这真是太好了,司令员同志。”叶廖缅科主动提出派工兵协助架桥,对崔可夫来说,简直是意外的惊喜,他激动地说:“等浮桥架好了,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兵员和物资的补给,这样挡住敌人进攻的把握就更大了。”

    傍晚时分,随着夜色的降临,盘旋在伏尔加河上空实施轰炸的敌机,都先后返回了机场。而隐蔽在岸边的工程兵们,则纷纷从藏身的峭壁洞窟里钻出来,把准备好的铁轨和枕木抬到了河边,准备架设水底浮桥。

    图皮切夫来到河边,见自己手下的工兵们正在忙碌,扭头问跟在旁边的手下:“架桥的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吗?”

    “放心吧,主任同志。”那名军官连忙回答说:“我们搜集的材料,能架设六百米浮桥的。等到了河中心和友军碰头时,还能剩下不少的材料。”

    图皮切夫点点头,对军官说:“一部分战士继续搬运材料,剩下的都下河开始架桥。对了,别忘记给下河的战士准备伏特加,否则他们会在冰凉的河水里被冻坏的。”

    :。:

    wxi7

第745章 急转直下() 
按照崔可夫的想法,敌人的弹药库被摧毁,进攻街垒厂和捷尔任斯基厂的敌人,至少会消停三五天。谁知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形势就忽然急转直下。

    战斗打响不到一个小时,坚守在硅酸盐厂的第团,就被从左右两翼迂回的德军所包围。虽然指战员在战斗中表现得英勇顽强,并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消灭了不少的敌人和技术装备。但战斗持续到中午,除了工厂北面冲沟里的三十名战士外,其余的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团政委弗罗洛夫身负重伤,为了不让自己被敌人俘虏,他拼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拉燃了绑在身上的手榴弹,和冲上来的五名德国兵同归于尽。

    在硅酸盐厂北面的步兵第42旅和近卫坦克第6旅,面对德军第389师的强大攻势,也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防御阵地,后撤到97。7高地附近的日托米尔大街。

    得到这些战报后,崔可夫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防线,否则很难挡住敌人的工事。他一把抓起面前的电话,命令通讯兵接通了第308师的师部,准备直接向古尔季耶夫下达命令。

    电话接通后,他也顾不得寒暄,而是直截了当地下达了命令:“古尔季耶夫上校,我是崔可夫。我现在命令你:立即率领幸存的部队,撤往南面的新防区,该防区从雕塑大街向南延伸,经彼得罗扎沃茨克大街到布古鲁斯兰大街,你们在那里建立阵地,掩护街垒厂的西面。”

    “司令员同志,”古尔季耶夫有些迟疑地说:“我们就这样放弃硅酸盐厂吗?”

    “上校同志,”崔可夫板着脸说道:“如今我的手里没有多余的预备队,为了挡住敌人的进攻,就只能暂时收缩防线。你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孤军作战的,很快就会有原本去支援你们的。”

    结束和古尔季耶夫的通话,崔可夫又接通了古里耶夫的指挥部:“我是崔可夫,将军同志,如今我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完成。”

    古里耶夫的近卫第39师从红十月厂撤离时,全师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又减员超过了三分之一。但接到崔可夫的电话,古里耶夫却没有叫苦,还主动问道:“司令员同志,不知是什么任务?”

    “硅酸盐厂已经被敌人占领,我命令古尔季耶夫上校把剩余的部队调往了南面。”崔可夫对古里耶夫说道:“你们师的任务,就是去接防第308师原来位于档案大楼北面和体育场东面的阵地。有困难吗?”

    “没有困难。”虽说近卫第39师的建制已经被打残了,可古里耶夫依旧没有叫一声苦,反而信心十足地向崔可夫表态:“司令员同志,只要我们近卫师还有一名战士活着,我们就绝对不会让敌人占领阵地。”

    “好样的,古里耶夫将军。”见古里耶夫如此有信心,崔可夫也感到了欣慰:“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刚刚打完电话的克雷洛夫,见崔可夫这里也放下了电话,便走过来低声问道:“司令员同志,敌人正在硅酸盐厂集结兵力,准备发起新的进攻。您看,是否再调索科夫的近卫第41师前来助战?”

    就在崔可夫在踌躇不决时,一名参谋快步地走过来,将一份刚收到的电文交给了克雷洛夫。克雷洛夫看完电报上的内容后,不禁大吃一惊,他连忙对崔可夫说道:“司令员同志,方面军情报部转来一份刚截获的德军电文,里面说,下午两点以后,德军将出动不少于八百架飞机,对街垒厂和捷尔任斯基工厂区域实施饱和轰炸。”

    本来崔可夫还在犹豫,听克雷洛夫说完后,他连忙把电报抢过去,仔细地查看起来,发现敌人的确有出动大批轰炸机,对两座工厂实施轰炸的意图,便改变了主意,他对克雷洛夫说:“参谋长同志,此刻调索科夫的部队增援,等于就是让他们送死。如今不光不能调他们进入这两座工厂,同时还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工厂里的守军和工人实施疏散,务必把轰炸造成的伤亡降到最低。”

    “可是,一旦我们撤离工厂里的守军,敌人趁机发起新的进攻怎么办?”克雷洛夫提醒崔可夫:“如果厂里的守军太少,我担心他们根本挡不住敌人。”

    “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工厂里有很多避弹壕和地下室,就算遇到敌机的轰炸,我们的战士和工人们也能找到隐蔽的地点。”克雷洛夫想起正在伏尔加河上架设浮桥的工兵部队,便试探地问崔可夫:“敌机即将对工厂区实施密集轰炸,我们在伏尔加河上的架桥行动,是不是暂时停一下,免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立即给图皮切夫上校打电话,让他们暂停搭设浮桥。”崔可夫对克雷洛夫的提议表示赞同,还特意强调说:“另外,再和方面军司令部联系一下,让东岸的工兵也停止工作,免得我们的水底浮桥被敌机发现。”

    硅酸盐厂在德军的猛攻下失守了,敌人在这里集结兵力准备继续冲向伏尔加河边,而苏军也在及时地调整防御,试图挡住德军的前进步伐。而在近卫第41师的防御地带,战斗却进行得并不激烈,罗马尼亚军队还是待在距离工人新村老远的地方,又是炮击又是乱打枪,只要看到废墟里有人影晃动,就立即停止射击,调头朝自己的阵地跑。等看到这边没动静了,又重新调头回来,不停地开枪和炮击。

    帕普钦科被敌人的行为折腾得没有了脾气,他打电话问索科夫:“师长同志,敌人在我们的正面一个劲地浪费弹药,您看我是否组织部队出击,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

    “不用,中校同志,你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待在废墟和下水道里。”索科夫对帕普钦科说:“反正这些敌人已经被你们吓破胆了,每天只是做样子给德国人看,是根本不敢向你们发起进攻的。”

    可能是担心帕普钦科有什么情绪,索科夫最后还强调说:“中校同志,你们就好好地待在工人新村里休整吧,等该出击的时候,我会给你们下达命令的……”

    没等索科夫说完,桌上的另外一部电话就响了起来,西多林拿起话筒听了片刻,脸上便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神情慌张地对索科夫说:“师长同志,山顶的观察所报告,空中发现大量的敌机,正朝着伏尔加河边飞来。”

    :。:

    wxi7

第746章 轰炸() 
“大量敌机?!”索科夫听完西多林的汇报,本能地问了一句:“大概有多少架飞机?”

    “几百架,师长同志。”西多林有些失态地喊道:“观察所说至少有五六百架敌机,正朝着我们这里飞过来。”

    “什么,有五六百架敌机?”索科夫听清楚这个数目后,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他连忙用手指着西多林,激动地说:“参谋长,立即给各团下命令,让所有人都撤回坑道。”喊完这句话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让观察哨也全部撤进坑道。”

    “让观察哨都撤进坑道?”听到索科夫的这道命令,西多林迟疑了一下,随后提醒对方说:“师长同志,要是把所有的观察哨都撤进了坑道,那谁来监视敌人的动向呢?”

    “我的参谋长同志,”见西多林没有立即去执行命令,却在这里和自己纠缠一些细节问题,索科夫急得直跺脚:“立即发出空袭警报,让所有人都撤进坑道,否则就来不及了。”

    说完,索科夫把一部电话机抓到自己的面前,用手摇动了几下手柄后,拿起话筒贴近耳边,对着话筒说道:“我是索科夫,立即给我接帕普钦科中校的团指挥所。”

    电话一通,他便迫不及待地说:“帕普钦科中校吗?我是索科夫,我现在命令你,立即把所有的战士都撤进下水道,敌人有可能马上就要对我们的防区实施轰炸,让战士们做好躲避空袭的准备。……对,一个不留,全部撤进下水道。”

    经过一番的紧张忙碌后,西多林向索科夫报告说:“师长同志,除了坚守在旧城区的缩编团三营外,其余的部队都已经全部撤进了坑道。”

    “很好,很好。”索科夫连说两个很好以后,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干了似的,跌坐在椅子上,用有些发颤的声音对西多林说:“参谋长,德国人出动了这么多的飞机,相信他们的轰炸一时半会儿是结束不了的。你要告诉战士们,在接到命令前,谁也不准离开坑道,否则我绝对不轻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