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莫斯科-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两位连长为了采用什么战术,而争论不休时,伊凡忽然发现林华居然就站在自己的身边,不禁好奇地问:“米沙,你回来了?参谋长同志把你留下,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参谋长同志想让我到集团军司令部去工作。”林华笑着向伊凡说明了情况后,又补充说:“不过我已经拒绝了他的好意,说我打算继续留在前沿,和德国人进行面对面的战斗。”

    “从那个瞭望口,可以看到我们要攻击的高地。”伊凡说着拿起了桌上的望远镜,递向了林华,对他说:“你先看看地形,再告诉我,我们这场仗该怎么打?”

    林华接过了伊凡手里的望远镜,走到瞭望口,举起望远镜朝远处望去。映入他眼帘的高地,也许是遭到过苏军的炮火洗礼,上面一点积雪都没有,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弹坑。在狭长的山坡下端,横七竖八地铺满了苏军战士的遗体。

    在观察了一阵地形后,林华放下了望远镜,转身走回到伊凡的面前,开口说道:“营长同志,根据我的观察,我军指战员的遗体都在距离德军阵地两百米之外,由此可以推断,他们的机枪火力很强大。假如我们将三个连同时投入进攻,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全营的干部战士就会全部躺在山坡上。”

    通过这两天和林华的接触,伊凡知道没有把握的事情,对方是不会说出来的。如果真的像以前那样,将全营都投入进攻,那么最后就只能是全军覆灭的下场。想到这里,他虚心地向林华请教:“米沙,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林华进指挥所之前,看到战壕里摆了六门迫击炮,应该是巴特拉科夫派来的迫击炮排,要想夺取高地,就必须得到他们的大力配合。于是他对伊凡说:“营长同志,您刚刚已经说过了,德军的防御正面是一百五十公尺,迫击炮排的六门迫击炮,完全可以压制住他们。趁着敌人被炮火压制的同时,我们的战士悄悄地接近敌人的阵地。等炮击一停止,趁着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我们的战士就迅速地冲进战壕,和敌人展开近战、白刃战。”

    林华原本以为自己的计划,足以让伊凡等人连声叫好。谁知说完后,却发现三人没有说话,他有些尴尬的问:“我说错了什么吗?”

    “你当然说错了,我们怎么能在炮击时,向敌人的阵地靠拢呢?”布科夫不客气地质问林华:“难道你就不怕炮击会误伤到我们自己人吗?”

    “布科夫上尉,你不要再说了。”看到布科夫还要继续指责林华,列斯科夫出来打圆场:“我们还是听听营长同志怎么说吧。”

    面对三位部下投来的目光,伊凡开始沉思起来:“采用老战术,三个连同时投入战斗。但面对高地上的德军机枪火力,这两百多号人,很快就会交代在山坡上。

    如果采用米沙所说的那种战术,趁着德军阵地遭到炮击的同时,悄悄向敌人阵地运动。当部队接近敌人的阵地,再命令炮兵停止炮击,到时到达敌人战壕附近的部队,只需要几秒的时间,就能冲进敌人的战壕”

第28章 冲啊,跟我冲!()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伊凡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就采用林华所说的战术。如果不奏效,再换回到布科夫所说的战术也不迟。

    如果在以前,进攻这样一个小高地,用一个连的兵力就足够了。但经过几个月的战斗,部队减员严重,因此必须同时用两个连进攻。如果让一连和二连同时上阵,那么自己手里就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因此伊凡对布科夫和林华说:“布科夫、米沙,第一轮进攻,就由你们两个连来共同完成。”随后又望向列斯科夫,“你们连和营直属部队组成第二梯队。”

    三位连长等伊凡布置完任务后,齐声答道:“是!”

    林华回到连里,将三位排长叫过来,向他们简单地交代了作战任务。安德烈有些紧张地问道:“连长同志,我们在炮击时向敌人的阵地运动,会不会被炮火误伤啊?”

    林华望着安德烈,态度诚恳地对他说:“二排长,我们采用这种战术的目地,是为了减少我军冲击高地时所遭到的火力杀伤。就算遭到炮火的误伤,伤亡也是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他看到安德烈似乎想说什么,便抬手制止了他,补充道:“全连在进攻时,就采用昨天的那种‘三三制突击战术’,谢廖沙、克里斯多夫和我一组,我将亲自带队冲锋。”

    在等待炮击开始前,和林华一组的谢廖沙,将一个鼓囊囊、沉甸甸的背囊交给了他,同时嘴里说道:“米沙,把这个背囊带上吧,待会儿打仗时能用得上。”

    林华从谢廖沙的手里,接过了装着弹药和食物的背囊,心里暗说,这背囊在进攻时简直就是鸡肋,掏个弹药都要耽误不少的时间。不过不带也不行,否则随身携带的那几颗子弹打完之后,就只能和德国人拼刺刀了。

    炮击开始后,林华看到高地上方腾起了几道烟柱,战壕里隐约晃动着的钢盔,立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应该是找地方躲避炮击去了。见到时机成熟,林华冲不远处的一排长点了点头,示意可以进攻了。

    一排长看到林华发出的信号,他立即吹响了挂在脖子上的哨子。随着哨音,隐蔽在战壕里的三连战士,纷纷爬出了战壕,三人一组,提着枪、弯着腰小跑着冲向了高地。而在战壕另外一处的布科夫,见三连已经抢先行动,连忙下达出击命令,跟在三连的后面,朝德军占领的高地冲去。

    高地的炮击刚刚开始,待在团指挥所里的马利宁和巴特拉科夫也听到了,两人连忙来到瞭望口,举起望远镜朝远处的高地望去。当看到二营的战士,居然在炮击进行时,就开始向德国人的阵地靠近,巴特拉科夫不禁皱起了眉头,大声地说:“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伊凡少校是怎么搞的,他怎么能让战士们在炮击时,向高地发起冲锋呢?难道他就不怕炮弹误伤自己人吗?”

    对于二营一反常态的打法,马利宁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举着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朝高地接近的指战员,想看看这座让数以百计的指战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高地,是否会被伊凡少校的部队拿下。

    德军遭到炮击后,除了留下一挺机枪担任警戒外,其余的人都回到了隐蔽部,以躲避苏军的炮击。两名机枪射手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苏军会在炮击结束后,再发起对高地的进攻。因此两人蹲在战壕里抽烟,根本就没有观察山坡下的动静。

    机枪副射手抽完烟以后,觉得有点尿急,站起身准备找个合适的地方去解决内急问题。站起身后,他无意中朝山坡方向瞅了一眼,忽地一个激灵,憋了半天的小便顺着裤管流了下来。片刻之后,他扯着嗓子喊道:“俄国人,俄国人来了!”

    还蹲在战壕里的机枪手,听到自己的副手这么喊,连忙站起身,看到山坡上那些三五成群的苏军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将挂在脖子上的哨子叼在嘴里,一边拼命地吹,一边扑向了机枪。

    林华的三人小组,冲在了整个队伍的最前面,开始还一切顺利。当他们距离堑壕还有一百七八十米时,德军的机枪便猛地开会了。

    “隐蔽!”林华大喊一声,随后直接扑进了旁边的一个弹坑里。好在谢廖沙和克里斯多夫的反应也不慢,几乎是林华落在坑底的同时,他们也同时跃进了坑里。不过跟在后面的两组战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纷纷在德军机枪的扫射中倒下。

    在隐蔽部里躲避炮击的德军官兵,先是听到机枪手在外面狂吹哨子,接着听到了机枪的扫射声,便知道外面出事了,连忙从藏身之处冲出来,争先恐后地进行了射击位置,用密集的火力来抵抗苏军的进攻。

    待在山坡脚下指挥所里的伊凡,通过望远镜,看到自己的部队遭到了德军的火力压制,连忙叫过了一名战士,吩咐他说:“去告诉迫击炮排的同志,让他们将敌人的机枪打掉。”

    听到伊凡下达的命令,迫击炮排的发射速度加快了,但由于迫击炮的数量少,火炮口径又小,对德军的杀伤效果有限,高地上的机枪依旧在哒哒哒地响个不停,将二营的指战员压制在山坡上无法抬头。

    躲在弹坑的谢廖沙,听着子弹从自己头顶嗖嗖嗖飞过的声音,大声地问林华:“米沙,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林华在刚刚的冲锋途中,已经大致地看过周围的环境。听到谢廖沙这么问,他连忙取下背囊,从里面掏出了几枚手榴弹,对谢廖沙和克里斯多夫说:“我待会儿把手榴弹扔出去,我们利用爆炸产生的烟雾做掩护,快速地冲进前面的那个弹坑。明白吗?”

    “明白。”谢廖沙和克里斯多夫点点头,也从自己的背囊里掏出了手榴弹。

    “轰轰轰!”三人扔出的手榴弹,在前方空地上腾起了一片浓烟。三人就利用德军视线被遮挡的机会,快速地跃出了弹坑,向前跑了几步后,又扑进了新的弹坑。德军虽然发现了他们这个小组,用十几支枪对着他们藏身的地方射击,但却没给他们造成任何伤害。

    三人就利用这种战术,渐渐地接近了德军的阵地。但他们第十五次扑进弹坑时,林华有些气喘地问谢廖沙:“谢廖沙,我们距离德国人的阵地还有多远?”

    谢廖沙想了想,回答说:“米沙,我计算过,大概还有二十多米。”

    林华掏出背囊里仅剩的两枚手榴弹,递给了谢廖沙,同时吩咐他:“谢廖沙,我现在命令你,将手榴弹投到德国人的阵地里去。”

    谢廖沙接过林华手里的手榴弹,又从自己的背囊里掏出一枚手榴弹,再加上克里斯多夫给的两枚手榴弹,用绳子将五枚手榴弹绑在了一起。做完这一切后,他坐在弹坑里,猛地拉了弦。随后大吼一声,将手里冒着白烟的集束手榴弹朝后抛了出去。

    “轰”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趴在弹坑里的林华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震得有些移位了,接着血肉模糊的肢体内脏从天而降,噼里啪啦地落在了三人的身上。

    林华猛地站起身,看到德军的阵地上满是浓烟,原本疯狂射击的敌人都没有了踪影。他顾不得考虑德国人是否已被集束手榴弹全部炸死了,而是跳出弹坑,将步枪高高地举过头顶,高喊着:“冲啊,同志们,跟我冲啊!”

    虽然他扯着嗓子在喊,但却感觉自己什么都听不到,耳朵已经在刚刚的爆炸中失聪了。林华端着步枪率先跳进战壕,正好看到一名蓬头垢面、脸庞被熏得黑黑的德国兵,正一只手捂住头,一只手扶着壕壁,试图站起身。林华挺枪上前,一下就将对方刺了个透心凉。

第29章 阿西娅的担忧() 
刚把这名敌人刺倒,林华就看到战壕的另一端,有几名德国兵端着枪朝自己冲了过来。他连忙抬脚将目前的德军尸体踹开,正准备蹲下身子朝对面的德国兵开枪。却看到那些德国兵的胸前暴起了一团团的血雾,随后纷纷仰面倒在了战壕里。

    林华扭头一看,原来谢廖沙和克里斯多夫跟了上来,正端着冲锋枪朝德军进行扫射,刚刚的几名德国兵就是倒在他们两人的枪口下。

    被德军火力压在山坡上无法动弹的指战员们,看到敌人的火力一停,立即便从地上跃起,呐喊着冲了上来。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战士,距离战壕还有十几二十米时,纷纷将手榴弹拉掉引信,抛进了德军的战壕。随着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过之后,战壕里腾起了掺杂着血肉和血雾的浓烟。

    山坡脚下战壕里的伊凡少校,见一连和三连的战士,已经成功地冲进了敌人的阵地,也激动地跳出了战壕,高举着手枪喊道:“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前进!”

    二连和营直属部队的战士们,看到自己的战友已经冲进了敌人的阵地,早就按耐不住了。此刻听到伊凡的喊声,便纷纷站直了身体,高喊着“乌拉”,跃出了战壕,勇敢地朝着高地上的德军阵地冲去。

    离战场更远一些的团指挥所里,团长巴特拉科夫中校目睹了战斗的全过程,见二营的指战员源源不断冲上了高地,跳进战壕和德军展开近战、白刃战,不禁长嘘一口气,对旁边的马利宁说道:“谢天谢地,参谋长同志,我们的部队终于冲进了敌人的阵地。”

    马利宁听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反问道:“巴特拉科夫,你看清楚是谁第一个冲进敌人的阵地吗?”

    巴特拉科夫皱着眉头努力回想刚刚所看到的那一幕:敌人的阵地里发生了大爆炸,未等硝烟散去,便有几名战士冲进了敌人的阵地,接着被德军火力压制在山坡上的部队也发起了冲锋不过谁第一个冲进敌人的阵地,还真没看清楚。

    他摇了摇头,正想说自己没看清楚,忽然意识到以马利宁的性格,绝对不会无缘无故问出这样的话,既然这么问了,那么就证明首先冲进敌人阵地的人,是自己和他都认识的。他扭头望着马利宁,试探地问:“难道是我们老战友的儿子?”

    马利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没错,就是他。”在沉默片刻后,他又补充说,“是个好样的小伙子,在战场上表现得很英勇。好好地培养两年,没准他能当上将军。你说是吗?”

    对于马利宁的这种说法,巴特拉科夫表示了赞同:“没错,你说得很对。听说他在上周还是一名下士,如今已是中尉了。照这样发展下去,没准要不了一年,就算当不上将军,但他的军衔也会超过你我了。”

    随着二连和营直属部队的战士潮水般地涌上高地,原本还在负隅顽抗的德军见势不妙,便纷纷停止了抵抗,高举双手向苏军投降。

    没有随部队进攻的阿西娅,等战斗一结束,就背着医药箱冲上了山坡。看到地上倒伏的战士遗体,她还一个个地翻过来检查,看是否有林华在里面。每翻一具遗体时,她的心跳就会加速,深怕在下一刻,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是那张熟悉的面孔。

    就在她不停地翻看着战士遗体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姑娘,你在找什么?”

    听到这个声音,阿西娅浑身一震。她连忙扭头朝身后望去,只见自己想找的人正站在几步开外,身上的军装满是窟窿,脸庞也被硝烟熏得黑黑的,正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阿西娅欢呼一声,起身扑进了林华的怀里,全然不顾周围战士们的目光,紧紧地搂住了林华的腰部,深怕自己一松手,他就会凭空消失似的。

    “傻姑娘,你哭什么?”林华感觉自己肩膀上的衣服,都被阿西娅的泪水打湿了,便抬手在她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几下,柔声说道:“我不是告诉过你,能打死的子弹还没有生成出来么。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你当寡妇的。”

    林华的话让阿西娅破涕为笑,她用拳头在林华的肩膀上轻轻地捶了几下,呸了一口:“讨厌,人家都还没说要嫁给你,当什么寡妇,真难听。”

    林华看到伊凡和布科夫他们几人正朝自己走过来,连忙低头对阿西娅说:“阿西娅,营长有事找我,你先去救治伤员吧。”

    阿西娅松开了林华,朝后面退了一步,不放心地问:“你真的没有负伤?”

    林华将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回答说:“没有,真的没有负伤。要不要我现在把衣服脱了,让你检查一下。”说着,作势要解军大衣的口子。

    阿西娅连忙一把抓住了林华的手,娇嗔地说:“你真是讨厌,没受伤就没受伤,脱什么衣服啊。”说完,将林华的手一甩,红着脸跑开了。

    伊凡走到林华的身边,望着阿西娅的背影对他说:“米沙,阿西娅对你真不错。战斗一结束,就上高地来找你,深怕你会有什么危险。”

    林华呵呵一笑,随后岔开了话题:“营长同志,我们的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伊凡点了点头,说道:“此战打死德军73名,俘虏57名,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而我军阵亡了45人,负伤38人,其中你们三连就伤亡了20人。”

    听到伊凡这么说,林华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随后问道:“营长同志,这么说,我们连只剩下不到一个排的人?”见伊凡点头表示肯定后,又接着说,“不知上级什么时候能给我们补充,以便我们连能尽快地参加下一次战斗。”

    “米沙,这件事你不要着急。”伊凡安慰林凡说:“上级对我们的情况很了解,想必要不了多久,就会为我们补充新兵。走吧,我们先回团指挥所,向团长巴特拉科夫中校进行汇报,顺便请示下一步的作战任务。”

第30章 艰巨的任务() 
伊凡带着三位连长走进团指挥所时,团长巴特拉科夫刚打完一个电话。看到伊凡他们进门,他立即笑着迎了上去,口中说道:“伊凡少校,我向你表示祝贺,祝贺你们营在今天的战斗中所取得的巨大战果。”

    说完,他便与伊凡等人一一握手,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你为保卫祖国所作出的贡献。”当他和林华握手时,还用空着的左手在林华的手臂上拍打了两下,赞许地说道:“米沙,你是好样的,你刚刚在战场上的表现,我都看得清清楚楚。”

    看到林华身上破烂的军大衣沾满了血污,不由担心地问:“米沙,你负伤了?”

    林华咧嘴一笑,摇着头说:“报告团长同志,我没有负伤,这些血迹都是德国人的。”

    巴特拉科夫听林华说完后,扭头在室内张望了一下,随后叫过一名参谋:“中尉同志,你那里还有多余的军大衣吗?”

    参谋听到巴特拉科夫的问话,连忙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团长同志,我还有一件多余的军大衣。”他心里很明白巴特拉科夫问自己的目地,连忙朝一旁的林华快速地瞅了一眼,补充说,“他的身高和我差不多,穿着身上应该很合体。”

    “既然是这样,那你还站在这里做什么?”巴特拉科夫笑着对参谋说:“还不快去把你的军大衣拿来,给索科夫中尉换上。”

    等参谋离开后,巴特拉科夫将手搭在了林华的肩膀上,揽着他朝摆着地图的木桌走去,嘴里说道:“米沙,我给你交代一下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林华站在桌前时,不禁有些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