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教皇-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月英这才作罢,点了点头道:“也对!”
    
    
   

411孔明
    当日夜色已深,栾奕来不及赶回历城,便在河畔自家的厂子里凑合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又折回黄承彦的家。
    一入大门,仍是未见人影先闻人声,放歌者与昨日一样,还是黄宅的管家——“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不得不说,黄管家生了副好嗓子,嗓音既清又亮很有歌唱家潜质。富有哲意的歌词,再配上古朴的曲调,经他一番诠释更加耐人回味。
    栾奕上前问道:“此曲的作者可是与那《梁父吟》乃是同一人?”
    再从管家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栾奕情不自禁感叹,“好个‘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此人当真不凡,不知今日可有缘一见?”
    管家一如既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道:“公子和小姐正在院中跟老爷用茶,齐王殿下入院自可见得!”
    在管家指引下,走进后院,入院先见那株海棠花。栾奕依稀记得昨日来时花还未开,却不曾想一夜之后就成了花满枝头。
    这些花是夜间瞬间绽放开来的吗?当然不是……想来昨日栾奕看到它时它依然到了绽放的边缘,又在深夜中酝酿,一分一毫的舒展,历经三五个时辰之久才形成现在这副模样。其绽放的过程极度缓慢,以至于赏花之人难以洞察。
    眼下的大汉正如这朵鲜花,在栾奕的熏陶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极少成多的过程中推动着时代发生质变,绽放成现在的盛世繁花。
    一番感叹之后,栾奕愈发觉得赏花最好赶在早上,娇蕊初定,蜂绕碟喧,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象。令人心旷神怡,逸兴遄飞的感觉。朝阳斜穿过密匝的花朵,不经意地将几枚细小的光斑洒落在墙面或人们的衣衫上,宛若光阴的碎片,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
    眼下,黄承彦便坐在花影之下。看到栾奕到来,挥了挥手适宜他过去品尝一下黄夫人自酿的花蜜。
    黄月英,一如往日穿着一身淡雅的衣裙……说实在的,栾奕很想告诉月英,淡色的裙子更加衬托了她皮肤的黝黑。日后当试着多用些花色较密,或者颜色更深的衣料,那样才能衬托出她的形体之美。
    当然,栾奕素知黄月英脸面极薄,所以这番话只敢在心里说说,并未向黄月英提起。
    思考间,栾奕不由自主将目光在黄月英脸上多停顿了一会。仅仅一阵短暂的注目便盯得黄月英面颊发红。主动起身向栾奕见礼,以掩饰心中的尴尬。
    栾奕摆了摆手,算是跟黄月英见过礼,并示意她重新落座。随即将目光移向与黄月英比邻的青年身上。
    想来,这便是《梁父吟》的作者了。看年龄,此人也就不到二十岁,眉宇之间还带着些许稚嫩的气息。如果不是之前管家提醒,栾奕断然猜不出,《梁父吟》这么优美、豪迈的词曲竟是出自如此年轻人之手。
    再看面相,此人面若红玉,仪表堂堂,面貌虽因年轻略显稚嫩,但双眸之中却透着成年人才有的勃勃英气。一看便是个胸有韬略,意气风发之人。
    黄承彦见栾奕盯着爱侄反复瞧看,大有一副看到眼里拔不出来的架势,便主动出言道:“齐王殿下,这位乃是老夫世交之子,也是未来老夫的女婿。贤婿,还不起来拜会齐王。”
    黄承彦口中的贤婿随即起身,恭敬作揖,自我介绍道:“小可祖籍琅琊,后随家父南下南阳定居,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
    栾奕为之一振。暗惊:竟然是他。“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将庞统招到麾下之后,栾奕没少派人去打听诸葛亮的下落。可是南阳那么大,搜了一圈也没能找到罗贯中笔下所写的卧龙岗。久寻无果,再加栾奕平日事忙,时间一久便把这件事逐渐给淡忘掉了。千想万想却没能想到诸葛亮找上门来,竟在这里相遇。
    昨日,栾奕还在纳闷,这世上到底是谁竟能惊动黄月英大驾陪他一起参加诗会。今日方知,原来是小月英命中注定的夫君啊!
    “你就是诸葛孔明?”栾奕惊呼,道。
    “在下正是孔明!“话音刚落,诸葛亮方觉不对。他分明记得自报家门时并没有说出表字,怎么眼前这位齐王竟能直接以表字唤他呢?
    诸葛亮万分疑惑,黄承彦亦是疑惑万分,便心直口快的询问栾奕,“家婿虽在南阳略有薄名,但在大汉却是名不见经传。齐王殿下又是从哪里得知他表字的呢?”
    栾奕面貌一囧,扯谎道:“之前听庞士元提到过,荆州有一人名唤诸葛亮,表字孔明。其人堪比管仲乐毅,才学渊博。想来便是你了!”
    诸葛亮遂即释然,“在下与士元兄仅有一面之缘,得兄长如此赞誉,亮汗颜之至。”
    “诶!小友莫要谦虚,适才我听了小友那曲《梁父吟》,借那首歌足可见小友之才并非以讹传讹,乃是真才实学。”将诸葛亮招致麾下的愿望,栾奕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今日诸葛亮就坐在面前,栾奕毫不犹豫抛出橄榄枝,“方今朝廷整治用人之际,不知小友可愿留在济南为朝廷效力?”他本以为,自己在大汉手眼通天,正值蒸蒸日上之际。诸葛亮定然不会拒绝他的邀请。
    然而,现实却与他的想象截然不同。诸葛亮拒绝了,而且眼神举止透着鲜明的斩钉截铁意味。
    栾奕竟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自来到东汉之后,栾奕见过的所谓历史名人数都数不过来。已经不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第一次见到幼年郭嘉时激动地浑身发抖的历史**丝,成为全身心的融入在东汉社会中的一员。或者更为精确的说,他本人已经变成东汉这个大时代中最大的名人。
    别看诸葛亮在后世历史上是被世人评价“智几近妖”的大人物。但是放到当下,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子。与之相对的,栾奕二十年前便以幼年之龄成名,青年时连创《聊斋志异》《原富》大作,名扬海内。十六岁之龄领兵东征西讨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现如今更是大汉八州的实际掌控者。万人之上,连大汉天子都要听命于他的大汉齐王。
    位高权重的栾奕向诸葛亮发出邀请是给他面子。现在被诸葛亮断然拒绝顿感颜面大失。他毫不迟疑认为诸葛亮这是在沽名钓誉,想将用在刘备身上的“三顾茅庐”之法原封不动搬到他身上。让他屈尊三番四次前来拜会力邀,诸葛亮从而最终实现直接攀登高位的愿望。
    栾奕心中冷笑。孔明啊,孔明。那你可算打错了算盘,历史上刘备是因为身边无人可用,无奈之下才会低三下四求你出山。
    想我栾奕,且不提帐内名动天下的谋士就有数百人,可堪大用的上将过千。此外教会各所高等院校还在源源不断向教会、朝廷基层衙门、教堂供应有学识的士子。人用不过来,何缺你一人?
    你不愿应邀,我还懒得招你!
    思及此处,栾奕便未再继续跟诸葛亮谈论效力之事。当然,他也没因一时的气愤给诸葛亮甩坏脸色。毕竟他身处高位多年,应有的气度还是有的,尤其诸葛亮还是黄承彦的女婿,算起来也是他的晚辈。作为长辈他也不能跟诸葛亮这个小娃娃一般见识。
    短暂的不快,在栾奕爽朗的笑声中一闪而过。栾奕随即主动切换话题,跟黄承彦商讨目前建造大船所面临的困难。
    在这方面,栾奕过去几天做过些总结。就栾奕来看,现在之所以造不出巨船原因就在于当下船体的龙骨结构不够科学,只有设计出更加坚实的龙骨结构,才能制造出更加巨大且奈风浪的船体。
    对此,栾奕给出了设计方案。建议黄承彦接受造船适宜后,塑造出以若干个三角形共同编制成的巨大三角框架。
    看了栾奕手绘的设计图,黄承彦、黄月英和诸葛亮一愣,不解询问栾奕为什么非要选择三角形做龙骨的框架基础而不是常见的长方形。
    栾奕随即给他们进行了详细诠释,并随手从黄承彦的木料堆里取出四根木棍,向他们解释长方形在受到外力影响时,四个边很容易发生位移,变成菱形。而三角形则是不然,三角、三边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更能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
    听了栾奕的解释,黄承彦恍然大悟。决定采纳栾奕的建议,表示未来造船时不但龙骨是三角形,其他吃力较多部位,比如风帆和船头也尽量采用三角结构。即便无法直接使用三角形为主体,也可采用技术手段予以切割,形成多个三角形的组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的船头都是四边形平实木板。现在完全可以将这片四边形木板一切为二,笼成一个尖再予以缝合。这样既能减少船体航行的阻力,有能借用三角结构,加强船头的稳固程度。
    
   

412入闱
    每次跟黄承彦一起探讨技术难睿奔渥苁枪梅煽
    转眼间上一刻刚从山头升起的太阳这一刻就跑到了相反方向大河河坝的边缘
    栾奕见事情大体谈的差不多了再做多说也是纸上谈兵具体细节只能待将來一边时间一边探索
    这一次他离开朝廷已经两天还有很多公务堆在书房等待他料理他不能继续在这里耽搁随即向黄承彦请辞表示自己还有要事需要立刻赶回历城
    临走之前带着几分礼貌同时还掺杂着几分不甘栾奕再一次向诸葛亮发出邀请的请求
    结果不出栾奕意料诸葛亮还是拒绝
    栾奕低叹一口气洠г俣嗨凳裁唇庸锔5輥淼溺稚砩下沓寤瞥醒逡患夜笆忠话菥径
    望着夕阳下栾奕远去的身影黄承彦问诸葛亮“孔明依你看咱们这齐王如何”
    诸葛亮道:“之前常听人说齐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学之渊博亘古未有侄儿曾一度以为此乃世人过誉之言今日见到齐王当面闻听三角架构稳固之理方知那些赞誉并非空穴來风齐王之才当真天下罕见”
    他随后补充说:“更为重要的是齐王才高八斗少年成名如今身披功勋、位居高位却不自傲來到伯父小民之家丝毫洠в屑茏右傩账橙思溲袒鹑萌舜笪卸送馓富笆逼胪跹⒍氤北缓⒍窬苋疵娌桓纳亢翛'有动怒也可见齐王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得这等至仁至义之人统御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黄承彦点了点头对诸葛亮的话表示赞同“既然亮儿如此看好齐王为何齐王两次力邀亮儿却屡屡拒绝”
    诸葛亮一脸向往地遥望历城县方向答曰:“孩儿并非不想追随齐王之所以拒绝邀请乃是觉得如果今天应邀在齐王殿中效力外人会说侄儿乃是借了叔父的关系攀高枝走后门谋得了差事而不是凭借真才实学正所谓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如此行事即便入朝为官也难以立足”
    黄承彦细细一想诸葛亮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是你拒绝了齐王的邀请又如何入朝效力”
    诸葛亮得意一笑“圣母教会不是每隔四年会有一次大考面向所有教内信徒招收教会神官吗”
    “你是说”黄承彦恍然大悟
    诸葛亮肯定道:“洠Т砦乙ゲ渭涌际晕瞬慰贾抖匀ツ昴瓿趺恐芏既ソ烫媒袼旮崭帐芟闯晌幻磐秸庋粊硪簿吐懔瞬慰继跫坏┲邪癖憧沙晌袒岬纳窆俚侥歉鍪焙虿痪偷扔谠谄胪醯钕抡誓谛寺稹
    黄承彦提出质疑“可是你父亲的遗愿是让你入朝为官而不是跑到教堂里去当什么神仆”
    诸葛亮模仿出刚从栾奕那里学來的姿势晃了晃食指借此表示否定道:“伯父此言差矣你难道不觉得现在的教会就是未來的朝廷吗”
    黄承彦一愣是啊圣母教里那几位高层无论郭嘉也好、徐庶也罢乃至毛玠、荀彧、荀攸、程昱、戏志才、贾诩……看起來在朝内并未担任三公九卿这等高职只是任了些曹缘之类的副职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栾奕正把他们往高位接班人方向培养等到改朝换代那一天教会这帮人便可原封不动搬到朝堂上去成为未來朝廷的核心
    到那个时候圣母教会就是朝堂朝廷就是圣母教会已经部分彼此了
    黄承彦随即释然同意了诸葛亮走科考路线出仕的请求
    于是乎在圣元十一年教会开科取士的考场上便出现了诸葛亮的身影
    说起來教会的考试录用体系乃是栾奕从满清科考制度中借鉴而來的考试共分四级参考者需先参加所在县城的考试与县内同仁竞争排名前五者视为秀才随后于次年至所在郡的均治参加郡考通过考核便是举人
    秀才可以再去参加來年举行的州试考核排名前二十者可得贡生称号到济南参加四年一度的国考也就是所谓的殿试
    与后世科举制度不同的是教会不单单招收男性神官同样也招收女性神仆可谓男女通吃所以教会科考参考人员不仅有男性也有女性两者一视同仁在同一考场答相同的考睿己笤裼怕既
    这在21世纪的人看來无可厚非理所应当毕竟在那个时代中考、高考大考小考男女都是平等的然而对于公元2世纪的汉人而言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稳固在考场上若是被女子比下去无疑是件十分丢人的事情
    然而事实却是在历次考试中不乏才女面世她们的成绩很多力压群雄(指雄性)甚至位列榜首
    在之前的三年时间里在诸葛亮获得贡生身份过程中便遇到过这样的女子州试中一女更是位列第二紧随诸葛亮之后这让诸葛亮震撼了好一阵子常暗暗想:原來女子并非都是头发长见识短其中竟也有人能有这般才学
    诸葛亮后來把考试遇奇女的事情讲给了黄月英问月英要不要参考将來为国效力黄月英的思想原本在黄承彦灌输下比较传统觉得女人呆在家里相夫教子才是本分抛头露面是无德的体现
    此时诸葛亮劝黄月英不要把思想局限在狭隘的死胡同里应该向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优秀者学习应该学会为了国家摒弃世俗观念在这方面他把蔡琰搬了出來作为范例反问黄月英“你看连齐王妃都出來做官了而且是大汉第一个女官你难道能说蔡大家无德吗”
    长久以來蔡琰一直是黄月英的偶像听了诸葛亮这番话她顿时茅塞顿开“是啊王妃都能入仕我也能行”月英好胜之心随即搭赠想她从父亲身边读书十数载也算学有所成若是参考定然不会输给男儿郎
    唯一的难度就是黄月英洠в胁渭庸暗南厥健⒖な健⒅菔讲皇枪鄙蜎'有参加国考的资格
    无奈之下她便去求黄承彦去找栾奕求情以便能开个后门
    黄承彦起初不愿却耐不住黄月英死缠烂打最终只得豁出老脸给栾奕写了封信
    本來有一搭无一搭敷衍女儿的事却不曾想栾奕第二天就派人送來了黄月英的贡生身份证明以及今年的国考准考证
    于是乎黄月英就这样成了今年国考大名单中的补入人员
    ……
    国考前來自全国各地拥有教籍的士子赶到济南其中寒门士子占据多数來自贫寒之家的他们不像士族豪门子弟那般自幼享受高人一等的教育资源也不可能像士族豪门子弟那样受荐举制度庇荫从以下生就注定了将來为官的命运
    他们需要打拼需要通过努力來改变祖祖辈辈延续下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
    而教会科考制度的出现无疑是他们另谋出路的最佳选择于是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他们努力着奋发着就等着这一鸣惊人、金榜睿氖笨
    他们穿着带有明显地域区别的衣服说着南南北北的方言在济南云集将这个古老的土地烘托的异常热闹
    过去的济南国现在的齐国济南郡郡内的商贾们在此之前已经经历了两次国考了精明如他们早就发现国考中所蕴含的潜在利润于是纷纷以国考为噱头大展经营之道
    这厢有家客栈将店内包房改为“鱼跃龙门”、“前程似锦”、“金榜睿薄羌榛
    那边有家鞋铺干脆换了招牌“高升栈”
    听听穿了这家的鞋子能不高升么
    一时间济南郡历城县内人头涌动叫卖之声此起彼伏
    国考的地点距栾府也就是现在的齐王府不远位于濯缨泉泉池畔这濯缨泉原本是栾奕府中的一部分乃是后宅中饮马洗涤兵器的所在
    栾奕后來听说自家府邸后门外的百姓日常取水困难水源离家很远便决定将家里的濯缨泉圈到院外优先解决百姓吃水
    对此济南的百姓很受感动事情传扬出去之后世人无不赞叹齐王爱民如子更有文人雅士借此称赞齐王让泉之事曰:“齐王爱民如手足不忍百姓吃水苦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
    于是乎为了感念齐王恩德濯缨泉在民间又有了新的名称王府池子
    圣母教国考的闱场便在王府池子西畔一座巨大的院落里院落门分三进每扇门前都有三十六位教会卫士及三十六位女仆分别对男女考生进行层层搜身以避免考生随身夹带作弊之物
    诸葛亮和黄月英赶到闱场时门前已然排起了长长的队
    黄月英探头瞧了瞧足有上百人之多随即长叹一口气“什么时候才能进去啊”
    诸葛亮幽幽道:“想必快了”
   

413女子有行
    诸葛亮口中所谓的快了其实足有半个时辰之多他和黄月英在太阳地里站了半个时辰好不容易随着人潮挨到闱场门前
    正当他们准备迎接卫士搜身的时候侧后方忽然冒出一人插到了他们的前面
    现在诸葛亮只有十七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见到这番情景随即“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怒问:“你这人怎地这般不守规矩肆意插队呢”
    插队那人则斜视诸葛亮一眼一脸蔑视神情“少爷我插在你前面是你的荣幸你能把我怎地”
    一番挑衅的言语再次拔高诸葛亮心中的怒火他指着眼前之人对门前卫士高喊:“几位兄长你们看看这人插队还有理了快管管他”
    门前卫队长起初不知缘由扯着嗓子高喝:“哪个敢插队速速回到……”话说到一半儿待看清那名插队者模样竟把后半句又硬生生咽回到肚子里憋了个面红耳赤不敢再做多言乖乖退回大门口仿佛什么事都洠в蟹⑸绦残闹锤
    插队之人见到这番光景得色尽显无比嚣张的看着诸葛亮冷笑道:“怎样少爷我都说了**的队是你的荣幸再做聒噪休怪本少爷不客气”
    “你……”诸葛亮气的两眼直喷火“这世上还有洠в型醴司巳税肼凡宥幽阄裁床还芩绷笆俏蓝映ぶ皇强孀诺蹲邅碜呷ヒ桓睕'听清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