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名人在都市-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豁出性命去,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上辈子,他就跳进了汨罗江中。于是现在的人们,才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可是在这茫茫的蒙古草原之上,方圆几十公里之内,都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让他可以纵身一跃。苏克现在都有些恶意的想,他第一时间抱住自己的马头,是不是就因为周围没有让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他腰腹之间还悬挂着一柄长剑,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是明清时代读书人的写照。对于曾经活跃在战场前线的屈原来说,杀敌的本事可能寥寥无几,但自己抹脖子的能力,他自信还是有的。

    不过平时充满暴力的苏克大帝,今天不知为什么,突然显示出了他仁慈的一面。只见他轻轻地点了一下头。就带领着自己的卫队,掉头向京城回去了。

    居然没想到,自己竟然就这么轻松地说服了这位皇帝。要知道,平时这位充满暴力色彩的皇帝,对于劝谏者一向没有什么耐心。但是这一次,原本留在她心中的印象,似乎不再那么有用了。

    远远的送走了这位嗜血如命的皇帝,屈原打马扬鞭,发挥自己来的地方。

    在那里等着他呢,是和他臭味相投到李白,还有苏轼辛弃疾等一众人等。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苏轼接受了好友沈括的邀请,成为了后勤保障部队的一份子。

    于是,他就借着寻找帮手的名义,招来了这么一群狐朋狗友,准备在行进的路上,顺便一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对他们而言,战争是属于那些士兵的,至于他们就去闻一闻,职责便是为了帝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制造出一片又一片的宏伟巨作。

    但是一路之上,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苏轼和他的朋友们给忙坏了。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还有闲情逸致在半路上吟诗作赋。

    知道这几天,参与这场战争的大部分部队,都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他们的工作才慢慢的变少,也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如果他们最终没有得到游山玩水的机会,因为这帮文人墨客们,最忌惮的人,出现在了这片战场上。

    自古文人相轻,而文武终归殊途,自从科举制度确立之后,文臣对于武将的压制,就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结束。

    而现在帝国刚刚建立不久,各处权利尚且没有划分清楚,文臣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准备寻找机会,将这个帝国彻底的确立为文臣专权的帝国。让它再一次成为,北宋名相文彦博描述的,为与士大夫共治的对象。

    基于这种目的,任何一名文臣,都不想看到主管军事的皇帝,得到太大的实际权利。帝国所实行的特殊的四帝共治政策,也为他们钻空子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温床。

    于是,胆大包天的几个文人墨客,谋划了这一次拦截行动。他们希望。这场战争的轨迹,按照文臣组成的内阁的想法来演绎,而不是一个成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夫。

    于是,他们推举屈原来执行这一个计划。幸运的是,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屈原,不辱使命,至少,他现在不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捍卫这个其实跟她关系并不算密切的文臣组织的利益。

    ‘我回来啦!‘从马背上跳下来的屈原,享受着同伴们英雄一般的接待。众人嘻嘻哈哈的簇拥着他,走入已经安排好美酒和美食的大帐之中。

    众人落座之后,周围的人开始向屈原询问起此行的结果来。听到那个嗜杀成性的皇帝,被屈原劝阻回去之后,众人无不兴高采烈,险些手舞足蹈,乃至弹冠相庆。

    这次战争的胜利,毫无疑问地将会属于帝国。这是两个时代生产力差距巨大的政权之间的较量。胜负关系是难以被逆转的。文官集团每所希望看到的,只不过是某些皇帝。不能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给自己的威望添砖加瓦。

    既然好消息传来,那么筵席之间的欢乐气氛,就在瞬间达到了yankuai。有的人就拿出来最近几天,在锦绣国听闻的关于屈原的趣事。

    按照锦绣国的传统,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又一次被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去年的端午节,屈原就闹了不少笑话,而这一次,伴随着股市大跌,有网友更是拿他出气。说什么为了纪念屈原跳水,相应的股市也跟着跳水了。

    这话一经传播开来,在场的所有人都捧腹大笑起来。就连当事者屈原,也不得不佩服这些网友的联想能力。联想集团没有聘请他们。真是浪费人才了。

    但是,这欢乐的气氛没有延续多久,就被紧急赶来的另一位大诗人高适打破了。

    高适,曾经在名将哥舒翰幕府之中担任掌书记,在潼关之前,也曾面对过安史之乱时汹涌而来的叛军。随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逃到成都。然后平步青云,曾经担任淮南节度使,讨平叛乱的永王李璘。随后,也参与了对安史叛军的讨伐。

    有鉴于他上辈子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建树,所以一次次的军事行动当中,他也被安排了一份类似参谋的工作。

    得到这份差事之后,他便成了这群人当中重要的消息人士。毕竟经过他手中的重要消息,是在场的其他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轻易得到的。

    当他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周围的所有人都明确地意识到,又有重要的消息要传达给他们了,只不过看他惶急的脸色,众人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高适飞快地走到屈原面前,从他手中夺过一杯水酒,一口吞了下去。但这杯水酒似乎没有让他的口渴之感,有任何一丝消退的迹象,于是他索性抱起旁边的一个酒壶,咕咚咕咚的灌了起来。

    在这期间,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原本已经出现了不祥之感,在这期间慢慢的发酵,逐渐的开始笼罩每一个人的心头。

    等到他喝完那一壶酒之后,众人果然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我没那位拥有盖世武功的皇帝,根本就没有回到京城,而是绕道返回了战场。现在,他已经接手了多个军队的指挥权。毕竟在名义上,他仍然是帝国专门负责军事行动的皇帝,所以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胆敢冒着的叛乱的风险,违抗他的命令,当然,这也包括我所在的那支部队。‘

    听完告诉他这番话之后,屈原顿时觉得,自己刚才说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要知道在意那一刹那,他是真的准备好了自己去死。

    叹了一口气之后,居然波及旁边的另外一个酒壶,也开始咕咚咕咚的灌了起来,只不过他的神情,显然要失落得多。

    在场的众人当中,颇有几个人想要劝阻他,但更多的人却是知道,他的执拗脾气,其实比楚怀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众人看到了拯救屈原情绪的希望。

    这个人是孟尝君田文。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不仅门客众多,而且还认识很多同时期的著名人物。屈原,也算是它的旧交之一了。

    看到自己的老朋友出现在面前,屈原颓丧的情绪得到了部分的缓解。但老朋友严肃的表情,却告诉他,两人此次的会面,很有可能并不是愉快的。

    屈原缓缓地站直身子,略带疑惑的眼光,让孟尝君田文立刻明白了他在想什么?

    但他现在能做的事情也十分有限,虽然他并不想看到这位老朋友,第二次人生变得同样坎坷,但很不幸的是,给他带来这个噩耗的人,正是自己。

    一副黄色的卷轴,被慢慢的取了出来。虽然帝国是按照大宋王朝的制度,来建立自己独有的统治体系,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从其他朝代借鉴来的。

    在场的众多人都知道,这其中,就包括孟尝君田文手中的圣旨。

    ‘门下。‘孟尝君田文缓缓的打开圣旨,用沉重的语气吐出了前两个字。

    不同于清朝时期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帝国圣旨的内容,更偏向于唐宋时期的风格。即便帝国并没有门下省这个行政机构。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这句话之后,无不躬身肃立,聆听圣谕。

    ‘屈原,无辜阻止军事皇帝执行军事指挥权,违背帝国宪法,经内阁协商议会核准,特将屈原放逐三千里。此诏,立即执行。‘

    念完诏书的孟尝君缓缓将诏书地道屈原手中,叹息一声说道:‘想不到,重生之后的你,也没有摆脱被放逐的命运。‘

    屈原苦笑一声:‘这没什么好说的,刚直不阿的人往往都是这个下场。‘

    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孟尝君,有些不高兴地看了屈原一眼。弄得后者都不知道,这位老朋友究竟在想什么。

    ‘我们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文官集团那一说。‘孟尝君田文缓缓收回自己犀利的目光,用低缓的语气慢慢的说着:‘为了这个根本就不了解的利益团体,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你觉得,你有这个必要吗?难道你不知道吗,让整个华夏民族,走向腐朽与堕落,最终被西方列强蹂躏践踏的,就是这帮人吗?‘。xh118

第四八六章 林丹汗?冷汗还是热汗?() 
清除异己并不是文官集团斗争的绝技。︽頂點小說,om自古以来,吾将集团内部的倾轧,远远比文官集团更有野蛮凶狠。只不过历史的记录者,并不是手握刀枪剑戟的人,所以我们很难看到,其中的惨烈之处。

    但事实就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你睁眼或者不睁眼,而改变丝毫。即便是量子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也不一定认为主观感受能具有改变客观存在的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更加接受不了的事情了。闭上眼睛月亮就不见了,这种事情已经不止一次被用来,抽打那些量子理论支持者的脸了。

    即便我们看不到武将集团内部斗争的残酷,我们也不应该低估武将们在政治倾轧活动中的能力。更何况,在刚刚过去拿这场小小的**之中,发动进攻的武将集团的领袖,拥有道义上的明显优势。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与君权的对抗虽然一直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但总是需要含蓄的进行。因为对于皇帝的尊重,符合他们稳定国家秩序的逻辑。

    这样一来,在权力架构上占据居高临下优势的苏克,并不需要浪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轻松的拿下对手,他所需要做的,这是给对手找一个合乎逻辑的罪名,合乎文官集团逻辑的罪名。那么对于皇帝的不尊重,对于皇帝行使合法权利的无理限制,无疑就成了最好的罪名。

    而且,这个罪名是文官集团无法反抗的,除非,他们想给自己制定或者说压榨之下的普通百姓们,找到一个完美的,用来反抗自己统治的理由。

    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所有聪明的文官集团成员,都默契的选择了闭嘴。所以。当一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再一次踏上被发配的道路之时,平日里和他称兄道弟的好友,共同吟诗作赋的知己,根本没有几个人出现在他面前。

    环顾四周之后,屈原的表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难道说,真的像是孟尝君说的那样,文官集团的虚伪,根本就不是自己那个年代能够理解的。自己对于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政治斗争中的一样兵器而已。但无论在好的兵刃。都不是屈原想要类比的对象。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远处茂盛的草丛之中,一名白衣翩翩,腰悬佩剑的风流侠客缓缓出现在屈原的眼前。屈原万瓦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心灰意冷的时候,还会有人出现在自己面前。

    “李白兄?你怎么会在这里?”惊讶之余,屈原不禁好奇地问道。

    李白身手矫健的躲过草丛中的荆棘,迅速来到屈原的面前,哈哈大笑道:“当然是与老哥哥一同流放了。”

    屈原一听大惊失色。赶紧问道:“难道说,你自愿申请流放了?那可不行,我是个笨蛋,被人当枪使。落得个如此下场,这也就算了。怎么能连累兄弟你呢?”

    李白笑着摆摆手说道:“什么自愿申请流放。我那是丢官去职,挂印而来。官场风气,岂是为我等而设?这官当着也没什么意思。正好陪老哥哥出去溜达溜达。”

    一听这番话,屈原不禁感动的热泪横流。在自己的看来很可能会九死一生的放逐生涯,竟然在李白口中变成了溜达溜达。这可是陪着自己堵上性命的溜达。

    “好兄弟!”一把抹掉刚刚奔流而下的泪水。屈原将自己的大手一下子拍到了李白的肩膀上。李白沉闷的响声过后,李白脸上略微扭曲了片刻,也将自己的大手拍在了屈原的肩膀上。

    双方略作尴尬,但旋即就爽朗的相视大笑。

    “走!”

    于是,两人从此踏上了前往澳洲的流放生涯。

    但是在即将展开的正面战场上,大越国的士兵已经和蒙古草原上的骑兵展开了殊死较量。即便是大越国内部最在意诗人动向的官员和媒体,也没有人注意到两位伟大的世人已经走上了流放的征途。

    对于很多土著来说,报纸这个新兴事物,最近一直在长篇累牍的介绍着,帝国的军队在蒙古草原上整取的节节胜利。

    在最初的战斗当中,草原上还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他们向自己的先辈那样,在他们熟悉的草原上自由的驰骋,凭借着速度和精准的弓箭,让一个又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大越**人,捂着浑身上下唯一的防御漏洞,面门,痛苦的倒在了地上。其中的绝大多数,必然留下终身的残疾。自然其中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死亡的出现。

    但是,他们的抵抗终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政权的精英,终究只不过是少数。当他们冲锋陷阵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整个政权到了决一死战的时候了。但不幸的是,汹涌而来的敌人,似乎每一个人都拥有者和他们精英差不多的的战力,而他们的精英,所要做的仅仅是尽可能的扩大战果。

    于是,蒙古各个部落的共主,林丹汗,开始发现自己面临的形势越发危险起来。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他的勇士们,已经在战场上伤亡惨重。但是他依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个从他登基称汗开始就一直魂牵梦绕的梦想。他想要像成吉思汗那样,带领他的子孙们,再度建立起一个强盛的帝国。

    然而,他的梦想就要在敌人隆隆的柴油发动机面前破灭了。

    草原上的勇士们已经见识过敌人称之为电动车的东西。因为在与后劲的战场上已经使用过,导致蒙古各部落都已经基本了解了这种新式武器,虽然在最初看到的时候,还是禁不住惊讶甚至恐惧,但很快他们就已经适应了。

    所以在最初的战斗当中,很有那么一群蒙古部落的精英,给大越国的军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大越国运来了更加坚固的战争堡垒。

    很多草原上的英雄,就是在这种高速移动的战争堡垒面前,被凶狠的敌人一一射杀。而他们使劲全力射出的弓箭,却不能让那银白色的堡垒产生一丝哪怕一个豁口。

    萧摩诃站在卡车的车斗里,冷笑的看着又一次发动进攻的蒙古骑兵。前不久他们接到线报,说林丹汗就在这一带活动。于是他们被紧急派遣到这里,准备进行一次斩首行动。

    相比其后市具有高度组织能力的政权来说,斩首行动很可能让他们暂时失去指挥能力。但对于部落联盟组成的政权来说,林丹汗的死,最多在政治上能够形成巨大的影响。但是想要让他们的组织能力彻底崩溃掉,却是非常难以办到的事情。

    很多时候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越是原始的组织形式,无论是生物体还是政权,对于中心指挥阶层的依赖程度就越小。被截成两段的蚯蚓依旧可以继续活下去,甚至还在不经意间完成了生命的最重要使命。那就是繁殖。

    而对于当前的林丹汗来说,如果他死了,除了直接属于他的部众会受到直接影响之外,其他的部众都会在各自部落首领的指挥之下继续下去。

    萧摩诃自然也清楚这种组织形式之下,斩首行动的意义是极其有限的。但是,他更清楚皇帝急于完成这次这次斩首行动的原因。

    那就是唯一能够取得的战利品,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对敌人的政治威慑力,那还不如军事威慑力管用。皇帝陛下需要的是。对内部的政治威慑力。没有多少人会细致的分析斩首行动是否能够有效地打击草原各部族的抵抗,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皇帝采取了果断的措施,让胆敢抵抗大越国士兵的逆贼林丹汗一命呜呼。

    皇帝目前非常需要这种威慑力,在来到这里之前。他刚刚挫败了一起文官集团针对他的政治挤兑行动。为吴江集团抱住了继续能够在历史舞台上演出的权力。而这来之不易的权力,必须被每一名武将所珍惜。萧摩诃就是深知这一点的人之一。当然他也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们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和皇帝陛下被捆绑在了一辆战车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目前对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这就是生存的法则,即便你不想冒着家破人亡的风险参与到政争中去,别人也会千方百计的拉你下水。更何况文臣武将之间。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利益纠葛。对于萧摩诃来说,他甚至不需要别人拉他下水。

    “发什么愣啊?”正在沉吟中的萧摩诃,突然被身边的人碰了一下。他扭头一看,发现是和自己同乘一辆车的杨大眼,此次斩首行动之中,大部分都是精英士兵,只有十几名南北朝时期的武将,跟随苏克一起来到了这附近。

    “怎么了?找到目标了?”萧摩诃有些疑惑的问着,口气当中似乎还掺杂着对于杨大眼的不满。不仅仅是因为上辈子那些扯不清的恩怨,也因为他们如今的竞争关系。

    杨大眼却没有把这一丝丝的不满放在心上,对于一个能力特殊的人来说,主公对他的需求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够在他擅长的领域和他一较高下。除非,《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能够出现在他的眼前。但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发现倒是没有。只不过我们前面出现了一群和尚,样貌奇怪的和尚。”对于南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