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护说道:“兄弟为我之事千里赶来,不如多留一些时日,让为兄一进地主之谊。”
黑虎说道:“弟离曹州已久,恐国中慌乱,故不得不回,还请兄长见谅。”
苏护见崇黑虎执意要走,便也不再强留。说道:“那待明日为兄摆宴送贤弟。”
黑虎也不便再辞,便说道:“那就多谢兄长了。”说完便与众人一起饮酒。
待酒过三巡,苏全忠已然拜见过内宅老母,又沐浴更衣完毕,再次来到银安殿上。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十一章 全忠冀州城拜师
苏全忠来到银安殿上,见过苏护之后便来到袁洪面前,突然拜倒在地,说道:“全忠以前狂妄自大,不识天下英雄,前日败在叔父手中,才知天下奇人异士多不胜数,全忠这点本事,事无法和天下英雄相抗,今欲拜将军为师,还请恩准。”
苏护正在为如何与袁洪的关系更加密切而烦恼,见状大喜,想道:“若是全忠拜袁洪为师,则袁洪与我冀州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而且袁洪本领高强,全忠拜袁洪为师,多学一些本领,在战场上也能更好的保住性命。”想道此处不由捋须微笑。
原来苏全忠拜谢崇黑虎之时,崇黑虎也有意给,故人之子指一条明路,便说道:“适才听见贤侄说欲访名师,学习本领。”
全忠答道:“经此一战,全忠才知全忠本事低微,故欲寻高人,学得本事,以便更好的帮助父亲,而不是成为父亲的拖累。”
崇黑虎点头说道:“贤侄能有此心,想来你父也会倍感欣慰,不过欲学本事,却不必出去找什么高人名师,贤侄身边就有高人存在。”
全忠以为崇黑虎愿意教导自己,喜道:“能得叔父教导,是全忠几世修来的福分。”
崇黑虎摇头笑道:“我这点微末本领怎么能够教导别人,不过是误人子弟罢了,贤侄可知我为何出现在冀州城中?”
全忠刚想说“难道不是叔父自己进来的?”却又想到,若是崇黑虎自己进来的,那就不会这么说了,不由问道:“叔父是……”
崇黑虎说道:“我是被你冀州大将郑伦于战阵之上所擒。“
全忠说道:“那叔父的意思是,让我拜郑伦为师?”
崇黑虎说道:“非是郑伦,乃是今日攻破家兄大营,救出贤侄的袁洪将军。”
全忠问道:“那此人本事比之叔父如何?”
崇黑虎答道:“我与袁洪将军想比,寒鸦与凤凰之别。袁洪将军实是有大神通之人,贤侄若是能拜袁洪将军为师,必将终生受益。况且,这世上高过袁洪将军之人虽多,但大多隐于深山大泽之中,轻易不可得见,贤侄还是抓住眼前之人为好。”
苏全忠听后点了点头,便向后宅行去,拜见母亲。其母见到全忠安全回来,抱着苏全忠失声痛哭,全忠忙安慰其母,好不容易将老母劝住,不再哭泣。
那苏氏夫人拉着全忠说道:“我儿今日安全归来实属不易,想在当知,你那点本事实不足为凭,当再拜名师,学得高深本事。我听你父言道,那新来的袁洪将军,乃是有大神通的高人,我儿不妨拜其为师。”苏全忠闻听父亲也曾称赞袁洪,不由意动。
在沐浴之时想道:“既然父亲和叔父都称赞袁洪将军,想必那袁洪是真有本事之人,我就拜那袁洪为师吧。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袁洪忙将苏全忠扶起,说道:“小侯爷请起。不知小侯爷欲学什么东西,若是小侯爷想学刀枪武艺、兵书战策,袁某自当教给小侯爷,若是小侯爷欲学治国之术,袁某虽是不会,但身上带有老师赐下的经书数卷,小侯爷也自可哪去自己参悟。”
苏全忠却是没有想到,袁洪会的如此之多,便说道:“老师说的几门,弟子皆愿学习,不过弟子还欲学道法神通。”
全忠说道此处,殿上众人都不再说话而是看着袁洪。
袁洪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个倒是有些困难。”
苏护闻言问道:“难道将军不愿收小儿为徒?”
袁洪对苏护拱手说道:“君侯,小侯爷若是想学其他的,莫将自当尽心教导,也不用行什么拜师之礼,可这道法,却是不可轻传。”
苏全忠急忙问道:“怎么个不可轻传,还请老师说个明白。”
袁洪说道:“所谓法不传六耳,本门大法若是不拜入师门,却是不能传授。”
苏全忠急道:“我即拜老师为师,那自然就是入门了,应该可以得传吧。”
袁洪笑道:“本门虽有几个师兄和一个师弟,可都没有传下弟子,所以说你若入门,便是三代首徒,若是收个一般的弟子,我自可以做主。但是三代首徒要入门,须得老师点头,故我说此事不易。”
就在此时突然从天外飞来一束流光,落在袁洪身上,众人看去,乃是一张绢帛。
袁洪展开绢帛看完之后,向南方叩拜说道:“弟子袁洪遵师命。”
袁洪拜完起身后,便对苏全忠说道:“老师让我先收你做个记名弟子,入门之事日后再说。”
苏全忠问道:“记名弟子可能学得道法?”
袁洪笑道:“虽然不能全学,但也能得传一部分。”说完看着苏全忠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便说道:“就是这记名弟子,也不是人人可当的,曹侯也不过是本教记名弟子而已。”
殿中众将闻言大惊,想道:“不曾想曹侯如此本事也不过是一记名弟子。”
崇黑虎见袁洪已然说开,便上前问道:“不知师兄是哪位老师门下?可否让黑虎拜见。”
袁洪说道:“老师地位尊崇,不是你轻易就能见到的。”
崇黑虎闻言脸上一暗,退后不再说话。原来崇黑虎自得到那位截教修士的传授,便一直想正式入门截教,可是一直没有机会。适才见苏全忠刚欲拜师,袁洪之师便已知道,便知袁洪之师神通广大,在教中地位必然不低,便想一见,以求让自己入门。
袁洪说完便对苏全忠说道:“你为记名弟子,没有那么多规矩,只要向为师行过礼便可以了,其他的等你入门之后再说吧。”
苏全忠对袁洪行过礼之后,叫了一声老师,便站在袁洪身后。众将见小侯爷拜师之事已完,便继续饮酒庆功不提。
第二日,崇黑虎告别苏护,带着被俘虏的侄儿崇应彪离城而去,而崇黑虎手下的三千飞虎兵,一直在城外等候,崇黑虎会和飞虎兵之后,便向崇国而去。
而此时崇侯虎已然上表朝歌,为此次战败之事请罪,又参了姬昌一本,言姬昌畏战不出,使自己独木难支,方才败绩。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十二章 武成王兵伐冀州城
散宜生自劝降失败之后,便知此事麻烦了,便快马加鞭向西岐奔去。
待得散宜生赶到西岐,顾不上休息,便跑进姬昌侯府,向姬昌汇报,此次前去劝降苏护的经过。姬昌闻言大惊,没想到苏护竟然如此强硬,不知道苏护究竟有何依靠,竟然不惧众诸侯的讨伐。
可是如此一来,自己却是危险了,自己未曾出兵攻打冀州,以为苏护能听自己劝告,送女进朝歌请罪。现在崇侯虎兵败,自己未曾出兵,顿时将自己放在风头浪尖上,若是崇侯虎再参上自己一本,自己可就……。
想到此处,便派人召来大将军南宫适,准备出兵冀州。
而此时崇侯虎的奏章已经到了朝歌,帝辛接到崇侯虎的奏章大怒。一怒苏护不知趣;二怒姬昌阳奉阴违。三怒崇侯虎的不争气。
好在崇侯虎在送奏章之时,给费仲、尤浑送了一份厚礼,有费尤二人给说情,崇侯虎才免于被责罚,但还是被罚去半年俸禄,让其带兵再次出征,戴罪立功。
帝辛在朝堂上大发雷霆,随后立时下令,由武成王黄飞虎带领大军,会和崇侯虎之后,责令姬昌立马带兵前去助战。
黄飞虎虽不愿,却不好违背军令,只好集起朝歌五万大军,向冀州行去,同时向崇侯虎与姬昌发出军令,让他二人限时到达冀州。
此时姬昌的大军正在前往冀州的路上,先是接到接到训斥的旨意,随后又接到黄飞虎的军令,便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的向冀州赶去,因为他知道黄飞虎对自己虽然又好感,但是黄飞虎治军极严,不似崇侯虎那般。
若是自己去的迟了,等待自己的恐怕就是郐子手了。崇侯虎那边也是一样,自接到帝辛的旨意,让他出兵,待罪立功之后,便准备出征,虽然上次进攻冀州,他的五万大军片甲不留,使他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他还是凑出了三万大军,向冀州行去。
等他到达冀州城外的时候,武成王黄飞虎与西伯侯姬昌,都已经到了,而且营寨中一片狼藉,四处伤病。
原来黄飞虎自接到帝辛的旨意之后,便日夜兼程向冀州赶去,待到冀州城下之后便扎下营寨,等候姬昌与崇侯虎两路援军。
因为黄飞虎知道,冀州既然能够击败,崇侯虎、崇黑虎兄弟二人的合计八万大军,自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等候两路援军到来,然后再商议如何攻破冀州城。
可是他却不知道冀州城中,有高明、高觉这样的异人,具有千里眼的神通。故而也被冀州在夜间袭营,幸而朝歌的天子之军实力,比其他诸侯的军队强很多,黄飞虎也不是崇侯虎能比的,加上西岐军队又及时赶到,虽然未能给与冀州军队一击,但还是让冀州军有所顾忌,提前收兵回城。
这才避免了,黄飞虎在来到冀州的第一天就被击败的命运。
崇侯虎看着满营狼藉,不由吃了一惊,自己昔日在征伐东夷之时,可是就在黄飞虎帐下听令,对于黄飞虎的能力可是很清楚的,没想到连黄飞虎也被劫营成功。
可是转念又一想,连黄飞虎都拜在冀州城下,自己失利也是情有可原。那自己失败的罪责又轻了一些。不由又有些高兴。
崇侯虎来到辕门,吩咐手下大将去右方扎营,自己进帐,去见武成王黄飞虎。崇黑虎进帐之后便抱拳说道:“莫将崇侯虎,拜见大帅。”原来黄飞虎曾言:“在军中,没有王爷,也没有诸侯,只有大帅与将军。”崇侯虎曾在黄飞虎帐下听令,对此事也是知道的。故崇侯虎进到帐中之后称黄飞虎为大帅,而不是王爷。
黄飞虎看着崇侯虎说道:“你来了,坐吧。”
待崇侯虎坐下之后,黄飞虎问道:“崇将军,你可将前次你作战时,为何失利讲述一遍。”
崇侯虎抱拳说道:“大帅,莫将上次来到冀州城下……。”如此这般的将上次之事说了一遍。
黄飞虎听完沉思片刻,说道:“第一次被劫营还说的过去,可是第二次被劫营就不正常了,难道冀州在你军中有间谍?不过不可能啊!那就只能是冀州城中恐怕有异人相助,如此一来,我等恐怕无法攻破冀州城啊!”
就在这时,只听辕门外探子,跑进来说道:“禀大帅,冀州大军在辕门外叫战。”
黄飞虎闻言,起身说道:“众将随我出战,会一会冀州之将。”说完便领着姬昌、崇侯虎,及麾下众将向辕门外走去。
待来到两军阵前,黄飞虎抬眼看去,只见冀州军阵中,冀州侯苏护身后立着十多员大将,以立于苏护左右两边的两位,最为抢眼。
右边那员战将,银盔素铠,缨络红凝。左插狼牙箭,右悬宝剑锋。横担宾铁棍,白马似神行。正是梅山七圣之首——袁洪。
只见左边一人面如紫枣,须似金针,带九云烈焰冠,大红袍,金锁甲,玉束带,骑火眼金睛兽,两根降魔杵。乃是冀州上将郑伦。
黄飞虎看着那两员战将,想道:“那骑异兽的想必就是郑伦了,崇侯虎言说他身有异术,哼一声,便可让人落马,稍后交战,可要注意。右边那人却未曾听崇侯虎提起,但看其位在郑伦之上,想必就是这两次劫营的主谋;也是不可小视。”
想到此处,黄飞虎上前催动座下五色神牛,来到两军阵中,说道:“请冀州侯上前答话。”
苏护正欲上前,郑伦阻止道:“君侯,莫要上前,恐怕其中有诈!”
苏护说道:“黄飞虎向来光明磊落,想来还不屑于使用如此手段。”说完便拍马上前。待来到阵前,苏护对黄飞虎抱拳说道:“苏护见过武成王,你我两军交战,苏护不便施礼,还请武成王见谅。”
黄飞虎亦是一抱拳,说道:“君侯,飞虎实不愿和君侯交战,不过天子有命,飞虎不得不来。若是有所冒犯,还请君侯见谅。有些话飞虎不知当讲不当讲,天子……。”
苏护不待黄飞虎说完,便说道:“武成王若是欲劝护投降,就不必再说了。”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十三章 郑袁二将扬威
黄飞虎闻言沉默片刻,说道:“天子欲让君侯之女进宫,虽有不当之处,但是君侯也不该题下反诗,反出朝歌,更不该对抗天兵。”
苏护说道:“如此,我和王爷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完便勒马而回。黄飞虎看着苏护回转阵中,轻叹一口气,也回到己方阵中。
那边苏护刚回到阵中,便有一员战将跳出,喊道:“吾乃冀州大将郑伦,谁敢与我一战?”却是郑伦见自从袁洪来之后,连立数功,自己已然位在袁洪之下,便忍不住出阵,欲斩杀朝歌几员大将,保住自己的位置。
黄飞虎身后一将飞马而出,喊道:“反贼修要猖狂,看我韩鹏前来拿你。”话音刚落,便见郑伦催动火眼金睛兽,只一回合,便将韩鹏打得脑浆迸裂,死于马下。
黄飞虎大惊,先前见韩鹏出战,黄飞虎知其不是郑伦对手,但想看看郑伦武艺到底如何,便未曾阻止,不料韩鹏竟然连一个回合也撑不住。
郑伦打死韩鹏之后,却未回转,在阵前大喊道:“朝歌无人矣,如此本事本事也可上阵为将。”
此言却是惹怒了黄飞虎身后一位好汉,此人正是朝歌中大夫恶来,这恶来两臂有千斤之力,一身武艺极为精湛,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是帝辛爱将,此次黄飞虎出征,帝辛闻冀州武将厉害,特将恶来派来助阵。
却说恶来挥舞长戈向郑伦打去,郑伦也是挥舞手中两杆降魔杵,向恶来打去。武器向来有一寸长一寸强。那恶来本就力大无穷,长戈挥舞之下,郑伦却是无法近身,双方武器每次相撞都使得郑伦双臂一阵酸麻。
郑伦思忖道:“如此下去,我将败于此人手中,看来不使道术是无法取胜了。”想到此处,郑伦把手中杵在空中一晃,后边三千乌鸦兵一声喊,向前冲来,而郑伦自己则转身向己方阵中跑去。
恶来见状以为,郑伦想让手下军士拦住自己,好让他逃跑。便发一声喊,向郑伦追去。
黄飞虎见郑伦向后阵跑去,而郑伦手下军丁却向前冲来,本和恶来所想一致。突然想起郑伦可使道法拿人。怕其中有诈,忙喊道:“恶来!回来。”
可惜已然迟了,那郑伦见自己手下三千乌鸦兵已然前来,便转身,闷哼一声。
恶来,耳听其声,不觉眼目昏花,跌下马来。被乌鸦兵生擒活捉,绳缚二臂。恶来半晌方醒,定睛看时,已被绑了。怒道:“此贼好赚睛法!如何不明不白,将我擒获?”
黄飞虎见状大惊,这恶来乃是帝辛宠臣,若是折在此处,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从黄飞虎身后抢出两将,喊道:“反贼,将恶来大夫放下,绕你性命。”
众人看去,乃是殿前大将雷虎、雷军兄弟二人。
郑伦正准备反身接战,就见杨显、朱子真二人冲出阵来,杨显喊道:“郑伦将军已然擒主一将,杀死一将,这二人便交给我兄弟二人,让我二人也发发利市。”郑伦见他二人已然冲出阵来,不好再行抢功,无奈只好让麾下乌鸦兵将恶来捆好,返回阵中。
那杨显、朱子真二人迎上雷虎、雷军二将,也不说话,直接各自使神通。
只见杨显挥手发出一道白光,将雷虎罩住,想那杨显许多年前发出白光,便可将袁洪定住刹那,何况此时的袁洪传授一些修炼功法,道行、修为已是大有曾长,那雷虎不过一凡人,有如何能抵挡。
雷虎被白光罩住之后,便直接被定住,动弹不得,被杨显挥戟砍为两半。
朱子真那边则更是直接,朱子真把口一张,吐出一口黑烟,将自己与雷军罩在其中,朱子真在其中现出原形,一口便将雷军咬去一半,然后收了黑烟。
苏护见杨显、朱子真二人斩杀二将,便将手一挥,身后诸将领着大军向黄飞虎杀去,黄飞虎也带众将冲上前去。
袁洪见黄飞虎带头冲上来,便一挥手中水火一气棍向黄飞虎打去,想这水火一气棍重达一万八千斤,黄飞虎虽然勇武,但毕竟为一凡人,又怎能接得住,只一招便被袁洪将手中长枪打飞,黄飞虎双手虎口崩裂。
黄飞虎知不是对手,转身就走,袁洪拍马便追,旁边数员战将见主帅遇险,忙上前相救,被袁洪一人一棍打死在马下,黄飞虎却乘机逃脱,不过帅旗却被袁洪所夺,袁洪让人将黄飞虎帅旗带到后方,大喊“黄飞虎已死,商兵还不投降。”
朝歌大军皆知黄飞虎勇武,本不信元帅已死,但见帅旗被夺,不由得惧怕起来,以为元帅真的被杀死。俗话说“兵为将之胆,将为兵之魂。”众将士以为黄飞虎已死,顿时军无战心,呼啦啦向后退去。
苏护见状忙挥兵掩杀,直追出十多里地,方才收兵回城。
黄飞虎及麾下众将,这才收拾残兵,立下营寨,让人去检点损失。
黄飞虎升帐,对众将说道:“冀州有异人相助,吾等皆不是敌手,如之奈何?”
众将皆是无法可想,默识无言。
这时军需官来到帐中,对黄飞虎言道:“元帅,此次交战,我大军损失近半,粮草器具也是被烧毁大半。”
黄飞虎闻言也是愁眉不展,思忖片刻,对众将说道:“经此一战,我大军元气大伤,待我修书一封,报上朝歌,等待天子裁决。我等紧守营寨,不可出战。”
众将轰然应诺。黄飞虎挥手让众将散去,自己独自在帐内沉思。
众将离了中军大帐,便各自回到帐中休息。
崇侯虎此时却是喜笑嫣然,在中军帐中之时,强忍着不敢发笑,此时进到自己帐中,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想到“没想到冀州军如此厉害,竟然将黄飞虎杀的大败,如此一来,自己战败之罪却是无人会再提起。
而姬昌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冀州强大,可以消耗朝歌的实力。可是冀州的强悍也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日后自己攻打朝歌之时,冀州定会成为自己强劲对手,自己手下却是无人能敌得过冀州一众大将。
且苏式乃是炎帝嫡系后裔,血统也是极为高贵。若是日后与己相争,自己却是除了仁义之名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