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前的这个和尚一看就不是普通僧人,如果说他没有法号,那唐元是万万不信的。
“你没有法号,贫僧不信。”唐元摇摇头道。
“之前是有的。”黄袍和尚回忆道,“后来在中原的佛果会上顶撞了苦陀宗的七真方丈,被削了修为,废了法号。”
“这个七真为何要削你修为,废你法号?就因为你顶撞了他?这也太霸道了点!”唐元心中有些不舒服,苍梧郡地处苍山峻岭之中,这种条件使他对中原的那些佛门大宗了解的并不多。
但是他对眼前的这个黄袍和尚感觉还不错,如果说中原的那些大宗门,因为别人顶撞了他们,就要霸道的废别人的修为和法号。那么将来唐元扩大雷音寺之后,肯定是要面对那些佛门大宗,到时候不免会出现一些摩擦。
“并不完全是因为我顶撞了他,”黄袍和尚解释道,“七真方丈是霸道了点,但是也只能废掉我的修为,而法号,他本人是没有权力废除的。但是七真却代表着佛祖,他是用佛祖的名义废掉了我的法号。”
“代表佛祖?!”唐元撇嘴道,“我雷音寺屡屡得到佛祖垂青,就这样贫僧尚不敢妄言代表佛祖。他七真就算是苦陀宗的方丈,就敢说代表佛祖?!”
唐元不屑的说完之后,那和尚却没有回应,只是苦笑的摇了摇头。
“对了,你是因为何事顶撞七真,被他给废了?”唐元询问道。
“是因为贫僧对佛法的理解和他不同,也怪贫僧自己的脾气。在佛果会上和他争论了起来,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
“你们都是怎么理解的?说说看。”唐元继续问道。
“其实贫僧和七真方丈对佛法的理解大部分都相同,”黄袍和尚道,“但是在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上却出现了分歧。”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佛?什么是恶?贫僧认为佛就是能够教化民众的大神通者。能够把没有善念杀生吃肉,贪利忘义的百姓教化成重情义,有善心才能称之为佛。而恶者,就是那些大奸大恶之人,为了自己一人的私欲,而残害百姓。例如昨天那个赶尸门人。
“但是七真方丈却认为犯恶者只是迷失了他们自己而已,还可以教化,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可是三藏大师你也看到了,像那赶尸人为了练成铜尸铁尸,害死了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这难道还不算是大恶吗?!”
“你且说第二个问题。”唐元淡淡道,却没有回答黄袍和尚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对待那些犯恶的人,例如那些魔道中人,贫僧认为那些妖人若悔改还罢,若不悔改,直接就打杀了便是!但是七真的见解和贫僧的见解完全不同。”
“哦?那七真方丈是怎么认为的?”唐元不动声色的问道。
“七真方丈认为对待犯恶的人,要像佛祖割肉喂恶鹰一般,要学会真、善、忍。让他们自己悔改,归入我佛之下。”
说道这里,黄袍和尚向唐元恭敬的问道,“贫僧的修为被废不足道也,但是这两个问题不能想通,就犹如心中压着一块巨石,让人心中不畅。”
“我闻三藏大师能够沟通佛祖,更是传闻中的佛子,想必一定了解佛祖真言。请大师为贫僧解惑!”
“先说第一个问题。”唐元回道,“贫僧先问问你,什么是恶?”
“恶,就是做出违反天理伦常的事。”
“那好,贫僧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有一个男子偷了药店的药物,那么这个男子是不是犯了恶呢?”
“是!”黄袍和尚回答的很肯定。
“可是这个男子偷药是为了救治他生病的老娘,那这个男子犯的还是恶吗?”
“这个…不是。”
“好。现在又有一个男子收养了几个婴孩,那这个男子做的是善吗?可以归于我佛吗?”
“是善!”黄袍和尚回答道,“收养婴孩还是大善!”
“可是,这个男子收养婴孩的目的是把他们养大之后卖掉,那么他还是大善吗?”
“这…。”黄袍和尚无言以对。
“唉、”唐元叹息一声,“你连什么是恶都分不清楚,还怎么谈如何对待恶呢?!”
“请大师教我!”黄袍和尚愈发的恭敬,“教我如何分辨善恶!”
“善和恶的区分,不要仅仅只看到人表面做的事,还要看清做事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本心有善有恶,没有绝对的恶,也没有绝对的善!”
“我再问你”唐元继续道,“什么是佛?”
“贫僧认为有神通的大慈悲者,能够教化愚昧的百姓就是佛。”黄袍和尚回答的小心翼翼。
“你错了。”唐元摇摇头,“佛祖是有神通。但是有神通能教化人的却不是佛。”
“啊?”黄袍和尚抬起头,“此话何意?”
“真正的佛,存在人的心中。贫僧之前就已经说过,佛者,觉也。能够教化人们并不是佛,自己诸相皆看透才是真正的佛!”
“如果你能看透诸相,你就是佛!若人人都能看透,那么人人都是真佛!”唐元道。
“什么?!”黄袍和尚极度的震惊,半响之后才有些颤声道,“这…人人都能成佛?这…。可是真正的大逆不道啊!”
“若觉得大逆不道,你尽可离去!”唐元袖子一甩道,“岂不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连杀过人的魔王都能立地成佛,那看透诸相的智者为何不能成佛?!”
其实也不能怪黄袍和尚说唐元大逆不道,而是在这个世界几百年的思维中,佛,就是高高在上,有神通的大慈悲者。可是唐元却说人人皆可成佛,这对人的思想冲击实在太大。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黄袍和尚喃喃道,半响之后才缓过神来,对唐元愈发的恭敬,“弟子受教了!”。
“至于如何对待犯恶之人,”唐元淡淡道,“真善即可,却不必忍让。恶人若想悔改,自然也能归我佛门。但若是遇到一些大恶,不知悔改之人,须知佛也有怒,必然要用武力镇。压!”
“不然贫僧怎么会亲自去捉那赶尸门人?”
“佛也有怒。”黄袍和尚双眼看向菩提宝树,仿佛明白了什么,然后突然对着唐元双膝跪下。
“贫僧金刚寺首座,愿归入雷音寺门下。只愿做一普通僧人,聆听大师佛法!”
“金刚寺的首座?”唐元惊喜交加,对着黄袍和尚道,“若你不嫌弃,做贫僧的弟子如何?”
“请师傅赐法号!”
“嗯。”唐元想了想,“你的法号就叫悟真吧!”
......
第十七章 广收信徒()
“悟真?”黄袍和尚,不,应该是悟真抬起头来问道,“师傅为何给我起这样的法号?”
“我雷音寺乃佛祖垂青之地,法号自然和一般的佛门不同。”唐元其实早就对原本的佛家法号体系有吐槽,还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怎么听怎么别扭。
“你是我雷音寺第一代弟子,从你这开始,法号起名分为‘悟、广、智、慧、真、如、觉、海’八字八个辈分等级。”唐元道。
听说自己是雷音寺第一代弟子之后,即便悟真曾经是金刚寺的首座,但是心中还是高兴不已。毕竟他也有一点虚荣心,以后若是行走武林,他直接就能对别人说,‘贫僧乃雷音寺佛子三藏大师的第一代弟子!’,说出去也能抖抖威风。
当然若是想让那佛门三宗,道家四门乃至魔道六魔都知晓雷音寺的大名,还是任重道远的。现在的雷音寺,才仅仅在苍梧郡这个小地方有一点名气,若是论实力的话,九龙山上的九龙观的底蕴比雷音寺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啊。
提到九龙观,唐元就一阵头疼,这个道观对苍梧郡的影响力不小,而那个一元道长跟自己的关系也不好。若是想让雷音寺成长起来,九龙观是第一个面对的难题。
“看来要开始收徒了啊。”唐元自言自语道。现在雷音寺加上刚刚入门的悟真才三个和尚,说出去实在是寒酸。
“师傅要准备收徒吗?”悟真是何等实力,就算唐元只是自言自语,他还是听到了唐元的话。
“是啊,”唐元回道,“我雷音寺里的僧人终究是太少了,就算有佛祖照临,但弘扬佛法还是人手不够啊。”
“我从白水郡过来的时候,一路上都能听说师傅和雷音寺的大名,若是收些信徒那是简单之极的事。师傅若是想收一些对佛法了解的人,弟子还有一些佛门散修的朋友,若是弟子告诉他们师傅是佛祖保佑的佛子,相信他们一定会赶来雷音。”悟真提议道。
“收徒的事情慢慢来,不着急这一时一刻。”唐元道,“为师先带你熟悉熟悉我雷音寺的情况。”
再见到四海的时候,唐元告诉他悟真是自己收的徒弟之后,四海整个人都兴奋了。悟真的实力他是见过的,一棍子就能把实力不低的赶尸人吴的半死不活,这样的人竟然加入了雷音寺,还是师叔的弟子!
看着对唐元一脸恭敬的悟真,四海心中对唐元更加佩服了。“难道师叔真的是传闻中佛子?”他心想道。
“四海师弟,以后请多多关照。”悟真虽然修为力压四海,还曾经坐过高位,但是却没有什么架子,对四海很是客气。这其实也是唐元对悟真比较满意的地方,出身大地方却一点也不骄傲。
“悟真被废了修为之后战力还是这么高,若是恢复之前的修为,那雷音寺可真是凭空多了一个大大的杀手锏。”唐元偷偷用天眼通查看悟真,但是却得到系统提示,悟真等级过高,他无权查看。
“悟真师兄,切莫这么谦虚。”四海受宠若惊道,“以后还请悟真师兄多多在武道上指点师弟一二。”
“一定一定。”
“好了,该见的都见过了。为了欢迎悟真加入雷音寺,今天让‘醉乡楼’送些好饭菜,好好庆祝庆祝!”唐元大手一挥道。
吃完了饭之后,唐元让四海和悟真再交流交流,以四海那个天赋和对武道的执着,遇到悟真这样的高手,就像小狗遇到了肉包子。怎么也不肯撒手离去。
而悟真也惊讶四海的武道天赋,两个都是对打架热衷的人,当即一拍即合,关系像哥们儿一样的讨论武道。
唐元直接回到了自己的禅房,他没有四海的练功天赋,也没有悟真那样高深莫测的实力,但是,却有一个开挂的大系统!
打开佛门系统,完成赶尸人任务的信息还挂在系统屏幕上。任务奖励一共是善功1500点,再加上原来的200,善功的总数一共是1700点。
翻到内功分类页面,唐元找到了易筋经的第五本,选择兑换!
易筋经(五层),兑换点:1200,兑换条件,获得声望称号:武林新秀(声望值达到300)。
你已获得称号,武林新秀。是否选择兑换?
是!
你兑换了易筋经(五层),你的善功值被扣除了1200点!
系统声音响过之后,唐元的手中就多了一本易筋经的秘籍。
学习!
有了前几次学习内功的经验,在学第五本易筋经的时候,唐元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疼痛,就像喝水一样很简单的就学会了。
难道是我对疼痛产生了抗体?唐元摸着自己的秃头想道。
使用天眼通,唐元的属性出现在眼前。
姓名:唐元(三藏)
职业:佛修
内劲:十层
称号:武林新秀(声望:700)
智力:10(与平常人相同)
相貌:11(你小子长得也就那么回事)
体力:25(你的体力不错)
战力:37
综合评价:你已经达到了内功十层,在后天之中属于绝顶的存在。若是你天资聪颖,便可以冲击先天聚气境了!
内功十层!
唐元看着自己的信息,除了自己属性变化了不少,还多了一个武林称号。兑换易筋经第五本的时候,就要拥有称号,唐元总觉得多出来的这个称号还有大用处。
内功升到了十层,就可以冲击先天。嗯这个就需要找悟真问问了,毕竟他是最有经验的。
找到悟真和四海,唐元决定先把苍梧郡下面的各个县城转一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做弟子,即便收不来佛门僧人,多几个外门俗家弟子还是好的。
苍梧郡下面有万乐县,长桓县,乐山县三个大县,除了三个大县之外,山林之中的山庄也不计其数。这些山庄大都拥有不少的家丁护卫,根本就不受县令的管辖,基本上都是自立为王的架势。只不过每年向官府象征性的交点税赋,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唐元在万乐县的威望最高,他的威望在万乐县已经达到了绝对崇拜的地步。因此下乡收徒的第一站就是万乐县。
“师傅,弟子感觉你的实力增加了不少。”路上悟真好像发现了什么,有些犹豫的道。
“你感觉的不错,我的实力确实增加了不少,已经达到了内功第十层。”唐元回到。
“什么?”大声惊叫的是四海,对唐元了解最深的就是他了,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唐元就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飙升到内功的第十层,这着实出乎四海的意料。
“内功十层之后,就是先天境界。”唐元向悟真问道,“却不知先天境界怎么冲击?有什么秘诀吗?”
“内功向先天冲击,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玄关,让内劲发生变化。”悟真道。
“什么意思?”唐元有点不解。
“先天境界的全称是先天聚气境,这个后天内功的境界完全不同。”悟真解释道,“打破玄关之后,丹田的内劲就会变成真气,真气经过玄关流转,会在丹田处凝聚成旋转的真气漩涡,这个真气漩涡是先天修者的根本所在,所以又被成为先天聚气境。
“原来如此。”唐元有些明白了。
也不知道万乐县的民众,是怎么知道的唐元要在万乐县收徒的消息。在唐元三人离万乐县城还有七八里地的时候,就被闻讯赶来的万乐县民众给围住了。
“三藏佛子!三藏佛子来了!”万乐县的宋县令大声道,“各乐队都准备,听本县令的命令,预备、奏乐!”
滴滴答答的声音响起,唐元苦笑着看着眼前铺天黑地迎接他的人们,
“诸位施主,贫僧,来了!”
......
第十八章 聂风和步惊云()
“三藏佛子,三藏佛子!”唐元,四海还有悟真被层层的民众狂热的围住,没办法,唐元的威望在这些百姓中已经达到了绝对崇拜,所以在这百姓中的心里,唐元就像后世中的成龙刘德华之类的超级巨星一样。
不,比成龙的名望更大,毕竟唐元救了满城的民众,而且,还是一个能跟佛祖沟通的存在。
“听闻三藏佛子要来我万乐县收徒,我万乐县上下近万人自发地迎接您,不求其他,只求万乐县的子弟们能够多几个人在您的雷音寺,能够粘粘您的佛气。”宋县令一脸讨好的模样。
显然,唐元的佛子之名已经在这些普通人的心中彻底的坐实了,连宋县令这样的朝廷命官都开始向唐元献媚,要知道之前这些官员可是不信那些怪力乱神的,更不信佛教。
“唉、”唐元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没有想到这个一心奉公,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宋县令也变成了这个样子。一方面唐元有些洋洋自得,另一方面,唐元也感觉到了宗教力量对人们的影响。
其实宋县令也有私心,他虽然也对唐元崇敬不已,但是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之所以表现的这么热心,根本原因是唐元的威望实在太大了,别说怠慢,就是他宋县令稍微对唐元有些冷淡,那么万乐县的人民就饶不了他。
“宋县令和贵县民众的心意,贫僧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我雷音寺乃佛祖护佑之地,收徒自然只收有佛缘之人。这一点,还请宋县令明白。”唐元双手合十道。
“明白明白,下官自然是明白的。”宋县令连忙答道。
在宋县令和万乐县民众狂热的支持之下,唐元开始在在县城内最繁华的地方摆摊收徒,正如唐元自己所说,收徒的标准相当严格,淘汰率极高。基本上一个来报名的人被唐元随便看上一眼,就有了定局。
唐元的天眼通一直都在开着,所幸的是,发动天眼通时,那道鉴定人属性的白光只在唐元瞳仁的最深处闪动,如果被百姓们看到唐元的双眼像灯泡一样一闪一灭。那么唐元在百姓们的心中就不是什么佛子了,而是妖怪。
万乐县符合当和尚最低标准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唐元鉴定人的效率极高,因此仅仅不过一个上午的时间,唐元就完成了在万乐县的收徒工作。
但是收徒的效果并不好,唐元的要求是入寺的僧人心地必须要良善,必须要真心向佛。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资质才可以,也正是最后一条,才导致了符合唐元条件的弟子太少。
万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前来报名当和尚的青年男子也都出身于农家,因此达到资质聪颖的人极少。当然也不是说农家的孩子不聪明,而是他们对佛法的理解确实不高。
在天眼通的照射下,每一人的属性都一览无余,最终结束的时候,符合唐元标准的才只有三个人,唐元随即用身上的剃刀给他们剃度,佛门辈分一律用广字辈。
虽然剃度为僧的只有三个人,但是唐元收的外门弟子却是不少,外门弟子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甚至可以喝酒吃肉,平常也不用念经,只需要在雷音寺有事的时候接受唐元的派遣和指令即可。
而这外门弟子的要求正好符合那些普通青年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既能沾上唐元身上的佛气,又不用整天吃斋念佛,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至于在雷音寺有事的时候接受唐元的派遣,那更不是个事,给三藏佛子做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唐元收完徒弟之后,就离开了,继续坐着马车往下一站的乐山县行去。
在马车上,唐元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一边教诲刚刚收的三个弟子。
这三个弟子的武功资质都一般,但是对佛法的理解还不错,这也正是唐元所期望的,目前雷音寺有悟真,四海和自己,战力方面已经足够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