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延潮与弟子们则是去饭庄吃饭。

    这饭庄里有不少读书人出入,林延潮不欲与士子们相见,否则必遭来围追堵截,所以也就要了一清静的雅间,避人耳目。

    这一次林延潮上京就带了陶望龄,袁可立。

    陶望龄因父亲,伯父都是朝中大臣,所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顺天府乡试的资格。

    至于袁可立,林延潮打算荐他入国子监读书,待三年后再参加顺天乡试。监生虽说也可以参加会试,但监生会试中试太难了,所以乡试,会试都考才是最保险的。

    至于其他弟子,林延潮就留他们在本地读书,准备乡试。

    此外还有左出颖,左光斗父子。左出颖因谋划归德府治水有功,所以一并上京,林延潮准备替左出颖在工部谋一个差事,让他治水的专才有用武之地。

    雅间的用饭之处可以远远地眺望浮桥,浮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去,百姓们正为生计奔波。

    房间里众人协助林延潮治理的归德府已是大功告成,大家随着林延潮进京并坐此闲聊,有等偷的浮生半日闲之感。众人就着满座酒菜小酌几杯,谈及在归德时种种,绝对是人生难得快意之事。

    就在这时方才出门更衣的陶望龄携着数人入内笑着对林延潮道:“老师,你看谁来了?”

    林延潮转头看去不是别人,陶望龄身后站着袁家三兄弟,以及一名士子。

    林延潮在归德时,袁家三兄弟时常来拜访,三人与孙承宗,袁可立,陶望龄都是相善。

    现在几人在此乍逢,都是大喜。

    大家问了几句话后,才知道河南左布政使龚大器因觉得年纪老迈,身体不适,已是向朝廷请求致仕。

    而袁家三兄弟也不能再在开封住着,正好袁宗道要赴京师参加明年的会试,所以三兄弟一并北行,前往京师。

    袁宗道是赴考,而他的两兄弟则是见识一下京师的风物。

    至于这名同来士子,一直站在屋角不说话,待袁家三兄弟要介绍时,林延潮笑着道:“这位莫非是晋江的杨孝廉?”

    这名士子一愕,然后又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惭愧地道:“不意学功先生竟识得学生。”

    林延潮笑着道:“怎么不记得,当年我与国徵年兄同领乡书,年兄常在我面前称赞杨孝廉的才华。我闻知杨先练才名,叹息没有同榜之幸。杨孝廉三年后得中乡试,与进卿同榜,我听说后实在是替你高兴。”

    这士子名叫杨道宾,晋江人,当年与林延潮,刘廷兰一起参加万历四年的乡试。

    那一榜林延潮中了解元,刘廷兰等几位好友也考取了举人,唯独杨道宾落榜。三年后杨道宾又中了举人,与叶向高同榜。

    刘廷兰与林延潮是乡试,会试同年,又是同乡,而且一并在京为官,二人常有交往。刘廷兰多次在林延潮面前提及杨道宾的才学。后来叶向高进京与林延潮同考,也提过杨道宾几次,对他的才学也是称赞。

    至于林延潮与杨道宾虽没有同榜,但凭着他过目不忘的本事,记得当年乡试与刘廷兰交好的士子中有这么一个人,现在二人相逢,林延潮一下子就将人对上了号。

    对于杨道宾而言,林延潮这时已名满天下,读书人口中的文宗。杨道宾中了举人后,也放下当初与林延潮同考落榜的失意,反而感叹当初那个十五岁乡试第一的林解元,在弱冠之年又成了林三元。

    这一次杨道宾北上,与袁宗道相逢,二人都是敬佩彼此的才学,相邀一并赴京同赴明年会试。

    他见袁家三兄弟对林延潮如此推崇,也不好意思提与林延潮有这一层渊源。现在袁家三兄弟知道杨道宾与林延潮还有这关系,都是刮目相看。

    眼见遇到袁家三兄弟,以及同乡的故人,林延潮也很是高兴,当下命店家添了筷子,再加了几道菜,请几人一并入座。

    这时候几人方才得知林延潮考绩天下第一,被天子召入京师,并赐予驰驿的事。

    袁家三兄弟自是替林延潮高兴一番,林延潮在归德政绩连瞎子都知道,绝对是实至名归。

    至于杨道宾更是吃惊,林延潮为官不过六年,但已是官至四品,这一次蒙天子下旨进京召见,肯定是要大拜的。

    而反观自己才刚刚中了举人,会试两度落榜,二人的差距实在有些大啊。

    林延潮得知袁宗道,杨道宾二人要进京赶考,结果被阻至运河南岸时,于是就出面相邀请几人与自己同船而行。

    几人巴不得早一日到达京师,得林延潮相邀同行,能够尽快抵达京师都是大喜。

    杨道宾与袁家三兄弟答允后,当即向林延潮请教学问。

    林延潮见杨道宾在旁,说的很客气,然后将陶望龄,袁可立引荐给了杨道宾,请他与袁宗道指点自己两个弟子的学问。

    林延潮还谈及翰林院里的黄凤翔与李廷机,说到京后引荐给杨道宾。

    杨道宾闻之大喜。

    众人吃完饭,一并离了饭庄,杨道宾,袁家三兄弟都去客栈收拾行李,明日与林延潮一并坐船北上。

    再说回到驿站后,林延潮准备至庭院休息,这时原先码头上安排渡船的官吏已是侯在林延潮的庭院门口。

    那官吏一见林延潮立即就道:“启禀大人,渡船的事……”

    一旁陈济川皱眉问道:“怎么没有办妥?”

    官吏满脸谦意地道:“启禀大人,实在是……”

    在场众人都是变色,徐州的官员不要在官场上混了,连申时行的面子都不卖?

    林延潮知道本地官员没这么大胆子,问题只能出在那云南官员身上,但他就算是沐王府的人,也是不敢得罪当今首辅,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陈济川质问问道:“是何人不许?”

    这官吏一犹豫,说话间驿站里走出一个年少公子来,而那云南官员就跟在一旁冷笑。

    众人看去,这年少公子轻摇折扇走到众人面前,先对那官吏道:“一会你安排昆曲班子先上船,这里没你的事了。”

    那官吏满头大汗称是离去。

    众人大是诧异,难道就是这个年轻公子连申时行的面子都不卖,此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但见这年轻公子命下人在外拦住道路,不许人围观,再自己做主将林延潮庭院的门关起来。

    待清除了闲杂人等,这年轻公子向林延潮一揖道:“这位仁兄,学生申用嘉,当今中极殿大学士正是家父,方才见到有人持了我申府的帖子要过运河,故而来了兴趣特来相见。”

    “眼下家父,家兄及亲属家眷都是在京,至于吴县老家的亲戚,学生没有一个不识,但却偏偏从未见过这位大人。不知这位大人从何处拿来我申府的帖子,还请示下,学生不胜感激。”

    申用嘉此言一出,众人的脸上都是很精彩。

    原来是申时行的次子,申府的二公子,正巧他今天在徐州,看见了申时行的帖子,于是以为有人冒名顶替,所以逮住了林延潮这拿着申时行帖子到处装逼的人。

    林延潮心知也难怪申用嘉误会,因为自己拿着是申时行本人的帖子。这帖子一般是申时行本人拿了上门拜客时用。

    但当今首辅上门拜客,除了皇帝还有谁有这个资格,你来见他还差不多。所以这帖子多半是给申时行的家人使用。

    而林延潮手中帖子是他当初还未中进士前,申时行给林延潮借用的,让他在京方便走动,有什么麻烦备用一下。不过林延潮谨慎起见,从来没用用过。

    后来林延潮中了进士,同年中人手一份的申时行门生帖子,他反而却没有。至于申时行不给林延潮门生帖子的用意,懂的人自然会懂。

    所以申用嘉看见他爹的帖子,立即就以为哪个人冒着当今首辅家人的身份招摇撞骗了。他身为申府公子当然是要出门逮人,否则不是被官场上的人笑话吗?

    现在申用嘉是打算关起门来抓人,而林延潮也是很无奈,自己平日用自己帖子办事,无往不利,这一次自己奉旨进京风头正盛,不愿被人认出。

    结果自己第一次用申时行帖子,就被申二公子抓到。

    林延潮看了这位云南官员一眼问道:“莫非是这位沐侯爷向公子告的状?”

    这云南官员脸色一变,待要阻止,却见申用嘉已是点头道:“不错,我与沐侯爷乃是是好友,他说仁兄持着家父的帖子,在水道中横冲直撞,连云南来的银船都不肯避,所以我好奇前来看一眼,对了,家父现在已是中极殿大学士,但你帖子上写的却是东阁大学士,这实在是……实在是太不用心了点。”

    好嘛,申用嘉言下之意已是默认了林延潮是冒充的缘故。

    但林延潮却看向那云南官员冷哼一声道:“沐侯爷你好啊,因为水道上的事,你不依不饶追我这里,也真是够契而不舍的。”

    这云南官员抢先被林延潮识破了身份大是不满,对申用嘉道:“美中兄,我就说此人冒着首辅的名头,此言不假吧,不要与他废话,立即将他拿下见官就是。”

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 
    面对申时行的次子申用嘉,林延潮也是很无奈。

    说来申用嘉的人生经历也是有些不一般。

    他是申时行恩师,前礼部尚书董份的孙女婿。

    申用嘉是首辅申时行的儿子,与前礼部尚书董份联姻也是正常,但不同就不同在传言申用嘉是入赘的。

    当时董份嫁孙女给申用嘉的事,可谓轰动三吴。

    身在吴中的官员范守己在自己的书中《曲洧新闻》里有记载,董尚书富冠三吴……庚辰岁,以女孙婚于吴门申公子。收奁衣饰至满三百笥。已而陈于阊门,出女子六百人舁之,亘古未有。

    亘古未有这几个字是重点,说明这场婚礼有多么奢侈,连以富庶著称的三吴都轰动。

    '庚辰岁'就是万历八年,林延潮中进士那年,当时已是东阁大学士的申时行,将次子入'赘'入董家。

    后来申用嘉在万历十年八月时发解。

    申用嘉中举又成了争议。因为申用嘉是在浙江乡试中举,但申用嘉的籍贯却是苏州吴县人,在科举里这就是冒籍了啊。

    当时董份在浙江能量很大,有读书人就揣测董份给孙女婿申用嘉开了后门。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毫不客气地直书,申时行次子赘湖州董氏。壬午(万历十年)举于浙。或言其私。

    这件事引起一阵争议后,被申董两家压了下去。

    但对林延潮而言,从万历八年至万历十年,申用嘉一直在浙江那边'倒插门',没有来过京师,因此到万历十年末,林延潮被贬离京时,二人一直没有碰面。

    所以也怪不得申用嘉会不认的林延潮。

    面对沐家要将林延潮抓起来见官的请求。

    申用嘉犹豫了一下道:“沐兄,此事还是不要传到外面去,否则有辱我申家名声。这位仁兄,你若是肯将此帖从何处来的说清楚,我或许可以考虑放你一马。”

    林延潮心底暗赞,申用嘉处事颇有父风,若换了其他人,若知道被冒充,肯定一上来就喊打喊杀了。

    这云南官员也是赞道:“子美真是心慈,真有宰相家的气度。”

    林延潮看着二人说来说去,就直接道:“也好,这张帖子我也早想还给恩师了。既然如此,还请世兄代收了。”

    “恩师?”

    申用嘉微微讶异,他知道这是官场上座主与门生间称呼。

    申时行当过乡试主考官,会试副考官,会试主考官,自然是门生满天下。但申时行也不会将自己帖子给门生啊。

    申用嘉这时道:“仁兄说这帖子是真的,那么就是家父任东阁大学士时的弟子。可那年家父只是主持过一科春闱,门生里可都是进士出身。”

    申用嘉说完,林延潮左右都是笑了。

    林三元竟被质疑是不是进士出身?

    林延潮也是无奈地道:“这帖子自然是真的,我正是庚辰科进士,只可惜当年世兄人在浙江无缘相见,实是可惜。”

    申用嘉点头道:“原来如此。”

    林延潮笑着道:“我与令兄倒是十分相熟,听说他前年中了进士,在刑部观政,还未来得及道贺。对了,师母身子可是康健,这一次我托在四川同年寄来几匹蜀锦,进京时正好孝敬师母。”

    申用嘉见林延潮将申府的事,说的一清二楚,当下消去怀疑。

    申用嘉笑着道:“仁兄来京就好了,何必带什么东西。”

    但见双方这时好得如一家人般,这云南官员上前一步道:“你若是进士出身,仕官也有五六年,凭自己的官帖过河应该不难,何必拿阁老的帖子过市,申兄,此人居心不良啊。”

    林延潮看了这云南官员道:“这位沐侯爷,我与申兄叙话,你一再插嘴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不是云南。”

    此人冷笑道:“没什么,就是看不惯你这藏头露尾的样子。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大官,整日掖着藏着,幸亏这里不是云南,否则我必拔下你这身官皮不可。”

    此言一出,林延潮左右都是大怒。

    袁可立怒道:“我们老师尊称你一声侯爷,是看在沐家为大明世守云南的份上,你可不要得了便宜卖乖。”

    林延潮摆了摆手,示意袁可立不必与他争吵。然后林延潮道:“沐侯爷,我已卸职,进京只是叙职而已,你敬重不敬重我,都无所谓。但是你在此都如此蛮横,那么你们沐家在云南又是如何?恐怕连朝廷的纲纪都不放在眼底吧。”

    “你可不要信口胡言,你又没有去过云南,怎么会知道我沐家在云南如何?若是尔敢招摇,我沐家必不会饶过你。”

    林延潮笑了笑道:“招摇?我听说不久前,云南按察副使路遇黔国公,没有避道,结果驾者被国公命军士鞭挞,此事不是会招摇吧?”

    此人一听当即色变,退后一步重新打量林延潮道:“你是何人?怎会知道此事?”

    此人乃是沐睿,当今黔国公的世子。因为这一次大破缅军,所以沐睿的父亲有些自持战功,鞭打了不肯避道的云南按察副使车夫。

    此事被这位按察副使奏告天子,沐睿这一次上京就是来处理此事。

    面对他的质问,林延潮笑了笑没说什么,但沐睿对此人已生惧意。

    “你到底是何人?”沐睿此刻已没有方才底气。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我是何人不重要,重要是沐侯爷你想想如何在陛下面前解释吧。”

    沐睿闻言满身是汗。

    申用嘉见林延潮几句话下,将不可一世的沐王府世子威风打掉,顿时心道厉害。这沐家虽是公爵,但因世镇云南,与王无异,旁人都称之沐王府。

    自己在这位沐家世子面前,言语也是小心,不愿有丝毫得罪对方的地方。眼前这年轻人比自己还不了几岁,却为何如此厉害。

    就在这时候外头有人禀告道:“老爷,徐州的江知府在外求见。”

    这老爷当然是对申用嘉而言。

    申用嘉立即道:“那还不快开门迎进来。”

    当下门一开,申用嘉迎了上去施礼道:“学生见过江府台。”

    那江知府四十余岁仪表堂堂,左右跟着不少公人,他笑呵呵地将申用嘉搀扶起来道:“申公子真乃人中龙凤,这一次进京必然得意,到时与父兄联科,又是一段佳话。”

    申用嘉道:“实不敢当,不知江府台来此找学生作什么?”

    江知府当下捏须,正气满满地道:“听闻有人拿着相爷的帖子,冒充相府的人招摇过市。这样的事,怎么能发生在徐州,若是让相爷名声有所微瑕,岂非是我江某人的罪过,此事当立即查办,江某遇到治下有这等奸恶之人,必予严惩!”

    申用嘉连忙道:“不想惊动江府台,此事只是一场误会而已,现在差不多已是问清楚了。”

    “问清楚?”江知府以为申用嘉只是推辞,当下道:“申公子不用客气,这是本府份内之事。”

    申用嘉连忙道:“此事学生自会解决,实不敢劳烦江府台。”

    江知府见申用嘉说的坚决,于是道:“既是申公子这么说,本府就不过问。也好,本府公务在身先告退了,申公子进京之后请代江某向阁老问好。”

    申用嘉笑道:“这是当然。”

    江知府点点头,正要抽身离去,却正好往林延潮那扫过一眼。

    林延潮自江知府入内后,一直是默默站在一旁不说话。江知府这一眼扫来,二人目光却对上了。

    江知府本来要离开驿站,但这时却停下脚步。他先是一愕,然后立即满脸堆笑地上前道:“唉呀,这不是宗海兄吗?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

    随即江知府看了申用嘉一眼,然后笑着道:“我明白了,兄与申公子约好了在徐州见面,然后一并进京是吗?宗海兄这一次考绩州府第一,奉旨入京,不说河南,咱们淮徐的官员也是震动了,江某闻之消息后,在心底是一直为宗海兄高兴啊!哈哈哈哈哈!”

    说完江知府是一连串的长笑啊,那笑声极度夸张,响如洪钟,连瓦片都似震动了。

    林延潮笑着道:“这一次奉旨进京,路上匆忙,更不敢持恩打扰了地方,否则来了徐州地界,当好好与江兄叙旧才是。”

    此刻申用嘉一脸又惊又喜的道:“原来仁兄就是当今文宗,名满天下的学功先生啊!”

    一旁的沐睿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半天之后才缓过神来心道,原来此人就是林三元,天子心腹,申时行的得意门生难怪如此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但父亲鞭挞按察副使的事,他怎么知道?

    林延潮笑着对申用嘉道:“先生不敢当,还是称林某世弟吧。”

    林延潮又对江知府道:“这一次拿着恩师帖子上京,虽说有些误会,但能与世兄道左相逢,也是误打误撞了。”

    江知府是明白了来龙去脉,当下笑着道:“那真是巧极了,也是难怪宗海兄不愿声张,兄蛰伏地方三年,这一次奉诏进京,天子必是单独召对,到时大拜。如此风头正劲下,兄反其道而行之,这等淡泊谦退,真乃名臣风范。江某实在是佩服,佩服之至啊!”

    江知府这番话说得极大声,旁顾左右后,跟着他来的公人都是纷纷竖起大拇指,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