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第一更)() 
休假了一日,林延潮就又返回翰林院上班。

    天还未怎么亮,林延潮就早早从国子监的家里出门。

    天边繁星微明,夜间下了一场不小的雨,马车碾过路边不时激起一汤积水。

    街道上无人,京师此刻还是一片宁静,因为今天不是朝参日,大臣们难得可以睡个好觉。不过林延潮已是早早上衙,用白居易的话说,就是‘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到了衙门后,黄灿迎了上来道:“大老爷,工部,户部送来的行事参例已是送来,今日的邸报已从通政司抄录,也并是一并放在案头,请大老爷过目。”

    林延潮点点头道:“好的,黄灿你去把翰院里所藏的历朝诰敕诏令都拿来。”

    黄灿称是一声,于是下去了。

    林延潮先在公案上将邸报看了一遍。

    邸报相当于今日的人民日报,帝国的政坛大事,如地方政情,官员升迁辞恩,中枢大事都有记载。林延潮翻开邸报,最近之事一目了然,比如江北饥荒,朝廷用营田银赈灾。

    四川道试御史赵卿调为湖广道试御史。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姚弘谟再引疾乞休,上许之。

    还有一条授林延潮为翰林院修撰,萧良有张懋修为编修。

    这不同于以往林延潮在家乡读到的邸报抄录,都是一年半年前的。要了解的渠道也只能从民间书商那,因为州府的塘马不会将邸报送给自己这等小民。

    当然朝野上最关心的还是张居正的连续上的几封归政乞休疏,天子再三挽留,也不济事,现在朝堂上乱作一团。

    林延潮心想,现在是万历八年,按照历史上张居正还会干两年?还是三年首辅,总之他是不记得了。所以这乞休奏章是必定要石沉大海的,故而林延潮也不在意,这就是穿越者的底气。

    看完邸报,林延潮开始办事,前日写的五条条例,还没有写完,今日必须在堂上补完。

    不久众翰林陆续到了,林延潮正写之间,看到萧良有来到自己案前。萧良有道:“宗海,听闻你前日五条条例,没有写完,可有什么难处吗?”

    林延潮道:“以占兄,在下对典章功夫下得不够,难免迟了些,今日就会赶完。”

    萧良有笑着道:“宗海能写出尚书古文注疏这等大作,看来专研经学一道,难怪典章生疏。不过也无需在意,若有不明之处,尽可来问我。”

    “那多谢以占兄了。”林延潮抱拳道。

    说完林延潮继续埋头读书,不久黄灿捧了一堆小山般的卷宗来与林延潮案前道:“大老爷,暂只有找到武宗,穆宗两朝的诰敕诏令。”

    林延潮搁卷一旁道:“暂时也可以了,先放在一边吧,待我先忙完这里。”

    黄灿刚走,林延潮就看到来了一熟人,检讨何洛书。

    这半个月来,何洛书日子可不好过。他遭御史弹劾,朝廷给出处置意见乃是‘下部院议处’。林延潮入翰林院后,何洛书就一直在家停职待劾。

    最后何洛书处置意见已是出来了。夺俸一年,十年内在翰林院不得升迁。这个结果对何洛书而言,是相当的惨,没有意外,何洛书这辈子在翰林院的仕途就算玩完了。

    何洛书进来后始终不看林延潮一眼。

    今日检讨厅里人比较齐,天子去谒陵,故而停了经筵,日讲。

    检讨厅里二十余名翰林都在,如修撰有林延潮,黄凤翔,孙继皋等;编修有张懋修,徐显卿,刘虞夔,萧良有,刘元震,黄洪宪,曾朝节等;检讨有刘楚先,张应元,陆可教,杨起元,杨德政,冯琦,余继登等。

    检讨厅里本不止二十余人的,还有几人没来,如修撰于慎行,已是辞官回家养病了。

    检讨庄履丰,因兄丧回家去了,他与林延潮,黄凤翔都是闽籍官员,按照不成例的规矩,翰林院最多只能有四名同籍官员。所以庄履丰走后,林延潮的同乡只有黄凤翔一人。

    至于隆庆五年入翰林院的吴中行,赵用贤,在万历五年时上表弹劾座师张居正,结果被夺官归里。

    眼下重修大明会典正人手不足时,但也不是人人都尽力。每个衙门都会有闲人,翰林院检讨厅也是如此。

    有几名修撰,编修,既非经筵讲官,日讲官,也没有教习内书堂,轮值内阁诰敕房,在那看得别人再忙,就是不做事。

    翰林院里,竟也有这等一张报纸,一壶茶的官员,也是令林延潮大开眼界了,如此就是苦了这帮新翰林。

    萧良有身为大明会典的总纂官,自是忙不过来,前日众翰林写的条例,上呈给陈思育看过了,结果三分之二的条例,写得不符合重修凡例,都被打回,责令重修。所以检讨厅里,众修纂官们都是忙得额头冒汗。写文章的人都知道,撰搞并不难,修搞才是难的,特别是要修到上面的人满意。

    这时候吏部衙门来人,送的是吏部衙门的行事凡例。

    林延潮出门交接签署,再放入典籍房备案。之后林延潮肚子有些饿,衙署里的公厨已是吃得腻味了,于是他索性就出门到附近馆子吃顿饭,犒劳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吃完饭后,林延潮回到检讨厅,就听得厅里几个人在那说话。

    “徐编修,刘编修是隆庆二年的进士,入翰苑有十几年了,他们怎么可以仗着资历老,把什么事都推给我们的?”

    林延潮不愿听人背后私事,待要咳嗽一声进门后,就听何洛书熟悉的声音传来。

    “徐编修,刘编修也就罢了,但林修撰这才刚进翰林院几天?你看大家都修了七八条条例交给光学士,但这林修撰,修了两日也没有将五条条例修完,如此也罢了,这不思弥补,昨日还向光学士因私事告假一日,这也就罢了。你们看看今日坐衙,还借故出去到现在也没回来,此乃怠慢公事!”

    说到这里何洛书还不停下对一旁萧良有道:“萧编修,这林修撰完全是看不起你这总修纂,在背后拖你后腿啊!”

    听了何洛书在别人背后编排自己,林延潮顿时心头怒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 报仇不隔夜(第二更)() 
帘后,萧良有脸上一冷道:“你与林延潮有隙,也不用在我面前挑拨。”

    何洛书见萧良有脸上的怒色,知自己的话戳了他心思,他就是要挑拨又如何?何洛书他在翰林院也已是没有前途了,索性也顾不得了。

    何洛书冷笑道:“我怎么挑拨了?萧兄不信,今日陈学士必会严惩林延潮,你们到时候看着吧!”

    这时但见帘子一挑,林延潮走了进来。

    何洛书脸上一白,他没有料到被林延潮抓了个正着,自己中伤对方的话,该全是被听进去了。

    不过何洛书这心虚害怕只是片刻,随即他就挺直了背,他有什么好担心,反正他已请外放地方了,要从翰林院走人。这林延潮动怒最好,而且是当堂发作,再起争执将事情闹大了,哼,一个新入衙门的翰林,就敢如此高调?衙门里的其他同僚会怎么瞧他。

    自己也会放出消息去,让御史再劾他一本。

    何洛书冷哼一声,负手在后等着林延潮的反应。

    确实,此刻林延潮一巴掌甩在何洛书脸上的心思都有了,但走到对方面前后,已是将怒气压下来,申时行提点后,他也知要改掉自己这脾气。

    林延潮看着何洛书平静地道:“何检讨,你在翰林院也呆不久了,大家不如就这么算了吧?你看如何?”

    何洛书笑着道:“林修撰哪里话,在下一贯实话实说,且对事不对人,若是有得罪的地方,请见谅。”

    “好。”林延潮道了一个字,拂袖走回自己的公案前。

    何洛书见林延潮并没有动怒,顿时有些讶异。但转念一想,何洛书又露出笑意,来到萧良有面前道:“萧编修才高八斗,被光学士赏识。他日连升两级,不要忘了光照小弟啊!”

    众人都听出来何洛书这话里,明捧萧良有,其用意是暗贬林延潮。

    萧良有也有几分得意。入翰林院快一个月了,自己深得陈思育的赏识,被委任为大明会典的总修纂官,在这检讨厅里有几分呼风唤雨的错觉。而林延潮却是被陈思育斥责了几次,这倒是令他淡去了殿试时没夺得状元。居人之下的屈辱。

    萧良有也知何洛书用意,心底痛快,面上却道:“何检讨,林修撰已是退一步,你就别咄咄逼人了。”

    众翰林听萧良有这么说,齐声称是。

    萧良有走到林延潮面前道:“宗海兄,何检讨方才确有无礼的话,你大人大量不要往心头去。典章之事,你不熟悉无妨,有在下效劳的地方。尽可以说来。”

    萧良有觉得自己这么说挺有气度的,显出世家公子的豁达。

    林延潮道:“以占兄言重了,你放心我不会拖你后腿的。”

    林延潮没有领情,萧良有听了勉强道:“既然如此,下午光学士来时,你小心应对。”

    林延潮点点头,当下拿出前几日未写完的五条条例。现在他已是将之前桌上堆成小山般,关于的典章的书都通通读完了。

    眼下要林延潮写大明会典里有关于典章部分的十几卷,两百余个条例,根本不成问题。不过林延潮不愿意表露出来。显得自己有多大本事,只是老老实实地将这五个条例写完就是。

    期间没有翻书查资料,林延潮只用了片刻就将五个条例补完,然后放在一边。

    写完后林延潮懒得拿写好五个条例去何洛书那打脸。而是将黄灿给自己的武宗,穆宗两朝的诰敕诏令读起。这些诰敕诏令多如浩瀚,自己不知何时读完,读着就将方才的事忘了。

    林延潮认真地从翰林前辈文章里,学习他们是如何写诰敕诏令。

    林延潮沉浸在书中,不知不觉太阳西下。翰林院众人已将这两日条例写完,何洛书亦是完工,并兴高采烈地与几位相熟的同僚聊天,不时得意地朝坐在看书的林延潮那瞧去,再冷言冷语地飘来几句不找边话。

    林延潮没有理会。

    不久门外响起一声咳嗽,陈思育挑帘入内,众人一并行礼道:“光学士。”

    陈思育板着脸道:“你们这两日条例写得如何了?本学士今日要亲自审看。”

    众人称是一声,当下几名修纂官各自将写完的条例交给陈思育。

    这几日内,众人都是重修八条以上的条例,如萧良有更是重修了十五条之多,至于何洛书来翰林院两日,也写了六条。

    条例呈上,陈思育看了几篇后,却板起脸道:“你们看看,写得是什么文章?”

    于是陈思育拿起朱笔来在纸上勾画,合格可以采纳入典之处标出,不合格的条例边写上批语。

    接连六名翰林被他批了三分之二以上重修。

    “只有几条可用,甚至本学士叫你们拿回去重修,仍是没有一点改进,这就是你们这两日做得事?”陈思育满脸怒色。

    萧良有呈上后,陈思育看了一阵,仍是皱眉道:“萧编修稍好一些,但也有不足,你看这八条条例,都是不行的,你要再斟酌一下。”

    萧良有本以为会被夸奖一番的,但此刻只能称道:“是。”

    之后林延潮呈上,何洛书一声冷笑低声与一旁人道:“看一会学士如何斥咱们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有好戏看了?”

    陈思育看了林延潮的条例后道:“林修撰嘛,这五条条例虽是修了三日之久,却可称得上慢工出细活,条条可用,真是难得。我会将你的条例拿给副总裁过目,应是可以入典了。”

    众翰林听了都是点头,得出了林延潮虽不擅典章,但做事却勤勉认真的看法。

    至于萧良有则是不快心道,我虽然八条没合格,但有七条是学士认可的,而林延潮只有五条,可学士竟是偏心,赞许的是他?

    林延潮当下道:“光学士过奖了,下官只是做好本分之事罢了。”

    陈思育又拿起何洛书的看,批改后不满道:“你也是一样,六条里只有两条可用,重写来。”

    说完陈思育将何洛书写好的条例丢在一旁,何洛书正要拿过,但见林延潮‘好意’帮他接过。

    但见林延潮似随意地在条例上扫了几眼,突然对陈思育道:“光学士,何检讨这条例有处写得不妥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错了() 
林延潮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把何洛书激得几乎跳起来。

    何洛书心道,好你个林延潮,居然当着光学士的面想要搞老子,你也不看看你几斤几两。这翰林院可是我的地盘,你一个后辈挑战前辈,学士和同僚会帮着你吗?今日我就让你颜面扫地。

    何洛书露出愤慨之色,当下对陈思育道:“光学士,林修撰与在下旧日有隙,下官自思往日也有不对的地方,于是入翰苑后下官处处忍让,没想到林修撰如此记仇,竟是在光学士你面前肆意诋讦在下。日月昭昭,我翰林院内竟有这等之事情,还请光学士为下官主持公道啊!

    陈思育自是知道何洛书与林延潮之间的争执,但身为翰林院最高领导,他总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属下能够和睦相处,齐心协力的。林延潮与何洛书往日有再大的恩怨,此刻也该放下,不可以破坏了翰林院内这团结祥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于是陈思育皱起眉头看了林延潮道:“林修撰可有此事?”

    林延潮当下道:“回光学士,下官与何检讨是有过节,但这已是过去的事。下官绝没有携私抱负之事。”

    陈思育听了点点头道:“这就好,你状元及第入翰林院,需有容人之量,那你为何找何检讨麻烦?”

    “启禀光学士,下官乃是因为公事,想大明会典,乃是天子督我翰林院所制的旷世典籍,此诚为亿万年之大法,要给后人代代读之,流传百世的,但若是其中一二点编写有误,不仅贻误后人,也是有损于天子圣明。故而下官编写之时,一直谨之慎之,提醒自己不可出了丝毫差错。”

    陈思育听林延潮这番话很满意道了一句。然也。

    林延潮接着道:“下官也是一片出于公事之心,故而偶然看了一眼何检讨写的条例,上有不妥之处,这才指出。这一片纯属出自公心。丝毫没有针对何检讨的意思。”

    陈思育点点头道:“有道理。”

    何洛书则是咬牙切齿,看一眼就能看出错来,真满口瞎话。

    何洛书面上却云淡风轻地道:“原来如此啊,有何不妥?林修撰不妨指出看看,若有谬误。在下当堂认错向你就是。”

    林延潮拿起条例道:“就以这一条而论,何检讨写的是洪武二十五年,朝班位列之序的条例,何检讨在旁注上写,此条例是引自《礼仪定制》朝参八条中的第一条对吗?”

    何洛书点点头道:“不错,此乃我亲自校验过,查看无误,若是不信,你大可从去《礼仪定制》里查看,是否有这么一条。”

    陈思育点点头道:“好。为表无误,拿《礼仪定制》来查阅。”

    于是当该吏去典籍房内将《礼仪定制》取出,陈思育翻到朝参八条这一条亲自查看,然后道:“不错,这一条例确实出《礼仪定制》里朝参八条中的第一条。何检讨写得是丝毫不差。”

    何洛书听了得意地看了林延潮一眼道:“光学士,真相已明,林修撰无凭无据一意要构陷于我,请为下官做主。”

    林延潮道:“且慢,何检讨。”

    “你有何话说?”

    “何检讨,敢问《礼仪定制》乃是几年时成书?”

    何洛书想了一下道:“洪武二十年。”话一出口。他突然脸色一变。

    林延潮笑了笑道:“是啊,何检讨也知道《礼仪定制》是洪武二十年成书,但此中记载却是洪武二十五年之事,这是书中笔误。何检讨莫非看不出吗?”

    何洛书额头汗水下滴,知道自己果真是写错了。

    众翰林听了对林延潮都是佩服,他真是看了一眼就看出错来,状元郎果真有本事啊。

    陈思育将条例重新看一遍后,顿时震怒一拍桌子喝道:“何检讨,林修撰方才不过扫了一眼。就看了一处差错,由此可见你做事有多不用心了。林修撰你再替何检讨看看,其中还有什么差错?当堂指出。”

    何洛书听了顿时心道,惨了,惨了,林延潮哪里会让自己好过,还不得鸡蛋里面挑骨头。

    林延潮称是一声,将何洛书的六条条例,又重新看了一遍,一二三四五,一连又圈出了五个差错。这五个错误里确实有两个是鸡蛋里挑骨头,但三处却是真正错误之处。

    就因为这三个差错,何洛书无处狡辩。

    林延潮每圈出一个错误,陈思育的脸色就铁青一份。因为本来何洛书有两个条例可以通过的,现在一个都没有了。

    何洛书脸色剧变,心底对林延潮那个恨啊,但此刻只能当堂垂下头道:“光学士,下官……下官知错了。”

    陈思育沉下脸道:“幸亏有林修撰在,否则因为你的差错,就差些贻笑千古了,看你也无心在翰苑待下去了,既是如此不如早点卷铺盖走了,留之无益。见你如此,早知道本官真不该在御史弹劾你时,替你说好话。”

    何洛书哀求道:“光学士,请再给下官一次机会。”

    “晚了。”陈思育说完拂袖而去。

    何洛书差一点瘫倒,众翰林也是为他惋惜,何洛书在翰林院已是没有前途,而现在连地位都没有了,真的还是趁早走人吧。

    何洛书心灰意懒,而林延潮走到他面前,一脸诚恳地道:“何检讨,方才在下真的不是有心的,只是在下一贯实话实说,且对事不对人,若是有得罪的地方,请见谅啊!”

    何洛书听了林延潮这话气得快吐血了,这对事不对人的话,不是他中午时嘲讽林延潮的吗?怎么这么快,被他用来嘲讽自己,这仇报得真快啊!

    何洛书气得浑身打哆嗦,手指着林延潮道:“林宗海,你你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真枉读圣贤书,愧为读书人!”

    林延潮听了不屑地哼了一声,心道,老子要不是个读书人,分分钟钟砍死你这贱人,信不信?

    林延潮长叹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