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宴会在大将军府进行,其他官员事先全部到场,正襟危坐。等刘寻到了之后,就从座位上离开,跪下大喊三声万岁。然后在刘寻允许平身之后,才起来坐好。

    刘寻开宗明义道:“诸位爱卿,现在国家里的反叛势力都已经被消灭了,国家局势很稳定。朕认为,已经不需要在把国家南北分治了,也不需要让大将军府和朝廷实行两套不同的制度了。所以,朕认为应当让朝廷回到天都城,一统朝廷的法度,诸位以为如何?”

    原先滇城朝廷和天都城大将军府使用两套不同的制度。滇城是废除士族不纳税、占有大宗良田等特权的做法,同时给自耕农保护,兴办学堂和尝试用纸取代竹简。而且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对科举制进行了先期试行。

    天都城大将军府则是像以前一样,以士族为国家统治的根基,而不是最广大的自耕农。

    “臣认为陛下做的决定非常英明!”

    姜维首先开口进行公开支持。

    接下来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和大将军府各曹的官员、幕僚们也纷纷同意。于是刘寻在公众场合正式下达命令,把迁都的日子定在了开运二年八月十五。

    当初,刘寻出去春猎的时候,还是三月份,眼下,去一趟华夏王城秘境,平个叛,已经是六月底了。

    回到滇城准备一番,再回来,庞大的朝廷迁移肯定费时不少,就该到了八月半了。

    迁都的事儿决定了,刘寻和众臣其乐融融,一场酒宴吃得十分开心。

    刘寻这里是开心了。可是,那些在刘寻失踪期间,挑动众蛮夷和郡守造反的士族们,可就难过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时刘寻失踪太久,国家动荡不安。这些投降到晋国的士族想着把大汉彻底弄乱,然后跟晋国一起打进来,到时候在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之下,自己士族还不是祖辈辈都可以当人上人,多爽!

    为此,他们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挑动蛮夷起兵,给出去的粮食和金银,对于已经离开大汉祖地道士族来说,也是让他们元气大伤的。帮助赵策等太守县令,都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私兵都赔进去了大半。

    这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本钱在晋国进行扎根发展,只盼着大汉灭了,好回到益州,把付出的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结果,刘寻从华夏王城秘境回来了,以比斥候探查消息还快的速度消灭叛逆,斩灭蛮夷,涤荡乾坤,稳定国势,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全都落空!

    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刘寻不但把所有的反叛势力全部消灭,甚至都回到天都城准备迁都,让国家南北合一了!

    这下子,短时间内大汉是不可能灭了,这些付出巨大,只为灭了大汉,好好享受九品中正制福利的士族们,惶恐了!

    财富大大缩水,远离故土,犹如无根浮萍,还被晋国的士族看不起。以谯家为首的益州士族,想着法儿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延续下来。

    今天,这些家族聚在一起,就是为了等一个消息。

    并不宽阔的大屋内,十几个士族家住焦急地等待着。不久,一名身穿黑衣的死士进来,报告道:“家主,把女儿进献给淮南王司马望的法子,成功了一半。淮南王收下了谯家的谯薇,但是没有给名分,也没有办婚娶仪式,只是当做了一个玩物,众多小妾之一!”

    “那为皇帝进献美女的法儿呢?”一个士族家主连忙问。

    “淮南王和雍州刺史不许!”

    (本章完)

第280章 回滇城() 
    听到淮南王和雍州刺史不许,十几位世家家主脸色就变得灰白暗淡起来。

    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她们这些世家已经元气大伤,远离故土,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了。之前,他们的实力损伤不大,而且还能利用他们来颠覆大汉。现在,大汉不可能被颠覆了,他们也没啥实力了,自然是被弃之如蔽履。

    至于献贡上的美女?司马炎身为皇帝,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了。

    “该死的刘寻!”一个世家家主突然出声咒骂着。“要不是这个该死的混蛋皇帝,我们哪里用得着远逃千里,跑到晋国?要不是这个混蛋皇帝突然回来,我们也已经回到益州了!”

    “不错了,就怪他。”另外一名世家家主接口道。“天下大势,最有可能的就是晋国一统天下,为何还是要在那里苦苦挣扎?赶紧投降了,不是更好吗?”

    张家的家主皱眉道:“就算是两个人相争,也是胜负各凭本事,何况是两个国家呢?两国相争,士族投机,胜负本来就是常事。岂会有哪个国家的皇帝自缚双手,任人宰割?你们这样埋怨岂不是显得太幼稚了?”

    他身边有一位家主就苦笑着说:“他们当然是知道这个情况。只是眼下情况艰难,他们找个对象咒骂发泄怒气罢了。不用管他们。”

    于是,一时之间,屋里居然充满了士族家主的咒骂!

    那边逃跑的士族骂着,刘寻已经高兴地回到了滇城,迁都这种事儿,他也是很兴奋。以前那个很大的皇宫住着还是很棒的,滇城这个镇南将军府改造扩建的皇宫不够大,不够富丽皇堂,不够奢侈啊!

    回去的时候,满朝文武自然是出城三十里相迎。

    进城之后,刘寻就直接回到皇宫,让文武百官各自散去。开朝会确定迁都以及巡察迁都各项事宜的事儿,要明天再做。

    今天吗,自然是好好休息,宠溺一下萤火、黄薇、孙香颖和自己的大女儿嘉瑞公主了。

    刘寻还没有走到后宫,三位爱妃就已经带着刘瑶出来了。

    “陛下!”三位妃子同时叫了一声,然后飞奔了过来。

    其中孙香颖武功最为高强,速度也最快,最先到达刘寻面前,一下子扑到了刘寻的怀里,紧紧保住,道:“皇上,臣妾好想你。”

    刘寻抱着孙香颖温软如玉的娇躯,温和道:“朕自然也想你。”

    刚抱了不到两秒,黄薇跑了过来,也扑到刘寻怀里。刘寻只好抱住两个,共同安慰她们。

    然后,足足过了五秒以上,萤火才跑了过来。没办法,她没有练习武功,速度都只是正常人的速度。就这样跑过来她还气喘吁吁,看样子是比较累了。

    她看到刘寻抱着其他两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有些喘气,看起来很是弱势。

    孙香颖和黄薇却忽然从刘寻怀里起来,笑道:“妹妹岂敢挡了姐姐的路?”

    原先,萤火因为年龄小,而且长的也小,都是被称为妹妹的。现在因为有了刘寻的孩子,被册封为比嫔更高一级的妃,所以反倒成了姐姐。

    萤火看到妹妹们如此照顾她,很是高兴和感动,一面过去抱住刘寻,一面对着孙香颖、黄薇道:“二位妹妹也一起过来啊。”

    刘寻张开了双臂,道:“三位爱妃,还不快到朕怀里来!”

    郭紫驭就站在旁边,笑着看她们往刘寻怀里去。

    倒不是说刘寻的后宫就能和睦相处没有争斗了。而是现在只有区区四个人,而且仅仅萤火有了一个女儿。现在还远远不到后宫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时候,等以后,到了一定时候,刘寻的后宫也会变得充满争斗,不像现在这么温馨和谐。不过那都是以后了,用不着现在烦恼。

    温存了一会儿,郭紫驭笑道:“好了,只站在前殿终究不像话,还是去后宫吧。”

    刘寻这才放开三人,跟他们一起去了后宫,去的自然是萤火的寝宫。

    到了寝宫,刘寻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女儿刘瑶抱了过来。

    刘瑶之前一直在一个奶妈的怀里抱着。刘寻想抱,结果郭紫驭笑着说:“皇上,你的力量短时间内增长了许多,边走路边抱孩子,别把控不住力道,伤到了孩子。还是等坐下来再慢慢抱吧。”

    刘寻对自己的第一个女儿疼爱得不得了,当然也不想伤到她,就同意了。

    接过来小刘瑶,刘寻看了看她已经变得光滑的小脸,还有已经长了些头发的头顶。小家伙全身都散发着一股奶气。据说,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皱巴巴的。

    现在的小刘瑶正在熟睡,呼吸很是均匀,属于腹吸。刘寻把手指头放到小家伙的手里,小家伙立马就紧紧的攥住了。

    感受到小家伙热乎乎的婴儿小手指,刘寻觉得很好玩,在小刘瑶脸上亲了一口,只觉得浓浓的奶气。

    四位妃嫔见了,不由更加觉得萤火是母凭女贵了。纷纷暗下决心,要赶紧给刘寻生下一个小王子或者小公主来。

    刘寻留在宫中,跟四位妃嫔和女儿其乐融融。当晚吃了一顿团圆饭,也很是开心。

    入夜,除了郭紫驭之外,刘寻把孙香颖等三人全都抱到了床上。所谓小别胜新婚,许久未见,甚是思念,当然要好好和她们热情一番了。

    至于体力,那是不需要担忧的。在进入华夏王城秘境之前,刘寻有时候还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现在修炼了巫祖图典,自然可以夜御十女,丝毫没有疲倦。

    当然,有如此大的能量,自然需要吃的也多。刘寻现在一天至少吃三十斤肉,外加许多谷物蔬菜水果等等。就连喝的水,也只有一部分是清水,剩下的用牛奶,羊奶等代替,这样才能保证每日的能量所需。

    如果以后巫祖图典修炼到第二层,第三层,刘寻很是怀疑,是不是每天吃的东西都够给一个军团当军粮了?

    当然,现在刘寻还不会为这些烦恼。毕竟,床上三名娇滴滴的小美女,正等着他的征伐呢!何必为以后的事而烦恼?

    月明星稀,皇宫内一片不可描述之事……

    (本章完)

第281章 入皇宫() 
    公元266年,即大汉开运二年,八月一日,大汉天子刘寻带领整个朝廷,正式向天都城迁都!

    天都城其实一直都是大汉国都,滇城只是陪都。奈何朝廷一直在滇城,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滇城才是国都,天都城只是原国都。

    所以这次回国都,基本上所有人在下意识中都认为是迁都,并且口头上也是这么说。只有在刘寻下达的正式圣旨上,才用了回都一词。

    说法虽然不尽相同,意思却完全一样。

    刘寻之前已经跟着吴济查过关于迁都的各项事宜了。在人员、物资、队形、先后顺序,以及最重要的皇家迁徙安排,都做得不错。

    于是刘寻也没有提出异议,全都同意了。

    八月天已是初秋,阳光却还较热。秋风吹拂下,两岸是青青山岗,中间的官道上,行走着大汉国的朝廷。

    前有强军开道,后有御林护卫,中间充满着皇家贵气。

    大队人马足足走了十多天,在八月十三日晚上,才到了天都城郊区。

    说好的十五号回天都城,那么就一天也不能提前。因此,大队人马在郊区安营扎寨下来,准备休息一天。等十五号早晨,再出发,入天都城。

    闲来无事,刘寻带着众妃及亲近臣子骑马散步游玩。

    天都城郊区有一些良田,不过也有长满杂草的荒芜之地。时值傍晚,夕阳西下,一轮金阳挂在西天,满天的红霞接天连日,一直从天穹蔓延到远方的天地交接之处。

    刘寻等策马游玩,好不快活。忽然前方平原上,出现了一片白色的林子,甚为奇怪。细看只下,却发现那林中树木都是有石头堆成,竟是一片石林!

    刘寻用马鞭一指,道:“尔等可记得眼前石林否?”

    吴济笑道:“陛下,此石林便是当年臣与陛下逃命时,遇到的诸葛丞相练兵用的巨石八卦阵!臣记得,正是此林,阻挡了张绍的追兵,而且陛下还在中心的石台上获得了七色剑!”

    郭紫驭也道:“是啊,皇上,臣妾当初见到彩虹七色线,还以为是天上神仙的法宝。没想到自己也能执掌其中的红雨剑!”

    关云也笑了,满是感慨:“当初臣随陛下逃命时,何其狼狈,今日荣归故里,陛下和各位想要故地重游否?”

    刘寻笑道:“那是自然要游的,走!”

    于是众人策马而去。

    入得石林,见到那一堆堆巨石,孙香颖等没有见过的人纷纷惊叹,觉得这一堆堆的石头好大啊。而且,弄这一堆堆的石头,真的可以用来练兵吗?

    刘寻等已经来过的,则是抚摸着这些石头,觉得很是亲切。

    然后他们走了进去。

    石阵虽然容易迷失,但一来有陈至这个御林军统领,小时候曾经跟诸葛亮学过。而来郭紫驭和刘寻的轻功,都能够起飞到半空中。虽然还不能停留,但是看个方向足够了。

    当时诸葛亮建造八卦阵,也只是对付寻常的大军。像刘寻这样的,完全就是超凡的例外,根本不能以常理视之。

    众人往前走着,发现了一些破碎的衣甲什么的,这是当年刘寻带军跟张绍军留下的痕迹。后来,刘寻军吞并了张绍军,才获得的第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最后众人来到了中心的石台那里。

    孙香颖有些兴奋的问道:“皇上,郭紫驭姐姐,这就是当年你们遇到彩虹七色剑的地方吗?”

    郭紫驭点头,来到石台一侧,指着一个大洞道:“就是在这里。当时皇上碰掉了一些腐化的石皮,露出了一些光芒。我们往下面挖下去,才发现了彩虹七色剑和传承七色球。”

    孙香颖和黄薇等连忙跑过去,扒住了洞口看,想在里面再找到一些宝物。

    刘寻笑道:“不用再找了,小财迷。当时朕等已经里里外外地找了好几遍,确定没有宝物了才走的。”

    孙香颖扬起头:“臣妾可不是财迷。臣妾怎么说也是公主出身,金银财宝要多少有多少。可是这些宝物可不是一般的金银财宝能换到的。”

    刘寻过去摸摸她的头:“那么,你就谁便翻吧。万一翻出来宝物了,自然更好。”

    当然,一直到最后,孙香颖她们也没有再翻出来什么宝物。

    第三天,也就是八月十五日清晨,大军开拨,前往天都城。

    姜维带领大将军府及天都城官员出迎三十里,而且这一次是一开始就率领全体跪在地上迎接。因为这一次,是迎接全体皇族和整个朝廷。

    刘寻穿龙袍,骑御马,走在最前面。看到前方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人,都是来迎接的。

    随着刘寻走近,前方跪着的人立刻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寻策马快跑,到了姜维面前,下马把他扶起来,同时对着众臣道:“众卿平身吧。”

    姜维高兴地站起来,对刘寻道:“皇上,臣终于能卸下身上的一副重担,把大汉北边的大权还给皇上了!”

    他这么说,一方面是真的这么感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忠心。刘寻回天都城,那是为了收权的。姜维为此高兴,那当然是很忠心的表现了。

    刘寻摆驾回城,众臣跟随。百姓在两旁跪伏迎接。

    这些百姓们,虽然有大臣们的组织,但就他们自身来说,也是比较愿意的。因为刘寻复国当政这两年来,由于政治清明,百姓们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不少。他们过的生活好了,自然拥戴刘寻。

    再次来到皇宫大门,这里已经被清扫干净,御林军笔直站立守卫着了。这次刘寻不是来求见刘禅的,而是来自己当皇帝的!

    皇宫正门大开,太监们在内高唱,十六人抬的大轿子入了皇宫。刘寻端坐其中,直入正殿太极殿。

    太极殿外,有宦官高唱:“圣上入殿。”

    于是刘寻从轿子里下来,进入大殿,坐上了之前刘禅曾经坐过的那张龙椅上。

    文武百官依次入内,在曾经参拜刘禅的地方,对刘寻做了三拜九叩大礼。

    看到这个金碧辉煌的大殿,看到下方的文武百官,刘寻不禁想到:西汉时期的都城,长安城里的皇宫,如果住进去的话,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本章完)

第282章 处内政() 
    刘寻既已入主天都城,全面掌管大汉所有大权。中间并无波澜,百姓恭迎,官员欢迎,敌国暂时不敢进攻,让这事儿进行的非常顺利。

    但是刘寻也不能因此松懈。

    因为四国之中,大汉的国力排在第三,仅高于刚刚活命的曹魏。比东吴都差了不少,比晋国更是差了好多。

    国家地盘小,人少。如果和别的国家按照相同的速度发展,肯定是发展不过人家的。因为人家的地盘和人口都多,都是年增长百分之多少的发展速度,大汉肯定不行。就像大雪球和小雪球一起从落满雪的山坡上往下滚,差距肯定越来越大。

    所以之前诸葛亮和姜维才都要一直北伐北伐。

    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攻取西凉和雍州,缩小和当时曹魏的国力差距。姜维时期没有那么大本事,所以只是为了掠夺西凉和雍州的人口和财物。同时把靠近大汉的雍凉两州打的破败不堪、鸡犬不宁,这样当时的曹魏就没法在雍凉长期集结大量兵力,攻打大汉了,算是自保性进攻。同时,也让雍凉地区的人经常见到大汉军,有时候城池还被大汉占领一段时间,搞的这个地区边境的人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大汉人还是当时的曹魏人。这样,等大汉以后有实力打下来雍凉了,就不用费多大功夫,就能得到当地人的认可了。

    后来,还没等到大汉有实力取得雍凉,就被钟会和邓艾联军灭了。

    旋即刘寻复兴大汉。可是大汉国力远不如晋国、吴国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现在靠着刘寻复国的锐气,以及复国时期的精锐大军,可以暂时保证大汉安全,但是时间一长,跟晋吴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锐气也没有了,变成安逸享乐了,那大汉还是免不了灭国。

    所以,刘寻绝不能现在松懈,否则以后还会被晋国灭国。

    要想不被灭国,就得提高国力,然后攻取敌国的地盘。

    现在刘寻刚刚掌握全部的大汉政权,先提高大汉国力才是正经。

    想提高大汉国力,提高粮食产量就是头等大事。

    想提高粮食产量,像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就是重中之重。

    玉米远在美洲,土豆也没有找到。只有红薯,糜心从中亚带来了。

    糜心早在刘寻从华夏王城秘境出来之前,就回来了,除了红薯,还带来了中亚小国国王雅思马哈和他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