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刘寻便把他们俩封为“印刷令”和“雕刻令”,都是九品官。两人,包括一众工匠都是同样的感激零涕!

    随后,刘寻又给了他们和之前造纸匠同样的待遇。

    这个时候,那位周太守早就赶到了县衙,传达了刘寻的口谕。

    这个口谕让不少人惊讶不已。他们感到暴君似乎不那么暴躁、血腥了。而过来告状的人,也是一脸懵逼,感觉皇上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呢?

    跟刘寻口谕造成的轰动比起来,他再次召见各类工匠,同样让人们疑惑和惊讶不已。

    由于刘寻表示不追究讨论他行为的人了,人们便开始当众议论纷纷。

    “皇上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把那些工匠看的那么重?难道皇上不该重视儒生,借助他们治理好国家吗?”

    “谁知道呢?皇上的行事总是出人意料。当初逃到南中起兵,之后灭掉南中士族,现在召见工匠,真是看不透啊,看不透!”

    “我看啊,皇上这是太过圣明,所以做的事儿咱们都看不懂!”

    但是有人就表示不同意了,说道:“我……我觉得吧,皇上就是真傻啦!你看,把萤火那个小丫鬟封做妃嫔,可是吴国的郡主也只是妃嫔!难到他们两个人的身份相同吗?”

    “是啊是啊。”旁边有人应和:“灭了士族。虽然士族十分欺压老百姓,可里面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呀!士族灭了,只怕以后的才子就会变少,甚至没有了!”

    “这个!士族可是欺负咱们老百姓的!你怎么还替他们说话?!不过,皇上好像确实变的傻了。难道工匠能变成才子吗?这可能吗?!”

    由于刘寻并不在意别人当众议论。所以滇城到处都是议论刘寻施政的好坏的。

    可惜他们不知道。工匠造出来的纸质书,的的确确能够造就千千万万的才子!等这些书籍发挥作用的时候,估计就是整个天下大喊“皇上圣明”的时候了!

    刘寻是大汉天子。所以他做的这些事儿,不止在滇城传播,而且以很快的速度向全国传播!以至于所有的百姓和官员,都知道了刘寻的这些“荒唐”事。

    但在这些传播中,有很多都在说,大汉天子,刘寻,好像真的变傻了!

    (本章完)

第164章 官、吏之别()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寻又接见了其他一些工匠,给他们分配了各种任务。

    比如让几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寻矿人,在南中地区仔细搜寻各种矿产。让种桑养蚕的人选定地方,继续从事本行。让老农配合官府,去各地指导农业耕种,以免一些大户人家不种粮食,种一些花卉什么的。还有看看可有农产品不适宜当地环境的情况。

    说到粮食,刘寻知道,现代现在有一种野菜叫做蕨菜。还有一种很少见的粗粮,叫做蕨根粉。

    蕨根粉就是蕨菜的根子,晒干、磨碎之后的东西。可以当作一种副粮吃。不过,现代的蕨根粉都是精制的,里面添加了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

    但不精制的蕨根粉也能吃。而蜀地因为多山、多有科斯特地貌,很适应蕨菜的生长,所以蕨菜长得非常多!蜀人知道吃蕨菜叶子,却从来不知道蕨菜根子也能吃。

    于是刘寻发布了一道政令,让全国的人,凡是有蕨菜的地方,都把蕨菜的根子挖出来,洗净,晒干,磨成粉,然后当成面粉的补充吃。

    有很多人怀疑刘寻政令里的方法,说傻人出傻令。不过这个政令不像造纸,这个政令一两天就能试验出真假。

    有些人怀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去挖了蕨根,并且磨成粉。一吃之下,果然是能吃的!

    于是这些人立马高兴地向邻居们宣扬、炫耀。

    这下子变成了邻居们半信半疑,纷纷去采集蕨根粉尝试了。尝试之后,很多人纷纷惊叹万分:“天哪,蕨根粉居然能吃?我这个普通百姓都不知道的事儿,皇上是怎么知道的?皇上难道不是应该每天吃山珍海味吗?”

    “呜呜呜……没想到这蕨根粉也能吃。我记得上次家里闹饥荒,我女儿都饿死了!要是知道这东西能吃,我女儿的命就该保住了!”

    第一批去采集蕨根粉的人纷纷骄傲地宣称:“看吧。我就知道皇上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怎么会骗我们老百姓呢?”

    “没错没错。之前皇上召集各地工匠的时候,你们都说皇上傻。我就知道是皇上太过英明了,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根本看不懂!”

    “咦?李三,之前不是你说皇上傻说的最多吗?我记得清清楚楚呢。今儿怎么改口了?”

    “这个,这个这个……”

    蕨根粉能吃的消息迅速的在整个大汉国传开。不但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官员们也都知道了。

    那些有蕨菜生长的地方的百姓,自然是十分高兴,山呼万岁。还没有蕨菜生产的地方,百姓们则是叹气不已。

    从这里也能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蜀汉的百姓们都穷怕了。能多获得一部分粮食,就给喜欢坏了。

    由于蕨菜根长年累月的生长、积累,没有被人采集过,所以量是很大的。今年单凭蕨根粉,能让大汉的粮食增长三层以上!不过明年就不行了,一年的时间根本生长不了多少。

    而刘寻,也因为这个能短暂取得效益的政令。有摘掉“傻瓜”称号的趋势。

    最起码,虽然刘寻还是不禁别人议论,但明着说他傻瓜的人却没有了。

    刘寻除了召集各类有技艺的人,发展国家的生产力,增加国家的基础物质以外。还在行政系统上继续动了手脚。

    有了士族被灭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刘寻提出来的意见,虽然跟其他国家的措施比,同样显得很荒谬。但是却没有人站出来明着反对了,而且,竟然还有不少人出来支持。

    刘寻提出来的意见,是对小吏进行考核,择优提拔为官员!

    这句话在现在人看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在现代人的印象中,吏不就是小官吗?小官儿做得好,提拔成大官也是正常的嘛。

    但是在三国,哦不是,如今是四国的时代,官和吏是严格分开的!

    官,指的是统治阶级,哪怕最小的从九品官都一样。但吏不同,吏是被统治阶级,只能说是在民间算比较会办事的。

    官一辈子也不会被贬为吏,哪怕犯了错,被剥夺了官位,也只是回家而已?什么?有人说回家不如当吏?那只能说现代的情况跟汉代差距太大了。

    在汉代,回家还算得上是清流名士,跟官员能平辈论交。但是成了吏?那简直是一种耻辱!是完全脱离了清流名士的行为,是自甘堕落成为贱民的行为!

    而吏呢?无论做得有多好,能力有多强,只可能被官所倚重,但绝不可能升级为官!这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如同天堂和地狱。

    两者的待遇也是千差万别。就地位而言,那是主人和奴仆的地位差别。就财富而言,士族官员可以拥有连州跨郡的土地、庄园、山林、河泽,以家族的形式,形成一个隐秘的自治的小帝国,也就是大门阀。但是小吏?你要是胆敢占有在一个县范围内的数层土地,那就可以人头搬家了。

    而在工作上。高官们一般只拍脑袋决定一些大政方针,然后就每天郊游、谈玄、聚会、斗富、比风流了。真正的事儿,全部都是小吏在干。所以真正了解国家底层情况的,是小吏。对老百姓的慈善、剥夺、或者欺压,也是这些小吏们直接干的。当然幕后主使还是高官。

    所以在本来的历史上,大晋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就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叫“清官浊吏”。形象地比喻了啥都不干的“清闲之官”,和成天四处跑腿,还背负了骂名的“污浊之吏”。

    这种混蛋的体制,很快就导致了大晋国力衰弱,五胡乱华开始!

    严格地说,刘寻之前封工匠首领九品官,招来帮助他们的小吏,封从九品官等,都是违反了这种规则。但谁让刘寻是皇帝呢?有制定和废除规则的权利,所以没人敢说。

    这次,刘寻直接提出要在小吏中考核,把其中优秀的提拔为官员。这对于社会的震撼程度也是地震级的!

    可惜南中官民早就经历习惯了地震,连十级大地震都经历过了,何况这个?

    所以,只有人胆敢偷偷骂刘寻一句昏庸无道!反倒有一些忠心的人,比如吴济、颜渊,为了大汉的官员人才着想,很是赞同!

    (本章完)

第165章 司马炎要报仇() 
考核小吏,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

    虽然刘寻的首期考核只包括了南中七郡自愿过来的小吏,但依然把时间定在了两个月之后,以免有小吏错过。

    刘寻不说有多英明神武,起码野心和眼光是有的。他不仅在对待本国内政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派人去了更南方去探索!

    更南方就是东南亚甚至南亚的地方了。刘寻记得,在这个时间段,那里会有一些条件好的地方形成了一些小国家。虽然还很落后,还处于奴隶制社会。

    但是!管他是什么级别的社会,只要能够吞并了,增强国家的实力便好。

    这些消息也需要时间才可能得到。

    所以刘寻最近的工作就不那么多了。只要安排一下,让南蛮人真正的享受汉人待遇,然后监视蜀中士族的动静,再对其他三个国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再对南中和犍为郡的春耕、修渠等有所指导。然后赶紧学好这个时代的文字、普通的琐碎的政务处理等等,就差不多了。

    不说刘寻,单说大晋皇帝司马炎。

    这家伙不小心放走了夏侯奂,虽然也得了些利处,但总归还是有一些懊恼的。

    在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因为害怕国家局势不稳,只能尽心尽力维持着当时的局面。但是他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安抚了大臣,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就想着去找夏侯奂去报这个仇!

    因此大晋的密探去大魏的最多。

    这些天,密探们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全都传达给司马炎了。

    坏消息是,钟会和姜维又完成了一次交易。钟会回到了大魏,大魏的实力增强了许多。大汉得到了汉中,所有的失地全部收复了,实力也增强了许多。

    好消息是,似乎有蛮夷进攻了大魏。虽然蛮夷基本上不可能打得过大魏,但怎么说都能给大伟造成一些削弱!

    并没有考虑大魏被削弱了多少。报仇心切的司马炎就萌生了进攻大魏的想法。

    于是他就请来了自己的几个心腹来商议。

    他最重要的心腹大臣大概有这么几个:

    邵悌,一直都是司马家的智囊,对各种问题出谋划策。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他的计谋都取得了一些效果。

    贾充。这是司马家非常忠实的一条狗。他家祖孙三代都是司马家培养起来的,绝对的忠心。权谋、军略等能力虽然不算拔尖,但也处处都有一些建树。算得上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杜预。这个人是司马昭的妹夫,也就是司马炎的姑父。本人也是有不少才能的,何况还是亲戚。

    卫瓘。此人的政务、权谋都是一流的,但是军略就不行了。要不然司马昭也不会派他去当钟会的监军了。监军不用打仗了,主要的作用是监视主帅。

    裴秀。此人乃是河东裴家的一流世家出身,在很早之前,整个家族就已经投靠了司马昭,很得司马昭信任。

    本来还有一个钟会的,可现在是不可能了。

    司马昭问:“朕欲征伐伪魏,灭掉那弹丸小国,擒了那夏侯奂,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在场众人,哪个不知道司马炎的心思?他们都觉得吧,现在才刚开春,国家也才建立,立刻就大兴战事,是不是有些不好?但是谁敢拂逆司马炎的意思呢?就都不说话。

    司马炎看他们不说话,也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意思。但是,独裁者就是独裁者,帝皇决定的事儿,臣子们还胆敢反驳不成?他又不是夏侯奂!

    司马炎点名道:“杜卿,你先说说。”

    杜预跟司马家是亲戚,说话就直接了一些。道:“皇上,臣认为,现在伪魏恐怕不好打。去年,中原大地刚刚抽调了十八万大军和巨量的粮草物资去攻打西蜀。今年刚刚开春,只怕军队和物资都有些捉襟见肘。要打的话,臣认为等秋季粮食丰收了之后再打不迟!”

    司马炎皱紧了眉头,也不表达态度。再问邵悌道:“邵爱卿呢?怎么看?”

    邵悌当然看到了司马炎的脸色,但他却不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因此沉默了一下,还是道:“臣以为杜大人说的不错!现在打仗,必然会使百姓受苦!”

    邵悌出身不好,只是因为才华才被司马昭提拔而已。所以多少还想着一些老百姓。

    司马昭哼道:“邵爱卿难道不真心助朕耶?”

    说完,不待邵悌说话,就问起了贾充。

    贾充只好起身,一咬牙道:“皇上,臣认为,可以打伪魏!”

    这家伙为了让主人高兴也是拼了,道:“不过呢,咱们的军队必须速战速决。一来,西蜀和东吴两国,均觉得难以抵抗我大晋。所以联合伪魏的情况还是很有可能的。咱们不能太慢,让三国有了交流,协同作战。”

    “这二来吗,由于去年我国去攻打西蜀,耗费了大量的军力和粮草等物资,咱们现在也难以坚持长久的大战。”

    司马炎听了,这才缓了缓脸色,点了点头,笑道:“知我心者,贾爱卿也!很好,就按照这个方案来!”

    由此可见,一个方案能否被执行,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它合理,而是因为它合领导的心意。

    大政方针定了。随后一道道圣旨便由皇宫传了出去。

    有让骠骑将军石苞整顿军马的。

    有通知沿线各郡县备好粮草物资的。

    有让各支军马汇集洛阳城的。

    有挑选随军各种人的等等。

    经过了大概三天的忙碌,初步的准备已经做好了。还没有来到的军队可以在后期赶上。那么多大军,也不可能在一起全部出发。

    沿线郡县虽然还没有全部接到圣旨,但是行军也需要时间。等大军过去的时候,足够那些太守收集物资了。

    当天,在洛阳城北的校场上,聚集着来自各个部队的中低级军官们。等候司马炎检阅。

    没错,来这里的只是军官。一个校场,如何能放得下那许多万的士兵?但来的军官都有将近两千人!

    司马炎身穿明黄色九爪龙袍,满心踌躇的走上了阅兵台!

    (本章完)

第166章 大魏使者() 
司马炎施施然走上点将台,问下面站的整整齐齐的军官们:“各位都是我大晋的精忠勇士,朕要起兵攻伐伪魏,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齐声回答:“我等誓死为皇上效命!”

    司马炎听了,很满意。大声许诺道:“卿等忠心效命,待归来时,朕绝不吝高官厚禄赏赐!”

    众军再次齐喊:“谨遵皇命!”

    司马炎满意地点点头,右手一挥,贾充便从点将台下面走了出来,总拿着一张圣旨,也就是大晋攻打大魏的檄文。

    他徐徐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伪魏国,原不过是太监养子所建,阉人之后也!且曹操本姓夏侯,为图荣华富贵而为阉人之奴。今曹奂复改姓夏侯,可见其两面三刀,两姓家奴,不当人子!今不过占有西域外邦,小小地盘,子民尽是蛮夷,竟然胆敢称帝!自古以来脸皮有这么厚的,天下人都没见过!”

    “现在上天不愿意看到伪魏继续建国称帝,所以派蛮夷去攻打它。我们大晋,就是要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灭掉伪魏,复一统天下北方!以我大晋的国力,完成这个目标是不难的。希望各位将军奋勇杀敌、精忠报国,早日获胜!”

    不得不说,论起不要脸来,司马一家才真的像他自己说的,自古以来天下人都没有见过!篡了夏侯家的皇帝之位,理直气壮的骂起了夏侯氏,然后还把锅都踢在对方身上,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呀!

    宣读完讨伐大魏的檄文后,司马炎前走了两步,大声道:“为了能一举灭掉伪魏,朕今次当御驾亲征!”

    “万胜!”下面的大小军官们听说皇帝要御驾亲征,心中也很高兴。皇帝都过去了,说明这次前去出征的大军、调配的物资是最顶级的。这样的话,自己的小命就更有把握保住了。

    司马炎御驾亲征,虽然有年少热血的因素在内,但更多的还是想通过军功来进一步巩固自己司马家的统治。

    要知道,司马家毕竟是篡位上台的,暗地里的反对声音,到现在都没肃清呢!

    而军功就是巩固地位最好的手段。当初钟会军拿下了汉中郡,司马昭就被封公爵了。邓艾灭了蜀汉,司马昭才有底气当晋王。当然,刘寻这个异数出现了,但这纯属意外。

    当天,先锋部队一万人就出发了。

    由于皇帝的仪仗、排场是非常大的,直到三天后,司马炎才才带领着主力部队五万人出发。

    不久之后,将有卫瓘带领两万后军出发。后军只是预备队和押送粮草物资的军队罢了,基本上不打仗。

    司马炎大军一路急行,想尽快消灭魏国。

    但是魏国自再次建立朝廷以来,一直把大晋当做最危险和强劲的敌人。征东都督杨泰一直小心翼翼的提防着呢。

    所以大晋兵马一动,曹魏这边就探查到了消息。毕竟大军出动,是很难隐瞒的。

    夏侯奂很是惊慌。虽然他这些天已经掌握国家大权了,但他之前被司马氏欺负的太久了,已经留下了心理阴影。眼下一听说司马氏要来打他,就连忙召集张节、戏珠、夏侯勋等人商量。

    各大臣来到大魏的新皇宫,很快就商量出了对策。

    一是赶紧把大将军钟会从南方召回来,拉到东部去防御晋军。一切军队,包括杨泰等人,均要听从钟会的调遣,集合全国的力量来防御。

    二是加派一直使者团去东吴、大汉,希望他们能够看在唇亡齿寒的份上,共同出兵抵御晋国!

    没错,是加派使者。

    一般来说,弱国最喜欢找盟友了。魏国在四国之中,国力最弱,而且和大汉、大吴有着天然的利益关联。所以新朝廷刚成立没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