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在王宫外,孝廉考核的结果被公布出来。乃是写在一章巨大的榜单上,形式十分新颖。乃是刘寻故意做的,为以后的科举制做点铺垫。

    榜单上写明了:文官考试只收前十五名,武官考试只收前二十名。

    众考生有的觉得新奇兴高采烈,有的却念着“祖宗之法不可废”,满脸愁容的去看。

    只见文榜第一名赫然是“颜渊”两个大字。

    颜渊虽然知道刘寻肯定会录取自己,但是没想到居然被放在了第一名的高位!不禁欣喜万分,大声喊着:“王上圣明!”

    旁边有寒门学子笑着恭喜他道:“早闻颜兄学问渊博,只是苦无机会,难以大展身手。如今王上圣明,颜兄定然可以一路平步青云。恭喜恭喜!”

    颜渊视之,乃是前两天刚认识的一名寒门才子,叫万奇,跟自己也就是点头之交。再去文榜上看两眼,发现这个万奇也排到了第十五名,刚好被录取!

    颜渊知道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有多么艰难,能拉拢两个出身相似的人,自然是好的。便笑着回应:“万兄的才学也是不凡。虽然名次稍低,但能被录取也是难得!”

    两人说完,相视而笑。

    忽然响起了一个愤怒的声音:“第一名居然是颜渊?!那个寒门出身、胆敢对士族不敬的家伙?!以他的出身,怎么可以获得第一名?我乃吕家嫡子,居然只获得了第十四名?哼!王爷何其不公也!”

    由他的话可以看出,现在九品中正制已经形成了雏形。不以出身论才学,便是“不公”!

    此人的言论获得许多世家子弟的支持。

    “是啊!你看看,我们孝廉居然才占据一半的名额?这是何等的苍天无眼啊!”

    “新兴王如此的倒行逆施,残暴昏庸,我大汉国运堪忧啊!”

    “我等孝廉,乃士族子弟之精华!岂能被如此侮辱?我们要联名去向新兴王讨一个公道!”

    “不错,讨一个公道!”

    “对!”

    周围名次低的世家子弟愤怒万分,一个个进行着各种叫嚣,好像刘寻做了什么天怒人怨,惨绝人寰的事儿一样。

    颜渊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心中惦念着自己的使命。开口道:“各位,不好意思。你们的名次太低,已经不是孝廉了!所以,请不要自称‘我们孝廉’了。因为,你们已经被黜落了!”

    此话一出,四周顿时一静!但接下来,是更加汹涌的怒火爆发!

    “贱人!你是什么出身?也敢来教训我们?”

    “不错,不要以为你得了第一名,就能跟我们士族孝廉一样了!低贱的人就是低贱,到什么时候都高贵不起来!”

    “我等速速找新兴王讨回公道!到时候要让这个贱人获得最后一名!”

    “你还有脸在这里站着,去死吧!”一个世家子弟恼怒之下,突然一脚把颜渊踢倒了!

    周围御林军立刻过来维持秩序,并且把那个打人的世家子弟抓了起来。

    “凭什么抓我们?”他们叫嚣。

    “就是!打了个低贱人罢了,就算杀了顶多被罚点钱!”

    “我们要见新兴王王,讨回公道!”

    世家子弟们毫无畏惧,纷纷大喊。

    “新兴王驾到!肃静!”忽然一声大喝出现。却是刘寻听到御林军们的报告,赶紧赶了过来。

    众人的眼光刷地一下全看向了刘寻!

    (本章完)

第127章 许你选择怎么死!() 
刘寻过来,先是让场面一静,随后便爆发出了更为激烈的争斗。

    世家子弟们纷纷激动上前,叫嚷道:“王爷!不公啊!我等世家子弟为何有那么多被黜落的?”

    “对啊,那些出身低贱的人,为何竟然能上榜那么多?”

    “王爷,刚刚那低贱的颜渊竟然还敢斥责我们!如此的不知礼数,以下犯上,哪里能够有名列第一呢?王爷,吕家嫡子请求王爷将颜渊黜落!”

    刘寻暗骂一声,这些该死的家伙,连王上都不叫了,直接开始叫王爷了!于是他扭头看向武安家。

    武安家现在的官方身份是卫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王宫护卫队长。那陈至呢?刘寻让他以两百多御林军为基础,重新把白耳精兵给训练出来!现在才刚刚开始。

    武安家大刀一挥,带起一片寒光,喝道:“肃静!想造反吗?有事儿一个一个来说,王上会一个一个地问!”

    众世家子弟听道“造反”俩字,想起越嶲郡的士族,不由心下打了个寒战,连忙安静了下来。

    刘寻问颜渊:“他们刚刚说你不知礼数,以下犯上,可有这回事”

    颜渊整理了一下仪容,答道:“王上,此事恰恰相反。微臣身居文榜第一,已是朝廷孝廉,臣所斥责者,不过是被黜落的草民而已,正是合乎礼仪。相反这些草民胆敢对臣辱骂、甚至动手,非但不知礼仪、以下犯上,更是犯法犯罪啊!王上,微臣可以受辱,但是王上钦点的文榜不能受辱,我大汉威严不容受辱!所以,微臣恳请王上惩戒这些不知礼数的乱民!”

    刘寻听了暗喜。这颜渊口才不错啊!说的如此有理有据,大气凛然,屎盆子还扣的那么好,不容易呀!

    但是那帮子世家子弟却是气坏了!一个个红着眼睛、撸起袖子,气急败坏的喊道:“王上!这颜渊出身如此低贱,焉敢对我等以下犯上?!我士族子弟,焉能被如此侮辱?!”

    “没错!听闻他亲爹不过是个杀猪的屠户,乃是贱业!后来有了钱在村里买了十几亩田而已,还想装地主?这种低贱出身的人怎么能代表大汉的威严呢?”

    “颜渊畜生,本公子要杀了你!”

    这些人群情激奋的喊着在现代人看来等同于疯了的话,但在当时的士族看来,却是那么的合理!毕竟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轨迹,不久之后,九品中正制就会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颁行。出生低贱就是最大的原错,是不可能凭借个人才学改变命运的。

    可惜,刘寻并不真的是这个时代的皇族!

    刘寻指着叫嚣最凶猛的几个人,平淡地道:“抓起来。”

    士族子弟们愣了!刘寻居然不去抓颜渊,去抓他们!

    愣过之后,那几个士族子弟气得肺都炸了。干脆连最后的尊敬都不顾了,斥责刘寻道:“新兴王,你凭什么抓我们?!”

    刘寻冷冷一笑:“凭什么?尔等竟然胆敢在孤王面前大呼小叫,斥责谩骂,在家学到的礼仪丢到哪里去了?不知礼数,以下犯上!以区区世家出身,胆敢藐视皇家,谁给你的胆子?!”

    哼,跟我比出身,哥穿越的时候运气不错,便宜老爹是皇帝,你跟我来比呀?

    那些士族子弟顿时老实了许多。但还是狡辩道:“我们不是有意冒犯王爷,只是要惩罚出身低贱的颜渊而已,请王爷明察!”

    刘寻却丝毫不按照他们的想法来:“你耳聋了吗?刚刚没听到颜渊说的?他乃是大汉今年的第一孝廉!你们不过是被黜落的草民!他斥责你们,应该!你们对他侮辱、动手,便是以下犯上,犯法犯罪!还不知错吗?”

    士族子弟们惊呆了!这个刘寻居然居然胆敢说出这种话,做出这种事!他是要消灭掉世家门阀的特权吗?!多少个皇帝都不敢这么做,他一个还没有登基的王,凭什么胆敢这么做?他就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吗?!

    之前叫嚣最厉害的几个人,干脆撕破了脸皮,破口大骂道:“刘恂!你这个暴君、昏君!你这么做,只会毁了大汉的江山,只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只会让刘家先祖蒙羞!”

    “不错!多少帝王都不敢无视我们士族,你一个亡国的王爷,能有多大本事?你这是自寻死路!”

    刘寻在心中暗自冷笑。我就是要趁着眼前极为特殊的格局,在暂时对你们拥有压倒性力量的时候,来一票狠的!把科举制的准备做好,把唯才是用和打破世家特权形成常例。

    要是现在不趁机来一票狠的。等全国一统了,面对全国的士族,本王的力量只怕支撑不起来剧烈的改革行动!

    “来人!把这些以下犯上、犯法犯罪的家伙给我抓起来,打入监牢!该罚钱的罚钱,该打板子打板子。有不服者,生死不论!”

    “是!”御林军和蛮兵混杂的军队可不听这些士族的歪理,纷纷在这些士族子弟们的惨叫和谩骂声中把他们抓走。

    那些士族子弟,被抓走的时候一个比一个骂得狠。甚至有扬言南汉政权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的!

    刘寻微微一笑,吩咐御林军和火蛟营:“给我盯紧了,看看能不能抓到他们造反的借口。本王很期待,在一统全国前,趁机把南中七郡的士族清扫一遍!”

    “是!”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南中七郡像炸翻天了一般!无数人在讨论着刘寻公布的扩大性孝廉考核结果,惊诧于这位王爷竟然胆敢这么做!

    尤其是剩余四郡中的士族门阀,更是被这次的结果气炸了肺!他们一个个叫嚣着,要来滇城上访,好让刘寻知道“民意”。如果刘寻不同意,立马就要造势,把刘寻描绘成比夏桀、商纣王还要残暴、昏庸的君主,让所有自下的子民都抛弃他!毁灭这个南汉政权!

    的确,士族在历史上毁灭的国家都达到了两位数!

    而刘寻呢,同样在积极调动军队。八千蛮兵,一万镇南军,刚招募的三千白耳精兵,严阵以待!大不了,再灭一次造反罢了!

    刘寻没有想到区区一个为科举制做准备的黜落法,仅仅侵犯了士族一点特权,就引来了如此大的反击!这也说明了门阀积弊之深已经到了将近顶峰的地步,不得不改了!

    士族门阀们也没想到刘寻竟然会有这样坚决的态度!因为刘寻知道目前的形式已经是自己最好的机会了。这个机会都把握不住,以后就别谈改革了。

    两方态度无比坚决的势力,代表着新旧制度的交锋,即将进行第一次近乎正面的对抗!

    (本章完)

第128章 干一票大的!() 
你见过七级地震是什么样子的吗?刘寻是没见过。但如今南中士族,包括官场之间发生的动静,绝不亚于发生了七级地震!

    刘寻收押世家家主、并且扬言让你选择怎么死的做法,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一时间,各郡县群情激奋!

    各世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纠集了声势浩大的百姓请愿团,要去围堵王宫!你不是喜欢抓人吗?这么多人随便你抓!你不是喜欢砍人吗?就把治下的百姓全砍死吧!

    而且请愿团扬言:不斩首颜渊,不释放各世家家主,不下罪己诏道歉,决不罢休!

    各郡县官员也是纷纷上表,劝说刘寻。劝说内容除了没让下罪己诏,其他的跟世家要求的差不多,只是言语间温和婉转了些。毕竟,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人,适应了这个时代即将达到巅峰的、以出身论英雄的游戏规则。

    就连卻正都上书说:王上,以前你比较纨绔,来南中的这些日子里,进步相当大。可现在怎么又不懂事了呢?居然做出如此荒唐的举措!老臣仗着跟王上你比较亲近的一点关系,直言说一句,赶紧放人道歉吧!要不然,大汉会被你玩完的啊!

    刘寻此举,已造成近乎于四面皆敌的情况了!

    深吸一口气,刘寻看着眼前许多封内容一样的奏折,开口道:“来人!”

    “在!”

    “去府库中挑选一批金银珠宝、胭脂、美酒等,让刘锐过来准备一番,给南蛮王送礼去!”

    “喏!”

    国内形式危急,近乎四面皆敌,刘寻为何要给南蛮王送礼?

    正因为国内汉人都适应了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觉得刘寻错了。所以刘寻要跳出圈外,纯用南蛮大军来解决这件事!

    用南蛮大军时间长了,南蛮那边未必就心甘情愿。总要时常过去送各种礼物拉拉关系。

    而用大军来解决此事?难道刘寻又要用武力来解决事情?

    没错!刘寻实在没有想到。士族门阀的力量和手段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步。其特权和蛮横也到了这个地步。

    在刘寻自认为暂时有力量碾压他们的情况下,自始至终,士族门阀不但没在刘寻的打击下屈服,反而提出了越来越过分的要求!其动用的能量,也越来越让人惊讶,轻轻松松就让国家政局不稳!

    可是刘寻能屈服吗?当然不能。如果现在就已经屈服了,那就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再也没有进行变革的力量了!

    所以。,在士族门阀的不断刺激下,刘寻也有些疯狂了:干脆干一票大的!用南蛮兵,把南中七郡中剩余四郡的士族,一网打尽,从根本上彻底毁灭!到时候,整个南中恢复到只有受国家统治的普通百姓,没有士族门阀的情况!

    而这样,刘寻也将真真正正获得一块全由自己掌控,任由自己变革的根据地!

    这么干当然是有危险的。而且,百分之百会得罪蜀中所有士族!得罪天下所有士族!以后的争霸之路,凭空会提升好几倍的难度!但是,这却是进行变革最可能成功的手段……如果不这样,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刘寻关押士族家主们的当天就给姜维回信,让他把南蛮大军都放回来,用他的本部军团,加上东路军和北路军控制蜀中。待南蛮大军一回来,刘寻立马就去灭了剩余四郡的士族门阀!

    这件事情,不能让门阀世家知晓,否则,提前就要造反了。所以南蛮军不能先进入滇城,而要一进入南中七郡,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门阀的根基!

    这样的话,就要派权力和威望足够,同时绝对于忠心刘寻的人去等着南蛮大军。等他们一到,立刻带他们去干事!在这个时刻,刘寻最能相信的,就只能是自己的第一个武将武安家和第一个谋臣吴济了!

    两人被刘寻招来。

    刘寻条理清晰地向他们述说了自己的想法。两人听完,武安家跪在地上道:“王上,管他什么门阀世家,管他什么百官态度,王上让我干啥,我就想着法儿去干啥!再说,我也对这些蛀虫般的门阀十分讨厌。当初爹爹的死,还跟他们有一些关系呢!”

    刘寻非常满意他的态度。

    吴济也坚定地回答:“虽然我不知道王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从眼下来看,王上是想建立一个没有特士族特权和欺压,让天下百姓贫富差距不大、都能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济原本不过是一个落魄的教书匠,现在能随王上建立此不世之功,虽死无憾也!”

    刘寻大喜,让他们平身,一人递给他们一杯酒,说:“本王最初的文武班底,就是你们二位,如同先帝最初的两位结义兄弟一般!二位相助本王,本王亦绝不负二位!”

    于是三人饮酒,顿时豪情满怀。

    随后,吴济和武安家准备一番,便去了南中七郡边境。对外的借口是,要去京都城帮助姜维管理蜀中。

    众人都以为刘寻不放心姜维,觉得他权力太大了,要派人去制衡他,于是也不在意。

    其实,刘寻是很放心姜维的。还在信里命令,让他这段时间都督蜀中军政各事。等自己有空过去了,才允许他请罪辞职。不过刘寻在信里也跟他明说了,只是让他休息几个月,随后便会复起,仍然是大将军!

    国土已复,刘寻却暂时回不了京都,也只能如此了。

    接下来的几天,士族们动作不断。来请愿、堵宫门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士族家的佃户,或者受士族的胁迫不得不来。他们对于刘寻要杀士族家主什么的,丝毫都不关心,只关心自己家的粮食够不够吃,有没有余钱买匹布,给老婆孩子做衣服。

    可他们的口粮、衣服钱都在士族手里攥着呢!因此只好像做工作一样,每天到宫门口嚷嚷。

    过了几天,士族们又增加了一种手段:让私军扮作强盗,攻击各处朝廷的机构,比如驿馆、乡亭办事处等。

    而各地因为此事辞职不干的县令,已经达到了三个!要是再这么下去,没准会有太守辞职!太守可是国之重器啊!

    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南中的人都在等着看刘寻服软,屈服在士族门阀的淫威之下!

    (本章完)

第129章 为了世界的和平:你去死吧!() 
在外界极大的压力下,刘寻这些天过的很是困窘。

    连宫门都出不了,因为堵门的人太多了。

    不断有人要求进宫,对刘寻要求这要求那的。

    各地传来县令等各级官员辞官的消息。甚至还有人说云南郡发生了一场泥石流,是老天看刘寻倒行逆施而发出的警告!要是刘寻再不知悔改,必遭天谴!

    刘寻默默听着、看着群魔乱舞似的各种乱象。

    这种沉默,被士族门阀当作了退缩的前兆,于是乱的更加凶猛了!但其实,刘寻的沉默,只是在默默计算着时间。

    算到南蛮大军即将到达南中的时候,刘寻终于展开了自己的獠牙!

    景耀六年九月三日,刘寻当众任命孝廉考核第一名颜渊为王宫留守长史,跟吴济的随军长史相对应,共同掌管王宫各项日常事宜。

    任命王富为副卫尉,成为御林军的一员。

    任命向充、王训为郎骑将,御前听调。

    消息传出,吕家、朱家等士族门阀怒火万丈,立刻组织民众前去王宫前请愿。这一次他们决定,要做得更激烈一点,打破王宫的大门!

    可这一次,刘寻没有沉默!南蛮大将龙青石,带领八千南蛮大军,兵分多路,在火蛟营细作的带领下,将组织、煽动民众闹事的各世家子弟一股脑儿的给抓了回来!

    真当刘寻这段时间除了沉默什么都没干吗?最起码去明察暗访、摸清敌人的情况了。

    没等士族们反应过来。刘寻下了一道血腥的命令:吕家、朱家等的家族的子弟,聚众滋事、围堵王宫,犯上作乱,意图不轨!经核查属实,今斩首示众,即刻执行!希望他人能引以为戒。

    各世家子弟七十余人,被拉到王宫门口的广场上,全部捆绑起来跪成一排。七十多名南蛮健儿,手持大刀,无视这些人的叫骂,哭喊,哀求,威胁,脸色冷得像死神一样,手起刀落,便砍下了七十多个刚刚还在叫喊说话的头颅!

    七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