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渚托小5仍綆Q郡和云南郡胜利了,自然会过来帮助你的!

    无奈之下,李猛只好命人严防死守,准备看看情况再说。

    刘寻到了城下,第一句话就喊:“李猛!你世为汉臣,却造反作乱,正该夷灭三族!你李家的坞堡、庄园等已经全部被本王消灭!速速自杀,免得本王动手!上人头!”

    刘寻故意带上了李家主要人物的脑袋,就是为了打击城内李家人的心神和士气。反正都是要灭他三族的,还客气个毛线,直接上最猛烈的攻击!

    随着刘寻的话语落下,一个个圆圆的东西被扔了上去。正是李家坞堡里面的人的人头!

    “爹!”李猛悲愤的大叫一声,抱住他爹的脑袋哭出声来。随后猛然抬头,用恨极了的目光盯着刘寻:“刘恂小儿!你连个老人家都不放过,是何等的丧心病狂?!果然是个无道暴君,无道暴君啊!我李家造反造的好,天下人都该起来灭了你南汉政权!我李猛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刘寻不屑地撇撇嘴:“偏偏你的爹是爹,别人的爹就不是了吗?你说,你们李家打死过多少交不上租子的老人家?偏偏你李家的人是人,别人家的就不是了吗?你们李家打死过多少奴仆、玩死过多少奴女?还胆敢造反!要是做鬼也不放过的话,你早就死无数次了!”

    没想到李猛更怒:“要杀就杀,何必拿那些贱人与我李家人相提并论?何必如此故意侮辱我李家?”

    刘寻不再说话,而是让士兵们向城内传话:“李家众人,夷灭三族!其余人等,投降不杀!”

    随后命令张通、大熊、胡烈、关云等人带兵攻城!

    李猛连忙命令部曲防守。可惜他的部曲只剩下两千人了,倒是还有两千临时招来的佃农,但战斗力很弱。

    刘寻两万大军一起攻击,一开始就把叛军压入了绝对下风。

    刘寻还不断令人喊一些动摇敌人军心的话。如“李家坞堡已灭,乃是无根浮萍!”、“凡佃户、仆奴奋起反击,皆废除奴籍、发给田地等等。”

    由于李家部曲不断溃败,兼且李家太不得人心、刘寻军喊话太有诱惑力等,在攻城一个多时辰后,终于有一名佃户把手中的刀狠狠砍在监督他们的李家人身上!一边砍一边大喊:“杀了你们这些畜生不如是东西!还我的女儿!”

    其他李家人暴怒。刚想过来宰了这个人,没想到其他佃户也纷纷打破心中最后一层压抑:“混蛋李家仔,还我老父命来!”、“杀光你们这些衣冠禽兽!可怜我一尸两命的妻子!”随着话语,是无数转身倒戈的佃户、仆奴!一件件武器,砍进了平常高高在上的李家人的身体里。剩余的李家人一个个惊恐慌乱,脸色发白,再也没有了往日从容的世家风采!

    混乱间,县城的大门被佃户们轰然打开!镇雄县,破了!

    多谢书友聪明的小博士昨天的打赏,以及各位的推荐票支持。另外,有人说夏侯霸已经死了。的确,他在蜀汉灭国七年前就死了。但是曹魏忠臣搜了好多资料也查不到几个。只好把他的死推迟十年了。毕竟小说,可以跟史实有些差距,夏侯霸跟两国有关联,又比较出彩,就用他了。

    (本章完)

第99章 平定叛乱() 
镇雄县城破,李阀成飞灰!男儿皆做断头鬼,女儿成奴该怪谁?

    斩尽李氏百余口,救得平民数万人。战争向来最无情,保住和平亦战争!

    朱提郡内叛军一扫而空。刘寻怒而将朱提郡守汪耒、朱提郡都尉周厉免职!这两个家伙一直不做为。叛乱期间,一直龟缩在郡城内自守,啥都不干。

    为保证朱提郡官府运转正常和战后恢复,刘寻把犍为郡郡丞徐文博调来,提拔为朱提郡太守。同时把孟引调来,充当都尉,配合徐文博。

    刘寻这么做是有自己的思量的。一来徐文博忠心大汉、学问渊博、能力很强。二来徐文博出身低贱,幼时没少受士族读书人的欺负,肯定会彻底执行刘寻命令:把解放的奴隶、佃户变成国家的自耕农,而不再让朱提郡剩下的小士族吞并。以免他们再壮大成门阀。

    徐文博出身低贱,这事儿都不用刘寻去调查,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以两个字的文博为名,就是标志。这年头,取名字也有一条鄙视链,单字的才是士族,比如刘备、刘禅、诸葛亮、曹操、孙权、姜维、鲁肃、关云等等。两个字的名字都是寒门、平民才会用的。

    其中区别,就比如二十一世纪里大学的名字,某某大学才是好学校,某某职业技术学院一听档次就低了。

    处理完了这些乱事,刘寻继续发兵越嶲郡。

    云南郡,蜻蛉县城外,都尉马秉率领三千多郡县兵对营寨严防死守,形式相当堪忧!

    本来马秉是占上风的,可越嶲郡爨家却派了足足五千大军来支援董家!一心想要先掌控了云南郡,再去支援朱提郡。

    马秉以三千多大军对敌人总共七千多的大军,疲于应付。还让爨家援军攻陷了临近的一座县城。

    说起这马秉来,可能不出名。可是他爹就相当出名了,叫马良。不是神笔马良的马良,而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他还有一个小叔更出名,叫马谡!就是孔明挥泪斩马谡的马谡。

    马家因为马谡,名声就变臭了。虽然还算得到蜀汉朝廷的看重,但也没能在中央朝廷任职。只是在偏僻的云南郡当个都尉。好在马秉家学渊源,又很努力,在云南郡干的有声有色,及时阻止了造反势力的扩张。

    马秉大营的中军大帐里,一个斥候急急进来,单膝跪地报告说:“将军,刚刚探得爨家军兵分两路,一路三千人离营而去,应该是去攻击其他县城了。留下两千大军和蜻蛉县里的董家军一起防备我军!”

    “奸诈!”马秉狠狠拍着桌子道:“破不了我军的防御,就去攻打其他县城。丁凌呢?他去招募新军回来了没?”

    “没有!”斥候回答的干脆利落。

    之前,爨家军一路赶来,只为了和董家军一起消灭马秉。奈何马秉军的斥候技术不错,发现了。那就硬攻吧。结果马秉军的营寨和防御能力同样不错,没有攻破。

    可是爨家军也很精明,就分出两千大军防备马秉,剩下的大军去攻城略地。已经打下一座县城了。这是第二次。

    马秉要是分兵去阻拦,则兵员太少,有可能被围而歼之。要是不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爨家军打下城池。马秉无奈,派军侯丁凌去征新兵,可急切间哪有那么容易?

    “不能再这样了!”马秉紧皱着眉头道:“就算分兵有被围而歼之的可能,我也要去阻止他们!否则,等他们把整个云南郡都拿下了,我军就彻底完蛋了!再说,眼看反贼攻城略地而无动于衷,我马秉还配当大汉的都尉吗?!”

    下方的军侯、都伯等低级军官都是马秉一手提拔的,闻言,皆点头应是!

    于是马秉率领全军出营,往敌军三千兵马追去。结果马上就遭到了留守的两千爨家军和两千董家军拦截!

    “立刻分兵!”马秉大喊。

    军侯孟鲢立刻带领一千五百大军前去阻击敌军三千出征军。马秉则带领剩下的人阻击敌人四千留守军。

    但是交战双方人数差距太大。不一会儿,马秉军就全面落入了下风!

    马秉挺枪跃马,在敌人的方阵中来回冲杀,挑翻了一个又一个敌人,鲜血沾满了盔甲,残肢断臂到处乱飞!但是,以一千七百人阻挡敌军四千大军,马秉还是看到自己的军队步步后退!不断的有士卒被砍杀,剩下的士卒中,眼睛里渐渐有了害怕。

    孟鲢那边的大军依旧如是,因为人数太少,处于下风。再这么打下去,只怕就会溃败!

    马秉皆尽全力,勉力维持。希望能坚持的更久,杀掉更多的敌人!但是,随着伤亡越来越大,军队已经在溃败的边缘了!眼看就要约束不住了!

    “难道上天要亡我吗?难道上天不给大汉再次振兴的机会吗?!”马秉仰天长叹,声音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就在马秉无奈之下,准备死战、以身殉国的时候。突然!从南方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

    那是数万兵马在奔跑的声音!

    是谁?哪里来的兵马?两方大军都情不自禁地停下厮杀,关注于新到来的军队!

    因为,那是数万大军!如果是敌人的援军来了,自家可就完蛋了呀!

    随着轰隆隆的声音靠近,来军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是南蛮大军!

    大虎一马当先,带着武安家和足足三万南蛮大军,及时的到来了!

    大虎大喊一声:“奉新兴王王命,前来剿杀叛逆!除爨家人、董家人之外,其余人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武安家也大喊:“马秉兄弟莫急,王宫护卫统领武安家来助你!”

    是刘寻南汉的南蛮盟军,来了!

    马秉大喜,忙振奋精神,大喊道:“兄弟们坚持住,援军已经到来!”

    叛军却脸色突然变得惶恐起来,立刻就有人想要逃跑。至少也逃回城内,据城死守啊!

    可惜,马秉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大虎、武安家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当然不会!三万大军,在数位蛮将的带领下,如狼似虎地扑向了反叛军!

    顷刻之间,惨叫声、咒骂声、投降声不绝于耳!

    云南郡叛军,完了!

    多谢书友飞翔的阳光、讨虏大将军、KingOfBlade等等书友长期和稳定的推荐票支持!因人数较多,难以一一感谢,但是感谢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另外,之前我说过有打赏和累计三百张推荐票会加更。最近几次没加更。不是不加更了,而是要留到上架那天一起加更出来!上架那天会多少更?各位不妨猜猜?还有呢,以前说有打赏就加更,那么有书友打赏10000书币,有书友打赏100书币,要都是加更一章,就不公平了。所以现在改一下规矩:累计打赏一千书币,加更一章!这样就更公平公正了!

    (本章完)

第100章 司马昭对钟会() 
刘寻军赶往越嶲郡途中,先后收到了几封信。

    这些信有急有缓,事儿有重要的也有一般的。

    比如最不急的就是来自吴国的一封信。吴大帝孙休觉得应该巩固一下两家的联盟,在孙家找一个年龄适合的女孩儿嫁给刘寻,来一次联姻。

    当然,这个时候孙休还不知道南中造反的事儿。罗宪传出的刘寻离开巴东郡的原因是回到建宁郡了。同时也封锁了消息。不过时间长了就封锁不住了,要是刘寻不能尽快平叛,估计孙家的女孩儿就不一定嫁给他了。

    最急的就是姜维那儿来的信。说是钟会已经离开原蜀汉京都城,带兵去汉中了。现在正是北伐的好时机。收复失地、重建大汉,机不可失呀!

    刘寻也知道机不可失,可眼下南中的叛乱还没平定呢!老天爷似乎喜欢跟创业的人开玩笑,所有的王朝建立都他妈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麻烦横亘眼前。比如眼下北伐收复失地跟南征平叛就摊到一块儿了!

    刘寻现在甚是想念大虎去南蛮搬的救兵,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要是救兵足够给力,还来得及北伐。要是救兵来不到,只怕北伐就只能错过了!

    还有其他一些信,火蛟营在曹魏找的曹魏忠臣啊,夏侯霸的选择啊,建宁郡招贤馆的事儿啊等等。算啦算啦,就当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吧!刘寻只得一边行军,一边尽可能地回复,处理一些。

    到了越嶲郡,刘寻发现,吴济无愧于他的信任,居然已经把局面收拾的差不多了!

    当初刚发生叛乱的时候,爨家加孟家占了极大上风。

    双方稳住脚跟后,吴济很快发现,对方大军有两个缺点:一是刚刚造反,每座城池的形势都不稳定,都需要一定量的驻军。这就造成了敌人兵力的分散。如果我军集中力量攻打某一座城池,就会变得很容易。

    二是敌人的战略纵深太少了。简而言之,就是敌人的地盘太小了。

    这个战略纵深有什么用呢?简单说就是,战略纵深小的话,别人想打你哪座城池,就打你哪座城市,不需要一座座城池挨着打。可以绕过前边的城池,打自己想打的地方!

    为什么呢?因为在战时,城池是一块地区钱粮和兵马的集中地。如果战略纵深够大,而敌人绕过前边的许多城池轻兵冒进。那被绕过的城池完全可以派出军队在路口、关卡处铺设出层层防御网,把敌人困死在自己的地盘上!

    敌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四面八方都是自己的防御网。而敌人没有钱粮武器的补寄、没有援军,一支孤军很快就会完蛋!

    但是战略纵深小,一共就那么五六座城池,跟五角星的五个角一样分布。敌人可以绕过任何一个城池,去打自己想打的。除非敌人傻乎乎的蹲在最中间不走了,否则怎么弄防御网困死敌人呢?

    偏偏爨家军认为自己优势很大,还作死地派出五千大军去支援云南郡董家。这样缺点就更加明显了。

    当然爨家也有自己的想法:尽快灭了马秉,一统云南郡。然后由云南郡出兵,两面夹击吴济军,吴济军就完蛋了!这个想法其实也挺靠谱的。关键就看是吴济先灭了越嶲郡叛军,还是爨家、董家联军先统一了云南郡。

    坦白地说,如果不是大虎的南蛮援兵,爨家和董家先一统云南郡的可能性更大!

    言归正传,吴济发现敌军的两个缺点后,就对敌军展开了打击。最先集中兵力攻打的是孟家掌控的定菲县。这是有讲究的:孟家势力本来就弱,攻击他家比较容易。爨家即使有援军,不是自己家的城池,也不会尽全力。

    定菲县驻军一千五。这个驻军算很多的了,毕竟孟家一共也就两千部曲。五百人驻守老巢盐边县,不过最近好像又征召了五百民夫。

    吴济很有魄力,发兵一万去攻打定菲县!属于自己的两座边境县城还剩下三千大军保护。

    爨家发现吴济选择定菲县攻打,马上派人来援。

    奈何吴济带的是镇南将军霍戈所练的精兵,战斗力强大,攻城器械齐全。对付城内的私家部曲,还是一万对一千五,刚一攻击就占到了绝对上风!

    之后,吴济深知越嶲郡百姓受爨、孟两家欺负久矣,命令亲卫们搞心理战术,喊投降不但不杀,还废除奴籍、分给农田!成功地让孟家部曲有些消极怠工!

    趁着这个机会,一万精兵快速攻破城池!

    随后吴济按刘寻要求,斩尽孟家人,以新兴王的名义给降兵废除奴籍,并保证灭掉孟家后,把孟家的土地分给他们!改编非常顺利。

    然后又过了半天,爨家援军才姗姗来迟。看到城池已失,二话不说掉头就走!随后爨家、孟家都相互要求剩余的城池相互之间联系要更紧密些,一旦有一座城池被攻,其他城池立刻来救!

    吴济完全看懂了他们的这种心思。第二次进攻,把地点选择在了周围地形复杂的阑县。更故意放走了阑县出去求援的使者。

    阑县被攻,西南部相邻的三座城池立刻出兵来救援!但是吴济攻打阑县只是派了两千人虚张声势而已。剩余七千人,全部埋伏在敌军救援阑县的必经之路上!

    阑县西南部三座县城各派出七百大军,加上邛都城派来的一千人,共三千多大军,一路急行!

    爨家军还想着和阑县军内外夹击吴济军呢,却在半路里中了埋伏。结果不必多说,本来就人数偏少的爨家军全军溃败,不是死伤就是被俘虏!

    而吴济也慢条斯理地打下了只有八百人守卫的阑县。

    这样,本来有一万两千大军的越嶲郡叛军,派去云南郡五千,在定菲县失去一千五,在阑县和去阑县的路上失去四千,只剩下一千五了!加上临时征召的两千民夫,一共才三千五百人!

    刘寻来到的时候,吴济已经在围困邛都城了!而越嶲郡中,也只有邛都城没有收复了!就连孟家老巢盐边县,也被攻克了。剩余的孟家军连夜逃跑,躲进了爨家老巢邛都城。

    吴济见到刘寻后,说出了他总结的越嶲郡叛军这次战争最大的失误:兵少、根基不稳,却还强行分兵守卫那么多城池!如果当时爨家和孟家把所有城池的人口、物资集中到邛都城、盐边县两座城池里面,互为犄角,就很难被打败!

    最好的实例就是不久前,胡烈三万大军攻打犍为郡。当时卻正只有八千杂兵,如果不是把所有的人口、物资都集中到僰道城。集中所有力量死守一城,只怕跟爨家一样,早就完蛋了!

    但卻正当时背后有南中七郡作为后盾,拿得起放得下。爨家忽然造反,地盘太小,战略纵深太浅,实在是很难舍得丢弃其余城池……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成王败寇。事已至此,刘寻最该做的就是跟吴济合并一处灭了爨家和孟家。而不是纠结爨家最大的失误在哪里!

    毕竟刘寻还急着北伐呢!赶紧打,哥赶时间啊!

    (本章完)

第101章 真真假假离间计() 
夜晚,邛都城内,爨家家主爨习、各长老,还有仓皇逃到此处的孟家家主孟通,愁眉苦脸地坐在太守府中。

    就在今天下午,他们看到刘寻率领大军也到达了这里,而且足足带了两万余大军!跟吴济的合并一处,那就是三万大军啊!

    而今城内,只有一千多部曲,两千农夫。而且,无论百姓还是军队,眼中都充满了恐慌,好像知道自家门阀必败无疑一样。再加上吴济这段时间的攻心战术,让许多农夫和奴仆对于投降也带着不少期望,开始消极怠工起来。

    种种情况,让爨习等人愁苦不已,脾气也变得暴躁万分。昨天晚上,一名姬妾侍奉爨习的时候,仅仅是呻吟的声音稀疏了些,就被爨习认为是看不起他,把那名姬妾吊起来活活打死!今日中午,一名小厮失手打破了一个茶杯,被他认为是嘲笑他穷途末路,同样命令下人乱棍打死!

    可打死仆奴并不能让眼下的情况有所改变。因此爨习招来高层人物开个会,看看到底怎么办。

    气氛无比沉闷,爨习道:“各位都开口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众人对视一眼,依旧沉默。最后孟通嘴唇动了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