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大石喟然长叹:“金人残暴,正有席卷天下之雄心!世人皆知唇亡齿寒,辽存则宋存,辽亡则宋亡,奈何宋国君臣不知!自天赐帝登基以来,前后数次派使臣南下,弃岁币,去尊号,乃至于俯首称臣,只为联宋抗金。谁料捷音未传,反倒引得宋国大军压境。”

    王叶便开口道:“金若猛虎,辽若老狼,宋若绵羊。绵羊与虎为邻,孰如与老狼为邻?与老狼为邻,不过岁贡而已,与虎为邻,族无遗类矣!宋朝君臣不是想不到此处,其背后另有隐由。重德兄知否?”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敢请教?”

    王叶指了指地上,开口道:“缘由就在此处。宋国皇都以北无险可守,北地骑兵一过燕云,便可直冲汴梁,宋国覆灭只在旦夕。故此宋国君臣做梦都想收回燕云以为屏障。如今辽国遭难,宋人或以辽为屏障,联辽抗金,或收回燕云十六州自守。地盘在人家手里总不如在自己手里踏实,故此,宋国君臣不难选择。此其一也!”

    清了清嗓子,王叶继续开口道:“宋国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志,一旦成功,便是超越太祖太宗的功绩,赵官家岂会无意?何况宋国朝廷传来风声,复燕云十六州者裂土封王,如此童宣帅又岂肯罢手?”

    耶律大石怅然若失,开口道:“眼下我朝唯剩南京一道,若再弃之,则成无根飘萍,何以复土?幽燕之地,我朝必不肯放手,此乃死结!如此说来,联宋抗金无望。”

    王叶哈哈大笑,开口道:“重德兄勿忧。在下此次弃宋北上,便为此事。联宋抗金之事,数月内必成。”

    耶律大石转忧为喜,开口道:“未知是何妙策?”

    王叶开口道:“时机未到,多说无益。何况此策实在是耸人听闻,在下与重德兄初遇,所谓疏不间亲,后不僭先。此时说出来反倒有害无益。”

    耶律大石再三请益,一个长揖作下去,开口道:“还请贤弟试言之,即便不能用亦自无妨。”

    王叶便开口道:“既如此,在下先献上一条存辽之计。重德兄看看可用否?”

    耶律大石坐直了身子,拱手道:“还请贤弟赐教!”

    王叶便开口道:“正如前言,南京道乃绝地,实非立业之所。天赐王霸之地与辽,奈何辽国君臣不知!”

    耶律大石精神大振,开口道:“未知是何地?”

    王叶便开口道:“如今金人攻城拔寨无所不克,然因其兵精而少,故虽能克城而不敢分兵守之。今岁金人既克西京云中,旋而弃之,仅留二百兵马看护。此天遗之!林牙可速派重兵袭而据之,此王霸之地也。云中北面阴山,东据鸳鸯泊,二地皆天险,凭之可御金人。西北乃漫漫草原,辽国故地,其民众亦忠心辽国,惜乎地广人稀,当尽迁南京之民以实之。西南乃夏国,如今夏国暗弱,又为宋国死敌,当联手宋国以图之,宋人必首肯,如此则宋辽之盟必成。辽国失地于金,却又可取之于夏。夏国粮米之所出,全在河套一地,此地之富庶不下江南。若能据而有之,则辽国之势可成。数年修养生息,待到天时一到,当派一上将统雄兵东向,如此复辽可期。”

    耶律大石听得此话,双眼瞪得滚圆,却如拨开云雾一般,眼前顿时清楚起来。

    乃抚掌长叹道:“果然妙绝!先生不愧无双国士。此妙着一出,则全盘皆活。倘若迁都云中,非但可以据险而守;背靠草原,南临宋国,亦无物资匮乏之虞;更可以联宋攻夏,夺河套之地。”

    想了想,这货又兴高采烈的开口道:“迁都云中,更妙绝的还不在此处。先生身为宋人不便言,大石试为先生言之。如今辽国处于宋金之间,故此腹背受敌。西迁云中,非但可以避开金人兵锋不说,倘若能弃南京之地,更可使得宋金接壤。以此为饵,再稍加挑拨,当可使宋金互斗。二虎既斗,旁人乃安,此乃二虎竞食之计。宋金既交战,辽国自可联宋而抗金。弃一绝地而坏宋金新盟,复两国旧谊,妙计!”

    也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也有人和耶律大石说过这番话,辽国被灭后,这货也是按照这个法子西迁。

    气喘吁吁的逃到云中,好不容易站住了脚跟,正准备派人去宋国联盟。回头一看,这才发现宋国已经被金人揍成了猪头,灰溜溜逃到了临安。

    宋辽两国被完全隔开,联盟有个毛用。

    独力难支之下,耶律大石二话不说继续西逃,这一逃就逃到了中亚才收住脚步。

    一番艰苦创业后,最终在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也算是给辽国延续了近百年国祚。

    王叶也不说话,就在一边冷冷的看着这货自嗨。

    计策倒是好计策,就是没法用,迁都的事情你说了不算,天赐帝说了才算。

    而这天赐帝乃软蛋之中的软蛋,要不然后来也不会被吓死,怎么可能主动放弃南京道?

    果然,没一会儿工夫,耶律大石脸上神色便开始黯淡起来,垂头丧气地开口道:“奈何为兄身为辽国臣子,迁都云中,弃守南京之事,此非为人臣者所能决。”

    王叶呵呵笑了笑,继续开口道:“在下再问林牙一遍,敢问林牙志向若何?替大辽守天下,亦或替大辽争天下?”

    耶律大石这才真正明白王叶的意思。

    换成现代的词语,所谓替大辽守天下,自然是忠心做辽国的臣子,老老实实做个打工仔。所谓替大辽争天下,便是自己篡权当老板。

    如今耶律大石新掌军权,羽翼未丰,即便有这心思,却又如何敢承认?

    看着这货有贼心没贼胆的样子,王叶心里直发笑。

    你如今羽翼未丰不要紧,老子会帮你;你没贼胆不要紧,天赐帝很快会被吓死,至于天祚帝那个老混蛋,老子也会帮你阴死。

    只希望你能领着辽国多撑几天,好给老子争取点时间。同时辽国还剩下这么多精兵良将,老子没事顺便挖挖墙角。

第4章 宋人有一破绽,重德兄知否?() 
见识了王叶的手段,耶律大石此时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篡位不篡位的事情现在不敢说,不过说到破宋,那可是伟光正。

    于是耶律大石扯开了话题,继续开口道:“此事确如先生所言,眼下时机未到。大石鲁莽,愿闻先生破宋之策。”

    王叶沉吟了一下,便开口道:“宋人大军压境,在下却未见林牙脸上忧色。破宋之事,想必林牙已有成竹在胸?”

    耶律大石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开口道:“大石近来思得一计,可破宋军。正要请先生参赞一二。”

    王叶却摆了摆手,开口道:“重德兄先休说破。且各写于掌中,看看同也不同。”

    此地正是书房,文房四宝齐备。耶律大石便起身取了一支毛笔,浓浓的蘸上墨汁,在手心写了几个字,又把毛笔传给了王叶。

    王叶接过毛笔,也照样在手心写几个字。

    放好了毛笔,两人靠拢过来,一齐摊开手掌,互相观看。

    看罢,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二人的掌心内赫然都是“诈降”二字。

    笑罢,王叶开口问道:“未知重德兄麾下士卒几何?”

    耶律大石脸色不变,开口道:“约莫三万余。其中精锐之士一万,新召兵壮二万有奇。”

    王叶开口道:“重德兄欺我!”

    耶律大石稍露惭色,开口道:“不瞒贤弟,其实为兄手中只有二万士卒,征战之士五千,新召兵壮万五。”

    王叶脸露微笑,开口道:“在下非许攸,重德兄亦非曹操。”

    耶律大石脸上惭色更重,凑了过来,在王叶耳边开口道:“为兄手下实有士卒一万,精锐二千,新兵八千。事关机密,贤弟切勿外传。”

    王叶愤然作色,拔腿就往外走,开口道:“在下身在宋国,尚且听说如今南京道仅仅剩下数百残卒,何来的一万?诚心而来,奈何重德兄相欺,告辞了!”

    耶律大石赶紧拉住王叶,又朝周围亲卫开口道:“汝等可先回避!”

    待到亲卫们出去,耶律大石这才开口道:“贤弟休恼!所谓兵不厌诈,如今宋朝大军压境,倘若为兄不虚增兵力,只怕军心动摇。实话说吧!为兄手上其实只有二千士卒。再说此事亦非为兄成心相欺,城中确实尚有三万新丁待发。”

    王叶便开口道问道:“军中精锐几何?装备几何?”

    耶律大石开口道:“军中精锐实有三百余,皆是百战老兵。盔甲一百二十幅。战马倒是足够,约有六千余匹。”

    王叶接着问道:“粮草若何?”

    耶律大石压低声音,开口道:“城中只有三月之粮。”

    王叶点了点头,心中默默开始盘算。

    耶律大石继续说道:“为兄之计,便是直趋宋人大寨前诈降,乘机暴起发难。宋人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一旦营寨得破,则万事皆休。倘若为兄手头有上万精锐,自有十足把握。如今只有三百精锐,余者皆为新卒,故此胜负只有五五之数。”

    王叶盘算已毕,乃哈哈大笑,开口道:“不然,以吾观之,胜负当有十九。”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贤弟可有补益?”

    王叶回答道:“其实宋人有一破绽,重德兄知否?”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敢请益?”

    王叶开口道:“破绽便在北地汉人。南朝汉人、北地汉人均为汉人,且燕云十六州为汉人旧地。故宋国君臣必以为一旦大军北上,北地汉人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在下的诈降计,实在此处。”

    耶律大石抚掌仰天大笑,开口道:“贤弟一言惊醒梦中人。既如此,为兄已知当如何行事。待为兄将大军藏于百姓之中,再驱之赴宋人阵前诈降。宋人必不起疑,定当大开营门,纳而抚之。大军趁机暴起发难,如此胜负之数当在十九。”

    王叶瞥了这货一眼,你将来好歹也是枭雄人物,别这么一天到晚就知道“杀杀杀”好不好。杀到最后,便被金国一窝端了。

    赶紧开口阻止道:“重德兄之计虽妙,却是一翻两瞪眼的局面。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不管胜败如何,必有大量杀伤。两国仇恨既增,日后更难联手。此战要胜不难,难就难在不可过多杀伤。”

    耶律大石凑了过来,压低声音开口道:“先生莫非另有妙计?”

    王叶开口道:“宋人既有此心,我等又何妨顺其意而为之。可使北地汉人豪强先递送降表,约为内应。然后重德兄当如此如此,以坚其心。再如此如此,以骄其志。再如此如此,以慢其意,接下来便可以如此如此。如此一来,即便辽军偷袭,宋军亦不敢反抗。何况如此一来,即便破了宋军,亦使曲在彼,不在我,宋人必不疑心我等诈降。以后方好再谈联手之事。”

    耶律大石闻听得此语,眼睛瞪的鼓圆。

    半晌之后回过神来,遂抚掌大笑,开口道:“果然妙计!虽诸葛复生,亦不过如此矣!照此施行,胜负之数岂止十九。”

    对于王叶的诚意和本领,一开始耶律大石还有几分怀疑,到了此时自然是疑心尽去。

    哈哈大笑了数声,招来门外亲卫,指着王叶开口道:“此吾南国故友。闻听得宋人北犯,特意前来相助。汝等当以吾事之。军情之事,一并报之。”

    众亲卫齐声领命。

    然后耶律林牙转头对着王叶开口道:“如今金人为患,世道不靖。吾观贤弟文弱,当有猛士护卫安全。”

    也不待王叶开口,耶律林牙便指着旁边的几位亲卫吩咐道:“汝等数人日后专职护卫先生,倘有差错,提头来见。”

    被点到的几位侍卫正要出来行礼,王叶赶紧挥手阻止,对着耶律大石开口道:“战阵凶险,此等虎锐当用于护卫林牙。在下进城之时,曾见得一韩姓络腮胡子,倒是颇为投缘。”

    王叶挑选这韩德来做护卫,原因也很简单。耶律大石派亲卫来护卫自己,多少也有几分监视之意。

    如今虽说尚未退得宋军,却不妨先考虑将来的抽身之计。

    现在耶律大石正用得上自己,自然对自己客气的很,将来三国之势既成,只怕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看起来这韩德在下层士卒之中颇有威望,这一点倒是不妨利用一下,到时候万一要逃离辽国也多少是个助力。

    何况如今自己夹袋中缺人,这韩德能得军心而不见用,挖过来后再稍加调教,今后便是替自己带兵打仗的好手。

    耶律大石正要尽收王叶之心,麾下一底层军官又算得了什么?便朝侍卫开口道:“速召此人前来听用。”

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羁縻之() 
少顷之后,络腮胡子被带到了书房,朝耶律大石跪下行礼道:“末将韩德拜见林牙”。

    末将?你一个什长也敢自称末将?耶律大石心头不由得有点好笑,却不知韩德真有资格这么自称!

    韩德这货打仗是把好手,却不会官场上的那一套。每次都是官职刚升上去,转眼就给撸了下来。

    当初这货跟随耶律余暏平定怨军之乱,曾官升平州防御使,也勉强算得上地方武镇。

    可惜还没等到上任,耶律余暏就叛逃金人了。

    主将叛逃,麾下自然会受牵连。

    加之这货不大会做官,没人替他说话,于是便被一撸到底,算是打回了原型。

    虽见得韩德身为一什长却以末将自称,只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耶律大石自然懒得计较。便挥了挥手,让其起来,又走近前来,围着韩德绕了两圈,上下打量了一番。

    这韩德生来魁梧,身高八尺有余,胳膊粗过普通人的大腿,浑身的肌肉,一看便知是孔武有力之辈。

    于是耶律大石点了点头,赞许道:“果然好一位壮士!本官何以早日未曾发觉?倒是让美玉蒙尘了。”又转头对着王叶开口道:“慧眼识珠,贤弟果然好眼力。”

    “老子终于要出头了!”听得耶律大石的亲口夸奖,韩德心里开始激动起来,顺带着对王叶的观感也好了不少。

    论到收拢人心,这耶律大石果然厉害,一句话就捧了两个人。

    王叶笑着看耶律大石收买人心,却一点也不担心。哪怕你今日给这韩德天大的好处,收买人心也只是一时,怎比得过今后自己将同韩德日日在一起?有的是时间用水磨功夫慢慢收服这货。

    耶律大石回到座位,指了指一边的王叶,笑着对韩德开口道:“此乃本官故友,正在军中参赞军事。本官欲使汝为其护卫,可曾愿意?”

    如今耶律大石新掌兵权,在军中尚未建立威信,故此才会如此的和蔼。

    韩德的心猛然沉了下去,原来不过是空欢喜一场,林牙不是要大用自己。

    便朝耶律林牙开口道:“回林牙,末将乃武夫,只知道战阵上一刀一枪的本事。这伺候人的活计,只怕末将做不来。”

    武夫都是这德行!给脸不要脸!

    耶律大石心中有了几分厌恶,脸上却笑意更浓,继续开口道:“欲破宋军,全仗先生设谋。其身关乎大辽生死,何不免为一试?”

    韩德喉咙动了一下,有点犹豫,却没有开口。

    旁边的亲卫见状,便齐声喝道:“大胆!竟敢抗命!”

    如今大战在即,抗命可是要掉脑袋的,韩德再傻也知道这一点。上阵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小命要紧,赶紧朝耶律大石跪下,开口道:“末将知罪!”

    耶律大石笑容不改,抬手道:“如此甚好!且先去见过先生。”

    韩德便站起身来,朝着王叶行礼道:“末将韩德见过先生。”

    王叶点了点头,挥手让其起来。韩德谢过之后,便站到了王叶座位背后。

    当晚,新城内大宴诸将。

    庆祝的主题原本是新得谋臣,王叶的再三苦劝之下,这才变成了故友重逢。

    自己正在吃里扒外,倘若在辽国这边名气太大,万一传回宋国,以后还怎么回宋国去坑蒙拐骗。

    耶律大石和王叶一番长谈后,心里已经有定数。于是晚宴上一扫往日的颓态,开始意气飞扬起来。席上酒到杯干不说,还主动四处找人拼酒。

    众将看到耶律大石神色飞扬,军心既然有主,便也开始放下心来,开怀痛饮。

    酒至半酣,有从人献上酒妓助兴。

    武夫所好者,唯权、财、色三样而已。

    酒席上顿时大乱起来,将领们一涌而上,抢过中意的美人便开始上下其手。大厅内很快便充满了嘤嘤嗯嗯的娇啼声。

    略有洁癖的王叶实在是看不下去,便避席逃了出来。

    刚在门口透了几口气,身后一阵响动传来。

    耶律大石借着几分酒意,搂着两名妖艳女子,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到了跟前,对着王叶开口道:“贤弟何故逃席?”

    此次宴席,耶律大石自认天衣无缝,王叶却洞若观火。

    耶律大石无非是一方面想试试自己的性情,另一方面却也想急速拉近和自己的关系,酒、色二字乃是男人之间拉近关系的不二法宝。

    自古以来,用人之道都是执短用长,把握你的缺点,使用你的长处。你要是真的酒色财气一无所好,那必然是所图甚大,对方还真不敢用你。

    前番已经用才能征服了耶律大石,如今便得适当露出一些破绽,有了把柄在耶律大石手中,这货才敢放心大用自己。

    于是王叶装作局促不安的模样,搓着手开口道:“厅内太促,故出来喘几口气。”

    耶律大石一看王叶局促的模样,心里便有了底,这货八成是个初哥。

    要说到男人之中哪些人最容易中美色圈套,那自然非初哥莫属了。初尝美妙滋味,一不小心就沉迷下去了,不是有句话么?年少之时,戒之在色。

    于是耶律大石笑了笑,将怀中的一名女子推了过来,开口道:“春寒料峭,贤弟且带回去暖暖被窝。”

    被推过来的妖艳女子两手顺势缠上了王叶的脖子。

    强忍着对这种公共汽车的厌恶,王叶却不得不装作猴急的样子,搂着女子开始上下其手起来。

    耶律大石双手也没有闲着,搂着怀中的美人一边乱摸,一边转头对王叶开口道:“今日乐否,比之在宋国若何?”

    王叶头也不抬的开口道:“未曾想人间竟有如此乐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