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书纪元-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举人?进士?你还真敢想?”一旁的一个童生摇头道。

    “只要能中个秀才,我就心满意足了,举人我是不敢想了!自十五岁获得院试的资格以来,三年一科,我一共参加了四次院试,次次名落孙山,这已经是第五次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中?”又一个秀才说道。

    “你这算什么。我村有个童生,从十八岁院试开始,考试考到了八十岁,还是未考上秀才!”

    苦逼的人群,大有人在。

    考上秀才的,毕竟是少数人;成为人上人的,毕竟是少数人。苦逼的是多数,失败者是多数,多数人为了科举,荒废了太多的时间,岁月,一事无成。太多的人才,被科举变成了废材。

    科举之后,八股之后,再无人才。

    刘秀静静的等待着。

    一般来说,官府会把考中的名单写在黄榜上,然后贴在贡院的墙壁上,只要考中的人都能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当然,那些花钱买的增生和附生不在此列,因为此时他们的名额还没出来。

    不过,在黄榜贴出来之前,在衙门做事的衙差小吏就会抢先得到消息,拿着红纸,敲锣打鼓的前来报喜领赏,地位越高的人所报的名次越高,得到的赏钱也越多。这也算是差人额外的赚取外快的机会。

    刘秀慢慢的等待着。

    “邦,恭喜李允李相公高中三甲第二十一名……“

    “邦,恭喜张文张相公高中二甲第十名……“

    听着外面一声声报喜的锣鼓声穿门而过,很多的读书人都是坐不坐了,纷纷站起身来,等待着。

    名次,是从后面开始,不断的向前着。

    一些读书人听到了姓名,纷纷上前,接过了喜报,欢喜至极,送上了赏钱。有一些五十多岁的老叟,得知自己上榜之后,喜极而涕,高兴的晕了过去。

    客栈内的考生们全都骚动起来,伸长了脖子张望,期待考中秀才的人就是自己。

    一个个名次纷纷出现,只可惜没有刘秀的名字。

    刘秀心中越发的失落,暗自道,看来我不是当御用文人的命,天生是造反的料,还是跟着白素素前去造反,最为实惠。

    这时,一个小吏面带喜色,高声唱道:“恭喜刘秀刘相公高中一甲第一名,请问刘相公在吗?“

    刘秀一愣,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自己高中了,而且还是一甲第一名,顿时惊喜异常道:“我就是。“

    小吏闻言,连忙走到刘秀面前一礼道:“刘公子,恭喜了高登黄榜,以后就要称呼您刘相公了。”说着就把红色喜帖递了过来。

    相公、茂才都是对有秀才身份的人的尊称。

    从现在开始,刘秀也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刘相公,今年二月参加县试,为第一;又是四月参加府试,又是第一;现在院试,又是第一,连得三案首,可称呼为小三元!”小吏说道:“恭祝公子,来年乡试中举!”

    刘秀长长松了一口气,看来不用跟随着白素素,前去造反了。

    起名为刘秀,现在算是名副其实了。

    刘秀一脸欣喜地接过喜帖,然后递了一块五两重的银子过去当作打赏。

    小吏喜滋滋地接过银子,转身离去。

    周围的考生虽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不管怎么嫉妒,表面上都也还是笑容满面,纷纷过来道贺,看向刘秀的眼神也是充满了羡慕,刘秀也一一笑着回应。

    接着,便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响声,原来是店小二正在放鞭炮。

    像他们这样的客栈,每次科举都会准备一两挂炮仗,待有人高中,立马点起,以示庆贺,同时也打响了自己客栈的名声。

    只见客栈掌柜的走了过来,拱手道贺:“恭喜,恭喜啊,张相公高中,毕店也是与有荣焉啊,老夫也没什么好相送的,张相公之前在本店的一切消费本店全部退回。如何?”

    刘秀又是感谢不已。

    他心情仍然有些难以平复,虽然只是中了个秀才,仍然处在士人的最底层,但毕竟已经不是平民,不是被宰杀的猪样,有了做人的资格了。

    平民百姓,说白了,就是朝廷圈养的猪羊,随时准备宰杀。

    正所谓是破门的县令,灭门的令尹。而不说这些有品级的官员,就是一些没有品级的小吏,动用一些特权,在徭役,赋税上,轻易的操作,就是能害死一家人,实现灭门。

    而成为了秀才,意味从猪羊蜕变为了人,有了做人的资格,

    所谓的县大老爷,可能爱惜百姓,可这种爱惜,更好似农民对牛羊的爱惜,对田地庄稼的爱惜。县太爷也不会与草民讲人权,讲平等,讲道理,就好似******不会与猪,讲道理一般。

    而现在,他变为了秀才,与县太爷处在了同一个阶层,可以讲道理,有着话语权。

    这个世道会欺你,但唯有功名绝不会欺你。只要成为秀才,宗老不敢难你,乡绅不敢难你,小吏不敢难你,衙役不敢难你,就是县太爷也给面子。

    再也不会出现,一个县衙的小吏上门欺压;而地主阶级,乡村恶霸,也不敢上门欺压。

    更为重要的是,刘秀的一些金手指,能够使用了。

    在之前,刘秀不敢施展金手指,发家致富,只因为一旦如此,可能引来虎狼,最后被吃掉;而现在考中了秀才,那些虎狼有了一丝忌惮,不敢上前,只要低调些,再做到利益共享,会收获很多很多。

    在过去,他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小孩子;可是现在考中了秀才,父母再也不会把他当作小孩子了。

    “我现在仅仅是十三岁,就是考中了秀才,若是运气不太差,考中举人,也是有可能的!只要考中了举人,那时就能成为县城一霸!”

    刘秀想着。

    在过去,他一直以为,童生是高中生,秀才是大学生,举人是硕士,进士是博士,翰林是博士后。

    可现在看来,童生意味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

    秀才是预备公务员,有资格成为股级官员,科级官员;

    举人,有资格当县级官员,市级官员;

    而进士,是厅级预备官员,有资格当市长,省公安厅厅长等官员。

    而翰林,有资格成为部级官员,国级官员。

第48章天舞门

    想着这些,刘秀不由得痴了。

    心中一个个计划,纷纷出现,一个个念头纷纷出现。

    唉,最后还是叹了一一口气,刘秀心中道:“我要考举人。唯有中了举人,才能成为英州霸主!”

    秀才毕竟是最底层,唯有考中举人,才算是迈入中层。

    而乡试,乡试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员未入流者)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原则上包括州府县学中经过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级的生员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实际上凡经过科考,录科、录遗合格的考生均可以应试。但有过失而罢黜的官吏、街头艺人、妓院之人、父母丧事未满三年的,均不准应试。

    因为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

    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距离最近一次乡试,大约有一个月时间;距离下下一次,还有一年时。

    一年时间,不断的温习各种功课,为中举,做好准备。

    “中举呀,中举!”

    刘秀想着中举二字,挥毫泼墨,又是开始写起了小说《范进中举》: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刷刷点点,刘秀快速的书写着。

    大约是四千六百多字,只见一篇文章写成了。

    写完之后,吹着风,晾干着。

    这时,一阵香风出现,只见一个女子出现了,正是夏灵萱。

    “恭喜你了!”夏雨轩说道,“县试、府试、院试,皆是案首,考取了小三元!”

    “小三元算不了什么,中了大*三元那才是本事!”刘秀淡淡道:“希望,接下来,运气好,考中举人。莫要成为了蒲松龄!”

    蒲松龄写下了《聊斋志异》,若是在现代,又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一位大文豪;只可惜了,运气极端不好,在连中三元之后,考试考了五十年,还是没有考中举人。为什么考不上,只因为考官记住了他的名字,偏偏让他考不上。

    科举场上,猫腻很大。

    很多有着惊世之才,纷纷落榜;反倒是那些才学一般者,纷纷上榜。只要不是出现了文盲,考中解元的行为,只要不是作弊的太厉害,皇帝是不管作弊案件的。

    皇帝只有一条底线,不准造反;

    臣子们只有一条底线,不许挡住发财路。

    皇帝可能反贪污,可更多是为了平民愤,而不是为了挡住臣子们发财路。皇帝若是挡住了臣子们发财路,臣子们不介意兵谏,不介意让皇帝无疾而终。

    历史上,科考弊案,往往是臣子们做的太过分了,弄得满天下皆知,弄的学子们弄学潮,让文盲成了解元。把皇帝们当凯子玩弄,皇帝愤怒了,才彻底清查。至于平时间,做一点小猫腻,一些小手段,只要适度收敛,皇帝相当于没有看见,水至情则无鱼。

    “蒲松龄是谁?”夏灵萱问道,

    “一个科举的失败者,另一个范进而已!”刘秀说着,“这是我写下的一篇文章,你看一下!”

    说着,将文章递了过去。

    夏灵萱翻看着,只见一页一页翻动着·,片刻之后,看完了,说道:“你们文道一脉,有些可怜,为了区区功名,竟然这样!”

    “其实,文道一脉与仙道一脉,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刘秀淡淡说道:“仙道一脉,追求的是长生,天道决定修士生死,可偏偏又以长生为诱饵,诱惑尔等修道。没有得饵的人,无法超脱生死;得饵的仙人,自以为超脱生死。大多数人却仍有陨落之日。”

    “仙是站在山上的人,但即便站在了山上。头顶仍有一片天空,脚下仍有一片大地……天在上,地在下,形成了牢笼,困住了你们一个个修士!”

    “而我们文道一脉,追求的是功名利禄。君王可以轻易决定读书人,功名利禄,可是偏偏要以科举为诱饵,诱惑我们读书人科举。科举落榜之人,无法超脱;那些侥幸上榜的人群,看似人上人,其实只是君王圈养的鹰犬而已!自从有了科举,读书人就被君王圈在笼子内,乱世再也出不了英雄!”

    “既然你厌恶科举之路,为何不丢弃科举,入我仙道!”夏灵萱诱惑道:“凡尘滚滚,凡人寿命不过是百年岁月;可是我等修士,只要是成就大修士,寿命在千年左右;修为越高,寿命越长!”

    刘秀却道:“山珍海味美好吃,而馒头咸菜味道难吃。然而我还是喜欢馒头咸菜,只因为可以轻易获得;而山珍海味,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走上修道之路,的确是能长生,可是距离我太遥远了,修士众多,可是能长生的还是少数人!”

    “我还是先顾及眼前吧!长生美好,可是距离很远;而科举近在眼前,却能很快达到!”

    仙道,其实是又一个科举而已。

    仙门,实际上是另一个朝廷而已。

    看似有太多不同之处,其实相似之处,太多太多了。

    “也罢,人各有志,若是有一天,你厌恶了科举,厌恶了人间红尘,我可接应你进入仙门,追求长生之路!”夏灵萱说道。

    “若是我功名成就,有了闲暇时间,会加入仙门一脉,习练各种仙术!”

    刘秀平静的说道。

    “临别之前,再送我一首诗吧!”夏灵萱说道,“不久之后,我也要离开英州了,红尘滚滚。我从仙门而来,走入红尘,为的是历练,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

    “以什么为题材?”

    刘秀问道。

    “我们天舞门,以舞蹈入道,舞曲之中,蕴含大道,可引动仙神意志。”夏灵萱说道,“今天晚上,可要到我天舞楼!”

第49章山神

    琴声瑟瑟,丝竹和鸣,身姿曼妙的舞姬轻歌曼舞,轻纱遮体,天舞楼内,一个个才子,书生,正在推杯换盏,享受着考试之后的愉快。

    刘秀在一个角落坐着,欣赏着舞曲。

    这是夏灵萱最后一场舞蹈,这一场之后,将离去英州,前往他方。

    这是刘秀,第一次进入了天舞楼。

    伴随着一个个乐器响动,伴随着一个个女子舞蹈响起,浩大的舞蹈,随着开始了,恍惚之间,似乎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岁月。

    天舞门,是来自太古门派,传说在人皇时代,就是流传开来。

    那个时代,天舞门一些弟子,曾经为人皇献舞,庆祝击败古神族,有舞蹈《人皇破神乐》,几十个乐器伴奏,上百人挥动着长剑,演奏着古老乐曲。

    后来,一些大帝登基后,天舞门都会前献舞,演奏《帝舞》,浩大至极,讲述着盛世的繁华。

    当然了,一些大帝功德浅薄,未能得到天舞门认可,天舞门拒绝上前演奏。

    到了圣人时代,又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创,天舞门为一些圣人演奏,并得到了圣人的认可,那时主要是演奏着《圣舞》,赞扬着圣人的美德。

    很快的一曲舞蹈结束了。

    而这时,一个个才子,纷纷提笔,书写着诗歌。

    刘秀看着,也是提笔写道。

    其一: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其二: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写完之后,刘秀转身离去。

    …………

    背着书袋,刘秀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上。

    风尘仆仆而来,风尘仆仆归去。

    望着刘秀远去的身影,夏灵萱说道:“我也该离去了!”

    “圣女,你要前往何方?”白素素问道。

    天舞门,外门弟子居多,占据九层之多;而内门弟子不足百人,而真传弟子仅仅是两三人而已。外门弟子,多数是行走在世间,资质一般,一生成就有限,在世俗之中,形成了严密的关系网络;

    而内门弟子,资质较为不错,一生可成就大修士。

    可大修士似乎也是极限了。

    而真传弟子,是历代天舞门最为优秀的弟子,可成为天舞门掌门,或是太上长老。

    而白素素,为天舞门内门弟子,后来加入了白莲教,一直与天舞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一站,就是到了楚国都城,接着又要去燕国,接着去云蒙,接着去火罗,若是可能还要去海外!”夏灵萱淡淡说道,“走出了天舞门,行走在天地之间,只感到天地之广大,更是结识了一个个天才,一个个人之骄子!”

    “还有,刘秀不简单,天生大气运,身上有着圣人遗留的气运,不出十年,定然成就大儒!”

    大儒,战力上媲美元神大修士;而在地位上,却是远远超越了元神大修士。

    “是,圣女!”白素素说道。

    “适当给予他一点照顾!”夏灵萱说道,“天地之间,劫气在涌动;繁华盛世之中,蕴含危机。而他是一枚,不错的棋子!”

    …………

    刘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回家,将家中的消息,分享给父母。

    而他这时也隐约之间,理解了项羽的感受,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心中的快乐,若是不能与父母分享,那快乐将会贬值很多很多。背着书袋,刘秀不由有些急躁,只因为按照现在的速度,想要赶回家,至少需要两天时间,“看来,需要卖一匹马了……不行!”

    片刻之后,刘秀就是摇了摇头。

    马匹,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

    一些贵重的宝马,价值千金;即使是逊色一些的驽马,也是价值上千贯。而埋下了马匹之后,需要学习骑术,骑术又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其难度并不比后世的驾照便宜。而马的草料,更是昂贵至极。

    马的吃食,极为讲究,吃青草太多了,容易跑肚拉稀。

    马需要****饲料,还需要上好的盐喂养,又是要熬豆浆,把鸡蛋和黄豆等,补给。

    一个良马,花费的饲料,一月便是几十贯之多,还需要专门人喂养,一般人还真的喂养不起。

    “罢了,买不起良马,那就买驴实惠!”

    刘秀心中下定了决心。

    还是毛驴好养活。正所谓是养了一匹马,好似养了一个爷爷;养了一个毛驴,多了一个伙伴。

    夜晚,刘秀在一个山村居住了下来,听闻刘秀是秀才,立刻给予礼遇。刘秀看着这一幕,不由的感叹着,还是秀才有地位。

    躺在了床上,正要睡觉,忽然听到了呜呜的哭声,似乎主人在哭啼。

    哭声中带着哽咽之色,刘秀听着不由的心烦意乱,站起身来,出了门,敲响门声。这时老大爷开门了,问道:“相公不睡觉,所谓何事?可是睡的不好!”

    “不是,只是听着有哭声,心情烦躁而已。老人家,可有什么烦心事,说来道道,说不定我也能解决一二!”刘秀说道。

    “我孙儿,明天就要没有了!”老大爷说道,唉声叹气。“这有什么办法,今年大旱,旱情严重。我家运气不好,正好被抽中了!”

    说着,老大爷开始讲述了起来。

    本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