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阿里集团,除了技术部董磊那些程序员之外,林寒也就和这位刘建主管最为相熟。
至于马,毕竟是阿里的首脑人物,倘若为这点事情就去麻烦他,未免有些不识抬举。
刘建有些意外,想了一下说道:“你那位朋友的情况,能跟我说一下吗?”
“她就是陆翎姗,万象金樽广告里的女主角,你应该看过吧?”
刘建恍然:“是她啊,那个广告最近很火,我当然看过。”
林寒微笑:“怎么样,以陆翎姗的条件,能不能到阿里发展?”
“她形象这么好,又有一定的名气,当然没问题。”刘建说道,“我这就和阿里电影公司那边的同事说一下,让他们和陆翎姗联系。”
“行。”
刘建想起了什么,忙问道:“对了,我听说那个广告的整体方案,是由你策划的,真的假的?”
“一时兴起而已。”
“我本科读的就是广告设计专业,说真的,你这个广告的思路,以及人物设计,确实十分惊艳,很能吸引眼球。最后那句‘永远的17度’,我估计会成为新一代的洗脑广告词。”
林寒笑了笑:“主要还是演员合适。。。。。。不过,我倒没想到,你居然是广告专业出身。”
刘建微微一叹:“只是大学时候的专业,设计类的专业都要讲天赋。如果能有你这样的天赋,我说不定就立足广告业了。”
“也许吧。”
林寒不置可否,随口说了句:“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别提了,当年高考失利,浙大而已。”
“。。。。。。”
。。。。。。
随着广告的升温,金樽的销量持续走高,紧缺不断,酒厂的第二期扩建计划,也随之提上日程,计划产量将在一年内翻升五倍。
如今的万象酒业,已经成为田湖村当之无愧的擎天柱,支撑起全村乃至周边一系列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影响力日渐雄厚。
是以对于酒厂的再次扩建,从县政府到村委会,全都大力支持,畅通无阻。
田湖村划出一大块地,包括一部分村民住宅也纳入拆迁,为酒厂扩建腾位置。
至于县政府,则经过讨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拟定将尚阳镇打造为示范镇,以田湖村为中心,扶植万象酒业、万象垃圾处理公司。
除此之外,县委书记还在县委县政府的一次工作报告会议上指出,要从田湖村与万象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开拓创新,摸着石头过河,找到属于南水县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
几天之后,林寒的一应出国手续办理完成,他随即便从沪上国际机场,乘机飞往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首府城市达尔文。
数小时后,飞机飞出华夏领空。
头等舱内某处,林寒倚在座位上,手里正拿着一本英文小册子,随意地翻看着。
就在这时,隔壁座位上一个体型略发福的中年人向他打了招呼,用有些生硬别扭的中文,微笑说道:“国内的?”
林寒礼貌性地点点头:“是啊。”
“怎么称呼?”
“林寒,你呢?”
“埃里克王。”中年人说道,“我生在澳洲,没有正式的中文名,你叫我老王就行。”
两人随便聊了一会,林寒问道:“听说在澳洲买农场很便宜,一般都是什么价格?”
“国内有不少人都打算到澳洲买一座农场,价格确实不贵,几十万澳元就能买一座面积很大的农场。。。。。。不过坦白说,我并不建议你这样做。”老王说道。
“怎么说?”
老王缓缓说道:“根据澳大利亚政府规定,非本国人禁止购买休闲性农场。”
“而澳洲的经营性农场,60%都处于亏损状态,剩下的40%中,又以薄利为主,很少有农场具备较强的营利能力。”
林寒本来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还得到这么个情况,不由感到好奇:“这是怎么回事?”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澳洲自然环境不太好,耕地质量差,而且政府对农业用水有很严格的限制,哪怕河流途径自家农场,也很难利用多少。”
“另一个原因,则是市场的缘故。澳洲本土的农业市场规模很小,价格偏低。出口海外最理想的国家是华夏,但华夏政府对这方面又有严格限制,出口量都有配额,很难抢到。。。。。。”
“当然,如果你能和澳洲政府搞好关系,在水利、销售等方面会得到不少优惠,由此致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老王笑道,“你这次来澳洲,也是想买一座农场吗?”
“有钟意的话可能会买,但也不一定,到时候再说吧。”林寒笑了笑。
“老王,在澳洲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提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下澳洲的五害了。”老王有些感慨。
“首先是袋鼠还有兔子,由于这两种动物泛滥成灾,对农业已经造成了很大破坏,有时还会骚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烦人。”
“尤其是野生红大袋鼠,可以长到2米,体格非常强壮,有时会揍人。。。。。。”他缓缓说道。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猎杀兔子早就已经见怪不怪,猎杀袋鼠也已经逐渐合法。”
“再有就是苍蝇,澳洲的苍蝇虽然属于益虫,但数量十分巨大,如果不是在城市区,也是不得不注意的。”
“还有就是由于旱季较长,澳洲许多地方经常发生森林火灾,如果你打算开农场,这个也必须要注意。。。。。。”
“这才四害,第五害是什么?”
老王看了他一眼,好一会才说道:“至于第五害,就是澳洲少年了。”
林寒一怔:“澳洲少年,什么意思?”
老王没有解释:“等到了达尔文,很快你就明白了。”
第133章 神奇的东方力量(第一更)
飞机上,林寒和埃里克王时时闲聊,渐渐熟络起来。
不聊不知道,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老王,竟然还是澳大利亚bhp公司的一位副主管。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企业之一,bhp公司以油气业务为主,是全球五十大石油公司之一,在澳洲以及东南亚等地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两人谈笑之际,老王便说,等到下机之后,由他带林寒到达尔文转一转,略尽地主之谊,林寒欣然接受。
一段时间过后,飞机抵达达尔文国际机场,乘客陆续下机,两人离开机场,便朝着附近的一家酒店而去。
达尔文虽然是澳洲北领地首府,但总人口也不过只有十几万人而已,人口密度依然很低,走在路上,常常几分钟才能遇到寥寥数人。
马路上的汽车,也是偶尔才过去一辆,大多悠哉悠哉慢腾腾的,并不急躁,也没有一辆车闯红灯。
生活节奏舒缓,可以说是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最大的优点之一。
这里的薪水、福利很高,如果没志气点的话,从生下来就可以开始厮混,只要不破坏社会秩序,完全不会有升学、住房、买车等一系列压力,过的简直是考拉一般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物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学习的愿望,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在华夏人看来,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
比如说。。。。。。
“你好,请给我拿两瓶饮料。”
林寒和老王来到一家路边商店,随手指了一种看起来样式十分新颖的饮料,华夏味英语讲得还算顺溜。
三十多岁的金发女店员,看着眼前两个陌生的亚洲面孔,显然有点小诧异。
她转身拿来两瓶饮料,说道:“一共六澳元。”
除华夏之外,多数国家都还没有普及移动支付,而信用卡什么的林寒又用的不习惯,所以来澳洲之前,他就兑换了一些澳元纸钞,随身携带。
他取出两张澳元,一张十元,一张一元,很随意地递给了店员。
这一幕,看得一旁的老王差点笑出声来。
果然,女店员一脸懵逼:“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小费吗?”
林寒一愣:“找我五元啊。”
女店员有些慌了,仿佛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手忙脚乱地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地敲了几下。
“哦天哪,居然真是五元!这太神奇了,难道是来自东方的巫术吗?!”
看到计算器上显示的“5”,女店员惊讶和激动的神色,简直就像当初库克船长第一次发现澳洲大陆一样。
这场景,看得林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看向老王。
老王笑了笑,用中文说道:“大多数澳洲人的数学都很糟,糟到你无法想象。。。。。。凑整找零这种操作,对他们来说确实很神奇。”
这种情况在欧美国家十分常见,由于对基础数理知识的普遍不重视,许多外国人的数学能力,都相当糟糕。
而且,与华夏不同,很多国家在考试的时候,允许带包括计算器在内的各种工具。
本来基础就不好,考试还允许带计算器这类工具。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运算能力将会差到怎样的地步。
欧美国家大学升学考试的压轴难题,被华夏初中生吐槽“送分题”的事情,早已经屡见不鲜。
前不久,英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讲述的就是英国学生,接受华夏老师各种重口味调教的故事。。。。。。
华夏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民众,都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文理知识,能贡献出十分价廉却高效的劳动力,从而让华夏成为而今的“世界工厂”。
当然,虽说华夏已经在大众层面取得完胜,但在尖端领域,却依然还在追逐欧美发达国家,任重而道远。
两人拿到饮料之后,继续走在达尔文街头,老王则像个导游一般,介绍着当地风土人情。
“对了林寒,你来澳洲打算买房子吗?”老王忽然说道。
林寒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
“如果你要买的话,一定先多打听打听。华人对购房置产十分狂热,这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事情,不少华人都因此被人下套坑了。”老王提醒道。
“不过我看你英语还不错,应该不至于被坑。”
林寒想了想:“达尔文这边房价怎么样?”
“还行吧,虽然远远比不上华夏的北上广等地,但毕竟也是北领地首府。。。。。。像我在这的别墅,就是花80万澳元买的。”
林寒点头:“如果是公寓套房呢?”
“看地方吧,好一些的如临海观景公寓,也得三五十万澳元。如果你打算开公司、牧场、农场,最好事先买一套房子,名下有了固定房产之后,办事会方便许多。。。。。。”
走了没多久,老王笑着一指前方:“到了,加里维克斯酒店。”
只见在前方不远,赫然有一座颇为富丽的欧式建筑,建筑上挂着一个大牌子,写着:gallywix。
在加里维克斯酒店附近,人流明显多了不少,人来人往,不像之前那般冷清。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商铺林立,客流亦不在少数。
显然,这里正是达尔文的繁华地段之一。
就在林寒打量周围的时候,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笑声,起初他尚没觉得有什么。
然而很快,他的肩膀就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
“hey!”
林寒皱眉,转头就看见了一个十五六岁的金发爆炸头少年,脸上带着雀斑,正一脸戏谑地看着他。
在他身后不远处,还有几个年龄相仿的澳洲少年,围在一起,嬉笑地指指点点,嘴里说些奇奇怪怪地话,还有做鬼脸的。
“chinese!oh,chinese!”
“look,two_real_chinese!”
看到林寒的脸之后,这个少年当即瞪大眼睛,又看了看一旁的老王,立时便大喊大叫大笑起来,回头对同伴说道。
老王一叹,过来用中文说道:“澳洲特产,五害之首。。。。。。不要理他们,咱们走吧。”
第134章 临海公寓(第二更)
“你要是在达尔文或者其它人多的城市呆上一段时间,就能发现,每当你走在路上,那些不可理喻的澳洲少年,就会时不时地突然跑过来拍你肩膀一下,然后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
“这种情况其实都不算什么,反正我在澳洲这么多年,对于这帮熊孩子,可算是身经百战了。。。。。。一个个都太无知、太幼稚了。”
灯光明亮的酒店餐厅,林寒两人相对而坐,各点了一份牛排,老王一边切着牛排,一边说道。
林寒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夸张,一群毛孩子而已?”
“还毛孩子,都早熟着呢。像刚刚那几个,喝的酒绝对比我多,情感经历也绝对比我丰富得多。。。。。。”老王说道。
“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是严重的刑事犯罪,政府根本管不了,而且也懒得管,一些家长也往往不作为。”
“犯罪成本低,又缺少管教,偷抢斗殴之类的事情,太常见。而且他们很多对华人的态度不太友好,有时甚至会公开嘲笑。。。。。。”
“真是熊孩子猛于虎也。”老王摇了摇头。
林寒问:“澳洲的种族歧视情况怎么样?”
“明面上的歧视很少,但某些澳洲的白人,对华人始终抱有一种警惕、戒备的心态,说来也挺让人奇怪的。”
林寒想了想:“我听说,欧美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叫歧视,对华人的态度则是敌视,你觉得是这样吗?”
老王皱眉沉吟了一会:“嗯,也不是没有道理。”
“黑人热衷搞政治运动,喜欢强调种族歧视,要求各种特权,但相对于亚裔,却并不怎么努力学习、工作,所以一些白人很瞧不起他们。”
“华裔虽然对政治运动没什么兴趣,也不喜欢把种族歧视挂在嘴边。但华裔却在学术、工商业埋头苦干,抢走了部分白人的教育资源和高级职位,闷声发大财,所以被一些白人敌视。。。。。。”
快要吃完的时候,林寒说:“我打算到多里斯韦尔买块地,照你所说,是不是应该先买一份澳洲本地的房产?”
“也不是非买不可,但有一份澳洲本地的固定房产,确实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林寒点点头:“既然这样,我想在达尔文买一间公寓,不用太好,差不多就行。你要不帮我参谋一下?”
老王笑道:“其实不怎么用参谋,只要不碰上黑心商家,达尔文房子不少,很好挑。”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栋精品临海公寓,据说挺不错的,价格也不贵,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带你去瞧瞧。”
“行,那就麻烦你了。”
。。。。。。
作为澳洲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达尔文的许多房子,都是临海而建,风景绝佳,东亚一些有闲钱的富人,不少都喜欢在这挑一处房产。
当天下午,老王带着林寒,在某房地产公司一位金发碧眼长腿丝袜美女的陪同下,来到了一栋临海观景公寓,选了个中层的套房,实地考察。
如同澳洲的地广人稀,公寓的空间也十分宽敞,林寒目测,怕是有快200平米,而且已经有过装修,布局颇为精致。
“先生,这间公寓面积180平米,配套设施完全,从阳台即可望见大海,采光适宜,您觉得怎么样?”金发碧眼的美女小姐笑眯眯地介绍道。
虽然林寒在澳洲买房,主要是为了方便后面的土地收购,但看了这公寓之后,也不禁暗自点头。
这房子确实不错啊,以后拿来当做在达尔文的落脚点也挺好,偶尔过来度个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诗情画意。。。。。。
“很好,这间公寓多少钱?”
美女说道:“首付只要8。1万澳元。。。。。。”
“我说的是全款。”
美女先是一怔,随即面带笑容,说道:“全款38。6万澳元。”
三四十万澳元,不到两百万软妹币,林寒自然挥金如土,就将这间公寓给买了下来,作为他在达尔文的“根据地”。
从此以后,他也算是在澳洲有固定房产的人了。
搞定房产之后,林寒就来到达尔文唯一的一所大学查尔斯达尔文大学,联系了几位十分专业的地质勘探学者,表示过一段时间,会请他们到一处土地进行矿产勘探工作。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是澳洲排名前十的名校,从世界排名来看,虽然比不上华夏国内的清北,但也堪比上交浙大一类,绝对称得上是权威机构。
由其权威人士进行的勘探,自然可以开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毕竟林寒虽然知道多里斯韦尔确实有金矿,但要想卖出去,也得拿出有力的证明才行。
由于林寒给出的劳务费相当优厚,几位查尔斯达尔文大学的学者当即表示,随叫随到,绝无问题。
。。。。。。
数日之后,林寒开车前往位于达尔文南、戴利河西南的多里斯韦尔。
由于北领地的人口实在太少,多里斯韦尔这样只有千把人的小地方,不要说机场,就是铁路都没有一条,只有区区一条公路可以抵达。
所以,为了能够来到这里,林寒特意花了十几万澳元,买了一辆各方面还算不错的越野车。
一路上,宽敞的马路两侧,到处都是一片青葱的草木,时而夹杂着一些沼泽地,各种飞禽走兽屡见不鲜。
有好几次,林寒都差点撞到了野生动物,好在手速快,及时刹住了车。。。。。。
穿过一片青葱之地,来到多里斯韦尔,林寒的第一印象便是空旷,真正的人迹寥寥,半天都见不到一个影子。
说是小城,但从人口来看,勉强也就算是个小镇。
只有在中心地带,才有那么百十来栋别墅小楼,以及街道等设施,像个居住区的样子。
不过,林寒的目标还不在多里斯韦尔的“市中心”,而是其东部的一个小镇格尔顿镇。
多里斯韦尔尚且人烟稀少,格尔顿镇就更加空旷了,全镇只有几十户人家,清一色的别墅小楼,分布较散,占地面积全都宽阔,每家都仿佛地主一般。
第135章 废弃农场(第三更)
开着越野车,林寒来到格尔顿小镇,刚一下车,入眼便是大片的草场,灌木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