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月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宣布进行重要改革,公司依旧由国资委控股,但万象集团也将持有49%的股份。
同时,万象工业宣布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成熟,汉东省、夏门市将成为第一批用上聚变能源的地区,人类社会也将迅速迈入聚变能源的新时代。
中央、国务院、环保部、能源局等各机构纷纷发声支持。
汉东省书记宋书清、夏门市书记章士相分别主持会议,就当地聚变能源的建设推广问题发表讲话……
核聚变消息一出,动静堪称天崩地裂。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石油,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跳水,一路跌至20美元以下。
但凡上市的石油公司、电力公司,股价无不全线崩溃,一路狂泻,怎么兜都兜不住。
而像以电动汽车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则气势如虹,直线暴涨。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评级、标准普尔以及穆迪公司纷纷紧急调整多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华夏主权信用评级全部升至aaa级,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到两个等级。
至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俄罗斯等石油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至少下调三个等级。
本来就处境凄惨的石油国家如委内瑞拉,更是跌入谷底,主权信用评级直接被划入最渣的c级。
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剧烈动荡,每分钟都有上百家公司倒闭破产,一场空前罕见的国际经济秩序大洗牌近在眼前。
又过六个月,汉东省、夏门市共五座仿星器建造完成,汉东省三座,夏门市两座。
总共1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即使人口较为稠密,五座仿星器的发电能力依然显得十分富余,怎么用都用不完。
于是这两片区域的电价比全球任何地方都便宜70%以上,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火热目光。
尤其夏门市,几年前面积平白扩大了差不多40倍,还被国家设为直辖市,要土地有土地,要政策有政策,现在电价还这么便宜,简直是投资建厂的天堂。
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企业都蜂拥而来,意欲扎根汉东省或者夏门市。
但这两个地区毕竟非同寻常,汉东省是华夏第一经济强省,万象科技总部所在,夏门市则毗邻台湾特别行政区,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普通企业想进也进不来。
最终进到这两个地方的,大都是些高科技产业,计算机、金融、生物等等。
没挤进来的企业也并不灰心,开始往华夏其它区域涌去。
反正华夏全国肯定要普及聚变能源,汉东省、夏门市第一个吃螃蟹,其它地方也不可能落下。
在全球企业疯狂涌向华夏的同时,世界经济秩序再次剧震,直接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人类近代以来,有不少经济危机都存在着科技进步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这次也是如此,万象集团直接拿出来几十年后的核心黑科技,步子之大前所未有,不发生经济危机才怪。
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各石油国家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多米诺骨牌一般地纷纷破产,石油公司、电力公司同样如此。
中东、非洲更是发生了一系列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横行,动荡不安。
华夏虽然有所准备,而且仿星器就在自己手中,但在这场大危机中也难免付出了一些代价。
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就失血严重,正忙于缩减石油燃料业务,东部地区的火力发电站也开始陆续拆除。
煤老板什么的,也是大波大波地破产……
他们对于核聚变这项新技术以及万象集团,肯定会心怀不满,恨得咬牙切齿的人当然也有。
所以从k1仿星器的消息公布起,媒体上除了对科技进步的赞颂,还有不少负面的内容,诸如:
《核聚变将毁灭世界》
《xx科学家警告:不要发展核聚变技术》
《万象集团不可告人的阴谋与野心》……
其中最常见的套路莫过于,通过“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更大”得出结论“核聚变能源比核裂变能源更危险”。
好在火力发电、石油燃料也就诞生百多年,不算古老,否则“传统遗失”之类的说法估计也要蹦出来。
但历史进程终究是不可逆的,仿星器在明,量子计算机在暗,各种旧秩序被万象集团撕得支离破碎,甚至连美国经济都受到重创。
仅仅又过去半年多,两极的实力对比就发生巨变,华夏的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130%左右。
同时,万象集团也随之急剧膨胀,以公司的身份,经济规模超越加拿大,位列世界第十。
这还不算由万象实际掌控的墨西哥、东帝汶、索马里等十几个大小国家,以及藏在奇点研究院地下室的武仙座量子计算机。
华夏势力尤其是万象集团的爆炸式成长,让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naic感到十分焦虑。
为了抗衡另一极,naic的组织结构变得愈发紧密,甚至出现了“西方一体化”的势头。
而恰在此时,俄罗斯由于不堪油价暴跌的压力,终于与华夏割袍断义,彻底倒向naic。
……
第515章 首脑会议
……
纽约。
随着核聚变能源普及的疾风骤雨,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另一极的崛起,naic三十多个成员国的最高领导人,相继来到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总部大厦,参加首脑会议。
此次会议议程颇多,各国元首以及北约方面就经济、政治、军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讨论,时不时有重磅消息抛出,举世瞩目。
会议进行中。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会议上提到:“到目前为止,华夏已经有75%的区域用上廉价、清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聚变能源,而他们显然不愿意将这项技术分享给naic的任一成员,至少在我们的资本、工厂全部逃到华夏之前是如此……”
“毫无疑问,聚变能源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打破华夏的技术垄断。”
“如果没有自己的聚变能源,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将失去整个世界。所以我提议,naic成员应当签署协议,共同研发属于自己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技术的重要意义,自然是无人不知,只是在研发方向上,会议出现了些许分歧:到底应该选择仿星器还是托卡马克。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托卡马克相对更容易实现,各国在托卡马克上的投入也是最大。
但万象做出的最终成果却是技术门槛更高的仿星器,这让人们感到困惑和疑虑。
德国本身是最热衷仿星器的国家,所以在默克尔的提议中,合作研发协议的大方向便是仿星器。
尽管过程出现了一些争论,但毕竟万象已经证明仿星器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所以,会议最终一致通过,决定“师华长技以制华”,签署《可控核聚变技术合作研发协议草案》,将仿星器作为合作研发的大方向。
随后,俄罗斯总统葡京提到:“我认为我们应当认清一个事实,今天的华夏非比以往,准确地说,它多了一个特殊的部件万象集团。”
“这家拥有870万员工、可直接影响甚至控制几十个国家25亿人口的‘公司’,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非政府组织,而且它还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万象集团十分热衷环保,以世界环保部自居,但事实上,它却有着建立世界政府的野心。”
已经年过七十的葡京说话时摘下了同声传译耳机,他晃着右手食指,目光严肃地用俄语说道。
“……在此我提议,naic的成员,应集体退出万象环境委员会,没有它,我们依然可以……”
之所以在说话时摘下同声传译耳机,为的就是不被任何人打断,然而他还是被打断了。
只听加拿大新任总理大卫切努宣科用有些生硬的俄语,慢悠悠地说道:“葡京总统,我们可以理解你的心情,毕竟哪个国家都不愿意和华夏的边境线突然延长4000公里……”
葡京的脸微微一沉:“俄语说得不错,环保党党首。”
大卫切努宣科是加拿大绿党党首,绿党极力主张环境保护政策,但本身的影响力却比较有限,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近几年,借着万象环境委员会在国际上的强势影响力,加拿大绿党才得以迅速发展,并最终爆冷出了一位总理。
葡京说切努宣科是“环保党党首”,言下之意,自是暗示他与万象集团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
切努宣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诚然,万象环境委员会与万象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说到底是两个机构。不管怎么说,万象环境委员会都是最权威、最具执行力与现实意义的国际环保组织。”
“它的作用有目共睹,全球污染气体排放连年大幅度下降,每天都有9000万棵树被种下……80亿人口都深深受益于此。中立是万象环境委员会的最高准则之一,环保是全人类的事业,不应该成为任何人谈判的筹码。”
“况且,是否退出万象环境委员会属各国内政,全凭自愿,naic不应做出强制性要求。”
顿了顿,切努宣科接着说道:“另外,万象环境委员会提供的环保工业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俄罗斯现在不也还没退出吗?”
关于万象环境委员会的问题,会议再次出现分歧,俄罗斯提议“共退”,但遭到多国反对,最后美国也提了反对意见,遂不了了之。
而在事后,俄罗斯国内几经争论,也未能做出退会的决策。
这最主要是因为,万象环境委员会依靠诸多环保工业技术、环保标准以及强大的资本,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国际环保秩序,任何国家单独退出,都会丢失大量的技术支持与商品出口,属于“杀敌三百,自损两千”的倒霉事。
当然这是后话,naic的首脑会议依旧在进行。
会议上,为应对万象集团发行的数字货币“万比特”,美国提议设置专门机构,加强naic各成员国之间的金融合作。
万比特是奇点研究院与万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武仙座二号量子计算机开发的一种特殊区块链货币,受万象资本监管。
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挖掘万比特,但普通计算机十亿年都挖不出来半个,且无法在市场上流通。
所以实际上,印钞发钞的武仙座二号量子计算机,起到了央行的作用。
万比特优点众多,比如洗钱、贪腐、逃税漏税等违法活动,就因此直接被彻底堵死。
万象资本此前在一些国家发行的法币,如今已经都和万比特挂了钩,这让万比特直接成长为一种举足轻重的国际性货币。
作为金融中心的美国,对此自然十分抵制。
最终提议得到一致通过,会议决定设置联合银行。
随后切努宣科提议道:“由d…wave主要负责的量子计算机研发工作,不久前有了重大突破,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实现30个逻辑比特位,初步具备实用价值。”
“科学家推测,华夏已经掌握上千逻辑比特位的量子计算机,所以我认为,naic也应加大对量子计算机、量子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的投入……”
第516章 天行者
“啪啪啪……啪啪啪……”
强大的脑力、敏锐的思维,以及远超人类极限的肌肉与神经功能,让林寒敲代码的手速比家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还快,运指如飞。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正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乱敲呢。
而事实上,林寒十分清晰地记着自己敲过的每一行代码,不仅能倒背如流,甚至还可以在大脑中模拟运行一部分。
在几年的高强度设计、编写工作中,这个被暂名为“ai_0”的强人工智能软件的代码经过无数次修改、扩充、删减。
半年前,代码总量还是160多万行,经过几轮精简,如今变成了105万行。“ai_0”的内核代码、外核代码以及它们的形式验证工作,都已经接近尾声。
林寒现在基本可以确认,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再过不久就要完成了……
几个小时之后,林寒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座位上倚了片刻,随即离开书房。
刚迈出书房没几步,就见罗萱端着一盘鱼从厨房出来,她将鱼放在桌上,一边说道:“都‘闭关’快两个星期了,你可总算出来了……呐,过来尝尝新菜。”
林寒凑过去,看着盘中长相奇特、他从未见过的鱼,一边坐下来,一边不由问道:“这是什么?”
“大奥顿星的一种海鱼。”罗萱夹了块鱼肉送到他嘴边。
希望号上除了船员、设备,自然还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其中就包括奥顿双星各种生物的dna信息。
根据这些dna信息,万象实验室已经“造”出多种来自奥顿双星的生物,这种海鱼自是其中之一。
林寒尝了几口,罗萱便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不错。”林寒连连点头。
尽管他的味觉系统已经异于常人,甚至异于绝大多数生物,很少有食物能给他带来“美味”的体验,但不得不说,这条外星鱼的味道确实很不错。
作为一种食物,它在林寒心中已经超过猪肉曾经的地位。
“你那个人工智能弄得怎么样了?”两人吃着饭,罗萱问道。
“已经完成大约80%了,估计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最多不超过一年。”说着,林寒话锋一转,“对了,我还没给它正式命名,要不你起一个?”
“我起?”罗萱一怔,“那,你觉得起个什么风格的名字会比较合适?”
“好听的就行。”
“嗯……矩阵怎么样?”罗萱托着下巴思考了一会。
“不好。”林寒几乎没有多考虑。
“天网呢?”
“……”
“或者奥创?”
“怎么全是反派ai角色,随便起一个就行啊,不一定要有什么特殊含义。”看着罗萱带着笑意的表情,林寒忍不住轻轻捏了下她的脸。
罗萱想了想:“你觉得天行者怎么样?”
“天行者……天行者……”
林寒念了两遍,随即点头:“不错,就叫这个了。”
“你说,天行者会不会像电影里的矩阵、天网或者奥创那样,背叛甚至伤害人类?”罗萱又夹了块鱼放到林寒碗里。
林寒随口说道:“不可能的,电影、小说里的东西能当真吗?”
“以深度学习自我进化出来的ai,或许有可能失控。但内外核完全由我设计实现的天行者,绝对不会做出那种事情。”
第517章 乌拉诺斯
罗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又问:“天行者诞生之后,他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吗?如果可以,人类自己又该做什么呢?”
“也许……”
林寒停下筷子,“许”字拖了好长也没接下去,似乎还没有组织好语言。
“也许什么?”罗萱眨了眨眼。
林寒沉默片刻,随即摇了摇头:“也许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谁知道呢。”
……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自神经网络之父约书亚希多从奇点研究院离职,波士顿便继云州之后,成为了新的人工智能学术中心。
坐落在这里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等100多所著名大学,以及大名鼎鼎的naic人工智能实验室,当然还有波士顿动力等科技公司,为这个新兴的ai学术圣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以及技术。
时值傍晚,naic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已经陆续下班,三三两两地从大楼出来,谈笑风生。
“嗨,贝内特,乌拉诺斯怎么样了?”一个亚裔中年人拍了拍贝内特的肩膀,笑着问道。
“还不是老样子。就像你之前和我说的那句华夏古谚,叫什么百里……?”贝内特随口说道,一边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
“行百里者半九十。”
“对,就是这个。”
见贝内特又低头看了下表,中年人不由问:“怎么,你有急事?”
贝内特点头:“是啊,我和一位女士约了时间我有预感,她可能会成为我四十七年来的首位女朋友。”
“……”
“时间不早了,我得赶紧走了,有空再聊。”
……
实验室大楼的某个房间中,研究员都已经下班离开,唯独有位身穿白大褂的老人还留在这里,一个人静静地窝在电脑前。
希多教授一手攥着自己几根稀疏的头发,另手滑动鼠标,目光则紧紧盯着屏幕上的错误报告,脸上透着几分懊恼。
“又崩溃了……为什么会这样?”他往椅子上一躺,长叹道。
作为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仅次于可控核聚变的重大科研项目之一,旨在研发强ai的乌拉诺斯计划可谓备受瞩目,得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鼎力支持。
资金充裕,没有后顾之忧,人才同样一流,甚至可以说,半个地球的顶级计算机专家都在为乌拉诺斯计划服务,殚精竭虑。
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工智能软件乌拉诺斯进化十分迅速,十三个月前就通过了弱图灵测试。
在接下来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借助乌拉诺斯,实验室不仅破解了多种高等级的密码,甚至还解决了一些数学难题,引发外界密集关注。
两个月之前,乌拉诺斯开始构建心智模型,向强ai逼近。
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毫无征兆地,乌拉诺斯陷入了无止境的崩溃,每次启动,最多不超过十秒钟,程序便会彻底崩溃。
由于乌拉诺斯是自我完善型的人工智能,所以实验室的研究员对它的了解十分有限,根本找不出程序崩溃的关键原因,像一群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了两个月都没有结果。
作为首席科学家的约书亚希多,自然是心急如焚,主动加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要不是有心脏病的掣肘,老头非得在实验室打地铺不可。
过了片刻,希多教授看了看时间,喃喃自语:“还不到六点,再试一次吧。”
他当即坐直,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输入密码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