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环保大师-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隐隐发臭。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有几栋临河的房屋,地基明显偏高并且土质显得很新。

    填河造房。

    林寒看着这几栋房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些填河造出来的房屋,姑且不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自然环境和公共安全,也存在极大地损害。

    别的不说,倘若过多占用河道,一旦发生洪水而无处宣泄,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而且,在林寒看来,由于农村的监管力度薄弱,这种填河造房的行为,很有可能是不合法律规定的。

    这已经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了。像这种问题,现在的林寒,根本无能为力。毕竟就个体而言,人家辛辛苦苦造的房子,无论如何不能让你拆了还湖还河,否则非得跟你拼命不可。

    而从整体角度来讲,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再去看看其它几个村子吧。”

    林寒四处逛了一会,决定返回。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他不是很熟悉的电话打了过来。。。。。。

第45章 田湖村

    “宋书清?”

    看着来电显示上的名字,林寒有些诧异。

    宋书清和他做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同桌,上学的时候两人关系不错,近些年倒是没怎么联系过。

    宋书清当年是县中著名的学霸,尤其是理科成绩,全县无出其右。

    最终,他以“没考好”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这家伙在县中称霸惯了,上课时嘲讽数学老师是常态,老师也拿他没办法。

    林寒跟他做同桌的时候,当然也没少被他鄙视。

    只不过,当宋书清趾高气昂地来到北大之后,顿时就被无数更恐怖的大神狠狠碾压蹂躏,排名一直在70%左右徘徊,愣是抬不起头来,让他很快就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最终,为了调整心态,宋书清在大一下学期去服了两年兵役,磨练了性子之后,才回来继续读书。

    算上两年兵役,他这会应该刚毕业没多久,却不知为什么突然给林寒打来电话。

    接通电话:“喂,是林寒吗?”

    听着熟悉的声音,林寒笑了笑:“这不是‘宋神男’吗?”

    宋书清当初自称“宋男神”,结果因为常常跑去跟数学老师对峙,直至把老师辩得体无完肤才扬长而去,于是就得了“宋神男”(送神难)这么个雅号。

    “咳咳。。。。。。”宋书清的声音显得有些尴尬,“年少轻狂,别提这事了。”

    “你服完兵役之后,在北大混得怎么样?”

    “好一点吧,中上等。”

    林寒有些讶然:“中上等?不错了啊。你现在不会在mit吧。”

    “还mit呢,我早就清醒了,天赋不行,直接毕业了。”宋书清微微一叹。

    天赋不行。。。。。。

    林寒无语:“那你现在做什么?”

    “我当村官去了。”

    林寒一怔:“大学生村官?你都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大学生村官这个说法,听上去很励志很阳光很热血。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大学生村官到了乡村之后,只是一个村政助理而已,根本就无法做出正式的决策,也很难参与到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

    而且,不少大学生村官也不想去做点什么实事,仅仅只是将这份工作当做一个晋升的跳板,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但宋书清可是北大毕业,这也太凄凉了吧。

    “不一样的,我可是上级直接委派的村支书,不是什么助理,而且我也不是打算混个履历就走,怎么也得干出点成绩才行。”宋书清说道。

    “好吧,那宋书记找我有什么事。”

    “之前看到新闻,说你开了个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在云州市影响不小,就过来问问。听说,你们工厂可以迅速净化河流?”

    “没错,怎么了?”

    “这么厉害?”宋书清似乎有点激动,“我现在负责的这个村子,水体污染相当严重,我这次找你,就是想请你看看,能不能处理一下?”

    “你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田湖村,在南水县尚阳镇。”

    田湖村,不是盖亚提供选项的五村之一,林寒在意识中询问:“盖亚,这个田湖村可不可以作为我完成乡村治理任务的地方?”

    “可以啊,田湖村比那五个村子的情况还要糟一点,不过就是距离稍微远了些。”

    闻言,林寒当即回复宋书清:“这样吧,我现在就开车去田湖村看看。”

    。。。。。。

    南水县,是青林县东面的邻县,林寒开着车,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来到了田湖村。

    车还没停,林寒就透过车窗看见不远处穿着白色衬衫的宋书清。

    还是老样子,白色衬衫牛仔裤,留着分头,双手喜欢背在身后。

    一看见车子,他连忙迎上来,待林寒下车之后,他就忍不住拍了拍林寒的肩膀,半开玩笑道:“你小子这么快就发达了!”

    “这辆奔驰,怎么也得三十万吧?”

    林寒笑了笑:“三十来万,暂时先开着。”

    宋书清为之咋舌:“看来还是cs**好,早知道我也去学计算机了。。。。。。”

    两人闲聊了一会,宋书清随即便领着林寒在田湖村转悠起来。

    田湖村河流众多,最北边有一条贯穿数县的大河,被当地人称之为北大河,是这里最大的河流,同时由于水流比较湍急,河水也相对清澈。

    除此之外,村子的北部还被一横一纵两条小河穿过,因为靠近居住区与农田,河水又平缓,污染颇为严重。

    在村子南部,则还有一条最小的河流,更是已经污染得不成样子。

    这条河的一端是一个小型湖泊,面积大概在几十亩,只不过湖边垃圾成堆,湖中大片水草横生,将本已浑浊的湖水层层包围。

    至于其它的环境问题,和一般的乡村没有太大区别,多少都有一些。总的来说,情况确实比盖亚给出的五个村子要糟糕一些。

    “村子河流比较多,水体污染问题自然也最为突出。”宋书清说道,“你觉得怎么样,可以处理吗?”

    林寒看着眼前被包围住的湖泊,沉吟稍许:“毕竟是河流,上游众多,短时间内想要彻底治理,可能会比较困难,如果。。。。。。”

    宋书清摇了摇头:“这个我事先已经调查过,村子里的几条河,上游的情况都还可以,人为污染较少。田湖村是问题最严重的一环,只要能使这里的水体净化完成,河水的污染状况就可以大大改善。”

    “这点情况都摸不清楚的话,我也不会来找你了。”

    河流治理,上游是个很头疼的问题。如果不是政府,想要协调那么多地方,是不太可能的。

    但若上游情况较好,对林寒来说,治理起来倒并不是那么麻烦。

    他点了点头:“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好好治理一番。不过我估计这里的水量至少有几万吨,处理成本也不低啊。”

    “要花多少钱?”

    “都老同学了,谈钱多伤感情。”

    “。。。。。。”宋书清不为所动:“别装啊,有什么事直接说。”

    “咳咳。”林寒轻咳了两声,“如果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我就可以免费帮你治理。”

    “什么事?”

    林寒却话锋一转:“我记得你是学生物的吧?”

第46章 四大问题

    “没错,我是学生物的。”

    林寒笑了笑:“既然你是学生物的,能不能帮我搞来一些特殊的菌株或者菌种?比如污水处理菌?”

    操纵微生物的效果固然强大,但像林寒这样,粗暴地将一大片微生物聚集起来,而不加遴选,效率实际很低。

    毕竟,微生物的特性多种多样,可发挥的功能也各有不同,并不是每一种微生物都拥有高效分解污染物的能力。

    倘若能够找到专门的某一类微生物,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处理效率必然会大大提升。

    微生物之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大多都属于细菌。想要使操纵微生物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寻找特定的菌株或者菌种,自是再好不过。

    简单来说,菌种指的是一类细菌,有较为统一的特性,而菌株,则可视为某一类细菌中的纯种,特性更为明显。

    “菌株?”宋书清有些诧异,“你要这些干什么?”

    “我开的污水处理厂,就有用到微生物处理技术,只不过由于缺少优秀的处理菌,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宋书清毕竟是生物专业出身,那些忽悠人的东西,林寒当然不会说出来。

    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虽然让宋书清有些怀疑,但想到可能涉及商业机密,他也就没有深究:“北大的微生物实验室,我去过几次,几个读研的同学也长年呆在那里,想搞到一些菌株并不是难事。”

    他紧接着却又话锋一转:“不过,有些非常先进的特化菌株,涉及重大科研项目,甚至是国家机密。这种级别的东西,我是接触不到的。”

    “那你能弄到哪些菌株?”

    “普通的你肯定看不上,太厉害的我也搞不来。所以最后你能得到的,就在这两者之间了。”宋书清沉吟道。

    “比如从国外进口的一些实验用菌株,市面上一般很难买到,但除了价格比较高之外,也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只要你出得起价钱,我就可以去实验室找人买一些过来。”

    林寒一怔:“怎么,很贵吗?”

    “当然贵了,实验室还有不烧钱的吗?我有一次做实验,光三只带有特殊基因的小白鼠,就价值两千多。甚至有些试剂,一克就要卖好几千块钱。”

    一克好几千,比黄金还要贵十倍以上。。。。。。要这么算,林寒这点家底还真不够挥霍的。

    以华夏来说,军费开支有时甚至还不到科研经费的一半,由此可见,科研是何等的烧钱大户。

    宋书清不由笑了笑:“当然不会都是这么贵的东西,我估计一份菌株几千块钱也就差不多了,便宜的几百也有。你打算买多少?”

    林寒想了想:“这样吧,任何降解、氧化分解能力比较突出的菌株,你都帮我买一份。20万,能买不少了吧?”

    。。。。。。

    当天,宋书清就带着林寒给他的二十万元,直奔首都,准备到北大的微生物实验室为林寒代购一批菌株。

    “盖亚,我就选择这个田湖村了。”林寒在考察一遍之后,做出了决定。

    “好的,你现在的乡村治理任务的对象就是田湖村了。”

    “对了,你说的包括但不限于生态环境,是什么意思?”林寒忽然想起来。

    “嗯,比如说更好的建筑规划,如果可以实施的话,从长远来看,对环境也是有益的。”盖亚想了想,“不过这方面你能做的不多,也不用太在意。”

    “基本上,如果你能在三个月之内将目前发现的环境问题解决的话,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就林寒的观察而言,田湖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三个。

    首先是最突出的水体污染问题,主要的污染物是各种有机垃圾、农药等,对整个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其次是垃圾堆积严重,垃圾桶太少且形同虚设,各种角落路边,垃圾随处可见。

    还有则是土壤污染问题,主要污染物为农药以及过量使用的化肥,还包括大量灌溉在农田中的污水。

    除此之外,还有像焚烧秸秆污染空气这样的问题存在,只不过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突出罢了。

    水体、垃圾、土壤,这就是林寒目前观察到的田湖村三大环境问题。

    当然,这三个问题在各乡村之中都普遍存在,除了那些处在深山里、极度偏僻的山村之外,几乎每个村落都难免会有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大量产生,可能仅仅只是近十年左右的事情。快速发展的代价,来得也异常迅猛。

    林寒又在四处转了转,正准备先把村子里的河水净化一遍,不料身体忽然传来一阵屎意,令他不禁皱了皱眉。

    还是大事要紧。

    林寒到车里拿了点卫生纸,便找个农家厕所宽衣解带,准备开始思考哲学问题。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愉快,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他脚下踩的赫然乃是两块被尿液浸泡已久的木板,看起来十分不牢靠。

    这很容易解决,只要将两腿分开一些,使双脚踩到地上,就不用担心将木板踩断。

    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历久弥新、根基雄厚的气息,从坑道之中飘逸而出,沁人心脾,久久不散。

    脚边的蛆虫扭动着灵活的肢体,经过部分干燥的地面,留下一道道黏湿的轨迹。

    这些都不重要,真正让林寒感到崩溃的,则是身旁挥之不去的几只蚊蝇,嗡嗡乱飞之余,时不时在他的下体驻足观赏,还动手动脚一点都不老实。

    林寒虽然出身福利院,但也没用过这种旱厕,哪里能够受得了。

    “看来得快点解决。。。。。。”

    驱逐蚊蝇无果之后,他只好选择速战速决。

    然而就在这时,厕所外面传来一阵匆匆忙忙的脚步声,随即一个大叔就突兀地出现在林寒面前。

    “嗯?”大叔一脸惊愕。

    “不好意思,借您家厕所一用。。。。。。”林寒尴尬地笑了笑。

    “哦。。。。。。没事,你快点。”

    大叔随即就站在林寒面前,仿佛排队一般地等候着,脸上带着些许的急切。

    林寒最终狼狈地离开了厕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之后,摇头道:

    “看来,这里还有第四个问题啊。。。。。。”

第47章 深藏功与名

    即便到目前为止,许多农村使用的厕所,都还是较为原始的旱厕。

    所谓旱厕,指的是没有冲水设备、下水道以及能分解粪尿设备的厕所。其蹲坑下面往往会有一个贮粪池或粪缸等埋入地下,用来贮藏粪尿。由于不能及时清掏秽物,因此这种厕很容易臭气熏天、滋生蚊蝇蛆虫。

    而粪便中之存在着大量的致病菌、寄生虫和病毒等,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所以农村多数的传染病,都是由于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

    即便不考虑这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这种厕所使用起来也非常的不友善,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以至于一些在城里上学的学生,出于对旱厕的恐惧,而不愿常回老家看看。

    总而言之,农村的旱厕,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

    “老板娘,这里有渔具吗?”

    村委会附近有一家超市,林寒进来问道。

    虽然只是一个农村超市,但让他感到有些惊讶的是,这个超市规模竟然颇大,不比一般的城镇小超市差多少,而且还是两层,楼上据说是承办酒席的地方。

    看这派头,也实有几分令人称奇。

    “渔具有,在那边你自己去看看。”

    老板娘是个中年妇女,此时坐在门旁的柜台前,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脑上播放的热剧,头也不转地说道。

    林寒来到她所指的地方,翻找一会便找到一杆鱼竿,又买了些其它的渔具,付钱之后就乘车向北而去。

    村子的南部和北部都是大片的农田,旱田水田都有,庄稼林立,时而还能看到一些忙活的农人。

    田间的土路有些崎岖,车开在上面有些颠簸。

    很快,林寒就来到了村子的最北面,一条滔滔大河映入眼前,河水不算脏,只是有些泛黄。

    这条大河水流湍急,北面南面都有村落,田湖村将这条河称之为北大河,而北面那个村子则称之为南大河。

    大河周围尽是草木,人迹颇少,繁茂之处的长草几乎可以触到人的膝盖,河岸埋着一个已经废弃的巨大水管,锈迹斑驳。

    “这里环境倒是不错。”林寒不由说道,“就从这开始吧。”

    行使中级生物权限,对注意力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打游戏、看书之类的活动,基本上很难兼顾,但钓个鱼应该没什么问题。

    于是他便取出渔具,在河边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来,开始垂钓,一边行使中级生物权限,将附近大量的微生物聚集过来。。。。。。

    。。。。。。

    最近,汉东省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京州市市委书记李康达,在京州主持了一场环境保护工作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李康达强调了一些省内突出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汉东省的相关部门加强工作、提高标准等等。

    虽然只是一场不太正式的座谈会,但李康达毕竟是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同时还是汉东省的省委常委,在地方的政治能量不小。

    更重要的是,这位李书记还是个较真的性子,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于是乎,座谈会之后,许多市环保局都纷纷召开会议,讨论起了环境问题。

    此时,云州市环保局,一场会议正在召开,全市六个区、县的环保局负责人,纷纷出席会议。

    市环保局局长坐在正中间,手里拿着发言稿,正在一板一眼地讲话,不苟言笑的模样,令众人都不由正襟危坐起来。

    “。。。。。。为积极响应环保工作,经市里讨论决定,针对企业的生产、排放等问题,将在近期加强审查工作。。。。。。”

    说完,市环保局局长放下发言稿:“各位,有什么建议和看法吗?”

    众人互相看了看,纷纷表示没有异议:“支持领导安排。”

    局长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这样,各位同志回去之后,可要好好审查,对于存在违规情节的企业,一定要严格依法处理。。。。。。一个月之后,各区、县都要交一份报告,将审查情况汇报上来。。。。。。”

    “另外,这一个月内,我也会亲自到几个区、县抽查。环保无小事,希望各位不要懈怠。”他接着又补充道。

    。。。。。。

    大佬一句话,深藏功与名,无数升斗小民的命运为之转动。一场半正式的座谈会,又不知会造就多少人的起落。

    当然,这一切跟正在努力建设新农村的林寒暂时还没什么关系。

    两天的时间,钓了几条鱼之余。田湖村的几条河,经过无数微生物的处理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虽然垃圾一时还没有除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