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逆贼,难道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吗?”狄仁杰面露激愤之情。
知道狄胖胖心情不好,李元芳不由低声安慰一句:“大人,事已至此,还是先将能救之人救出吧……”
点了点头,狄仁杰吩咐着:“传下令去,让军士们小心搜索各处洞穴,不要有遗漏之处。这山穴之中,也许并不宁静!”
狄仁杰意有所指地补充道一句,至少,他还没见到引起他注意的那少许黑衣人……
“我们走吧!”
“是!”
抚着李青霞,行走在暗沉的通道中,脚步声很清晰,鼻间尚且能嗅道李青霞身上散发出的味道,十分熟悉的幽香……
借着火把的光芒,瞟着李青霞的侧面,确实是个美人,十分耐看。元徽心里则在暗思,这个女人,凭什么觉得,她能瞒过狄仁杰。
细细想来,任何想要潜伏在狄胖胖身边的反派,可都没什么好下场。忽然想到了自己,表情稍凝,尔后释然,自己可不一样……再不济,还有作者罩着。
察觉到了元徽的注视,李青霞突然转头看向元徽。元郎君赶紧收回目光,微低头,眼珠子转动了几下。
李青霞看了看元徽那张帅脸,不知为何,贴近这个男人,心中总不自觉地泛起阵奇怪的波澜。这就是那颍王世子,居庸关守将?
“你叫元徽?”心思微转,李青霞幽幽问道。
“回郡主,正是!”
“居何职位?”
“居庸关镇将!”
“小小年纪,便居边关上镇镇将,不简单啊……”李青霞意有所指。
没有理会李青霞的语气,元徽淡淡应道:“有赖朝廷信任,委以重任!”
“一个小小的镇将,也当重任?”李青霞阴阳怪气的。前一言还在夸元徽官高,后一语便贬之职低。
瞥了眼美人,元徽语气有些冲:“居庸关当幽州西北门户,若有事,便是整个幽州的屏障。卫戍此关,职责所重,末将已又岂会在意官高职低?”
“既如此,身为强关镇将,怎么擅离职守,到这深山中了?”闻言,李青霞笑了笑,噎道一句。
这个女人……元徽眼神一闪,轻笑道:“末将,这不是前来营救郡主了吗?”
元徽的回答让李青霞稍稍一愣,随即张扬地笑出了声,在通道之内,不断回响反射,传得很远,吸引了后边跟着的士卒的注意力。
“那我,还要感谢你了?”李青霞淡淡道。
“郡主不用客气……”元徽答之。
“你!”李青霞不禁一怒,脸色变了变,尔后又笑了:“你的胆子可不小,竟敢对我如此无礼!”
元徽没说话了,不过一宗室之女,父祖都被女帝搞死了,当今天下,除了狄仁杰这样的人,还有何人会将其当盘菜。要知道,现在的天下,姓武。。。。。。
心里这般想,元徽也不会开口去“打击”大波郡主。
走出通道,出得街左的屋子,沉闷的气氛顿去,雨后鬼镇,空气异常清新。天还黑着,闷热散去,习习凉风吹着,抬眼望,竟有月光洒下。
在长街上,堆着一地的尸体,仍旧有士卒从各处屋舍内搬运尸体,堆在一起。
身形一顿,扫了眼那些蓝衣叛党,李青霞面无表情,元徽却发现她的眼睛缩了一下。看起来,放弃这些人,郡主还是有些心疼的。
“郡主,怎么了?”元徽轻轻地问道。
“无事!”冷冷地回了两字。
“你们,将此屋打扫干净,供郡主下榻!”叫上几名士兵,指着一间屋舍,元徽吩咐道。看向李青霞:“还请郡主,稍待片刻。”
甩开元徽扶着的手,走上前两步。
从后边望过去,元徽目光悄然下移,大波郡主腰身纤细,宫裙之外,一条淡黄色的腰带系紧系着。柳腰之下,是那对异常饱满的翘臀,贴着丝裙隆起两道美妙的弧度。
捏了捏下巴,元徽眼神闪烁几下,有种想摸一摸的冲动啊……
第90章 入得皇帝耳()
洛阳皇城,贞观殿中,皇帝武曌高居御案,手里捧着狄仁杰具表使团案的奏章,仔细地阅读着。身边侍候着风姿绰约的上官婉儿,大美人一身华贵宫装,梳着妇髻,眉心有一道明显的刑纹……
宰相李昭德与武三思在下边候着,二人心思各异,面色各异。不过都不敢开口打扰到女帝,自使团案爆发,大周与突厥交战后,皇帝的脾气可不怎么好。
良久,女皇放下了奏章,雍容之上的愁意散去不少:“原来是这样!一群逆贼,狼子野心,胆敢犯下如此滔天大案,真是罪不容诛!”
嘴角挂着点笑意:“也难为狄怀英了,不过旬月,便能侦破此案,天下仅此一人耳……”
感受着皇帝语气中对狄仁杰的欣赏,武三思眼中闪过一道阴霾,他与狄胖胖是素来不和,两年前才借来俊臣等人之人,整了整他,虽然被其狡猾地逃了性命,却也将之贬谪为彭泽令。不过这才多久,又起复了……
武三思心里明白,以皇帝对狄老狐狸的敬重,幽州事结束,回朝那是一定的了。梁王殿下,心情怎么会好。
一旁的李昭德则不然,他虽然自负、好权、揽权,在朝堂之上颇不得人心,但对狄仁杰倒是没有恶感。
见皇帝的反应,心下一松,躬身禀道:“陛下,狄公之请,如何批复?”
“答应他!”起身在殿中走了几步,女皇抬手便道:“即刻拟诏,以狄仁杰为河北道大总管,节制诸军,就近调动府兵,以防突厥……”
“是!”李昭德立刻应道。
“陛下,此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这个时候,武三思开口了。
瞥了其人一眼,武曌问道:“你什么意思?”
见状,武三思十分恭谨地应道:“陛下,狄怀英奏书上所言,看起来合情合理,然多为其推断,证据仍显无力,尤其是那吉利可汗的身份。其人明明在突厥被刺,若说他流落于幽州,死在歹人手中,这是不是有些太匪夷所思了?”
“狄仁杰言幽州境内还有叛逆与莫度勾结,意图进攻幽州,但现在突厥的主力大军正与我军对峙鏖战与朔、胜二州,哪里还有余力顾及到东面的幽州。所以,臣想,狄仁杰所请,有待商榷……”
闻言,武曌眉头蹙了一下,瞥了武三思一眼。皇帝的目光让武三思心中一突,低下头去。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开口了:“梁王所言,也不无道理!”
得到反馈,武三思嘴角不由绽放开了点笑容。一旁,李昭德不由出声道:“陛下……”
“不过!”女帝没有管二人的反应,继续道来:“但是,朕相信狄怀英的判断,他绝不是无的放矢之辈!”
闻武曌之言,苗头有些不对,武三思面上的笑容凝固了,赶紧开口唤道:“陛下……”
“再者,万一突厥人真就耍一招声东击西的诡计呢?”女帝沉声道:“幽州乃河北门户,其重要性朕就不多说了。若真让突厥人钻了空子,幽州若有失,南下河北诸州便是一马平川,不得不防。朕,宁肯信其有!”
皇帝都这么说了,表示着其决心,武三思自然不敢再持反驳意见。
“紫河那边战事,什么情况了?”女帝忽然问道。北面的战事,可一直牵动着女帝的心。
提到战事,李昭德面上也不由露出难色,拱手应道:“陛下,大将军王孝杰上表,鄂国公在军中肆意妄为,横加阻挠妨碍其调兵遣将,累士兵死伤甚众,军势受挫!”
李昭德这是在给薛怀义上眼药了,对飞扬跋扈靠下半身发家的薛大将军,他是一向鄙夷不已,还为此被这面首折辱过,他可一直记在心底。
果然,闻其言,皇帝脸色不好看了。
“陛下,鄂国公终究是您委任的大军统帅,那王孝杰骄横跋扈,在军中专权,不敬上官,方累有败绩……”武三思立刻出言替薛怀义辩护。
挥了挥手,令其住口,武曌坐到案后,严厉道:“朕还从未有闻,将帅失和,能打胜仗者!”
显然,女帝生气了,很是不满。至于对谁不满,也不难猜,旧爱毕竟只是旧爱,俱往矣……
“传诏,让王孝杰全权处置对突厥作战事务!”一句话,定下基调。
“是!”面上一喜,李昭德立刻受命退出,往政事堂而去。
“三思,你可知元徽?”过了一会儿,女皇看向武三思,面上竟然带着点好奇。
“元徽?”闻言,武三思心中一动,他却是想起了当年元齐来信,托他照顾元徽之事。。。。。。
抬眼望着武曌,疑问道:“莫不是颍王元齐的儿子?他怎么了。”
“他如今是居庸关镇将!”女皇淡淡道,面上透着点玩味:“狄怀英奏疏中有提到,这个小家伙,在侦破使团逆案中,出了不少的力,立了大功……”
“哦?”武三思跟着露出惊奇的表情,心中却略哂,元徽竟然和狄仁杰搅到一块去了。。。。。。
“狄怀英言其年纪虽小,却已久经沙场,胸有韬略,治兵有方,可以统兵!”
见女皇面上的乐观之态,武三思不由道:“如此看来,元齐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幽州正是用人之际,唔,传诏,擢升元徽为幽州果毅都尉、昌平军副使,加定远将军!”女皇口出谕旨,一下子,就给元徽升了好几级。
闻言,武三思大感讶异,下意识地开口劝道:“陛下,元徽毕竟年轻,将其骤升至此,是不是太突然了?”
“三思啊,你今日对朕的决议,似乎都有异议啊……”没有正面回答武三思,女帝只是低声念叨了一句,语气中透着……疑惑。
听皇帝这么一说,武三思身形一震,赶紧作揖拜道:“臣不敢……”
“罢了,你退下吧,北边的战事,要给朕盯牢了!”摆摆手,女皇吩咐着。
“是!”不敢再多言,武三思赶紧告退。
临去前,又闻女帝极似无意的感叹:“说起来,朕也有好几年,没有见过元齐了……”
宽敞的殿宇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又阅了几张上官婉儿标注过的奏章,女皇开口了:“婉儿,你说朕派薛怀义当统帅,是不是欠考虑了,这一次,大周与突厥交战,可不是小打小闹……”
上官美人凤眼张合了一下,能够感受得出皇帝语气中的一点后悔之意,却没顺着皇帝意思开口,只轻声道了一句:“王孝杰乃陛下亲信重将,有王将军统制诸军,布置作战,陛下可宽心。”
至于薛怀义,提都不提……
“但愿吧……”女帝淡淡一笑,随即面色阴了下来:“传肖清芳!”
第91章 甩锅()
“陛下,内卫府大阁领肖清芳求见,正在殿外等候!”一名女官入内,向正在批示奏章的武曌禀道。
手中的朱笔略微顿了一下,又继续批示着,有些缥缈的声音自御案传下:“宣!”
没有过多长时间,伴随着一阵小心翼翼的脚步声,一名面容清丽的,目光犀利的妇人,上得殿来。
“臣,内卫府大阁领肖清芳,拜见陛下!”拱手拜倒。
女帝没有作话,只是抬眼看了下跪在殿中的女人,便又低头审阅着奏章。大殿再度静了下来,上官婉儿屈膝坐在一边,慢慢地帮武曌研磨着朱墨,时不时地瞥向低低在下的妇人。
肖清芳跪在下方,表情严肃,垂下的眸子中闪过冷色。她的心理素质自然是极强的,并未因女帝的态度感到紧张。
“幽州是怎么回事?”良久,武曌放下的手中的奏章,双目似剑,扎入肖清芳的心底:“逆党阴聚,谋逆作乱,整个幽州被控制住了,内卫竟然没有丝毫察觉!”
言罢,将狄仁杰上表的那封奏书甩到肖清芳面前。
“若不是狄仁杰办案有力,朕还不知晓,一个假刺史竟然代朕统治了幽州三年之久!堂而皇之地借官府之力,行谋反之事!”皇帝语气中饱含着怒意:“还有那刘金,当年被捕之时,你不是上报幽州的逆党都消灭了吗?现在盘踞幽州的逆党,又是从哪儿来的?嗯?”
闻皇帝呵斥声,肖清芳当即心神一震,从武曌的口中,她基本确定,幽州事发了,那边的情况,或有不妙。。。。。。
一边浏览着狄仁杰的奏疏,心思急转,肖清芳一边请罪道:“臣办事不力,请陛下治罪!”
“朕唤你来,不是听你请罪的!”女帝语气依旧严厉。
“河北道的事情,一直是孙殿臣负责的,臣这些年,一直未插手,难以顾及到。。。。。。”埋头的肖清芳眼神闪烁几下,推出了内卫府中一直与自己别苗头的阁领孙殿臣。
肖清芳这话说得还是比较委婉的。
内卫府,是直属皇帝武曌的特务组织,女帝手中一把极其锋利的刀,成立业已十年。以大阁领总领,不过底下的几位阁领,都有极大的自主权。
这样的组织,皇帝自然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人控制它。那些阁领们,就是女皇用来制衡大阁领的。
听肖清芳这么一甩锅,武曌冷眉一弯。内卫府的几名阁领,就孙殿臣最受她赏识,听肖清芳言是孙殿臣那边出了岔子,她不由多想了一些。
“孙殿臣。。。。。。”皇帝呢喃一句,沉默了下来。过了片刻,方淡淡吩咐道:“让黄胜彦去一趟幽州!”
“宣孙殿臣入宫!”
“是!”
“朝中的内奸,调查得如何了?”语气平淡,对着肖清芳。
女帝年纪虽然大了,头脑依旧清醒,狄仁杰虽未同他明言,她却早就意识到了,使团案发生前后,明显是有内鬼于其间作用的。
被女帝盯着,肖清芳终于感受到了压力,心里明白,幽州那一关,她过了,然内应之事,必须要给武曌一个交代了。
大脑疯狂转动,眼中冷芒一闪,肖清芳拱手道:“回陛下,臣近日细细排查接迎突厥使团的所有官员、将兵、内侍。。。。。。发现,最值得怀疑的,是左千牛卫中郎将虎敬晖!”
肖清芳说出了一个讶异的名字,武曌果然面露惊容:“你说虎敬晖!”
“当时,突厥使团入甘凉,陛下派虎敬晖带人前往灵州迎奉。臣察问过,就在等候使团的那段时间中,虎敬晖消失了一段时间。且假使团就是在虎敬晖的迎接下,方能够成功进长安。。。。。。”
“还有,虎敬晖审讯了刘金一年,未得名单,这本就引人怀疑。拘押刘金的土窑,那般隐蔽,何以为逆党轻易发现,营救而出。包括刺杀翌阳郡主,这些事情,皆非一般的内应所能做到的。臣排查出来,最值得怀疑的,只有虎敬晖!”
吐露出最后一个字,肖清芳收声了,悄然望了高高在上的女皇一眼,等待着她的反应。
“这些,都是你的猜测,可有证据?”皇帝语气冰冷,问道一句。
事实上,观其表情,不论是在下的肖清芳,还是在上的上官婉儿,都知道,皇帝是彻底怒了。纵使虎敬晖是清白的,也完了。
“虽未有实证,然臣料想,逆党在幽州势力当真那般大,虎敬晖既然也在幽州,定然会露出一些马脚!”说到这儿,肖清芳放平了声音:“以狄公的能力,想必会有所发现的。。。。。。”
肖清芳的话,令女皇呼吸急促了几下。上官婉儿都忍不住讶异地打量了一眼肖清芳,其言,可有些诛心之意,毕竟在狄仁杰的奏章中,可没有提到虎敬晖一字一句。
“好了,朕累了,你退下吧!”又过了一会儿,武曌挥挥手,将肖清芳打发走:“此事,不得外泄。”
“幽州之事,你有失察之责,罚俸一年。。。。。。”
“谢陛下,臣告退!”肖清芳冷静地行礼,慢慢退出殿去。
“婉儿,肖清芳的话可信吗?”思索了一会儿,女帝转头看向仍磨着墨的上官美人。
蛾眉稍蹙,想了想,上官婉儿轻声道:“不管如何,虎敬晖既有可疑之处,就必须要加以查证。是非曲直,是无法永远隐瞒下去的。。。。。。”
“至于肖大阁领,一直是陛下股肱之臣,她说的话,应该。。。。。。可信吧?”上官婉儿眼神中透着难明的意味。
“她野心不小。。。。。。”女皇冷冷一笑:“若不是当年她率人剿灭了蛇灵逆党,朕岂会容她手伸得这般长!”
望了望殿外,武曌叹息一声:“内卫越来越不中用,屡有差错。现在,连千牛卫,朕的亲勋卫率,虎敬晖,朕亲自擢拔的中郎将,都有问题。”
说到这儿,女帝双目之中杀意暴涨。她忽然想到,虎敬晖武功高强,此前时常侍卫宫中,候在殿前,若他有异心,行刺于自己。。。。。。不寒而栗!
“臣担忧的是,若虎敬晖真有问题,能在陛下身边隐藏这么久,这么深,他的背后应当还有人支持策应,否则,定然瞒不过陛下的双眼!”上官美人又补充道一句。
闻言,女帝眉宇间的阴霾又加重了一层。
“将朕身边的千牛卫,换一批。。。。。。”
肖清芳这边,一回到内卫府衙,便悄然唤来亲信,冷冷地吩咐一句:“派人火速前往幽州,告诉金木兰,事泄矣,让她从速动手!”
“是!”
呆了一会儿,肖清芳默然一叹,狄仁杰都查到这个份上了,以她的聪明,自然清楚,幽州那边怕是成不了事了。。。。。。
第92章 元徽又“分析”了()
幽州,姚家铺鬼镇,一大堆的尸体被清理出来,叛党的、官兵的、遇难百姓的。幸存的村民,都被闻讯而来的亲友领走。
随着狄仁杰一声令下,小连子山中的逆党巢穴,被引水捣毁,密道以山石塞之。至于镇子,有人提议,迁补附近乡民。仔细考虑过后,狄仁杰还是决定,毁镇。
大队的官军,押着俘虏,运着财帛,护着郡主,自山道施施而去。
在背后,原本阴气森森的鬼镇已被付之一炬,昨夜方下暴雨,木料燃烧极不充分,灰黑的浓烟升起,高过山头,铺满小镇上空。在镇周围还有些士卒,奉命填土洒石,这镇子是彻底毁了。
还有一些驻足未去的百姓,略感可惜,多好的房子……
慢慢走出深山,道稍阔,二马并行,狄仁杰扫了一眼元徽:“元徽,我看你,心里似乎装着什么事……对此次鬼镇之行的结果,你好像有些保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