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儒将-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韦,扬州人,名小宝;段,云南人,名誉;楚,越南人(有待考察,有人称为安南国王子),名留香;陆,江南人(提到江南大侠),名小凤;张,归国华侨,名无忌;石,山东人,名中玉,萧,安徽人,无名,只称作十一郎。

次日,赵峰神清气爽地起了床,然后才去府衙办公。此时诸葛亮已经回许昌任职,益州别驾乃是刘巴刘子初接任。晃了一圈,这位老兄还是来西川了。好在他的内政之才颇为突出,因此有了他倒也减轻黄权不少负担。

至于张任,他刚刚是干掉庞统的第一功臣,刘备论功行赏,提拔其为镇西将军,授亭侯。在经历了交州平定之战后,现在西川厉兵秣马,准备和司马懿决一胜负。赵峰之前已经下令上庸的张休,让他在上庸那里也招募山民为兵,加强操练以待日后之战。日前张休回报说东三郡已经招募得兵卒两万余人,预计招个三万不成问题。

“有了这三万上庸兵,咱们进军汉中就多了一份把握了!”黄权点头道,他也只当赵峰必须要先拿下汉中,才能进去关中。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来报,说是梓潼太守王平有急信送给赵峰。

风起云涌 第七十六章 南中募兵

“据王子均所讲,眼下司马懿在武都和阴平二郡招纳氐人,已经聚起不少兵马,随时有南下侵犯之意!前日西羌豪强韩德率部前去投奔司马懿,看样子他实力又有所长进了!”赵峰看了王平送来的军报,简略的交代了一下事情。众人闻言愕然,如此一来,这司马懿真是成了心腹大患了。

“将军放心,南中李德昂前日来报,如今朱堤和牂牁二郡,均已恢复昔日的亭里制度。李德昂说了,今年开春之后,就可以在南中募兵数万!”黄权看气氛有些沉闷,连忙鼓舞一下士气。

“可是如今川军已有七万人,而西川户口不过三十万户,再招募兵马,只怕百姓徭役过重啊!”赵峰皱眉道。如今西川兵民比例大概是1:15左右,和徐州、荆州乃至江东相比,这个比例真的已经不低了。徐州是1:18,江东差不多是1:18,荆州更是达到了1:20。这么低的兵民比例,赵峰也是深受后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不想竭泽而渔。要是真的以西川一地聚起十万大军,那么百姓的负担必然很重,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前番刘备战败损失那么惨重,但是立即就在荆扬二州招募到了足够的新兵补充兵员。看到赵峰这么担心民生,黄权感慨一番也是老实道:“将军有所不知,李德昂说了,如今南中教化未开,这些山民好勇斗狠却又骁勇善战,若是滞留当地未免为隐患。若是将其招募为军,则南中安稳不说,也可为将军日后用兵,增添一分助力。”

“那依李德昂的意思,能招募多少?”赵峰皱眉问道。黄权想了想道,最后有些不确定地道:“大概至少能招募个三四万吧!”

“这么多?”赵峰和张任都是一阵惊呼。看到二人大吃一惊的样子,黄权连忙解释道:“前番李德昂在朱堤和牂牁造册登记户籍,结果发现这二郡,加上早已平定的越嘉,可以平添十万户百姓。而且南中土地肥沃,荒地甚多,南人又不拘礼法,天性好淫乐,百姓多为四五口之家。因此,我西川是三户出一兵,而南中却是不需如此!”

“原来如此!”赵峰和张任这才反应过来。后者还自罢了,但是赵峰这个熟知历史之人可是知道,历史上诸葛亮在南中搞无当飞军,总共也就万把人。怎么现在自己这么一整,平添了好几倍?想来想去,八成还是因为自己把南中各部给折腾得太狠了,不像诸葛亮那样怀柔,所以南中之人现在也闹腾不起来了。再一个就是南中蛮部倒还罢了,武陵蛮部却因为自己的缘故得到了保留。历史上武陵蛮部在刘备猇亭之败后,被孙权大力打击,百万人的武陵蛮,或被绞杀或被俘虏充为农奴,最后只剩下数千人跑到西川去投奔刘阿斗,当时的惨状令后主都不禁潸然泪下。而牂牁之地乃是五溪蛮人和南中蛮人混居之地,估计自己在那里募兵没有问题。

只是黄权这厮实在是出乎赵峰意料啊,居然还说什么南人“不拘礼法,天性好淫乐”,以至于家里小孩多多。这厮平素一本正经,如今却用这种近似于调侃的方式来说这件事,这应该就是对所谓的闷骚最好的解释吧。

“五溪蛮人和南中蛮部,虽然登记造册的不过十余万户,但是实际人丁加起来绝对不下一百万!就是不能够造册入籍,招募为兵也是好的!”黄权最后总结道。所谓户籍,那就是要缴纳赋税了。这年头又不争个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所以这些人也是对此不感兴趣。但是招募为兵却可以领取军饷,对于这些生活并不太好的蛮人来说,这个诱惑还是不小的。加上这时候参军又没什么身份考核,往往降卒和俘虏都是被直接编入军中,因此招兵比收税容易。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去南方大规模招兵吧。若是钱粮不足,就让主公从荆襄和中原调拨过来!”赵峰想了想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既然不方便让老刘出人,出点钱总不算过分吧,这事情就这么定了。

到了四月份,赵峰亲自南下去朱堤,开始大规模招兵,同时让永昌的王伉也在当地招兵,南中各部果然是响应者如云,最后招得汉人和蛮人士卒四万。而且颇让赵峰满意的是,无论是汉人还是蛮人,这些人泰半都是猎户和渔夫出身,身体素质比起普通的耕种之民,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加上东三郡张休那里招募到了两万五千士卒,和宜都王甫部下五千士卒,以及原本西川的七万川军,赵峰麾下加起来,现在已经有了整整十四万人马。加上马超那里的五万人马,足以和司马懿一决胜负。

当然,兵力的增加,并不代表战斗力的增加。现在的十四万人,其中将近一半都是新兵。这些兵马若是上得战场,只怕一个不慎就会出事。为了能够保证其战斗力,赵峰也是一刻不停歇地操练这些人马。好在南人虽然桀骜不驯,却是最为敬重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在训练的前几日,赵峰就打倒了几个蛮族著名的勇士,让他们彻底拜服。赵峰感觉这简直有点恶搞:自己招兵招到最后,居然要靠个人武力解决问题?这么一搞,自己和那街头玩胸口碎大石的卖艺的,都有点相似了。

除了兵员,此外还有两个好消息传来。首先,根据赵峰的指引,交州和越嘉境内,刚刚都发现了一个大铁矿。有了铁矿,才可以大规模地打造兵器和衣甲。赵峰根据前世知道的攀枝花铁矿和南海铁矿的大概位置,让人去大力挖掘,终于是将它发掘出来了。有了这两个大铁矿,在未来的一年里,不止是川军,几乎所有的刘备军士卒的装备都被更新了一番。而历史上为刘备打造神兵利器的铁匠蒲元,也被赵峰给找出来了,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军的冶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此一来,虽然没有增兵,但是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却是显然的。

其次,就是在楚国司农诸葛亮的试验下,产自交州的三熟稻,开始在会稽和整个交州种植,而荆南之地,也开始实行双季稻和小麦的轮番混种。这样一来,每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了足足四成,绝无缺粮之虞。而赵峰自己在西川,除了像历史上诸葛亮那样修复都江堰之外,对于农耕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龙骨水车的推广,使得西川的不少山地也可以种植水稻,这样一来也是收获极大。

赵峰在南中大肆招募军士,打造军械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近在咫尺的司马懿的耳目。在得知这一系列的消息之后,司马懿就清楚,西川那位,怕是想要和自己刀兵相见了。

“主公,如今加上韩德将军,我等已然拥兵二十万,何惧这赵伯涛。淮愿率一支人马,为主公夺取西川!”长安城中,汉中太守郭淮率先请缨道。司马懿占据不过关陇和汉中,却任命郭淮为汉中太守,足见对其重视。

“话虽如此,但是西川山路冗长,道路崎岖,天险甚多,只怕攻取不易!”京兆尹钟繇闻得郭淮如此豪言壮语,却是不乐观地道。司马懿闻言,居然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前番他占据汉中之后,本想一鼓作气直下西川,结果被硬生生挡在葭萌关之前不得寸进。而巴西的陆逊,梓潼的王平都不是省油的灯,自己几番进军都是无功而返。就在这时,另一侧的一个黑衣文士开口说话了。

“如今我等坐镇关陇与汉中,固然是高枕无忧,但是想要进兵,却也是千难万难。我观多则三年,少则两年,刘备与曹操迟早会按捺不住。主公实力虽然较弱,但是占据关中天险,因此曹操也好,刘备也罢,他们都不会对主公下手,肯定是相互攻伐。而主公占据关中和河东一郡,若是刘备胜,则趁势进军并州和冀州,夺取河北之地;若是曹操胜,便可趁势南下西川,届时必然事半功倍!如今嘛,还是积蓄力量以为上策!”

“公威此言不差!”司马懿闻言点头道,没错,这个人就是孟建。当日他身为河东太守,司马懿起兵之后他就被迫与之合伙。孟建用计素来狠辣,其人狠毒不逊于贾诩。司马懿也是阴鸷之人,彼此之间很是投缘。众人又商议了几件事,最后司马懿还是敲定了大的方略,准备暂且休养生息,安抚武都和阴平的氐人和青羌,然后准备等到下一次曹刘开战,在从中渔利。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想要旁观者清的,最终都是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的。历史上的孙权如是,司马懿亦如是。碰到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赵峰,司马懿和孟建这次都失算了。甚至就连他那能掐会算的老婆,也没能算准这件事。而这其中的误会,却当真是阴差阳错。

此时的司马懿自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回到自己的家中之后,司马懿悄悄掩上房门,然后从他的床下拿出一个小木匣子,打开盖子从里面掏出一个布包。再除去包装,里面赫然便是传国玉玺。

“宝贝啊宝贝,可怜在这里暗无天日。迟早有一日,我司马懿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世人面前拥有你!”看着做工精致的玉玺,司马懿的眼中掩饰不住自己的贪婪。而与此同时,邺城的曹操看着眼前的一份奏章,却是皱起了眉头。

风起云涌 第七十七章 并不只是个摆设

“孔融这腐儒实在是可恨,仲康,与我率三千铁甲军,将他满门尽皆拘禁下狱!”颤抖着双手看完孔融的这份奏章,曹操已经是怒发冲冠了。

朝许褚递了个眼色,荀攸拿起被曹操摔在地上的奏章翻了看了看,最后却是莞尔笑道:“孔文举一代大儒,如今却也落得泼妇骂街之地步,只能揪住此事不放了!”

“哼,这腐儒三天两头要我交出玉玺,可我哪里有玉玺给他呢?”曹操怒气冲冲地道。汉献帝和伏皇后都被不明不白杀死在郊外,传国玉玺此时已被司马懿偷偷藏起来了。这其中的来龙去脉,以曹操的才智,不难想清楚。

问题不是所有人都像曹操这么聪明的,孔融就是个例子。在拥立新君之后,由于没有玉玺,曹操只得下令广招能工巧匠,用上等玉材仿制了一个。但是很多人并不买账,尤其是孔融,这厮三天两头就纠结一帮文人上书,要曹操交出传国玉玺,还给天子。曹操哪里交得出来,被他逼的狼狈不堪。

“主公,孔文举乃当世大儒,若是无故杀之,只怕人心未免有所浮动啊!”荀攸有些不乐观地道,曹操皱着眉头略一思索,最后却是看着华歆。他知道以华歆那一肚子坏水,绝对能为自己找个合适的借口。

果然华歆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当下开口道:“主公,这孔文举言行无忌,曾经公然宣扬不孝。如此这般,何止是有辱斯文,简直是丧德败行。主公将其诛杀,亦不为过!”

“这?”荀攸闻言也是暗叹一声,他知道孔融嘴上向来没个把门的,言多必失,想找个借口还不容易。华歆从来就和孔融不对付,现在抓住孔融不孝来做文章,自己这一下无论如何,都救不了他了。

果然曹操闻言连连点头,有些感慨地道:“百行孝为先,这孔融妄为当世大儒,居然是个不孝子,可见其欺世盗名。传令,将孔融斩首示众,坐其三族!”

数日后,一代大儒孔融被曹操下令诛灭三族。孔融乃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大儒,他这一被杀,就连许昌的刘备都颇感震撼,连忙召集众人议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曹操早有杀孔文举之心,如此所谓罪状也只是穿凿附会罢了!”诸葛亮摇头道。众人均是赞同,鲁肃也是道:“孔文举多次上奏,声称曹操若不交出藏匿之玉玺,难以服天下人之心,曹操想必早已怀恨在心了。”

“原来如此!”刘备点头道,随即又问道:“以诸位之见,这玉玺到底是不是曹操私自藏匿了?”

诸葛亮和鲁肃对望一眼,眼神交流了一下,最后还是后者开口道:“主公,以肃愚见,只怕玉玺并非曹操所藏匿的。”

“子敬为何这么说?”问这话的倒是陈群,却听得鲁肃继续道:“玉玺虽然尊贵无比,但终究是死物。曹操虽有篡汉之心,但是如今登基必然是失却天下人望。以曹操之智,不会如此行事。既然此时不欲篡汉,那私藏玉玺又有何用?徒然为自己坐实杀害天子的罪行罢了。因此以肃观之,玉玺此刻只怕确实不在曹操手中。”

“话虽如此,但是曹操一天不找回玉玺,他就坐实了弑君的罪名,这个哑巴亏,曹操也只能吃不下去了!”诸葛亮笑着加了一句。刘备也知道,自己讨伐曹操原本的罪状就是谋权篡位,但是现在又多了一条,那就是杀害天子。前者如果说是凭空臆断,那么后者就是“证据确凿”了。所谓的证据,就是曹操拿不出玉玺来。这个哑巴亏,曹操是吃定了。玉玺这件死物,并不只是个摆设。

不说曹操此时郁闷不已,远在西川,赵峰刚刚又碰到了一件让他稍微开心点的事:那就是经过数年的侦察,赵峰终于在汶山之中找到一条山道,可以绕过汉中和陇西,直通西凉。这样一来,自己和西凉的联系,总算是重新搭上了。

幸亏如此,滞留在西凉一年多的蜀郡太守法正,也终于得以回归西川。当然了,等他回到西川之时,这情景已经是物是人非了,法正也着实感叹了一番。

“如今汉中失守,司马懿此人野心勃勃,时刻都会来犯我西川。为确保主公大业万无一失,正认为将军还需早日进军关中,剿灭司马懿啊!”法正屁股还没坐热,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一年多来,司马懿没少在西凉惹事。若非沮授心思细腻,镇守金城多番挫败其阴谋,只怕已经叫他给搞出点事了。

“我亦有此意,孝直,如今孔明不在,西川上下只有你精通军略。我思得一计,或可一举击败司马懿,你看看如何?”当下赵峰将自己的计划详细说了,法正越听越是动容,最后听完也是愣了半晌。

半晌,法正才感叹道:“将军此计实在是计中有计,一环套一环。如若顺利的话,司马懿轻则丢失关中,日后蜷缩汉中也是早晚待死;重则将其一举剿灭。只是将军此计虽妙,还需提防曹操从中取利啊!”

“我自知晓,因此我想届时可以从左近的荆州调兵前去关中助战。只要能助主公一举拿下关中,则日后曹操再也不足为虑了!”赵峰笑道。

“有荆州军相助,必然可以大获全胜!再者,关中皆是平原之地,届时马孟起将军只要能兵出陇西,最多两日,便可赶至潼关以助将军。”法正点头道。二人细细商议半晌,这才算是拿出一个大体上的框架来。具体细节怎么操作,也只有等待日后实施的时候,再做打算了。

“啪!”又是一跤摔倒在地,已经十岁的赵正自然不会哭了,自顾自地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赵正也是对自己的老爹讪讪笑道:“阿爹,孩儿这套枪法怎么样?”

“不怎么样,上阵之后被人一回合就能打败了!”赵峰没好气地道。赵正知道自己老爹性子随和,当下也不以为意,只是狡辩道:“孩儿似乎不是学武这块料,还是学文吧!”

“你爱学什么就学什么吧!”赵峰倒也知道自己儿子最后这句话不算是吹牛皮,比起习武,年纪轻轻的赵正确实是在文科上面更显现出天赋一点,这当然离不开自己《三字经》等启蒙教育的功劳。赵正闻言如蒙大赦,立即丢下棍子逃之夭夭了。

“夫君,你太宠着正儿了,他现在就有些没规矩了!”一旁的甄姜看到这一幕,忽然开口道,语气里满是担忧。

“规矩这东西,我本来就不是看得太重。只要品性善良,小孩子讲那么多规矩也没什么意思。”赵峰不以为意地道。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见得最多的就是规规矩矩的君子了,看了都嫌烦在赵峰看来,自己儿子能保持一份个性,比当个唯唯诺诺的书呆子强。不是说了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可是他现在已经不只是不规矩了!”甄姜皱眉道,却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不过一旁的甄宓却是没这么多顾忌,直接大咧咧地道:“夫君你不知道吧,那天诸葛夫人走的时候,正儿那叫一个伤心啊。”

“怎么回事?”赵峰这次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所谓诸葛夫人,就是黄月英那个黄毛了,自己儿子怎么和她扯上关系了?

“给诸葛夫人送行时,正儿突然抱着诸葛夫人八岁的女儿诸葛果亲了一口,说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娶她!”甄宓突然爆出这个猛料,随即感叹道:“看来正儿将来也和某人一样,是个大色狼!”

“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啊!”赵峰听说自己儿子这件八卦事,也是有些感叹不已。不过最后一句话可就让他有些不爽了,既然不爽那就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自然就是晚上好好奋战了。

此时已是公元212年的农历四月间,历史上就在这一年,刘备和刘璋正式翻脸,为了夺取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而大打出手。世事变幻,本应该在此时大展宏图的魏延、黄忠等人,只怕这辈子也没机会来西川了。而孙权、张鲁、庞统等人,却已经化作亡魂了。如今虽然也是三分天下的形势,但是这个三分的格局实在是脆弱得很,司马懿和刘备还有曹操相比,根基到底还是太薄弱了些。赵峰知道,决定天下归属的时刻,不会太远了。也许再过了一两年,自己就可以出兵,和司马懿一决高下了。

论智谋,自己+法正+陆逊vs司马懿+郭淮,应该是稍胜一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