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我有一种期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所能够取得的成绩就连我都会感到惊叹和自豪!
在和姬颢的闲谈之间,辗转经过了木器工坊的许多作坊,看到其间来回穿梭,忙忙碌碌的工匠们正在认真的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瞬间一股由内心中自然勃发而至的自豪感顿时传遍全身:这是我的部族,有熊族!
靶场本身就在木器工坊之中,我和姬颢边走边聊,没一会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弓弩试验靶场。
因为这里本就是用来测试弓弩威力的场地,所以不许准备,一应测试所用的器具非常齐全。
各类的标靶,以及测试箭矢威力的厚实木板等等器具遍布测试场地,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弩车放在发射的指定位置,然后在靶场尽头的另一端设置好标靶,就能够开始弩车的测试工作了。
首先我们要对弩车的最大射程进行测试,第二个阶段才是对弩车威力的测试,最后就是测试弩车在不同距离上的杀伤力测试,总共分为三个步骤。
而第一个阶段是测试弩车的最大射程,所以不需要做任何相应准备,只要弩车准备就绪,就可以进行第一个最大射程的测试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弩车的弩弦也已拉倒最满,并装上了箭矢,操作的工匠此时都在注视着我和姬颢,就等我们下达射击的命令了。
看到弩车已然准备就绪,姬颢想我投来询问的神色,开口想我询问道:“族长,现在开始吗!”
“嗯,开始吧,你们测试你们的,我来就是想看看效果如何,不要管我,该怎么测试你们就怎么测试。”当即点了点头,示意姬颢可以开始,并明确表示,试验的工作我不会插手,让他们自行进行。
“好的族长。”得到我不会参与他们试验工作回答后,姬颢转身就对操作弩车的工匠下达了开始的命令:“开始设计!”
“好的,姬颢头领。”负责操作的工匠欣然领命,随即就下达了射击的命令:“射击!”
话音刚落,就在命令下达的一瞬间,负责瞄准开火的工匠立马就扣动了弩机,在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后,弩机钩锁瞬间松开弓弦,躬身和弓弦上蓄满的弹力瞬间快速复归原位,弓弦以肉眼刚好可及的速度迅速收缩绷紧,同时带动弩臂上的两支粗壮箭矢向着躬身的位置飞速复位,发出一声巨大而沉闷的嗡鸣!“嗡~~~”
只见两支粗壮的箭矢化作两到急速前冲的黑影,就像两道黑色闪电一般,“嗖嗤!”一声,向着前方目标飞驰而去。
只用了短短三秒多的时间,就飞过了两百米远的距离,到达了靶场的最边缘,一击射在了靶场另一头设置的木墙上。
(本章完)
第831章 弩车的威力()
只见两支粗壮的箭矢化作两到急速前冲的黑影,就像两道黑色闪电一般,“嗖嗤!”一声,向着前方目标飞驰而去。
只用了短短三秒多的时间,就飞过了两百多米远的距离,到达了靶场的最边缘,一击射在了靶场另一头设置的木墙上,将木墙射的碎屑纷飞。
而身处靶场这一头的我们随后就听到“咣~~”的一声巨响,此时在场的众人都被弩车的巨大威力给震慑到,除了我心里算是有所准备之外,姬颢和其余工匠们全都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震惊之下久久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随后我就向着靶场的另一头走去,想在近距离的情况下查看看一下箭矢的破坏力。
看到我动身向着靶场另一头走去,最先反应过来的姬颢带着满脸的震惊就快步跟了上来,随后工匠们也从刚才的惊骇中恢复了过来,一脸兴奋的紧随我们身后,一行十数人向着靶场的另一头快速赶去,他们也想见识一下这个弩车的威力!
当我们来到靶场的另一端,就看到木墙被弩箭射中的部位出现了一个碗口粗细的大洞,周围没有嘣飞的木料上裂隙遍布,木墙的下方散落了这个的碎木屑。
这还不算什么,此时插在木墙上的弩箭直接没入木墙大半,只余一小节箭尾还留在墙外。足可见弩箭的威力巨大,就算是两百米的距离都不能减少其威力分毫。
看来我们想要在这里测试弩箭的最大射程是不可能了,就算是想要测试弩箭的威力,这里的场地也是达不到要求!
此时的姬颢也从震惊中回复了过来,刚开始的时候,他确实被这架弩车的威力给惊骇到了。可是当他细细一想,就想通了。
必竟,就算是普通的弓箭,都能吧箭矢射出一百多米的距离,更何况是这种体型硕大的弩车了。
想那弩身就有十多公分粗细,差不多能有成年人小腿粗细,是普通弓身的数倍粗细。弓弦更是由十数个根兽筋编织而成,比成人的拇指还完粗壮一点,想要将这架弩车拉来,非的要四五个人用尽全力不可。
如此凶器,威力射程比之普通弓弩更大,拥有几倍威力实属正常。
想到这,姬颢对于弩车没够拥有如此威力也就有些释怀了。
想通了问题关节的姬颢和我一样,都发现了此处靶场达不到试验弩车的要求,于是开口向我问道:“族长,看来这个地方用来试验弩车的威力是不行的,要不我们还是麻烦点,到城外去吧。”
“嗯,也只能这样了。此处显然有些小了,弩车的威力完全施展不开,还是城外地域开阔一些,能够让弩车尽情施展。”姬颢这小子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提出去城外做实验,这正是我所想的。于是,我欣然同意了姬颢的建议。
于是,所有人又开始准备实验的道具,并拖上弩车,向着铁石城外走去。
铁石城本就是依山而建,我们一行人出了铁石城,来到城外一处山脚下,看到方圆数百米内没有人迹,于是决定将实验场地就选在这里。
接下来,随行的工匠就开始准备了起来。安装靶子的装靶子,测量距离的测距离,修整射击场地的修理射击场地,没一会,射击前的准备工作就全部准备就绪。
在实验还没有开始之前,我考虑到安全问题,于是嘱咐姬颢派出人员,对周围千米以内地域在搜寻一遍,确保此处除了我们这些试验人员外,再无他人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此地毕竟距离铁石城不远,就在城池脚下,而现在正是下午族人工作的时间点,外出打猎和采集木材的族人很有可能就在周边地域活动。而我们的弩车也是刚刚研发出来,具体的有限杀伤距离和最大射程我们本就不不清楚。要是有族人经过这里,正好被弩箭所误伤,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刚才弩箭的威力大家可是都看在眼里,坚实的木墙尚且被弩箭一击而透,更不用说人体那么脆弱了,要是被弩箭来上一下,绝对会是肠穿肚烂的下场,以我们现在这种医疗水平,要是出现这种情况,绝对必死无疑!
所以实验之前为了避免出现误伤,还是在查看一遍实验场地为好。工匠们按照我的要求认真的将实验场地方圆千米之内又搜查了一番,确认这里没人后,我才放心了下来。于是示意姬颢可以开始了。
为了测试弩车的最大射程,我们在距离山脉五百米的距离将弩车对准山的方向发射弩箭。
这次因为距离够大,只一次就测出了弩箭的最大射程。
当被射出的弩箭落地后,我就让工匠开始测距,从弩车所在地点出发,最后在到弩箭落地的地点,总共量出了六百多步,也就是说这架弩车最远可以攻击到四五百米的距离,这个结果还算让我满意。
接下来我有三个姬颢射击了几次,得到的实验数据和第一次差不多,那么,我们的弩车最远射击距离就确定了下来,四百米到七百三十米之间。
在确定了弩车最大射程之后,我们就开始测试弩车的有限杀伤距离和最佳杀伤距离这两个实验。同时这两个实验也可以一块进行,无非就是在弩车的射程内,不同的距离上对其威力进行测,只不过两者所要求的目的不同,而测试却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于是,姬颢就让工匠们从四百米的距离上开始放置靶为,而弩车则对这些不同距离上的靶子进行射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测试,我们终于得到了弩车的全部射击数据。
弩车的有效射程为两百三十米,在这个距离上弩车所射出的箭矢可以穿透五公分厚的坚实木板。其穿透力相当于可以射穿人身上的衣服和简单的甲具,给予击中目标严重的杀伤效果。
若是超过这个距离,则杀伤效果和威力就会大打折扣,就算有一定威力,却不是致命伤害,造成杀伤效果有限。
(本章完)
第832章 装备弩车的难题()
若是超过这个距离,则杀伤效果和威力就会大打折扣,就算有一定威力,却不是致命伤害,造成杀伤效果有限。
在说,二百三十米的距离已经是人的肉眼所能瞄准的最大距离,超过这个距离不但箭矢威力达不到杀伤效果,且箭矢也失去了准头,射不到目标,当然就是超过了有效射程。
不管是任何远距离投射兵器,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对有效射之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因为击中的概率太低,与其白白浪费体力,浪费弹药,还不如留做最需要的时候。除非特殊情况下,才会对有效射程外的目标进行攻击,那也只是少数。
之所以要设定这个有效射程,就是让操作的战士知道,什么距离的目标可以攻击,什么距离的目标没有攻击的价值。同时,最大射距和最佳攻击距离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是让战士知道在这个距离对目标攻击时,可以让武器的效果和威力完全发挥,或者是目标有没有到达武器的攻击距离。
测试完有效射程之后,接下来我们又对弩车的最佳杀伤距离进行了测试。
经过多次测试,我们得出了一个数据,在一百二十远的地方弩车对目标进行射击是最佳的距离。这个距离上弩箭在弩身和惯性的作用下,弩箭的威力最大,杀伤效果最强。在这个距离上,弩车发射出去的箭矢能把十五到二十公分厚的木板洞穿,威力虽比不上后世的步枪威力,但要比手枪威力大很多。
在这个距离上,若是被威力如此巨大的弩箭射中,绝对能把你射成两节。
为什么会在这个距离上箭矢威力最大呢!那是因为弩箭飞行到这个距离时,弩身在将它抛射到这个距离,已经将弩箭的速度加到了最大。
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弓身给予箭矢向前飞行的动力已经用完,旧力用完,新力为生之际,加上重力和空气阻击的双重作用,箭矢向前飞行喝点速度必定会缓缓降低。
而此时,这个杀伤最佳距离刚好就处于两着之间的临界点,临界点之前,箭矢在加速,没有达到其最大的速度,而超过境界点,箭矢的速度又会应阻力和重力减缓速度,所以只有这个境界点才是箭矢速度最快,威力最大的时候
当我们完成这最后一项最佳杀伤距离的测试后,整个对弩车的测试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在看到弩车的威力如此强悍的情况下,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喜悦,弩车的研发成功,那可是代表着我族又有一个杀手锏了。
虽然在攻击时,动静没有弩车来的大。可是这杀人效果却是能甩开投石车好几条街。
在回去的路上我就询问姬颢,可以多块速度建造一架弩车。姬颢给我的答复是需要七到八天的时间才能制作出一把的弩车。木器工坊全力赶工的话,在同时生产投石车的情况下,每月只能产出十架弩车,要是数量再多的话就会影响其它武器的生产了。
姬颢的这个答复让我有些失望,在看到弩车威力如此巨大,且重量很轻,两名族人就能随意移动,用一匹马来牵引的话,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行军速度,本想在我出发前带上一些的,可是听姬颢这么一说,我的这个想法就绝无可能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心理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毕竟,明明有威力强大的武器,可是却因为产量不足而不能及时投入战斗,只能干等的感觉实在是有些无奈。
想了一会后,心中仍有些不甘心的问道:“姬颢,现在要是让你停下手里的一切工作,让木器工坊全力生产弩车的话,二十架弩车能不能在五天之内完工!”
听了我的这句话后,姬颢双眉紧皱,一时间陷入了沉思。过了好长一会时间,才紧拧着眉头不确定的说道:“族长,这制作弩车的材料但是不缺,像是木料什么的山上就有,取来也很方便,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上好的弓身材料。弓弦所需的兽筋仓库里库存也有不少,完全够制作二十架弩车所用。材料方面基本可以满足,只是……”说到这姬颢停顿了下来,用一脸无奈的表情看着我,一副为难的样子。
看到姬颢这副模样,我就知道他还是很为难的。弩车所用的材料好找,但是加工的工序却很复杂,大量时间都是浪费在加工上,往往要想加工一个合格的部件,就需要数天的时间,等到一架弩车制造好就需要十数天时间,这也是姬颢为难的原因。
“有什么难度,说来听听,要是可能的话,我会最大限度提供方便。”虽然明知困难,希望渺茫,但我还是想要试一试,看看有没有可能在我出发前完成二十架弩车的制造。
“这个,到也没什么其它困难,就是有些部件做起来可能要麻烦一点,浪费很多时间,要是能想办法减少这方面加工时间的话,也许能行。”姬颢斟酌着说道。
“奧,说来听听,到底是哪些部件比较费时,我看看有没有办法来克服一下。”听到姬颢提到困难,我当即就连忙询问道。
接下来从姬颢这里得知,弩车的其余部件到好说,但弩身比较难做,一副合格的弩身需要数天才能锻造好,这和工作是最消耗耽误时间的工作,要是能在这方面想到问题的话,那么五天时间完成工作就绝对有可能。
听完姬颢给我讲述木器工坊加工弓弩的方法后,我才知道,原来姬颢他们加工弓弩还是用的老办法,整张弓弩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而且是从开始到最后完工的整个步骤。
这样的生产方法当然没有效率了,要是使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来生产的话效果就不同了。
流水线作业在部族中也不算稀奇事了,好多工坊都在用这种方法来生产东西,可是姬颢他们在生产弓弩时为什么不用呢。
在了解之后我猜明白,原来不是他们不想用,而是弓弩的制作对于工匠的技术和经验实在是要求很严格,并不是每个工匠都可以生产弓弩的,需要那些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匠才可以胜任。
(本章完)
第833章 提高弓弩生产的办法()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制作弓身的时候是直接把弓身弯曲到需要的弧度后,直接放置在模具中来给其固定定型工作的。并没有对弓身进行烘烤加热工作,使其软化之后再进行弯折。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可以加速弓身弯折定型的速度,所以才造成了弓身定型工作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在了解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不是他们不想用,而是弓弩的制作对于工匠的技术和经验实在是要求很严格,并不是每个工匠都可以生产弓弩的,需要那些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匠才可以胜任。
特别是弓身的生产,对于工匠的技术和经验更是一个考验。在对弓身的加工中,其中有一个弯曲弓身材料的工作,这个工作是最难的,也是最考验工匠的技术和经验的工作,在对弓身弯曲的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在操作弓身材料弯折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弯折的力道细致入微,力量适中,循序渐进,不能用力太猛,用力太猛会导致弓身折断,用力太轻则没有效果,所以这个工作非常费时费力。
终其以上原因,我总结了一下,造成弓弩生产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因为经验和技术熟练的工匠还是太少,而这些少数的精英工匠需要负责从选料开始直到总装完成的整张弓弩的制作工作。没有对这些精英工匠做到有效利用,而有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完全可以让普通的工匠来做,让这些精英工匠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些更复杂的工作,以提高弓弩的产量。
第二就是加工弓身的工序还不够先进,不知道使用火炙烤加入弓身材料,使其软化便于弯折得这个方法。
这两个问题是制约弩车产量提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给姬灏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因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工匠人数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弓弩制造的话,还的要把弓弩制造分成几个步骤来进行加工。
按照弓弩制作的步骤我们可以将工序分为选材、安装符合材料、弯折弓身、弓身固定定型以及最后的总装工作等五个步骤。
通过对于弓弩制作工作进行分工合作,使用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来提高加工弓弩的速度,同时在加入一些弓身炙烤加热弯折定型的技术,相信能够大大减少弓弩加工的工作。
工序中的选材工作相比较而言简单一些,而木器工坊中的工匠大多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所以这个工作是不用过分操心的,只需要选一些比较细心的工匠,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接下来就是在原有弓身主材上安装一些复合材料的工作,主要是在材料中夹杂牛角,兽筋并用鱼胶粘黏固定。这个工作比较选材要难一些,而且是关乎弓弩质量威力的关键因素,马虎不得,所以这个工作必须要找些心灵手巧头脑聪慧的工匠来负责。
只要前期对这些工匠做好技术培训,严格规定材料尺寸,添加复合材料数量,让他们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相信,这个工作就算不用那些精英工匠来加工,普通的工匠一样可以胜任。
弯折弓身的工作是整个弓弩加工工作中难度最大,最考验工匠经验和技术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必须要由那些精英工匠来亲自加工。
我们可以把那些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匠集中起来,主要让他们负责对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