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海涯率辽军撤回之后,没有继续恋战而是马不停蹄地抓紧时间追上主力部队继续下一步的行动。
这场追击的战斗最终以赵军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役的结束也意味着辽军包围京师城的战役就此结束。大赵帝国保住了京师城,保住了他们的首都。
但是在这之后,大赵帝国面临的窘迫局面依然没有结束,大赵帝国依然是危机四伏。辽军撤离了京师城,但是辽军的铁蹄却依然威胁着帝国的其他地方。
在彭朝栋的京师城的府邸上,在辽军撤走之后,彭朝栋难得有了短暂的清静时间。
勤王军总督最终人选的答案已经揭晓,宋宇仁最终的决定还是让彭朝栋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原因也很简单,宋宇仁好几天绞尽脑汁地苦苦思索硬是没有想出一个适合总督天下勤王大军的人选。
但是几十万的勤王大军,如果迟迟没有总督,恐怕这支军队将陷入混乱,很难调度。勤王军总督的一事,宋宇仁已经拖了好久,现在不可能再继续拖下去。
宋宇仁最终还是选择彭朝栋,除了彭朝栋以外无人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原因之外,也说明宋宇仁还是信任彭朝栋。不然也不会将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重任交给彭朝栋。
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人选已经尘埃落定,现在彭朝栋所缺少的只剩下一个仪式。按照大赵的规制,勤王总督的任命必须有一个盛大的仪式。
这个仪式帝国有史以来只举行过一次,只在穆宗时期萌古部族的大军兵临京师城城下的时候举行过一次,如果算上现在的话,现在即将举行第二次。
这个仪式,彭朝栋宁可希望永远也不会再举行,每次举行这个仪式,也侧面表明帝国遭受到了很严重的外患。
“皇上最后还是将总督天下勤王的兵马给了爹爹说明皇上还是信得过爹爹的。”勤王军总督的位置最终还是落到了彭朝栋身上,彭禹乾为彭朝栋感到高兴。
“别高兴的太早。”彭朝栋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皇上信得过过彭朝栋是一回事,但是眼下勤王军总督也不是一个好差事,非但不是一个好差事反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虽说现在彭朝栋担任勤王军总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能够担任勤王军总督不但是帝王对臣下的一种肯定,也是帝王对臣下的一种信任。只有非常信任的臣下才能够有担任勤王军总督的机会。
但是彭朝栋现在一直是愁眉不展,以前桌子陕西对付萌古人的时候,无论战局是如何的不利,彭朝栋从没有这么忧虑过。到辽东接触了曼舒辽国这个对手之后,彭朝栋才碰到了他这一生当中最难缠的敌人。
打了一年多的交道,彭朝栋对这个老对手的多少有些了解。完颜圣聪不是那种肯善罢甘休,放弃目标的人。恰恰相反,辽皇完颜圣聪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折手段的人。
完颜圣聪放弃京师城不代表完颜圣聪真正的放弃了京师城。很可能是因为完颜圣聪还有着其他的目的。这个目的又是什么?彭朝栋现在感到有些迷茫。离开京师城之后,辽军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又会去哪里?
“总督大人贺腾骁求见。”
正当彭朝栋在胡思乱想之际,郑雷走进来禀告道。郑雷的禀告将彭朝栋从胡思乱想间拖了回来。(。)
第三百四十一章:暗流(六十七)()
第三百四十一章:暗流(六十七)
正当彭朝栋在胡思乱想之际,郑雷走进来禀告说贺腾骁求见。郑雷的禀告将彭朝栋从胡思乱想间拖了回来。
贺腾骁可谓是幸运,彭朝栋没有想到贺腾骁和辽王宋宇德还有这样一番渊源,救下过宋宇德,宋宇德这次在皇上面前替贺腾骁说的话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一劫,贺腾骁总算是逃过来。
彭朝栋原本已经做好站出来为贺腾骁说几句话的准备,无论是说出这些话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彭朝栋都准备去承担。出乎意料的是最后这些话辽王宋宇德替他说了,他彭朝栋也就没有必要说的必要了。这倒是为彭朝栋省下了不少麻烦。
“让他进来吧。”彭朝栋说道,贺腾骁暂时躲过一劫,他也为贺腾骁感到高兴,不过彭朝栋不知道贺腾骁现在来找他是为了什么事情。
不管怎么样先让贺腾骁进来再说。
贺腾骁在郑雷的带引进了彭朝栋的府邸。贺腾骁也是今天才刚刚知道原来彭朝栋在寸土寸金的京师城还有私人的府邸。据说这座府邸曾经还是某位郡王爷府邸,后来这位郡王爷绝了嗣,宋宇仁索性做个人情将这座府邸赏给了刚刚立了大功的彭朝栋。
这座府邸在外面看起来很气派,但是走进去之后,贺腾骁发现府邸的内部很简单,甚至陈设东西也很简单,偌大的一个府邸之内竟然没有一些值钱的家具,这在彭朝栋这样级别的高官之中是很罕见的现象。
“坐吧。”见到彭朝栋之后,彭朝栋坐在太师椅上对他说出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能够让彭朝栋赐座的下属恐怕也没有几个,贺腾骁没心没肺地享受到了彭朝栋的这份殊荣。
彭朝栋对贺腾骁的态度甚至让郑雷感到有些嫉妒,郑雷跟了彭朝栋二十年,彭朝栋都很少这么看重郑雷过,而贺腾骁认识彭朝栋才一年多的时间,彭朝栋就对彭朝栋这么重视。真个私人比人气死人。
虽说郑雷憋了一肚子的鸟气,但是彭朝栋的命令也不得不执行,郑雷只得忍着气给贺腾骁搬来了椅子,让贺腾骁坐下。
贺腾骁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在彭朝栋面前坐下了,只是唱了一个肥喏表示感谢。
“恭喜总督大人,担任天下勤王兵马的总督。”贺腾骁不知道如何开启这个头,索性就先为彭朝栋担任天下勤王兵马的总督贺喜一番,说句吉利话。
“辽东总督是总督,这个总督天下勤王兵马也还不过是总督,何喜之有啊?”彭朝栋揶揄道,“只怕是这个总督不好当啊,你贺腾骁应该是心知肚明。”
贺腾骁笑道:“总督大人说笑了。”
“你来找我总不是来说笑的,说罢,这一次来找我所为何事,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彭朝栋说道。
“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总督大人。”被彭朝栋看破了心思,贺腾骁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什么叫做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我,有些事情你不是已经瞒过我了吗?”彭朝栋继续揶揄贺腾骁道。
贺腾骁当然知道彭朝栋所指的瞒过他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只是一笑而过,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继续再深入下去。
“完颜圣聪撤军了,总督大人有没有想过完颜圣聪的下一步目标会是哪里?”贺腾骁问彭朝栋道,这个问题倒是问道了点子上。
现在彭朝栋是天下勤王大军的总督,将辽军驱逐出去是彭朝栋当下最大的职责。弄清楚辽军现在的动向很重要。连辽军的动向都没有弄清楚,又何谈将辽军驱逐出去?
禁军骑兵追击中枢重臣口中“溃败”的辽军偷鸡不成蚀把米,大败而归,被辽军的断后部队打的溃不成军。这个消息传回京师城之后宋宇仁为此大发雷霆。
要是彭朝栋接下来的对辽作战中继续失利,恐怕宋宇仁也会对他彭朝栋大发雷霆。彭朝栋又会继续陷入到极为不利的境地之中。
“完颜圣聪用兵无常,没有定数,本督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中原不比辽东,中原比辽东大,对于辽军而言,中原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也更多。本督很难确定辽军的动向,本督打算先向周围派遣出哨骑,侦查到辽军的动向之后再采取措施。”说到这里彭朝栋的面上透露出了几分为难之色,“虽说勤王军有数十万之众,人数不必辽军少,但是这些勤王军之中有多少是堪用的,有多少只是摆设,你也应该清楚。”
彭朝栋说出了他的为难之处,这个天下勤王军兵马的总督确实是不好当,尤其是还要面对辽军这样的敌人。
派遣出哨骑事先侦查辽军的动向之后再采取措施,这也符合彭朝栋向来求稳的做法。
只是这种做法虽然稳,但是现在这个做法却有点不切实际。中原地区,战线漫长,地形平坦开阔,正如彭朝栋所说的一般,中原地区值得辽军攻击的有价值的军事目标要比辽东地区多的多。这在无形之间又加大的搜索敌人的难度。
而且辽军是以骑兵构成,机动性极好,中原地区的地形和辽军差距并不大,可以任由辽军驰骋。就算是哨骑发现了辽军的踪迹,哨骑将这个消息带回来之后,只怕辽军铁骑又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恕属下直言,辽军风驰电挚,来去如风,派遣出哨骑恐怕就算搜索到了辽军的踪迹也很难跟住辽军。”贺腾骁说出了彭朝栋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
“的确。”彭朝栋长叹了一口气,承认了这一点,“不过现在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如果分兵四出的话,我大赵军容易被辽军围歼,就算是不能够全歼辽军,我们总要保住自己的实力。”
彭朝栋想了想,沉默有顷之后说道:“当然,还有另一种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事先知道辽军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只是我们在辽军高层之中没有密探渗入,对辽军的目的意图,只能凭空猜测。”(。)
第三百四十二章:暗流(六十八)()
第三百四十二章:暗流(六十八)
说到辽军的意图,彭朝栋不由眼睛一亮,炯炯有神的一双发红的眼睛紧紧盯着贺腾骁。盯得贺腾骁有些发毛。
说起猜测辽军的意图眼前的这个人不是最擅长这个么,贺腾骁每次对辽军目的的把握都很准确。难道贺腾骁今天来就是为了和他说这个的?彭朝栋如是想到,想到这里彭朝栋不禁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你对辽军动向的把握向来很准确。”彭朝栋发红的眼睛依旧紧紧盯着贺腾骁,“在你看来辽军的下一步的目标会是哪里?”
“运河!”没有任何的犹豫,贺腾骁迎着彭朝栋炽热的目光说道。
彭朝栋问的很直接,贺腾骁回答的也很直接。当然现在也没有多少多余的时间让他们为委婉,扭扭捏捏。
运河,这两个字眼直击彭朝栋的内心深处。辽军如果真将目标盯向了运河,辽国的高层,目光可真是歹毒啊。辽军这是要断了大赵的命脉,运河一旦有失,将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帝国的北方将会陷入大动荡之中。
这对于本来已经是风雨飘摇之中的大赵帝国来说,无疑将是雪上加霜。
辽军要是目标是运河,贺腾骁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贺腾骁将后勤补给的基地设置在了津门卫,而津门卫正是大运河的终点,距离京师城的距离又这么近很有可能成为辽军下一步要打击的目标。
出了津门卫之外,还有一个地方让贺腾骁记挂,那就是津门卫以南的静海县县城,静海县县城也是运河旁边的一座县城。也将成为辽军的打击目标。贺腾骁答应过袁铮钰会到静海寻找他的家人,贺腾骁不希望成为一个食言之人。
————————————————
京师城皇城之内,宋宇仁的心情很糟糕。
自从坐上了屁股下面的皇帝宝座之后,似乎宋宇仁的心情很少有好过,宋宇仁几乎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糟糕的心情之中度过。
辽军撤出京师城让宋宇仁的心情短暂的好过,可是这种好心情还没有维持一天,坏消息随之传来。宋宇仁寄予厚望出城追击撤离辽军的禁军骑兵溃败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
这个消息让宋宇仁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他寄予厚望的京师城禁军骑兵不只是让他失望而是让他感到绝望。
正当宋宇仁绝望之于,更让他绝望的消息随之传来。这个消息就是继辽军的一路大军攻占大同之后传回来的又一个关于山西的坏消息。
现在山西的混乱程度已经出乎了他的意料,关于山西变乱的消息传回来的有好几个版本。有的说是雁门关参将骆腾达谋反,以雁门关叛降完颜英所部的辽军,辽军得以从大同进入山西。
还有一种版本就是雁门关参将骆腾达和雁门关的关兵不是因为辽军的原因而铤而走险,走上了造反的道路。骆腾达和雁门关的关兵实际上是被山西的官员们逼反的。
至于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现在宋宇仁已经没有时间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总是摆在那里的。结果就是又一部的辽军进入山西腹地。同时山西又出现了一支造反的军队。
短短的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北直隶和山西两处地方接连受到异族军队的攻击,这在帝国府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宋宇仁现在焦头烂额,以前无论是多么的困难,局势多么的不利,宋宇仁都不曾像今天这般萎靡不振过。再苦再难,宋宇仁都会咬牙挺过,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无论如何,大赵不能亡于他宋宇仁之手。宋宇仁不想做亡国之君,这是宋宇仁现在的一个理想。
中兴不成,那么保住江山社稷不亡总可以吧?宋宇仁已经将要求降到了最低。
饶是如此,宋宇仁已经将要求降到了这么低,但是就算是这么低的要求,现在看来也是很难实现。
现在的局势不仅仅是已经出乎宋宇仁的意料,好超出了宋宇仁的掌控。
山西这些年来在西北地区之中还算是一个比较风平浪静的地方,但是在这风平浪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这股暗流终于在今天喷薄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道理宋宇仁自然是懂得的。山西的几天这个局面绝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没有缘由,雁门关的关兵会骤然造反。
雁门关的关兵造反和西北其他地方的民变,匪患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参与民变和匪患的难民和匪寇说到底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多少的战斗力。
大赵的镇军虽然糜烂不堪,但是在很多时候,对付这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装备低劣的乌合之众,这些镇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这一次的造反主力:雁门关的关兵非但不是乌合之众,反而是山西最有战斗力的镇军。这让宋宇仁焉能够不头疼,再加上前些天传来的山西巨寇陆天浩在留守陕西的秦军和甘州镇军出发勤王之后。
陕西的秦军和甘州的镇军几乎是前脚刚走,陆天浩后脚就造反起事。现在西北地区也是陷入了一片狼烟之中,汉中城失守。
想到这些,宋宇仁不禁头大。
辽军,完颜圣聪,陆天浩,骆腾达,这些字眼在宋宇仁的脑海之中晃荡着。
“皇上,这里还有一份奏疏没看。”赵泽小心翼翼地提醒宋宇仁道。
宋宇仁这才注意到桌案上还有一份奏疏没有来得及看。宋宇仁长叹了一口气,鼓起勇气拿起奏疏。该不是又是什么坏消息吧,宋宇仁如是想着,打开奏疏。
好在这封奏疏虽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但也不是坏消息,奏疏的内容是途径山西前往京师城勤王的秦军和甘州镇军向宋宇仁请示是要继续东进勤王还是留在山西平叛乱抗辽的奏疏。
宋宇仁现在有些拿不定主意,京师城的安危固然重要,但是山西和西北的局势现在也是一团糟,没有及时平定的话恐怕会愈演愈烈,到最后难以平息。陆天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召彭朝栋进攻。”
宋宇仁有气无力地说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宋宇仁几乎没趴倒在桌案上。(。)
第三百四十三章:暗流(六十九)()
第三百四十三章:暗流(六十九)
彭朝栋正在府中和贺腾骁说着辽军的事情,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宋宇仁的召见。
前来传话的是一个宫里的太监,彭朝栋常年在外,在地方为官,宫里的太监不是很熟悉。这个太监也不例外,彭朝栋看着眼生的很。
这个太监或许是赵泽身边的人,没有寻常太监的那份倨傲无礼,对待彭朝栋相当的客气。这或许也是见宋宇仁依然信任彭朝栋的缘故吧。
宋宇仁的召见彭朝栋自然不敢怠慢,和贺腾骁要说的事情纵然是没有说完也不得不停下。天大的事情,没有任何事情比皇上的召见还重要。
彭朝栋辞了贺腾骁,和前来传信的太监进了宫。
进宫的路不陌生,这条路彭朝栋也已经走过了很多遍。
千步廊,这条既寻常也不寻常的走廊,令天下的读书人心神往之的走廊。这条走廊寻常寻常在他和其他所有的走廊一样,都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走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这条普通的走廊在普通的同时他又显得不普通,不普通在天下之大,帝国的子民之多,但是能够有资格走上这条走廊的人却寥寥无几。
走上这条走廊,就等于和帝国的权利顶端划上了等号,这便是为什么天下读书人都对这条走廊向往的原因。
不过这条走廊走得多了,彭朝栋走在这条走廊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感觉也就那样。彭朝栋以十分平和的心态的踏上了这条名叫千步廊的走廊。
在这条走廊上,所有的人都必须步行,没有人能够例外。皇恩浩荡,就算是皇恩再浩荡,最多也只能够在千步廊外围的那道宫墙之外允许骑马坐轿。当然这还是皇帝特殊的恩宠,一般的大臣在进入午门的时候就要步行。
彭朝栋在千步廊中走着,走到一半的时候,彭朝栋才注意到在千步廊上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的身影彭朝栋很熟悉,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浙党的党魁:吕宗成。
彭朝栋不明白吕宗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在这里,难道是皇上也召见了吕宗成?
“次辅大人。”
虽说平日里秦党和浙党水火不容,两党之间互相攻讦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但是,为了不使场面过于尴尬,彭朝栋还是放下身段向,向吕宗成打了个招呼。
吕宗成只是略略回了彭朝栋一礼,头也不抬的说道:“恭喜彭总督担任天下勤王兵马总督一职。”
彭朝栋分明从吕宗成的话声中听出了浓浓的醋意。
“多谢次辅大人,朝栋一定尽心竭力,以报答皇上对朝栋的信任。”
说罢,彭朝栋在宋宇仁所在的宫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