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雍不以为意,对着曹丕讨好地笑道:“小民愿和执金吾去幽州,来日直捣乌桓王庭。”

    曹丕闻言便对季雍说道:“既然如此,季将军就留在吾军中吧,暂时封汝为吾执金吾麾下左中郎将。”然后叫来侍卫,让人带崔琰去找司马朗,拟定文书让其带到邺城录用,如今天下任何地方读书人都是很金贵的,就算你隐于穷乡僻壤,地方官都会巴巴地把你请出山,为他做文书工作,文字是政治的基础,若没有文字,百姓、钱粮、户籍都是空谈,所以曹丕把崔琰送到邺城,曹操必然很高兴,这也是崔琰能够很理所当然地提出要求的原因。

    季雍和崔琰谢过之后便离开,带着他们来的牵招刚要走却被曹丕叫住,曹丕问道:“牵将军曾经统领过乌桓骑兵,最近又出使了乌桓,不知牵将军以为,季雍之计是否可行?”

    牵招想了想,拱手道:“那日乌桓使者本要求见执金吾,但是听闻袁谭大败的消息之后便想杀了末将去找袁熙,乌桓与袁氏交好,听闻袁氏大败,反而疏远朝廷,这等作为,无非就是要趁袁氏衰微,吞并之,再入关,借助袁氏在关内立足,再伙同扶余、鲜卑、濊貊各族抵抗朝廷大军,若成之,乌桓在外族必然威名大盛,各族依附,如此可成一朝之基业。”

    曹丕点点头,牵招说的很有道理,现在乌桓人显然是发现关内混乱,当年不可一世的大汉王朝华厦将倾,所以准备趁火打劫,从游牧民族转变为农耕民族,然后以对抗大汉军队为自己造势,再正和北地关内外的外族势力,成就王朝根基,这和往后的五胡乱华没如出一辙,但是显然现在乌桓还不具备这样的土壤,更别说他们遇到的敌手是曹丕。

    “既然如此,季雍之计可行,吾要以乌桓为鸡,杀鸡儆猴!”然后对着牵招一笑说道:“牵将军缘山一行辛苦了,且去休息。”牵招拱手一礼,随即告退。

    牵招离开之后,侍卫来报,司马朗求见。曹丕感觉有点讶异,这个司马朗在见面的时候只是和自己行了一个礼,便没有任何交集,有关行军琐事都是他写成文章,由曹彰上给曹丕批阅,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现在他突然前来求见,实在是一件怪事。

    曹丕让侍卫把司马朗请了进来。司马朗是一个非常高大的男子,骨架也很大,身材跟荀彧非常相若,但是却没有荀彧那般英俊潇洒,比起崔琰甚至还差了几分,浓眉、单眼皮,举止从容优雅,一派饱学士子风范,只见他跟曹丕行礼之后从袖中掏出了一张折好的左伯纸,递给曹丕说道:“此为司空手信,嘱咐下官再入幽州之前上呈执金吾阅之。”

    “有劳先生。”曹丕接过信件之后打开一看,随即对司马朗笑道:“先生可知信中内容?”

    司马朗答道:“不知。”

    “吾父信中说,吾之二弟子文,骁勇善战,可搏猛兽。又一心想行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之时,是以不可不成全之。然为将先要有兵,所以特命先生为子文在幽州招募骑兵两千,由子文自带之。一切粮草支用一年之内从军中出,一年之后则由幽州府出。”曹丕淡然说道,然后把手中信递给司马朗。

    司马朗立即接过,拱手行礼,离开。堂中只剩下曹丕一人,心中喂然一叹:“这般作态,保皇党、保汉党、都应该安心了吧。”(。)

第两百章 麻烦不断() 
一个州牧可以拥兵多少向来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曹操给了曹丕在幽州便宜行事的权利就说明曹丕可以自主招兵。但是如今曹操还发来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兄弟曹彰招兵,而且一招就是两千人。

    如果之事两千人,倒还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年曹丕把王双纳入营中的时候成立羌斗曲,一下也招了好好几百人,两千人,不就是几个几百人罢了。但是如果是两千骑兵,那问题就来了,首先骑兵必然是精兵,在幽州招募骑兵定然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因为老百姓骑不起马,要从零开始训练骑兵那是天方夜谭。

    那就意味着要从地方大族招兵,一般骑兵的来源都是大族的庶出之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没有继承权,在家里地位也不高,如果爱读书,东经学,还能走仕途或者在家中经营家族,如果不爱读书,那只有进入军队搏杀出一个未来了。

    所以当骑兵的基本上有几个特点:家境不错,庶出、不爱读书。这样的人往往比较容易升迁,一来骑兵起点高,只打重要的战役,二来出生大族,对于曹丕、曹彰这种统帅来说,同样是大族的子弟自然会有亲近感,虽然曹丕明明知道世家大族在未来的几百年都是毒瘤,可是这种他也是其中的一员,这好像一种广义的血脉,会让人莫名的有一种归属感。

    当然,这不代表曹丕就不会用寒门之人,比如王双就是曹丕一手提拔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曹丕也喜欢用世家之人,只是所谓世家不一定是显赫的,比如曹丕早起一力拉上贼船的刘晔,他是世家,但是却不是煊赫的世家。话说回来,做骑兵的虽然大多数人是庶出,但是字少也有个三五代的庄园经营,自然也是世家,所以在军队升迁也很快。

    现在曹操让曹彰招骑兵,一招就是两千人,而且是在幽州招,两千人的队伍,背后有多少幽州大族,随便算一算都是个了不得的数字了。而且曹丕刚到幽州必然要用现有的军队镇抚各个州郡,毕竟鲜于辅、阎柔理论上还处于拥兵自重的状态,更别说还有从袁熙麾下反出来的张南、焦触。这些人麾下的军士曹丕要收编、整理,哪还有余力腾出手来招兵呢?所以这头啖汤只能是曹彰要招的两千人。

    换句话说,曹彰借着招兵也可以和当地的大族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虽然曹彰很年轻,不一定懂事,但是同行的司马朗自己就是河内大族,跟大族打交道自然是驾轻就熟。

    在给曹彰招兵这件事情上,幽州就会出现一种形式:分权。现在幽州有两个曹家的公子,首先招兵的却是二公子曹彰,而大公子曹丕则要收编在幽州现有的军队,还要镇抚地方。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是曹彰两千骑兵后的幽州大族势力,一股是鲜于辅、张南、焦触、阎柔这种袁氏降将的势力。

    曹丕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幽州还会出现分头下注的情况,比如把庶子a送给曹彰当骑兵,然后把庶子b放到曹丕的军队里,汝鲜于辅之流甚至也会派几个亲族去曹彰麾下当兵,这就会导致两个势力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面上曹彰和曹丕形成了人分权之势,实际上地方大族和降将势力却在两边下注,到头来赢家还是这群地头蛇。

    在曹丕的角度看来,曹操这么个玩法固然做了一个掣肘曹丕的样子,让军中如司马朗这种文吏把消息散播回中原,让保皇党、报汉党安心,但是也给曹丕治理幽州照成了一定的困扰,张辽和曹休的部队以后是要走的,那曹彰这两千骑兵的定位是什么呢?让曹彰自己带着?现在曹彰的官职是行军司马,等到张辽、曹休这支军队回去之后行军司马也就不存在了,两千骑兵的粮食却还从幽州府出,信上也没说这队伍是归州牧管辖的,那是什么意思呢?所以这是一直不归州牧管辖、却需要幽州府供养的骑兵?

    骑兵这个兵种需要配备养马的民夫,换乘的马匹,如果是汝虎豹骑这样的重骑兵,在驻地还要配上擦洗铠甲的民夫,表面是两千之数,可是算下来却是一万人,加上马匹,那还要在幽州拨出一个地方给他们驻扎,虽然信中没有写骑兵是要轻骑还是重骑,但是向往披坚执锐的曹彰组建骑兵队会是轻骑兵吗?

    曹丕觉得不可能。而且曹彰是自己的亲弟弟,一支当地大族子弟组成的骑兵,还由幽州牧的亲弟,当朝司空的亲子独自领军,这群人屁股是不是要翘上天呢?别的不用看,只看看曹丕在许都的神使营就知道了。当年神使营如夏侯霸卫臻之辈可是各个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一般的大头兵他们可看不起。所以这种情况还会造成军中的矛盾。

    “还没进幽州,就来了这么一个难题,真是让人无奈啊。。。。。”曹丕自嘲的笑了笑,然后把曹真叫了过来。如果说姓曹的人里面还有人能够让曹丕相信的,只有曹真了。这个和曹丕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子在他的记忆深处却是最亲近的人,这种亲近来源于上一世曹丕的记忆,也来源于自己穿越之后和他的相处,曹丕自认为看人很准,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对自己也有这如对父兄一般的信赖和仰慕。

    曹真来了之后曹丕把信递给了他,曹真看完之后说道:“这样说来,兄长靠着嫂子的身份联系地方大族,子文兄则靠着这两千骑士了。有朝一日,兄长离开幽州,子文兄凭借这层关系也足够镇抚幽州了。”

    曹丕点点头,本以为曹彰来此之时为了掌握功勋统计,让曹丕无法凭借自身魅力获得军心,却没想到也是以一个接班人的身份来的,不知道郭嘉是否知道曹操来了这么一手,如今幽州还没进去,就已经有了两个适合镇抚的人选了,自己要控制幽州,很不容易啊。。。。。

    堂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第两百零一章 远涉幽州() 
曹真说道:“兄长以为,父亲是此举何意?”、

    曹丕答道:“互相牵制之意。”

    “这么说来,父亲不太相信兄长?”

    “未必尽然,一方独大确实会有隐患,父亲这般作为,是防止为兄和幽州大族关系更加密切,大族是什么德性,贤弟也清除,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二弟这条线,他们必然左右逢源,这样一来,一方独大就无从谈起了。”曹丕说这番话的时候脑中想起的是一家子姓诸葛的人。

    曹真点头道:“确实如此,兄长打算如何应对?”

    曹丕笑了笑,说道:“自有应对之法。”曹真知道曹丕手段高明,随即告退。曹丕又让人把李国相叫来,又喊来了两个文吏,然后细细询问其有关有种的情况,李国相所在的中山国和幽州涿郡相邻,所以他对涿郡的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曹丕令文吏记录起李国相的每一句话后,才让其离去。

    与此同时,远在许都的贾诩已经搬进了曹丕在许都的宅子里,此时他正在一间偏厅会见陈群的叔叔,陈谌,陈季芳。厅中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典满站在一边。

    现在陈谌的脸色很好,正笑眯眯第对着贾诩说道:“文和先生,真的只需要这些?”

    贾诩笑答:“正是,500个烧瓷工匠,还有三个颖水边上的火窑较多的庄园。”

    陈谌大笑道:“既然如此,请文和先生明日就派人去接收罢,我们陈家明年就要开始在天下售卖烧刀子了!”

    贾诩笑道:“陈家大兴,自来年而始。”

    陈谌哈哈大笑,告辞离去。典满一脸茫然地问道:“先生,公子当真就用这些东西把烧刀子的方子换给了陈家?这方子价值何止万金啊。”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那有何妨?现在吾等另有点石成金之术。”说完从怀中掏出了一片亮晶晶的东西,比玉石更反射光泽,比精铁更加通透,晃得典满眼睛一花。

    典满趋前问道:“这是何物?”

    贾诩笑道:“公子称此物为玻璃。”

    “玻璃?有何用处?”

    “用处不小,此物虽然比玉石易碎,但是很容易雕琢,而且在阳光之下光芒夺目,实乃绝世奇珍。公子胸怀奇术,竟然有这等玩意的制作之术。”贾诩把玩着手上的小碎片淡然说道。

    “先生是说这绝世奇珍是公子所制?日后吾等要卖此物?”典满问道。

    “可比卖酒划算得多。”

    “此物珍贵,岂能长久?酒却能卖千秋万世。”

    贾诩嘿嘿一笑,拿出一张左伯纸,比曹丕给他的那张小,但是也写了不少字:“伯英,汝可去徐州开凿这信中所描述的石头,运回许都之后这种奇珍我等要多少有多少,不过切记要掩人耳目,之说这些石头是装饰庄园所用。”

    典满接过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写了各种石头的形貌,玉石收入怀中,答应下来。随即告辞离开。接着贾诩又唤下人把一个年纪十五六岁的少年叫来,对它说道:“季巧,汝是为父幼子,本来万万不舍汝离开为父,但是此乃我贾氏一族崛起之良机,千年难得,是以只能让你背上追随执金吾。”

    这个少年其貌不扬,但是身材却是西北人的高壮样子,听到自己父亲这般说,不由得问道:“父亲,若执金吾问为何北上,孩儿应该如何回答?”

    贾诩微笑说道:“只说汝擅长何事便可。”

    少年眼神一黯,说道:“父亲曾说那些皆为小道,左道。”

    贾诩肃然说道:“今时不同往日,汝切记要在执金吾面前表现汝之所长,贾氏兴旺,系于汝一身!”

    少年再拜,又问:“孩儿该何时起程?”

    “越快越好。。。。。。。。。”

    在中山国修整三日后,曹丕带着大军继续起行,负责押运粮草的于禁依旧缓缓在后方行走,两日后,大军进入涿郡。进入州郡的第一个县是范阳,涿郡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也就是后世首都的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地下水资源储量数以亿记,自然水量也过亿,所以农业上自给自足完全没有压力,来到范阳之后曹丕立即受到了当地大族的招待,比起冀州某些地方,范阳的富庶犹有过之。

    到了幽州地界之后,曹彰和司马朗立即开始招兵的事宜,他们招骑兵很有个性,不但要自配铠甲、兵器、马蹄铁,还要自配马匹,马匹不合格者不能入伍,甚至连喂马的伙夫都要自备。这样一来,那只有稍有家底的大族子弟才有资格进入这支军队了。

    但是门槛高了,招兵的质量也高了,范阳合格的只有十三人,无一不是精通齐射的当地大族子弟,这群人一入伍,就跟着曹彰,而跟随这些骑士的伙夫就混在民夫队伍中,扎营的时候才来伺候他们的主子。

    曹丕没在范阳停留多久,只是记下了县令、县丞和两位县尉的名字便离开了,他现在当务之急不是处理幽州各个郡县的事务,而是要去找到背叛袁熙的张南、焦触,还有早就投靠曹操的鲜于辅、阎柔。这些人手下都有一只军队,必然是要整合之后方能好好经略幽州。

    自己现在接到的消息是这四人的军队在袁熙和袁尚外逃之后全部涌入了右北平郡,互相牵制。所以曹丕的目的地是右北平,从涿郡过右北平还需要经过广阳、渔阳两郡。

    每个郡曹丕决定停留两日,可是当他东进,到达广阳郡治所蓟~~~~~~~县的时候,四人都派出了使者在此等候自己,于是曹丕决定在蓟留上几日,好好听听这几个使者说说右北平的情况。

    大军修整的时候,曹彰和司马朗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有继续开始招人,曹真找机会告知曹丕,他们这样的招人方式定然能够把整个幽州的精英都招致麾下,日后曹丕再要招兵,只能是次品了。。。。

    曹丕对此却不以为意,因为他从来没有要在幽州招兵的打算。(。)

第两百零二章 北地大才() 
曹丕在蓟城的县府找见了四个使者,不过他并没有同时召见他们,而是一个一个的召见,首先曹丕先召见了阎柔的使者。让曹丕有点感到意外的是,这个所谓的使者居然就是乔装打扮后的阎柔,看来这个人很喜欢出其不意,而且是个很难信任人的家伙,不然他不会冒险离开自己的军队前来这里见自己,毕竟在右北平除了他阎柔的军队之外,还有三支军队。

    阎柔和初见的时候没有太大的不同,曹丕笑着对阎柔说道:“阎校尉,却不想在此处和汝再度相见。”

    却见阎柔先对曹丕行礼,微笑道:“末将也未曾想在此处见到执金吾,如今执金吾领幽州牧一职,鲜于辅这个建忠将军自然要归公子麾下,再无可能统领幽州,末将已经无忧,日后愿听执金吾调遣。”

    曹丕温言抚慰一翻之后随即随即让他立即回到右北平,等候自己。然后曹丕先后召见了张南、焦触的使者,两人都是文吏,说了一堆客气话之后便呈上了他们主子些的文书,上面清除第列出了他们的兵力、粮草多寡。曹丕当即让两个使者带话,许诺他们幽州安定之后一定许一个一郡太守之位给他们。

    最后曹丕才召见鲜于辅的使者,此人让曹丕颇为以外。这位使者年纪不过三十五岁,上唇留着些胡须,国字脸,双眼威棱四射,相貌凛然有威,一看就是一个身经百战之人,哪像是一个使者。

    但是此人礼数却非常的周全,十足一个报读诗书的士人模样,这让曹丕想起了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这话。若是以貌取人的话,这人就很符合那句话的写照。

    只听眼前之人行礼说道:“下官田豫、奶建忠将军麾下使者,特来此拜见执金吾,呈上降书,三军皆听从执金吾调遣。”说完两手捧着一块折好的布帛。

    曹丕依稀听想起阎柔曾经说过,若非鲜于辅麾下有田豫,以鲜于辅的短视,是万万不可能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就站在曹操一边的。

    牛金上前接过了田豫的布帛,曹丕展看开了一眼问道:“建忠将军麾下带甲之士有八千人,骑兵两千人,方才我看护乌桓校尉阎柔麾下也有两千骑兵、五千甲士,两人皆为汉臣,加起来近两万人,完全有和袁熙一战之力,为何却被袁熙压制在幽州?张南、焦触两人反袁熙不过是带走了七八千军士罢了,却把袁熙吓得远盾,这么看来,袁熙军队应该就是两三万人罢了。”

    田豫拱手行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回执金吾,这袁熙驻军在右北平,右北平之外有辽西郡,辽东属国昌黎,这三郡乌桓人极多,号称三郡乌桓,而且这三郡早就是胡汉杂处之地,袁熙在三郡经营日久,根基深厚,若吾等贸然攻击,袁熙背靠三郡乌桓,只要能守得一时,代郡乌桓出兵袭击吾等项背,那就是腹背受敌的局面,届时别说不能破袁熙,恐怕还会丢了根基之地。”

    曹丕微微点头,其实早在第一次和阎柔见面的时候曹丕听了他的讲述,再应征幽州各郡的位置就已经明白袁熙为什么能够挡住阎柔、鲜于辅了,因为代郡在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