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贤才离袁绍而去也是事实,就曹丕知道的,现在在曹军中最受倚重的荀彧、郭嘉,在投靠曹操之前都在袁绍账下待过,若是袁绍能够重用他们,这两人岂会有投靠曹操的机会?

    曹丕随即继续问道:“不知仲宣对于安定北地四州有何良策?”这也是对王粲的考教,向阎柔就给曹丕上了联姻之法,虽然他没有确切的目标。

    只听王粲干笑道:“下官观其行、听其言,倒是能看出一人之深浅,但是经略一地,这中间干系牵扯太多,下官真是力有未逮,倒是长文兄却精于此道,吾可助长文兄一臂之力。”

    曹丕闻言一笑,已经知道此人深浅,也知道了应该怎么使用这样的人,若说看人,王粲还不如他曹丕,所以这才能就没必要用了,倒是此人写文章颇有水平,中国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文人雅士手中代代相传,经过不断的打磨和进步才有了唐宋时期的文学鼎盛气象,曹丕是理科生,分不清楚王粲、曹植甚至他老爹曹操之流在文学的造诣上比起唐宋之人如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就是唐宋文学的奠基人,没有前人基础,自然就没有后人的高度。

    所以曹丕决定让王粲跟着陈群处理些杂事,然后继续让他去行那些论诗作赋的事儿。(。)

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胜之地() 
邺城即下,其所在的魏郡各个县城的令、长以及地方的大族纷纷派人入邺城向曹丕请降,先是交上自己县城所有的户籍表以及历年的赋税记载,另外还带着各种礼物。

    对于这个现象,曹丕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邺城在袁绍刻意的经营下已经成为了北地第一坚城,如果连邺城也挡不住曹军的兵锋,那其他地方的自然也无法挡住,更别说驻守邺城的袁尚已经被曹丕打得向北败逃,此时如果还不表态归降,那绝对是家破人亡的结果,对于反抗者,曹军一点不介意以抄家灭族抢掠女眷的方式来给自己的军士谋点福利。

    魏郡各县望风归降可忙坏了陈群、王粲以及一众文吏,因为除了邺城了之外,魏郡尚有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十四个县,每个县都派出一个人来上交各种文书,还带上十余个随从赶着十三四辆装着礼品的马车进入邺城,邺城顿时就多出了百来人,这还是小问题,就是他们带着各县的文书却着实很多,光是重新统计魏郡户籍就让本来人数不多的文吏焦头烂额。

    至于那些送来的礼物大多都是丝绸、美酒、猪油、黄金等金贵之物,曹丕把这些东西统统封存在了大将军府,等曹操过来接收,然后让来的各县使者带着陈群写的一封信回去,让各个县城安心生产,无需担忧。

    邺城的存粮已经不多,曹丕没有打算问大族要粮食,只是传书曹操,请求其速速带着粮草来邺城,并且把邺城的美好好好给曹操描述了一番,暗示其可以作为根基之地。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曹丕立即在邺城周边转悠,物色能够种植水稻的地方,现在不过是初春时节,只要加大人力,还来得及培育出一批杂交水稻的种子拿回中原种植,哪怕只有几亩地适合种植水稻,曹丕也能够应付明年种子的需求了,如果再任由中原已经繁衍几代的种子种植,抗逆性下降后产量会非常低迷,其实哪怕现在水稻产量已经不如头两年的杂交水稻产量的,只是因为比之前强上很多,所以大家都没有注意,若是再过一年,那产量下降更加明显,若是如此,朝廷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又会拿这事来攻击自己了。

    曹丕到邺城巡视一番之后有一个颇为欣喜的发现,这邺城有两河流经此地,分别是漳河跟洹河,这漳河的河床宽度居然接近千米,是一条非常宽大的河流,邺城护城河的水就是来自漳河,袁绍把漳河水引到邺城的护城河里之后顺带修了几条水渠通往另一边河床只有百来米的洹河,两河联通之后邺城方圆百里的土地都有水流灌溉,只要没有倒霉到遇上大旱,邺城事宜种植的土地是非常多的。

    另外曹丕带着侍卫打穿了土地勘探之后发现邺城附近的地下水都储藏在第四纪松散岩层中,只要往下打个十来米就可以取水,这个发现让曹丕大喜过望,只要把邺城附近的水井全部开发出来,那邺城附近适于人居住的地方就很多了,而且漳水水量充沛,多修建些水渠引流洹河,方圆百里之内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能够种植水稻,加上周边的水井能够提供水源,人口上限也很是可观,这样一来,这里完全可以成为供应中原杂交水稻种子的基地。

    难怪曹操选在此处作为自己的根基,如此充沛的水源,对南方又有黄~河天堑,另一方面,从邺城百里之外的白马港乘船出发,只需要两日光景就可以到达对岸官渡港,官渡港到陈留不过是五日行军路程,如果快马兼程,一日可到,而陈留到许都则只需要二十日,快马兼程则不足十日。而从白马港乘船向西,十五日就能到达孟津港,这孟津港离洛阳不过只有三日路程,快马前程不足一日可到,对于南方,邺城绝对是真正的形胜之地。

    更别说邺城对并州有黑山和壶关之险,对幽州有漳水阻隔,只要扼守住黎阳方向的洹河,邺城就稳若泰山,加上适于居住大量的人口,要繁盛起来并非难事。

    在邺城附近转了一圈之后曹丕确定只要曹操进入邺城,看到这里的情况,就会把这里视为自己发展的根基,至于许都就会成为一个徒有虚名的皇都,邺城,则会变成天下的中心。

    既然如此,自己就不得不用心经营一番,毕竟此处如果是曹操的根基,自然也是他曹丕的根基。

    有了想法之后曹丕立即回邺城,征调了五千军士以及自己军中和乐进军中所有的民夫,开始修水渠、打井、犁地。并派挛鞮快马兼程向南去买稻谷种子,曹丕下了死命令,让他十五日内务必返回邺城。

    虽然犁地的时间有点晚,但是出生农学的曹丕有一百种办法肥田,他让民夫把那些战死的袁军将士烧成了灰灰,埋入要种植水稻的土地中,然后收集各种粪便铺在土地上,再引水润地,曹丕现在手下民夫两万人,开荒修水渠的效率自然很高,加上邺城各地乡绅的鼎力支持,等挛鞮回到邺城的时候,邺城附近已经开出近三千亩适于种植水稻的良田。

    挛鞮骑着挂上了三个大包的马匹回到邺城后曹丕立即让人在城外播种,因为事关来年整个中原的种子收成,所以曹丕亲自监督众民夫播种,现在曹丕身边只有一个读书人在辅佐,还是一个从袁尚麾下投降的读书人,这人名叫陈琳,正是那个在袁绍和曹操交战初期写了《为袁绍檄豫州文》骂了曹家三代的陈琳,本来陈琳以为自己必死,但是却没想到曹丕对于读书人全部任用,未杀一人,后来陈群更把他分到了曹丕身边,所以陈琳更加卖力干活了,此时他正站在一处树荫下陪在曹丕身边看着民夫下种子。

    “前几日收到吾父文书,两日之内,吾父便到邺城了。。。。”曹丕突然说道。(。)

第一百八十章 黑山来人() 
陈琳闻言身子一颤,勉强笑道:“司空大军来此,冀州各郡必然望风归降,亦如执金吾在邺城魏郡各县归降一般。”

    曹丕笑着看了陈琳一眼,这个家伙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相貌还算清秀,只是此时额下的胡须在风中颤抖的厉害,北地春回大地的季节天气还算宜人,今日风也不大,这般抖震的频率着实是被吓的。

    “孔璋先生。。。。。。。当年可是大将军何进的主薄?”曹丕突然问道。

    陈琳闻言答道:“正是,只是董卓入洛阳之后吾便北上避乱了。”

    曹丕暗暗摇头,更体会到人跟人的性格真是不一样,审配虽然没什么大才,而且可以说是一首导演了袁氏兄弟阋墙的罪魁祸首,但是在最后一刻,他选择死节殉主,在忠心方面毋庸置疑,可是陈琳先随何进,又跟袁绍,如今又站在了他曹丕身边,说白了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虽然此人胸中有锦绣文章,但是在心性方面,却不如审配来得刚直。

    “此人也就一个贪生怕死的文人,和王粲一般,难堪大用,却能把文学发扬光大。”曹丕心中暗想,嘴上笑道:“何进当年以大将军之职总览朝政,孔璋先生为其主薄,自然熟悉朝廷各项事宜,如今天子幸许都,朝廷也在许都,百废待举,少不得要用先生之处,即便吾父来此,也会善待先生。”曹丕闻言宽慰。

    陈琳闻言大为感动,作揖说道:“司空和执金吾皆胸怀宽广,不计前嫌,琳感激不尽。”

    曹丕点点头,看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稻田笑道:“这些时日民夫的编队、种子的分发,兴修水渠的各种大小事宜都是先生操持,足见先生有经略之才,天下广袤,贤才自当用之。”

    两人说话间却见一个士卒疾跑而来,到了曹丕面前说道:“禀报执金吾,有一人,自西面而来,自称是黑山来使。”

    “黑山来使。。。。”曹丕沉吟一阵,问道:“来人在何处?”

    “已经被巡城的军侯引入邺城县府。”

    曹丕点点头,挥退了军士,对陈琳说道:“此处还有劳先生操持,剑桥,上马,回城吧。”

    牛金答应一声,随即上马,等着曹丕策马往邺城奔去,陈琳远眺两人背影,直到他们没入了邺城巨大的阴影之中才“哎呀”一声跌坐在地,叹了口气说道:“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威压,一言一句都让吾两股战战~!”想到曹丕眼睛都不眨就下令把战死的袁军烧掉肥田的举动,陈琳就忍不住牙关打战。

    曹氏有子如此。。。。。袁氏败得不冤啊!陈琳勉强站起,叹了口气,继续去监督农事了。

    曹丕和牛金策马回到县府的时候发现曹仁正侯在门口,见到曹丕来此随即开口说道:“这黑山来人居然还带上了个见面礼。”

    “哦?是何物?”曹丕问道。

    “不是物件,是个人。”曹仁笑答。

    “哦!这道稀奇了,不知是何人?”

    “听闻是袁尚麾下骁将,之前被派出去找并州刺史高干求援,未果,返回时路遇黑山使者,被擒。”

    “原来如此。”曹丕和曹仁说话间进入正堂,却见夏侯霸正在正堂陪着一人,夏侯霸因为两次立下夺城首功,已经被封为破虏校尉,领着一千石俸禄,比起曹操军中乐进、张辽之流的各种杂号将军分量是差了一些,但是在年轻将领中着实是佼佼者了,比起王双领一曲五百人军队可不知高到了哪里去。

    来人虽然是被朝廷给予举孝廉权利的黑山张燕部下,但是终究还是尚不得台面的贼寇,乐进、曹仁甚至高览这种将军都自高身份,不屑和贼寇同席。自然就由夏侯霸陪着,曹仁在门口候着无非也是等曹丕过来告知来人抓了袁尚麾下一个将领罢了。

    那被夏侯霸陪着的来人穿着一身麻布衣,头上用一块布把头发束着,身材高大,手长脚长,白面无须,但是却有些皱纹,看起来即饱经忧患又非常不羁,此人见曹丕进来立即起身拱手:“平难中郎将麾下先锋校尉孙轻拜见执金吾。”

    平难中郎将是汉灵帝给张燕封的官职,有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的职权,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几个郡国里的不少县城是在他的管辖之内,自然也可以向朝廷任免官职。

    曹丕点了点头,坐到上首说道:“孙校尉远来辛苦,不知小白马将军是否已经到了黑山?”他已经看到了一个被五花大绑,但是神色自若地坐在地上的汉子,想来这便是袁尚的属将,不过曹丕现在并不急于询问,而是问了他比较关心的事情。

    孙轻拱手答道:“小公孙将军已经到了黑山,平难中郎将正在黑山款待于他。”

    “嗯。。。”曹丕问道此处已经知晓,公孙续是带着朝廷命令去招安这些黑山贼寇的,现在张燕善待他,说明黑山贼已经有归顺的意思,不然也不会派使者来,还带着一个袁尚的旧将。

    此时曹丕的目光落在了那坐在地上的将领身上,这个将领大约三十五、六岁,留着山羊胡,国字脸,单眼皮,一脸精悍之色,看曹丕打量他也毫不示弱地跟曹丕对视。

    孙轻见曹丕看着那人随即笑道:“这牵招,牵子经,牵将军!乃是冀州从事,统领乌桓突骑,在北地,若说领突骑最能战之人,并非乌桓人自己,而是这位冀州从事牵子经和幽州的护乌桓校尉阎柔!”

    那被称作牵招的人哈哈大笑:“孙大哥此言差矣,若真是如此善战,岂能出壶关之后便被大哥所擒。执金吾,末将这冀州从事也是朝廷所封,是以称一声末将并不算僭越,这黑山之内可有马匹数千,其中能做战马者,十中亦有二三,执金吾可得睁大眼睛,万万不能让他们在归降之时当做驮马搪塞过去。”

    孙轻正色道:“张将军派吾来就是诚心归顺朝廷,岂有藏私的道理。”转而向曹丕说道:“禀报执金吾,今日抓来此人,并非是要献于朝廷领功,,而是要想执金吾举荐此人。”

    “哦?此话怎讲?”孙轻这番言语奇兵突出,到让曹丕有了兴趣。(。)

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孝之人() 
孙轻拱手答道:“这位牵子经,牵将军说起来已经是末将旧友了,十五年前,即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一党和十常侍争权,结果何进一党被灭,其弟车骑将军何苗身死,那会儿他麾下有一位长史名叫乐隐,和子经有师生之情。”

    说道这里,牵招脸色突然一黯,脸上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哀伤,曹丕不认为这人是在自己面前演戏,如果是的话,只能说明此人心机深沉,目前,曹丕相信他是真情流露。

    只听孙轻继续说道:“这乐隐乃是冀州人,那年也被害死,子经和一个叫做史路的同门冒着被株连之险收敛了乐隐的尸骨,离开洛阳北上,意图带着恩师的尸骨还乡安葬,入土为安。。。。”

    孙轻说道这里,在场的夏侯霸、跟着曹丕进来的曹仁、还有曹丕身后的牛金顿看向牵招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欣赏,之前他们因为牵招是袁尚旧部,对曹丕说话又不太恭敬,所以对他么什么好眼色,但是汉朝的启蒙读物乃是《孝经》,孝道经过汉朝四百年的传承已经深入汉人骨髓,对于牵招这般做法,没有人会不欣赏。除非他不是汉人。

    却听牵招嘿嘿一笑,说道;“孙大哥,后面的事儿,汝等做的可不是很地道,不如让吾来说罢?”

    孙轻哈哈大笑:“无需如此,吾等进了黑山,就是因为天子恩泽没法让我等吃饱穿暖,过安生日子,是以进了黑山,无非就是求一口饱饭,所作所为,也就是为了在这不开眼的老天爷折磨之下活命罢了,做的一些事儿虽然令人不齿,但是也无不可说的。”

    这番话说得很是敞亮,还点明了他们进黑山为贼着实是逼不得已,难怪张燕要派此人来当使者,作为一个山贼,有这样的口才,着实已经很了不起。

    牵招嘿了一声,不再说话。孙轻又继续说下去:“那年末将奉了平难中郎将的嘱托正在冀州南部找事食,正好碰到和子经带着乐隐的遗体往北而去,子经同门史路是北地一个世家子弟,吾等黑山的人最恨的就是北地的大族,看到他们那十多辆驮马拉着的物件,必然要出手。当时末将和麾下兄弟有百来人,子经、史路两人带着三十来人,而且大多不过是些干杂役的下人,看到吾等立即就跑了一半。。。。。。。。。”

    “汝等百人,有二十人骑着北地良马,应该是乌桓的种,其中十人有强弓,没打话就一通乱射,准头不好,也死了三四人,杂役自然会跑。”牵招忍不住说得。

    孙轻笑了笑,不以为意的说道:“吾等又不是累世为官,家中有地的大族,上来自然就得拼命。不过子经也是好汉,那胯下的是一只驮马,并非战马,根本不能和吾等在马上作战,当时他立即下马,抽出刀子在地下一滚,就滚入了吾等得骑士马蹄之下,眨眼功夫,就砍断了六匹马的蹄子,末将的兄弟一落地,就被他结果了。”

    要说这般武艺在曹丕这里看来,还真不算什么,不少猛将如云的曹操麾下,就是他手下也有好几个人能够做到这个效果,比如夏侯霸、高顺、曹仁、王双、挛鞮、牛金。他们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让曹丕讶异的是,照着牵招这等身手,在双方接触的一瞬间,他绝对可以砍翻几人趁乱逃跑,但是照着孙轻的言语来看,牵招应该没跑,这就让人费解了。

    “子经砍翻吾几个兄弟后,剩下的骑马兄弟已经绕到了后方,史路那群人顿时四散逃走,把马匹和物件都留了下来,唯独子经尚未逃跑,而是在和末将兄弟大战,说来惭愧,吾百来个兄弟竟然没人是子经一合之敌,良久都没把他拿下,吾正要上前和他拼命,却见子经丢了刀子,对着身后几个正站在一辆板车边上的兄弟大叫“牵招命在此处,要就拿去,别惊扰吾师!”孙轻此时满脸佩服之色,接着说道:

    “这时吾才知道,子经这身本事死战不退是为了保住其师遗体,后来子经更说‘只要汝等能够安葬吾师,吾便自刎陪了汝等兄弟性命’。这话让吾等和众兄弟惭愧得不行,若非日子是在没法过了,谁会去当山贼挣命,既然当了贼,死了就得认!万万不能杀了这等至孝的好汉,何况子经一身好本事,又在弱冠之年,大有为,死了着实可惜。所以吾等便让子经带着其师遗体会乡了,不过那些物件吾等却留了下来。”

    牵招连连摆手:“也没有都留,还给了吾路上吃的口粮,说到底,招还是很承孙大哥这份情的。”现在两人又有点惺惺相惜起来。

    夏侯霸突然笑道:“孙校尉,这牵将军莫不是自己送上门让汝等擒获的吧?”

    孙轻笑道:“夏侯将军猜个正着,当年子经年仅弱冠,吾等就拿不下来,更别说今日。末将往邺城来时,在驰道上碰到了策马狂奔的子经,那子经认出了吾,立即勒马大叫‘孙大哥,往何处去?’吾答‘去邺城拜见执金吾’子经道‘那顺道把吾擒了先给执金吾吧’末将还以为子经在说笑,却见子经下马束手就缚。随即问其原因,子经答‘无他,自荐于执金吾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