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拼死护持曹丕在南阳一战杀出重围的乐进远在河内,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对着中原喝了三碗酒,刚到许都的张绣则惭愧得病倒了,颍川四大家族纷纷献上悼文和礼品,连天子刘协都赐下了些礼物聊表心意,虽然他的董妃连葬礼都没有。
除此之外,各地将领都送来了一些礼品,表示对曹昂的哀悼。同时诸多谋臣和武将心中对刚刚在宗祠中变成了长子的曹丕有了一个明显的印象重情重义。
特别是目睹曹丕哭到昏厥的神使营那些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们私下里纷纷表示只要曹丕让自己去死,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当然也包括和曹真和夏侯霸。
作秀这种事情曹丕一直不以为然,但是明白这是一个笼络人心的无上神器,自己前世那位老爹和老娘面对多少困境都不会再家里掉一滴眼泪,但是在外面看到了一些人间惨事却会热泪盈眶,往往在这种时候就可以攻占一切头条,曹丕家学渊源,施展出来那也是情真意切,连曹操都为之动容,私下跟郭嘉说“有儿如此,复有何求?”
建好衣冠冢,董承的党羽也被杀戮殆尽,伏皇后之父中散大夫伏完在朝堂上已经不发一言,太常杨彪更是朝仪之时三去其一,至于少府孔融虽然还会反对曹操一些事情,但是却无人支持,虎贲已经换成了曹休麾下军事,任峻长子任览掌握皇宫禁卫,刘协是彻底被软禁了。
接着在十二月,曹操为张绣的女儿主持和婚礼,娶了张绣女儿的人不是别人,乃是曹丕同父异母的兄长曹均,此人是曹丕一个小妾周姬生的儿子,因为曹操的弟弟曹彬没有子嗣,所以庶出的曹均过继到了曹彬膝下,所以名义上曹均是曹操的侄儿。
一直在称病的张绣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不药而愈,满面红光地为女儿过门做准备,显然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安然地在许都生活了,虽然贾诩一味地告诉他,从衣冠冢修建的那天开始,他们就安全了,但是直到现在,张绣才相信贾诩说得是真的。
同月,一个叫做卫觊的人建议曹操,把长安的盐田收回来让官府经营,因为现在关中虽然还处在割据状态,韩遂马腾不过是臣服于朝廷,已经拥兵自重,各个郡县也都有一个地头蛇占着,可终究还是少了征战,很多前往蜀中和荆州避难的关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应该会回到家乡,收了盐田就可以用产出的盐跟当地大族换米粮,让百姓回来的时候能够有米粮熬过一年,然后安心生产,充实关中户籍。
曹操对这建议大卫赞赏,立即派卫觊以治书侍御史德身份前往关中经营盐田和回召百姓的事情,同时曹丕的神使营又多出了数十个姓卫的子弟,这群姓卫的子弟是早年跟随曹操其讨伐董卓时一个将领卫兹的族人,卫兹死于和董卓的征战中,作为卫兹远方亲戚的卫觊就担起了照顾卫家子弟的责任,现在卫觊远去关中,曹操为了安他的心,就把卫家的小字辈编入了神使营。
毕竟卫兹也是早年跟随自己的老部下了,要活到现在,资历堪比李典、乐进,而且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曹丕能够让卫家那群小子死心塌地,至少现在曹家和夏侯家的小子们已经不止一次在家中表示要为儿子效死了。
人多了也是好事,吕布的收入就更多了,以至于现在吕玲绮看见曹丕已经不想当初那般冷着脸,曹丕对此并不关心,现在他一心练剑和,没有那么多闲心,虽然卞氏老娘几次催他跟淑儿圆房,但是曹丕却说自己因为看到曹昂甲胄触景生情,没心思,老娘卞氏也无可奈何,只叫淑儿多陪陪曹丕,安慰自己的儿子。
一个月后,新年来临,曹操在建安正月初二过完年之后就带着军士倾巢而出,去徐州讨伐刘备,先锋就是张绣。至于袁绍,郭嘉认为他没有那么快渡下,原因很简单,虽然黄河的径流量只是长江的三十分之一,难以向长江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但是初春的黄河在上游水源冰川融化的季节依旧会流量陡增,带着巨量的泥沙滚滚奔流入海,这种时候大军坐船度过黄河中下游的堆积性河道风险是极大的,一来容易搁浅,二来容易被冲乱队形,只要曹军把岸边用砂石填满,那除了用尸体来填塞黄河造桥之外,没有任何办法渡河。等到春末夏初,河沙少了,水流平稳了,大举渡河曹军根本守无可守,只能退守陆地,那才是最佳选择。
自然条件给了曹操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去解决刘备,此次曹丕没有跟着去,因为曹操让任峻在兖州设立田官,开垦能够种植水稻水田,显然是要扩大军屯规模,曹丕自然要留在许都为任峻提供一些技术支持,而且曹丕还要趁着今年圈出一块田地,培育新的杂交种子,提高一些产量。
到了播种的季节,曹操的捷报传来,虽然有糜家的支持,但是兵力薄弱的刘备还是被曹操打得打败,家眷都被俘虏了,其义弟关云长在重围之中无奈投降,曹操自然以礼相待,同时善待了刘备的家小。至于刘备带着几百残军跑到了哪里,就没人知道了,不过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投靠准备和曹操决战的袁绍。
等曹操回到许都,袁绍也开始发兵,曹操立即举兵北上,驻扎在黄河之南,准备和袁绍决一死战。
第一百零八章 猜输赢()
曹操击败徐州刘备之后立即回军许都,修整不到五日就北上黄河之畔扎营,显然是要静待袁绍渡河之后和其决战。
因为曹操分兵给了乐进在河内驻扎,加上和刘备一战又有伤亡,还分出了一小部分兵给汝南太守李通镇守袁氏老巢汝南,防止那里有人举兵呼应,所以此次曹操出征带出去正规军士连三万人都不到,再加上豫州和兖州是他的地盘,郡县可以相互呼应,不需要带太多的民夫运送辎重,只需要必要的人手扎营便可,算起来曹军总人数也就五、六万人之间。
相比曹操,袁绍南下的人就多了,因为袁绍所控制的青州有部分地域在黄岸,由其子袁谭镇守,现在袁谭已经屯兵在黄岸的青州地界,可是却被徐州的臧霸、孙观纠缠住了,没法跟袁绍呼应,加上从冀州过青州攻许都的话,还需要穿过一个兖州,这样无疑更加拉长袁绍的战线,所以袁绍选择了从冀州南下直接渡河进入豫州,兵锋直指许都。
现在这个季节黄河虽然水流比其他季节平稳,带出来的沙子基本也在河道中堆积成型,可是光靠船渡河显然是不现实的,何况北地造船的技术向来粗糙。所以袁绍只能多带民夫,搭建浮桥,再配合船运,把自己的辎重、军士一起运到黄岸。近十万的军士居然配上了四十万民夫,几乎是举四州之力了。
巨大的人数悬殊也导致了曹操没有贸然在其渡河中途突袭,毕竟你在岸上,别人在船上,又是春末湿润的季节,用火箭和什么不过是笑话,加上袁军人数几乎是十倍于曹军,从多段渡河的话曹军是没有守卫的能力的。所以曹操选择等待袁绍南渡成功。
这样的情形就造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袁绍大举渡河成功,那就意味着曹操必须挡住袁军的冲击,如果曹操麾下不到三万人的军士完蛋,那么河内的乐进、徐州的臧霸,根本就没法抵挡袁绍的兵锋,豫州和兖州各郡自然是望风而降,所以说此战曹操只要败,就绝对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袁绍也是如此,如果他输了,兵败如山倒,数量巨大的军士和民夫不可能在短期内度过黄河退兵,那么背隔绝在黄岸的败军会被曹操慢慢绞杀殆尽,四十万民夫加上近十万的军士如果覆灭,就算坐拥四州之富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东山再起,除了坐以待毙之外也不会再有选择。
无论是曹军或者袁军,这一站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役,当然从目前看来,曹的几率很高。
关于袁军和曹军的讯息是刘晔临走前写信告知曹丕的。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他看出了刘晔对袁军数量优势的担忧、也看出了他对此战前景的忐忑,可是刘晔的措辞和语气依旧豪情万丈,因为他也跟着曹操从征了,连同郭嘉、毛玠、荀攸一起。
许都城中只留下了荀彧和任峻在主持后勤供给之事,当然还留下一千军士控制许都大局,这些军士在任峻之子任览麾下。
曹丕也留在了许都,他要操持建设兖州军屯之事,已经坐正长子之位的他带着神使营在曹操离开许都的三天后就去兖州新建的军屯查看播种的事情,如今他的神使营已经变成了三屯一百五十人,多出来的五十人就是卫家的子弟,领头的屯长乃是一个叫做卫臻的少年,此人乃是卫兹的幼子,今年十五岁,刚刚冠礼。
此时神使营的少年们骑着坐骑离开了豫州境内赶向兖州的一个新建军屯,曹丕手上有司空府手谕,所以可以在任何郡县补给,加上他司空长子的身份,各地太守和大族都会纷纷巴结,所以神使营的少年们只带着少量的干粮和水,因为他们可以在豫州和兖州境内任何一个有人烟的地方得到水粮,根本不需要民夫运送。
卫臻在曹丕旁边策马狂奔,嘴上问道“公子,不知此战我军胜算几何?”
曹丕笑笑答道“十成十啊。”
卫臻闻言笑道“有公子此言小仆就安心了,现在许都好些出征将领留下的子弟都在筹谋着给袁本初传书呢!甚至连少府孔融都派出了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北上了。”
“敌强我弱,有人谋求保命之道也是应该的。这事以后切莫再提,今公子就当没有听过。”
卫臻闻言好像悟道了什么,便不再说,而是说道“这青州地界不但和徐州交界,还有一部分地方跟兖州接壤,不知我们会否遇上袁谭的人。”
“袁谭现在正在跟臧、孙两位将军鏖战,恐怕无力侵袭兖州。”
一旁的夏侯霸大声道“大军碰不到了,最好能碰到一点溃兵,兄弟们手上可是都有三十炼的环首刀呢!”
曹丕笑了笑,无论是曹家、夏侯家、卫家都是地方大族,虽然不能给子弟们配上昂贵的明光铠,人人配上一把环首刀确是很容易,现在是战时,自然人人都带上了自己的兵器,这群半大的小子跟吕布学艺了一段时间,有了刀人人都很膨胀,巴不得来几个人给他们试试刀。
“只要袁绍溃败,几十万的溃兵和民夫,只怕豫州和兖州只能要拿得起锄头的人,都要被召去肃清境内的败军余孽。”曹丕笑着说。
略在曹丕身后的曹真突然开口问道“兄长,请恕做弟弟的直言,袁绍带甲十万人,民夫四十万有余,十倍于我军,为何兄长却如此神定气闲,难道兄长已经想到了对敌之策?还是父亲已经有了妙计?”他身份和曹丕亲厚,问话比较直接,这话一问,夏侯霸和卫臻都看着曹丕,希望他给个答案。
曹丕哈哈一笑,说道“看着吧,一年之内,袁绍必败,到时候就是我们神使营挣军功的时候。”
神使营的坐骑并不是战马,除了曹丕、曹真、夏侯霸、卫臻等一些家族中比较重要的子弟有好马之外,其他人的坐骑都是驮马甚至是骡子,又没有防御装备,还没上过战场,靠着一把环首刀痛打落水狗可以,若是真上战场就是被人宰的份。
本来曹丕还念念不忘乌巢这个地方,但是现在看来,他没有任何资本去挣这个军功,还是好好把屯田浓厚,在袁绍兵败的时候捞点好处实在,毕竟要平定袁绍四州广袤的地盘终究需要一段时间,有的是机会立功。何况他现在已经是长子,何必急于一时。所以当曹丕预言了袁绍必败的华语之后就不再多言,策马加速往军屯而去。
第一百零九章 功在千秋()
从颍川往东北走,就可以进入和颍川交界的兖州陈留郡属地,陈留这个地方对于当今大汉地位最高的两个人刘协、曹操都有着很特殊的意义。
当今天子刘协在没有被扶为皇帝之前就是陈留王,陈留是他的封邑。至于曹操以一纸檄文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的地方也在陈留,可以说曹操是在陈留名扬天下的,原来的陈留太守张邈是曹操的好友,但是后来张邈因为引吕布入兖州,结果兵败身死,同样也葬送了很多跟张邈造反的兖州大族,所以现在的陈留太守是一个新兴的地方大族子弟。
兖州因为曹操和吕布的一场大战,地方大族几乎被曹操屠戮一空,同时曹操趁机把这些大族的一部分佃农收归了军屯和民屯,另一部分迁到了豫州充实户籍,导致整个兖州人口流失严重,虽然少部分两不相帮的兖州大家族保全了自身,可是整个兖州生产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耕地也因此荒废。
曹丕前世专注农学,对天下的土地状况几乎了如指掌,进入陈留境内后马上发现其实陈留郡就是后世的县几百年后,会有一个叫做宋的国家在此地建都,现在黄河水并没有像后世那样暴戾,每一次冲刷都带着大量泥沙,所以没有出现后世开封城中地上悬河的奇景。
不得不说,相比于其他地方,陈留真是一个宝地,黄河跟淮河两大水系的之流在陈留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河道往,流域面积之光,在北方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所以陈留城可以说处处都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今年年初,任峻在征求曹丕意见的时候曹丕就提出把陈留作为兖州屯田的中心点,只要能养活五十亩水稻的地方必须建造屯田营寨,而且要以种植农作物的水稻为主,所以陈留郡境内的军屯和民屯占了整个兖州的半数。陈三郎早在年初就带着自己的手下来这里监工了,所以陈留郡的屯田寨子已经颇有规模。
进入离颍川最近的县境内,陈三郎已经带着县令在驰道旁等候曹丕,见到曹丕和神使营,立即带着曹丕去看县内的屯田。
“公子,现在整个陈留郡的大族已经没剩下几个了,而且他们怕水患,所以比较喜欢在离河水远的地方种麦子,所以现在能够种水稻的地方都是我军的屯田,如今已经播种,过上也时日就该插秧了,只是末将听闻这儿水患特别严重,每年一到夏季,那些数不清的河水都会涨上来,不但会淹没土地,有些县城也会被淹掉”
夏侯霸在一旁开口问道“水患如此严重为何还在这里开了这么多屯田?我们进陈留郡境内已经见到八个屯田营寨了!”
陈三郎偷眼看了一下曹丕,没敢说话。
曹丕笑道“姑父也曾跟吾说过此处的水患,当初是吾一力坚持,姑父才在此处建设如此多的屯田的。”
夏侯霸立即闭了嘴,现在曹丕不但是司空长子,也是曹氏一族小子辈的长孙,夏侯氏和曹氏的关系一直很亲密,加上现在曹家强势,所以夏侯氏一直以曹家马首是瞻,所以曹丕等于是两族长孙,此时他开口,夏侯霸自然就不好再说。
曹丕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形图,上面表明和陈留郡所有的山川河流,山川河流好些地方还有一条条细细的丝线,曹丕指着这些丝线说道“按照这些丝线在陈留郡境内广凿水渠,这些水渠是吾按照陈留郡地形绘制的,郡中各河道之水会被这些水渠引到三处低洼之地,今年水患就能对付过去了,若要对付以后的水患,得从许都的司空府把那几个水利令史和城防御属找来在低洼处挖出几个大坑,作为蓄水之用,若倒霉碰上旱灾,还可以蓄水一番。至于尺寸,上面已经记载了。”
那县县令在一旁看着陈三郎手上的地形图,惊叫一声道“小老儿在陈留郡住了近六十年,尽不如公子熟悉此地!此三处低洼人烟稀少,野兽横行,若是引水而入,也算除了大害!”
曹真奇怪地问道“兄长在陈留居住过?竟如此熟悉此地。”
“虽然住过,但是那时年纪尚那会记得地形,吾父为大汉司空,司空掌水土之事。但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都是司空府操持,虽然因为董卓之乱,司空府少了很多卷宗,但是终究还是从洛阳得回了不少,还有东归旧臣带着的一些,这些卷宗上面对天下州郡的地形都记录较为详尽,为兄在年初的时候就就着这些卷宗把陈留的地形绘制了下来,以做水利之用。只是时间仓促,无法把兖州其他郡国的地形绘出,但是保住陈留,却保住了兖州一般收成,至于其他地方,虽有水患,不如兖州之烈,十得其七,也不算亏,来日再慢慢经营吧。”
众人闻言大为佩服,对于曹丕精通水利都感到很是意外。唯独只有曹丕自己知道,学习农作物种植专业的学生没有几个不选修水利工程的,因为很多学生毕业以后都会下乡,不学点水利工程,在乡下碰到水灾的话,那就算再会种菜也没用。当年曹丕的选修课就是历朝历代古都的水利建设论证,无论是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只要是做过首都的地方曹丕都对它们的水利建设下过一番苦工,特别是开封和洛阳,谁让他离自己的大学近呢?对早司空府那些记录在丝帛上的零散绘图和竹简上的信息,曹丕勉强把陈留的泄洪通道绘制完成了。
陈三郎大大拍了曹丕一通马屁之后随即说道“插秧之后便可集合兖州所有民夫来陈留开凿渠道,如果人不够,还可跟各县令、长要壮丁!”
曹真笑道“若是天下州郡都能够这般治理水患,兄长那就是功在千秋了。”
夏侯霸哈哈大笑“我们神使营赐福的水稻已经功在千秋了,现在算起来,豫州之地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明年就是兖州!”
卫臻借口道“一年一个州!”
几个人一说开,神使营后面的小子们顿时开始,各种溢美之词传入曹丕耳中,曹丕笑着摆了摆手,继续去视察屯田了。心想自己会的也就几个古都罢了,若要全天下都能治理水患,那可需要治水专才和土生土长熟悉地貌的本地人相互配合,这种事情要做起来,考虑到这朝代落后的治水观念和技术还有人才的匮乏,那可不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两年能搞定的。
第一百一十章 讨曹檄文()
曹丕带着神使营的子弟们在陈留逗留了的时间很长,整个兖州五郡三国的时间加起来,曹丕在陈留郡呆了大半时日,其目的一来是这里屯田比较多,查探的时日自然也要多一些,另一个方面就是曹丕要实地考察这里的地形和自己所绘制的地图有没有出入,做最后一次改进。
好在司空府的掾吏们办事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