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茫大明-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的翻译,努诺达库尼亚诧异的看着面前那一杯色泽碧绿的茶,就这玩意能预防环血病?半晌,他才道:“这茶应该很贵吧?”

    得坏血病的多是传船员水手和下层的士兵,若是太贵了,这法子也就没什么实际价值,努诺达库尼亚有此一问,也不奇怪,胡万里能用来招待使节团的饮品。自然不可能便宜。

    胡万里听的一笑,道:“招待诸位的自然是上好的茶叶,一两黄金一两茶,还有更贵的,当然也有便宜的粗茶,一两银子三五斤。但治疗环血病的效果都一样,半年远航,一人三五斤茶已是足够,总督大人尽可放心,东兴港以诚信为本,断不会自损信誉。”

    听的这话,努诺达库尼亚不由放下心来,略微沉吟他才道:“这茶叶似乎是明帝国独有,就连印度亦不曾见有。”

    胡万里微微颌首道:“不错。确实只是大明产茶,而且大明上自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喝茶,无须担忧茶叶满足不了欧洲的需求。”

    待的葡萄牙使节团和一众参将游击退出,薛良辅便含笑道:“难怪少爷吩咐下面人在各个私港开设茶庄,敢情是为弗朗机人准备的,这茶叶真能够预防那什么坏血病?”

    “当然,这事岂能信口开河。”胡万里呷了口茶,才道:“茶叶贸易将会是继丝绸、瓷器之后的大宗海贸商品。眼下茶叶的海贸销售并不引人注目,可着下面人联合茶商垄断茶叶的贸易。此举并非是为了谋取暴利,而是为了保护大明茶叶在世界的垄断地位,严防茶树和制茶工艺外流。

    另外,对于弗朗机人送来的那六十株橡胶树幼苗,要找人妥善栽植,精心照顾。可分成十组甚至更多组分地种植,以摸索橡胶树的习性,必须专人负责。”

    “属下遵命。”薛良辅、吴长森连忙欠身道,两人虽然不清楚这橡胶树究竟能有多大的用处,但胡万里对橡胶树的重视。却是极为少见的,两人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见胡万里吩咐完了,李健抓紧机会道:“少爷,弗朗机人的号褂甚是别致,看着分外精神。”

    胡万里自然清楚他的话外之音,他之前也曾经说过要为护卫队制定新式的军装,李健这是借这机会提醒他,要说军装,后世的军装比起大明的号褂自然是枪多了,以前他是因为不想被朝廷误解,这事也就一直拖了下来,如今护卫队兵力已过二万,也确实该制定新的军装了。

    看了一眼李健的长发,胡万里略微沉吟才道:“欧洲的军装确实大方得体,而也甚为实用,不过,你们留意到没有,他们的士兵都是短发,想要新军装容易,剪短发你们乐意马?”

    “乐意。”李健豪不迟疑的道,他虽然读书不少,但因胡万里的关系,儒家思想对他影响并不大,反倒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说完,他便补充道:“护卫队在海上航行时间长,船上根本没有水洗头,一旦远航,头发都发臭,而且长发也不卫生,许多兵丁长发都有虱子,训练和作战,这长发也甚是碍事,不是怕招惹非议,属下早就想提议剪短发了。”

    听的他这话,薛良辅、吴长森两人却是一惊,不待胡万里开口,吴长森便连忙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少爷也是自幼束发受教,岂能为图一时之便,而轻言剃发?”

    薛良辅却是听的一急,这话没说到点子上,他当即便含笑道:“少爷,李师长所言确是属实,出海日久,长发不便,不过,小琉球如今还须源源不断的吸纳大明的士绅商贾百姓,若是剃发,未免惊世骇俗,传扬出去,不利于小琉球移民,还望少爷三思。”

    胡万里却是早就对一头长发看不习惯了,听的这话,随即便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孝与不孝,在乎于心,割发难道就不孝了?兵丁头部受伤,要剃发敷药,这头发剃是不剃?西洋官兵尽皆短发,难道都不孝?

    至于说惊世骇俗,影响吸纳移民,倒也未必,东兴港并非是要求所有人剃发,只是要求护卫队兵丁剃发,以便于航海便于作战便于日常训练,兵丁每日里晨跑游泳,长发确实极为碍事,而且也极不卫生,在入伍期间,兵丁剃发,退伍之后,亦可再次束发,并无大碍。”

    说着,他对李健道:“此事影响颇大,在护卫队兵丁中进行一次普遍调查,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剃短发,就象弗朗机人那样的短发,又有多少人不愿意剃,待调查结果出来,再做决议。”

    “是。”李健忙响亮的应道。

    听的这话,薛良辅、吴长森不由的相视苦笑,胡万里在护卫队的威望高的离谱,他既然是主张剃发,护卫队官兵从上到下绝对没有几个人会说不愿意,这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略微沉吟,薛良辅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微微欠身道:“纵使护卫队剃发,但少爷却是万万不能剃发。。。。。。。”

    胡万里自然清楚这个中厉害,当下微微颌首道:“佐卿放心,我岂会如此任性。”(未完待续。。)

    。。。

第425章 新军装() 
汉武港,屏山北侧,启明军港,汉武舰队的十五艘风帆战舰静静的停泊在新建的码头上,黄昏之际,正是护卫队官兵一天之中难得的休息时间,一则轰动性消息就在这时传遍了南侧的海军大营,护卫队官兵要剪短发,换新军装,听说是弗朗机海军官兵那种式样的新式军装。

    已是三团二营营长的张雨石吃晚饭时听的这消息,还有些将信将疑,这换新军装与剪短发有什么关系?说实话,护卫队早就应该有自己的军装了,弗朗机海军的军装,他也见过,看起来确实相当简洁干练,而且也甚是得体,护卫队一直不为朝廷所承认,以少爷的秉性,护卫队也不可能沿用朝廷官兵的号衣盔甲,再说也不实用,可为什么要剪发?

    剪发可是不孝,只有犯罪的人才剃发,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这要剪了短发,出去怎么见人?回家还不得让老头子用大棒子赶出来,他也没心思吃饭,胡乱吃了几口,就起身出了食堂,准备去找人详细的打听一下情况。

    刚出食堂大门,便迎面碰上一营营长韩奇伟,一见他,韩奇伟便道:“正要进去找你,马上去师部大会议室开会。”

    “是不是为剪短发的事情?”张雨石连忙问道:“消息是真的?”

    “真的。”韩奇伟说着便快步而行。

    张雨石知道他跟团长张大才关系极好,赶紧的快步跟了上去,轻声嘀咕道:“换军装就换军装,干嘛要剪短发?”

    “待会开会,你别乱说话。”韩奇伟边走边叮嘱着道,说完还是不放心。便压低了嗓子道:“听说少爷是倾向于护卫队官兵剪短发的。”

    听的这话,张雨石登时不再多问,既然是少爷倾向于护卫队官兵剪短发,哪还有什么多说的?纵然是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得坚决执行!不多少,两人便赶到了北大营的师部大会议室。里面早已坐了不少的营团级军官正在轻声的议论。

    一坐下,张雨石便听的一人满腹牢骚的道:“咱不稀罕什么新军装,这要剪了短发,如何对的起爹娘?咱们是当兵又不是犯了事发配流放,凭什么要剪发?”

    张雨石看了他一眼,这人他不认识,面生的紧,想来应该是后期从招降的水师精锐中提拔起来的军官,随即便有人附和着道:“真要剪了短发。咱们可没脸出军营了。”

    “说的是,割发如割首,这头发岂能随便剪?”

    “不过就是一把长发,有必要说的如此严重?”一人缓缓开口道:“平常诸位也不是不理发,剪下的头发好生收藏便是,护卫队训练艰苦,可没时间侍候这一头长发,不论是晨跑还是越野跑。十里下来,这头发都能拧的出水。一进宿舍,闻到的就是一股子发油味,游泳潜水训练,这头发半天也干不了,更别提生虱子了,剪短发则利索的多。”

    护卫队营团级军官虽说不要象兵丁一样每日里训练。但平日里训练谁也不敢松懈,因为半年一次的考核,十里越野负重跑是军官体能考核科目之一,若是不达标,则有可能被降级。听的这话,一众军官都是深有感触,这一头长发,确实有些碍事。

    “虽说是碍事,但护卫队这些年不也坚持下来了?总不能因为碍事。。。。。。。”

    “师长到——。”门口的卫兵扬声吆喝道。

    会议室的所有军官立刻闭口,起身立正站好,李健大步走进会议室,扫了众军官一眼,这才走上前台,双手虚按了一下,示意众人坐下,随后便道:“今晚召集诸位前来,就是为护卫队更换新式军装,剪短发一事,统一下思想。”

    说完,他便转身朝门外招了下手,两名卫兵立刻捧着几套军装走了进来,一人剪了短发,一人束着长发,进来后,两人就在前台当着一众军官的面开始换上新军装,一众营团级军官登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这是一套完整的新式军装,从内裤衬衣鞋袜到外套。

    两名卫兵毫不扭捏,脱的赤条条的便开始更换新军装,而且速度很慢,穿上一件,还转个圈展示一下前后,内裤内衣,众军官倒没觉的什么,看到深蓝色的军裤,所有人眼睛都是一亮,军裤略显肥大,跟弗朗机军装式样差不多,让他们感兴趣的是皮带,这裤子是用皮带扣系的,而且前面还有开口,解开纽扣,就能小便,看到卫兵示范,一众军官不由发出一阵轻笑,这裤子确实方便,而且也好看,仅是白衬衣配蓝军裤,就获的众人一片轻赞。

    待的穿上深蓝色的军上衣,扎上宽大的牛皮武装带,配上水壶、弹药带,手榴弹袋、刺刀袋,斜跨上背包,背上火枪,戴上无沿软呢军帽,一众军官已经是赞不绝口了,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对不是弗朗机的军装,肯定是胡万里早就开始着手设计的,而且费了不少心血,不过如今才拿出来罢了。

    待的卫兵演示完,李健伸手虚按了两下,待的会议室安静下来,他才走道卫兵身边道:“诸位应该没有留意到,新军装的领口、肩膀、臂膀处的标志,领口、肩膀这是军衔——领章、肩章的标志,护卫队将实行军衔制,战场上,所有官兵必须无条件的接受高军衔的指挥,稍后,少爷会亲自为护卫队军官授衔。臂膀的标志叫臂章,是军种、兵种或技术勤务的标志,便于军官辨别。”

    说着,他微微一顿,道:“这款军装是少爷历时数年才琢磨出来的,诸位对护卫队的这款新式军装,可还满意?”

    “报告——。”

    “说。”

    “这款军装确实超出了属下等的想象,不过,似乎没必要因此而剪短发。”

    扫了众人一眼,李健才沉声道:“头发和性命相比,什么更重要?这新军装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实用。剪短发也是为了实战的需要,不仅是为了训练方便,也是为了包扎伤口方便,为了保护头部,护卫队官兵随后还要配备钢盔,如今钢材质量还有欠缺。正在改进,这软帽只是日常训练用的,并非战时的装备。”

    “蓄发沿袭了千年,贸然剪发,属下担忧下面官兵抵触。。。。。。。”

    “抵触?”李健脸色一沉,道:“你们平日里是怎么带的兵?这点思想工作也做不下来,要你们何益?真有顽固不化的,令其退伍!我也不妨告诉你们,剪短发是少爷提出来的。必须贯彻执行,但是不能硬压,军心不稳,你们一个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听的这话,一众军官登时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再多嘴,不过,有李健这话。下面的思想工作也就好做多了,护卫队军饷高。一般兵丁都是每月两块银元,不克扣不拖延,伙食也好的惊人,不仅大米白面管饱,而且还每天都不离鱼肉,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要知道大明不少地主也过不上这种日子,谁会为了头发长短跟嘴巴过不去?

    再说了,胡万里在护卫队官兵中的威信不是一般的高,既然是胡万里提出来的,还真没多少人会激烈抵触!

    见没人再吭声。李健随即吩咐道:“这几套新军装,到各个营地都展示一下,让下面兵丁也见识一下。”

    新军装在各个营地一亮相,立刻就引起了轰动,不少兵丁都眼热的不行,巴不得新军装尽快发下来,至于剪发的事情,虽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经不住各级军官的谈话,也经不住新军装的诱惑,至于说为了长发而退伍,能下这决心的还真是没几个。

    不过短短半月时间,李健就带着东兴港护卫队官兵剪短发的意愿调查结果进了总兵府,进的书房,他便敬礼报告道:“报告少爷,护卫队剪发意愿调查结果已经统计出来,高达九成九以上的官兵都愿意剪短发。”说着便上前两步,双手将统计结果呈了上去。

    接过报表,胡万里略微浏览了下统计数据,便合上报表,对这个结果,他是极为满意的,这年头剪发不是一件小事,他可是很清楚,稍后的满清推行剃发易服引起的反抗有多大,他自然不相信这九成的官兵是心甘情愿的愿意剪短发,上千年的文化习俗,早已深入人心,能有一成是自觉愿意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略微沉吟,他便指了指报表,道:“数据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相信数据。”说着便看向李健,道:“说说吧,下面官兵抵触情绪大不大?”

    “少爷明鉴。”李健毫不讳言的说道:“长发虽然不利于日常训练和远航也不卫生,但自觉愿意剪短发的连一成都不到,基本都是长期跟随少爷的,不过,属下说是少爷提出的之后,大多数官兵都毫不迟疑的赞同,坚决反对的微乎其微。”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属下为防下面的军官弄虚作假,这几日不断的在各个基层连队走访,官兵赞同剪短发的比例确实极高。”

    “这又是为何?”胡万里饶有兴致的问道。

    稍稍沉吟,李健才沉声道:“属下窃以为,一则是少爷在护卫队的威望极高,二则是护卫队军纪森严,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命令,三则是护卫队待遇极高,不仅军饷高,而且伙食好,最后,剪短发对护卫队官兵而言,确实有着极大的好处,当然,不排除护卫队官兵对新军装的渴望。”

    剪短发并非是指鹿为马来考验护卫队的忠诚,胡万里其实是想以护卫队来逐步带动民风民俗,护卫队的官兵可不是大明的官兵,在小琉球,护卫队不仅名声极好,而且因为军饷高,军纪严,伙食好而广受移民欢迎,万里港、汉武港后来的移民如今都是主动的将自己适龄的子弟送往护卫队,以护卫队来带动小琉球的民风民俗,是个简单易行的法子。

    他相信,一旦护卫队的官兵剪了短发,体验到短发的种种好处之后,就算退伍回家,也绝对不会再愿意蓄长发。

    略微沉吟。胡万里才道:“对于新军装,官兵们反应如何?”

    “效果好的出奇。”李健轻松的道:“不少官兵都极为眼热,巴巴的追问何时才能发放,只是,这一套军装,所费不菲吧?”

    胡万里如数家珍一般的侃侃说道:“相当贵。春秋装、夏装,冬装,一人两套,再加上被套鞋袜帽子和其他装备,一人的合二十两银子。”

    一人二十两银子!李健听的不由暗暗咋舌,养兵果然不容易,象东兴港护卫队这样养兵,根本就是烧银子!也只有少爷敢如此养兵,换做是朝廷。根本就养不起。

    胡万里对此却不以为意,乘着护卫队这次换装的机会,他将在汉武港筹建一系列的作坊——纺织、印染、成衣、被服、鞋子,皮革、等等,给护卫队完成换装,这些作坊也会给东兴港带来利润,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个商机招揽各行各业的工匠。

    如今朝廷根本无力东顾。他的乘这机会发展小琉球和吕宋,除了火器、机械、造船。水泥、玻璃这些之外,基础的东西也必须发展起来,即便不大力发展,也必须打下一定的基础,不能完全依靠从大明输入,一旦开战。朝廷必然会封锁所有的对外通道,东兴港必须立足于在遭遇大明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打赢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略微沉吟,胡万里才缓声道:“护卫队的规模如今已经超过二万多人,换装的事情不能急于一时。夏装定然的拖到明年,春秋装今年倒是可以赶的上,这事急不得,倒是护卫队的训练要抓紧,安南今年必须的征,不能再往后拖了。”

    李健忙回道:“少爷放心,护卫队的训练一天也不曾拉下。”

    “嗯,你下去吧。”胡万里颌首道:“派人将薛良辅、吴长森、苏永福叫来。”

    “是,属下告退。”李健连忙敬礼转身退下,刚出的书房,便见吴长森一路摇着折扇,脚步轻快的进了院子,他当即停下脚步,道:“吴总管来的正好,少爷正有事找你。”

    “哦?是为了何事?”吴长森连忙问道。

    李健却是不愿意多与文官来往,文武交往素来是大忌,这个道理他是很清楚的,当下他便面无表情的道:“吴总管见着少爷不就知道了。”说着便大步离开。

    吴长森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便转身快步进了书房,略一见礼,便道:“禀少爷,汉武六小已经完工,下学期便可投入使用。”

    胡万里点了点头,汉武港这两年源源不断的在涌进人口,小学也是越建越多,微微沉吟他才道:“有小学就的有中学,汉武是总兵府所在地,大学也必须要建,中学、大学的地址事先都的规划出来,大学不在多,一所就足够,不过地盘不能小了,环境亦要好,不能远离城市,也不能太近,中学至少要准备三所,你心里要有准备。

    再有,在城中还的建个图书馆,就是藏,免费对士绅百姓开放,需要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这图书馆选好址后,便可以动工。”

    听的这话,吴长森不由的暗自腹诽,这中学已经与大明的府学无异,一个汉武,要建三所府学?还有藏,一群百姓,大字不认识几个,有谁会去读书?略微沉吟,他便欠身道:“少爷,三所中学是否有些多了?还有藏,如今汉武可没多少读书人,能否缓几年再建?”

    九年义务教育,胡万里觉的现在推行有些浪费,但小学五年的义务教育是必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