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谋宠-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阌⒛税蚜承α恕�

第二百二十八章 纠结() 
将现代的那些事编成故事说出来,似乎也让那些埋在心底的往事随风散去,让王秀英觉得心底敞亮了许多。

    “所以你那日看到我的脸才会如此震惊!”方何以心底的百思不解终于得到了最合理的解释。

    王秀英整个人显得明媚许多,只浅笑着微微颔首,并没有开口说话。

    一阵微风吹过,吹乱了王秀英额前的碎发。

    方何以伸出手似欲替王秀英理顺发丝,却在伸到半途的时候,讪讪地收了回去。

    片刻之后,方何以目光直视王秀英,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那不过只是一场梦!若你应我,这一生中绝不负你,保证身边只会有你一个女子,绝不会让你受梦中那女子之苦!”

    王秀英不由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方何以,少年的脸上庄重而坚定,顿时心里涌起说不出来的滋味,酸甜苦辣,可谓是百味杂陈。

    半晌王秀英也不知怎么地突然开口道:“没有通房,没有妾侍,不养外室,不逛花楼?”

    说完王秀英自个儿一阵羞恼,将头低得快要抵上石桌,只恨不得咬断舌头算了。

    方何以先是一愣,尔后裂开嘴呵呵笑了起来,羞得王秀英站起来跺跺脚就要离开。

    “好了,我不笑不笑了。我保证没有通房没有妾侍,不养外室不逛花楼,一辈子只你一个女人!”方何以跟着站起来,伸出双手扶住王秀英的双肩,向王秀英做出保证,只是脸上的笑意却无论如何也收不住。

    好不容易才哄得王秀英重新坐了下来,方何以觉得还有很多话要与王秀英说,一时间却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远远地袁氏身边的嬷嬷正往这边走来,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得到不远处树荫下沐风的暗示,方何以知道时间不多,连忙从怀里拿出一个物件塞到王秀英手上:“这是我自个儿做的,有些粗糙,待下次再送你个好的。”

    王秀英低头一看,却是一把小巧玲珑的象牙梳子。

    这边王秀英刚将梳子收好,还没想好送点什么做回礼,嬷嬷已经出现在迎春和沐风所在的树荫下,正与沐风和迎春说着话。

    很快迎春走了过来,果然是过来请他们回去的。

    当方何以和王秀英两人一前一后进到屋里,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两人。

    只需看方何以那一脸的欢喜,大家不用问已经知道结果,纷纷长舒了口气。

    沈氏和王秀英母女这关算是过了,王义宗那里就不算是个关。

    袁氏定下过长宁伯府保媒的日子,在两日以后。

    虽说儿女的婚事由父母做主,不过老夫人那一关还是必须得过。

    宁国公府三人,在沈府用过午膳以后,就打道回府了。

    沈氏带着儿女则在沈府又消磨了些时辰,等着王义宗下衙来接了他们一道回府。

    王义宗得知袁氏会在两日过府讨问老夫人的意思,面上不显心里却是高兴的。

    袁氏说过两日,还真是过了两日才上门。

    这日巳正时分,二门那边就传来了消息,说是袁氏已经进了府并直接去了老夫人的明心堂。

    大约半个时辰以后,袁氏从明心堂出来,由水嬷嬷陪着转道进了琉璃苑。

    “怎么样?”看着水嬷嬷离开,沈氏看着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茶的袁氏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家这老夫人人精似的!你前几日刚去过我府上,今日我就上门来,老夫人嘴上不说,心里明镜一般,你说她还能说些啥?

    倒是乐呵呵地笑着问了些宁国公府二公子的情况,又说道长幼有序,想必还是希望将三姑娘的亲事放在前面。

    放心,只要老夫人没直接将话说死,这事儿就有余地,再说你家那老夫人一直想着要让长宁伯府再上一层楼,如今这么个大好的机会放在面前,能与宁国公府结亲,她心里乐意着呢!”袁氏不急不慢地说起在明心堂与老夫人的一席谈。

    虽然老夫人没有给出结果,正如袁氏所说,老夫人也没有说出一句反对的话,这事儿多半还是能成的。

    当然老夫人心里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考虑,想必也会纠结上几日。

    男女结亲自然有个过程,相看也好,议亲也罢,总归是慢慢看缓缓议,特别是女方总得有点矜持,如此一来二往的也便成就了儿女亲事。

    袁氏并没有在长宁伯府多待,何氏那边还等着她的回音呢,因此她只在琉璃苑与沈氏说了几句闲话,就告辞离开了长宁伯府。

    明心堂里的老夫人却因为袁氏这趟而劳心劳肺地想了许多,总觉得有些不能令她相信,宁国公府的门第相对王秀英而言到底是太高了些。

    她甚至想着是不是沈氏自个儿想着要将王秀英嫁入宁国公府,才让袁氏先来试探她的口气。

    直到得知袁氏离开长宁伯府直奔宁国公府,这才终于相信不是沈氏搞出来的事,而是宁国公府的确有求娶之意。

    “你说,英姐儿又不算出挑,宁国公府怎么就挑中她了呢?”老夫人百思不解,随口问替她揉着肩的水嬷嬷。

    这话水嬷嬷不好接口,在水嬷嬷的眼里,王秀英看着是不算出挑,可是她的不出挑不过是她知道低调行事罢了。

    这几年府里日渐看涨的收益,二房越过越舒畅的日子,只要眼不瞎,谁能看不到其中都有王秀英的功劳。

    不知道老夫人静下心来细想想,会不会觉得说出这句不出挑的话有些亏心。

    老夫人虽说是在问水嬷嬷,却也不用水嬷嬷回答,只继续说道:“倒不是说宁国公府不好,其实对于英姐儿来说,是好太过了,过犹不及啊!

    再说了,这婷姐儿的亲事还没个影,若先让英姐儿定了亲,传扬出去还不得被人说沈氏的闲话?!

    到底是什么缘故,让宁国公府看中了英姐儿呢?”

    水嬷嬷多少也能明白老夫人心里的纠结,不过她不是许嬷嬷。

    许嬷嬷是老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嫁,陪了老夫人几十年,府里大事小事都能在老夫人面前说上一嘴。

    水嬷嬷却是不敢的,此时只能当个好听众,听老夫人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心里只恨不得将在家休沐的许嬷嬷从家里给请回来。

第二百二十九章 盘问() 
明心堂的正屋里,水嬷嬷继续专心替老夫人按揉,老夫人则继续自问自答:“宁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是沈夫人袁氏娘家侄女,说不定是她从中说项。

    不过也不太可能,世子夫人不过刚进门两个月,就算进门一年两年了,也不该插手小叔子的亲事,再说袁府的家教绝对养不出那样的姑娘。

    莫不是英姐儿她们去宁国公府的庄子避暑的时候,出了什么事?”

    老夫人顿时觉得自个儿想对了路,脸色不由就有些难看起来:“去喊了英姐儿来。”

    水嬷嬷答应着起身就要往外走,却被老夫人喊住:“等等,且先莫叫英姐儿,还是喊了珊姐儿过来说话。”

    此时王秀珊刚刚从清幽轩回到自个儿住的听雨轩。

    她是听说袁氏过府来直接去了明心堂,心里多少已经猜到一些,就去清幽轩找王秀英要句实话。

    王秀英倒也没瞒着王秀珊,只是在事情还没完全定下来之前,叮嘱王秀珊千万莫往外说。

    王秀珊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郑重其事地应了王秀英的叮嘱。

    明日就是她们姐几个去韩先生府上做客的日子,姐妹俩接着说了会子闲话,说得多半是些明日的穿戴和启程的时辰。

    及至琉璃苑那边沈氏让人来请王秀英,王秀珊才回了听雨轩。

    王秀珊没想到她刚刚回到听雨轩,只来得及净个面,老夫人就让水嬷嬷亲自来唤她去明心堂说话。

    心里顿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平日里看着天不怕地不怕的长宁伯府四姑娘难得露出了一丝怯意,看着水嬷嬷呐呐地问道:“水嬷嬷,祖母突然喊我过去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老夫人没说,奴婢也不知道。”水嬷嬷哪里敢告诉王秀珊老夫人那些天马行空突如其来的念头。

    若府里几位姐儿在宁国公府的庄子里真出过什么事儿被姐儿们瞒了下来,她这个时候将老夫人的意图说出来,万一被老夫人知道了还能有什么好果子?

    几位姐儿从那庄子里回府也有几日了,能够瞒这么些日子,外面又没什么风声,更没有不好的传言,说明说算真出过什么事,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她更没必要冒风险多嘴多舌。

    “珊姐儿,快来祖母这来,陪祖母吃碗粥。”老夫人见了王秀珊,先什么都没说,只笑眯眯地招呼王秀珊在自个儿的软榻上坐下,又让许嬷嬷将小厨房刚送来的燕窝粥给王秀珊装上一碗。

    燕窝粥熬得很到位,软糯清香入口即化。

    看着王秀珊将粥吃下肚,老夫人首先谈起的是第二日府里的姐儿们去韩先生府上做客的事儿。

    看着王秀珊,自是细细叮嘱一番:“明日你们姐儿几个要去韩先生府上做客,你是姐姐,可得替祖母看好了几个妹妹。”

    大概一碗燕窝粥下肚,让王秀珊松了警备心,只以为老夫人就是专为明日去韩先生府上做客的事才喊她过来,随意应道:“有五妹妹在呢,再大的事也能应付得了!”

    老夫人一听,心里一个咯噔,可见姐儿个去宁国公府庄子里避暑是出了事的,只不过都被王秀英给应付过去了。

    虽说老夫人这样的想法有些牵强,偏偏却牵到了真相。

    只见老夫人目光沉沉地盯着王秀珊半晌才道:“哦?你们前些日子去宁国公府的庄子里避暑,到底出了事儿,还不从实说来!”

    王秀珊的脸上微微一僵,原来老夫人这是在给她挖坑哪!

    虽说她没有王秀英那么敏锐,到底也不是个傻的,心里明白要糟,却还是想着得设法掩饰过去。

    只不过刚才她脸上的那点小变化,早就入了老夫人的眼,那里还能是她想掩饰就能掩饰的?

    心里哀叹自个儿是个倒霉的孩子,偏偏被老夫人选中,明知否认也无济于事,王秀珊还是想要做垂死挣扎,只露出一脸的无辜状看了老夫人一眼,就将目光闪开:“没出什么事啊,我们姐妹几个可都是全须全尾好好地回来了啊。”

    “珊姐儿,难道你娘和韩先生就是这样教你的?!”老夫人生气地一拍桌子怒道,她今日非得盘问个清楚不可!

    若非老夫人提到韩先生,也许王秀珊还能再抵御片刻,老夫人将韩先生抬出来,刹那间就让王秀珊觉得自个儿到了丢盔卸甲的边缘。

    “我,这,这与韩先生有什么关系,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王秀珊吱吱唔唔了半晌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偷偷地瞄了眼老夫人,却见老夫人阴沉着脸,直直地盯着她,让她不知该不该继续保守那个秘密。

    想到当初姐妹几个攻守同盟,王秀珊觉得还是不能从自个儿这里先破个口子出来,于是小手用力扯了扯衣角,两眼一闭道:“反正不是什么大事,祖母就别再问了!”

    “你,好,很好!来人,去带琴姐儿”老夫人气得直打哆嗦,指着王秀珊边说了两声好,扬声叫人准备去请王秀琴和王秀珠,她就不相信那两个小的也能如王秀珊这般嘴紧。

    她一向以府里的几个姐儿要好为荣,这会子她倒情愿几个姐儿之间有些嫌隙了。

    正在此时屋外传来了王秀英那略带沙哑的声音:“祖母莫气,这事儿还是让我来细细告诉祖母。”

    王秀珊被水嬷嬷请去来明心堂,王秀英正在琉璃苑听沈氏说话,已经知道老夫人回复袁氏的话,心里便知老夫人必会多加猜测。

    刚从琉璃苑出来准备回清幽轩,就听老夫人将王秀珊传去明心堂说话的消息,心道不妙。

    别看平日里王秀珊的胆子挺大,可是真正遇到什么事,特别是在老夫人和伯夫人面前,她是不敢说假话的。

    更别说原本就胆子小的王秀琴和王秀珠了。

    今日袁氏刚刚代替宁国公府上门来说亲,袁氏刚离开不久,老夫人就将王秀珊招去明心堂,显然对她们在宁国公府庄子那几日有所怀疑。

    发生在宁国公府湖边的事儿,不怪王秀英,当然也不能怪方何以。

    当日王秀英与姐妹几个说好回到府里谁也不提,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今日只怕是瞒不过去了,王秀英连忙带着迎春赶来明心堂。

第二百三十章 过关() 
出事儿的是王秀英,让姐妹们回府后谁也不提的也是王秀英,那么需要向老夫人交待的也只能是王秀英。

    否则等到老夫人审问出来,事情只怕没那么容易解决,更有可能成为王秀英与方何以议亲路上的一大障碍。

    王秀英想得很明白。

    既然她与方何以已经达成共识,而方何以这人从方方面面看来都还算不错,那么王秀英就不想让这事再起大的波折。

    毕竟陈平轩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当日他从军说起来就是想有更多的资本可以与家中长辈谈条件,如今得了战功,回来第一件事只怕就是上门求亲。

    以王秀英对陈平轩的了解,若是前世的陈平轩只会选择做彭氏的好儿子,而这辈子的陈平轩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同样重活一世,王秀英对陈平轩是避之不及,偏偏陈平轩对王秀英却是势在必得。

    因此王秀英心里十分清楚,她与方何以的亲事,无论如何都得赶在陈平轩回京之前有个结果,不能让陈平轩再来搅局。

    此此时此刻,王秀英是带着一种绝然的心情起来明心堂,在未得老夫人召见的情况下,直接就开腔并自个儿撩开门帘跨进了屋。

    虽说老夫人心里的确有气,不过王秀珊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府里的几个姐儿的确都是全须全尾回来的,就算出过什么事儿也不该是大事。

    再说姐儿几个最大的就是王秀珊,今年也不过才十二岁,这般大的姑娘又能出啥事呢?

    若真出了事,宁国公府还能坐得住,早就该上门来了。

    老夫人如此一想,看向王秀英的目光倒没有刚才那般阴沉。

    虽说不召而入,王秀英进门以后,却中规中矩地与老夫人行了礼。

    老夫人的脸上不由更是缓和了两分,当然气还是有的:“既然英姐儿愿意说来给祖母听,那么且说来听听,到底是何事,要你们个个瞒着府里的长辈?”

    王秀英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才缓缓地道出那日在湖边发生的事。

    王秀英平日里给两个弟弟讲故事讲得多了,说起那日在湖边发生的事,也如同讲故事一般,令人身临其境。

    “没想到那鱼儿劲头那么足,我使出全身的力气都没能没将将鱼儿拉上岸,反而被鱼儿拉着往湖里倒去。”王秀英说得声情并茂,老夫人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啊,英姐儿,你不会落入湖里去了吧!”老夫人惊得脸都有些白了。

    老夫人虽说没去过宁国公府那个庄子,可是那个庄子的湖在京城却小有名气。

    传说那湖极深且水极寒,落入水里就算会水也极有可能没命。

    也正是这个传说,当日姐儿几个要去那庄子避暑之时,老夫人千叮咛万嘱咐,让姐儿几个离水远些,莫去湖边玩耍。

    “祖母莫怕,没落水没落水。”王秀英连忙先告诉老夫人自个儿没有落水,这才让老夫人缓过神来,催促着王秀英继续说下去。

    虽说接下去要说的事儿才是事件事的重点,王秀英也知道老夫人想听的就是这个重点。

    她心里有些担忧,当老夫人听了这个重点,只否会受到惊吓,不过此时箭在弦上已经不能不发。

    王秀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继续以旁观者的身份像说书一般将那件事说了个底朝天,只求老夫人听了以后能够让她们几个过关:“眼看王秀英钓鱼不成反被鱼儿钓,说是迟那是快,只见一个身影从王秀珊身后飞掠而至。

    他身手极为了得,眨眼间只见他一手捞起被王秀英放开的鱼竿,只那么轻轻一甩,一条尺余长的大鱼就被他轻轻松松地甩上了岸,在草地上扑通直跳。

    与此同时,他的另一只手搂住了王秀英的腰,就那么一个大回旋将已经快扑进湖里的王秀英带离湖边那个危险地方。

    王秀英安全了,鱼儿也被钓了上来,成为大家餐桌上的一顿美味。”

    “借问那个救命恩人是何方人士?”老夫人真被带进了那个场景里,突然冒出一句,让所有的人都不由愣住了。

    “乃宁国公府二公子方何以是也!”这个答案是由王秀珊公布出来的。

    顿时明心堂老夫人这屋里一片寂静。

    回过味来的老夫人心里暗叹:难怪宁国公府会请袁氏上门来试探,原来如此!

    见老夫人再次回到阴晴不定的状态,王秀珊连忙做鸵鸟状,缩到王秀英身后闭紧了嘴。

    王秀英则因为刚才那一番讲述觉得唇干口躁,端起茶壶给自个儿倒了杯温热的茶水,“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老夫人看着犹如无事人一般的王秀英,一时真不知该说她什么才好。

    不过这件事,真正说起来还真没法怪任何人。

    怪王秀英吗?

    王秀英哪里知道那条上钩的鱼儿会那么大?!

    若不是王秀英拦着王秀珊,方何以这一抱,只怕抱到的就是王秀珊了。

    王秀珊却是早就订了亲的人,情况只会更糟糕。

    怪宁国公府的二公子吗?

    更不能怪,若没有他,王秀英必落水无疑。

    王秀英如今的身子看着不错,可是她五岁春天里的那一次落水,多少落下的体寒的后遗症,若再落入那湖里,就算有命在,只怕身子骨也坏了。

    老夫人在心底长长地叹了口气,也许命里该王秀英有宁国公府这个好去处。

    缘分这东西,来了想拦都拦不住。

    这个时候老夫人心里到是冷静了下来,对于王秀英姐几个对长辈们隐瞒此事自然得有所处罚,否则出了事个个都瞒着掖着,府里的规矩可不就成了摆设了?

    于是老夫人老脸一板,拍了拍桌子道:“你们可知错?”

    “孙女知错,以后再不敢瞒着祖母。”王秀英连忙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