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做玉器?
宁志远惊讶地看着王秀英,据他所知京城的八喜珠宝做得最好的却是金银首饰,其中尤以镶宝首饰为最。
王秀英微微颔首,并言明会将此条写入双方的合作文书之中。
有了王秀英的承诺,宁远志也就爽快地应下了王秀英的要求,双方签订了合作文书,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不但请了越州的知名人士做担保,还在越州知府衙门做了备案。
王秀英在越州的第一桩生意就这样谈妥了。
这次能够如此快速地将事情谈妥,宁远志的心里也是打了小算盘的。
先看看八喜珠宝的玉饰在越州的销售情况,若销售情况不错,又能带动珍宝阁的生意,宁远志自然会想尽办法扩大与王秀英之间的合作。
通过这次商谈,宁志远对八喜珠宝的东家有所猜测,虽说与事实有些差距,不过相去并不算远。
宁志远猜测京城的八喜珠宝也许是长宁伯府的产业,或者是长宁伯府二房的产业,若非如此,王秀英一个小姑娘家手上哪里会有八喜珠宝的信物?
能将信物交到她的手上,八喜珠宝的东家与王秀英自然有着极亲密的关系。
只要王秀英与八喜珠宝之间有亲密的关系,而她又能给珍宝阁提供价格修理工的各色珠宝,宁远志自然乐于与王秀英保持长期合作,故而这次的合作文书直接签了三年的合作期。
若因此能与八喜珠宝进行长期合作,那么珍宝阁还怕没有更好的未来?!
根据合作文书,王秀英当即就向珍宝阁提供了第一批宝石,令一直疲于寻找货源的宁远志喜不自胜。
因为王秀英承诺八喜珠宝只在越州的珍宝阁出售玉器,故而向珍宝阁提供玉石这条不存在了。
王秀英这次来越州还是做了些必要的准备的,毕竟她不想只做个米虫,在向何氏和方何敏、方何婕姐妹进行过多次询问,知道越州的首饰铺子最缺的是什么,因此此行她还是带了不少她自个儿开在京城的八喜珠宝铺工匠所制的玉饰,多是易带的玉佩、挂件、手镯之类饰品。
在与珍宝阁大掌柜接触之前就已经找了手艺精湛的木匠替她打制各种规格的首饰盒子,等到与珍宝阁谈妥,第一次首饰盒也送进了将军府。
王秀英带着丫环婆子们好一番忙碌,将带来的玉饰分门别类地进行重新装盒,第二日就将这些玉饰送进了珍宝阁,袁碌父子就成了珍玉阁的伙计,专卖王秀英的玉饰。
这边一开张,王秀英就往京城送信,她需要京城那边来人帮她,也需要京城那边送些货过来。
不过考虑到再过一个半月就要过年,至少也得让人过了年再过来。
所幸当初来南疆着就有所准备,暂时还不至于没货可铺。
既然不着急让人过来,往京里送的信也没让方何以走特殊的通道,只让信件随着往京城送的年节礼,带回京城即可。
“哟,这是往哪里送呢?这一车二车的!我地个乖乖,这还弄了个车队呢!”当王秀英备好年礼准备往京城送的时候,有几日不与王秀英碰面的周氏突然冒了出来,看着这七八辆一长串的车子,故作不解地问道。
“见过二婶,二婶最近身体可好些了?”王秀英给周氏行了个晚辈礼,嘴里说着关切的话。
自那日周氏给军营中送信,周氏与王秀英就更不对付了,所幸两人同住将军府,却一个住在西一个住在东,将军府足够大,两人倒是难得遇见。
今日只怕又是什么人去周氏那里当了耳报神,才会让周氏出现在王秀英面前。
就算王秀英看不上周氏的所作所为,却不会在礼数上让周氏有话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三十章 年礼()
“好,好得很!”周氏的目光暗了暗,想起那日二老爷弄清事情以后对她说得狠话,周氏就欲咬碎一嘴银牙。
她这样为了啥,还不是担心王秀英年纪小不懂事坏了宁国公府的名声,偏偏二老爷也好,方何以也好,不知中了什么毒,任由这个小女人在外面招摇做起生意来。
难道宁国公府还差那几个钱不成?
何氏在南疆的时候,压她一头也就罢了,人家何氏当初到底是宁国公府世子夫人,是这将军府理所当然的女主人。
面前这小女人凭什么也要压她一头,方何以如今不过是她家老爷手下的一个五品将军罢了,居然也要压她一头?!
当年若非自个儿公爹救下老国公爷,宁国公府只怕早就败了!
若王秀英知道周氏心里所想,说不定会啐她一口。
周氏大概是好日子过多了,将她那男人当成宁国公府真正的爷。
她也不想想,当年二老爷他爹本就是老国公爷的贴身亲卫,虽比不上死士,可是替主子挡刀挡箭却也是贴身亲卫的职责。
当年他那公爹若是没能舍身救下老国公爷,周氏那公爹也不可能独活,她那男人更不可能成为宁国公府的二爷,她也不可能有宁国公府二夫人这个名!
如今反倒因为二老爷的亲爹救了老国公爷,才能让老国公爷惦记一辈子,她那夫君才能成为老国公爷的义子,否则如今的二老爷最多也不过只是宁国公身边的一个亲卫,她的儿子也最多只能是方何笙和方何以身边的小厮,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如今方何笙身边的几个亲卫,其父祖都是老宁国公身边的亲卫。
若二老爷只是宁国公身边的亲卫,周氏又怎能成为宁国公府的二夫人?!
有因才能有果,天道自来如此。
可怜周氏虽被二老爷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却依然勘不破这天道轮回。
王秀英见周氏死死盯着她这支并不算大的车队不放,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
周氏一直按兵不动,完全没有要往京城送年礼的打算,难不成因为周氏不送,她就不能往京城送了?
虽说很多时候,王秀英可以借口自个儿年龄小不懂事来忽悠糊弄,可是这往京城送的节礼,王秀英却不敢松懈,这关系到方何以的脸面,也关系到长宁伯府的脸面,王秀英自不会被周氏所扰。
不过王秀英也不愿意与周氏之间为个年礼而生出龊语来,更何况周氏不懂事,人家二老爷却专门备下子两车礼,让他们替他捎回京城以表孝心。
于是王秀英努力压下心中的不快,依旧淡笑着解释:“这些都是给京里送的年礼,虽说离年节还有将近两个月,只是越往北去天气越冷,若不赶紧地给京城送去,若是遇到下雪路是就更难走了,那样的话只怕年前就送不到京城。
我来南疆前,问过娘,娘告诉我往年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就该往京里送年礼。”
王秀英这话该不是在讽刺她不知礼数,讽刺她舍不得拿银子出来给京城送礼吧。
看着这一车车年节礼,周氏心里不由涌起一丝怒意,同时也不由地涌上一丝羞愧。
再怎么说京城那对老的,名义上是二老爷的父母她的公婆,如今这小的都知道要往京城送年礼,她却按兵不动,这不是明晃晃地打她脸吗?
若是二老爷知道了,不知又得如何责备于她。
往年有何氏在南疆,压根不需要周氏操心往京城送礼的事儿,故而周氏也压根没想起如今何氏回京城了,作为儿媳就算只是名义上的,这份礼还是不能少的。
只可惜何氏回京城这大半年,过了端午过了仲秋,眼看就到了春节,周氏是一次礼都未往京城送。
如今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侄媳妇都懂得人情往来,偏偏她一个几十岁、儿女都比面前这小姑娘要大的所谓当家夫人却没有想到这些,真正让周氏既羞又恼。
王秀英倒没想那么多,她的想法很简单,做好自个儿该做的,至于别人做得好那也是别人礼数周全,做得不好,与她又何干?!
只是没想到周氏还会因此怨上她,却也不是她意料中的事,不过就算她知道,在王秀英的眼里周氏与她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对周氏只要该有的礼数到了就成!
故而此时虽有些奇怪周氏多变的脸色,却继续忙着交待护送这支车队的护卫。
这些护卫是方何以替她挑选的人,全都是从方何以自个儿的亲卫队里选出来的亲兵,人数不多,却个个都有特点,带队的是沐风,更令王秀英放心。
“你们这次回去,莫要急着往回赶,与家人好生在京里过个年。等到过了正月,还得麻烦大家带着货物和工匠一起回来。”王秀英叫过沐风吩咐道。
方何以选的这些亲兵,除了沐风都是上次没有能跟在宁国公回京城而家人却在宁国公府当差的家生亲兵,故而王秀英才有此一说。
其实这些方何以都已经交待过沐风,不过沐风还是极恭敬地听着王秀英的叮嘱。
面前这个小主母,虽说年龄小,做起事来却一板一眼,极有主母风范。
方何以对王秀英是什么样的心,沐风可是从头看在眼里,别人也许看不到王秀英的好,沐风却看得清清楚楚,对王秀英自然再恭敬不过。
当然若依了沐风的意思自然是送回年礼就往南疆回来的,不过既然王秀英有交待,那就留在京城过了年再回来就是。
眼见着车队就要启程,周氏终于忍不住对着王秀英开口抱怨:“既要往京城送年礼,你为何不与我商量,难不成一个府里的还得分两个车队往京城送?”
王秀英惊讶地看着周氏:“怎么会?那边两车不就是二叔二婶让送去京城的年礼吗?”
那车年礼是方何以交给王秀英的,只说是二叔二婶让送回去给老国公夫妇的年礼,方何以没说,王秀英自然不知道其中的曲折。
如今看来是二老爷越过周氏直接往京城送的礼。
周氏的脸色很难看,只是此时王秀英也管不了那么多,对着沐风使了个眼神,车队“吱吱嘎嘎”地上路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三十一章 买地()
京城的节礼送过去了,王秀英的心里顿时松快了许多。
不过等二老爷回将军府,西院那边好一番热闹。
方何以在府里自然是留了人的,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知道周氏为了京中年礼之事,与二老爷之间闹了番矛盾。
方何以正带着人练兵呢,自个儿没法回来,却让人传了话回来,只让王秀英莫要理会,自个儿过好日子即可。
方何以的这个口信深合王秀英之意,西院那边再怎么闹,王秀英在凌霄苑安之若素。
反正她是晚辈,年龄又小,只当什么都不懂,关起门来过自个儿的日子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只不过王秀英令全嬷嬷和桔儿管束好凌霄苑的下人,让大家都闭紧了嘴巴,莫要胡乱议论。
有时候王秀英心里还是挺替自个儿委屈的,小小年纪远离爹娘不算,还得时不时应付周氏这样一位不太着调的二婶。
若非成亲,这个时候应该在京城的女学里过着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多么难得的学生生活,却生生就这样错过了。
不过每当她带着人出府去闲逛,王秀英又觉得自个儿真是乔情。
若非成亲,她能来南疆?
若非来南疆,她能如今日这般自由地出入?
在心里很是鄙视了自个儿一番,王秀英就开始盘算今后的日子该如何打发。
虽说她与方何以人都在南疆,不过两人并不能日日得见。
方何以一般五日回越州城一次,偶尔王子尧也会跟着方何以一起来将军府。
王子尧本人倒不是很想来将军府,只不过王秀英在王子尧小妹妹洗三那日得了老夫人的千叮万嘱,生怕她的宝贝孙子在南疆受了苛待。
其实老夫人不说,王秀英也会时不时让方何以带了王子尧来将军府,老夫人那般再三交待,倒让王秀英心里多少有些不太舒坦。
不过不舒坦归不舒坦,该做的事儿一样都不会缺。
王子尧本人却情愿与其他们一起在军营过,只不过方何以有令,他也不好不跟着。
跟了两次总觉得自个儿太过特殊,等到进了十一月,王子尧就找各种借口拒绝到将军府来享各种口福。
他是来南疆历练的,又不是来南疆游玩的,怎么能特殊化呢?!
既然王子尧自个儿坚持,王秀英也就不再多事。
只是在方何以回军营的时候,每次总会备些吃食给王子尧捎去。
这些吃食自然不可能是王子尧一人份,于是王子尧身边的那群大老爷们就大饱口福了,倒是让王子尧与大家相处起来更为轻松。
珍宝阁那边有先期带过来的宝石和玉饰顶着,一时半会儿倒也没什么事儿。
城区再转下去也转不出什么来,于是王秀英将闲逛的范围逐渐扩大,渐渐地连越州城外的村庄都有了王秀英的脚步。
这一转的结果,就让王秀英在越州城外买下了近六百亩良田两座小山的两个庄子。
等到方何以知道消息,王秀英这边连地契什么都过完了,很有些不明白王秀英为何要在越州买地买山置业的方何以看着一脸笑意的王秀英半晌没能说出话来。
心里却直犯嘀咕,他们又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南疆,圣上能过他话,最多三年他们就得回京城,圣上还指着他回京城接御林卫指挥使的担子呢!
难不成还得将圣上这个意思如实告诉王秀英?
方何以却觉得不妥,毕竟这话是圣上私下与他说的,这话他还真不能现在就露给王秀英。
可若让自家小媳妇继续折腾下去,不知她还会再折腾些什么出来?
不过再一想,王秀英就算折腾,用的也都是她自个儿的钱,她都没肯收他那些家当呢!
算了,还是随她折腾吧,有些事情做着,日子过起来也就没那么无趣。
他本就不能每日陪在她身边,若再将她拘在府里,这日子还怎么过?
不过不拘着王秀英折腾,却也不想放任什么都不问,就算只是关心关心也是应该的,于是方何以问道:“你在越州买这么多良田山地作啥用?”
“种粮种菜种水果!”王秀英倒是早就想好的。
越州这边的地比起京城来便宜得多,这次王秀英之所以能够买到这两个庄子,也算是巧。
卖主是对老夫妻,这对老夫妻原本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京城,儿子因早产向来体弱,虽成亲已有两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更令人哀痛的是,夏日里不过中了个暑就没再醒来。
本没考虑过要卖了这些地产去京城投奔女儿,只想着守着好不容易赚下的产业,守着孝顺儿媳过日子,却因族里逼着老两口过继,老两口一怒之下卖了田地带着孝顺儿媳妇欲去京城投奔女儿女婿。
王秀英买下这两个庄子,连庄子里的农户也一并买了下来,这些农户王秀英都看了,除了个别有些刺头,倒也不难管。
两个庄子的庄头都是老把式,说起农事来和庄子的管理,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故而王秀英接了这两个庄子,从农事到管理的庄头并不打算进行大的变动,当然那起子不服管理的刺头自然该赶的赶该卖的卖。
两个庄子只,其中一个有五百七八十亩良田,地里收了水稻已经种下了麦子,以后依旧主种粮食。
另外那个庄子只有区区十来亩良田,主要是两座小山,王秀英也不想做大的变动,那山上的果树,大多是成年果树,王秀英都去看了,有了那两座山,来年将军府的水果可就不愁了。
听王秀英细细地说她的打算,方何以再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索性去书房里捧了个盒子来往王秀英面前一放:“将军府的嚼用哪里需得你用嫁妆银子买庄子来解决。那两个庄子出的粮食蔬菜和水果尽管送府里来,你按市价算钱即是。
这里面是我这些年存下的其中一部分,你且先用着。
若是不够,只管开口。你夫君虽不敢说自个儿富可敌国,养活咱们这凌霄苑上上下下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三十二章 腊八()
这次王秀英没有推拒,男人嘛总要让他有养家糊口的成就感。
只不过当王秀英打开方何以塞到她手上的盒子时,还是被盒子里那一沓子银票给惊呆了,不由吞了口口水。
里面全都是银票,而且都是千两一张的银票,足足有四、五十张。
一出手就是五五万两,这还只是一部分,难怪人人都说宁国公府富足。
难怪当日送个聘礼也那么的财大气粗,想必若非不能越过世子爷给袁雨霏的聘礼,这人还不知要加进去多少!
想起当日在宁国公府方何以带她看的私库,王秀英觉得这辈子就算她整日里躺着什么都不干,想必也饿不着她。
只是米虫的生活不是她的菜,躺着就有人送钱上门的感觉,似乎远没有自个儿一钱一两挣来的用着踏实。
这些钱可都是方何以拿命拼来的,说真的王秀英还真舍不得胡乱花销。
虽说打仗是赚快钱赚大钱的一条门路,可是只要想想方何以身上的伤痕,王秀英的心里就隐隐作疼。
嗯,无论如何都得将这笔钱用到实处,让钱生钱,是王秀英最喜欢做的事。
于是王秀英心里又开始盘算该如何用这笔钱。
王秀英那若有所思的模样,让方何以心里不由涌起一丝懊恼,觉得选在这个时候将这笔银票交给王秀英,似乎有些不太恰当,颇有几分让王秀英代为赚钱的嫌疑。
于是紧了紧拉着王秀英的手,又在王秀英的手心里轻轻挠了挠:“你喜欢做生意,喜欢赚钱,尽管去做,只要不做与律法不合的事儿,为夫都会全力支持。只是别累着自个儿,平日里悠着些,可明白了?”
王秀英连忙收回不知跑哪里去的思绪,抬起头笑盈盈地看着方何以:“放心,我虽喜欢赚钱,却更懂得惜命,人哪,若是没了命,就算有金山银山又有何用?”
有了王秀英的保证,方何以总算放下心来,夫妻俩又说了些年节需要准备的东西,然后就歇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秀英倒没有再出去闲逛,一来年节快到,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