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宝风流-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坏力就有限,但他们这种无视生死的做派,却实在是让人震撼,时间长了难免不会冲击影响己方士气,“那这样的人有多少?”。

“那要看此次敌方总兵力有多少,总兵力越多,出兵的部落越多,这样的弃民就越多”,那校尉再次看了看下面灰压压一片后,这才沉声道:“只看这些弃民,依小将估算,蛮子此次总兵力最少也在两万五千人以上”。

“两万五!”,听到这个数字,唐离刚刚轻松下来的表情再次沉重起来。

第二百八十一章 剑南(六)

“两万五!”,听到这个数字,唐离刚刚轻松下来的表情再次沉重起来。

自入仕以来,唐离没少同军队打交道,就其原本所知及刚才亲眼所见,自然知道唐军兵士每与异族作战,多是胜在装备精良及熟于阵型对敌,若论单个战力的确不如这些吐蕃人,眼下己方加上三千羽林卫也不过一万三千人,而敌人最少也是己方二倍,己方人数本处于劣势,眼下这地形完整的阵型又展布不开,这仗可还怎么个打法?

“大人,我军还宜速速后撤”,顺着那小校尉所指处看去,唐离就见前方高处的城寨中涌出的除了那些头缠狐尾的弃民,还夹杂着衣饰及兵器都要精良许多的吐蕃人,这也倒罢了,最让人心惊的是这些吐蕃人手上持有的长弓,看来那些充当消耗品的弃民已经出来的差不多了,正规的吐蕃战士也就上场了。

眼前这形势,掌握着城寨的吐蕃人明显占据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那些弃民虽然悍不畏死,但一来武器太差,又是无人指挥之下,虽然拼死也对唐军造不成太多实质性伤害,但这些吐蕃弓箭兵就不同了,一旦他们尽数涌出,居高俯射,必将给唐军造成重大伤亡,见着眼前这一幕,唐离还真要感谢吐蕃人每遇战阵必让弃民为先的风俗,否则他们一上来就是弓箭兵,猝不及防之下,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吐蕃人弓箭手一旦展开,我军就危险了。这附近可有利于我军防守的后撤之地?”。唐离问话刚刚出口,就听那校尉迅即答话道:“回禀大人,距离我军后方十三里处就是跃虎台,此处最宜据守待援”。

见唐离回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那校尉反而愈发沉静,“末将所部份属前军,昨日正是末将负责待人探查前路。跃虎台实乃亲眼所见”。

“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柳无风”。

“柳无风,好!”。细细打量了校尉片刻,唐离递过手中持着的王旗道:“你即刻持此旗往中阵,命羽林左卫护住太后撤往跃虎台,记住,无论如何要确保太后娘娘安危”。

“末将遵令!”,柳无风没有迟疑,躬身一礼后接过王旗高擎手中。领着两小队百余人策马而去。

看着柳无风敦壮结实的背影,唐离感觉心中没来由的一松,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能遇着这个小校尉,也许冥冥之间真有天意也说不定。

柳无风逆行远去,唐离自乘一匹战马带着护卫随即向王青松所在的前阵而去。

刚到前阵,唐离就见到让他绝倒的一幕,只见那身为一军主将地王青松不仅没有随敌情的变动而变化指挥,居然在这样地遭遇战前阵中尤自高声下令随行将佐速速绘制山谷地形图呈上。几步之外听到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唐离真是又恼又气,哭笑不得。

“绘制地图就不必了,王将军且歇歇,从即刻起由本官接掌全军指挥权”,再出唐离意料之外的是。王青松听到这份直接剥夺其指挥权的命令,不仅脸上没有不满之色,反而露出一份如释重负的欣然,他那些随行的将佐也俱都是长出一口气。

“王青松到底是何来历?鲜于仲通怎么会派这样一个脓包将军来担当护卫杨妃的重任?”,一个个疑窦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只是此刻却容不得唐离细想,向王青松点点头之后,他便即刻下令全军守稳阵型,开始后撤。

王青松虽是昏聩,但这一万军士却是与吐蕃人打了多年仗的剑南老兵。不说各部将佐。便是一些老兵油子也看出情势的不对来,唐离所下军令正合他们心意。是以接到新任主官的将令之后,各部迅速行动,紧缩阵形,收枪举盾,未与敌接阵的加快行军步伐,正与吐蕃弃民混战的则谨守谷地正面战线,且战且退,远离居高临下的城寨。

唐军调整阵型的同时,青黑色地城寨中再无弃民出来,倒是一队队手持长弓的弓箭兵蜂拥而出,与各自为战的弃民不同,这些弓箭兵或据城寨,或沿着城寨高处雁翅散开,随着第一支利箭射出,一蓬蓬箭雨在唐军上空迎头浇下,而且随着吐蕃人弓箭手越来越多,箭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厚。

敌人有居高临下之优势,此时箭雨暴起,正与弃民接战的剑南前军遭此打击顿时倒下一片,刚才还在厮杀的军士鲜有生还,好在其它剑南军得唐离军令早有准备,箭雨初起时便竖起随手携带的制式彭排,是以虽有伤亡,却比前阵好了许多。众将士缩近身体聚在一处,耳听头顶彭排接着箭支地叮当乱响,不免都心下暗道侥幸,若非本军主将及时换人,任由那老幕僚学究胡乱指挥,仅这一遭就不知要枉死多少兄弟。

箭雨射出,也正阻了前阵厮杀,好在是身处山谷之中,吐蕃人虽占据了一边高处,利于射箭,但碍于地形也难直接冲杀下来,唐军聚在一处,靠着另一边山谷紧缩阵型竖起彭排边挡箭雨边缓缓退却。吐蕃人长箭虽利,但碍于此时出来的人数太少,也只能看着剑南军一步步脱离他们的射程之外,但就在两军这番混战之间,那城寨之中不断涌出吐蕃兵来。

去雄武城寨下两里以外,吐蕃人的箭雨便再难对唐军构成威胁,只是此时自城寨中而出的吐蕃兵已多达数千之众,这数千吐蕃兵不与唐军接战,就这样吊在剑南军队尾。既是防止剑南军速逃,又是为后边出来的族人做掩护。

当唐离亲自押阵地剑南军终于到达跃虎台时,尾随而来的吐蕃兵也已达到近三万之数。其时已是夕阳西下,三万吐蕃兵分三面将背山而立的唐军团团围住。

跃虎台地形甚是特殊,乃是依背后山势而起的一个硕大山丘,这山丘上除丛生地些许杂草野树之外,整体地势极其平坦,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下面的谷地,因有当地人曾与此山丘上见过虎跃高丘而得此名。

跃虎台上地势虽平。但毕竟只是个山丘,无论如何也容不下全军万余人。唐离到时,三千羽林左卫早护着杨妃上了山丘,剑南军士则在山丘之下环形扎营护卫。

心急火燎地杨妃见唐离终于上了山丘,顿时满脸喜色的迎上前去,只是还不等唐离开口说话,想起刚才之事地杨妃已先自含怒开口道:“唐离,你来的正好。替我好生重责此人”。

唐离顺着杨妃手指处看去,见到的却是全身被缚,正被两个羽林卫士看押着的柳无风。

“这小校尉好生无礼,竟敢直接闯上本宫车驾,这也倒罢了,更可恨的是这混账行子胆大包天,随后竟然一把火把本宫的车驾给烧了”,看着柳无风恨恨说到这里。杨妃又转向唐离道:“我本欲让羽林卫直接杖毙了他,这厮竟然强项说要等你亲自下令处决,我也就遂了他心愿,也好让他死的甘心,唐卿,你如今是本军主帅。处置麾下兵将正是名正言顺,快快下令吧!”,毕竟是人多眼杂,杨妃对唐离也就称呼地正式。

众目睽睽之下,唐离径直走到跪倒于地的柳无风身边,“铿”的一声抽出看管他的羽林卫腰间佩刀,随着这一声“铿”然作响,在场众人都是神色一变,扶着主子的小玉也随着杨妃转过头去,不敢看随后血溅五步的场景。

持刀在手。唐离见却从柳无风脸上看不到半点紧张。不仅没有紧张,柳无风看着他的眼睛里甚至还带着丝丝浅浅的笑意。似是在笑他不该以如此拙劣地手段来试自己的胆量。

自乱起至今,唐离原本沉肃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第一个笑容,二人相视而笑的同时,唐离手中长刀一挑,将柳无风身上的绳子就此砍断。

递还长刀,在众人诧异地目光中,唐离双手搀起柳无风,口中刻意大声道:“柳将军细致谨慎,又能料敌机先,更重要的是有胆!待此次退敌之后,本官必当亲自向陛下上本保你首功”。

“多谢大人!”,柳无风也不矫情推让,干脆利落的拱手为谢。

“唐离,你……”,气怒交加的杨妃话刚出口,就吃唐离狠狠一眼瞥来,虽然心下万分委屈,但见唐离真的动了怒气,杨妃也就硬生生咽下后面的话,红着眼圈由小玉搀扶到一边去了。

见着这一幕,随着唐离上山丘而来的众将莫不惊诧,想不到看这位唐大人年纪轻轻,手段竟厉害至此,连太后也要让他三分颜色,想到这里,众将看向唐离的目光中更多了三分敬畏。

目送杨妃转到一边为她临时搭建的歇宿地去了,唐离也不以为意,徐步之间走到山丘一侧,看着下面谷地上三面围的水泄不通地吐蕃兵,在他身后,柳无风并众将也都无声跟上。

“若是今日我军与敌人遭遇稍晚,这三万吐蕃兵全数展开,他们既有人数优势,又占据地利,更有奇兵之利,我军下场如何就不需本官再多说了”,想想过去个多时辰间地经历,不仅是唐离,众将身上都是一身冷汗,真是越想越怕,“哼!‘道路安靖’,王将军,昨日鲜于大人报平安的文书是你收地吧!”,指着山丘下黑压压的三万吐蕃兵,唐离冷笑声道:“这就是‘道路安靖’”。

“大人,这是意外,纯属意外呀!大人!”,见唐离语调不善,王青松躬身之间连声道:“虽经本朝多次整修,但这雄武镇最初是始建于前隋,自其建成之日至今百余年间,就不曾被吐蕃蛮子攻克过,长此以往,吐蕃人每欲东侵,也都是见雄武镇既绕道而行。任谁也想不到吐蕃人会从这里出来,今日之变实属意外,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呀!大人”。

“噢!非战之罪!似王将军这般说来,今日之事谁都无责任喽?”。

“百年安平,实料不到吐蕃人居然会突破雄武,惊扰太后圣驾已是大罪,末将不敢推脱只是还请大人明辨,此罪实属无心之失”。

看着一身夫子气,但眼神并无惊慌躲闪的王青松,唐离淡淡一笑缓解了气氛的紧张,“‘道路安靖’的公文是鲜于大人发过来的,本与你无关,王将军不必如此。本军万余将士今日临敌不乱,种种表现本官都是看在眼里,不仅无罪反而有功。即便在陛下面前本官也是这话,诸位不必担心”,听唐离如此一说,本自心中惴惴的剑南军众将于无声之间都长吁出一口气,毕竟他们是负责护卫太后圣驾的,出了这样的事,不管还会牵扯到谁,他们这些随驾将领总是难辞其咎,现在有天子及太后宠臣唐离说出这番话,好歹他们悬着的心算是落下了大半儿。

三言两语安抚了这些惶惶不安的剑南道将领,唐离的兴趣依旧还是在王青松身上,“看王将军熟悉军史,又得鲜于将军委以护卫太后圣驾的重任,想必定是剑南道宿将喽?”。

听唐离问出这么个问题,王青松脸上略一沉吟后带着尴尬之色道:“实不敢瞒大人,末将并非统军将领出身,原是节度使府专掌山河地理图及过往公文典籍的幕僚文官,两月之前方蒙鲜于大人信重,考察资历品级后放往军中做了本军主将”。

想想王青松刚才要山谷地形图的做派,唐离对他这履历还真不怀疑,“噢,王将军竟是文官出身!且将军初往军中便接手如此重要的任务,不拘一格用‘人才’,鲜于大帅还真是用人不疑,好魄力!”,因唐离说这番话时是面向山丘下的吐蕃兵营,所以除了紧跟在他身边的柳无风,随后的剑南众将无一人看到他脸上的讥诮冷笑。

一时分辨不出唐离话中的意思,王青松不知该如何答话,只能赔笑尴尬站着,看上去倒也可怜。

沉默了片刻,唐离也不曾回头,只淡淡的声音传来道:“王将军,当日你领兵前来时鲜于大人是如何交代的?象我们这般遭遇敌袭被困,他什么时候能率大军前来解围?”。

“我军与鲜于大帅不断有探马往还传递消息,我军遭袭被困必瞒不过大帅,事涉太后娘娘安危,鲜于大人必当星夜驰援,若末将所料不差,早则今夜,至迟明日,援军必能赶到”。

“噢!将军所言正是本官心中所想”,转过身来的唐离脸色一片平静,“既如此,我等就在此恭候鲜于将军来救,只是鲜于大帅到前少不得还要辛苦众将,无论如何不能让吐蕃人攻上跃虎台”。

众将应命散去,等他们都走的远了,唐离低声向唐九吩咐道:“你去告知羽林薛左卫,让他三柱香后到我营帐中说话”。

吩咐完此事,唐离才迈步向自己的简陋营帐走去,远远的还见着营帐,已见柳无风早已在帐外等候。

第二百八十二章 剑南(七)

吩咐完此事,唐离才迈步向自己的简陋营帐走去,还没到营帐,远远的就见柳无风早已在帐外等候。

走进营帐,唐离边自坐下,边指了指一边粗糙的胡凳,笑道:“柳校尉此来所为何事?”。

拱手肃身坐了,柳无风脸上表情一片平静,但说出的话却无异于晴天响了个炸雷,“羽林军常驻帝京,毕竟不熟悉剑南道地形地貌,大人若要寻找逃生之路,这任务还是交给末将为宜。”

“柳将军此言何意?”,闻言蓦然站起身来的唐离语调一变,本在帐外守护的唐九听里面声音不对,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也不说话,手按腰刀直接到了柳无风身边。

随着唐离站起身的柳无风根本没看身边的唐九,双眼灼灼的注视着唐离,躬身为礼,口中郑重无比道:“末将素闻监军使大人统军时赏功罚过,秋毫不爽,是以麾下将士每欲效死。末将虽份属剑南道节制,但更是大唐校尉,当此生死安危之时,末将也愿为大人效死!”。

细细凝视了柳无风许久,浅浅一笑的唐离挥退唐九,负手绕室道:“我军虽暂时被困,但鲜于将军援军叱诧可至,生死存亡?却不知柳校尉这四字是从何而来?”。

借着眼角的余光见唐九如来时般悄无声息的去了,柳无风这才没了芒刺在背的感觉,但他地神态站姿却比刚才更为恭谨。“时隔二十余年,太后自京返乡归里,无论于公于私,鲜于大帅都该亲奉辇下,焉有时至今日还不露面的道理?‘亲率牙兵以为前驱’这理由虽然听来入耳,却实在牵强。”

闻言,唐离的语调没什么变化。“噢!接着说”。

“护卫太后圣驾,这职司何等重要。鲜于大人为何会派遣王将军领兵?”,言至此处,柳无风低声反问道:“论资历,王将军不过是两月前才由文职转为武将,纵然鲜于大帅再宠他,象这样露脸的差事也不该轮着王将军;再者,统领剑南道多年。王将军到底适不适合领兵,鲜于大帅连这点儿识人之明也没有?”。

“嗯,有道理,接着说”。

“当然,以上都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既然雄武镇如此险峻,号称百年未破。为何如今却任由吐蕃人占据,且恰恰还是在太后车驾到达时破关,若说巧合,这也实在太巧了些!百年未遇之事恰就被太后赶上,这世上真能有如此巧合之事?”。

原本负手绕室的唐离在柳无风身前站定身形,双眼紧盯着他的眸子道:“那以柳校尉之见呢?”。

至此。柳无风说话再无半点含糊,“此次遇敌,虽看似偶然,但综合以上……,末将以为实乃早有预谋之举,由此,末将大胆断言,鲜于将军地援军必不会及时赶到。为太后娘娘安危计,大人尚需早做打算”。

紧盯着柳无风的唐离脸上再露出个笑意,没对他这番话置评。只拍了拍他披着轻便皮甲地肩头道:“你去吧。凡有所需尽管征调就是,此事越快越好。但还需牢记以密为先”。

“末将领命!”,柳无风微微涨红着脸色躬身领命而去,将至营帐门口时,却听身后唐离的话幽幽传来道:“赏功罚过,秋毫不爽,多谢柳校尉对本官的夸赞!”。

听到这句话,柳无风原本激动的脸色再添三分涨红,努力收束住了,没再说话的他大步出帐去了。

目送柳无风出帐去远,唐离原本浅笑的脸上顿时沉肃起来,端坐在简陋胡凳上的他良久沉默,直到羽林左卫薛将军应命而来,“不知大人召唤末将所为何事?”。

“薛将军,你看我军形势如何?”。

“若论野战,吐蕃人战力本就胜我军,如今又是野战扎营,且其人数更是我军三倍,若单凭我军与敌对战,决无胜算。然则全仗大人决断英明,后撤及时,我军得以据跃虎台居高临下而守,外又有强援可恃,是以此次遭遇虽险,但脱困当无问题”。

“说地好!听薛将军一言,本官倒是不担心士气了”,起身导引薛羽林坐下,唐离和声说道:“板荡思忠臣,危难识良将,此正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薛将军,外面虽尚有八千剑南军,但太后娘娘的安危却还在羽林军身上啊!”。

“末将愿为太后。为大人效死!”,薛羽林这句话说的真是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好!薛将军你去安排一下,将太后娘娘营帐尽量后移靠山,另外,太后娘娘营帐防卫即刻由羽林军接手,除你亲点之人外,任何人不得走近太后娘娘营帐百步以内”。

“末将领命!”,与刚才的柳无风一样,薛羽林出帐时也是涨红满脸,只是这薛羽林却没有柳无风的沉稳,单看他不同于来时的走路姿势,已将心中的得意显露无遗。

“老薛呀老薛,你保举的好兄弟呀!”,轻叹声中,唐离也起身出帐往杨妃所在地帐幕去了。

等他到了杨妃的临时营帐时,正见羽林军士在转移营帐,杨妃被随身带着的几个宫人团团簇拥住在一边等候。

见是他到了,冷着脸的杨妃故意扭过身去。

眼下人多眼杂,也没法说话,唐离乃向扶着杨妃的宫人道:“转移营帐还得一会儿功夫,小玉,你先扶太后娘娘到我帐中歇息片刻”,话一说完,不等杨妃有所表示,唐离已当先折身而回。

见唐离如此,正偷眼看他的杨妃抿唇哼了一声。脸上虽是一副不情愿,但脚下却依旧随着小玉去了。

“唐爱卿这营帐也小,你们且在这儿候着,小玉随我进去就是”,到了唐离营帐外,杨妃吩咐一句后,便领着小玉进入帐中。

进了营帐。杨妃就见那小情郎正坐在简陋地胡凳上低头沉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