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听到电话耳机里传出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以为他是准备要求自己推迟进攻的时间,这种情况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并不少见。斯大林努力用平静的语气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有什么事情要向我汇报吗?”
“是的,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用平静的口吻说道:“我正式向您报告,我军在半个小时前,已经全歼了楔入我方面军左翼的德军第七装甲师、大德意志师以及第58步兵师,具体的战果还在统计中。等结果一出来,我们会立即以电报的形势,上报给总参谋部。”
“什么,被你们包围的三个德军师,已经全军覆灭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斯大林的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他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竭力用平淡的语气问道:“有多少敌人逃出了你们的包围圈。”
“一个都没有跑掉,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回答说:“第七装甲师师长卡尔茂斯将军、大德意志师师长洛伦兹将军,都已经被我军俘虏。”
第七百八十八章 临阵换将()
“我向你表示祝贺,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听到这样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斯大林顿时喜出望外,他再一次用罗科索夫斯基的本名和父名来称呼对方,以表达自己内心对他的赞赏:“请你代表我向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指战员们,转达我的谢意,感谢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建立了如此伟大的功勋。”
在停顿片刻后,斯大林又问:“卡尔茂斯和洛伦兹这两位德国将军,可以送到莫斯科来?”
“我可以随时派人,将洛伦兹少将送往莫斯科。至于卡尔茂斯,可能要等一段时间。”罗科索夫斯基知道这两位德军精锐师的师长,在送往莫斯科以后,可以在对德军的宣传时派上用途,因此他必须对斯大林说起具体的情况:“他在我军所实施的炮击中,负了重伤,费久宁斯基的人刚把他送往了方面军的野战医院,能否活下来,要看他的运气了。”
得知第七装甲师师长居然身负重伤,斯大林的心里觉得挺可惜的,如果在召开记者招待会进行宣传时,会场上出现两名被俘的德军精锐师师长,一定能起到轰动的效果,如今只剩下一人,效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斯大林有些失望地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那你就尽快安排人手,将洛伦兹送到莫斯科来。”
吩咐完毕后,斯大林又握着话筒想了一阵,随后问道:“你觉得我们现在向东普鲁士发动进攻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了?”
听到斯大林打算让自己进攻东普鲁士,罗科索夫斯基连忙回答说:“斯大林同志,请恕我直言,如今进攻东普鲁士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贸然进攻的话,会将我们手里有限的机动力量,都消耗殆尽。”
为了说服斯大林,罗科索夫斯基在脑子里重新组织了一下词汇后,继续说道:“如果没有大本营补充给我们的三个集团军,要想歼灭德军的这三个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这次的战斗,我深深的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敌人仍十分强大,随着我们向他们国土的推进,他们的顽抗将更加升级。而我们的部队,在经过长期的战斗之后,应该被严重的削弱了,需要进行补充兵员和武器弹药的补充后,才能重新发起对德军的进攻。”
“那么,你认为,我军在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发起对德军的进攻呢?”
“我认为,最快要明年一月。”对于斯大林的这个问题,罗科索夫斯基谨慎地回答道:“我们的部队才能完成进攻的准备工作。”
“我明白了。”斯大林听完后,有些失落地说:“也就是说,在未得到新的补充之前,是无法向敌人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是这样的,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肯定地回答。
“难道小规模的进攻,也不行吗?”斯大林心有不甘地问道。
斯大林的话,给罗科索夫斯基打开了一个思路:虽说以现在的实力,无法对德军的防御阵地实施大规模的进攻,但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削弱德军的实力。想到这里,他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德军的阵地坚固,阵地上布满了支撑点和配有炮台的永备工事,尽管样式老了一点,但很适于防御。为了减轻我军在进攻时所受到的阻力,我打算出动空军,对敌人的防御地域实施不间断的轰炸。”
“这个想法不错,我同意!”斯大林对罗科索夫斯基的提议表示支持后,又接着说:“你们有这样的实力,来实施对德军的不间断轰炸吗?”
“飞机和飞行员应该是够了。”罗科索夫斯基:“但我军一旦对德军的防御地域实施轰炸,那么所需要的弹药和燃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不知后勤部队保障我们的供应?”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这件事我需要和总后勤部长赫鲁廖夫同志商议一下。”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请求,斯大林客气的说:“等有了结果,我会让他通知你的。你抓紧时间将洛伦送到莫斯科来。祝你好运!”
罗科索夫斯基放下电话后,就叫博戈柳博夫叫到面前,吩咐他说:“参谋长同志,立即安排一架飞机,另外再派一名可靠的军官,押送被俘的洛伦兹到莫斯科去。”
安排好这一切后,他又给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韦尔希宁打去电话,客气地说:“韦尔希宁将军,你能到我的司令部来一趟吗?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议一下。”
韦尔希宁听说有重要的事情商议,不敢怠慢,立即乘车赶了过来。罗科索夫斯基招呼他坐下后,将自己向斯大林提出的轰炸方案,对他说了一遍,最后问道:“将军同志,如果要实施这个计划,你们有什么困难吗?”
对于这个问题,韦尔希宁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说道:“元帅同志,正如您所说的话,在飞机和飞行员方面,我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要对德军实施不间断的轰炸,所需要的弹药和燃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当时上级不会供给我们。”
“韦尔希宁将军,这一点请你放心。”罗科索夫斯基安慰对方说:“斯大林同志此刻正在和总后勤部长赫鲁廖夫将军商议,想必很快就有答案。”
说是很快有答案,但罗科索夫斯基和韦尔希宁坐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接到来自莫斯科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自报姓名:“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您好,我是赫鲁廖夫。我打电话来的目地,想必你应该知道吧?”
“是的,总后勤部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连忙回答说:“不知道总后勤部能否满足我们的需要?”
“你们每天的弹药和燃料的消耗是多少,给我报一个总数。”赫鲁廖夫在电话里说道:“我好确认是否能优先保证你们的供应。”
“请等一等,总后勤部长同志,我让空军司令员韦尔希宁将军和您谈,他有您所需要的数据。”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将手里的电话递给了韦尔希宁。
韦尔希宁和赫鲁廖夫在通话时,军事委员苏博京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来到罗科索夫斯基的身边,低声地说道:“元帅同志,被俘的卡尔茂斯已经被送进了野战医院,正在进行手术。”
“伤势严重吗?”罗科索夫斯基听说卡尔茂斯被送进了医院,连忙追问道。
“他的情况非常严重。”苏博京摇着头说:“据医生说,卡尔茂斯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就曾出现过休克的症状。他们只能尽力而为,能否救活就看他个人的运气了。”
罗科索夫斯基扭头朝屋里瞧了瞧,发现副司令员特鲁布尼科夫而已没在,便问苏博京:“怎么没看到副司令员,他也到医院去了吗?”
“没有,他没有去医院。”苏博京摇着头说:“他到下面的部队统计战果去了,他此刻在费久宁斯基的第2突击集团军,待会儿应该还会去沃尔斯基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以及第49和第50集团军。不到天黑,我估计他是回不来的。”
罗科索夫斯基和苏博京聊了一会儿,见韦尔希宁放下了电话,连忙走过去问:“韦尔希宁将军,和总后勤部长谈得怎么样?他每月能为你提供多少额外的燃料和弹药?”
“元帅同志,总后勤部长答应,每月额外供应我们一批弹药和燃料。”韦尔希宁有些激动地说:“这批弹药和燃料,能确保两个航空师每天出动三次。”
“两个航空师每天出动三次?”听到韦尔希宁说,罗科索夫斯基的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他没想到赫鲁廖夫这次居然这么大方。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批额外的弹药和燃料,那么自己对德军的防御地域实施轰炸的目标就能实现了。
再说德军方面,三个德军师被苏军歼灭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柏林。得到这个消息的希特勒暴跳如雷,他冲着自己的参谋长古德里安吼道:“这个该死的莱因哈特,居然眼睁睁地看到德意志最精锐的两个师,被俄国人吃掉,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立即撤销他的职务,并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古德里安,面对咆哮的希特勒,却像一个刚过门的小媳妇似的,低着头一言不发。等希特勒发作过后,他才谨慎地问:“我的元首,不知您打算派谁去接替莱因哈特上将的职务呢?”
问这话时,古德里安在心里暗想:“中央集团军群的上一任指挥官莫德尔元帅,因此华沙被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占领,而被免职;而接替他职务的莱因哈特上将,在这个职务上只待了几个月,又因为两个德意志的精锐师被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消灭,而遭到了撤职的命运。看来这个罗科索夫斯基还真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们的克星。”
“我看费迪南德?舍尔纳不错,”希特勒背着手在屋里来回地走了几圈后,停在古德里安的面前,吩咐他说:“舍尔纳立即赶去上任,把莱因哈特换回来。”
古德里安继续问道:“我的元首,您看是否需要将费迪南德?舍尔纳召到这里,由您亲自向他交代一番吗?”
“不用了。”希特勒摆了摆手说道:“我在今年三月,任命他担任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官。他在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即将陷入困境的部队,撤过了德涅斯特河,并顶住了俄国人的突然打击,并在撤出敖德萨时,还彻底地破坏了一切重要的军事设施,使俄国人在占领这座城市后,也无法派上任何用途。”
虽说舍尔纳在希特勒的心目中留下了“中流砥柱”的印象,不过在他正式走马上任之前,希特勒还是通过电话向他下达了自己的命令:“舍尔纳将军,我命令你,不管情况怎么样,你的部队都应该在原来的阵地作战,直到南面新调来的兵力组成强大坦克集群。明白吗?”
“明白了,我的元首。”舍尔纳在电话的另外一头,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坚决地粉碎俄国人向东普鲁士地区的进攻。”
…………
左翼的围歼战结束后,苏军没有向德军的筑垒地域发起攻击,而是就地转入了防御。看到苏军没有趁胜进攻,刚被免职但还没有离开东普鲁士的莱因哈特,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因为在他看来,虽说筑垒地域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但刚打了败仗的官兵们时期低落,面对气势如虹的苏军进攻,恐怕很难支持多长时间。
虽然苏军没有从地面发起进攻,但对筑垒地区的空袭,却从这一天正式开始了。两个航空师的飞机飞到德军的阵地上空,进行狂轰滥炸。刚遭到轰炸时,德军还出动了战斗机去拦截,但空军指挥官很快就发现,派出去的战斗机都是有去无回,都在空战中,被苏军的歼击机击落了。为了安全起见,再听说苏军的飞机出动,德军的飞机便不敢在轻易出动了。
罗科索夫斯基从截获的电报里得知,德军的司令官莱因哈特被希特勒解职,由费迪南德?舍尔纳接替了他的职务。他看到电报后,随手往桌上一放,在脑子里暗想:不知是否从自己提前夺取华沙开始,历史就变得和自己所知道的不一样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还能像真实的历史那样,在1945年5月9日结束吗?
但他的担心,在看到空军所取得的一系列战果之后,都烟消云散了。韦尔希宁的空军对德军的防御阵地,实施了不间断的轰炸,使德军伤亡惨重。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损失,德军不得不在现有的阵地上,抓紧时间修筑大量的防空洞,以躲避苏军的空袭。8)
第七百八十九章 特殊的命令()
从接到的一系列战报中,罗科索夫斯基意识到,虽说方面军的空军所实施的轰炸,给德军的筑垒地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如果要想夺取这些地区,光靠空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陆军才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兵种。
出于这种考虑,他命令下属的各集团军部队,向德军控制的筑垒地区,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小分队,以了解敌人的布防情况。
没想到这道命令下达后没两天,费久宁斯基则急匆匆地跑到了司令部。他一进门,就急吼吼地说:“元帅同志,出事了!”
“出事儿了?!”听到费久宁斯基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随后反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是这样的,元帅同志。”费久宁斯基在罗科索夫斯基对面的位置坐下后,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随后说道:“我们昨天派出的三个侦察小组,都失去了联系。”
“侦察小组失去了联系?”罗科索夫斯基知道费久宁斯基的习惯,他每次派出的小组,都是七人一组,如果真的在深入敌后失联,只能解释为遭到了兵力悬殊的德军部队。因此他试探地说:“难道敌人的防御纵深,戒备如此森严吗?”
“如果他们是在德军重兵防御的地方失踪,我是不会专门来找您的。”费久宁斯基有些无奈的说:“毕竟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情况。问题是,失踪的侦察小组,都是派往附近的一些小镇,那里应该没有敌人重兵把守。相反,我派往德军防御严密方向的侦察小组,都发回了情报……”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在疑惑不解时,军事委员苏博京走过来,在桌旁坐下,望着费久宁斯基问道:“将军同志,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失踪的侦察小组,是消失在东普鲁士的小镇里吧?”
“没错没错。”费久宁斯基听到苏博京这么说,连忙使劲地点了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军事委员同志,您说的没错,我们失踪的侦察小组,的确是在东普鲁士的小镇里失踪的!”
“军事委员同志,这是怎么回事?”罗科索夫斯基有些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侦察小组,是在东普鲁士的小镇里失踪的?”
“元帅同志,您有所不知。”苏博京向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在我们已占领的东普鲁士地区,当地的居民对我军的敌对情绪很高。他们经常会袭击我们落单的战士,或者烧毁停放在路边的车辆,但像这种袭击侦察小组的事情,倒还是不多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罗科索夫斯基把精力都用在了指挥部队上,对苏博京所说尔等失去,还真的一无所知,他连忙问道:“军事委员同志,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当地人会对我们产生敌对情绪?”
“情况是这样的,”苏博京继续说道:“在越过国境线之后,我们的战士目睹在目睹了德国和我军在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后,有不少的战士困惑不解,德国人的生活和我们比起来,堪称奢侈,为什么还要侵略我们呢?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们个别的战士失去了理智。第3集团军的一个连队,在占领了一座小镇后,看到这里的两层楼房都有着精美的屋顶,他们在首先在镇子里进行了一番洗劫后,又放火烧坏了镇子。”
“啪!”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这里,气得拍案而起,他怒气冲冲地对苏博京说:“军事委员同志,我们是军人不是强盗,怎么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呢?这个连的连长立即送上军事法庭,其余的战士也要进行惩罚。还有,他们的上级,也要对约束部队不利一事负责。”
“我接到报告后,就和该集团军的军事委员进行了沟通,该连所有的军官,都已经被送上了军事法庭,他们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苏博京在说完对违纪军官的处置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战士们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园。如今有了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难免不会出现公报私仇的情况。”
“元帅同志,”费久宁斯基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说:“在不久前,我的部队里也发生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儿?”罗科索夫斯基好奇地问道。
“在前几天的战斗结束后,一名少尉喝醉了酒,闯到一个关押战俘的地方。强行带出了六名战俘,将他们带到街上全部枪杀。”费久宁斯基苦笑着说:“就在他准备再进去带俘虏出来时,被一名路过的上校制止了。上校夺过了他的手枪,告诉他:如果仇恨敌人,就应该在战场上杀死他们,而是枪杀那些早已经放下武器的俘虏。”
“这个上校说得对。”罗科索夫斯基赞同的说:“在战场上杀死的敌人多,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而擅自枪杀那些已经放下武器的战俘,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一种懦夫的行为。”
罗科索夫斯基此刻意识到,自己光把注意力放在了军事上,而忽略了部队即将进入被德军统治的东普鲁士的事实,因此他对苏博京说:“军事委员同志,我们在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大的战斗,我建议立即展开一次特别的会议,讨论部队在进入东普鲁士之后军纪问题。”
“我同意。”对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个提议,苏博京立即表示了同意:“我建议今晚就展开这个会议。”
在战争期间,很多事情的效率都是非常高的。三个小时以后,方面军下属的各集团军首长,都出现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里。众人进来后,还悄悄地打听,元帅同志把大家紧急召集到这里,是不是准备对东普鲁士展开全面的进攻。参加会议的集团军首长里,只有费久宁斯基知道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