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万摇了摇头,有气无力地说:“部队遭到这么大的损失,我作为副师长难辞其咎。待会儿见到司令员,我会向他请罪的。”
见到这里的战斗结束了,基留欣也带着警卫连赶了过来。还隔着老远,他就和奥廖尔打招呼:“奥廖尔上校,你指挥的坦克营立了大功。没花多长的时间,就夺取了敌人的防御阵地,还将他们从这里远远地赶走。”
虽然基留欣表现得非常热情,但奥廖尔却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他冷冷地说道:“将军同志,你的部队离第328师只有两公里的距离,假如你们能早点来救援他们的话,也许他们的伤亡要小得多,至少那些伤员能活下来不少。”
基留欣看到公路上尸横遍野的情况,心里还是一阵阵发怵,他喃喃地说道:“上校同志,不是我不想救援,而是因为我们缺乏重武器,对敌人的这些防御工事束手无策啊。”
奥廖尔冲他摆了摆手,说:“好了,将军同志,既然德国人已经被打跑了,那我们现在就回城吧。”
第三百九十五章 壮士解腕()
城外打得热火朝天,在城里的罗科索夫斯基也没有消停。德军在村庄里埋下的那些地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等待城外战报的时候,他安排人手对城里的军用设施、德军丢弃的装备都仔细地检查了一遍,防止敌人在这些地方布雷。
不过令人幸运的是,城里根本没有发现埋设地雷的痕迹,看来敌人的弃城而逃是临时起意,并非蓄谋已久。而第328师遭受埋伏,则完全是一个意外。
没等奥廖尔他们返回,带着集团军司令部行动的扎哈罗夫和洛巴切夫也赶到了苏希尼奇。看到城里到处都是德军丢弃的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洛巴切夫不禁好奇地问:“德国人这是怎么回事,把这么多武器装备都扔掉了,难道他们不准备打仗了吗?”
听到洛巴切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不禁苦笑连连,他有些无奈的说:“虽然大多数德国人都仓促逃跑,但他们在某一地段还是布下了埋伏,让我们的追击部队损失惨重。”
扎哈罗夫和洛巴切夫因为是刚刚赶到,还不了解城内外的情况,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顿时吃了一惊。扎哈罗夫惊诧地问:“司令员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哪支部队遭到了损失?”
“叶尔绍夫中校指挥的步兵第328师,”罗科索夫斯基一提到这支部队,心里就不是滋味,因为是自己将这位担任副师长不久的中校,提拔到师长位置的,部队遭受挫折,自己也难辞其咎。“由于他们在追击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必要的侦察,结果一头就撞进了德军的包围圈。虽然奥廖尔率领坦克营,在步兵第324师的支援下,将他们救了出来,但全师只剩下了三百多人。”
“只剩下三百多人?”扎哈罗夫和洛巴切夫两人听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一个步兵师只剩下这么多人,根本无法参加下一阶段的战斗,等待他们的命运,只能是撤回后方进行休整补充。
在短暂的沉默过后,扎哈罗夫试探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您看是否能给他们补充点兵员,以便他们能参加接下来的战斗?”
罗科索夫斯基叹了口气说道:“副司令员同志,你以为我不想给他们补充兵员吗?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各部队都减员严重,我到哪里去找人补充他们啊?”
“看来,真的只让他们撤到后方去整补了。”扎哈罗夫在说完这句话以后,接着问道:“这样一来,我们能用来攻坚的部队,就只剩下两个师,您看再将哪支部队调上来呢?”
“集团军所属的各师,都只剩下一两千人,而且防御的区域还那么宽。”马利宁插嘴说道:“不管调哪个师上来,都是形成防御空档,我看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还在追击德军的近卫第11师回到城里,并在城外构筑防御工事。”罗科索夫斯基深怕大家对此事不上心,还特意强调说:“我们要守住苏希尼奇,巩固已取得的胜利。当敌人察觉我们的兵力有限时,就可能会醒悟过来,并集中兵力向我们发起攻击,企图再次夺走这座重要的城市。”
到下午一点的时候,追击的部队才陆续返回。奥廖尔和基留欣手里的坦克营,都留在了城外,作为一支防范德军突击的机动力量。接到开会通知的切尔内绍夫,让部队缓缓地向城市撤退,而他则先乘车返回了城市。
在集团军司令部里,罗科索夫斯基的目光不断地从几名师长的身上扫过。切尔内绍夫因为在追击德军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此刻是神采飞扬;基留欣的战果一般,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所以他表情如常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而叶尔绍夫和伊万两名正副师长,则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罗科索夫斯基长嘘一口气,随后说道:“同志们,我们今天成功地夺取了苏希尼奇,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由于我们没有及时地派出侦察人员,对前方的道路进行仔细的侦察,就贸然地发起了追击作战,结果导致步兵第328师陷入了德军的伏击圈,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罗科索夫斯基的话刚说完,叶尔绍夫便站起身,硬着头皮说道:“司令员同志,都是我的错,是我太轻敌了,结果害得部队差点被德军全歼。”
“步兵第328师在战斗中,遭受到这样的损失,你作为师长是难辞其咎的。”罗科索夫斯基说到这里,朝旁边站着的两名警卫员使了个眼色,两人立即上前从左右抓住了叶尔绍夫的双手。他接着说道:“鉴于叶尔绍夫中校的失职,让部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我现在宣布将他送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你们先把他押到方面军司令部,交给内务部的同志处理。”
两名战士点了点头,架着叶尔绍夫就离开了指挥部。在座的指挥员看到这一幕,心里都不禁打鼓,大家心里明白,在战争期间被送上军事法庭,就意味着被判处死刑。巴甫洛夫这样的大将尚且都难免一死,更别说叶尔绍夫这样的小人物了。
等叶尔绍夫离开指挥部以后,大家又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罗科索夫斯基,看他准备如何处置伊万上校。
罗科索夫斯基望着伊万,轻轻地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上校同志,你说我该如何处置您呢?”
“司令员同志,”伊万的目光正视罗科索夫斯基,表情坚毅地说:“部队蒙受巨大损失,我作为副师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听凭您的处置。”
“我要是再把你送上军事法庭,可就没人当第328师师长了。”罗科索夫斯基觉得此刻应该纠正自己前段时间犯下的错误,于是他宣布说:“从现在开始,我恢复你的师长职务,希望你能指挥部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建立能洗刷今日耻辱的功勋。”
见罗科索夫斯基不光没有将自己送上军事法庭,相反还让自己官复原职,伊万顿时感动得眼圈都红了。他在片刻的沉默后,大声地向罗科索夫斯基保证:“司令员同志,您放心吧,只要我们师得到了补充,我向您保证,在三个月内,我们一定能成为整个集团军的主力部队。”
“很好,既然你有这样的信心,我就相信你。”罗科索夫斯基抬起右手向下压了压,说道:“你先坐下,我们接着开会!”
第三百九十六章 坚守苏希尼奇(上)()
天刚亮,德军对城市的炮击就开始了。由于担任进攻的部队,曾经在城里驻扎了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他们对于城里的地形非常熟悉。德军的炮兵指挥官猜测苏军的指挥部,也许会设在原来的德军指挥部的所在位置,因此他们的炮击重点,就集中在指挥部的附近。
好在罗科索夫斯基为了防止德军的疯狂反扑,除了命令部队加固城外的防御工事外,还在城里挖了不少的避弹壕,以便在遭到德军炮击时,有地方可以进行躲藏。
当初挖的时候,还有不少的战士在叫苦连天,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德军已被自己打得溃不成军,哪里还有什么力量来实施反攻。如果不是有指挥员在旁边监督的话,肯定大家就撂挑子不干了。
此刻德军的炮击一开始,躲在避弹壕里的战士们对罗科索夫斯基的印象顿时改观了,觉得还是自己司令员有眼光,知道敌人会炮击城市,才让大家挖了这么多的避弹壕,大大地减少了部队在遭到德军炮击时的伤亡。
等到德军的炮击告一段落,罗科索夫斯基和司令部的成员离开了避弹壕,返回自己的指挥部。走进院子才发现,这里到处是黑漆漆、还冒着青烟的弹坑。那辆漂亮的奔驰小轿车,则被炮弹直接命中,此刻正在熊熊燃烧。建筑物倒没有被炮弹直接命中,可墙面上那密密麻麻的弹坑,让人看了以后,就能立即联想到遭到了陨石雨袭击的月球表面。
罗科索夫斯基走进指挥部后,问坚守在这里的一名参谋:“城外有什么报告吗?”
“没有,司令员同志。”参谋挺直腰板回答说:“电话一直没有响过。”
虽然参谋回答得如此肯定,但罗科索夫斯基还是半信半疑地问:“派人去检查过电话线路没有,也许在刚刚的炮击中,通往城外的电话线已经被炸断了。”
“我已派出了五名通讯兵,去沿途查线,看有没有线路被炮火炸断。”参谋说到这里,抬手看了看表,补充说:“我想再过几分钟,他们应该就能回来了。”
罗科索夫斯基等不及通讯兵的查线结果,走到桌边摇动了电话底座上曲柄,拿起话筒贴在耳边说道:“喂,我是罗科索夫斯基,给我接近卫第11师师指。……喂,是切尔内绍夫将军吗?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看到德国人了吗?……什么,没有发现德国人的影子?……好了,我知道了,你们注意监视敌人的动向。”
他放下电话,又摇了几下曲柄,抬头对站在对面的马利宁说道:“参谋长,给基留欣将军的步兵第324师打电话,问问他们那里的情况如何?”
马利宁的电话还没有接通,外面又传来了炮弹爆炸的声音。听到此起彼伏的轰隆声,洛巴切夫怒气冲冲地说:“该死的德国人,刚刚消停了没几分钟,又开始炮击了。”
扎哈罗夫听着外面的炮声,有些紧张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这里不太安全,我们还是到外面去避一下吧。”
“不用,”罗科索夫斯基摆了摆手,自信地说道:“要是敌人的炮击不停止,难道我们就不工作了吗?”
“司令员同志,”洛巴切夫见罗科索夫斯基盯着面前的地图,根本不愿意离开,便劝说道:“虽然刚刚的炮击,没有给这座楼房造成太大的伤害,但谁也不能担保在新一轮的炮击中,这里不挨炮弹。”
“对啊,司令员同志,还是出去避一避吧。”等洛巴切夫一说完,卡扎科夫和马利宁也劝说道:“万一这座楼房被德军的炮火摧毁,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到时整个集团军的指挥系统,就会陷入瘫痪。”
见几乎所有的指挥员都这样劝自己,罗科索夫斯基也不好再固执己见,他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们就先出去避一下,等敌人的炮击结束后再回来。”
大家跑出指挥部,弯着腰躲避着德军的炮火,朝附近的避弹壕跑去。敌人的炮弹在指挥部附近落点很密,但只要远离了这个区域,就逐渐变得稀疏起来。
等进入了避弹壕以后,罗科索夫斯基对蹲在旁边的卡扎科夫说道:“我的炮兵司令员同志,德军的炮击会给城市造成巨大的伤害,你看是否将我们的炮兵部署在城内,等敌人的炮击一开始,就直接进行还击呢?”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个提议,卡扎科夫想了想,随后点头说:“没问题,我会在城市的开阔地带部署炮兵,在敌人开炮时对他们实施压制。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
“什么问题?”
“空袭。”卡扎科夫表情严肃地说:“虽然从大反攻开始到现在,德军的空军出现在战场上的频率很低,但我们如今所处的位置,已经是德军的防御纵深了。一旦他们出动空军进行轰炸,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亡。”
“看来我们有必要增加防空力量。”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道:“为了降低德军轰炸机对城市的损坏,我们至少要在城市里摆上了两三个高炮营和同等数量的高射机枪营。”
“等炮击结束后,我就和方面军司令部的炮兵司令员联系,让他给我们派出高炮营和高射机枪营。”卡扎科夫在说完这番话以后,想了想又补充说:“还有,如果方面军司令部能给我们提供空中掩护的话,我们坚守这座城市的把握就更大了。”
等德军的炮击结束后,司令部一行人纷纷从避弹壕里出来,抖落身上的尘土,准备返回指挥部。谁知没走出多远,罗科索夫斯基就看到陆续有居民背着大包小包,从完好或者半塌的建筑物里钻出来,扶老携幼地朝着城市的东面而去。
罗科索夫斯基拉住一个扛着行李箱的老头,好奇地问道:“老大爷,你们这是去哪里啊?”
“还能去哪里?当然是离开这座城市啊。”老头说完,便企图挣脱罗科索夫斯基的手。
“这里是你们的家,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啊?”罗科索夫斯基不解地问道。
“德国人这样不断地炮击城市,我们不离开,难道留在这里等死吗?”老头说完,猛地一甩手,挣脱了罗科索夫斯基,然后加快脚步去追前面的难民。
罗科索夫斯基望着向城东而去的难民潮,不禁心如刀绞,看到这些居民因为德军的炮击而流离失所,他却无力改变什么。
“司令员同志,我们回去吧。”洛巴切夫见罗科索夫斯基站在原地发呆,便把手搭在了他的肩上,揽着他朝指挥部的方向走过去。
回到了指挥部,罗科索夫斯基没有问值守的参谋有没有电话之类的话题,而是背着手在室内来回地走动着,心里在盘算如何减弱德军炮击对城市的伤害。
洛巴切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搭档的时间不短了,看到他如此的表现,便猜到了他心中的所想,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你是在为那些居民逃离城市而担忧吗?”
“没错,军事委员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停住脚步,望着洛巴切夫郑重其事地说道:“因为我们的到来,害得他们不得不在炮火中逃离自己的家园。外面那么冷,他们至少要走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别的城市,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冻死在路上。”
“司令员同志,”洛巴切夫听完后,叹了口气,然后抬手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两下,无奈地说道:“这就是战争!”
站在一旁的马利宁,见罗科索夫斯基又重新走回桌边准备工作,便连忙向前一步,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司令员同志,德军不停地对城市实施炮击,使我们不得不冒着炮火跑来跑去,这样一是不安全,二来还会直接影响到作战。所以我建议,还是将指挥部转移到地下室吧。不知道您的意下如何?”
第三百九十七章 坚守苏希尼奇(中)()
正当城市遭到德军不间断的炮击,城里的居民在大举逃亡之际,朱可夫再次打来了电话。他开门见山地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既然你的部队已经夺取了苏希尼奇,那么我给你的新命令,就是牢牢守住城市。同时,采取果断的进攻行动来疲惫敌人,使其丧失固守和积蓄力量的能力。明白吗?”
“大将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到朱可夫所下达的这道命令,立即傻眼了,自己此刻正被德国人压着打,如果还去主动进攻敌人,那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么。他赶紧进行辩解,希望朱可夫能收回这道让自己去以卵击石的错误命令:“我们现在的兵力非常有限,而且还没有足够的火炮,也得不到应有的空中支援……”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没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朱可夫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后面的话,不耐烦地说道:“你们很困难,德国人也同样很困难,现在就是比意志的时候,谁也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道命令不容更改,你去执行吧。”
洛巴切夫看到罗科索夫斯基放下电话时的那副愁眉苦脸的表情,便知道肯定是上级又下达了什么令他为难的命令,便关切地问:“司令员同志,怎么了,朱可夫同志又给我们集团军下达了什么新的命令吗?”
“没错,朱可夫大将刚刚下达了一道命令,一道我们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罗科索夫斯基对着围在四周的指挥员说道:“他命令我们对敌人发起进攻,以达到削弱和疲惫敌人的目地。”
“什么,在这种时候发起对德军的进攻?”扎哈罗夫听到这道命令时,眼珠子瞪得差点就掉地上了,他着急地说:“司令员同志,以防御来迟滞和削弱敌人是一回事,而通过进攻来削弱敌人,则是另外一码事。以防御来迟滞和削弱敌人,以达到实力的平衡,我们和其他部队在转入总攻前,就一直是怎么做的。但在目前的严寒环境中,力量的对比又不利于我军的情况下,向敌人发起进攻,可以说是一种自杀的行为。”
“没错,司令员同志。”马利宁接着说道:“虽然我们在莫斯科城下发起的大反攻,击败了德军,并将他们从莫斯科附近赶走,但他们还没有丧失防御能力。他们还在固守所有的占领地区,并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调集援兵来加强这一地区。
已经耗尽了力量的我军目前所能做的,只能是从在这个地段,或者在那个地段将敌人赶跑,并为此消耗我们宝贵的兵力,以达到艰难向前推进的效果。目前,集团军所属部队中,机枪、迫击炮所需的弹药普遍短缺,能投入战斗的坦克也所剩无几了。”
“司令员同志,这件事您一定要慎重考虑啊。”在扎哈罗夫和马利宁的反应结束后,一向很少发言的卡扎科夫也言辞激烈地说:“根据我的了解,德寇组织的主要防御,主要是位于村镇或小树林里的据点,据点之间的间隔地带,他们都会埋上地雷并以火力控制。
由于如今剩下的火炮数量少,炮弹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