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立国传-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和乞降了十一次,但是没有一次成功。

“大和国和纪伊国情况怎么样?”曾华问道。

“回大将军,息长足姬命和武内宿一边一次接着一次地向我们求和乞降,一边励精图治,恢复元气,并开始向北边的吉备国开战,试图从吉备国身上补回一些损失。而吃了一些亏地吉备国也频频向我军派出使者,愿意请降。”韩休答道。

“哦,”曾华不由沉思起来,他太了解东瀛岛那帮人地德性。你强大的时候他跟孙子一样恭顺,一旦你衰弱他就跟野狼一样。前几年自己一直忙着西征,没有过多地注重东边,只是要求海军对东瀛不断地蚕食,不断地侵袭,想不到门下省因为财政压力,已经迫使海军部改变战略方向,这可不行。

“这样吧,我向枢密院和三省要求继续对东瀛岛加大进攻力度。雇佣熊本、土佐岛青壮,搭乘我们地海船,利用我们的制海权,向东瀛岛诸国沿海地区发动侵袭,衰减他们地实力,然后再登陆,筑城,深入内陆,最后攻灭其国。我们可以先放过吉备、大和、纪伊三强国,接受他们的求和乞降,然后让他们继续对战,我们甚至可以支持一下弱者,让他们打得更激烈些。而我们则向三国地周围下手,如尾张、岛津、三野等国,最后再集中火力对付吉备、大和、纪伊三国。”曾华的话让韩休、诸葛承两人喜出望外。

“长沐,秉业,你们算算,这样下来大约要几年,需要动员多少兵力?”曾华最后问道。

韩休和诸葛承两人合计了一下,又和身后的参谋副官们商量了一下,最后答道:“如果要消灭三国,我们预计要三年时间,海军需要调动近海第一,第二舰队和远海第二舰队,陆军需要动员两万厢军和六万府兵。”

曾华也低头合算了,最后决定道:“好,就这样,海军增加近海第二舰队,厢军和府兵则动员幽、冀、青三州地兵马,全线向东瀛用兵,三年内你们必须拿下东瀛岛,而且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东瀛岛。”

曾华最后一句话让韩休、诸葛承两人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了,立即敬礼并郑重答道:“属下一定尽力,不完成任务军法从事。”

“好,这军费吗?”曾华斟酌了一下说道。“我出,六百万银圆我出了,就当我买下了东瀛本岛。”

众人不由一愣,但是很快就明白过来了,看来曾华是准备自己掏钱请北府陆海军占领东瀛本岛,这样打下来的话这本岛的所有权就和准备设郡县,正式纳入北府版图的熊本岛、土佐岛不一样了,它以后算是曾华的私人领地,如果曾华以后称帝,就是皇室直属领地。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位大将军有的是钱,光是那些大商社、大工场的股份都值数千万银圆,这点钱,几年就赚回来了。

“大将军,你买下这东瀛本岛干什么?”王猛有些诧异地问道,因为曾华以前从来没干过这种事。

曾华当然不好说自己听到东倭猴子就窝火,恨不得立即将他们全部沉到海底去,便开玩笑道:“景略先生,你放心,我买下东瀛本岛不是用来养猪的,这里可有很多好东西。”

说到这里,曾华想起那些金银矿就流口水,他眯着眼睛对王猛等人说道:“景略先生,素常先生,要不要入一股。虽然可能现在看不到利润,不过保证可以给你们的子孙后代留个聚宝盆。”

听到这里,不但深知曾华眼光的王猛和朴两人心动了,就连韩休和诸葛承都怦然心动,盘算着自己家里有多少余钱,可以跟着大将军投资到东瀛本岛。

不过历史记住了这一天,在谈笑间,东瀛岛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

第二百四十章 … 江左风云(一)

安元年二月,癸酉,袁真卒。下 载 美少女淮南郡太守朱辅立真军,南豫州刺史,以保寿春,遣使分至建业、长安请命。大司马温问真卒,上表伐寿春,拜表即行,自姑孰帅众二万讨袁瑾;并以襄城太守刘波为淮南内史,将五千人镇石头。波,隗之孙也。癸丑,温败瑾于庐江,追至合肥遂围之。

……………………引言摘述

咸安元年春三年,曾华、王猛、朴三家人在威海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而曾华也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人生活,那就是搭乘近海舰队的三级战艇出海钓鱼。原本韩休准备派出自己的旗舰,一艘一级战艇。

但是曾华却一口拒绝了,自己只是出海钓鱼,又不是去捕鲸。坐一艘三级战艇出海钓鱼,比起所谓的私人游艇已经够拉风了。

坐在落锚停泊的战艇上,曾华非常惬意地挥洒着手里的鱼竿,闻着带着清新和淡淡腥味的海水味道,再沐浴着暖和的阳光,听着海浪轻轻地拍打着船体,看着鱼竿和浮标在那里静静地随波逐浪。在那一刻,曾华真正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他转过头去对王猛和朴说道:“以后要是碰上强敌,就请他来海上钓鱼,这样享受了一天谁还愿意去拼死拼活刀戎相见?”

同样一脸惬意的王猛和朴不由大笑起来:“正是如此!”

“大将军,不如你请江左的陛下和桓公一起来钓鱼,说不定钓完鱼之后他们两位什么心思都没有了,把天下托付给你就去东海钓鱼去了。据说东瀛岛确是个钓鱼的好去处。”王猛一边说一边按了按草帽,用帽沿遮住有些刺眼的阳光。

曾华被王猛地话给嗝了一下,悻悻地说道:“景略先生,这人有时候太聪明就没有多大意思了,你总得给别人留条活路吧。”

听到这话,王猛和朴不由笑得更响了。丝毫不怕把海里的鱼吓跑。

三人一直惬意到太阳下山,才依依不舍地收起鱼竿。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曾华站在艇首,看着战艇的两边伸出长长的船桨。然后整齐的划破平静地海面,然后有节奏地向后一划,劈开水浪向前冲去,留下一条淡淡的水迹在月光下蜿蜒,最后在数十艘慢慢围过来的战艇护卫下向威海驶去。

一连十几天,三人对出海钓鱼乐此不疲。最后还是在曾旻的苦苦劝说无果,最后请动了其母亲范敏出面劝说地情况下。终于才舍得动身了。

一行人先去了青岛港,因为这是北府的第二大港口,也是对南贸易的第一大港口。三人查视了一番人群熙攘的集市,然后再与汇集在这里的各地大商人举行了一场充满“友好和谐”气氛的“商界高峰会议”,听取了这些商人对北府地要求和建议。也了解了江左地区乃至交州以南的南洋地区地市场情况。下 载 美少女

第二日,一行人爬上了崂山,在这半山腰的一个风景绝佳处座落着一座城堡院落。也是属于曾华的“私产之一”。这座方圆数百亩,拥有无敌海景的别府与其它十九座别府构成了曾华的别府行所。这是曾华来到“这个世界”初就立下地志向,要在许多“异世”著名的风景胜地修上一座别府,没事的时候就来住住。

一行人在这里住了三天,然后继续开拔,经过北海郡直至鲁郡,先在“先知孔子”地故居游历了一番,第二日到附近的那所青州最大的圣教教堂里参加了多达数千人的早礼拜。完毕后一行人继续西进,经过任城郡、济阴郡、陈留郡于春三月进入司州荣阳郡。在这里曾华、王猛、朴三人还饶有兴趣地考察了一番三国古战场,在这个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地方怀古凭吊了一把。曾华一时兴起,居然给王、讲起了三英战吕布,他讲得口水直飞,终于赢得了王两人难得的一声喝彩。

当曾华一行人看到成皋关时,大家知道马上就要进入洛阳地界了,想到又要回到故都洛阳,众人不由感到一阵感叹,大半年的游历,让大家眼界大开,也有些疲惫不堪。回到洛阳,那么离长安也不远了。

这时王猛悄然对曾华说道:“大将军,我不想回长安了。”

曾华点点头,欣喜地说道:“景略先生想通了就好。你为北府军国重事操劳了十几年,呕心沥血,身体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异世的历史上,王猛一个人支撑起整个前秦,最后在五十岁上便病死了,应该是积劳成疾,活活累死的。既然曾华来到了这个世界,自然不会犯下这等错误。他每年都给自己的重臣们“检查身体”,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理。而且在北府由于曾华的苦心经营,一时人才

王猛不再像在异世历史中那样是一个人在“战斗”,“团队”在战斗,所以身体虽然看上去有些虚弱,但是相比起异世来说要强多了。

不过就是这样曾华也不放心,他还想这些国士重臣们再继续做贡献,毕竟才二十余年,北府第二代人才简拔于匆忙之中,前比不上王猛、朴、车胤、谢艾等大才,后又不如在北府治下长大的“第三代”人才,所以能挑大梁独当一面的不多,曾华还希望王猛等人再坐镇个十几年,让北府“第三代”人才完全成长起来。所以曾华想让王猛等人半退下来,担当“顾问”的职位,即可以为后继者创造机会,还能在修养身体的时候继续坐镇北府大局。当然了,曾华还有更深层的一个目的,他希望自己和王猛等这些“开国君臣”能为华夏后世立下一个好规矩和传统。

但是曾华又不好“迫使”王猛等人“半退”下来,他只好将自己的心思与王猛等人好好地沟通了一番,取得了他们的谅解。下 载 美少女但是一旦要真正退下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王猛等人恋权。而是因为北府是王猛等人花费了半世地心血才建立起来的,交给别人还真是不放心。

曾华借着游历的时机,先把王猛拉出去,一边让他好生休息一番,一边慢慢劝导他,今日王猛终于答应了。曾华心里怎么不高兴呢?

“是的大将军,我想明白了。不过还是多谢素常先生指点一句。”说到这里,王猛看了一眼远处与尹慎指点山河的朴。而朴似乎心有灵犀,骤然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曾华和王猛。还微笑着点点头。

曾华一边点头回应,一边问道:“素常先生指点先生什么了?”

“素常先生不同我等,是真正淡薄名利之士,也是我们当中最先想辞职让位之人。当时他劝我道,大将军都不恋权,我等又何必恋位不去呢?”王猛一边远远地望着朴。一边抚须答道。

“我听得这么一说,当时就顿悟了。是我过于执着了,没有领悟到大将军的本意。当年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让蜀汉复兴,他一身死。蜀汉很快衰落,在三国中第一个被灭国。大将军说地是啊,这华夏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北府能有今日之强势和兴旺,正是大将军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招纳了无数地天下英才。而且,”说到这里,王猛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曾华,脸色变得郑重无比,“大将军不但是在为天下人以身作则,也在为后世子孙以身作则。属下能有幸追随大将军创下这万世基业,怎么能不学得大将军万分之一的器量,为后世臣子以身作则。”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曾华只能拱手说道:“多谢景略先生。”

过了好一会,曾华又继续问道:“那景略先生有什么打算?”

“上次在洛阳大学时,袁方平曾对我言道,自从荀令则(荀羡)先生从雍州大学校长转任参知政事后,雍州大学在万千(重)先生手里逐渐改变了学风,众多教授和生员多有怨言。袁方平说令则先生上次特意去信给他,说万千先生已经萌生退意,准备转任并州大学校长,所以想请袁方平转任雍州大学。但是袁方平又不放心洛阳大学,想请我为他寻找一位合适的继任者。”

曾华听明白了,长安大学是新学派的大本营和发源地,而雍州大学在荀羡带领下成为旧学派为数不多的根据地。

后来荀羡转任参知政事,接任的重却倾向于新学,于是矛盾便产生了,众多坚守旧学地教授和生员与重之间的隔阂和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发生了冲突。去年秋天,重被上千雍州大学教授和生员给堵在了大学校长楼门外,不让他入楼行公事,这也意味着这些教授、生员不承认重是雍州大学校长。此事经过邸报一报道,重顿时心灰意冷,去意已决。而袁方平学术立场中立,又擅长诗赋、考据等旧派学问,自然是接任雍州大学校长一职最好地人选。

“景略先生想接掌洛阳大学?”曾华想确定一下王猛的意图。‘

“回大将军,属下正有此意。王某年少时曾在洛阳求学,能为洛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算是了了我的夙愿。而且我也能通过洛阳大学为北府选拔举荐国士栋梁。”王猛点头确认道。

“那也好!”曾华非常欣慰地说道。王猛在北府执政十几年,早就名重天下,现在以北府宰辅身份退执洛阳大学校长一职,当然是绰绰有余。而且以他的名声和大才,自然能吸引无数地年青才俊投考洛阳大学,而众多名动天下的名士大才

能买王猛的面子,能顺利被延聘到洛阳大学。曾华几年,在王猛地带领下洛阳大学会冉冉崛起,最后和长安大学、雍州大学一起,如同璀璨星空最耀眼的三颗星星一样照耀着整个华夏和世界。

正当众人准备进入洛阳时,来自南边的消息打断了他们的行程。

“袁真死了?难怪桓公会如此心急地讨伐寿春,又是拜表即行,当年西征成汉的时候也是拜表即行。”曾华拿着军报说道。拜表即行就是把讨伐寿春地上表刚往建业一送,也不管朝廷同意不同意。立即发兵行动,典型的先斩后奏。

“这也难怪,袁真是江左朝廷的宿将,名声功勋不让桓公。他在寿春,虽然与桓公不和,但是桓公也不敢贸然交恶。现在他死了。其部将朱辅擅自拥其子袁瑾为建威将军,南豫州刺史,继镇寿春,这就让桓公抓到把柄了。谁叫他们敢擅立州使!”朴冷笑道。那倒也是,这天下谁敢擅立州使,就是曾华分授北府治下各州刺史,也要装模作样地给江左朝廷上个表。而桓温更是不堪,为了南豫州、江州两个刺史位置,不知跟江左扯了多少皮。最后在近几年才算拿下。要是人人都像寿春那样擅立,那大家还用得着这么辛苦吗?

“寿春知道下场。所以也横了心,一边遣使向江左和我北府表明心意,一边聚兵对拒桓公。”王猛拿着军报缓缓地说道,“寿春军主动出击,在庐江一线对战桓公大军倒是一招不错的棋。可惜这袁瑾太不中用了。在庐江居然三战三败,两万军士居然溃散得一干二净,只得退守合肥。

结果被桓公团团包围,覆灭之日指日可待。”

“据军报上说是袁瑾不信任朱辅,反而重用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兄弟,故而才有此大败。”曾华笑着接言道,都什么时候还玩这一套,不要看桓温老爷子北伐不行,但是对付你们这些毛头小子还不是五个手指头捉田螺。

“南豫州形势烂成这个样子,冰台先生有什么行动?”曾华笑了一阵后问道。

||。。军国重事全部委托给了三省和枢密院,而依照北府制度,枢密院有权在“边地”发生战事采取措施,包括通过陆军部调遣军队。

“冰台先生传令驻防许昌都督柳夫(柳)从汝阴出兵,渡过淮水占据寿春、当涂(今安徽蚌埠东)一线,传令驻防广固都督吕采从鲁郡出兵,渡过泗水占据彭城、下一线。”

听完朴地话,曾华不由深深地沉思起来,而朴却和王猛对视一眼,用眼神交换了一下各自的想法,然后由王猛出面开口道:“大将军,该是去江左的时候了。据密探回报,桓公这些年来老迈体衰,估计已是风前残烛,大将军要早做筹谋。”

“我知道你们的心思,只是这事情要做得万全。冰台先生这么做真地能让袁瑾远遁东海吗?”曾华摇着头疑问道。

“冰台先生如此传令,一可以抢占淮水、泗水的天险地势,二是向袁瑾表明我北府的姿态。如此一来,袁瑾除了向东遁逃,与逆贼范六汇合之外还能如何?而且据我们密探得知,袁真在时就与范六叛军瓜葛不清,要不然他怎么得到兵甲的?”王猛笑着回答道。

“如此看来我要让百山(张寿)以北府的名义赶紧上一表,保一保被围在寿春的袁瑾。”曾华也笑着接言道。

“冰台先生和百山已经想到,这份邸报上说百山以北府名义上表江左朝廷,为袁瑾开脱,估计这会应该送到江左了,而且各报纸已经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北府要保袁瑾。”朴翻着另一张军报说道。

“那就好,桓公这下就迷糊了,估计在摸清我地真正意图之前是不会下死力攻打合肥,希望袁瑾这个时候聪明些,赶快借着机会突围遁逃。”曾华看了看南边,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倒是看重朱辅,这老小子是跟随袁真打过血战的,希望他能好好出把力。不过袁瑾不成也没有关系,十几年我都等了,也不在乎多等几年。”

第二日,曾华和朴立即赶回长安,王猛留在洛阳,转任洛阳大学校长。夏四月,曾华表朴为平章国事,张寿、荀羡为参知政事,其余不变。接着以大将军身份行令,调朔、并、冀、雍、司、兖六州府兵十万,并厢军三万,逐步悄然南下驻防;调秦、益、播、羌、梁四州府兵六万,并厢军两万,悄悄移驻巴郡、上庸郡,虎视荆州。

第二百四十一章 … 江左风云(二)

四月,镇南将军、广州刺史周楚卒。下 载 美少女大司马桓温闻道:“永和众士,尽皆凋零,叙平狩猎江左恐不久亦”。左右劝曰:“谢安石才学高绝,可为江左柱石。”桓温默然许久却未言一语。

…………………………引言摘述

“桓温老匹夫,我恨不得将你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大恨!”袁谨赤红着眼睛恨恨地大骂道,而旁边的朱辅、袁恩、灌秀也是满是悲戚之色。根据刚送来的情报,桓温下令将袁家一门五百余口全部斩杀在建业江边,一点都不给北府曾华面子,而天下民众也对桓温突然发作的暴虐颇有微词。

自从北府一面上表江左朝廷,力保袁瑾,一面毫不客气出兵数万,一举攻陷寿春、当涂和彭城、下一线,天下人又被北府的举动搞迷糊了,而做为当事人的桓温更是一头的雾水。不过他知道曾华一向是擅于布棋挖坑,为了以防万一,桓温只得放缓对合肥的进攻。

而袁瑾在经历了惨重的教训之后,终于知道自己那帮兄弟子侄铲除异己是一把好手,真刀真枪就彻底歇菜了,于是袁瑾重新开始信任起朱辅、灌秀等跟随自己父亲多年的武将。

寿春陷于北府之手后,袁瑾在朱辅等人的劝说下,趁着桓温缓和攻势时机,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