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早上,贾清很早的就来到了国子监。领了自己的号码牌,带着王顺,在一个早期师兄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宿舍。
国子监给学员安排的宿舍还算不错,虽说不够宽敞,但是单人间。里面一大一小两张床。小的那张是给入学陪侍或者书童睡的。
将贾清带到宿舍,那位师兄简单的客气了下,说有事到报到处找他,然后就走了。
“算了,你走开,我自己铺。”
看着王顺粗手粗脚的铺床,顾头不顾尾的,贾清嫌弃道。
于是快五年没整理过床铺的贾清就自己动手铺床了,半刻钟以后,贾清果断放弃了。以前看携鸾铺的那样简单,自己却怎么也弄不像样,只得勉强能看的下去后就罢了。
之后简单到处看了看,又吃过午饭后,就到这个学员礼堂集合了。
和后世差不多,等学院的领导到齐之后,先是学生代表上去发言,那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叫刘鸿,端着一副江南口音,在那讲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
然后又是丙班主讲林中奕上台对全体考入国子监的考生表示祝贺及欢迎,之后就是孙俯望上台作总结演讲了。
“……
好了,我要说的话就这些。下面,有请南京礼部尚书,天下闻名的大儒方守方大人讲话。”
林中奕的话顿时在礼堂内引起轰动,现在不像后世,有贵宾到场会先介绍贵宾,众人可不知道方守会来。
如林中奕所说,方守是南京礼部尚书,虽职权不如京中的六部尚书,但也是响当当的二品大员,而且还是天下闻名的文坛宗师。
听说方守以前就是因为年纪大了才放到南京做个职务不重的南京礼部尚书,现在怎么会在京城?
六十多岁的方守慢腾腾走上了礼台,伸出手,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缓缓收回手,方守道:
“刚才孙祭酒说我是天下大儒,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称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读书人这个称呼,而且,要放在礼部尚书前面,应该是:读书人,南京礼部尚书方守。”
孙俯望在下边苦笑,这个老方,还是这个脾气没改。
“为什么我要叫读书人呢?因为,我认为我和大部分的人区别就是,和在场的人一样,是个读书人。
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就是读书二字。”
下面的人都没敢讲话,给了方守足够的尊重。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算学使人周密,经义使人知理。”
这时站在前排的刘鸿举手道:“方师,学生有一个问题!”
方守很显然是个热衷治学之人,见有人对他的话提出问题,非常高兴道:“请说。”
“我闻方师言,经诗史算皆有益处,为何学院里只设了经义、史、算术三门课?是否言明诗词对我等读书人无甚大用,堪弃之?”
台下的孙俯望一听就知道要糟,果不其然,方守一听,反驳道:“诗词使人灵秀,怎会无用?不解诗词,使人看上去粗鄙不堪,内中纵有千种才华,无法宣诸于口,如何使人信服?
至于学院的制度,诃,我早提议过让国子监设这一门课,可是有些人就是不听,我也无法。”
说道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和后世相似,考试科目决定学的内容,反正科举又不考诗词,而且大多数人在诗词一道上难有成就,所以,呵呵,久了就成规矩了。
以如今的的情况来看,就算是祭酒也很难在学院里加一门诗词课的。
见刘鸿还想提问,孙俯望插话了:“好了刘鸿,方大人的话还没讲完,有什么问题以后再说。”
刘鸿当然不敢再吭声了。方守看了看自己这个做祭酒的同年加老友,也不想太落他的面子,一笑之后,又道:“好吧,刚才我说到了读书的作用,接下来当然是,既然读书有用,那么书又该如何读呢?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学院里的先生该讲的内容,在这里我就不多言了。
我只提一个方面,即是:读书人,须得爱书惜书,方能读得懂书!
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平时都是怎么看待书本的。”说着眼睛扫视着下方的一百余学子。
学员的站位是根据分组来站的,虽然贾清在同龄人中算是高的了,比贾宝玉都要高一些,但在周围一群十二三以上之人中间却是很显眼的。
果然,方守的目光一下子就汇集到贾清身上,道:“正好要找个年纪小点的,那就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吧!”
见自己瞬间吸引了周围的目光,贾清却在想,这果然是有主角光环吗?不过他也不会有怯场什么的情绪发生,毕竟更大的场面都见识过几次了。
不动声色的正了正身子,就听方守道:“平日里爱惜书本吗?”
呃~这个场合这个问题还能有第二个答案吗?贾清弱弱的回了句:“爱惜~”
得到这么个回复,方守也意识到自己问了句废话,轻咳了一声道:“那你是怎么看待读的书的呢?”
怎么看待?这个不好说啊,当然是进入仕途的工具了。不过这句话要是说出口估计会被喷死,他可不想自己这么快玩完,脑筋急转之中,已是想到一很妙的回复。答道:“回方师,学生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说什么?书是什么?”
不知是贾清的声音太小还是站的远了的原因,方守闻言再次征询道。
清了清嗓子,贾清大声道:“学生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下子满堂的人基本的听清楚了。整个礼堂仿佛都静了静,因为大家都在思考贾清这句话的涵义!
方守就是爱书惜书之人,当然理解的透彻这句话中的涵义,只是,换作任何一个官员甚至书生说出这句话他虽觉得有道理,却未必会惊讶。但这句话初次听见却是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就让他很是讶异了。
顿了顿,方守再次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刚才的话可是旁人说与你听的?”
“回禀方师,学生名叫贾清。刚才的话是学生胡说的,不对的话还请方师指正。”
这句话当然不是贾清原创,是高尔基的名言翻译过来的。他记不得高尔基是哪个年代的人了,不过他不怕,就算现在北边那个国家有这个人,反正不是相同的语言,也不怕人说他是抄袭……
“他是贾清?”
“原来他就是贾清!”
……
由于前面的先生们大都没见过贾清,但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所以他一自报家门,顿时引来一些议论声。
贾清?方守默默的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点点头,又对大家道:“刚才这位贾同学说的很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有了书的存在,一代代先贤的思想才得以完好的保留下来,成为我们后代人的精神食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食粮,我们才得以成长,进步,开创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文明!
好了,我今日就说这些,以后有机会我也会到学院来给大家讲学。”
说着就向礼台下走。贾清抬起手刚想鼓掌,发现没人有这个动作,手一顿,讪讪的放了下去。
他这才想起,古代没有一起鼓掌欢迎和欢送的习惯,只是在表示高兴的时候才会鼓掌。例如:额手称庆,拍手称快等词语。
方守下去之后,总算没有人再上台讲话了。之后就由祭酒带着一起去孔夫子像前拜一拜,表示从此进入儒门一派了。这是今天最后一个活动,正式上课是从明日开始。
所以一散了之后,贾清就回了自己的宿舍,站了一天,他确实感觉很累了。
第四十六章 方云初与孙行之()
孙俯望的办公房里。
方守和孙俯望正对面坐着,一起喝着茶。
孙俯望看着面前已显老态的老友,问道:“此次皇上召云初兄你回京城可有什么指示?”
方守微微一笑道:“前些时候皇上召见我时并未细言,不过是慰问了我一番,叫我回府好生歇息,说是不久会有差事让我做。”
什么差事需要将上了年纪的老友召回京城呢?翰林院有大把的进士都还没有去处呢,而且以老友的声望,一般的职位肯定是不合适的。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听过的传闻,孙俯望心中一动。
“也许云初兄功成名就的机会就要来了也未可知!”
方守摇头道:“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还谈什么功成名就,行之就不要取笑于我了。”
“如何是取笑,云初兄可知年前朝中曾议过再选一辅臣一事?”
方守好奇道:“哦?我听说现在内阁已经有四个人了,如何还要再议入阁人选?”
孙俯望道:“云初兄有所不知,自刘墉辞去首辅一职之后,由次辅升任之,虽说今上登基之后也提拔了当时的户部尚书崔文龙入了阁,但到底声望和资历都无法和前边三位相比……”
方守闻言沉默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还有何不明白的,想起皇上召见自己时的场面,虽未明言,细想来却有几分这个意思的。
一旦入了阁,自是达到人臣巅峰,是每一个文官梦寐以求的机遇。只是皇上这个时候恩准他入阁,难免有为其夺权之嫌。那三位可是太上皇在位时就重用的肱骨大臣,刘墉退位也算是给今上留下了很大的颜面,可剩下的三位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如果自己被今上宣召入阁,必然会分走他们的权利。
太上皇会答应吗?
自古皇权的斗争都是残酷的,自己能趟这趟浑水吗?
孙俯望看着眼前的方守,明白他在想些什么,不过他觉得没甚必要,开口劝道:“云初兄何必多虑,皇上没有此想法倒也罢了,但如果下令命你入阁,难道云初兄你还能不从?
至于所谓的皇权斗争,云初兄只需谨守臣子之道,想来也无甚大碍,甚至还能趁着身子健朗,发挥余热,做出一番事业来。”
方守听了道:“如行之兄所言,如此却是方某矫情了。若真如行之兄猜测的这般,那以后我可要多多叨扰行之兄了,到时候可不要嫌我多事。”
孙俯望笑道:“求之不得!”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府了。噢,对了,先前在学生面前我没有顾虑到行之兄的难处,得罪之处还请见谅则个。”
孙俯望摆摆手道:“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这么多年都没变,再说了,你要是在这事上给我留面子,那你就不是方云初了!”
“哈哈,还是行之兄了解我!”
随后孙俯望就送方守出了国子监。
坐在自己的马车内,方守掀开车帘,对他的长随孙荣道:“你给我打听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个孩子,名叫贾清,大概十来岁的样子。”
孙荣道:“可是国子监内的监生?”
“正是!不过他应该很好打听,他好像还挺有名的样子。记着要打探清楚些,晚间来回我。”方守说着放回了帘子。
……
贾清的宿舍内,王顺正在无聊呢,看见贾清回来,顿时高兴不已,说道:“二爷您可算回来了,我都快无聊死了。”
“无聊你不会出去走走去,待在屋里干嘛?”
说起书童这事,贾清原本是不想带的。他还要需要人照顾吗?不对,应该说是:他还需要一个爷们照顾吗?换个丫鬟还差不多!
可是贾敬说他太小了,坚持要他带一个小厮在身边,也好有个照应。无奈之下,贾清只好将王顺带来了。
想着从此以后自己只能每天和一个男的睡在一个屋,再也不复在一品堂内的美好日子,贾清就十分不爽,走到自己的床铺面前,身子一倒,躺在床上不动了,口中道:“站了一天累死了,我要好好睡会儿,你自己找个地方玩去吧。”
王顺道:“这都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二爷还是吃过了再睡吧。”
“不了,你帮我带点吃的回来就好……”贾清喃喃道。
见贾清果然很困的样子,王顺也不再说话了,走出房门,把门轻轻带上,就去饭堂里给贾清准备吃的去了。
……
“侯虎,你确定贾清是住这儿?”
贾清宿舍外边,一个青年和两个少年慢慢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少年对身边的侯虎问道。
“当然了,我可是废了一番功夫才从坐班先生那里求得他的宿舍号的……甲戌……甲戌,你看,不就是这儿吗?”侯虎看着前面的宿舍房号,突然眼睛一亮,指着贾清的屋子叫道,并快步上前敲门。
“贾兄,贾兄,走,一起出去吃酒!”
贾清睡得迷迷糊糊的,忽然听到有人叫他,翻了个身不想理会,继续睡。
外面的侯虎敲了两下,发现门没关上,索性一下子将门推开了,自己走进了贾清的屋子。
开门的声音及一下子变亮的光线将贾清彻底弄醒了,睁开眼看着一个人从门外进来,贾清皱着没睡醒的眼睛问道:“谁啊?~”
“贾兄,是我啊,我是侯虎,就是长得比你帅的侯虎啊。”
听着这么不要脸的话,贾清总算是清醒了,也看清了这个不请而入的家伙就是入学考试时遇到的逗比少年侯虎。
贾清没好气道:“你来干什么?我还要睡觉呢!”
侯虎一下子坐到贾清床边上,扯起贾清的被子道:“大好的日子睡什么睡,明日就是正式上课了,趁现在还不好好出去乐乐?”
贾清不是很想去,只是瞌睡都被这家伙吵没了,正好这时候王顺也拿了吃食回来,索性也起了来。
也没啥可收拾的,直接随侯虎走出宿舍,就看见外边还站着两个人。
“贾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是定城侯府的谢国伟谢兄,现在甲二班;这一位是襄阳侯府的戚成武戚兄,刚好和我在一个班。”
给贾清介绍完之后,侯虎又指着贾清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贾清贾兄!”
贾清对着二人见了一礼道:“小弟如何算得上大名鼎鼎,侯兄说笑了。倒是刚才让两位在外边等候,是小弟的不是。”
谢国伟道:“贾兄弟何必客气,你我几家皆为世交之谊,如今有幸在学院中相遇,也是缘分。以后也自当以兄弟相称,贾兄弟如此倒是见外了。”
侯虎也道:“谢兄说的对。以后我们自当以兄弟相称。”
贾清闻言也只得点点头表示赞同,如此几人就一起出了国子监前往顺德坊而去。
出了国子监侯虎神秘兮兮的问贾清:“贾兄可去过烟花之地?”
第四十七章 初临烟柳之地()
听得候虎的问话,贾清摇了摇头,开什么玩笑,他才八岁好吗?
侯虎瞬间一副看稀奇的表情看着贾清,好像没去过这些地方就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似的。
这时谢国伟在一旁道:“既如此,今日哥哥就做东带你去见识见识场面。走,去烟雨楼!”
戚成武笑道:“谢兄今日可是准备要大出血了?烟雨楼,那可是个消金窟,和东城的风雨楼齐名。”
侯虎也笑道:“怕什么,反正谢兄有的是银子。今日就吃他这个金主!”
看的出来,他们三人应该是以前就认识的,而且还很熟。
顺德坊是神京城最繁华的坊市之一,不但各种茶楼酒楼林立,而且有超过十家大大小小的青楼开在这儿。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烟雨楼。
贾清等人到烟雨楼的时候天已经暗了,辉煌大气的烟雨楼大门前已经挂上了几个红彤彤的大灯笼,照的此处富贵的自是和别处不同。
此时的烟雨楼大门处已经站立着好几位妖娆动人的年轻女子,在那对进入楼中花销的金主娇滴滴的招呼问好。
“哟,这不是谢公子吗?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来了,奴家可是很想公子的呢。”
等贾清一行人走上台阶,立马就有一个姿色不错的女子上前来搂着谢国伟的胳膊,媚声道。
谢国伟也是其中老手,毫不羞涩,挽着那女子的手,带着贾清等人走进烟雨楼中。相反的是,刚才在路上还嘲笑贾清的候虎现在却是一句话不说,默默的站在贾清身旁,跟着一起进入烟雨楼中。
烟雨楼一共有三层,底层是大厅,上面二三楼有一些雅座及及雅间,当然,更多的肯定是客房。。。。。。
一进大厅,就有一个徐娘半老的老鸨子过来吆喝道:“哎哟,谢公子今日如何有时间过来玩了?如烟姑娘可是念了你好久了。”
谢国伟就道:“钱妈妈莫非还不愿意本公子来?如此的话我就带着我的这几位兄弟离了你这地儿。”
钱妈妈连连道:“哪里的话,盼都盼不来的贵客。。。。。。”说着才发现谢国伟身后的贾清等人道:“这几位是?”
这老鸨一句话暴露了候虎的真实面目!像这种场合的老鸨子,要是经常来的常客,她们肯定记得。就算是来的少,但凡有点印象记不住的,她们也不会开口相询,这也是职业素养。更何况候虎、戚成武都不是一般的人家。
事实也是如此,候虎和戚成武虽说进过这种烟花之地,不过烟雨楼他们还真是没来过。不是没银子,而是没有机会,毕竟两人中大点的戚成武也才十四五岁钱妈妈的一句话使得候虎二人脸上一红。
谢国伟道:“他们都是我的兄弟,是另外几家府上的公子,今日我带他们出来玩玩。就不一一给钱妈妈介绍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现在还请钱妈妈给我们在二楼找个好位置。”
钱妈妈一听果然又是几家公侯府邸的少年公子哥,知道是金主,不敢怠慢,问了声好后亲自带着谢国伟等人上了二楼。
二楼走廊边上,有着一些雅座,向下可以看见一楼大厅。
找了个宽敞的雅座让贾清等人坐下,又问贾清等人道:“几位公子是否需要叫姑娘前来作陪?”
贾清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