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韵-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承贵听到饶氏这样讲,不由得咧开了嘴。

    刘承礼将嘴一抹,咂了几下嘴,意犹未尽的叹了口气,“赶明儿我也生一场病,大伯娘可不要忘了我的这一份。”

    饶氏好几年没听到侄子这样和她说话了,双眼酸酸的想要落泪,却强自忍住,将头别到了一旁。

    “等承志好透了,让你们娘下厨,给你们做顿好吃的……”刘老爷子挥了挥手,颇有当家老爷子的风采,只是眼眶红红的,威严不起来。

    ……

    ……rs

第179章 玉贵遇险

    见到刘承志‘病情稳定’后,而且暴雪已停,姜恒便提出告辞。

    刘家本来还想多留他住几天,可是一想到姜恒只是未来的女婿,留他在家里住了三天只怕外面已经有闲话了。便只得准备了各色礼物,依依不舍的将他送到了村口。

    姜恒是个守礼的人,这三天也没有同雪梅过多的接触,纵是说话两旁都有人陪着。刑氏对他是越看是越欢喜,只恨不得他能早早的娶了雪梅。可是又一想,雪梅嫁了人就要离开南河,又心生不舍,见到姜恒要走心里反生起欢喜。就这样半是喜欢半是不舍的将人送走,倒是松了一大口气。

    因着刘承志这场病情,倒是意外的令二房和老宅的关系缓和了下来,雪梅待刘老爷子和饶氏也和以前大不相同。每天雪梅和丽质结伴去老宅给饶氏请安,饶氏待她们也与平常不同,多了一些笑容少了一些指责。

    再加上现在大房又只剩下敬东和王秀儿俩人,这俩人又都是不会惹事翻嘴的,家里的日子倒是一天天过得舒心了下来。

    姜恒走后,隔了没几天就又下了一场雪,眼看着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常要冷的多,雪梅不由得犯了嘀咕。

    不是说小冰河是明朝末年才开始严重的吗?怎么现在就已经显露出来了端倪?想到这里便有些放心不下,拉着敬民和重山顾二虎几人去自家地里看麦子过冬情况,刑氏不放心女儿和几个男的在一起,再加上也想监督敬民,便也跟着他们一起出门。

    他们出了村子,触目所见全是白茫茫的一片。越往麦田走,雪梅的心越发寒冷。用自家高产种子的麦田也多少都受到了影响,别提那些用了普通麦种的人家。由于长势过高,已经被积雪压弯了头,纵是有那在暴雪中活过来的麦苗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田间几户正在哭泣的农户看到刘家人出来了。不由得止住哭声,围拢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和敬民几人说话,大多是求他们明年卖给自家种子的。

    刑氏看到几个乡民把敬民围住。再看着田里濒死的庄稼怔住了,回过头看向了雪梅,“怎么冻死这么多?”

    “今年雪太大……”雪梅蹲下身将手指插进积雪中量了量厚度,又拿手指比划了一下麦苗的高度,不由得叹息一声。

    “那明年还会有收成吗?”刑氏忧心忡忡的问道。

    “估计收成不保。”雪梅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一点笑容。继续往几家用了高产种子的麦田走去,仔细看了看种子长势,心里大约估摸出了产量。

    用了自家种子的农田,明年的产量大约产量也就是两到三石左右,减产量还是挺大。话虽如此说。可是再转过头看看那些使用以前农耕技术的田地,一亩地能有一两石的收成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明年夏收时刘家的人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姜恒说的太对了,刘家不能留下这个秘方,是该找个时候把秘方写出来交给叶知府了。

    正想着这些事情。敬民走到了她的身边,搓着手,脸上全是兴奋的红晕。

    “小妹,这些伯伯叔叔们说,用了咱家种子的田地基本上没有受什么损害,想要明年在咱家买种子呢。”

    听了这话,雪梅睨了他一眼。只见他满脸的兴奋,不由得萧索了起来。一家子人都是农户,没有什么见识。就连自己看的也不长远,如果不是这次姜恒过来指点一下,只怕大祸临头时还不知道呢。

    敬民依旧兴奋的说个不停,“这次咱家的高产种子怕是要扬名立万了。你看看满村的农田,有几家不受灾地?咱们的种子叶面宽都在地上趴伏着,虽是雪大了些,可是明年依旧能有个好收成……”

    雪梅的思绪早已经跑远了,敬民的声音渐渐地变成了背影音。她的思绪跑到了遥远的朝堂。跑到了遥远的南京城。

    直到刑氏推了她一把,她才惊醒。

    “你想啥呢?”刑氏嗔怪道,“你几个叔叔伯伯走时和你说话都没听见?”

    雪梅回过神来,看到村民们已经告辞走了,忙打点起精神和刑氏说话,“娘,我在想农田的事呢。”

    听到雪梅说农田,刑氏也唏嘘了起来。谁不知道农田就是农家的命,今年这场暴雪怕是把收成都给毁了。

    “得给我姐去个信儿,明年粮价怕是要涨了。”雪梅自言自语地说道。

    因为这场暴雪,犯愁的人不仅仅是雪梅,李玉贵家也陷入了一片愁云中。

    下雪前,李玉贵身子有些不舒服,一连病了好几天,毛氏和李娟只顾得照顾他,却忘了在雪停的时候上屋顶清雪。李家没有男丁,房子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修整了。木头大梁已经有些腐朽,本来李玉贵想等天晴了后就把家里的大梁给换换,连木头都买好了。

    平时倒是无事,可是这几天连下了几天的雪,房顶承受不了雪的压力。

    也万幸是白天出的事,毛氏和李娟在灶房里忙着做饭,只有李玉贵一个人在屋子里睡觉。娘俩儿听到房子倒塌的声音,吓得扔了手中的东西就往上房跑,结果就见到上房变成了一片废墟。

    毛氏吓得尖叫一声,就往废墟上面扑去,又是哭又喊,拿手使劲的扒砖石。李娟也吓得不轻,连忙找了一根棍子撬。幸好旁边的邻居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看到他家出了事,急忙过来人帮忙,最后忙到快天黑才把奄奄一息的李玉贵给扒了出来。

    李玉贵浑身血淋淋的,也不知伤在了哪里,毛氏见到丈夫变成这个样子,晕死了过去。

    李娟是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母亲,只急得顾得了这头却顾不了那头。还是邻居们好心,选了两个婶子过来,照顾着毛氏,又有人跑到南河村去请了秦夫子。

    秦夫子听到有人房顶塌了,顾不得吃饭。扔下手里的饭碗提着药箱就跑到了李家村。到了李家一诊治,却是大摇其头。李玉贵被房梁砸断了腿,以后怕是不能再行走了。

    而且这伤筋动骨的治疗费用也不低,最少也得百来两银子。于是便询问李家的人。是照着花钱的办法治,还是照着少花钱的办法治。如果是花钱就清理完伤口后用好药,如果是少花钱,清完伤口后就用一般的药。

    毛氏悠悠醒转过来,听到丈夫变成了残废,听着那些数字一阵眼晕,一口气上不来又晕死过去。

    李娟稍加思索道:“不管是多少钱,我爹是一定要救的,请秦夫子只管开药。”

    秦夫子点点头,打开了药箱。令药童取了各种工具,又叫李家的人煮了几锅滚水,旁边点了七八把火把,细细的替李玉贵清理伤口。

    这一忙,直忙到后半夜。火把都换了无数盏。大冬天里,秦夫子硬是劳累出了一头汗。

    秦夫子忙碌了数个时辰,从晚饭时一直忙碌到了后半夜,可是李玉贵却是无所觉,一动不动的,如同死了一般。哪怕秦夫子拿刮骨刀刮着他骨头上的木屑时也是没有任何知觉。

    李娟虽然脾气倔强却是素来孝顺,看到父亲这样只觉得心疼万分。眼泪簌簌落下,几乎要昏厥过去。旁边几个陪着她的婶子,忙忍着悲痛劝她。

    就在众人几乎要绝望时,听到李玉贵痛的哼出来了一声,药童急忙拿来参片,搁在李玉贵的口中。将已没有效果的参片替换了出来。

    等到东方的天空露出一抹鱼肚白时,李玉贵才慢慢地睁开眼睛……

    秦夫子喘了口气,顾不得一身的劳累,急忙又塞了一片参,然后就手脚麻利的替李玉贵将腿打上夹板。做完了这些。便一脸灰白的坐在凳子上面直喘粗气。

    李娟红着眼圈,低声问:“秦夫子,我爹……”说到这里,哽咽着说不下去。

    旁边的几个婶子也是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那么大的大梁直接压到了身上,李玉贵能不能活还是个未知数,眼见得这一夜秦夫子光参片就用了无数,药童又回家取了两三次药,虽不知都用的是什么,可是光是屋外熬出来的药香闻上一闻便知不是平常的东西。

    此时见到李玉贵闭着眼睛,面色惨白的躺在床上生死不知,虽是刚刚睁了一下眼睛,却立刻又晕死。再加上又流了这么多血,万一救不活……

    秦夫子一夜未睡,此时已是疲惫之极。见到李娟问自己话,微微一笑,声音嘶哑地安慰她:“性命暂时是保住了,你无须太过难过……”

    说到这里,秦夫子突然顿住了。只见李玉贵不知为何,嘴角突然流出鲜血来,骇得秦夫子立刻跳了起来,急忙走到李玉贵身边,骈起双指往他的手腕上搭去。

    “爹……”李娟大叫一声就往李玉贵身上扑去,却被几个婶子死死的拽住。

    “这是肺里出了血,是内伤。”秦夫子无力的摇摇头,歉意的看向李娟。

    扑通一声,李娟就冲着秦子跪了下去,一边哭一边磕头,“求求秦夫子一定要救我爹,一定要救我爹。”

    秦夫子叹了口气,又转头说了一个方子给药童,让他立刻煎药。说完了之后才转过头,一脸的凝重,“放眼这河南府,能救你爹的有俩人,医术最高的当数姜太医。只是这么大的雪,想必他老人家是不会出诊的……”

    李娟听到有两个人能救李玉贵,不由得喜上眉梢,听到姜太医不肯出诊的时候,急道:“我家给诊金,要多少就给多少。”

    秦夫子睨了她一眼,“姜太医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岂能为了你的几个诊金便让老人家冒着风雪来替你爹看病?要是诊病的时候出了差错,你家可承担得起?”李娟闻听此言,羞愧的低下头来。又想到还有另一人,便抬起头看着秦夫子。

    “这另一个人嘛……”秦夫子说着抚了抚胡须,“自然就是姜太医的孙子,姜恒公子。只是这姜公子明年要参加大比,正在家中闭门攻读,也是不出诊的……”

    李娟的心情犹如上山下山一般起伏不定,听到姜恒也不肯出诊,不由得傻立当场。

    ……

    ……ro

第180章 求人救命

    雪梅和刑氏等人从田里回来后,正好遇到了准备出门的刘承志。

    “丽质刚走,说是三房和三房屋顶都积了不少的雪,让敬民过去和敬山一块清屋顶呢,我看你们没回来正准备过去。”刘承志说道。

    刑氏听到是来让敬民干活的,便让他接了刘承志手里的扫帚。

    “那我们也跟着一块去吧。”顾二虎见到雪梅似乎有话要和师父师娘讲,便扯了扯重山。

    “行,你们上房的时候小心点,仔细些别摔着。”刑氏嘱咐了几句。

    雪梅看到刘承志关了院门,扯了扯刘承志的衣袖,“爹,我有话和你说。”

    “有啥事?”

    “爹,这雪恁大,怕是明年的收成不好哩。”进了上房后,雪格给刘承志和刑氏各倒了一盏茶后,将刚刚看到的情况说了一说。

    刘承志端起茶碗来却没有往嘴边送,皱着眉头听女儿说完这些话,不由得叹了口气,“这老天爷也不知是打开了哪处的塞子?怎么就一个劲的下个没完。咱们家里还好些,可就苦了那些没买上新种子的人了。”

    刑氏坐在炭盆前,正在挑里面烧过的炭,闻听得丈夫叹气,也跟着叹息一声。

    “我看西边黑云压境的,想必明后天又是一场,要是一直这样下下去,只怕是明年夏收要完蛋了。”

    雪梅点点头,凡是学农业的学生,必学的一项就是天气,她刚刚出去转一圈,抬头看了看天边的黑云,便知道隔几天又是一场暴雪。这刚刚入冬就是接二连三的降雪,城里生活的人倒是没什么影响,对冬小麦过冬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如果这样不停的下雪,一直下到腊月……雪梅简直不敢想象。

    “夏收倒还是次要的,怕的就是这雪下个不停,那些还住着茅草屋顶的村民们会怎么样?万一雪压塌了屋顶……”刘承志说着就叹息起来。

    南河村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子,还是有很多贫农。他们没钱买地,只靠租种着官家和地主的田过活,这样的人统称为佃户。往往一年下来,租种的也只是勉强够自家的吃喝,丰年里还需要去挖野菜,更别提荒年了。

    这些人家,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住的地方。

    这雪一天天下下去,只怕村子里会有冻死的人了。

    “爹,咱家拿二两银子出来,叫我哥和重山哥二虎喊几个半大小子,一人一天发十几个大钱,让他们帮着村子里住茅草屋的人清扫屋顶。要是有那实在住不下去的,咱再帮他们换换屋顶。另外呢,再拿五石高粱面出来,一家分个十几斤,好歹保佑他们能过完这个严冬。”雪梅提议道。

    刘承志是一个厚道人,听到女儿这样建议,不由得两眼放光,又拿眼往刑氏那里看去。今年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好,光卖种子就卖了几十两银子。他虽不懂什么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道理,却也知道那些老弱孤贫需要有人帮助。这是积阴德的好事,是能荫子孙福的。

    “二两银子能够吗?要是有需要换屋顶的,就得一两吊呢。”刑氏也不是一个小气人,听到女儿愿意帮助别人,立刻举双手赞同。

    “要不然就五两?”刘承志试探着说道。

    “就你穷大方。”刑氏白了刘承志一眼,却最终同意了拿五两银子。

    雪梅见到父母同意了自己提出的救济村民的决定,微微笑了笑。刘承志和刑氏都是善良的人,最是见不得别人受苦。这也是他们的优良品德之一,给这样的父母做女儿,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算计自己。

    刑氏又和刘承志说起了明珠的事情,“这明年的粮价肯定是要高,我看明珠的铺子怕是能赚上一笔了。咱得和他家说说,赚个差不多就行了,千万别做那黑心的事。”

    “隔几天等雪住了我就去城里一趟,把话递给明珠。”刘承志连连点头,等了一会又道,“明珠是个好孩子,姑爷也是一个明理的,我看他家像是正经做生意的人。”

    “爹,等您去城里的时候,顺便把秘方交给叶知府吧。”雪梅就道。

    刘承志听了这话,突然怔了一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可是姜恒和你说了啥?”

    这个高产种子原本就是女儿倒腾出来的,雪梅说给谁他绝对没有二话。可是这不明不白的就送给了叶知府,他心里着实有些舍不得。

    脑子里不由得回荡起刘广德走之前私下和他说的话,“你家这个高产种子,将来必是得找个人庇护的,就是不知道你想找谁。咱们是亲戚,一家不说两家话。如果你愿意让郑家庇护,我还能让你吃亏吗?”

    吃亏不吃亏的他倒不在乎,主要是看雪梅的意思。雪梅说给谁那就给谁,可是他看女儿的意思竟是不想和刘广德多接触似的,便含含糊糊的把这事给推了。

    但是,这放着亲戚不给,却送给了叶知府,怎么说怎么别扭。虽然这高产种子是属于雪梅的,按理他不应该多说话,还是觉得心里有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雪梅见到刘承志面上露出迟疑的神色,便将姜恒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着重的讲了讲今年的雪灾和明年的收成。

    “爹,这叶知府几个月前就将咱家有高产种子的事情报上去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封赏下来,估计京里是想看看真正的产量。正好今年雪这么大,整个河南府都会欠收。您想想看,在一个欠收的年景,用了咱家种子的却能维持去年的产量……”雪梅没再往下说,她相信刘承志已经明白了。

    刘承志倒抽了一口凉气,猛地睁大眼睛。是呀,明年刘家的种子没有欠收,这是多轰动的事情?肯定就会有人来强买种子。到时卖不卖能轮到自己做主吗?

    他虽然是个农民,可是心里却有小农的精明。雪梅只是略略一提,他便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民不与官斗,贫不与富斗。

    旁的不说,就是李家村的李粮长,他都惹不起。如果李粮长要强买高产种子的秘方,他就得求到叶知府的头上,求他庇护。倒还不如干脆的把秘方给叶知府得了。

    “叶知府早晚是要交给今上的……”雪梅又说道。

    刘承志听到女儿这样讲,偏着头想了想,问道:“可是给你叔祖父不是一样?他也是想着要交给皇帝吧?”

    雪梅摇摇头,“郑家正在倒汉王的紧要阶段,如果咱们家掺合进去,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可是叶知府一派却是中立的,咱们交给他,只会得到皇帝的奖赏,而不会惹来麻烦。”

    刘承志没听懂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却对姜恒深信不疑,想了想后问道:“这是姜恒让你说的?”

    雪梅点点头。

    刘承志和刑氏对视一眼,见到她也是点头,便拿定了主意,“这高产种子是你的,你说给谁就给谁,爹不过是替你担个名罢了。既是你说给叶知府有好处,那咱就给他。”

    雪梅听了这话,展颜一笑,正准备说话,却听到院门突然被人拍的山响。

    “谁呀?”刑氏问着话,就掀起了帘子。

    “刑婶子,是我,我是李家村李玉贵家的闺女。”院门传来李娟的哭诉声。

    刑氏激灵了一下,她虽然反对敬民和李娟在一起,可是对李娟本人是没有什么反感的,听到她在外面大声哭泣,生怕是李家出了什么意外,急忙走到院门边打开了门。

    院门刚刚打开,李娟就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冲着刑氏磕起了头。

    “哎哟,俺的娘,你家出啥事了?”刑氏吓得魂不附体,仔细望李娟身上看去,见到她没有披麻戴孝,不像是来报丧的,这才松了口气,伸手就要拉她。

    “求婶子救救我爹,我爹快死了……”李娟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将夜里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