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晋重圆-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被他们暗杀的人就没有逃脱的?反贼想要造反,给个百十万贯佣金让他们刺杀皇帝,岂不是江山说换就换了?”司马衷好笑道。

    “当然不是,他们接任务也会看任务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朝臣和世家大族他们都不会去碰,更别说一国帝王了。”满泰说道。

    “那他们怎么敢来找朕的茬?”司马衷翻了翻白眼说。

    “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们高层都疯了,要么他们不知道您是当今天子。”满泰笃定地说道。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怪不得独眼还拿着朕的画像,很有可能是那雇主故意隐瞒了朕的身份,或是了一个虚假的普通身份,否则他们肯定不敢带着那点儿人就来行刺。”司马衷恍然大悟,然后问道:

    “对了,能不能查出雇主是谁?”

    “很难,不过要是能抓住活口,交到军中刑讯处审问,说不定能查出点什么。”满泰皱眉思索说道。

    “唉,陈寓被朕派出去执行任务到现在还没回来,看来情报局规模还是太小,而且很多方面都不能兼顾到。这样吧,待会儿朕就颁一道旨意,你在军中挑选人手,组建一个锦衣卫,职权和情报局相等,不过两部互不干涉,至于锦衣卫统领一职,就由你来兼任吧。”

    要是整个国家的细节都被掌握在手中,那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可是在这通讯极度不发达的时代,情报部门发展起来太过缓慢,司马衷也没什么太有效的办法,也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至于“锦衣卫”这个名字,他是随便想的,反正也没人能追究他剽窃后世。

第四十六章 大朝会() 
“诺,臣遵旨。”满泰一脸认真地回道,从今天开始他的职责就不只是护卫皇帝的安全,还要充当司马衷的耳目,任务量不小,可是这也表示皇帝把他当成了信任的人,于是心里不禁有些暗喜。

    这时一个暗中护卫的便衣侍卫快步走了过来,对司马衷禀报道:“陛下,卫公子跟捕快回了县衙,见了洛阳令一面,现在已经被释放。”

    “嗯,朕知晓了。”司马衷点了点头,世家子弟处理一些这样的事不是太难,何况卫乐应该跟卫瓘有些关系,说不定还是他的亲族后辈。

    司马衷回了那个温馨的家,并没有让几女知道几天的事,他其实也没把那个刀门放在心上,惹恼了他,一个全军出击就教他们做人。

    组建锦衣卫只是觉得皇宫之外,还有好多他不知道的事情,在后世习惯了拿着便知天下事的他,总是感觉很别扭。

    第二日一大早,天不亮司马衷就从睡梦中醒来,轻轻推开压在自己身上的,吻了一下还在沉睡的李秀,便悄悄更衣洗漱后去了太极宫,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衣冠还得很。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一坐上龙椅,下面数百赶来参加大朝会的大臣和皇族就齐声下拜行礼道。

    “诸位爱卿平身,入座。”司马衷双手微微上抬说道。

    “谢陛下~”大臣们的座位也就是一张软垫,不过他们习惯了跪坐,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诸位爱卿有何事可奏?”司马衷端坐在上方问道。

    “臣文鸯有本奏。”文鸯出班说道。

    “文老将军请讲。”司马衷一笑道。

    “回陛下,兵部经您吩咐已经查清了军户的情况,近卫军中老兵占了四分之一,精壮只有六万人,其他军区能战之兵士只有六成,如此图费粮饷,与军事财政不利啊。”文鸯奏报了兵部的清查结果,这也是听从了司马衷军事细致化的要求,得走精兵路线,以前只说有多少兵马,现在还得清楚知道有多少能战之兵。

    “啊?这些军区兵士不都是由州郡兵合并而成吗,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老兵?”司马衷奇怪道,如此一来大晋在职的能战之兵只有区区二十多万。

    “陛下有所不知,大晋初年南征北战,所需兵士庞大,先帝便实行世兵制,军户世代为兵,所以州郡兵中本来就有一部分逐渐年长的兵士。”文鸯解释道。

    “朕不是下令老兵可以申请退役吗?为何他们依然留在军中?”司马衷在公祭大会上就宣布改革了世兵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执行,难道是被上级军官虚报名额,吃了空饷?

    “陛下,您提高了兵士的饷钱和待遇,他们多不愿放弃,因为回乡之后种地比之每月几百文的饷钱还差得远。几个总督请示能不能在军区附近屯田这部分老兵领着薪饷,用屯田收入来贴补军用,也算两全其美。”文鸯道出了兵士不退役的详情,也说出了兵部官员们所想的解决之法,因为从三国时期就有了军队屯田的习惯,连年打仗导致青壮减少,只能一边作战一边种地供养自己。

    司马衷捏着下巴想了想,屯田固然可以开支,并为老兵岗位,可是军人闲时种地很容易消磨战心,而且让一个军区有了自给自足的能力,便会少了朝廷对其的束缚。

    后世唐朝的节度使就是因为权力过大,既能统兵又能自产粮草,才造成了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就算现在的几个总督对朝廷忠心耿耿,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个野心家呢?所以解决老兵的问题,还得另寻他法,于是司马衷开口道:

    “不妥,老兵该裁撤还是得裁撤,朕打算再建两个大型铁厂,一个在颍川郡柏县,一个在魏郡安阳县,可以安排退役老兵去铁厂做工,其薪资加上补贴比之从军也差不了多少。”

    炼铁业只有一个铁厂完全不够,司马衷正有扩大规模的想法,正好有了这些退役老兵就不愁工人,还解决了他们的后路,在他看来这才是两全其美。

    “陛下英明。”文鸯赞道。

    “军人不用操心军费后勤问题,他们最主要的还是个人体魄和军阵配合,平日里训练不可松懈,军区所需生活物资可以由行军司马自行在附近州郡采购,以减少运输损耗,另外裁军下来的军费,给兵士加点饷钱,军中伙食尽量管饱,兵部拟一个具体章程出来。”司马衷吩咐说。

    现在的军人对平时的训练不似后世那样重视,很多军官都不知道带着兵士训练,其中固然有减少消耗的好处,可是跟体格强健的敌人打起仗来就会吃亏,于是司马衷把军费多投入到伙食上面,训练也不能让军人饿着肚子。

    “诺,老臣遵旨。”文鸯一一记下,便退回了班列。

    “还有奏本吗?”司马衷问道。

    “臣司马玮有本奏。”司马玮见没人说话,便上前请道。

    “嗯,所奏何事?”

    “陛下,司州十二郡一百五十二县,共两万一千四百六十五村,经民政部购买和调集,平均每村都达到了最少五头耕牛,不知可否先把制出的耧车曲辕犁分发给部分村庄百姓熟悉熟悉使用之法。”司马玮拿出他的账本说道,他现在比百姓还要着急,生怕耧车曲辕犁生产太慢,会影响麦子的播种。

    “嗯,民政部办的不错,铁厂已经生产了一万多架曲辕犁八千余架耧车,分发三个郡还是没问题的,你拿朕的旨意直接去取就可以。”司马衷说道。

    大晋的一个村可不比后世一个村,毕竟全国一共只有两千六百多万人,司州地处中原,还是人口相对密集的一个州城,平均每个村也只有几十口人,有了耕牛,一个村庄分发两架耧车和曲辕犁就已经足够。

    “诺,臣遵旨。”司马玮也回到了班列。

第四十七章 合资办企业() 
“朕要建的两个铁厂规模不小,可是国库剩余还得发军饷发俸禄和兴修水利,大晋铁厂与水泥厂也还没有对外营利,资金方面还有不小的缺口啊,朕欲把其五成股份归于朝廷,剩余股份由卿等分配,不知各位爱卿可愿投资?”司马衷见众人没有说话,便打起了那些土豪的主意。

    “臣石崇愿出五十万贯!”司马衷话音刚落,石崇就兴奋地站起来说道,其他人都楞楞地看着他,下一秒都争先恐后的出起了价钱。

    “臣王恺愿出四十万贯。”

    “臣王济愿出三十五万贯。”

    “臣司马亮愿出十万贯。”

    …………

    大部分家里富裕的官员皇族都要入股,多的如石崇五十万,少的也有几千贯,就连何劭何老夫子也出了五万贯,司马衷微微一笑,拿出了八十万贯算他个人入股,一共筹集了四百多万贯。

    最后合计了一下,司马衷出钱最多加上炼铁技术,所占股份为百分之十五,其他人则按出资获得相应股份,皇帝大臣合资办企业,也算是一个奇闻。

    颍川郡柏县就是后世的平顶山舞钢市,其铁矿达到了八亿吨,乃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魏郡安阳县就是后世的安阳市,其铁矿虽然比不过柏县,可那里有比较铜矿,随着经济发展,铸币所用的铜需求量也逐渐提高。

    在这诺大一个国家盲目探矿,其难度可想而知,现在把范围缩小到了一县之地,再勘探开采就容易的多,这也是司马衷知道的离洛阳最近的两个矿区,其他如攀枝花鞍山铁矿数量虽然更多,可东北还在异族手里。

    想起这两个金属矿藏地方,还是因为司马衷后世的大学同学家乡就在那里,那俩土豪室友家里就是做钢材生意,所以他对这两个地方印象比较深刻。

    战国至西汉时期,矿石开采系统已相当完整,立井开挖到一定深度,便向两边掘进阶段平巷,在巷道的中部或一端,下掘盲井直达采矿场。立井深度达几十米,斜巷呈阶梯式向下延伸,适用于次生富集带的探矿和采矿,还可以作为阶段平巷的联络通道。

    可是在矿区勘探方面,还没有系统的方法,地表矿比较容易探到,地下矿则需要一定的机缘,所以此时司马衷充分运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下达了一道悬赏令,无论何人找到铁矿者,奖励五百贯。

    所以当地百姓闲着没事就去山上转转,五百贯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谁运气好能找到个铁矿,那就跟中了彩票似的,转手就能得到五十万文的赏金,比抢县里的府库都来得快。

    悬赏令下达了半个月以后,一个个临时探矿队都到达了柏县和安阳,其中不仅有普通百姓、游侠浪子,还有铁厂入股的大臣的家族子弟。

    因为铁厂涉及了大家的利益,所以各个家族约好了合力探矿,这些公子都是家族派遣而来,虽然有些人只是来游玩一趟,装装样子。

    颍川柏县淃河边上,一个蓝衣青年正卷着裤管拿个簸箕在水里淘洗着什么,七八个随从拿着铁锹锄头铁镐等物候在一旁,他们都好奇地看着蓝衣少年的动作。

    一个头头模样的随从背个背篓,对青年问道:“殿下现在所做何事?”

    “依旧是探矿。”蓝衣青年注视着簸箕中的河沙,头也不回地说道。

    “这两日殿下已经探出了一个铁矿一个铜矿,天气如此炎热,歇息几日再来也不迟啊。”随从劝道。

    “既然来了,便不可偷懒,尔等若是嫌累,自己回去便是。”蓝衣青年端起簸箕,用手捻了捻沙砾说道。

    “殿下误会小人的意思了,小人本就是下等出身,多做些活计也是应该的,可您是皇族贵胄,怎能整日做这些苦活累活呢?”随从看他汗水淋漓的样子,有些心疼道。

    “天子新建铁厂需要用钱,孤想资助,却奈何囊中羞涩,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是心中有愧呀,还好孤年幼时跟一高人学过探矿之术,在此终于派上用场,大老远从琅琊赶来,不多寻一些矿山岂不可惜?”

    青年说着,眼里满是无奈,他司马睿好歹也是一个诸侯王,去年琅琊恭王司马觐去世后,他就继承了父亲的王爵,没想到这个不靠谱的父王根本没给他留什么家产。

    府库中就剩千八百贯余钱,这对普通人家来说是笔巨款,可下人属官的工资一发便所剩无几,他靠着朋友的接济才勉强撑到夏收。可他又是个乐善好施的脾性,在封国里见到贫苦的百姓,他都忍不住捐钱捐物,一不小心把好不容易收上来的夏税也“败光”了。

    王府之前雇佣的工人歌姬,见小琅琊王连发工资都难,便纷纷离开了王府,只有这些从小在王府长大的随从,还不离不弃地跟着他,身边的这个就是他儿时的跟班牛七,是王府老吏牛金之子。

    “那依殿下所察,这附近可有铁矿?”牛七见司马睿心意已定,便不再多劝,而是好奇问道,他心里对这个殿下可是佩服得紧,前日他们才从从琅琊赶到颍川,今日就已经探出三矿,全是司马睿一个人在探,他们只不过是做个挖掘的帮手罢了。

    “有。”司马睿确定道。

    “何以见得?小人为何看不出来。”牛七瞪大了眼睛看向了河底,却什么也没发现。

    “你看孤簸箕里剩下的沙砾,与上游的河沙相比有何不同?”司马睿把簸箕递给他说道。

    “好像微微有些红色……”牛七仔细一看,果然发现有不一样的地方。

    “没错,这就是含铁的原因,你把磁石拿来试试。”司马睿吩咐道,磁石就放在牛七的背篓里。

    “咦?真的是铁砂,殿下何不用磁石直接在河里探矿?昨日在那个山上可是一探一个准儿。”牛七兴奋地说。

    “咱们就这一块磁石,在水里碰碎了弄丢了怎么办?何况筛沙法也很简单,铁砂重于河沙,轻筛之后就会留下铁砂,再用磁石来验岂不更好?”司马睿拿着那块不大的磁石无奈的说道。

第四十八章 琅琊王() 
“呃……殿下说的是。”牛七这才想到,他们在王府府库里找了个遍,也就找出这一块磁石罢了,若是弄丢了的话,想探矿就难了。

    “上流没有铁砂,说明直到此地才开始有铁矿。”司马睿皱着眉头朝四周望去,当他看到一个顶上有一堆红褐色岩石的山丘时,不禁笑着对随从们说道:“铁矿就在那个山丘上,我等速去探探。”

    几人拿着工具就来到了山丘上,司马睿示意他们先不要动工,自己则在山丘上观察起来,整个山丘虽然被土覆盖了大部分面积,可仍然有岩石裸露出来,山顶的那一堆红褐色石块就叫做“铁帽”。

    山上的土也跟别的山头有些不同,后山的土发黄,东山的土发红,后山的土有鹅卵石,东山的土里则没有……

    确定这就是个铁矿后,随从们就拿锄头铁镐开挖起来,时不时钻到石块儿,发出叮当叮当的金属碰撞声,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几人就挖了三米深,一片褐色的铁矿就出现在眼前。

    “殿下,真的出矿了!”牛七大喜,抱着一块略微带些金属光泽的石块,走到司马睿面前道。

    “嗯,做下标记,去告知官府吧。”司马睿也很高兴,不过还是很平静的说,他想趁太阳落山前再探一座矿出来。

    “殿下……”牛七看了看身后的随从们,支支吾吾地不知如何开口。

    “有话就说。”司马睿有些奇怪地看着他道。

    “殿下,这次的赏金能不能咱们自己留一些,前几次都被您捐给了穷人,现在咱们的盘缠也所剩无几了。”牛七有些为难地说,不知道这个主子是不谙世事,还是善心爆棚,他把得来的赏金都赠给了沿路穷苦之人,自己身上快没钱了都意。

    看着几个累的满头大汗的随从,司马睿心里也有些愧疚,自己只顾着探矿捐钱,却忽略了身边这几个不离不弃的人,他们每天跟着他干着重活,却过着跟穷苦百姓一样的生活,与其他贵族的随从相比,实在是艰苦,于是他笑着对牛七说道:

    “嗯,这次的赏金就留下来吧,赏你们每人十贯,剩下的就做盘缠吧。”

    “小人谢殿下赏赐!”牛七高兴得合不拢嘴,殿下也就袭爵那次每人赏了五百文,这次一下子赏了十贯,那可是一笔巨款,再也不用过那种买个饼还得犹豫许久的日子了。

    “谢殿下赏赐~”其他随从也齐声呼道。

    这些日子,司马衷和朝臣们一直在规划建铁厂的事宜,由于三个铁厂都处于中原地带,所以栾川铁厂命名为中铁一厂,魏郡安阳县的铁厂命名为中铁二厂,颍川郡柏县铁厂命名为中铁三厂。

    两个新兴铁厂依然使用炼铁高炉炼铁,炼铁工人则由老工带学徒的模式,待大晋铁厂生产耧车曲辕犁的任务完成后,就把工人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在三个铁厂边工作边带学徒,学徒则是选择在铁厂工作的退役军人。

    勤政殿里,卫恒和几个属官在分类整理奏章,司马衷则躺在一个特制躺椅上打瞌睡,两个小宫女打着蒲扇,茶几上摆着冰镇饮料和果脯,偶尔微风拂过,真是好不惬意。

    皇帝享受享受生活也是应该的,不过看他们几个任劳任怨的样子,司马衷也有些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一罐冰镇酸梅汤分给了他们,几个属官忙不接谢恩,汤罐子一会儿就见了底。

    卫恒翻阅着一本本奏章,拿出一本看过后对司马衷笑着道:“启禀陛下,颍川郡守上奏一件奇事。”

    “哦?什么奇事,给朕看看。”司马衷正觉有些无聊,见此接过奏章看了起来,当他看到奏折上的时,忍不住喃喃道:“东晋元帝司马睿,怎么会是他?”

    原来司马睿在来到颍川的十几日里,陆陆续续探出了大小八个矿山,占了总勘探量的一半,共获得赏金四千贯,可他把赏金都捐给了沿路的穷苦百姓,只留了五百贯当做盘缠和打赏随从。

    颍川郡守陈凖见牛七多次在郡府领取赏金,已是起了好奇知心,便召牛七询问他勘探之道,牛七虽然只是一个跟班,但那也是琅琊王的跟班,所以面对陈凖时不卑不亢。

    陈凖大奇,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个探矿正主乃是琅琊王司马睿,从牛七那微微有些抱怨的口气中,他得知司马睿把赏金都捐给了穷人。

    让郡丞去查验一番,果然如牛七所说的那样,司马睿沿路大行善举,无论是百姓还是当地名士,对他都是大加称赞,于是陈凖就把此事上奏给了皇帝,琅琊王品质纯良,应该得到嘉奖。

    司马衷轻轻一笑,怪不得司马睿和王导能成为一对好基友,两个小子都是心软之人,许多看法当然很是相近,也正是如此,西晋灭亡后王导才会全力辅助司马睿,创建东晋为大晋延续了一百年国祚。

    “琅琊王小小年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