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考试文章里,老师会故意设下障碍。其中有些部分,符合文学大道,吸收后会增强魂力;有些部分,则似是而非,有违文学道旨,于灵魂有害。学子如不加分辨胡乱吸收,不但不能得分,还会被倒扣分。
就像吃东西一样,吃了补品,当然对身心有益。但吃一些看似有益实则有害的东西,如鸦片之类的,当时觉得极好,事后却会贻害极深。
因此阅读时吸收魂力,也要慎之又慎,加以分辨,提高吸收的准确度。
考阅读深度的题目,是试卷中最难的。这些题目选择的文章,分为“情感”、“意境”、“哲思”、“文采技巧”等层面,每个层面,又可以分为浅、中、深几层,学子品出多少意蕴,就能吸收到多少魂力精华。
这有点像喝酒,不懂酒的人,只能喝出一点味道;而品酒大师,却能在一杯淡酒中,喝出色、香、味、文化等多重味道,并为之沉醉不已。
汉星的试卷,像印证魂文一样,以光芒的强弱标示感悟程度的深浅。
青光一至三寸,说明理解感悟得浅。四至六寸,说明感悟程度中等。七寸至十寸,说明感悟深刻。当然,依据光芒的强弱,考生会得出更详细具体的分数。
阅读超能这一科,霍宗棠考得挺顺利。毕竟一个月来帮曾老师写魂文的底子在那里,阅读可以说是他的强项。一些较难的文章,还可以通过解锁记忆,寻找前世文献的方法来作弊。
所以一路考来,似乎没遇上太难的题目。甚至到最后,他时间有多,无聊之下,又玩起了“破解”考卷的游戏,一个不小心,差点又出现了一次“破卷”。如果不是临时踩了急刹车,恐怕这份卷子又被他“吃了”,会变成一张废纸。
不过通过这一次实践,霍宗棠终于大致摸透了“破卷”的原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文学修炼中的一句古训,传承至今,已经接近于圣人的教诲。
古训的上句,说的就是“破卷”,亦即感悟文学大道的高级法门,近似于武学修炼中的“秘笈功法”。往往只有硕士、博士以上段位的人才,拥有了十分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这一法门。对于硕士以下的低级修炼者来说,“破卷”就像“灵感”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根本无法掌握。
上次霍宗棠在曾老师等人面前破卷,不过是偶然和意外。但后来在听力考试时,他又成功“破卷”,心中已隐约摸到了这一法门的门槛。
而在阅读考试中的有意尝试,更让他坚定了心中的猜想——
如要破卷,就必须对所读的文章、魂文及考卷烂熟于心,嚼烂、吃透文中所有精华、秘密,尽得个中三味。不敢说百分百读懂文章,至少也要读懂百分之九十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了千百遍读书感悟的基础,书中的真义,自然会了然于胸。将书读得滚瓜烂熟,再字字咀嚼、品味背后的味道,破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第七十七章 入木三分()
不过霍宗棠连试卷都能“破卷”,这倒是个特例。这只能说明,考卷上的文章,早已难不倒霍宗棠。他前生是一流的文学教授,阅读这些高中课文层次的课文,自然易如反掌。
只是由于文章里多了一重精神超能的因素,他要多费一番周折去学习、适应罢了。
阅读超能结束后,真武的学子们便迎来了最后一门考试——创作超能。
考试分为“书法”和“写作”两大部分。
书法考试,本来就是霍宗棠的强项。他之前借助颜真卿的“颜体”书法,甚至震住了博士级别的人物。应付这次考试,应该是不难的。
但一考下来,霍宗棠就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书法的评分,分为“形”、“神”两大方面。
形是外在的、可见的文字样式,又被称为“形质”、“形体”、“形象”等等。“形”要从有笔墨处求之,如笔法、墨法、章法、间架、结体等。学习书法,模仿名家书体,首先的要求就是追求“形似”。
如果说“形”是有笔墨处,可以看得见的;那么“神”就是无笔墨处,只能意会的。
“神”者,神韵灵秀,精妙出奇也。具体而言,它是寄寓在书法笔墨中的心灵的火花,挥毫的灵气,磅礴的气象,出众的人格,酣畅的精气情感。
再说得简单点,形,是考书法的形体,技艺。神,则是检验书法之中的精神力,灵魂力。
形,霍宗棠有“颜体”这一超级书法武器,无论是书体还是风格,都远胜汉星的大多数书法,自然无需担忧。
但在神这一方面,汉星的考试要求极高。
第一,是笔力。大笔在试卷上书写,特制的试卷立刻能感应到考生的笔力。古人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笔力千钧”的说法,强调的当然不是手力大小,而是写字时展现的精神力强度。
一个人的意志,气概,精神,品格,灌注在笔下,当然是会形成真正的力量的。
而汉星的试卷都是特制的“魂力试纸”,一个字写在卷上,试卷立刻就能将笔力大小记录下来。
这种笔力的大小,分为“入木”、“入石”、“入金”等几重。但对新秀段的学子而言,能耐基本都在“入木”级别之内。古语“入木三分”,说的是书法笔力惊人,笔迹可以渗入木头之内三分。
而他们这个考试,笔力能够“入木两分”,就已基本及格。能够入木三分、四分,就算得上优秀了。当然,考试时不会真拿一块木板让考生书写。考卷本身已具有精神能量,能够记录、判断考生笔力的大小。
在试卷预设的精神力作用下,一个字写下去,字的边缘会泛出淡淡黄光。黄光一分,大致说明有入木一分的笔力。黄光两分,即是笔力能够“入木两分”,此后按此标准类推,黄光十分,就是入木十分的意思。
霍宗棠写了一行字,字形自然是雄浑大气,但字边泛起的黄光,多数只得两三分,让他自己很是不满意。但这笔力与精神力雄厚与否有关,无法急于求成,霍宗棠也只能沉稳地将字写完了事。
书法的“神”,还包括写作者的灵魂气质、美学风格等方面的标准。
所谓“字如其人”,有的人勇武豪迈,有的人潇洒狂放,有的人正气凛然,这些精神、灵魂,都会在书法中有所体现。
另外,由于每个人的美学旨趣、人生追求不同,不同的书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有的沉雄大气,有的冲淡中和,有的狂放写意
书法中能够体现这些灵魂气质、美学风格,一个人才敢说自成一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书道。
反映到试卷上,这些“神韵”,体现的便是书法的“魂力”是否饱满的问题。这种书法中的魂力,也会因为蕴含精神能量,而呈现出特殊的样貌。
古语说一个人的书法“铁画银钩”,就是指这人的书法魂力饱满,其中甚至有了金铁之质。魂力如有小成,写的字便如铁铸般浑实,充满力量和刚度。
造诣再高,字体更会慢慢呈现出青铜、白银、黄金等质地,传世久远,十分神奇。以至于这个世界中的“点石成金”,说的也不是仙人道术,而是大书法家在石头上写字,会留下赤金墨痕、千年不朽的神迹。这其中的魂力饱满到什么地步,就可想而知了。
霍宗棠如今的书法,形体已经有所小成,但论起魂力、神韵,只达到“铁画”三四品的水平。字体墨迹看起来好似铁水灌注,浑实有力,但在高手看来,背后的魂力,仍旧不能算浑厚、稳定和精纯。
但书法一道,来自于人生的积淀,灵魂的拔节成长,同样没办法一蹴而就。
事实上,对大多数同龄学子而言,霍宗棠的书法已经极佳。只是他用前世自己的水平来作参照,眼前的字当然就显得差了。
“创作超能”考试中,书法占100分,写作,也就是作文,占200分。
论起写作,题目和前世的中学考试,倒没有太多的不同。眼前的这道题目,是让学子围绕以下一句话,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多样与复杂。
这句话是这个世界的牛顿的名言。和前世不同,这个牛顿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的这句话,核心是说人性比宇宙、自然更多样和复杂,无法猜测。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十六七岁的学子而言,无疑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
要围绕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难度就更大了。
霍宗棠咬着笔杆子,皱眉思索了十几分钟,终于让他想到了一篇文章。又花费了一点精神力,吃了不少苦头去回忆前世片断,终于把那著名的文章从记忆中解锁了。
前世俄国著名作家契科夫的变色龙。这篇变色龙曾入选前世的初中教材,可谓是脍炙人口。
这篇短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旧沙俄的一个警察奥楚蔑洛夫。
第七十八章 评卷场上的意外来客()
一个大**即将到来,保证一浪接一浪爽翻天,大家一起浪起来,顺手投个票,嘿嘿
————————————————
奥楚蔑洛夫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在处理一起“狗咬人”的案件时,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一样变了五次,表现了在庄严公职掩盖下的丑恶嘴脸: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
这篇小说极具现实性和讽刺性,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前倨后恭的嘴脸,就是一种多变、丑陋的人性。用这篇汉星未出现的小说来写这题目,简直再适合不过。
在写作过程中,霍宗棠有意改动了小说的人名、背景,变成了华夏的背景。
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就改名叫黄国章?啊不,还是叫黄国蟑吧。
小说里那条小狗,叫于素英?嗯,好像太明显了,还是叫于小英吧。
至于被狗咬了的首饰匠赫留金,嘿嘿嘿,毫无疑问,应该叫蔡进吧?稍微改一下,就叫蔡进步了,哈哈!
刷刷刷,霍宗棠一下子运笔如飞,一个极尽冷嘲热讽,辛辣讽刺的故事,就慢慢展露在试卷上——
“哎呀,天!局长的长兄是惦记弟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那么这是他老人家的狗?很高兴。你把它带去吧。这条小狗怪不错的。挺伶俐。一口就把这家伙的手指咬破了!哈哈哈哈!咦,于小英,你干吗发抖?呜呜,呜呜。它生气了,小坏蛋,于小英,好一条小狗,我还没见过这么呆萌的宠物狗呢”
局长家的保姆把狗叫过来,带着它离开了木柴场。那群人就对着蔡进步哈哈大笑。
“我早晚要收拾你!”黄国蟑对他威胁说,然后把身上的大衣裹一裹紧,继续在市集的广场上巡视。
小说,完!
刚刚写完最后一个标点,整篇作文的文字忽然都起了异变,字字生色轻晃,浮出的清光连成一片,形成一股清淡而又灵妙的精神波动。
似有一道春风掠过卷面,又似一层清澈的涟漪圈圈漾开,而当中的星星点点灵魂力,终于连成一线,飞快地注入霍宗棠的额头!
那本黑沉的神魂大书里,同时多出了一个灵魂字符!字符像魔法符文一样幻变,隐约可以看出,似是一条小小变色龙的形状。
整本黑书都轻轻震动起来,灵魂随之微微震荡,似吞食了天地灵气,说不出的舒适。
那种感觉,似有一道月光照入了脑中,神念里顿时一片空明。那种温暖,平和,明亮,喜悦,共同形成了同一个印象:精神饱满,魂力充沛!
这是创作出了一篇好文,生成了灵魂字符的结果,他的精神力也明显精进了不少。
文章写成,又略作检查,这一科写作也终于考完。
一整日的考试下来,真武学府的新生们都快精神崩溃了。
这天的考试总共四科,时间满打满算的共有十小时,而且考的都是脑力、精神力,就跟长途马拉松一样,消耗极大。
在这过程中,坚持不到最后的学子,竟然多达四、五十人!
都说每次考试都意味着上刑场,都意味着极为残酷的淘汰率,在这次新生大测过后,学子们对此都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
一般说来,再苦再难,考完以后都会轻松些,但学子们走出考场后,脸上的神色似乎并不见得有多轻松。原因很简单,明天一早,学府就会公布文学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一公布,自然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经过了这堪称惨烈的考试后,对自己的成绩依旧充满信心的,其实已经没剩下几个了。
更不用说,文学成绩公布后,后日一早,还要迎来同样紧张、惨烈的武道考试了!
总而言之,革命仍未成功,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学子们自然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了。
但对于素英、蔡进、黄国章这些自命学霸的人来说,在众人沮丧惶恐的映衬下,就更显出了骄傲优越的心态。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像霍宗棠和朱八芥这种“没心没肺”的类型。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管他呢,该吃吃该喝喝,吃嘛嘛香,干嘛嘛爽,这才是王道!
成绩公布前的这一夜,有人心事重重,愁眉不展;有人故作狂放,恣意作乐;还有人先是山吃海喝,然后呼呼大睡
同样在这夜里,真武学府的评卷场里,灯火通明,气氛火热,评卷的老师们,进入了一种近乎战斗的癫狂状态。
全校的文学老师都被组织起来,进入听力、言说、阅读及创作四个评卷场开始工作。
张大可在四个评卷场内来回巡视。校长刘武今天因公干外出,他这个教务处主任,就顶了上来,暂时代理今天评卷主考的职务。
校长大人虽然人不住这里,但对今晚的评卷工作还是十分重视,从开始评卷到现在,已经给他打了数个电话,事无大小,全都过问了一遍。
这就更让张大可感到责任重大,恨不得多出三个分身,每个评卷场里派一个盯着。幸好真武学府的老师们都已身经百战,对这种评卷工作早已熟悉得不行,工作虽然紧张繁忙,却并没有出什么意外。
张大可刚松了半口气,电话忽然又响了。听完电话,他的神色变得有些无奈,又有些释然。带着这种古怪的神色,他匆匆忙忙地下了楼。几分钟后,他带着两个中年男子,回到了评卷场。
“张主任,我和刘科长这次来,只是例行公事。你是主考官,等会儿有什么任务,张主任可不必客气,一定要给我们一点工作做做。”
一身黑色西装的中年人客气地对张大可说。
张大可急忙赔笑说:“林校董你这话真是折杀我了!你是真武学府的校董,刘科长是区教育局的教育督查,二位都是领导,有什么工作,应该是吩咐我做才对!”
鬓边有些花白的刘科长笑了,摆摆手说:“我们虽然挂了个副主考的名头,但真武学府的考试,还是要靠张主任你这东道主来主持啊!”
第七十九章 评卷场风云突起()
双方寒暄几句,走到了评卷场门口。张大可提前停步,然后压低声音笑道:“二位领导这次来视察工作,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特别关照的?”
林校董和刘科长对视一眼,一起说:“没有没有,评卷场上的事情,当然是公正公平第一,我们嘛,也就是例行公事,过来监督监督。”
张主任呵呵笑着,伸手邀请他们进入评卷场。等他两人先进去,张主任脸上的笑容却忽然消失了。妈的,两个老狐狸!明明是带着私心前来,偏要摆出这样一副公正无私的样子,骗谁啊?
刚刚刘武校长已提前跟他打了招呼,这个林校董,跟于素英的父亲有生意上的往来,两家人关系十分密切。这次来,恐怕主要是为了于素英的成绩吧?
还有那个刘科长,和蔡进的大学教授父亲,是多年的好朋友了,这次来要是和蔡进没关系,那张大可敢把脑袋割下来给人当凳子坐!
刘武校长提前给他打招呼,意思是,如果他们两人没有过分的要求,也没有干涉真武学府的内部工作,那就卖个面子由他们去。
毕竟真武学府往后的发展,还有很多需要依仗他们的地方。
带着这种又鄙视又无奈的心情,张大可陪着他们二人进了评卷场。
这个评卷场评的是创作超能的卷子。八个老师围坐在一张大长桌两旁,面前整整齐齐的都是卷子,评卷时,试卷上不时会放出黄、青等光芒,魂力波动不断。
汉星的文学试卷,考的是超能力,评卷时,依靠的当然也是超能力。
考官只要意念力一扫,就能激发试卷内的精神能量,从而引发超能异象。根据试卷上反射出来的光芒强弱、魂力浓淡,考官很容易便可以分清试卷优劣,从而进行评分。
一个考官看着眼前的书法试卷,精神力一扫,卷上的文字边缘立刻放出两分黄光,极淡极淡。
“入木两分不足。”他挥笔在试卷旁边写了一个数字——18,亦即是在笔力方面,这考生得了18分。
考官又微眯起眼睛,目中精光凌厉。那目光好似实质一样,落在黑色的墨字上。那墨字就像铁水被烧红,竟嗤嗤地发出微响,而后,竟好似要熔化散开一样。
考官摇了摇头,叹了一声:“魂力不厚,不稳,只得铁画一品。”
然后,又在试卷上写了一个10分。加上之前判断的书“形”的15分,100分的书法得分,这个考生只得了43分。
这个分数看起来十分惨淡,但事实上在这次考试的学子中,已经算得上一个中等的分数。
一个主考,两个副主考在评卷场内巡了一圈,向评卷老师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张大可想着差不多了,刚要提出到其它评卷场走走,林校董像是忽然想到什么,说:“对了,这次的优卷呢?拿出来我们看一看?”
张大可心想,得,总算是来了!当下也不出声,只是若无其事地让一个老师把卷子拿来。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