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文武天才-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恐怕得要几天,时间上耗不起。

    此外,有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昨天黄昏,那些东羽鸟为何冒着生命危险,纷纷殊死一搏,飞过大峡谷?对面那座黑色石山上有什么,竟能让它们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他不相信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为他一路上虽然对东羽鸟紧追不舍,可并未出手伤害过一只东羽鸟,东羽鸟断不至于怕他怕到这种地步。

    而且对面的那些东羽鸟,如今都保持着一种朝圣般的姿势,跪拜着那座黑色石山,似乎山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霍宗棠总觉得这背后必然会有些什么原因的。

    其次,昨日黄昏最后一线阳光中出现的奇怪蜃景,又是怎么回事?那个似乎能够从时空另一端看到他的老人,那座木屋和石碑,又是怎么回事?一切都实在太奇怪了。

    最重要的是,霍宗棠远望那座黑色石山时,竟从山巅上感应到一股若有若无的

    魂力波动!

    这又是怎么回事?

    胯下的银骏角马忽然停住了脚步,两蹄不断踢踏着沙砾的某一处,然后发出了一阵不寻常的嘶鸣声。

    霍宗棠下马,将那沙砾扫开,赫然在地下发现了一大块石板。

    石板上有字:

    西元一九五一年,帝国文武学院新生王仲德、杜力生、刘莎莎等三人至此历练,见空中神奇蜃景。有老人自云端俯瞰三人,有寒梅开于云端,一黑一白,清满人间。又有古代仕女在空中起舞,有如仙人。对面黑色石山上,似有文魂之力冲天,我三人在此徘徊三日不知何解,遂憾极而去。此山有大谜团,特留书于此,以待后人登山解惑。

    下面又是一行字,字迹一变:

    西元一九六五年,帝国文武学院新生张畅、李渡至此试炼,见空中海市蜃楼,其中有老者、石碑,也有无数墨梅幻境,所遇与以上学长惊人相似。我等不明所以,历尽千辛万苦登上黑色石山,然终无所获,遗憾至极。亦留书于此,以待有缘人前来解惑。

    此后,还有三五行留言,竟然全是帝国文武学院的学长学姐们留在此处的留言,留言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惊觉此山怪异,然探索秘密无果,遗憾而去。

    最近的一段留言,大概是十年前。

    霍宗棠不由得大为惊讶。

    原来与自己有过同样经历的人,还不止自己一个,帝国文武学院的学生,每隔十年左右,就会有一行人来到这里,并且发现此间的奇异之处,然后都不免一番搜索探查,只可惜最后都无功而返。

    而且,留言中的关键词,比如说似乎能望穿时空的老人,比如说空中的梅花神影,又比如说黑色石山上的文魂波动都是一样的!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霍宗棠抬起头望着对面的石山。在他眼中,那座黑色石山变得愈发的神秘起来。

    他决定了,一定要过去一探究竟!

    他把背上的包袱放在地上,将其中的食物与饮水分开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留给银骏角马。

    “我去对面看看,你在这里等我。吃喝的都在这里,这几天你自己照顾自己,等我回来。”说着,拍拍马头,开始准备起来。银骏角马轻轻咬咬他的衣角,似乎有些不舍的样子。

    霍宗棠又拍拍马脖子笑道:“我很快回来,这几天你不要乱跑。”

    银骏角马亲热地蹭蹭他的脸,一副“我很好,你安啦,人家就是有点舍不得你而已”的样子。

    霍宗棠将食物和饮水带上,然后在背上绑了一幅如同鸟翼般的滑翔翼。

    这黑色滑翔翼轻薄柔韧,做工极为精致,正是他们在霍东格考核轻功时曾经穿过的滑翔翼。

    空中滑翔,潜入敌后刺探军情、暗杀敌首,这本是当年霍家高祖霍去病训练士兵的一种兵家手段,经过千百年传承,成为了精武门之中“术道”的一种。

    作为霍沅甲的关门弟子,霍宗棠自然也接受过“滑翔术道”的训练。如今面对这几乎无法跨越的峡谷天堑,这门奇术正好派上用场。

    他看看天时,算准风向,趁着一股大风吹来,便顺风助跑数十米,往那万丈深渊一跃而下!

    黑色滑翔翼在空中顺风张开,薄薄的翼膜受力鼓起,霍宗棠飞跃而下的身影顿时一缓,如巨大的黑鸟风筝般在空中缓缓滑翔起来,姿势十分的优美。

    身在半空,俯瞰着那深达数百米的幽深峡谷在脚下铺展向远方,看那凸起的嶙峋怪石飞快在身下掠过,听呼呼风声在耳旁怪啸,那种感觉真是惊险而又刺激。

    翱翔过程中,霍宗棠根据空中的风向、风力,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滑翔翼和自己的姿态,向着黑色石山中间的那个石台翩然飞去。

    翱翔的速度这么快,要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降落点,最后一不小心撞在坚硬的石壁上,肯定会整个人摔成一团肉泥挂掉。霍宗棠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在空中滑翔了几分钟后,他稳稳地飞到了那个巨大的平台上,然后慢慢落在了地上。

    蹲趴在平台上的东羽鸟有些不安地动了动,但抬头看了看他这个怪异的天外来客后,这些陆行战兽便恢复了那朝圣般的姿势,不再理他。

    霍宗棠收起滑翔翼,抬头看了看那座黑色石山。从这里到石山山顶,估计有数十上百米高。山势险峻直立,像一把刀剑刺天而上,非常陡峭凶险。

    然而那种淡淡的魂力波动,却正是从山巅附近的地方传出来的。

    这山虽然高险无比,但霍宗棠还是决定要上去看一看。

    除了滑翔翼,他身上还带着一些尖钩、长绳之类的工具,同样方便他登山。

    他径直走到石山下。眼前的黑色岩石上布满了风化的痕迹,用手一摸,那粗糙而凹凸不平的表面,竟能抠出不少石渣来。

    霍宗棠的神色很凝重。这座石山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岩石风化得很厉害,表面的一层,估计都已经变脆了。要爬上山巅,会是一件很艰难而且很危险的事情。

    但他一抬头,瞳孔蓦地放大,眼中露出一种极为震惊意外的神色。

    在他头顶的这座石山上,山石错落的山体上,原来竟然还耸立着许多灰褐色的枯木!仔细一数,总共有五棵!

    这些枯木颜色与山体极为接近,如果不是到了这么近的地方,还真看不出来。

    只是在这四处寸草不生的地方,这么一座如此险峻的石山上,又怎么会长出这些枯木?这些枯木,又是些什么树?

    霍宗棠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始小心翼翼地往山上攀去。一路上,难免要借助一些凸出的岩石、下陷的石坑做落脚点。但那些风化的石头实在太脆,用力一抠或是一踩,就能弄下一大把粉碎的石头来,好几次霍宗棠都差点失控摔下来,真是险象环生。

    那些东羽鸟惊恐地站起身来,不安地看着霍宗棠一步步地往上爬。带头的东羽鸟首领更是愤怒地大叫起来,似乎霍宗棠亵渎了它们心目中极为神圣的地方。

    霍宗棠完全没有理会身下的动静,一心一意地往上爬。一个小时候,他已经爬过了一半的高度。

    他擦了擦汗,顺便看看脚下那极高极深的黑色大峡谷。这万丈深渊就如大地巨兽张开的一张大口,森森的黑暗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恐怖的东西。远处的太阳正悬在地平线的上空,灰黄色的辽阔荒漠,被阳光照得一片辉煌,就如一片黄金般的沙漠,十分壮丽。

    身在高处,风景无限好。

    但他的视线忽然凝住了,身体也忽然动弹不得,面上更是一片震惊之色。

    在与他齐高的高度上,在那幽深的黑色大峡谷的上方,此时正悬浮着一团彩虹般美丽的光影!

    海市蜃楼!

    在这个海市蜃楼里,一个穿着古代长袍的老人,正手里拿着一支毛笔,伸手在一根枯枝上点点画画。随着他的点画,那干枯得毫无生气的树枝上,竟神奇无比地出现了一朵朵的梅花!

    点点雪梅,在冰天雪地中迎风开放!

    而且最令人震惊不已的是,霍宗棠竟千真万确地从空中闻到了一股梅花暗香!

    霍宗棠看看头上四五米开外的一棵枯树。那根枯树的形状,竟与海市蜃楼中的那根梅枝一模一样!!!

    莫非那是一棵枯死了多年的梅花树?(。)

第289章 千载难逢的文魂修炼大机缘() 
如果眼前看到的海市蜃楼影像,记录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画面,那么这些枯树究竟枯死了多少年?

    另外,空中的海市蜃楼里,竟然还能真真切切地散发出梅花香味结合这座黑色石山上散发出的文魂波动

    那么解释只有一个:这海市蜃楼必然不是自然形成的幻境,而是人为的文魂超能形成的景象!

    是谁能拥有如此瑰伟的文魂能量,足可以在天地间形成如此美丽的海市蜃楼?

    而且,这能量凝聚此间多年不散,这得拥有何等强大的灵魂,才能拥有这份神魂修为?

    霍宗棠不由得肃然起敬。传说中的古代道圣、儒圣,可以灵魂不灭。眼前看到的这神奇幻象,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灵魂不灭?

    他想起了一件事。传说中,有些修为高深的文魂高士,为了钻研文学之道,探究天地大奥秘,会在某些古怪险峻之地游历悟道。悟道之后,这些人可能会在其间留下诗文、墨宝,导致文魂与天地山水产生共鸣,灵气长留人间。

    后人把这些地方称作“文道胜迹”,乃至奉为圣地,顶礼膜拜。

    莫非,此处就是某位拥有千古文魂**力的高人,曾经悟道创作的“文道胜迹”?

    霍宗棠带着一种莫大的敬意,继续往上攀登。一路上,他经过了几棵枯死的梅花树。他用手触摸过,这些梅树早已失去了一切生机,但奇怪的是,每一棵树都没有腐朽的迹象,仍是顽强无比地扎根在山缝之间,对着茫茫天地、风刀霜剑而傲然挺立。

    几个小时后,霍宗棠终于到达了那座黑色石山的最高处,站在了这座如长剑般矗立的山峰的剑尖上。

    他的身后,是最后一棵枯死的梅花树。

    这时,天色已晚。

    大漠如海,夕阳如血,黄昏漫漫,苍凉的红光已经浸满大地。

    岁月的足迹,不知在这荒无人烟的世界里走过了多少千万年。四下苍凉一如往昔,死寂一如往昔。

    亘古的落日,已经落入了地平线的另一端。

    如刀剑般直立的黑色石山边缘,被夕光勾勒出一道金边,立在山巅的霍宗棠,变得好像一座雕像,身上也有金红色的光芒闪耀。

    无限风光在险峰,一点苍凉见今古。

    真让人无限感触。

    霍宗棠抛开了一切思绪,就坐在那坚硬粗粝的岩石上,思绪随着呼啸的冷风远去,飘散在天地今古间。

    夜幕慢慢降临,霍宗棠感到身下坐着的黑石内,一股文魂能量越来越强,这无形无质的能量直冲天外,竟然直上灿烂的星河之间。

    就像一株无形的梅花树,开在了天地之间。

    感应到能量背后那股苍古高洁之意,霍宗棠不禁心潮澎湃,为之震撼不已。就连灵魂空间内那本神魂大书,竟也随之微微颤动,有共鸣之势。

    然后,夜空之中,竟然有奇伟瑰丽的海市蜃楼幻境,浮现在山巅对面的虚空之中!

    一支素梅开放在枝头,一个老者拄着杖藜携着酒,对着满树疏影梅花,横起玉笛轻吹。树枝上霜花如雪,与素梅同是冰肌雪骨,临水照影,分外清幽。此时,圆月当空,一只白鹤当空飞来,落在梅树之下。

    此后的画面,全是素梅开花,高洁清雅的模样。霍宗棠用心数了一番,总共五十八幅画面。

    紧接着,画面一转,只见一幅江南丹青山水横布天外,其中满山红梅,笑傲春风。有一老者乘舟停在红梅树下,对树对花,悠然独饮。不料树上一支红梅忽然化为一个玉人,从老者手上取过一杯喝下肚。一时玉肌轻染胭脂色,春风一醉,霞飞双频。

    这红梅开花,化为玉骨清癯的美人的画面,总共一十九幅。

    此后,画面又一转,却是变成了一幅巨大的画卷。画卷上画着一棵枯瘦梅树,可惜梅树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朵梅花。

    一个老人喝得大醉,竟然将画卷旁的一大坛墨汁一口喝干。紧接着,老人把口一吐,那墨汁全部喷在了画卷上。这吐出的墨汁纷纷飞溅在梅树枝头,或化为朵朵墨梅,或飞溅为点点墨色花苞,每朵花都好像从画纸上活了过来一般,连开花的过程都宛若近在眼前。不但如此,整个夜空中,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梅香。

    一时灵魂剔透,真有种清气满乾坤的感觉。

    霍宗棠脑中轰的一声,似是被眼前的意象,勾起了灵魂深处的一股文魂能量,翻腾不息。

    这墨梅的画面,总共四幅。

    紧接着,眼前出现了冰天雪地的景象,十五幅雪梅蜃景,像放电影一般在空中幻灭。

    最后,又是出现了七幅更为复杂、繁丽、震撼的画面,每一幅画面,都如一部长电影般奇幻跌宕,迷离恍惚!

    梅花的灵魂,在这七幅画面中尽显无遗!

    霍宗棠已经完全沉浸入这神奇的文魂蜃景之中,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中!

    他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是谁,自己身处何方,自己为何而来

    他只觉得自己已化身为一朵梅花,在风雪中慢慢绽吐素色,在老人的酒杯中酿出芬芳,在画纸上嫣然张开洁白的胸怀,在美人的手指间展现高洁的灵魂

    这段日子来,他苦苦修炼梅花意象,可惜一直困于瓶颈而无法寸进。

    但今夜瑰丽的海市蜃楼幻景,竟全是千姿百态、颜色素雅、风骨凛然的梅花墨韵,其间诗情画意,有一股博大、厚重、文雅而淡泊高洁的古人气度。

    霍宗棠的心境在此影响下,发生了巨大改变。文魂修炼的瓶颈,在这神幻蜃景的影响下,正如坚冰一般慢慢融化

    他独坐在黑石山的山巅,一动不动,犹如千年老松。夜里的大漠朔气极重,他的发丝眉头,他的衣衫肩膀,都已凝结了一层薄薄的寒霜,而他却浑然不觉。

    不知不觉间,黑暗消逝,红日东升,又一日已经到来。

    旭日暖阳将霍宗棠身上的寒霜化去,但他仍坐在原地一动不动,目光停在昨夜浮现海市蜃楼幻境的地方。

    到此刻,他已经完全能够猜出,这位在此地留下了一处“墨梅”文道胜迹的大文人,身份究竟是谁!

    在这样一片死寂、苍凉的荒漠中,是谁独坐高山,种下五棵梅花树,并留下了如此瑰丽的梅花蜃景?

    古代的文人,喜爱梅花的有很多。但一生爱梅,种梅,咏梅,且又工于画梅的大画家、大诗人,却只有一个——

    元末明初的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王冕!

    王冕诗画双绝,存世的墨梅图名传千古,被视为绝世珍品。他的文魂画技高超到什么地步?看昨夜那出神入化、恍如天界手笔的海市蜃楼幻景就知道了!

    这些,全是王冕以魂力精华“画”在天空之中的!千百年之后,魂力的残余,依旧能在空中形成如此完整、稳定、神奇的文魂画面,这一手丹青画功,简直是神鬼皆惊!

    而他的诗歌创作,也被视为元代巅峰。

    他出身贫寒,同情民生疾苦,蔑视权贵,淡泊名利。在生时,元朝权贵曾多次请他出山做官,都被他严词拒绝。期间不免有一番文斗恶战,但无论是汉臣还是元朝王子,无一例外,全部败在王冕手下。

    后来朱元璋起事灭元,因王冕名气太大,期间也曾力邀他出山辅佐。王冕不愿为朱元璋效力,遂离乡隐逸,不知所踪。

    莫非汉星历史上的王冕,在远离故土之后,竟然来到了这个荒凉大漠之中?

    霍宗棠之所以断定这里是王冕的文道胜迹,不是没有理由的。

    王冕一生写下的梅花诗极多。

    其中主要分几类:

    一是“素梅诗”,共五十八首。昨夜看到的素梅蜃景,总共五十八幅图画,正好一诗一图。

    二是“红梅诗”,共十九首。昨夜看到的红梅蜃景,也刚好十九幅画面,正好一一对应。

    三是影响力最大的“墨梅诗”,共四首。与昨夜看到的墨梅蜃景正好对应。

    四是“雪梅诗”,共十五首,也与昨夜蜃景一一对应。

    最后是七首“梅魂长诗”,将梅魂、诗魂、人魂结合为一,也与昨夜最后七幅电影般的蜃景对应。

    可以想象得到的是,王冕一定是在这荒凉奇绝的地方,将毕生文魂修为全部熔铸在了天地蜃景之中,以神奇的手笔,“画”下了这些姿态各异、高标孤洁的梅花,也留下了自己的灵魂大烙印。

    霍宗棠知道自己遇上了千古罕见的文魂修炼大机缘,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感触不已。

    他舍不得下山,于是便坐在黑石山的山巅,一幕一幕地回味昨夜的蜃景,不断地品鉴、感悟。

    风过大漠,卷起黄沙万千,一时弥漫了整片峡谷和整座石山,他端坐不动。

    一只啄食山谷底部腐尸的秃鹰从眼前的云间飞过,他端坐不动。

    灼热的阳光将他的皮肤晒得黑红、干裂,他端坐不动。

    整整一日不断消化、吸收蜃景中的文魂精华,他甘之若饴,丝毫不觉得枯燥痛苦,反而满心都是幸福与快乐。

    ——————

    求票(。)

第290章 枯梅花开,连破五境() 
第二夜到来。

    大漠里的夜晚,空中清明无云,一道璀璨的银河横亘南北,那星空之景分外澄澈、明亮。

    霍宗棠简单补充了一些饮食,等着今夜的文魂蜃景。

    然而像昨夜那样繁复、神奇、瑰丽的梅花蜃景不复出现,仙气十足的冰肌美人、空中雪鹤也消失不见。

    整整一夜,空中只出现了一幅蜃景。

    一个穿布衣,手拄杖藜,腰间系着一个小葫芦的老者,将一幅画卷抛向空中,然后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若能令山上五棵枯梅开花,老夫毕生衣钵尽得矣,便可归去。

    写完,那老者回头望着他。

    霍宗棠终于认出来了,前晚最后一线阳光下的蜃景中,有个老者似看穿了时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