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1625-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哦,那你加油搞。”郑晓路心想,回头镔铁块运来了,全都打成百炼钢,给闵家兄弟也打造两把新的刀剑,给皂莺打一把新的飞剑,还可以把彭巴冲的铁甲换成钢甲,真是太帅气了……

“对了,我们的炮造得如何了?”郑晓路见识过了奢崇明的武勇之后,对科学技术有了强烈的渴望,靠着张逸尘他们去肉搏,终究不是长久之道,还是得武器领先,才能打舒舒服服的仗啊。

“咳咳……师爷,咱们缺铁啊,造炮要的铁太多了,这半年来,在造炮的工作上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张廷禛无奈地道:“洋人们急着赚钱,会造炮的洋人画出了许多新式炮的图纸,但没铁就没法造,咱们只能干看着。”

“那不急,过不了十来天,我就会让肖青运回来大量的镔铁,到时候你们再加紧搞炮吧。”郑晓路钻出了铁匠铺子,心想,看来得赶紧回成都去了,山寨这边的事情基本搞清楚了。

这时大梁也来见他,向他汇报了一下留守山寨的阎王军训练情况,郑晓路带了三千人走,寨子里还有两千人在刻苦训练,同时还有两千多混混军,就是在打浣花教时收用回来的,现在也基本训练成了两个合格的方阵,只不过军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阎王军的总数量现在已达九千人,如果加上江百涛的水匪军,就有上万人了。

因为山寨缺铁,新训练的两千混混军暂时还没有装备,看来也得等着盐井镇的铁运回来之后再慢慢武装了。

一些没有特长的洋人,已经被张秀成打发回了澳门,有特长的全部留下来了,吃香的喝辣的供养着,让他们没有离去的心思,安安心心给阎王军搞科研,教基础学科的洋人老师,也取得了一点成就了,几十名孩子和几百名派去学习的阎王军士兵,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扫盲,数学、物理、天文……都略知了一二。

很好,大方向没有错,就这样发展下去,山寨的腾飞指日可待!

但是自己的时间,不多啦,郑晓路心中暗想,崇祯二年了,还有几年可以给自己折腾呢?定四川,刻不容缓啊!一切都得加油才行。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第五卷 定四川 第七十三章 偷西瓜的坏女娃

第七十三章  偷西瓜的坏女娃

参观完了红崖子山,郑晓路把张逸尘、彭巴冲、闵家兄弟这些黑户口,都留在了山寨里,仍然只带着皂莺,乘着马车,返回成都的家。

此时夏天已快过完,秋天快要到来,但天气还是很炎热,人们习惯把这段日子称为“秋老虎”,意思是虽然是秋天,但气温仍然可以吃人。(编者按: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马车行了一段,郑晓路感觉车霜里闷得难受,忍不住脱成了光膀子。

皂莺见他脱得上半身赤条条的,就有点不高兴了,怒道:“没羞没臊,当着我的面居然脱成这样,简直是流氓行径。”

郑晓路好久没和她斗嘴,心里也觉得有趣,笑道:“大热天的,又没电扇,我脱脱衣服又怎么了?倒是你,一年到头都是一身紫色劲装,难道你就不热?要不我把脑袋伸到车外去,你也脱了凉快一下吧。”

电扇是什么东西?皂莺本想问一句,但听到他后面的yin言yin言,啥也不想问了,手一抬,飞剑就要出来了,却见郑晓路身子一矮,从车厢的角落里抓起一把大蒲扇,对着皂莺扇了起来,边扇边笑道:“女人就是可怜,热了也不能脱衣服,这年头又不流行短袖T恤和超短裙,真是难为你了,大热天还要穿一身劲装,算了,爷好心,给你扇两下吧……”

清凉的风吹了过来,皂莺感觉到脸上凉丝丝的,怒火顿时间散了个干干净净,她的手慢慢地垂了下去,飞剑滑回袖子里,心里忍不住想,要说他是个好人吧,满嘴的胡说八道,yin言秽语,没一个正经样子。要说他是坏人吧,这明朝到哪里还能找到一个男人肯给女人打扇的?

皂莺一伸手抢过蒲扇,自己给自己扇了起来,嘴里冷冰冰地道:“我自己来,我的身份是你的丫鬟,哪敢让你给我打扇!”

“切,穷讲究!”郑晓路嬉皮笑脸地道:“别说打扇我愿意做,如果你要人伺候宽衣解带,我也是很乐意的……就是我这人宽衣的动作比较粗暴,怕你接受不了……”

“铮”飞剑最终还是飞了出来,擦着郑晓路的耳朵刺在了车壁上,不料郑晓路连眉毛都没动一根,还是嬉皮笑脸地道:“这飞剑我挨多了就不怕了,反正你也舍不得真的刺中我。”

“你!”皂莺大怒:“你这无赖!”

“唉,天生缺钙的孩子,骂人的花样都少,翻来覆去不是说我流氓,就是说我无赖,拜托你换点新鲜花样吧。”郑晓路突然对着马车夫大叫道:“停车!停车!路边有块西瓜地,咱们去讨两个西瓜来吃。”

天气炎热,无风无雨,但道路边的一片西瓜地,却显得绿油油的份外可爱,郑晓路见那些西瓜长得滚圆滚圆的,忍不住流了满嘴的口水,这大热天的吃两个瓜,那有多爽。他跑到瓜田边,扯开嗓子喊道:“喂,有人在吗?谁家的瓜田?我要买瓜!”

皂莺满脸怒容地跟了过来,没好气地道:“你不是流氓无赖吗?摘了瓜就跑不就行了?偏偏装什么好人要买瓜。”

“我晕,皂莺,你居然是这么坏一个人。”郑晓路正色教育道:“你知道农民伯伯种出一个瓜来有多么辛苦吗?偷人家的瓜,这种事我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树荫里钻出一个小老头儿来,老头儿笑道:“官人说得好,你比那女娃子懂事多了,若是那女娃子要来偷我的瓜,我拿扁担打她!”

“听见没?不懂事的女娃子,快回车上去,少来掺和大爷的事。”郑晓路对着皂莺挤眉弄眼地道。

皂莺大怒,她可没想过要偷瓜,只是找点话来骂骂郑晓路罢了,结果被人家瓜农听到,这张脸往哪里搁。但自己说错了话终究是事实,皂莺赶紧把嘴巴一闭,在旁边生起闷气来。

郑晓路向那老汉笑道:“老人家,你这瓜卖我几个吧,大热天的,嘴馋得慌,我还顺便带几个回去给老婆吃。”

那老头儿倒是挺乐意,有人直接来田里买瓜,省了他挑到城里去,他在田里选了半天,选出来了十来个熟透了的西瓜,一古脑儿搬到郑晓路的马车里,然后对郑晓路笑道:“官人,这些瓜省了我运送,我就便宜些算给你,给个五钱银子吧。”

“才五钱,真便宜啊。”郑晓路伸手入怀,想摸块碎银子出来给老头儿,结果这一摸,居然摸了个空,惨了,这一路打仗打来打去,身上什么时候带过银子?回到红崖子山寨之后转了一圈,也没休息,就立即又匆匆上路,也忘了抓点银子在身上,这下好玩了。

那老头儿见他脸色,就知道他身上没钱,但看这马车、车夫、丫鬟,就知道他不是没有钱,只是忘了带钱,老头儿笑呵呵地道:“官人别急,若是有郑氏的肥料票,也可以来的抵这西瓜钱!”

“虾米?郑氏肥料票?”郑晓路大奇,这啥东西?

老头儿见他不知道,摇了摇头道:“官人莫不是外地人吧?怎么连郑氏肥料票都不知道,那票是今年春天,一些没钱买肥料的人从郑氏信贷所里贷出来的,用那票可以在郑氏的农业加工厂里提取肥料。因为郑氏信用好啊,这票绝对能兑换成肥料,不用担心作废,所以大家伙儿又用这票来当钱使,反正肥料也要钱买,拿着票子和拿着钱是一样的用处……”

老头子还在唠叨,郑晓路已经听明白了,这玩意儿就是自己叫郝孟旋去鼓捣的嘛,想不到去了盐井卫半年,打了打仗,回来的时候郝孟旋已经搞出来了,并且还在农民的心里地位极高,等同于钱,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郑晓路转过头去,对着皂莺伸手道:“拿点钱来,我买西瓜!”

“不给,我是个偷西瓜的坏女娃子!”皂莺的气还没消,开始犯倔。

“别扯了,老人家在等着呢,快拿钱来。”郑晓路不爽道。

“不给,我和你非亲非故,我的钱干嘛要给你?”皂莺不为所动。

“哼哼,再不给,我把你人拿去给了他,抵西瓜钱。”郑晓路恶狠狠地道。

“那样也好,给这位老人家当丫鬟,也强过跟着你这流氓。”皂莺继续犯倔。

“奶奶的,瞪鼻子上脸了。”郑晓路嘿嘿一笑,耍流氓道:“别忘了你发过誓要听我话,怎么了?说话不算数了?快把钱拿来!”

这话一出口,皂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她啥都可以,就是不能说她说话不算话,她是一诺千金的皂莺,信义对她来说重过生命。

皂莺从怀摸出了一个小荷包,拼命地摔在郑晓路的胸前。这荷包也是紫色的,郑晓路将荷包打开,里面只有四五块小小的碎银,估摸了一下,连二两银子都不到。

吓,我以为什么宝贝,死也不肯给我,结果就二两银子不到,郑晓路小小地郁闷了一把,他把银子全给了老头子,然后拖起厥着嘴的皂莺,返回了车厢里,马车起行,继续向着成都府前进。

“怎么就这点钱?”郑晓路一回到车里,就忙不叠地问道:“我们阎王军的军饷不带这样的发的吧,你可是头领级的,少说一个月也有好几十两可以挥霍,你都拿去干嘛了?养小白脸?”

“呸呸呸!”皂莺怒道:“你才喜欢小白脸,我把钱都给了我手下的兄弟们。”

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皂莺真够义气的啊。郑晓路心里小小地汗了一把,忍不住埋汰道:“你这家伙到底是男是女,奶奶的,这些举动,哪有半点女人味。”

皂莺冷笑看着郑晓路,突然伸出一只手,在脸上一抹,顿时变成一张男人脸。她开口道:“我其实是男人,以前一直扮女装骗你玩儿!”这一开口,吓了郑晓路一跳,她连声音都变成男音了。

“我晕!”郑晓路大汗道:“把这些江湖上卖艺骗人的玩意儿赶紧收起来,吓死我也!”

看着郑晓路大汗淋漓的样子,皂莺开心地笑了起来,她和郑晓路斗嘴,输多赢少,每次都被郑晓路耍流氓,但这一招变身为男,想不到效果奇佳,弄得郑晓路全身恶寒,她伸手一抹,又变回原本的样子,笑道:“别来惹我,当心我一直以男人样子出现在你面前。”

“得,你是大爷,算我这次怕了你!”郑晓路心里老大不爽,天仙般一个人儿,干嘛喜欢来这一套,奶奶的,还要人活不。

“把我的荷包还来!”皂莺伸手道。

“不还!”郑晓路又开始耍流氓了,他把那个荷包捏在手心里,笑道:“这玩意儿归我了。”

“随你吧,反正我花不了几下功夫,又能再缝一个。”皂莺缩到一边,拿起蒲扇,哗啦啦地又给自己扇了起来。

“扇子拿来,我给你扇吧!”郑晓路心里又柔软了一下,伸手拖过了蒲扇,给皂莺打起扇来。微风在车厢里流动,皂莺瞪了他一眼,却没再说什么,闭上眼睛,在柔和的风中安安静静地睡了过去……

马车颠簸了一路,终于回到了成都郑府。

郑晓路与家人简单地聚了一聚,抱了抱郑佳怡、郑佳忻、向兰索,然后又向杨帆问了一下这半年来家里的生意情况。这半年来生意倒没什么变化,钱还是那样赚法,日子还是那样过法。

但是今年新开张了信贷所,所以有大量的肥料是贷出去的,并没有收回资金,得等到秋收之后,等农民们用等价的粮食来归还。江百涛那里用了二十万两银子发展水军,又有七万两落进了肖青的腰包,郑氏今年的流水银子消耗很大。

幸运的是郑氏今年与郑芝龙的合作新增了商品销售渠道,尤其是牵涉到向外国出口,所以丝绸、织锦、少数民族工艺品的销量大增,大量的银子从欧洲人的手里流转了回来。朝廷虽然限定欧洲人只能在澳门交易,但郑芝龙可不管这些,他想和什么洋人交易就可以和什么洋人交易,想在哪里的海边交易就在哪里的海边交易,朝廷哪有能力管得了他。

这一来连带着郑氏的少数民族工艺品也非常自由,想卖给哪个国家就卖给哪个国家,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从这一块儿上赚了不少钱,勉强也足以抵消今年巨大的开支。

比较好的消息是,若尔盖黑河牧场的第一批战马,终于养出来了,几年前就开始养的一大堆子小马驹已经成熟,一匹战马的服役年限,往往是两岁到八岁之间,这批战马可以让郑晓路使用六年之久,

以前郑晓路只能从别人手上买马,马匹数量实在有限,现在牧场的第一批战马一出来就是四百匹,加上以前的三百多匹战马,已经可以组成一只七百人的骑马火铳部队,由不得郑晓路兴奋了一下。他赶紧叫杨帆再加大银两投入,一定要把若尔盖黑河牧场的战马再多弄些出来。

江百涛那边也发了个消息过来,说自从打趴了另外的八大水寨,长江上游的水面已被金竹帮,哦,不对,是金竹船运有限公司控制了,无主的小水匪纷纷加入了金竹帮,另外八大水寨的游散逃兵,最终也只能投降加入金竹帮。

江百涛用投降的赵水鬼为副手,花了大笔银子开始建造各种战船,当然,这些船都是以货船的名义来建造的,给重庆知府王行俭使了巨额的贿赂银子,王行俭也就对这些战船睁只眼闭只眼了。

因为在王行俭心里,江百涛本来就是水匪,建些战船来打别的水匪是很正常的事,完全没有想过江百涛已经有了反意。这大明朝的官员们,腐败得真是可怕,连这种东西都可以贿赂得过去。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第五卷 定四川 第七十四章 马祥云归来

第七十四章  马祥云归来

郑晓路派人送信给江百涛,找几个得力的制船匠,赶往盐井卫,建造运煤的大货船,老是用木排运煤也不是个办法,浪费太大。接着又去了封信,让杨帆亲自去送给锦都镖局的肖青,让他派出镖队,去盐井卫将自己的镔铁锭送回到红崖子山来。

自己那点实力,瞄着肖青也没啥意义了,肖青这老狐狸,只怕早就通过一些江湖门道摸了个一清二楚。但这家伙真沉得住气,他只管埋头赚银子,发扬光大他的镖局,别的事一概假装不知道。

打点完这一切,费了不少功夫,还没消停下来,郝孟旋又赶了过来,原来他也在成都府,目前四川的八府一州,都已经建立了郑氏信贷所,农民们可以从郑氏信贷所里贷出肥料票,再拿着肥料票去自己家最近的农业加工厂提取肥料。

这种肥料票是郑氏自己收购的造纸厂制作的纸张,非常厚,也特别白,普通的纸坊短时间内无法仿制,纸张上的印花极其复杂,不用半个时辰休想完全看得清楚,纸中间还有苗族特有的银丝嵌着。郝孟旋笑道:“东家,你看这肥料票如何?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人仿制得出来。”

“嗯嗯,很不错!”郑晓路笑道:“这票每一年收回一次,第二年又重新发放新版,用新的纸张,换新的印花,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防止别人仿制。”

郝孟旋笑道:“这种肥料票现在很热乎,村民们已经开始把它当钱用了。”

郑晓路嘻嘻一笑道:“我知道,回成都来的路上,我已经听一个老农说起了。人们之所以敢把它当钱用,是因为我们郑氏信用好,若是我们失去了信用,这东西就会变成废纸。所以,你一定要保证它的兑换能力,不论何此何地,在任何一个农业加工厂,都要能用这票换到肥料,否则咱们就完蛋了。”

郝孟旋正色道:“这个我一定会严格把关的。”

……

几天之后,西昌城之战的捷报传入成都府。

成都府沸腾……虽然平叛只是朝廷的事,但奢崇明这个家伙不同于普通的叛党,他在天启年间曾经兵围成都,当时成都只有两千守军,那一场成都保卫战打得成都府人人自危,万人空巷。

成都的军民提起奢崇明,无人不是恨得牙咬咬的,听到奢崇明死于东厂档头张子元之手,人人弹冠相庆,街上甚至有人放起了鞭炮。

郑晓路这骚包的家伙,虽然对奢崇明的死没什么好庆祝的,但他喜欢放鞭炮,于是也跑到街上,拿起几大串的鞭炮胡乱点燃,炸得郑府门口纸屑乱飞。

郑府的街对面就是青羊宫,只见一大堆老百姓排着队向青羊宫里走去,人人都念念有词,郑晓路拦住一人问道:“老乡,你们是去拜什么神吗?”

“不是啊,咱们在青羊宫给张子元大人供了个牌位,天天上香祝福他老人家长命百岁!”老乡激动地道:“奢崇明那混球,死得好,死得好啊!张子元大人真英雄啊。”

“我晕!”郑晓路感觉脑门一痛,张子无都快成万家生佛了,唉,傻人有傻福啊。

这一番闹腾显然还不够,又过了几天之后,西昌之战的结果传入了京城。崇祯皇帝大喜,奢崇明在四川闹了九年,闹得天启帝和崇祯帝两代皇帝心烦,这下终于被张子元灭了,那还不好好嘉奖一番么?

他御笔亲题“西国无双”四字匾额,赠送给张子元,另赐万金,封平川候,这一下又是钱,又是爵位,还送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

等张子元慢吞吞地从西昌返回成都时,圣旨早已送到,一大堆奖赏送上来,把张子元乐得差点晕了过去。

张子元这次做人比较厚道,在奏章里大谈猛如虎有多厉害,帮着他打败了多少奢崇明的部下,崇祯皇帝一高兴,把猛如虎这个游击将军,升成了副总兵。猛如虎一身武胆,神力可敌千军,没想到升官的方法却是靠着一包软筋散,一颗大石头,人生际遇风云无常,可见一斑。

没过多久,各路官兵也纷纷从水西赶回了自己的驻地,水西大捷,这些官兵都各有封赏,四川的第一牛人朱燮元、第二名将神弩将张令也陆续回到成都坐镇,四川又开始呈现出一片繁荣安定的景向。

皂莺看着成都府日益安定,忍不住向郑晓路吐槽道:“小马超说得对,我们实在不该去打奢崇明,不合兵法啊,让四川继续乱下去,我们才更有机会。现在各路官兵返回驻地,四川一片安定,我们怎么成得了事?”

这一手确实看上去是昏招,但是别人哪会知道,就在今年的年底,清兵就要又来一次大举入侵,有名的袁崇焕就是在这一次里被杀了,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