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科大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不凡肯定的说:“高句丽该打,该灭,隋炀帝没有做错!”

    大家听了这话,脸色都顿时被吓了一跳,这个时不凡可是公然的在为隋炀帝脱罪啊!如果高句丽该打该灭,那这样隋朝为什么会灭亡了?

    “胡说,如果高句丽该打该灭,那大隋为何会灭亡?”张符问道。

    时不凡回答:“那是因为隋炀帝太过着急了,所以才会如此。不过,高句丽不灭,那我华夏江山危险了。如果不灭亡高句丽,我华夏迟早会被他们蚕食殆尽,最后我会面临一次比五胡乱华更严重的危机。”

    “危言耸听!”张符骂道。

    时不凡却反问:“我危言耸听吗?当年高句丽在大汉时期,他们的疆域是在哪里?而曹操征讨高句丽之后,两晋之后他们再次死灰复燃。然后他们从一个汉江流域,再次复兴起来,最后通过我中原南北对峙到时候,逐步花费了数百年来蚕食了我原来属于大汉的辽东四郡,最后还把疆域扩充到了幽州。接着,他们趁着前隋文帝时期,趁机想要再次蚕食我们的幽州,不过却被隋文帝所打败。”

    “他们数百年以来,不断蚕食我华夏领土,这个是什么意思?每当我中原乱世,他们都会趁机扩张上势力,最后逐步蚕食我华夏领土。然后从大汉时期到现在,已经蚕食掉了我们整个辽东。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他,那他迟早有一天会把我们中原都给蚕食完毕,这样我们如何应对?那个时候,我们恐怕不是要亡国,而是啊哟亡天下了!我正式危言耸听吗?所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高句丽不灭,我中原永无宁日。”

    张符马上怒道:“胡说,一个小国,哪里有那么恐怖?何况,那些土地也都是荒蛮之地,根本没有必要计较的,丢了也就丢了吧!”

    “是啊是啊!一个弹丸小国,如何能够威胁到我泱泱大国,完全是危言耸听了!”“胡扯,完全是胡扯!”……

    大家也都不相信时不凡的这个推测,他们认为这个推测不过是在危言耸听罢了,高句丽目前实力还远不能够和中原相比,怎么可能能蚕食中原呢?他们显然都是认为这个不可能的,他们对于那些外边的小国非常轻视。

    不过,时不凡可以肯定,这个高句丽可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每当中原乱世到时候,他们也都会趁机蚕食中国的土地,最后从汉江流域一步步蚕食到了整个辽东,可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那是穷乡僻壤,认为不值得重视。

    “长孙王妃,我认为高句丽不断蚕食我华夏故地,如果不加以重视,那最后一定是要亡我华夏,那个时候必然会完了。而隋文帝和隋炀帝,一定都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讨伐高句丽的。而我们不能因为前朝的教训,就因此放弃征讨高句丽。当然,征讨高句丽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避免前隋的错误,然后再次造成了我大唐根基动摇。不过,最重要都是一定要灭亡高句丽,不然我中华将会永无宁日!至于某些人所说,那些地方都是荒蛮之地,丢了也就丢了?对于这话,我只有一个说法。我大唐领土虽然广大,可是没有一寸多余的!”

    时不凡不相信李世民看不到这一点,李世民后来力排众议,也要攻打高句丽,那足以说明问题了。哪怕是唐高宗李治时期,也都不断的思考如何灭亡高句丽。恐怕那是因为那些真正的战略家也都看出来了高句丽的用心,认为他们是要蚕食中国。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当然不能够坐视一只猛虎队自己虎视眈眈。所以高句丽必须要灭亡,这个都是为什么中华隋唐好几代皇帝一个接着一个的去征讨高句丽的原因。因为这个高句丽就居心不良,绝对是非常狡诈的。如果忽视了他,那中华大地迟早有一天会被他蚕食干净。

    “长孙王妃,这个人居心不良,实乃罪大恶极!请长孙王妃治罪!”“是啊!长孙王妃,这个家伙该死,他居然为隋炀帝这个昏君暴君解释,这样不是在反叛我大唐吗?”“长孙王妃,这种人绝不能够轻饶!”……

    大家纷纷好像是找到了宣泄的对象,然后开始对时不凡进行抨击,不过时不凡却并不紧张,因为他知道高句丽确实是一个心腹大患。而且从李世民后来的举动来看,他也是要灭高句丽的,这个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了。不管是谁坐在那个皇位,不管是杨坚杨广,还是李世民李治,那也多是要灭高句丽。这个是一个没有办法选择的,换做谁真正一屁股坐到皇位上,那也都是要如此。只要脑子没有进水,那这个灭高句丽的大业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好了,你们都散了吧!”长孙王妃说道。

    大家很快散去,不过那个张符却一脸的得意,显然他认为这次时不凡是在找死,居然为前隋隋炀帝解释。现在任何人都是在骂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一个错误,甚至是隋炀帝的罪名之一,所以他这次认为时不凡是死定了,绝对的死定了。不过时不凡很平静的离开了,并没有任何紧张,显然是他知道接下来自己应该真正都能够进入了这个李世民的法眼里面了。

    长孙王妃拿着这份时不凡的《立马太白第一峰》的诗拿去给了李世民看,李世民非常惊讶。

    “居然还有人敢这么写?”李世民问道。

    而旁边的长孙无忌看到了这个诗句,也都马上问:“王妃,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是这样的……”长孙王妃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

    而李世民听了之后,突然哈哈大笑说:“好好好,真是没有想到,居然还有一个如此大才啊!能够看到这一点,那绝对是大才啊!”

    长孙无忌也都点头说;“秦王,居然有人还能够看到这个高句丽的威胁,那果然是一个大才。天下人都是在骂三征高句丽,可是有谁知道高句丽是我必需要征伐之国呢?高句丽真的不能留啊!”

    “世民,大哥,你们怎么也都如此认为?难道这个时不凡说对了?”长孙王妃问道。

    李世民点头说:“他说对了,因为哪怕是我大唐有朝一日,也都要再次征讨高句丽。只要高句丽一天不灭,那我大唐不会停止这个计划的。”

    “世民,我大唐还要征讨高句丽?”长孙王妃心里面大为着急,因为这个隋朝三征高句丽已经把国家打破了,现在李世民还要征讨高句丽,那这样可是真的要命了。

    长孙无忌马上安抚说:“妹妹,秦王的意思并非像是隋帝那么疯狂,而秦王会做好准备的。不过,这个高句丽是必须要灭的。因为正如这个时不凡所说的,高句丽是我中原的心腹大患,绝对不能留下来的。一旦留下来,他们会逐步蚕食我大唐的领土,最后说不定把我们中原也都蚕食光了。所以,这个高句丽野心不小,绝对不能留着他们了。”

    长孙王妃看到了自己丈夫和哥哥也都如此说,马上意识到了这个时不凡果然是不同。别的人都只是看到了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甚至全盘否定了征讨高句丽的正确性。而他们只是看到了苦难的后果,可是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高句丽也都是必须要灭亡的。如果不灭亡高句丽,那等于是一把悬挂在中原顶上的剑,随时可能掉下来了。

    可是绝大部分人只是看到了那个征讨高句丽带来的后果,然后全盘否定了征讨高句丽的正确性,所以这样是不行的。可是时不凡却看到了这个征讨高句丽的正确性,这样让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都颇为惊讶。

    “能够有如此大局,那果然是不凡啊!”李世民说道。

    旁边的长孙无忌也都说:“是的,能够拥有这种眼光的人,实在不多啊!如果不坐在统领一国的位置上,那恐怕很难看到这个局面。可是他一个普通的书生,也都看到了这个天下大势,这样可真的是让人感觉意外了。他的战略大局,那是实在是太高了。站得高才看得远,这个不稀奇。可是如果站得低,却也都看得远,那绝对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了。”

    “他能看到这些,那绝对是一个厉害的人。他没有被前隋三征高句丽而灭亡的表象所迷惑,而是真正的看到了高句丽的威胁,看到了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是必然的,哪怕换了哪一个帝王也都会如此做的。所以他眼光如此之高,是不错的人才了,稍加雕琢,绝对是一国宰辅之才了!”李世民也都说道。

    可是,李世民话锋一转,马上说:“不过,我倒是对他一句话感觉非常有意思。我大唐虽然领土广大,可是没有一寸多余。有些人自以为那里是荒蛮之地,可是却那也是我华夏祖先留下来的领土,丢了那可是辱没了祖先。当年哪怕是匈奴人的冒顿都知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然后因此对东胡开战。冒顿能够容许东胡人要了他的良马,要了他的阏氏,可是却绝对不允许他们要走土地。这帮家伙,祖先丢失的土地不思考如何收复,甚至开疆拓土,居然认为那里是荒蛮之地就可以随便丢弃,真是岂有此理!这个时不凡,说的话非常合乎我的胃口。”

    “不但眼光很高,并且脾性和我非常合胃口,我倒是想要见见他了!真是没有想到,这次居然有了如此大才,真是难得啊!恐怕,未来也都是一个房玄龄啊!”

    显然,这个李世民是把时不凡当做了一个眼光很高的战略家了。中国古代的战略家可都没有多少,都是青史留名的人了。能够有如此的大局观,能够看到高句丽的威胁的人,在这个时代没有几个啊!很多人都是只是看到了三征高句丽带来隋朝灭亡,甚至很多后世人也都是人为三征高句丽是错的。可是却没有能真正的辩证来看,如果真正的一分为二来看,杨广征讨高句丽的目的没有错,可是方法却错了。杨广错的只是方法,而并非是目的战略。一个庸才只是看到了杨广的方法错了,所以连目的也都否定了。可是一个真正的高明的战略家,看到的却是三征高句丽有他的必然性,所以目的没有错。李世民对于时不凡看到了这一点,也都感觉非常难得了,绝对是一个战略家了。

    长孙王妃想了想,问:“世民,那要不要妾身去通知他,让他来见您?”

    李世民想了想,然后说:“算了,先不见他!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而且我想要看看他是否真的有如此眼光,不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我要考考他。”

    “世民,你打算如何?”长孙王妃问道。

    “让他去修文馆!”李世民说道。

第五章 博学多才校书郎(一)() 
“请问这里是时家吗?”有人问道。

    “请问您是?”时家的老管家福叔问道。

    那个人马上说:“我是吏部的令史,特来时不凡公子来宣读朝廷任命的!”

    “朝廷任命?”福叔突然惊讶了,显然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有朝廷任命。

    “公子,公子,朝廷任命来了!”福叔激动的说道。

    时不凡听到了这话,马上也都感觉有些高兴了,他以为是李世民帮助自己能获得官职了。有了官职,那也就可以有一份铁饭碗,然后可以获得一辈子混饭吃,混福利大好处。谁让自己没有什么理工科的知识,无法搞发明发家致富呢?那他只能够去当官,混口饭吃好了。而现在朝廷任命来了,他以为是那个李世民要选自己当文学馆学士,这样不是很好吗?只要自己获得了文学馆学士的身份,那福利待遇可是很高的。并且能够跟着李世民混一个从龙之功,那接下来足以混吃混喝一辈子了。

    “这个是吏部任命的文书,因秦王殿下保举,说时不凡公子您博学多才,吏部特任命为修文馆校书郎,请您明日去上任!”

    时不凡顿时蒙了,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回事,自己不是去参加那个秦王府的学士的竞选吗?怎么居然获得了一个修文馆校书郎的职位?按照时不凡的记忆,这个修文馆是李渊建立的,作为弘扬文化的一个基础。而这个修文馆负责藏书,并且教导那些高官和皇族的后代,让她们来读书都。李世民登基之后改变成为弘文馆,接着再次因为避讳的原因,变成了崇文馆。而目前修文馆的职位普遍不高,一个修文馆校书郎不过是从九品下的职位。从九品下,是入流的官职最低一档。如果说是七品是芝麻官,那九品可真的是芝麻官中的芝麻官了。居然只是获得了一个九品小官,这样让时不凡非常无语。

    “我不是去竞选秦王府的学士之位吗?怎么会获得一个校书郎?差距也太大了吧?”时不凡问道。

    按照秦王李世民对于那些学士的待遇,秦王府的学士可是能获得五品官员的俸禄和待遇。可是自己去精选,要么也是获得学士之位,要么也就是不能够获得。可是现在虽然获得了,可是不过是一个修文馆校书郎的官职,这个官职太低了,刚刚从九品下。比起自己的想象当中的待遇要差了很多,这个是不是太差了?

    “我不知道,反正这个是秦王保举您的,你是否要接受?”

    “好吧,我接受!”时不凡说道。

    反正时不凡也只是希望混一个官职,然后获得了一个一辈子不愁吃不愁喝的铁饭碗。虽然想要五品官待遇,那是非常困难的。不过目前时不凡也就发挥了一下所谓的阿Q精神,让自己好受一些。品级低一些也就低一些好了,而且是一个负责校书的官,实权不大。品级低实权不大,那也是有好处的,不容易卷入什么政治斗争里面。如果是高级官员,很容易卷入政治斗争,这样也不是时不凡都想要的,他只是希望混口饭吃罢了。

    当时不凡获得了这个校书郎之后,第二天时不凡也都要去上任了。而那个老管家福叔也都是终于整天的让时不凡给自己死去的爹扣头,让他感谢自己亲爹在上天保佑。可是时不凡无语,如果不是自己穿越了,哪里有什么前途啊!不过古人也就这样,什么事情都相信是天命,什么也都相信是祖宗保佑。可是,事实上人类都是要靠自己的,依靠祖宗是靠不住的。

    时不凡来到了大唐太极宫里面,然后准备进行这个修文馆校书郎的官职进行履职。不够时不凡发现这个修文馆在门下省,而门下省是在皇宫里面办公。而自己这个被李世民保举的校书郎也都是在大唐皇宫进行办公,这样算是填字近臣了。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皇帝身边办公,因为在皇帝身边办公,那是容易被皇帝发现,然后说不定皇帝一句话,也都能够让你鸡犬升天了。这个也就是古代的人治罢了,完全靠着统治者一句话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你是新来的校书郎时不凡?虽然你是秦王保举的,可是我们这里最终还是要看你的能耐,不要以为你有秦王的保举,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你明白了吗?”

    时不凡谦虚点头,因为他知道自己刚来这里,官卑职小,在这个皇宫里面随便摘出几个,都是三四品官,千万不要多事。这个时不凡也都非常明白的,他不敢主动的闹腾。虽然自己是靠着李世民的保举这才来任职的,可是目前自己不过是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官,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句话也都可以收拾了自己,让自己被闲置。尤其是他刚来,可不要闹出太多的情况,不然可是要麻烦的。

    “好了,今天那些皇族的皇子和各位皇族的郡王,还有各位公主县主也都要来入学,你去观看一下是如何教学的,到时候你也要去给各位皇子郡王,公主县主们上课!”

    时不凡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校书郎还要兼任老师的职责?自己去给那些皇族上课,这样是不是以后要成为帝师了?如果自己有机会给什么李世民的儿子上课,按以后李世民的儿子当皇帝之后,那自己是不是帝师?

    “可惜,现在未来的唐高宗李治没有出生,不然我也许还真的能成为一代帝师啊!如果有了帝师的名头,那我接下来足以混吃混喝一辈子,永远不用发愁什么财富了。”时不凡想到。

    不过,现在这个唐高宗李治没有出生,而李世民另外的几个皇子,也都出生了,自己也要负责教导他们,这样也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尤其是还要交到一些那些高级官员的后代,这样更是让他有了机会啊!以后这些高级官员的后代,多半也都是要能子承父业,这样也就是人脉啊!有了这个教导他们的经历,那以后他们也都不能够对自己怎么样,毕竟是他们的老师。古代对于师生可是非常严格的,绝对不能够轻易的进行违抗。

    可是,接下来时不凡发现那些皇族的皇子郡王公主县主什么的也都走了进来,准备进行上课学习的时候,时不凡也多不得不感觉无语。这些有些年龄已经十几岁了,有些年龄才不过五六岁,这么多学生混在一个班里面学习,这样能够学到什么东西吗?这个居然连分班教学也都没有如此,更没有按照不同年龄来进行教学,这样岂不是误人子弟吗?要知道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活动都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心里面所想的都不一样,这么一笼统的把他们收到一起,这样肯定是要出乱子的。

    “那个白痴这么制定教学方案的?”时不凡想到。

    很快,开始上课了,然后有人开始讲解那些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些儒家经典,这样让时不凡也都有些郁闷。给这些小孩子说这些,他们能够听得懂吗?时不凡不看好他们。果不其然,那些皇族的子弟一个个也都是在这里进行各自搞小动作,然后各自在这里玩。

    “混账!”讲台上的教师突然喊道。

    那些皇族学生也都被吓了一跳,显然被吓着了。

    “你们这些皇亲国戚,居然如此不学好,不听课,以后你们如何能够为皇族做表率?”马上有一个传统的教师骂道。

    那些皇族也都被吓了一跳,然后纷纷不敢说话。

    可是有一个小女孩突然说:“先生,你说学了这些圣人学问,那一切都能明白了吗?”

    “当然,圣人是无所不知的!”那个老古董说道。

    “先生,你说你能够把这个九连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开吗?”

    “这个……”

    这个老古董却不说话了,因为这个九连环他确实不懂啊!

    “那你还说学会了圣人学问,那一切也都明白了?”小女孩问道。

    那个小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