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世红颜-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日后,诚武太后冷星桓以邢定天回返归冕州祭祀生母懿妃连彬瑶为名,命皇家亲卫队护送邢定天前往归冕州首府——梓京。

跟随邢定天同行的嫔妃,只有淑媛李琢君一人,负责照料皇上的起居。皇后奉雪吟、和妃龙琪都接到了留在鹤平皇宫中的圣旨,却皆是不敢说出反驳之言。坊间生起种种传闻,但在奉胜昌的处理下,没过几日,便平息了下去。

“奉大哥,这是我赏赐给你和竹姬的上等锦缎,既然你今日进宫,我也就不用差人再跑一趟了,你可不要嫌弃我这个妹子懒惰才好啊。”

坐在茶座前,冷星桓亲手将盛满香茶的茶碗递到坐在对面的奉胜昌面前,奉胜昌连忙起身,低头接过茶碗道谢。

“我妹子这样不是折煞了我么?就算你不要我跟你客气,我怎么也得代表自己和阿竹感谢你的赏赐吧。”

“瞧你一脸客套的样子,只要我去了鸣海期间,你把朝中大事替我处理得井井有条,保护好忠严那孩子,我回来之后,还会重赏你太尉府的。”冷星桓一面呷着茶,一面微笑。

奉胜昌有些惊奇,“星桓,你怎么突然这样说?去鸣海?为什么我之前一点消息也没听到?”

“这不是才告诉你么?你看看这封信。”她从袖中取出一纸书信,放到他的面前。

“天寿将军武兆康抱恙?星桓,你是要亲自过去探望老将军?”

“嗯。”

“这不大好吧,你是大平国的太后,如今还是辅佐太子、临朝称制的身份,武将军虽然德高望重,但毕竟是一介诸侯大臣。再说了,武将军也算是我曾经的剑术师傅,即使他身体抱恙,要过去探望的也应该是我,不是吗?”

“奉大哥,你难道忘了那天在偏殿,我和大臣们商量的话题?”

“你是说……关于西海远征?”奉胜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九十五章 王者之道(二)
前不久,他才从远洋航海的大臣处得知西海的礁石乱堆后面可能别有洞天,悄悄上报给冷星桓。谁知冷星桓听闻这个消息,竟突然大喜,倘若西海果真存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她希望与西国通商,如果对方拒绝,她自然又能衍生出发动战争的理由。

“那么您之所以亲自去探望武将军,是想在他那里寻求能打通去西国之路的方法了?”

“没错,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对西海的神秘世界产生过疑问,现在得到那边可能存在国度的消息,我就有了那样的打算。奉大哥,你也知道,通往西海的海路上,到处是礁石和险滩,自前霓月公国建立百年之久,也没有人去过那个地方,只有一去不复返的人。而央改还在的时候,曾经和武将军共同研制过可以在水下爆炸的水雷,我想要打通那条道路,我们需要大量的水雷,还得将它的威力大大增强才行。因此,我需要武将军的大力协助,必须去一趟鸣海。”冷星桓微微颔首,眼中目光诡异地流转,显得愈发深不可测。

“可是……即使你要去武将军那里,我担心我没办法担起暂时代理国政的重任,真是深感惶恐。”奉胜昌低下头,似乎想要婉言谢绝她的好意。

“还跟我客套?喏,我对你的信任有多少,你应该非常明白才对,就连震洲当年,也视你为亲兄弟,我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就算是为了我,你也该做好这件事,可别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期望啊。”冷星桓笑着打断他的话,将右手轻轻地放在了他的肩上。

奉胜昌离开宣泽宫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他忽然想起还未去皇后殿看女儿,于是到了后宫大门前,又折了回去。

奉雪吟正坐在窗前收拾刺绣好的荷包,见父亲前来,只是淡淡地叫了声“爹”,径自又低下头做手里的活儿,一脸无精打采。

“唉,可怜的吟儿,还在为皇上离开鹤平去梓京的那件事伤怀?与其天天在这后宫中黯然神伤,倒不如带着小公主多回家看看,你娘可是很想念你呢。”

奉胜昌瞧着女儿的神色不大对劲,故意说了些试探的言语,一面又将冷星桓赏赐的锦缎放到她面前。

“你看,这些都是太后赏赐给我们家的,她知道你跟你娘喜欢什么款式,真是对我们奉家体贴入微。”

谁料奉雪吟抬起头,竟用一种微带憎恶的目光直盯着父亲的脸。

“怎么了?皇后娘娘,就算是为父说错了话,你也不用拿这种像看仇人一样的眼光看着我吧?”奉胜昌从未见过她如此模样,心中不禁惊异。

奉雪吟的眉梢忽然扬起,却又立刻闭上了双眼,睁开之际,望着父亲露出苦涩的笑容。“爹,现在的您,到底还是从前那个让我又敬又爱的爹吗?”

“吟儿,你……你怎么这样说呢?”

“我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您告诉我,哪里才是我的家?太尉府吗?有陛下在的地方,才是我真正的家,自从我嫁给陛下那天起,我就已经这样认为了,我和陛下海誓山盟过,不管发生什么事,我跟他都要在一起,永不分离。可是现在,陛下他在哪里呢?我夜里被恶梦惊醒的时候,却触不到他的温暖……而这一切,到底是谁造成的?母后娘娘吗?不,我不得不逼自己相信,那个拆散我家的人,就是我的亲生父亲……爹,您还能在我面前坦然说出您跟以前一样疼爱我吗?”

奉胜昌见女儿的反应越来越激动,连忙掩上殿门,拉着奉雪吟的手到茶座前坐下,皱起眉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爹呢?不仅是太后,从前的武皇帝也对我们奉家甚为关照,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奉旨行事,这样也是为了我们的家门更盛,难道不是吗?爹知道你对陛下情深意重,可你也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你不单是我奉家的独生女儿,更是这个国家母仪天下的皇后。但陛下近年来身体不适,你那边一直也没有传来好消息,现在陛下只跟和妃娘娘生下了太子,你和李淑媛生的都是公主。吟儿啊,你究竟明不明白爹的一片苦心?”

“爹,我怎么会不明白?您是担心如果问题并不出在陛下身上,而是出在我身上,我这个皇后迟早失去地位,您不也就跟着失去地位了吗?如今太后要启程去鸣海探望武将军,不是您留在京城进一步把持朝政的大好机会?”奉雪吟脸上露出了极其罕见的冷笑,她凝望着父亲的那种眼神,仿佛对着一个陌生人。

“好,就当你所说的都是对的,为父也不再向你辩解什么。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明白,你爹的决定没有错,我所做的所有事都是出于对这个国家和太后的一片忠义。”奉胜昌无奈地叹了口气,松开女儿的手,转身朝门口走去。

父亲冷漠的话语,听得奉雪吟心如刀割,奉胜昌离去的时候,连锦缎也忘记了带走,去得太匆匆,也去得心痛。年轻的皇后忍不住掉下泪来,双眼却凝视着同一个方向,好像不会眨动了。或许此刻,她只能向老天祈祷,她的老父亲果真会对得起“忠义将军”的称号,可是,强烈的不安感却在心头久久不能挥散,紊乱如麻……

前南国瀚澜都城,今日的鸣海郡城中,天寿将军武兆康已经提前得知冷星桓要亲自驾临他府邸的消息。自从将瀚澜收复为大平国土地之后,老人明显发觉自己的身子骨大不如前,如今出行,还得拄上一根拐杖。

或许人一上了九旬之龄,也该感到满足,武兆康如此想着。老武家自当年侍奉巨鹘司徒家以来,便是满门忠烈,他已经多次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心志十分坚韧。然而,他最近却发觉自己即将到达听天命的时刻,不觉感到有些寂寞,倘若在那时候到来之前能见上冷星桓一面,也许就相当于最后的安慰。

第九十五章 王者之道(三)
“一袭昏黄,

染尽西风。”

武兆康记得自己投靠梵灵,与邢震洲“立剑结襟”的时候,回望巨鹘都城大墚之际,曾发出感叹,作了这一组俳句。此时人到天年,已近黄昏,是否也能道出这样的句子,当成辞世之作呢?天下终于回归太平,但不久后,冷星桓又要前来拜访他,绝不只是探病那样简单,他早早便有所猜测。

次日下午,冷星桓到达鸣海城郡守府,身边并没有带上庞大的亲兵队伍,只有南雁公主邢定玉、二十几个侍卫和蓝儿在旁。并且,她还穿着简朴的微服,仿佛是武兆康多年未见的朋友一般,简简单单就在府上住了几天,一面让跟随她从鹤平来的太医为老人诊病开方,甚是热情。

“太后此次亲临寒舍,应该不只是探病吧,若有旨意,请您吩咐,只要老臣这口气还没有落下去,还是能替您完成使命的,您可一定要相信啊。”武兆康坐在茶座前面,正对冷星桓说笑,两人还是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倾心谈话,丝毫没有觉得拘束。

冷星桓虽然身为大平国太后,但武兆康是她最为敬重的老将,暂时抛开太后的身份,她仍将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并给予礼遇。武兆康府中的下人们见太后如此,皆是感动。

“老将军,其实我想了很久,本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对你开这个口,但央改不在了,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最熟悉水雷的制造,真是惭愧。”她说着,将自己前来鸣海的真正目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武兆康。

武兆康听罢,心中一亮,他本以为冷星桓是要发动战争,但听说是要改良水雷来炸毁阻挡住西海的礁石,他不禁再次对她的智慧产生了敬佩。然而,对于她将奉胜昌留在鹤平暂时代为听政和让邢定天去梓京之事,依旧没有因为对方太后的尊贵身份就对她点头表示赞同。

“那件事……连你也觉得是我做错了吗?”

“太后,请恕臣斗胆,若说您的失策,并不是因为您将陛下送到了梓京,而是在这之后让太尉留在鹤平听政。”

“这怎么说?”

“胜昌在臣这里学过几年的武艺,想必您也很清楚。他不但有着一身好本领,也有一副聪明的头脑,并且悟性极高,很快便掌握了我骤雪剑法的要诀,连我都忍不住惊叹。可是,老臣认为一个太过聪明的人,一旦爬到了权力的巅峰,往往会迷失自我,就算胜昌是您的义兄,恐怕也难免不走上歧途。您真是不该给他如此大的权力,这搞不好会害了陛下啊!”

“老将军,请你放心,我承认之前的确是我一意孤行,但自从我坐上海船,决定过来时,就把握住了这件事的分寸。我想你应该也没有忘记,大平国的江山是当年震洲和我共同打下的,我就算是上了年纪犯糊涂,也不会糊涂到底。而我现在更关注的是怎样和西国打通联系的道路,因此,我必须要你助我一臂之力。我希望我回到鹤平之后,会看到一个更加崭新的国度。”

窗外,吹过阵阵海风,窗纸也在呼呼作响。偏厅中却异常安静,站在外面的人,没有任何人听见冷星桓在里面与老人谈了些什么,蓝儿情不自禁握住手中的丝帕,朝着海那边的夕阳深深吸了口气。

“什么,你说这是海慧托姜瑾从鸣海送回来的密信?”

当身在归冕州梓京托“祭母”之由、实则过着郁闷生活的邢定天从李淑媛手中接到一封揉皱了的书信时,听见她所说的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清晰记得郁隆合战前,姜瑾曾经送给他三个草囊,但小和尚海慧却仍旧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拆开书信来看,原来大平军当年与瀚澜一战,海慧正好游历到鸣海战场附近,听说了水雷之事,似乎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最近他又游历到鸣海,正好听说郡守武兆康拖着一副老胳膊老腿,还尽心尽力和冷星桓共同研究水雷,便干脆送了封信给姜瑾,让他转呈陛下。

“陛下,这次臣妾还给你带了一个人来。”李淑媛屏退了一群侍卫、宫女,又到门前张望了一阵,掩上行宫的房门,悄悄对邢定天道。

邢定天一时没能明白她的意思,仔细一看,宫中却还站着一个侍卫。在李淑媛的示意下,那侍卫缓缓抬起头,邢定天不禁惊喜地低呼出声:“姜瑾,原来是你!”

“小人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姜瑾红着脸,连忙下拜,好像在为自己之前的伪装感到万分惭愧。

“瞧你这模样,都在那里站了那么久,现在来跟朕行大礼,你不觉得这样很滑稽吗?”

邢定天上前亲自扶着他的肩膀,让姜瑾平身。看见这张久违的面孔,他如同见到了最亲的人一样兴奋,而且,他甚至有种感觉,姜瑾此次通过李淑媛的帮助,亲自冒险前来见他,必定会给他带来不寻常的重要消息和主意。

“陛下,您方才已经看完海慧的信,一定也明白了太后去到鸣海探望武将军的真正原因吧。”

“没错,可是朕还是无法接受母后的做法,即使真有西国的存在,即使她是想打开通往西国的航路,但准备这项浩大的工程,定会劳民伤财。朕不想让百姓们对这个国家感到失望,说大平国邢家变成了让百姓受苦的罪魁祸首。”提到母亲,邢定天的意志非常坚决,尤其是面对姜瑾,他希望这个年轻的谋士能帮助他,让他摆脱目前的困境。

“请陛下不要轻易就下出定论,听小人一言好么?”

姜瑾恭敬朝他又施了一礼,声音放得更低。

“其实小人前些天已经发现,最近太尉大人的举动有些不大寻常。”

“太尉果真有异动吗?”邢定天蹙起眉头,他如今所想要知道的正是这一类的消息。

姜瑾轻轻点了点头,“虽然太尉大人目前仍然按照太后的旨意,发展手工作坊和农业、商业,还在实行减轻农人们赋税的计划,可他私下里似乎经常在京城中走访众大臣的官邸。”

第九十六章 九郡乱影。前篇(一)
 ◆君王的使命,绝非一日便能领会,不同于得天下者,而是守住江山的人,必定要学会用长久的时日去悟出“责任”二字的深刻含义。在历史涌动的暗流里,我就是如此这般,一直在寻找那个从前始终看不清晰的目标,我亦只能用自己的双手拨开那层云雾,看见黑云背后那一缕明亮的阳光,并紧紧将它握在手心。◆

自从姜瑾秘密晋见邢定天那日后,奉胜昌在鹤平的一举一动已然变成年轻的皇帝最为关注之事。

不过五日,影破慕容阴云又从姜瑾那里带来信函,邢定天得知奉胜昌正在私自用太尉府的财物犒赏曾经在郁隆合战中立过功劳的武将和他们的家人。不论功劳大小,奉胜昌似乎都表现得异常大方,越是觉得自己的功劳微不足道的人,越是对他感激涕零,有人还干脆说太尉大人是他们的再生父母,愿赴汤蹈火为其效犬马之劳。

邢定天对奉胜昌此举甚是反感,但他同样非常清楚,梓京行宫的周围,也有奉胜昌的眼线,他之前见姜瑾的事没有被发现,已实属幸运。他很想趁母亲不在京城的时候,自己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可机会迟迟也找不到,纵然姜瑾曾经答应要替他出谋划策,他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最近两天,他再次接到姜瑾送来的密信,奉胜昌对“功臣”们的犒赏竟还没停止,势头反而更盛。而这两日仿佛和前几天的情况有些不大相同,邢定天意外地发现,奉胜昌所犒赏的臣子们都是武官,竟然连一个文臣也没有,不由诧异。他于是再命慕容阴云前去查探,得到的回应是——六司似乎在私下里被分成了两派,其中国务司、军务司、刑令司已完全在奉胜昌的掌控之下,而财政司、民政司、建业司和礼艺司的四位尚书大臣皆是文官,他们也曾帮助过百姓从蟾州往西南方向转移,但接到太尉要给赏赐的消息,不是婉言谢绝,就是犹豫不决。

“莫非和母后站在一线的大臣,并不全是和太尉同一个鼻孔出气的?这其中究竟还暗藏着什么玄机?”邢定天望着火盆里正在被烧成黑灰的书信,手托下巴,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太平的表象,本就不是绝对,如同平静的海面给人安全的感觉,下面却隐藏着漩涡和看不见的乱流。邢定天忽然想起了冷星桓的话,母亲曾告诉他,就是因为乱世在某个时代长期存在过,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将一切事端演变成争斗,只是激烈程度不同罢了。

“母后,您从前常说我不够成熟,可现在,我想我终于找到了自己身为君主所要追求的目标……我想改变人们的那种习惯,即使我知道这非常之难,也不会再去后悔。”

不知是不是老天看到了他的一片至诚,也发现了这位皇帝在逐渐成长,几日后,宫女从荔园带来好消息,李淑媛有了身孕,本以为自己从此不能再诞生子嗣的邢定天惊喜得几乎掉了眼泪。

然而,自从得知李淑媛又有了身孕之后,邢定天迅速对随侍的宫女和太医下达了缄口令,并暗地里让慕容阴云盯着这几人,消息终究没有被奉胜昌的耳目所察觉。

邢定天去生母连彬瑶的灵堂上了三炷香,希望母亲在天之灵能保佑李淑媛此次生下儿子。如果愿望能变成现实,那么即使身在鹤平的太子忠严遭遇变故,在梓京还会存在另一线希望。

正当鹤平与梓京两座城中皆是暗流涌动之际,东南的烈洛州却仍如往常一般平静。

归海夕鸥早已习惯了“大平国王妃”的生活,在邢定国的爱护下,近年来都生活得十分幸福,而她也终于完全解除了对大平人的警惕,放心将儿子忠升交给婆母兰格抚养。兰格觉得颇是欣慰,前不久还向苍龙神祈愿,希望儿子和儿媳妇能接续生下更多的后嗣。

邢定国不同于兄长邢定天,他生性豪放,不爱受拘束,生活在烈洛大草原上,他一直都感觉比住在京城要舒适。他与夕鸥如今更像是一对寻常百姓家的夫妇,能不参与国政,过着平静的日子,他更生惬意。不过,这天刚和百姓们一同放牧回来,帐篷中却多了一个陌生的小伙子,正微笑着站在那里,似乎已经等了他多时。

“殿下,这小子说他姓姜,是从梓京来的。”一个侍卫在旁禀报。

“行了,你们都退下吧。”

邢定国一听到“梓京”二字,心中不由一怔,忙屏退了帐篷前所有的侍卫,示意来人跟着他走进内帐。

“你说你是从梓京来的,莫非是……”

“淳王殿下,不瞒您说,是陛下派小人秘密前来雁口的,陛下希望您能帮助他,将大平国政权从太尉大人手中夺回,重新由邢氏掌权听政。”

姜瑾此言一出,邢定国不禁觉得心中的血液像是猛烈翻搅了几下。自从邢定天被送去梓京后,他不是没有想象过兄长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以为邢定天还要继续忍下去,不料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一日。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