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3隋书-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汉书》九十五卷本一百卷,晋秘书监袁山松撰。 
  《后汉书》九十七卷宋太子詹事范晔撰。 
  《后汉书》一百二十五卷范晔本,梁剡令刘昭注。 
  《后汉书音》一卷后魏太常刘芳撰。 
  《范汉音训》三卷陈宗道先生臧竞撰。 
  《范汉音》三卷萧该撰。 
  《后汉书赞论》四卷范晔撰。 
  《汉书缵》十八卷范晔撰。梁有萧子显《后汉书》一百卷,王韶《后汉林》二百卷,韦阐《后汉音》二卷,亡。 
  《魏书》四十八卷晋司空王沈撰。 
  《吴书》二十五卷韦昭撰。本五十五卷,梁有,今残缺。 
  《吴纪》九卷晋太学博士环济撰。晋有张勃《吴录》三十卷,亡。 
  《三国志》六十五卷叙录一卷,晋太子中庶子陈寿撰,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注。 
  《魏志音义》一卷卢宗道撰。 
  《论三国志》九卷何常侍撰。 
  《三国志评》三卷徐众撰。梁有《三国志序评》三卷,晋著作佐郎王涛撰,亡。 
  《晋书》八十六卷本九十三卷,今残缺。晋著作郎王隐撰。 
  《晋书》二十六卷本四十四卷,讫明帝,今残缺。晋散骑常侍虞预撰。 
  《晋书》十卷未成,本十四卷,今残缺。晋中书郎硃凤撰,讫元帝。 
  《晋中兴书》七十八卷起东晋。宋湘东太守何法盛撰。 
  《晋书》三十六卷宋临川内史谢灵运撰。 
  《晋书》一百一十卷齐徐州主簿臧荣绪撰。 
  《晋书》十一卷本一百二卷,梁有,今残缺。萧子云撰。 
  《晋史草》三十卷梁萧子显撰。梁有郑忠《晋书》七卷,沈约《晋书》一百一十一卷,庾铣《东晋新书》七卷,亡。 
  《宋书》六十五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 
  《宋书》六十五卷齐冠军录事参军孙严撰。 
  《宋书》一百卷梁尚书仆射沈约撰。梁有宋大明中所撰《宋书》六十一卷,亡。 
  *********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 子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 
  《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 
  《公孙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 
  《孟子》十四卷齐卿孟轲撰,赵岐注。 
  《孟子》七卷郑玄注。 
  《孟子》七卷刘熙注。梁有《孟子》九卷,綦毋邃撰,亡。 
  《孙卿子》十二卷楚兰陵令荀况撰。梁有王孙子一卷,亡。 
  《董子》一卷战国时董无心撰。 
  《鲁连子》五卷、录一卷鲁连,齐人,不仕,称为先生。 
  《新语》二卷陆贾撰。 
  《贾子》十卷录一卷。汉梁太傅贾谊撰。 
  《盐铁论》十卷汉庐江府丞桓宽撰。 
  《新序》三十卷录一卷。刘向撰。 
  《说苑》二十卷刘向撰。 
  《扬子法言》十五卷、解一卷扬雄撰,李轨注。梁有《扬子法言》六卷,侯苞注。亡。 
  《扬子法言》十三卷宋衷注。 
  《扬子太玄经》九卷宋衷注。梁有《扬子太玄经》九卷,扬雄自作章句,亡。 
  《扬子太玄经》十卷陆绩、宋衷注。 
  《扬子太玄经》十卷蔡文邵注。梁有《扬子太玄经》十四卷,虞翻注;《扬子太玄经》十三卷,陆凯注;《扬子太玄经》七卷,王肃注。亡。 
  《桓子新论》十七卷后汉六安丞桓谭撰。 
  《潜夫论》十卷后汉处士王符撰。梁有王逸《正部论》八卷,后汉侍中王逸撰;《后序》十二卷,后汉司隶校尉应奉撰,《周生子要论》一卷,录一卷,魏侍中周生烈撰。亡。 
  《申鉴》五卷荀悦撰。 
  《魏子》三卷后汉会稽人魏朗撰。梁有《文检》六卷,似后汉末人作,亡。 
  《牟子》二卷后汉太尉牟融撰。 
  《典论》五卷魏文帝撰。 
  《徐氏中论》六卷魏太子文学徐干撰,梁目一卷。 
  《王子正论》十卷王肃撰。梁有《去伐论集》三卷,王粲撰。亡。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梁有《新书》五卷,王基撰;《周子》九卷,吴中书郎周昭撰。亡。 
  《顾子新语》十二卷吴太常顾谭撰。《通语》十卷,晋尚书左丞殷兴撰;《典语》十卷、《典语别》二卷,并吴中夏督陆景撰。亡。 
  《谯子法训》八卷谯周撰。梁有《谯子五教志》五卷,亡。 
  《袁子正论》十九卷袁准撰。梁又有《袁子正书》二十五卷,袁准撰;《孙氏成败志》三卷,孙毓撰;《古今通论》二卷,王婴撰;《蔡氏化清经》十卷,松滋令蔡洪撰;《通经》二卷,晋丞相从事中郎王长文撰。 
  《新论》十卷晋散骑常侍夏侯湛撰。梁有《杨子物理论》十六卷,《杨子大元经》十四卷,并晋徵士杨泉撰;《新论》十卷,晋金紫光禄大夫华谭撰;《梅子新论》一卷。亡。 
  《志林新书》三十卷虞喜撰。梁有《广林》二十四卷,又《后林》十卷,虞喜撰;《干子》十八卷,干宝撰;《闳论》二卷,晋江州从事蔡韶撰;《顾子》十卷,晋扬州主簿顾夷撰。亡。 
  《要览》十卷晋郡儒林祭酒吕竦撰。 
  《正览》六卷梁太子詹事周舍撰。梁有《三统五德论》二卷,曹思文撰,亡。 
  《诸葛武侯集诫》二卷 
  《众贤诫》十三卷 
  《女篇》一卷 
  《女鉴》一卷 
  《妇人训诫集》十一卷 
  《娣姒训》一卷 
  《曹大家女诫》一卷 
  《贞顺志》一卷 
  右六十二部,五百三十卷。通计亡书,合六十七部,六百九卷。 
  儒者,所以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其大抵本于仁义及五常之道,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咸由此则。《周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人,其四曰儒是也。其后陵夷衰乱,儒道废阙。仲尼祖述前代,修正六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至于战国,孟轲、子思、荀卿之流,宗而师之,各有著述,发明其指。所谓中庸之教,百王不易者也。俗儒为之,不顾其本,苟欲哗众,多设问难,便辞巧说,乱其大体,致令学者难晓,故曰“博而寡要”。 
  《鬻子》一卷周文王师鬻熊撰。 
  《老子道德经》二卷周柱下史李耳撰。汉文帝时河上公注。梁有战国时河上丈人注《老子经》二卷,汉长陵三老丘望之注《老子》二卷,《汉》徵士严遵注《老子》二卷,虞翻注《老子》二卷,亡。 
  《老子道德经》二卷王弼注。梁有《老子道德经》二卷,张嗣注;《老子道德经》二卷,蜀才注。亡。 
  《老子道德经》二卷钟会注。梁有《老子道德经》二卷,晋太傅羊祜解释;《老子经》二卷,东晋江州刺史王尚述注;《老子》二卷,晋郎中程韶集解;《老子》二卷,邯郸氏注;《老子》二卷,常氏传;《老子》二卷,孟氏注;《老子》二卷,盈氏注。亡。 
  《老子道德经》二卷、音一卷晋尚书郎孙登注。 
  《老子道德经》二卷刘仲融注。梁有《老子道德经》二卷,巨生解;《老子道德经》二卷,晋西中郎将袁真注;《老子道德经》二卷,张凭注;《老子道德经》二卷,释惠琳注;《老子道德经》二卷,释惠严注;《老子道德经》二卷,王玄载注。亡。 
  《老子道德经》二卷卢景裕撰。 
  《老子音》一卷李轨撰。梁有《老子音》一卷,晋散骑常侍戴逵撰,亡。 
  《老子》四卷梁旷撰。 
  《老子指归》十一卷严遵注。 
  《老子指趣》三卷蠙丘望之撰。 
  《老子义纲》一卷顾欢撰。梁有《老子道德论》二卷,何晏撰;《老子序决》一卷,葛仙公撰;《老子杂论》一卷,何、王等注;《老子私记》十卷,梁简文帝撰;《老子玄示》一卷,韩壮撰;《老子玄谱》一卷,晋柴桑令刘遗民撰;《老子玄机》三卷,宗塞撰;《老子幽易》五卷,又《老子志》一卷,山琮撰。亡。 
  《老子义疏》一卷顾欢撰。梁有《老子义疏》一卷,释慧观撰,亡。 
  《老子义疏》五卷孟智周私记。 
  《老子义疏》四卷韦处玄撰。 
  《老子讲疏》六卷梁武帝撰。 
  《老子义疏》九卷戴诜撰。 
  《老子节解》二卷 
  《老子章门》一卷 
  《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录》十卷,亡。 
  《鹖冠子》三卷楚之隐人。 
  《列子》八卷郑之隐人列御寇撰,东晋光禄勋张湛注。 
  《庄子》二十卷梁漆园吏庄周撰,晋散骑常侍向秀注。本十二卷,今阙。梁有《庄子》十卷,东晋议郎崔撰注,亡。 
  《庄子》十六卷司马彪注。本二十一卷,今阙。 
  《庄子》三十卷、目一卷晋太傅主簿郭象注。梁《七录》三十三卷。 
  《集注庄子》六卷梁有《庄子》三十卷,晋丞相参军李赜注;《庄子》十八卷,孟氏注,录一卷。亡。 
  《庄子》音一卷李轨撰。 
  《庄子音》三卷徐邈撰。 
  《庄子集音》三卷徐邈撰。 
  《庄子注音》一卷司马彪等撰。 
  《庄子音》三卷郭象撰。梁有向秀《庄子音》一卷。 
  《庄子外篇杂音》一卷 
  《庄子内篇音义》一卷 
  《庄子讲疏》十卷梁简文帝撰。本二十卷,今阙。 
  《庄子讲疏》二卷张讥撰,亡。 
  《庄子讲疏》八卷 
  《庄子文句义》二十八卷本三十卷,今阙。梁有《庄子义疏》十卷,又《庄子义疏》三卷,宋处士王叔之撰,亡。 
  《庄子内篇讲疏》八卷周弘正撰。 
  《庄子义疏》八卷戴诜撰。 
  《南华论》二十五卷梁旷撰,本三十卷。 
  《南华论音》三卷 
  《庄成子》十二卷梁有《蹇子》一卷,今亡。 
  《玄言新记明庄部》二卷梁澡撰。 
  《守白论》一卷 
  《任子道论》十卷魏河东太守任嘏撰。梁有《浑舆经》一卷,魏安成令桓威撰,亡。 
  《唐子》十卷吴唐滂撰。梁有《苏子》七卷,晋北中郎参军苏彦撰;《宣子》二卷,晋宜城令宣舒撰;《陆子》十卷,陆云撰。亡。 
  《杜氏幽求新书》二十卷杜夷撰。 
  《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葛洪撰。梁有《顾道士新书论经》三卷,晋方士顾谷撰,亡。 
  《孙子》十二卷孙绰撰。 
  《符子》二十卷东晋员外郎符朗撰。梁有《贺子述言》十卷,宋太学博士贺道养撰;《少子》五卷,齐司徒左长史张融撰;梁有《养生论》三卷,嵇康撰;《摄生论》二卷,晋河内太守阮侃撰;《无宗论》四卷,《圣人无情论》六卷。亡。 
  《夷夏论》一卷顾欢撰。梁二卷。梁又有《谈众》三卷,亡。 
  《简文谈疏》六卷晋简文帝撰。 
  《无名子》一卷张太衡撰。 
  《玄子》五卷 
  《游玄桂林》二十一卷、目一卷张讥撰。 
  《广成子》十三卷商洛公撰。张太衡注,疑近人作。 
  右七十八部,合五百二十五卷。 
  道者,盖为万物之奥,圣人之至赜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夫阴阳者,天地之谓也。天地变化,万物蠢生,则有经营之迹。至于道者,精微淳粹,而莫知其体。处阴与阴为一,在阳与阳不二。仁者资道以成仁,道非仁之谓也;智者资道以为智,道非智之谓也;百姓资道而日用,而不知其用也。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其玄德深远,言象不测。先王惧人之惑,置于方外,六经之义,是所罕言。《周官》九两,其三曰师,盖近之矣。然自黄帝以下,圣哲之士,所言道者,传之其人,世无师说。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下士为之,不推其本,苟以异俗为高,狂狷为尚,迂诞谲怪而失其真。 
  《管子》十九卷齐相管夷吾撰。 
  《商君书》五卷秦相卫鞅撰。梁有《申子》三卷,韩相申不害撰,亡。 
  《慎子》十卷战国时处士慎到撰。 
  《韩子》二十卷、目一卷韩非撰。梁有《晁氏新书》三卷,汉御史大夫晁错撰,亡。 
  《正论》六卷汉大尚书崔寔撰。梁有《法论》十卷,刘邵撰;《政论》五卷,魏侍中刘暠撰;《阮子正论》五卷,魏清河太守阮武撰。亡。 
  《世要论》十二卷魏大司农桓范撰。梁有二十卷。又有《陈子要言》十四卷,吴豫章太守陈融撰;《蔡司徒难论》五卷,晋三公令史黄命撰。亡。 
  右六部,合七十二卷。 
  法者,人君所以禁淫慝,齐不轨,而辅于治者也。《易》著“先生明罚饬法”,《书》美“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周官》,司寇“掌建国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司刑“以五刑之法,丽万民之罪”是也。刻者为之,则杜哀矜,绝仁爱,欲以威劫为化,残忍为治,乃至伤恩害亲。 
  《邓析子》一卷析;郑大夫。 
  《尹文子》二卷尹文,周之处士,游齐稷下。 
  《士品》一卷魏文帝撰。梁有《刑声论》一卷,亡。 
  《人物志》三卷刘邵撰。梁有《士纬新书》十卷,姚信撰,又《姚氏新书》二卷,与《士纬》相似;《九州人士论》一卷,魏司空卢毓撰;《通古人论》一卷。亡。 
  右四部,合七卷。 
  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春秋传》曰:“古者名位不同,节文异数。”《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周官》,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辩其名物之类”,是也。拘者为之,则苛察缴绕,滞于析辞而失大体。 
  《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 
  《隋巢子》一卷巢,似墨翟弟子。 
  《胡非子》一卷非,似墨翟弟子。梁有《田俅子》一卷,亡。 
  右三部,合一十七卷。 
  墨者,强本节用之术也。上述尧、舜、夏禹之行,茅茨不翦,粝粱之食,桐棺三寸,贵俭兼爱,严父上德,以孝示天下,右鬼神而非命。《汉书》以为本出清庙之守。然则《周官》宗伯“掌建邦之天神地禋人鬼”,肆师“掌立国祀及兆中庙中之禁令”,是其职也。愚者为之,则守于节俭,不达时变,推心兼爱,而混于亲疏也。 
  《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梁有《补阙子》十卷,《湘东鸿烈》十卷,并元帝撰。亡。 
  《鬼谷子》三卷乐一注。 
  右二部,合六卷。 
  从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汉书》以为本出行人之官,受命出疆,临事而制。故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周官》,掌交“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万姓之聚,导王之德意志虑,使辟行之,而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谕以九税之利,九仪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是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邦乱家。 
  《尉缭子》五卷梁并录六卷。尉缭,梁惠王时人。 
  《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其九篇亡,魏黄初中续。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秦相吕不韦撰,高诱注。 
  《淮南子》二十一卷汉淮南王刘安撰,许慎注。 
  《淮南子》二十一卷高诱注。 
  《论衡》二十九卷后汉徵士王充撰。梁有《洞序》九卷、录一卷,应奉撰,亡。 
  《风俗通义》三十一卷录一卷。应劭撰。梁三十卷。 
  《仲长子昌言》十二卷录一卷。汉尚书郎仲长统撰。 
  《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梁有《笃论》四卷,杜恕撰;《刍荛论》五卷,钏会撰;梁有《诸葛子》五卷,吴太傅诸葛恪撰。亡。 
  《傅子》百二十卷晋司隶校尉傅玄撰。《默记》三卷,吴大鸿胪张俨撰。《裴氏新言》五卷,吴大鸿胪裴玄撰。梁有《新义》十八卷,吴太子中庶子刘褵撰;《析言论》二十卷,晋议郎张显撰;《桑丘先生书》二卷,晋征南军师杨伟撰。亡。 
  《时务论》十二卷杨伟撰。梁有《古世论》十七卷,《桓子》一卷;《秦子》三卷,吴秦菁撰;《刘子》十卷,《何子》五卷。亡。 
  《立言》六卷苏道撰。梁有《孔氏说林》二卷,孔衍撰,亡。 
  《抱朴子外篇》三十卷葛洪撰。梁有五十一卷。 
  《金楼子》十卷梁元帝撰。 
  《博物志》十卷张华撰。 
  《张公杂记》一卷张华撰。梁有五卷,与《博物志》相似,小小不同。又有《杂记》十卷,何氏撰,亡。 
  《杂记》十一卷张华撰。梁有《子林》二十卷,孟仪撰。亡。 
  《广志》二卷郭义恭撰。 
  《部略》十五卷 
  《博览》十三卷 
  《谏林》五卷齐晋陵令何翌之撰。 
  《述政论》十三卷陆澄撰。 
  《古今注》三卷崔豹撰。 
  《古今训》十一卷张显撰。 
  《古今善言》三十卷宋车骑将军范泰撰。 
  《善谏》二卷宋领军长史虞通之撰。 
  《缺文》十三卷陆澄撰。 
  《政论》十三卷陆澄撰。 
  《记闻》二卷宋后军参军徐益寿撰。 
  《新旧传》四卷 
  《释欲语》八卷刘霁撰。 
  《称谓》五卷后周大将军卢辩撰。 
  《备遗记》三卷 
  《纂要》一卷戴安道撰,亦云颜延之撰。 
  《方类》六卷 
  《俗说》三卷沈约撰。梁五卷。 
  《杂说》二卷沈约撰 
  《袖中记》二卷沈约撰。 
  《袖中略集》一卷沈约撰。 
  《珠丛》一卷沈约撰。 
  《采璧》三卷梁中书舍人庾肩吾撰。 
  《物始》十卷谢吴撰。 
  《宜览》二十二卷 
  《玉府集》八卷 
  《鸿宝》十卷 
  《显用》九卷 
  《坟典》三十卷卢辩撰。 
  《玉烛宝典》十二卷著作郎杜台卿撰。 
  《典言》四卷后魏人李穆叔撰。 
  《典言》四卷后齐中书郎荀士逊等撰。 
  《补文》六卷 
  《四时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