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世欢-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眼前人,大眼高鼻,一脸黑髯,掩不住眉眼英气风流,此时意气风发,不羁中更添了几分威严,豪气飞扬,不愧是大孟的真龙之后。

    雨良是他的,可月娘呢?月娘,是孟千秋的。

    她选了孟千秋。毕竟,他先遇见她。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孟兄。”

    孟千秋甚是奇怪,自己让他留下来,却好像得罪了他一般,竟站起身要走了?

    顾因也怕雨良醒过来,看见自己尴尬,看着孟千秋拱手道:“孟兄,请照顾好她!后会有期!”

    不等孟千秋答话,两个纵身,飞过后院石墙而去。

    孟千秋还有一肚子疑问,见他非走不可的模样,也只好叹口气:“真是一对冤家,不要天下要美人,现在美人天下都不要了。”

    第二日,阿秀已能起身,用过早膳,在前院内沿着青石小路走圈,活动活动手脚,让真气活起来,吸收着天地晨光之气。

    她看着头顶晨云,默默舒了口气,今日有好消息。

    她转头吩咐守在一边的小丫鬟:“碧玉,烧一壶大红袍,备上四个茶盏。”

    茶水刚刚滚沸,院门小厮已领了人进来。

    孟千秋领头,眼睛闪着跳动的光,见着阿秀便喜滋滋道:“周大将军请兵了!皇上命他往襄阳,掌南路兵印,周宓先回京待命。”

    阿秀点点头,似是意料之中的模样,朝着他身后道:“王爷怎的亲自来了。”

    说完微微屈身福了一福。

    忠亲王抱拳弯腰,哈哈笑着:“姑娘太客气了,姑娘是老朽的救命恩人,老朽怎能受礼?”

    忠亲王身后跟上来一个穿银红衫裙的身影,朝着阿秀深深一拜,柔声如沥沥春雨:“晴儿见过姑娘!”

    “请屋里坐!”

    四人在屋内分榻而坐,碧玉就端上正好的茶汤,滚沸的乌红茶汤,氤氲出浓浓茶香,孟千秋接过茶,笑道:“阿秀又精进了,看这茶,是早就备好了待我们上门的。”

    忠亲王只知阿秀阴阳之气神奇无比,虽听孟千秋说过阿秀也通阴阳术,但还不知具体如何,见状微愣:“姑娘是早知道我们要来?”

    晴儿也道:“方才在廊下,见那茶盘上正好摆着四个茶杯,难道姑娘是早知道要来三个客人?”

    阿秀点点头:“晴儿姑娘仔细,见微知著而已。”

    晴儿见她夸自己,脸颊微红,垂了头,正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模样。

    忠亲王捧着茶喜道:“那姑娘可否知道,我们此战如何?”

    阿秀毫不犹豫,直接道:“大捷!”

    忠亲王呵呵笑着,下颌银须抖个不停,虽皱纹纵深,但脸色红润,容光焕发,早不是当初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老头子模样,看着阿秀道:“姑娘如此肯定?即便是千秋跟着我,周大将军也是个会打仗的,可对手,可是杨昌烈啊!”

    阿秀意味深长地看了孟千秋一眼:“有千秋在,王爷可放心。杨昌烈,这次,可能你们遇不到。”

    孟千秋知道她是说自己拿了天兵志,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再想起一事,狐疑地看着她:“为何?杨昌烈不是驻守襄阳?”

    阿秀轻轻摇头,转向忠亲王道:“观星西北,天狼位移,有兵动之势。梁国换了攻防战略,还请王爷提醒皇上,小心晋中。”

    又向孟千秋道:“你可给金将军送去一封密信,告诉他,小心杨昌烈带人南上。”

    忠亲王是懂兵之人,一听就明白,皱着灰白的浓眉,道:“姑娘是说,梁国想夺晋中?梁大军屯南线,晋中空虚,要真让他夺了晋中,离上京不过数城,岂不是等于扼住孟之咽喉?”

    他猛一拍大腿:“好狠的杨昌烈!”

    阿秀补充:“怕他是作的两手打算,若夺了晋中,当最好,若夺不了,必会调头包抄,直扑南阳。”

    要知道,南阳是襄阳的大后方,南阳与襄阳若断了线,襄阳的几万大军,便如陷身孤岛。

    忠亲王不住点头,眼中闪现一丝狠厉,年轻时的热血又涌上心头,豪气万丈道:“既能提前预料他的打算,还怕他得逞吗?好!方才老夫还有些怀疑姑娘,但此番姑娘说得头头是道,老夫信了,定是大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九章 离开() 
天已凉,野菊满山,黄灿灿地摇曳在秋风里,代替春花夏草覆盖山野,在上京南城外官道旁,尽情地盛放。

    城门外不远处的小山坡上,一座六檐凉亭倚山而望,远可眺望城门,近处下临官道,不少进京或离京之人,都将此处作为会别之地,无名小亭也被人题名:酒香亭。

    只因聚散离别,少不了一两杯清酒,酒洒山亭,香飘山野,久而久之,在这亭中,鼻尖总能嗅到一股淡淡地酒香。

    顾因也闻到了,空气中隐隐有一丝清甜甘冽,即使没有饮酒,也仿佛酒入愁肠,离绪中多了几分茫茫。

    一匹枣红大马从官道上疾驰而至,到了山下,策马转头,从山道蜿蜒而上,几息之后,便到了凉亭外。

    一个身穿黄衫的小姑娘从马背上跃下来,急冲冲跑进凉亭,头上双髻坠着的钗环,一晃一晃地颤动着。

    “师兄,你就这么走了?见到她了吗?说什么了?”小姑娘一双眼又圆又亮,满眼不甘地瞪着眼前人。

    顾因背着双手,脸色平静,看不出内心丝毫波动,他不是喜欢解释的人,只是现在,有个人可以跟他聊聊她,他觉得挺好。

    “见到了,知道她有人照顾,就好。”他胸中有百般情绪,到了舌尖,最后却只化作一句话。

    挺好,她回到他的身边,他们才是应该在一起的。

    小姑娘嘟起了嘴,质疑着:“好吗?真的好吗?可我看她从来不笑,她不开心。”

    顾因倒是笑了,微微地,嘴角上翘,像是想到了什么很美好的事情:“经历过那些事,她现在当然笑不出来,和我那时候,倒是一般样子。所以,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助她一臂之力。”

    小姑娘视线转往亭外,看着天之南:“也不知道师父怎样了,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

    顾因摇摇头,郑重道:“玲儿,你留在这里。鬼王宗的九子,还有六子在南方,京中反而更安全一些,军中也不适合女子,更何况,有你在,她也多个帮手。”

    小姑娘正是香玲儿,归元宗宗主唯一的弟子,女弟子。

    香玲儿揪着眉,小圆脸蛋满是愁色:“可我总觉得她不是那么无情的人。”

    顾因长叹一口气,眉尖微蹙:“正因为她不是无情的人,所以,我离开,才是对她好。她做出了选择,不管是什么选择,我都是支持的。”

    他伸出手,摸摸香玲儿头顶乌发:“她心中已经够乱了,我何必再去添乱。”

    香玲儿做个鬼脸:“知道了,我不会告诉她,不给她添乱。”

    顾因再往遥远的城门看了一眼,虽然看不见那人,但只要他想,她的音容笑貌会立即浮现眼前。

    他微微一笑,大踏步往亭外走去:“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阿秀已经完全康复了,搬离小院,回到丁府。

    进到屋内,撕下面皮,到净房洗了把脸。

    丑婆婆跨进门的时候,她刚刚从里转出来,额顶还有细碎的水珠。

    “好久不戴,再戴上,就不太舒服了。”丑婆婆的双腿走路已经比较稳了,虽然还有些慢。

    阿秀点点头:“是不太习惯。”

    丑婆婆坐到桌旁,阿秀给她倒上茶。

    “既然你不用出面,也不见那些人,何不以本面目出现?裹着那面皮的滋味,我知道,出山以后,我一刻也不想用了。”丑婆婆接过茶。

    “还有许多暗地里盯着我们的人。”阿秀垂着眼,坐到桌边。其实她最怕的,不是自己的身份被天宗或父亲知道,而是暴露了丁巳与丑婆婆的身份,那才是最糟糕的。

    丑婆婆叹口气,阿秀的事情,她知道得最多,都是被家人抛弃的人,都是被世人唾骂过的人,同病相怜,有时候也是种深刻的感情。

    阿秀当初虽有求与她,但她救了自己,又治好自己的腿,照顾了自己这么久,就算自己帮了她忙,也早就还完了。

    “可惜我只会拖累你,我腿好了,还是回去吧。”丑婆婆说话的时候嘴有点瘪,掉了两颗牙的缘故,她抿着嘴。

    “婆婆。”阿秀伸手搭上她扶着茶杯的手,诚恳道:“没你的巧手,我哪能走到现在,堂堂正正地住进这京城。”

    不过,她收回手扶着额:“你提醒了我,我们就在这京中,分开住吧。”

    门外响起丁巳的声音:“师父,李公子来了。”

    阿秀站起身,刚迎到门口,丁巳带着李昱怀进来。

    阿秀迎了二人进厅堂内坐下,再亲手烧起茶,一面道:“李公子来得正好,阿秀有两件事想拜托公子。”

    李昱怀点点头:“是殿下托我来说一声,离京启程的日期定在两日后,他正忙着与忠亲王编队点将,今日就不过来看望姑娘了。不知姑娘有何事,尽管吩咐。”

    阿秀有一瞬间的恍惚,殿下,曾经那个人,大家也是这么称呼他,只是如今,殿下已不是那个殿下。

    她努力驱散脑中那个念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凝神对李昱怀道:“一个,是为婆婆在这附近,再寻一个住处;另一个,是想你派人盯着无忧阁的翩翩姑娘。”

    李昱怀洒然一笑:“住处没问题,就在隔壁巷子,寻一间小院如何?”

    丑婆婆知道阿秀决定的事情,不会再改变,自己与她们同住一处,怕是反而会添麻烦,遂干脆点头:“没问题,我这老婆子,呆哪儿都成。”

    阿秀嘱咐道:“这里的两个哑婢都不错,婆婆一并带过去。只是平常没个说话的人,还得麻烦李公子,再寻一个嬷嬷,一面照顾,一面也能聊聊天。”

    “姑娘!”丑婆婆嗓音沙哑,感谢的话却说不出口,她那么多大事要做,这些小事却也能替自己想得周全,这样的姑娘,为何要受那么多苦!

    李昱怀点头道:“姑娘放心,交给在下便是。翩翩姑娘那边,逍遥宗的人要跟着殿下去军中,保护殿下安全,我会派商行的人手去盯着。”

    阿秀冲开滚烫的茶汤,端上一杯茶奉到李昱怀面前:“多谢公子!无忧阁乃危险之地,派去的人还得多加小心。”

    丁巳在一旁插嘴道:“师父,前两日京帮的许帮主来过,说有事相求,因你不在,我也没把握,便几句话打发了。不知道他所求何事,若是能成,是不是可以让京帮帮忙打探消息。”

    阿秀眼睛一亮,闪出莹莹神采:“京帮打探消息,倒是更合适。他们的人遍布京中,出入无忧阁这样的地方也更方便。你可约许帮主会面,看看到底所求何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章 离开() 
柳府的书房阁楼后园中,一大片地,绿的黄瓜红的辣椒紫的茄子,倒是如别人家春天的花园般,姹紫嫣红,别有一番滋味。

    柳相国立在窗前,欣赏着本来要在田园中才能看到的风景,每到这个季节,便心怀快慰,收获的季节,是的,他的收获的季节,也快到了。

    凤姑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也不言语,扫了柳相背影一眼,自顾自坐到书案旁,拿起桌上一枚小巧的象牙雕花笔架打量着,雕的宝瓶葫芦。

    “葫芦,这园子,倒是可以搭个葫芦架。”

    柳相国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也不以为意,对别人来说是悄无声息,对他来说,空气中流动的气息,已告知他来者是谁。

    他今日心情很好,温润的声音带着笑意:“不急,等明年此时,或许可以在御花园开一片园子,种上葫芦。”

    凤姑娇笑几声:“难得啊难得,我们柳相,终于开口说这话了,看来,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柳相国转过身:“周子征自请出山,算他识相,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早该滚回来了!忠亲王也请命带兵,还有一个金佐堂,想当年,朝中无将,而现在,天下兵将,皆数为我所用,梁国区区一个杨昌烈,还能有三头六臂不成?”

    凤姑附和道:“原来如此,周子征年轻时也是狂傲惯了的,只如今他女儿在从浩身边,到时候,必然会上船。只是。”

    她微微笑:“金佐堂是个认死理的木头,不保他到时候就会听话;还有个忠亲王,打的什么算盘,相国可清楚了?”

    柳相国冷哼一声:“金佐堂确实软硬不吃,但他认理,这样的人,不好对付,但说起来,又好对付。只要到时候给他个理,他站队站得会比谁都快。至于忠亲王嘛,给他立功的机会,就算他背后是月娘,等军中事了,我就不信,一个月娘能护得住他!”

    凤姑听他如此说,也便放下了心,这么多年的合作,她明白面前这个人,是最喜欢做无风险的事情,稳妥,他做任何事情,要的就是一个稳妥,即使是蛰伏几十年,宁愿徐徐图之,绝不肯冒一丝风险。

    如今看来,知道他心中已有对策,自己对军中之事也不熟悉,便稍稍放下了心。

    遂转了话题道:“我们需要做什么?”

    柳相国转到书案前,掂了茶盏在手,胸有成竹道:“你们回湘国,让韩今是将湘兵聚于北线,拖一拖梁的后腿,再悄悄地,往巴东去。”

    凤姑凤眼一亮:“果然要全力对付梁王了,我还以为,有了欢儿,相国不用如此大费周折呢。”

    柳相国轻轻吹了吹茶盏中漾开的银针,不以为意道:“那是最后一步棋,但前提是,除掉杨昌烈之后,不然,就算梁王肯拜服,杨昌烈也不肯。你又不是不知,那杨昌烈在梁国的威望,梁人本就重武,最喜欢功至俊伟的武将。他现在,可谓一呼百应,比之我现在的位置,声望尤在其上。上次被那顾因做局,坑了一把,梁王本想下了他兵权,无奈文臣武将,无一不反对,马某又吃了败仗,只好再将他派出来。这样的一个大将,梁王也是,又爱又恨哪!”

    他忽然转头看向凤姑:“对了,那顾因,找到了吗?”

    凤姑双眼透出寒光,微微摇头:“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到处都没他踪影。”

    她这一生很少会怕过谁,也很少遇到解不开的棘手之事,但这顾因,竟然从自己眼皮子底下,从千军万马之中,凭空消失了,以他当时气血疲尽的情况,自逃是不可能的,他也不可能扔下韩芝尸首而去。

    那只有一种可能,他被人救了,究竟是谁呢?

    她心中浮现一个人的影子,只是想到那个可能,便有些胆寒,难道那人,终于按捺不住,出山了么?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摆脱这种情绪,他们现在,才是最后的胜利者,绝对胜利者,从江湖到朝堂,万事都在掌握中,她有什么好怕的。

    想到此,她不由问道:“宫老大那边如何了?是不是也该把越国先拿下再说?”

    柳相国开怀的神情一暗,这是今日他第一次觉得心情不好,他拂拂衣袖。

    “那些倭人,终究还是差了几分,给他们那么好的机会,竟然迟迟攻不进去,这都多久了,好不容易攻陷了几个州县,近日又被越军占回去了。宫老大将京中几个弟子都召回去了,只留了老二在从浩身边。不过,反正,越国是他们的,就随宫老大折腾去吧。”

    凤姑闻言,意味深长道:“也未尝不是好事啊。”

    柳相国明白她的意思,他与天宗和鬼王宗,各有交易,但这两宗之间,却不如和自己般合作得亲密无间,多少有些互相猜疑。

    他安慰道:“中原如此博大,区区一个江南,给他们又如何,毕竟,九牛一毛而已。”

    凤姑倒是不想去跟鬼王宗的人争什么,但见他们不顺利,心中莫名有些爽意。

    想到湘国那个韩今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由心情更好。

    柳相国接着道:“长江水域可都在龙头帮控制下了?”

    凤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除了下游越国的部分,中上游,一条鱼一只虾都逃不过龙头帮的眼睛。”

    那龙头帮的龙夫人,确如阿秀所料,是天宗的人,在天宗帮助下,又借了梁王之力,早已铲除了异己,将整个龙头帮收入囊中。

    柳相国又露出舒畅的神情:“龙老大,没什么用了。”

    凤姑明白他的意思,计划,该收尾了,她站起身,徐徐道:“且放心,我明日启程。”

    说完,便向门外走去。

    刚迈了两步,柳相国忽想起一事,道:“阴阳石,还是无解吗?”

    凤姑摇摇头,回过身来:“和普通玉石一般,看不出有何用处。”

    “既如此,不妨用它做点别的用处。比如,引了月娘来,或许,我们也能看看,她是如何用这石头的。”

    “那,翩翩留下,就用她作饵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一章 靠山() 
许帮主在收到丁巳口信的第二天就亲自上丁府来了,这次,他师爷都没带,留了两个随从在门外,独自一人进院来。

    “看来许帮主这次,是遇到不想被人知道的事了,幸好我这里也是人少清净,帮主大可放心开口。”丁巳亲自端了茶,坐到许帮主对面。

    许帮主升任帮主之后,肤色倒白了不少,想是不用日日上街转悠,养得脸上的凶气也消了几分,倒是更添了一丝沉稳。

    “丁先生,什么事都瞒不过你。”许帮主低声道,接过丁巳手中的茶碗,举起右手伸出大拇指比了一下。

    丁巳微微一笑,潇洒如风:“如今京帮,还有什么应付不了的事情么?”

    许帮主举起双手一拱,道:“丁先生,许某想借您贵口断一事。”

    “请讲。”

    “那许某便直说了。这京中的市井帮派,不比江湖,谁的拳头狠,谁说了算。说实话,我许某若是论拳头,双斧帮那些个货色我是不怕的。”

    丁巳沉吟,双斧帮是上京城另一个帮派,势力也不弱,听许帮主继续道。

    “只是这京官遍地,随便走在街上扔块砖头,指不定就砸死个七品官身,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皇亲国戚,天家贵胄。说白了,我们这些帮派,拼的不是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