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奴怎么也没有想到,东路军会给他们设置一个陷阱,用火铳与手雷打了次伏击,杀伤了建奴数百人。

鸭绿江沿岸属于丘陵地带,虽然没有什么大山,或者地形特别险峻之处,但沟壑纵横,加上植被还很茂密。适合伏击的地方还挺多。

骆养性用上了刘文炳曾经用过的办法,让列阵作战能力还不过关的镇江营化整为零,对建奴的骑兵来了个反骚扰,使得建奴的骑兵陷入困境当中。/*根本无法对明军主力造成威胁。

东路军渐渐迫近,在主战场没有取得重要突破的建奴主力,也逐步等待不下去。隔着河岸发起了又一次的进攻,结果还是和上一次相同,建奴始终无法打透明军地阵列,而在吸收了经验教训之后,明军在战场上快速成长,他们已经不再给建奴直接冲击长枪兵阵的机会,骑兵的骚扰、火铳兵队列与长枪兵队列的灵活转变,都使建奴地作战困难一再增加。

激战终日,建奴始终无法击破明军的防线,而明军的东路军又终于出现在建奴大军地侧后方。这让建奴不得不放弃了进攻。而是选择后退扎营,以应对糟糕的局面。*/

在东路军迫近以后。明军终于在战场局部形成兵力优势,两路大军差不多都有十个哨左右的兵力。也就是七千余人,加在一起,也有一万五千左右的战兵,还有数千辅兵。

阿敏终于发现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由于东路军是沿着大虫河前进,虽然他们现在还有一点距离,却恰好掐住了建奴大军渡河的要害,使其无法快速渡过大虫河,退向宽甸。

至于其他方向,在汤站堡、镇江堡,甚至刘家坳,都有明军的存在,无论阿敏想要从哪个方向运动,都不会太容易。

更让阿敏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居然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在夜间开战。

复辽军一直注意夜间作战的训练,虽然有些人因为夜盲症等原因,夜里无法行动,但两路大军还是能凑起三四千人。*

明军地夜袭让阿敏措施不及,白日地战斗让很多建奴都有些垂头丧气,他们很难想象在野战中,兵力差不多,甚至还要略占优势的情况,竟然冲不开对方地长枪阵。建奴军中号令森严,纪律严明到几近于残酷,这才使得建奴大军没有崩溃,至少从表面上来说,还很难看出建奴内部的忧虑。

但是夜间给明军突然冲击,建奴地应对就显得有些慌乱。

白天的战斗,不仅打击了建奴士兵的士气,还使得他们的体力消耗严重,回营以后,除了值夜的营哨,大家都很快进入了梦乡。

明军的夜袭来得很突然,很多建奴的士兵就被从梦想中惊醒,耳中听到不远处的喊杀以及爆炸的声音。

建奴大军竟然崩溃了!

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已经累了一整天的结果,使得这些建奴军士身上的压力非常大,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中,发生混乱也不算什么特别的事情。

阿敏竭力想要压住阵脚,不过在明军持续不断的骚扰下面,阿敏根本没有好好收拢残兵的机会,好不容易才压住阵脚,营寨却早就给毁了。

事后总结,这次夜袭并没有取得太多的斩首作为功绩,但是在大虫河畔的战场之上,明军借此终于是彻底掌握了主动权。

第二天天色放亮,阿敏没有指挥好不容易整顿起来的建奴大军向北攻击,而是选择了撤退。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是因为对面的明军太难对付;二是他收到努尔哈赤的信件,知道辽西主力已经赶回来;三是建奴发现明军在汤站等地,所驻守的兵丁数量都很好。

这一次撤退,阿敏放弃了向北的可能,而是向西、向南,然后与辽西的主力遥相呼应,将那些该死的明军全部都留下来。

明军两路大军汇合,军中的骑兵加起来也有好几千,虽然正面作战,李彦还舍不得,骑兵毕竟太贵,不过这些骑兵用来骚扰、追击,倒是很合适。

虽然不会硬碰硬,不过有这么一支骑兵在周围出没,建奴的撤退速度也受到影响,留下来断后的大军力量要是少了,会被明军干净利落地吃掉,要是留得多了,那还不如不退,全部都留下来战上一场。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八零回 工事专家

在明军的骚扰下面,阿敏的撤退进行得很不顺利,明军不仅有骑兵咬住他们的尾巴,明军的步兵也不知疲倦似的,在丘陵间不停穿插,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干扰建奴骑兵的正常撤退。

明军的骚扰给建奴的撤退带来了很大麻烦,也仅仅是麻烦而已,小股的明军虽然像林子中的野狼一般,滑溜无比,但也不敢招惹建奴主力。

吃了几次小亏以后,阿敏索性让大军聚集在一起,沿着开阔地带一路疾行,才算是摆脱了明军似乎无处不在的骚扰。

当然,所谓的疾行也只是相对的,五六千大军,还有马匹,不管是吃东西还是大小便,都是件麻烦事。

要不是在大虫河畔领略了明军的强悍,阿敏甚至恨不得回头去与明军决战,也好过现在如丧家之犬一般。

但是大虫河之战,明军长枪阵的强悍让阿敏知道,这支明军绝对不一般,他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支步兵能够正面抗衡骑兵冲击的。

但是,大虫河畔的明军做到了,要知道,那仅仅只是三到四千长枪兵,而在临江大营增援以后,明军在大虫河畔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多,数倍于建奴,阿敏觉得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继续浪费时间,火速跳出包围圈,才是最佳选择。*

关键时刻,阿敏并没有意气用事,他的决定也挽救了这支建奴的命运。

大虫河之战,以建奴主动撤退而告终,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军的战略目的。也就是杀伤建奴有生力量并没有做到最好,建奴地主力其实还是从战场上撤走了。

义州之战、临江之战、大虫河之战,以及攻占汤站堡、险山堡的战斗,明军都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大部分都是汉军,或者是仆从军,真正杀伤的建奴主力,可能还不到一千。

不过,在建奴主动撤退以后。王国兴也没有发起追击,除了灭虏营三个骑兵哨,以及镇江营三个步兵哨利用地形做了一些骚扰,复辽军主力回师收了镇江堡,就地休整。

虽然建奴的骑兵有机动优势,王国兴本来还是可以追一追,毕竟大军行动比的不是个体速度,复辽军最强调运动战能力。*利用丘陵地带的地形,复辽军完全有机会留下一部分建奴。

王国兴放弃追击的原因,是因为刘家坳和金州那边都已经送来消息,征伐辽西的建奴主力已经出现在辽东。

就在努尔哈赤与代善、皇太极领着大军出现在铁工城地时候。莽古尔泰、乌尔古岱也率领三万建奴铁骑出现在岫岩,复辽军如果追击阿敏,很可能被莽古尔泰抓住机会。所以生性谨慎的王国兴及时收缩兵力,开始巩固镇江堡…义州防线。

虽然没有能够歼灭大量建奴有生力量,但是东江战役的另外一个战略目标,重整镇江防线倒是顺利达成。

东路、南路军经过长途奔袭,先后打下义州、汤站堡、险山堡,并建立了临江大营,收复镇江堡,依托镇江堡、义州城以及临江大营,就可以重新获得对鸭绿江河道的控制。

随着二月份天气逐渐转暖,在得到水营舰队的支援以后。鸭绿江防线将变得难以逾越。明军可以利用东岸的朝鲜作为根据地,保障东江一带的军事行动。

义州城与镇江堡一东一西。*/牢牢卡住鸭绿江水道,并互相支持。加上临江大营的牵制作用,复辽军在西岸也牢牢地打下一颗钉子,进可攻,退可守。

至于汤站堡与险山堡,复辽军根本就没打算要,平时也就驻守一两队骑兵,当作前方地哨所。

大军退居临江大营,东江卫早就安排辽民和朝鲜的民夫修缮大营工事,以及镇江堡的防御工事。

虽然短时间里,根本无法建成金州或者铁工城那样的坚固堡垒,不过临江大营之战,使得复辽军地军官们发现地下工事,与地上工事一样,可以很有效地阻碍建奴骑兵的行动,为步兵赢得战斗的时间与空间。

复辽军每次出征,都要征召组织大批地辅兵、民夫,由于实行军事化管理,这些人平时为民,从事屯田、开矿或者在工厂里干活,一旦发生战事,除了保证必要的生产,都是被组织起来,成为辅兵。

高锦原来也是北京城的纨绔,兵战俱乐部的早期成员,脑筋很灵活,喜欢打巧仗,用自身的优势去欺负敌人,不过他在兵战棋,以及军中的表现一直都不怎么样,原因就是他小器,不敢打硬仗,为了一点点损失也要计较半天。*

兵战棋与战争从来都是以胜利为目标,虽然保存自身的实力也很重要,但有的时候,牺牲是必需的,损失更是必然存在的。

高锦在这方面始终放不开,直到后来出了练兵棋,他才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地工作是练兵。

不过练兵虽然很重要,甚至是决定意义地,但是与战场总要隔着一些距离,这对高锦来说,也是很不甘心的一件事。

到了第二次金州之战取得胜利,高锦发现工事对于战斗地作用与兵器一样,都十分重要。

高锦也曾经设计了不少的兵器,但都是一些小花样,虽然有些确实挺实用地,但无关大局,由于技术方面的了解太少,高锦在兵器设计上的成就始终有限。

但工事却不一样,工事不仅直接与战场相关,似乎也不需要专业的设计、制造技术,高锦认为这才是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金州城、铁工城的棱堡工事,高锦都曾参与,后勤部、生产部的工匠也都发现,高锦虽然不太懂技术,但是想象力很丰富,而且精于算计,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并给敌人造成麻烦,他想出来的办法,有的确实很不错。

高锦也有意识地学习工程上的技术和原理,虽然很难一下子精通,但了解一些常识,能够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足够。

经过金州城、铁工城的修筑,高锦也确实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工事设计专家,他本人也从复辽军转到后勤部,一旦有战事,后勤部组织辅兵,高锦就会成为工程营的千户营官。

东江战役前夕,高锦也是早早来到东江战区的铁山,成为东江卫工程营的营官,并主导设计建造义州城临江堡垒,包括后来让阿敏碰得头破血流的临江大营工事,也全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临江大营抵住了阿敏连日的进攻,取得的战果甚至要比大虫河之战更大,其复杂的地面工事设计,功不可没,也使得高锦在东江战区军事主管骆养性眼中的地位陡升。

义州城西之战的瑕疵,使得骆养性一直在反思步骑对战的因应之策,临江大营之战,无疑很有参考的价值。东路军与南路军会合以后,王国兴作为辽南地位最高的武将,自然也是东江战役的一线最高指挥官,不过王国兴并没有插手镇江义州防线的构筑,这是东江战区需要考虑的事情。

骆养性对高锦信任有加,就将这件事交给他来负责,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构筑牢固的防线,以应对出现在岫岩城的三万建奴主力。

镇义防线原先的计划就是镇江堡和义州城的城墙与堡垒,也没有想到辽西的建奴主力会这样快出现在东江附近,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显然不够完成镇江堡垒的修筑,甚至义州城的临江堡垒也无法完成。

高锦现在俨然已经是工事设计方面的专家,不过在他心目中,李彦才是真正的大师,他捣鼓出来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在和李彦交流时,由李彦提出来的,譬如壕沟,虽然大家都会挖壕沟,不过却是阻拦敌人越过的障碍而已,谁都没有想过,壕沟也可以成为步兵行动的掩护。

单一的壕沟虽然不能阻挡骑兵,但要是地面上都是壕沟,壕沟的对面还有铁丝网、石块、木刺等障碍,骑兵就会失去快速行动的可能,变成步兵,临江之战,建奴就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为了应对紧迫的军事压力与大战可能,高锦调整了原先的镇义防线设计,义州城临江堡垒要继续造,镇江堡也要修缮,不过重点却是在临江大营,已经镇江城外重新构建复杂的壕沟防御体系。

相比筑城的难度,在地面上开挖深沟就要快捷很多,加上辽南铁器供应的充裕,工兵铲已经成为步骑兵的制式装备,工程营中各种铁锹、铁铲更是数量众多,只要组织到充分的人手,就不用担心缺少工具。

建奴的主力虽然得以全身而退,但是军中的扈从、胁迫的百姓却不能一起带走,复辽军还是抓了不少俘虏,正好用来挖掘镇江堡城外的壕沟。

灭虏营三个哨骑兵,与镇江营三个哨步兵“护送”建奴大军离开汤站堡一线之后,回师的过程中,也顺带收拢附近没有离开的辽民、百姓,将他们编入东江卫,也都参与防御工事的修建。

并没有想到阿敏会陷入困境的莽古尔泰,在抵达岫岩以后,并没有急着增援镇江堡一线,而是选择了攻打岫岩附近的刘家坳大营。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八一回 辽南铁壁

南路军在北进途中,曾经在刘家坳大张旗鼓修筑营寨,在参谋部的计划中,这一营寨也确实可以应对建奴数千人的攻势。

刘家坳大营的存在,除了初期制造假象,迷惑岫岩城的建奴以外,也确实可以牵制建奴在岫岩、凤凰城的兵力,同时作为孤山大营的前哨,禁戒并保护粮道。

复辽军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岫岩,攻取镇江、义州以后,孤山的粮道已经失去价值,在莽古尔泰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刘家坳大营的三营驻军,已经撒开腿脚撤回了孤山大营。

虽然实际上是从容撤退,负责孤山、刘家坳一线的选锋营哨官宋尚策还是在大营的地面,以及撤退的道路上洒下很多粮草,遗留了一些器械,装出一副仓惶撤退,并且放出孤山大营物资充足的风声。*

占领刘家坳大营以后,莽古尔泰很快得到阿敏撤退的消息,不过并不是战败,而是主动“撤退”,撤退的缘由是明军主力会师,阿敏希望能与莽古尔泰会师以后,再以优势的兵力,回击镇江。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是后金四大贝勒,相互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大的矛盾,但多少也有些猜忌,莽古尔泰对阿敏的说法就很不以为然,乌尔古岱也估计阿敏吃了亏,不然不会有如此动作,不过他们也没觉得阿敏会败,所以还是按照原计划。南下进攻明军在孤山地大营,想要夺取那里的大量物资。

明军的孤山大营作为南路军的辎重大营而建,没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工事相对完备,但也比不上临江大营地巧妙。*并不足以挡住建奴大军的攻势。

但孤山大营地地势却要比临江大营更好,依山临海。更重要的是有着舰队炮火的支援,竟然是硬生生打退了建奴大军的三次进攻,然后趁夜登船渡海,退往海上不远处的鹿岛。

驻守刘家坳地三个哨退到孤山以后,孤山大营地兵力达到五个哨。其中三个哨是金州营地新兵。两个哨是选锋营的老兵。重新编组以后,也就成为新地金州营。

新编金州营在鹿岛短暂休整。就再次登上更大的海船,返航前往铁工城。在东江战役局势渐渐明朗地同时,努尔哈赤在南线集中兵力。*开始强攻铁工城。

在铁工城、金州城连续碰壁以后,努尔哈赤更是得到阿敏撤出镇江堡的消息,虽然阿敏没有说自己打了败仗,只是说两支明军最终会师,兵力上处于下风,打算与莽古尔泰会合以后,再回师镇江,全歼这股明军主力。

但努尔哈赤何许人也?那也是一代雄主,自然不会轻易为阿敏地粉饰之词所迷惑,阿敏虽然讳言战败,事实上也确实不能说他战败,毕竟主力还在。

但是,努尔哈赤却从中看到了要点,阿敏攻打临江大营多日,却不损明军东路军的筋骨;在大虫江野战进攻立足未稳的明军南路军,依然是没有取得胜果,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虽然在总兵力方面,阿敏不如两路明军,但单独面对任何一路,阿敏的兵力却并不少,最终一点便宜没有占到,可见出现在镇江堡附近的两路明军,两万余人,确实是明军的精锐,也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所遇不多的强兵之一。

既然在镇江附近就有两万明军精锐,那么在金州、铁工城的数千明军,又是从哪里来的?而且看上去也确实不好对付。

和辽西面临的情况不同,辽南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建奴很难得到辽南的情报,特别是战争期间,大规模的动员与管制以后,建奴更是难以知道金州、铁工城里面的情况。*/

虽然无法得到准备的情报,努尔哈赤却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眼前的明军很强,威胁很大,要是不趁着他们分兵的当口予以消灭,各个击破,一旦等到镇江的明军回到辽南,那么他想要攻破这两座坚城,恐怕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会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努尔哈赤在调集大军将铁工城团团围住,只留靠海的一面以后,很快就发起了全线的进攻。

之所以没有选择金州,而是铁工城,是因为努尔哈赤很不放心将铁工城,以及城内颇有战斗力的明军留在自己的后路上。

而且,金州城头密集的火炮也让努尔哈赤下意识的选择了火炮并不多的铁工城,他却没有意识到,与城池更大的金州城相比,同样是两个主力营驻守的铁工城,在火力密度上,或许要更高。

铁工城能够动员的力量全部被用来守城,除了退守的复州营,新组建的铁工营,还在矿工中编了一个守备营。

铁工城完全是依托铁矿而建,除了铁矿,城内还有铁矿石的粗炼工场,还有通向大海的码头,以及依托铁矿采石烧炼的水泥厂。

这边的铁矿规模也不是很大,矿场采矿的矿工也就是两三千人,加上炼铁工人、运输工人、码头工人,以及水泥厂的工人与其他一些杂工,附近的伐木工、采石工,总计也就是一万多人,差不多是全民皆兵。

铁工城居民的成分要比辽南更加简单,其管制就更加单一,差不多都参加过简单的军事训练。

虽然相对复辽军来说,这些工人所接受的训练太过简单,甚至不如紧急动员以后数天内进行的训练更有效果,但起码奠定了基础,关键是让这些工人,过去的农民,有了当兵的意识。

辽南的百姓多数是辽东各地失去家园的流民,他们在辽南重新安定下来,而且与从前相比,起码不用操心温饱,厂里矿上,一天三顿饭都是足量供应,连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