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天宝元年,改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

    天宝三年,安禄山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平卢军使等。

    安禄山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

    安禄山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其便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

    开元初年,安禄山跟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了突厥,安道买的第二个儿子安贞节任岚州别驾,便把他们两个人抓回来了。

    安禄山年纪到了十多岁之后,其便以与他的哥哥及后父安延偃生活在一起为耻。

    后来,安禄山同安思顺等人约定结为兄弟,从此就定为姓安。

    逆境中的人,往往迸发出惊人的潜力,安禄山长大成人后,其通晓六国语言,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又称牙人、牙郎、牙侩、牙子、牙纪、市牙,现在的这个职业又叫中介,以后跟其一起造反的另一位大佬——史思明,其也是这个行业里的人才。

    开元二十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便拷问他,然后准备乱棍打死,安禄山高声大喊叫道:“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语言豪壮,心中不由地一动,于是就放了他。

    张守珪命令安禄山跟其同乡史思明为捉生将,让他俩一起去抓活俘虏,安禄山他们两人能力确实很强,只要他们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果然是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看到这两位这么牛,张守珪很高兴,于是他就把安禄山破格提拔为偏将。

    张守珪老是嫌安禄山过于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禄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

    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

    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他秉性机灵聪慧,人们大多称赞他。后来朝廷授予安禄山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官衔,安禄山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请求求众人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在一片歌颂阿谀声中,年老的唐玄宗很欣慰又多了一名能臣干臣,加上其对唐帝的尊崇,唐玄宗便更加信任喜爱安禄山。

    天宝元年,唐玄宗在平卢设置节度,任命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此后安禄山便可到朝廷上奏议事,唐玄宗更加宠信他。

    天宝三载,安禄山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一一照旧。采访使张利贞经常接受他的贿赂;几年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说他公正无私;裴宽又因安禄山接替而离职,至于李林甫又一味迎合唐玄宗,大家都一齐说安禄山的好话,将安禄山打造成了大唐第一好臣子的模样,这几位都是唐玄宗信赖的朝臣,因此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好感更加坚定不移了。

    后来在安禄山的强烈请求之下,其当了杨贵妃的养子,此后安禄山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銛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天宝六载,安禄山被朝廷提拔为大夫,他经常委派刘骆谷进宫禀奏政务。

    安禄山和殿中监王鉷都是大夫,李林甫担任宰相,朝臣中没有谁敢违背宫廷礼仪,安禄山仗着深得唐玄宗宠爱,进宫朝见唐玄宗不大弯腰。

    祝大家新年越快,阖家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本章完)

第456章 最著名的幽州节度使() 
    对你有好感不代表可以惯着你,李林甫虽然收了安禄山的孝敬,但不代表就万事会迁就着安禄山,看安禄山这么嚣张,李林甫也看不下去了。

    在一次朝会之上,李林甫当着安禄山的面故意找茬,其大声地命令王鉷要好好礼拜,王鉷被斥责后,赶紧快步上前弯腰作揖,神态恭敬得很,安禄山这才吓得直喘粗气,腰也渐渐地弯下去了。

    李林甫虽然名声不佳,但作为宰相,其气场确实震慑住了这位后来的枭雄,安禄山。因为每当安禄山同李林甫交谈时,李林甫总提前摸准了安禄山的心思并先说了出来,安禄山认为李林甫简直就像神仙一样无所不知,旁人能够清楚地洞悉自己的心理,这简直太可怕了。

    因此,慑于对李林甫的恐惧,安禄山每次见到李林甫,即使是隆冬天气也惶恐得汗流浃背。

    李林甫用温和的语言接待他,带领他到中书厅就座,用自己的披袍盖在他的身上,安禄山欣然接受,没有顾忌,亲昵地称李林甫为十郎。

    刘骆谷每次从宫廷回来向安禄山汇报情况,安禄山必然会先问他:“此次十郎说了些什么?”若是有好话,安禄山就喜得蹦跳,如果只是说“大夫必须好好地查核一下。”,安禄山就会反手撑着床,忧虑地叹说道:“哎呀,哎呀,这下我可死定了!”李龟年曾经模仿表演了这般情景,唐玄宗经常拿这事逗笑取乐。

    安禄山晚年更加肥胖,肚子都快掉到了膝头下边,体重三百三十斤,每当走路只有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动脚。

    而当安禄山奉命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动作却快得像旋风一样,他建造的住宅,宏伟华丽到了极点,用金银做笼子筐子筲箕等物,虽然僭越,但地方的官员却无人敢向上举报。

    当朝廷宣召安禄山进京之后,唐玄宗便会将其召来到勤政楼上,御座位左边竖立一块用金鸡羽毛做装饰的大屏风,而屏风左边则摆放张木榻让安禄山坐,君臣两人谈话之时,皇帝便会命人卷起或干脆拿掉屏风上的帘子。

    天宝十载,安禄山再次进宫朝拜唐玄宗,此番其又请求担任河东节度,出于对安禄山的信任,唐玄宗稍加考虑,便同意将河东节度使授给安禄山,从此整个大唐的北部江山半数交由给了安禄山掌控,安禄山的野心也开始逐渐萌发开来。

    安禄山有十一个儿子:大儿子安庆宗,任太仆卿;小儿子安庆绪,任鸿胪卿,安庆宗又娶皇太子的女儿为妻。

    当皇帝一次次表示对安禄山的信任的同时,安禄山却暗地里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叛乱,他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战马有一万五千匹,牛羊也相当于这个数目,安禄山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进朝奏请也没有朝廷不答应的,可谓是朝廷对其宠溺到了极点。

    安禄山把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独孤问俗罗致身边,让高尚主持书记工作,刘骆谷潜伏在长安当情报人员,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等心腹将领从军队里选拔出来。

    战备一起,每个月,从河东、范阳、平卢各地,向他进献驴子骆驼战马猎鹰猎犬的人络绎不绝,百姓被其弄得无以为生。

    安禄山多次诱骗奚人、契丹人,设宴款待时在酒里放入麻醉草药莨菪子,预先挖好土坑,等到契丹人昏迷了,砍下头来就埋掉,动辄杀数千人,前后做了四次这样的事,以激化北面部族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同时他决定干掉这个盘踞在北面数百年之久的顽疾部族,因为他可不想以后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地步。

    天宝十一载八月,安禄山一共统率河东等镇兵马五六万,号称十五万人,讨伐契丹。

    队伍离开平卢一千多里,开到了土护真河,就是北黄河。

    随后安禄山的部队又加快速度日行三百里,猛然间开到了契丹统帅的军帐跟前。

    大战顿时爆发,虽然安禄山的部众们很彪悍,但惊慌的契丹人在生死危急时刻,也迸发出了其最凶悍的潜力,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杀掉你们。

    契丹人从一层层的鲜血中挣扎着站了起来,用温热的刀锋,抵抗着安禄山军队的进击。

    血肉横飞,双方的军士们互相进行着攻杀,死亡在战场上时刻地呈现出其最残酷的一面。

    长生天最终保佑了契丹人,阴郁的天空开始飘起了雨,从丝丝缕缕,到最后的倾盆大雨,整个战场一下子乱套了,双方被大雨浇乱了,看不清彼此的方向和身影,安禄山不得不仓惶地选择了暂时退却,而残余的契丹部族也趁着雨幕的遮蔽,幸运地逃出了安禄山军队的围杀。

    安禄山看着满天的大雨,深深地叹息了声,自己是准备以后南下的,北面的这头恶狼此番若是没有被打死的话,被其警觉起来后,那么今后恐怕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连下了很长时间的雨,连绵的阴雨让安禄山的部队在野地里痛苦不堪,白天一身湿,晚上战袍阴湿在身上,如同糊着一层难以忍受的水布,疾病也开始蔓延了。

    另一方面,连日的大雨,让弓箭的筋弦都被浸湿,部队经过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这个期间,其它赶来援助契丹的部族军队们又趁机夹攻他们,几次三番下来,安禄山的部队损失惨重,伤亡高达数千人之众。

    在部族的突袭之中,安禄山本人也在乱箭之中被射中一箭,凌烈的箭势射断了其头上的玉簪,仓皇之下,安禄山带着手下奚族杂役二十多人跑上了一个山头,却不幸掉进了坑洞之中。

    最后,还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等人搀扶着他,最终逃离了坑洞之内。

    众人一直熬到了夜晚,他们才选择分散逃跑,一直向南逃亡奔向平卢城。

    之后安禄山再次出兵攻打奚、契丹,击破奚、契丹,俘获奚王李日越,将俘获的勇猛强壮的人派去云南,但始终没有平灭这些不臣的部族们。

    (本章完)

第457章 安史之乱一() 
    朝廷之内,右相杨国忠就是看着安禄山不顺眼,李林甫也知道安禄山的野心,但作为高明的宰辅,其经常用敲边震虎的做法,敲打安禄山的不臣之心,让其不得不收敛起来,而很明显,杨国忠不是这种人,他还没有学到李林甫的权谋,对于安禄山的野心,杨国忠直接就将其揭露了出来,其多次对唐玄宗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

    阴谋被玩成了阳谋,所有身在其中的人们也装糊涂不下去了。

    天宝十二载,唐玄宗派中官辅趚琳去范阳节镇去侦察,然而辅趚琳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其回来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这让一直盼望着这个说法的唐玄宗最终安心了下来。

    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召安禄山进京,倘若他要谋反的话,他一定胆怯不会来。”

    唐玄宗想了想,拗不过这个皇亲,于是便下令召见,让等着看热闹的杨国忠很无语的是,安禄山接到诏令之后,竟然亲自来长安了。

    天宝十三载正月,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唐玄宗,乘机哭着说:“我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嫉妒贤能,想要杀我。”

    唐玄宗感到确实是杨国忠这家伙不太厚道,自己也心怀歉意,于是便对安禄山更加亲密宽厚,后来又任命安禄山为左仆射的高官,盘桓许久,才最终让安禄山离去。

    当月,安禄山又呈奏章请求任命自己为闲厩使、陇右群牧等都使,同时任命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当他的副手,又请求主持总监事务,安禄山当了闲厩使、群牧等使之后,上等好马都暗地挑选出来,夺得了楼烦的监牧之后紧接着夺取张文俨的马牧。

    这年三月一日,他离开长安回范阳,急忙出了潼关,每天赶路三四百里,很快返回到了范阳。

    此后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会大发雷霆,把他捆绑起来送交安禄山,安禄山和唐玄宗都明白,这场君臣恩睦的戏彼此都需要继续演下去,唐玄宗老了,实在也没有精力来应付安禄山的野心了,我老了,既然信你这么久,就一直信任下去吧,你就不要叛乱了,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天宝十四载,唐玄宗又召安禄山进京,他推说生病没有来,唐玄宗有些不安,于是又给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赐婚,命令他出席观礼,安禄山再次推辞了。

    你这明显是不想再玩了的节奏啊,唐玄宗有些忧虑,他感到了一丝不安,安禄山三番五次的抗令,其依仗的是什么呢?

    安禄山依仗的就是这范阳、平卢、河东军镇的数十万兵马。

    这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其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

    安禄山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安禄山决定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骨干。

    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朝廷一片动荡惧怕。

    朝廷的金吾卫军队都是由集市商贩临时拼凑组成的,朝廷也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

    诏令传下,唐玄宗先后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为大将抵抗。

    安禄山军队上下号令严厉整肃,有一班以死相拼的将士,没有谁不是以一当百,朝廷军队碰上必然会吃败仗。

    十二月,叛军渡过黄河开到陈留郡,河南节度张介然州城失守殉难,首级传到了河北。

    留守在长安当人质的安庆宗倒了血霉了,朝廷震怒之下,命令将安庆宗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安禄山的小儿子安庆绪看到哥哥安庆宗被杀的布告,哭着告诉安禄山,安禄山在战车上震惊大哭说:“我儿有什么罪过要杀死他!”他狂乱愤怒,见投降的官军挤满大路两边,就命令他们自相砍杀,杀死了六七千人,才进陈留城。陈留太守郭纳开始还抵抗了一阵,到这时也只得出城投降。

    叛军开到荥阳,荥阳太守崔无诐奋力抵抗,州城失守殉难。

    叛军驻扎在泥水罂子谷,唐军将领荔非守瑜蹲在地上射箭,射死叛军几百人,箭还射到了安禄山的战车上,安禄山不敢通过,就绕道泥水罂子谷的南边过去了,荔非守瑜的箭射光了,最终投河自尽。

    东京洛阳留守李忄妻、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烧断了河阳桥,安禄山怒气冲冲,率领部队浩浩荡荡挺进。

    封常清布置从苑西断墙缺口上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后就逃走了。安禄山进了洛阳,杀了蒋清等,召见河南尹达奚珣,让他任职理事。

    封常清失败后,只跟几个人逃到陕郡,高仙芝率兵守卫陕城,都丢盔弃甲向西逃到潼关,害怕安禄山追赶上来,互相践踏而死的士卒充塞道路,陕郡太守窦庭芝投奔河东,安禄山派崔乾祐驻守陕郡,不久临汝太守韦斌也向安禄山投降。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僭越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叫圣武,达奚珣以下数人暂任丞相各职。

    五月,南阳节度鲁炅率领荆州、襄州、黔中、岭南兵卒十万多人,在叶县城北边的枌河跟叛军将领武令珣作战,唐军全军覆没。

    六月,李光弼、郭子仪从土门路出征,在常山郡东部的嘉山大败叛军,叛军控制的河北各州郡中有十多个归降朝廷,安禄山处境困迫、心绪惶急,打算退兵回范阳,碰上哥舒翰从潼关率领骑兵步兵八万人,在灵宝以西跟叛军将领崔乾祐作战,被叛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哥舒翰转身向潼关逃跑,被自己的部下抓住送给了叛军。

    潼关守不住了,唐玄宗也只得逃往西蜀避难,太子李亨把平叛部队召集到灵武设防。安禄山就派遣张通儒任西京长安留守,田乾真任京兆尹,安守忠在唐廷禁苑里驻兵守卫。

    十一月,安禄山派遣阿史那承庆打下颍川,满城烧杀。

    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到起兵叛乱之后其视力渐渐模糊,这时完全失明,加上全身长满块状毒疮,让人远远望去惧怕不已,其也因为疾病而变得非常暴躁。

    至德二载正月初一,安禄山接受臣子们朝拜,疮痛发作就中途结束了。

    (本章完)

第458章 安史之乱二() 
    安禄山由于病痛的原因,性情变得更加暴躁烦乱,对待部属们动辄使用酷刑惩罚,连身为谋主的大臣严庄也因小过遭受鞭棍抽打,谋臣最大的特点就是策划阴谋,严庄被揍之后,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自己毕竟是谋臣呐,你安禄山想坐稳江山,总得拿出个善待人才的样子吧,像你这种领导,跟着你搞不好小命都难保,怎么办?谁不想活着,冒死造反还不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如今连性命都得不到保障了,那就必须要改变了。

    在死亡的恐惧之中,严庄开始日夜思虑,他决定伺机干掉安禄山。

    作为谋臣一般策划事情都是身居幕后,让他人动手,自己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摇着羽扇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但严庄没有这样做,他决定,这件大事还是自己亲自动手稳妥些。

    严庄找到了两人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还有安禄山的侍从宦官李猪儿。

    安庆绪是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与兄安庆宗同为安禄山与原配康夫人之子,安庆绪虽然性格内向,但骑马射箭都一流,于是成为其父麾下大将。

    严庄找到安庆绪,他觉得安庆绪有杀掉其父亲安禄山的理由,前些年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之后,这个幼子便深受禄山宠爱,安禄山常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因此对大儿子安庆绪一直冷落并不断削弱其的权利。

    安庆绪也不傻,他时常担心被废,因此一直很低调地做人做事,但作为谋主的严庄怎么会不知道安庆绪的内心想法呢?再说他俩本来关系也不错,因此当严庄站在安庆绪的面前说出了自己的谋划之后,安庆绪看了看天空,嘴角扯开了一丝残忍的笑,严庄便知道,这个事情成了。

    严庄找到的第二个人是安禄山的侍从宦官李猪儿。

    当初,李猪儿离开契丹部落,十几岁开始伺候安禄山,很聪明,安禄山用刀把他的生殖器全部割掉,鲜血流了好几升,昏死过去,安禄山用火灰敷住他的伤口,过了整整一天才苏醒过来。

    李猪儿由于成了阉人,安禄山很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