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了,你就看在咱们同是朱氏子孙的份上饶本王一次,本王保证以后安分守己。”
卢晓航面带犹豫之色,看着朱常淓:“让我放过你也不是不可以。。”
左良玉看到这里暗叹一声,大势已去,如今既然卢晓航要松口,这朱常淓说什么都不会再听自己的了,想不到自己戎马一生,老了老了竟然看走了眼,看来这一次要输的血本无归了。
朱常淓听到卢晓航的话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说道:“什么条件你尽管提,只要能做得到的,本王决不推辞!”
“你若是能捐出潞王府一半的家产给朝廷充实国库,我可以考虑不计较你刚才说的话。”
朱常淓心说:说好的给朝廷其实还不是给你,但是这个时候先保住自己再说,至于钱财那些身外之物现在顾不上了,再说只要保住王位钱财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想到这里朱常淓再不犹豫,立刻说道:“本王愿意捐出潞王府一半的家产,只是福王,不是本王信不过你,实在是形势所迫,请福王以太祖的名义发誓。”
卢晓航听到信不过的时候心中一惊,后背已经是一身冷汗,再听到后面终于安下心来,原来这个潞王也有自己的小精明,但是用太祖的名义发誓这一点对卢晓航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
“我以太祖皇帝的名义发誓,若是事后对潞王报复,就让我万刃加身,不得好死。”心中却在默念道:“朱元璋啊朱元璋,等以后我祭拜你的时候多带点贡品,你的名义就先亏损着,没什么关系的。”
朱常淓听到这里彻底安下心来,在古人的心里,这句誓言简直就是护身利器,有了这句当众发下的誓言,朱常淓就可以安心睡觉了。
卢晓航看着在场的三个王爷:“既然大局一定,咱们去一趟皇宫把事情办了吧。”
在四周弓箭手的威胁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着皇宫而去,卢晓航临走之前低声对卢九德说道:“把南京城的局势控制住,不要出了乱子。”
卢九德领了命令悄然离去,卢晓航带着于波和张庆和二百近卫营的士卒来到了南京的皇宫大殿之上。至于其他镇的人马,全部听从卢九德的调遣开始向着城外遣散。
这一夜南京城注定无眠,无数官员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忽然听到宫中传来钟声,大家都知道有大事发生了,纷纷向着宫中跑去。
谁知道宫中大门早已经被卢晓航派人接管,如今宫门只许进不许出,众位官员心急忙慌地跑了过来,只能在大殿上等候,哪里都去不了。
而另一面,卢晓航和史可法等人就登基之事开始准备,其他三位藩王虽然也在这里,但是他们和支持自己的军镇势力一起被软禁在后宫之中,无法和大殿的人进行沟通。
随着大殿中的人越来越多,相熟的人开始拼凑消息,但是当事人全都不在,他们收集的消息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桂王爷联系总兵高杰夜袭福王所在,拿住了福王正要准备登基呢。有人说惠王联系总兵刘良佐暗中出击,渔翁得利,拿住了福王和桂王,马上就要称帝了。还有人说潞王才是最后的赢家,他联系了太子少保左良玉,直接控制了南京城,现在左良玉的大军已经进城了。
各种版本的人谁都说服不了谁,这个时候人群之中突然传出一句话:“怎么没有见到史大人?”
众人这才发现,南京城最大的官员兵部尚书史可法不见了。但是刚刚进宫的时候明明有人见到史可法一起进的皇宫,这一下众人心中更加不安了。
史可法和卢晓航正在准备天明登基,龙袍早就准备好了,告天文书也有人正在书写,史可法和卢晓航正在皇宫的书房之中交谈。
“王爷,今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臣可还是一头雾水呢。”
“事情得从昨天晚上说起,一个路上的酒鬼告诉我桂王会夜袭我住的地方,我和军师陈承安商议之后认为这个人很可能是其他王爷派来的,让我全力对付桂王从而给别王爷留下机会。”
史可法点点头:“王爷想的没错。”
“正赶上我父王的心腹卢九德带着麾下的黄得功来到了南京城的周围,我便传令让他们悄悄进城,埋伏在福王府周围。另一方面,我让人去将近卫营调来一千人潜入南京城,在我看来若是他们勾结其他两名总兵,潜入南京城的人一定不会很多。”
“想不到在我的眼皮下面,竟然潜进来如此多的人手,是臣的失职,臣甘愿受罚。”
卢晓航摆摆手:“受罚之事休要再提了。我本意是用黄得功来对付高杰,府中埋伏了五百近卫营的将士,府外埋伏了三百近卫营的将士,用来对付刘良佐,这样一来就足够了,谁知道又冒出来一个支持潞王的左良玉。”
史可法面露惊色:“左良玉?他不是在镇守武昌么?”
“他如今和潞王一起被软禁在后宫之中,几个总兵都认出了他来,想必不会错的。左良玉一来我的人手可就捉襟见肘了。幸亏左良玉妄图用弓箭手控制住局面,反而被我埋伏在府外民房的近卫营将士控制住了。”
“可是王爷刚刚说府外只有三百名将士,我想左良玉带的人肯定不少于两千,王爷又怎么能控制住他们?”
“说到这里,当时也把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我的将士们只控制住了福王府周围的几处地方,完全没有能力控制住左良玉的人马,所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府门前,我便大胆地唱了一出空城计给他们看。”
“王爷是说。。”
“我对左良玉说,我的人已经将他的人全部控制住了,如果他识相的话,立刻随我进宫,要不然死无葬身之地。”
史可法想了想:“左良玉身经百战,应该没这么容易被吓住吧。”
“史大人说的没错,左良玉虽然没被吓住,但是他效忠的潞王一下子从云端跌落深渊,心神不稳,已经是失魂落魄,被我几句话便唬住了,在我的承诺下,他们选择了屈服。”
史可法抚掌大笑:“王爷果然是智谋过人,竟然在这种形势之下还能反转局势,不仅自己毫发无伤还制住了三个藩王,大明有望,可喜可贺!”
第131章 大明新君()
天色刚刚亮,朝堂之上的诸位大人早已等的心急了,只听见外面齐刷刷的脚步声,众人转头望去。
只见宫殿门前,齐刷刷的一队士卒,个个身高八尺以上,清一色的大明制式重步兵装备,身披重甲,手持长刀,头上是重步兵盔,这种重步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高,除非自己体力不支,否则单凭厮杀很难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害。
一队重步兵出现在一帮文官的面前,这种压迫感是极强的,这些文官虽然因为常年的战乱也接触过一些战斗,但是基本都是远距离观战,如此近距离地面对重甲步兵,心里还是发虚的。
就在大臣们不知所措的时候,重甲步兵突然闪出一条路来,卢晓航大步走了进来。后面紧跟着史可法和于波带领的十数名近卫营将士。
看到这个场景,在场的大臣都明白了,昨天晚上的角逐是福王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看起来这个新君必定是福王了。
卢晓航走到了宫殿的龙椅之前,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挺直了身子看着下面站着的诸位大臣。
史可法走到他的右手下测,拿出了早就准备的文书开始念道:“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于崇祯十四年为贼人所害,龙体宾天,举国同悲。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子与诸位王爷下落不明,满朝文武特定暂选新君监国,他日寻回太子,还位于正统。”
“福王朱由菘,神宗皇帝之孙,血统纯正,素有贤名。京师一役独领一军前去勤王,与贼激战数日,虽未能力挽狂澜,足见其精忠报国之心。登基为帝,天下莫敢不从。今有大明桂王朱常瀛,惠王朱常润,潞王朱常淓全力举荐,诸位可有异议?”
说道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史可法语气已经带了些杀气,满脸肃杀的表情也证明了在场人的人都没有听错。史可法知道现在绝对不是仁慈手软的时候,不然坏了登基大事万死莫辞。
在场的主人心说:“现在谁敢有异议,只怕会被门口的重甲步兵直接拖出去活活打死,谁敢有异议?”
当然还是有不死心的人,毕竟如果卢晓航登基为帝,自己因为支持别的藩王,从此只怕要和仕途告别了,所以有人站出来了:“史大人说桂王,惠王和潞王全部支持,不如将他们请出来,让他们亲口说出来,也好让在座的诸位大臣信服。”
这个时候,卢晓航是绝对不可能让三个藩王与大臣们见面的,不管昨天晚上他们表现的多么顺从,那只不过是因为刀架在脖子上了不得已而为之,如今若是见了这帮大臣,只怕他们会当即反水,自己总不能在这大殿之上动了刀兵,到时候自己登基之事绝对会成为天下的笑柄。
卢晓航淡淡地说道:“既然这位大人不相信,于波,你送他去见三位藩王,让三位藩王亲口跟他说。”
于波才不管对方是谁,听到王爷下令了,立刻一挥手,两名近卫营的将士立刻上前架住这个大臣向外面走去。这个大臣哪里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这样一来绝对不可能有反转的机会,连忙喊道:“福王,你不能这么做,你能杀了我,但是难以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卢晓航知道此时务必要拿出雷霆手段震慑住眼前这群不太安分的大臣,不然局势难以稳定,冷冷地说道:“于波,你派人去查一查,这位大人家中用没有私通反贼的证据!”
卢晓航的意思是这位大人私通反贼,罪名都定好了,还怕查不出证据来?在场的诸位官员明白,只怕卢晓航说这个人想要谋反,他的人也能在这个人的家里搜出玉玺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到这里所有的官员全都屏住了呼吸。
那个人一听,顿时有些急了,私通反贼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自己本来就想保住官位而已,哪里想到会是这个结局,立刻大声喊道:“福王,下官失言,下官失言。。”可惜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身边的近卫营将士拖出了大殿。
史可法面不改色,淡淡地说道:“你们还有谁有意见?”
在场的诸位大臣面面相觑,如今自己只是怀疑三位藩王被迫同意福王继位,但是手中没有任何证据,想要阻止福王登基难比登天。
这个时候福王派系的人全都齐声喊道:“吾等恭祝福王千岁继承大统,吾皇万岁万万岁!”喊着喊着开始向着卢晓航跪拜而去。
这一下站着的大臣们可慌了神,如果自己再站着,说不准门口的重甲步兵就进来把自己拉出去了,想到这里陆陆续续全都跪在了地上,开始随着高呼万岁。
史可法眼见大局已定,咳嗽一声:“既然诸位大臣没有意见,那么这就各归本职,通告天下吧。自本日起,南京城进入战时准备时期,诸位大臣没有圣旨严禁出城,违者按谋逆论处。”
听到这里这里,诸位大臣知道,在局势没有稳定之前,自己绝对不要想搞什么小动作了,不然轻者身死,重者族灭。
登基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至于仪式,卢晓航以反贼未除,国土未复为理由要求一切从简。史可法认为他说的有理,决定按照他的意思办理。
崇祯十四年六月初一,卢晓航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通告天下之后,李自成厉兵秣马,准备南征。
三位藩王被软禁在卢晓航住过的原开平王府,重兵把守,守将得到的旨意是宁杀勿放,说白了的意思就是若是有一天有人来救难以支撑,就把三个藩王全都杀了。
而左良玉就比较麻烦了,他已经不听朝廷旨意多年,自然他的军队也不会听朝廷的指令,他的儿子左梦庚听说父亲身陷南京,尽起大军,扬言要推翻无道昏君,另立贤王。
至于高杰和刘良佐则是容易解决得多,他们的麾下大多是朝廷的官军,亲信都被他们带到了南京城,如今被关押在南京城的城外兵营之中,难以翻起风浪。卢晓航给卢九德的指令是收编高杰和刘良佐残部,留下精锐裁撤冗余,成立一支新军,江北军。
卢九德接到旨意之后不敢怠慢,带着手下的悍将黄得功和朱纪开始对高杰和刘良佐的残部进行整编。江北军的驻扎地在南京城周围,保护都城免受侵扰。要知道在他们的心中很看重都城,若是都城失了,大部分人就会产生亡国的想法。
而大明的南方,不仅有反贼张献忠等人,还有一些蠢蠢欲动的反对自己的势力,卢晓航必须确保在和李自成作战之时后方的安定。
另外,卢晓航命令袁宗第带领手下一营人马星夜赶往南京,训练新军。要知道河南因为饥荒,青壮严重流失,纵使袁宗第有本事,新军的训练也是勉勉强强。而江南之地,心怀报国之心的壮士大有人在,兵源不愁的。凭借优越的待遇很快就能吸引大部分人。
而关于国库的建设问题,卢晓航特意让人请来了江南的张德义。张德义得知自己全力支持的福王成为了大明的新君,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就差将府门的牌匾换成皇家御用了。
听说卢晓航想见自己,张德义激动地几天没睡着觉,马不停蹄从江南家中赶到了南京城,想不到年纪有些大了,身体吃不消,进了南京城竟然病倒了。
卢晓航只好亲自登门探望,来到了张德义府上,只见张德义家中的下人全部一副趾高气昂的表情,虽然肯定不会针对卢晓航,但是他还是觉出了不对。
进了屋中,张德义躺在床上,单单是服侍的人就从门口排出去好远,这里面有负责提水的,负责端盆的,负责擦拭的,负责倒茶的,负责端茶的,名目之多让卢晓航都叹为观止。
听说卢晓航来到了自己家中,张德义早就拖着病体在门前等候,一见卢晓航就要跪下行礼:“草民张德义见过皇上。”卢晓航上前一步扶住了他:“有病在身不必多礼。”
张德义连忙将卢晓航请进屋中,只是发现他面色有些低沉,心中不住地打鼓,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伴君如伴虎这个词张德义算是体会到了,卢晓航的面容颇冷就让他心提到了嗓子眼。
卢晓航坐在正位之上,张德义坐在右手边的座位上,卢晓航开口说道:“有些话想要和你说,你让闲杂人等出去。”
张德义连忙站起身来,摆了摆手,屋中的人全都低着头小跑出去,卢晓航对身后的张庆说:“你让人都出去,留下你便好。”
待屋中只剩下三个人之后,卢晓航淡淡地说道:“张德义,我本来是很看好你的,但是你让我很失望。”
张德义一听这话脸色大变,连忙站起身来跪在了地上:“草民身患重病不得受风,未能出门远迎还请皇上恕罪。”
卢晓航连忙让他站起来:“朕和人说话不喜欢人家跪着,你记住了。而且你有病在身,朕未曾因为这件事怪你。”
张德义站起身来面露疑色:“草民愚钝,还请皇上指明。”
第132章 训诫()
卢晓航指着门外说道:“张德义,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张德义这才明白过来卢晓航为何生气,连忙解释:“皇上,这可误会我了,我这个规格别说和宫里比,就是和江南的那些富商比也不算大呀。”
卢晓航冷冷地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朕现在已经是皇上了,你这从龙之臣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颐养天年了?”
张德义没敢说话,但是他的表情透露出来的感情是:本来就是这样的。
卢晓航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张德义呀张德义,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这个眼光不能放的远一些么?”
张德义目光有些迷糊:“皇上你都已经是皇上了,再远……恕草民实在想不出来了。难道,皇上你还想成仙?”
卢晓航没搭理他,对着身后的张庆说道:“去,给朕拿张大明的地域图来!”
张庆出门之后很快赶了回来,手里拿着一张图。卢晓航就在张德义的桌子展开了这张图。
“你瞪大眼睛看着这里。”卢晓航伸手指着地域图:“这是南京,就是你现在站的地方。这是江南,就是你家。这是福州,现在还是大明的领土以后就不好说了!这是四川,从这里以南都和朝廷失去了联系!”
说着卢晓航将方向一转:“这是洛阳,是朕的家!从这里以北全都不属于大明了。这是关外,现在被满清占据。这是蒙古,现在都是和满清狼狈为奸的草原贵族。”
“你睁大眼睛看看,整个大明的地域还剩下多少!就咱们手里的这些地方又有多少人暗中谋划推翻朕另立新君。现在你就要颐养天年了,是不是有点早了!”
张德义被说的一头冷汗:“这……这……”
“张德义,朕告诉你,朕想要做是大明的皇帝,不是南明的皇帝。你若是愿意随朕打天下,天下大定之时有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若是贪图享乐,现在就滚回江南颐养天年吧!”
张德义已经说不出话来,以前他总以为自己慧眼识珠必将名留青史,再加上和皇上关系十分好,想必张家以后可以在江南之地与国同寿,如今卢晓航让他滚回江南老家他确实慌了。
“皇上,皇上,大业未成草民怎么可以离开,草民保证从今以后再也不如此张狂,还求皇上给草民一个机会。”
卢晓航教训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不愿在多说什么,若是他能痛改前非自己还能把他当做心腹来看,若是依旧本性难改,自己已经劝说过他,那便是仁至义尽了。
“好了,你为朕办了不少事,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若是还有下次。。”
“草民把自己的人头送上。”张德义也是痛下决心了,他知道若是此时不能挽回卢晓航的信任,以前做的一切便都白费了。
“朕今天来是有要事和你相商,你且坐下说话。朕现在刚刚登基,封赏都要拿去收买人心,暂时只能给你一个虚职,待天下安定了必不会亏待你。”
“朕今天来,是想问一问你可有生财之道,朕的国库刚刚兴建,福王府所剩的银子也不多了。”
卢晓航上来就把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