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妃娘娘,事情紧急,还请娘娘速速出宫,避入永宁王府。”萧十三郎没有跟杨玉环客气,直接说出了来意。他之前已经潜进宫里几次探视杨玉环,保护杨玉环的安全,这是张瑄交给他的重托。
杨玉环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下来。现在宫里乱成一团,也没人管她的去向了。她出宫不出宫的,也无人知晓。
张瑄自灵州誓师出征勤王。
他亲自率神策军一万、神武军一万、飞虎军四万、飞豹军三万、巾帼军一万(其实不满编),再加上回纥助战的2万骑兵,号称大军十五万,由灵州声势浩大南下讨贼。而在此之前,张瑄已经命靖远军三万人入九原,出云中,进攻范阳,直逼安禄山的老巢。
三日后,大军抵达庆州外围安营扎寨。
夜幕低垂,夏风湿热。
十余骑自河东方向渡过黄河,趁着夜色向张瑄的陇朔大军大营奔驰而至。
南霁云亲自率军在营门前迎候来者——正是安禄山大将史思明派来的使者。
史思明的使者在南霁云的带领下,悄然行进,直入张瑄的帅帐。
张瑄端坐帅帐之中,帐中空无一人,正是张瑄的左侧站着史思明的幼子史偼。
南霁云将史思明的使者带进帐中,然后便与几个护军侍立一侧,当然是为了保护张瑄。
史思明的使者先是匆匆扫了一脸惊喜之色的史偼一眼,然后长出了一口气,向着张瑄拜了下去,朗声高呼道,“末将高严,史思明大将军帐下行军司马,拜见永宁王”
张瑄淡然一笑,摆了摆手。
发觉站在自己身侧的史偼脸色涨红,呼吸急促,张瑄心头一动,突然沉声道,“你竟敢欺瞒本王,来人,将此人给本王拿下”
天唐 第368章部署被打乱!
第368章部署被打乱!
第368章部署被打乱
“拿下”
张瑄的话音一落,南霁云毫不犹豫地暴喝一声,原本默然肃立在一旁的几个彪悍的军卒立即冲上前去,准备将史思明的使者拿下。
那自称叫高严的史思明的使者大惊,涨红了脸颤声道,“末将身犯何罪,以至于王爷如此雷霆大怒?”
张瑄目光冰冷地望着此人,淡然道,“本王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到底是史思明帐下何人?如实讲来,本王既往不咎。如若不然,本王必治你一个欺瞒之罪”
使者脸色惨白,嘴唇哆嗦了几下,不敢再伪装,噗通一声单膝跪拜在地,低低道,“王爷恕罪,末将史朝义,乃是史思明长子”
“史朝义……”张瑄嘴角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来,他摆了摆手,示意南霁云等人退下。
这史朝义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安史之乱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张瑄焉能不知。
历史上,史思明随安禄山起兵,史朝义率军守冀州、相州,后史思明称帝并杀安庆绪,史朝义被封为怀王。上元二年史朝义率兵杀史思明,三月十四日即位,年号显圣,又派散骑常侍张通儒等至范阳,杀皇后辛氏、太子史朝英等数十人。
762年唐朝军队借回纥兵之助开始反攻,攻破史朝义首都洛阳,史朝义北逃往莫州,众叛亲离,尤其主要将领田承嗣、李怀仙等均叛去,势单力孤最后自杀而死。
应该说,史朝义是继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之后的又一大祸患,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一样,他也曾经弑父称帝。听到眼前跪拜之人竟然是史朝义,张瑄突然泛起一股诛杀此人以除大患的念头。
但理智告诉他,此刻杀不得此人。若是诛杀了此人,史思明就会跟安禄山一条道走到黑,不利于张瑄的整个战略布局。虽然史思明并不可靠,反复无常,今日归降来日又有可能再次反叛,但对于张瑄来说,只要史思明在整个时候在安禄山的背后狠插一刀,就足够了。
灭了安禄山,再除史思明,如若探囊取物尔。
“史朝义,你父派你前来,可有话说?本王的劝降信,他可曾收到?”张瑄长出了一口气,淡淡一笑道。
“你且起来说话。”
史朝义小心翼翼地起身站直身子,恭谨道,“王爷,我父接到王爷的信函之后,对于王爷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感激涕零。而安禄山反叛朝廷,我父不得已而虚与委蛇,今既朝廷有意,我父自当归顺朝廷,起兵助朝廷平叛,以图将功折罪。”
“只是……”
张瑄嘴角一抽,“只是什么?”
“只是我父名为安禄山心腹大将,但其实并无实权。虽率范阳兵马数万经略河东,若要归降朝廷,我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说服标下诸将……还请王爷见谅”
史朝义咬了咬牙,轻轻道。
说完,史朝义匆匆向史偼扫了一眼,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厉。
张瑄默然不语。
他心里很明白,要想让史思明归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是说他的幼子史偼落在张瑄手里,他就一定会投诚。他虽然比较喜爱这个幼子,但儿子毕竟有很多个,但他的身家性命却事干重大。
他这一次派史朝义来,一方面是看看史偼是不是真的安然无恙,另一方面不过是一种试探,看看张瑄许诺的种种条件能不能兑现。
该不该投诚,他目前不会做决定。尤其是在安禄山叛军连战连捷的前提下,他更是不会轻易答应投诚张瑄。他必须要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张瑄究竟有没有能力平息安禄山的叛乱。
若是张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大唐必亡无疑,他又何必往火坑里跳?
“回去告诉史思明,就说本王说过的话,一定会兑现。本王已经向陛下密报,若是史思明肯投诚归降,将功折罪,当封郡王、取安禄山而代之。”
“你们父子现在想些什么、试图观望什么,本王心知肚明。本王在这里可以郑重其事地告诉你,安禄山叛乱必败无疑……本王能将强悍的吐蕃骑兵杀得丢盔卸甲,在吐蕃国内如入无人之境,将吐蕃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灭一个小小的安禄山又有何难哉?”
“观望可以,但是本王必须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本王不需要锦上添花,只需要雪中送炭。若是等安禄山败局已定,史思明纵然率军归降,本王也必率军诛之何去何从,你们父子自己考虑。好了,本王累了,南霁云,史偼,你们二人替本王设宴宽待史朝义一行”
……
……
第二日,张瑄大军继续沿黄河西岸南下,不过,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而就在午后时分,张瑄得到了皇帝李亨率满朝文武大臣以及长安部分权贵亲眷由一万军马保护着放弃长安,打着御驾亲征的名义,向陇朔方向而来。
目的很明确,就是坐镇灵州大后方,在灵州指挥全国的平叛战争。
张瑄大吃一惊,勃然色变。
他早就料到李亨会放弃长安,走上他父亲李隆基的老路,但张瑄却没有想到李亨竟然逃得这么早、这么快
洛阳还没有失陷,还有潼关可守,作为大唐皇帝,如此沉不住气胆怯怕死,轻易抛弃祖宗社稷宗庙,岂能不让天下臣民耻笑?
在这一瞬间,张瑄对李亨彻底失望。
当初李隆基是因为潼关失陷,长安的门户被打开,迫于无奈才仓皇逃往蜀中。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而李亨却在长安的威胁远远没有到来的时刻就提前放弃长安,生怕保不住自己的小命,这一点比起老皇帝来大有不如。
李亨的皇帝威信沦丧殆尽,对于张瑄来说无关紧要,问题的关键在于,李亨此举,真正打乱了张瑄的谋划部署。
张瑄脸色铁青,站在帐中,两侧诸将肃然而立,没有一个敢开口。
良久。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声音无比的低沉,“诸位,陛下和朝廷放弃长安,奔灵州而来,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必助长安禄山叛军气焰,而朝廷军马则……”
张瑄说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谁都明白他的意思。
皇帝早早地跑了,连长安宗庙都不要了,你还能指望颜真卿手下的朝廷士卒浴血奋战?
军心因此必然大乱,颜真卿更加难以抵挡安禄山叛军。
砰
张瑄狠狠地一拳击打在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他咬着牙怒斥道,“蛊惑陛下放弃长安、擅自行动者,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封常清轻叹一声,出班抱拳道,“大帅,陛下率军往灵州而来,我军……”
张瑄阴沉着脸,挥挥手道,“就让陛下去灵州吧。既然陛下在长安呆不住,想要去灵州,那就去吧。速传令张巡,命张巡做好迎接陛下驻跸灵州的各项准备。至于我军——加快速度,向潼关急行军”
“是。”封常清领命而去。
“派人五百里加急传书颜真卿,命颜真卿无论如何要率大军固守潼关,不得擅自出战一切,待本王大军赶到,再定策略无论如何,要守住潼关”
想了想,张瑄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令道,“同时五百里加急传书长安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和建宁王李倓,请张同即刻率京师一万羽林卫火速驰援潼关告诉张同,本王大军半月之中,必赶至潼关”
“诸位,长安危急传令三军,偃旗息鼓昼夜行军奔袭潼关,不得有误”
张瑄挥舞着手臂,在半空中凝固成一个有力的姿势。
众将各自领命整军而去,张瑄望着一身甲胄犹自站在自己身侧的李腾空和花奴儿,长叹一声,“空儿,凤鸣,皇帝如此胆小如鼠,出乎我之预料。皇帝一逃,长安危矣。”
“为防不测,空儿,凤鸣,你们二人率骑兵一千抄近路奔赴长安,如果真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把府中的亲眷都护送出长安,送往灵州”
李腾空和花奴儿不敢怠慢,正待要离开急赴长安,苏扈冬皱了皱眉道,“夫君,我也要去我看,不如就由我们三人一起率女军前往吧一则驰援长安,二则护卫亲眷……”
张瑄犹豫了一下,霍然点头,“也好。你们三个就率女军前往驰援长安但是,冬儿,你要切记,若是潼关失守,长安无法守卫,必须要即刻撤出。”
“记住,你们自己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张瑄低低嘱咐道,然后走过去挨个抱了抱三女,挥挥手示意她们即刻动身。
横生枝节,直接让张瑄的计划受到破坏。为了预防万一,他不得不做好颜真卿连潼关都守不住的最坏打算。毕竟,一旦潼关失陷,关中就是一片空场,安禄山叛军如洪水猛兽一般闯进,长安如何能保得住?
不要说张瑄鞭长莫及,就算是张瑄在长安,也很难守住长安城。
长安,本就不是一座攻防之城,而是一座近乎开放式的繁盛帝都。很多城防设施都是象征性的。
李隆基应是驾崩,前章笔误,非常抱歉。好在内容里并没有错,是李隆基驾崩,只是在标题上疏漏了。
天唐 第369章洛阳失陷,安禄山称帝!
第369章洛阳失陷,安禄山称帝!
第369章洛阳失陷,安禄山称帝
颜真卿虽然退守洛阳,但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叛军兵临城下。
荥阳本是洛阳的东面门户,荥阳的失守,洛阳则门户洞开,直接暴露在安禄山叛军面前。
安禄山率军进入河南道以来,屡战屡胜,军心大振,气焰更加嚣张,所以安禄山在攻下荥阳之后未及休整,即遣其大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等为前锋,率精锐部队进攻洛阳。
颜真卿看到安军进展迅速,便切断河阳桥,屯驻武牢,凭险拒敌。遗憾的是,颜真卿所部大军在之前的汴州大战中损失惨重,而仓促之间所组织起来的这支新军,皆为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战斗力极差的市井之徒,或无业游民。
所以,两军对垒交战时,这支新军在安禄山叛军的铁骑冲击之下,当即阵脚大乱,溃不成军。颜真卿收集残部,与叛军再战于葵园复遭惨败;继之,又与叛军战于东门内,又受重创。九月初三,洛阳失守,叛军从四门突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颜真卿率残部同叛军在洛阳城内展开惨烈巷战,先血战于都亭驿,大败,退守宣仁门,复败。最后,只好忍痛从洛阳宫苑西墙的残破第一次,越墙弃城西逃往潼关。
东都洛阳就这样失陷了,它周围的那些险要地形都成了摆设。
至德元年九月初三,安禄山起兵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拿下了东都洛阳。一时间,天下震动。
而在此之前,安禄山叛军果然如张瑄预料的那样,在汴州分兵两路,一路紧逼洛阳,一路紧逼睢阳,试图直入两淮,占据大唐的半壁江山。
睢阳太守许远以数千兵卒坚守城池,与安庆绪所部数万兵马相抗衡。许远率军卒苦战,待粮绝之日以鼠果果腹,据城不出。洛阳失陷前一日,睢阳终于还是寡不敌众,被安庆绪叛军攻下。
许远被安庆绪活捉送往洛阳,许远拒不投降,被安禄山杀害,忠烈殉国。此是后话不提。
九月初四,秋高气爽。
安禄山率大军骑乘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进入洛阳城。繁华的洛阳城经过了两军交战的硝烟战火,经过了范阳叛军的烧杀掳掠,外城都已荒废不堪。
数十洛阳官吏在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带领下,急速出城,跪拜在安禄山的马头前。
安禄山其实认得脚下这人乃是河南尹达奚。
但安禄山却傲慢地挥了挥马鞭,淡然道,“下跪者何人?”
“下官河南尹达奚,迎接大王入城,请大王饶命”
达奚诚惶诚恐地跪伏在地,生怕杀人不眨眼的安禄山会拿他开刀。尽管他并未率军与叛军为敌。
“达奚?河南尹?”安禄山轻轻一哼,“起来吧,念在你弃暗投明的份上,本王就绕了你的小命。”
安禄山拿下洛阳,还要指望有人来替他管理洛阳城,所以对大唐投降的官吏,他一般不会杀害。像达奚这样的人,对于他来说,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李憕、卢奕二人何在?”安禄山嘴角轻轻一挑,手里的马鞭奋力挥了一下,在半空中炸响。
“回大王的话,李憕、卢奕二人应在府中,没有逃离。”达奚恭恭敬敬地道。
“前面带路本王要去见见此二人。”安禄山大刺刺道。
安禄山叛军进府,李府中早已空无一人,只有李憕坦然自若,穿好朝服,独自平静地端坐于府台公堂。而另一方面,卢奕安排妻子怀揣着官印,从间道逃往长安,自己则正襟危坐在御史台中。其属吏早已影踪皆无。
安禄山派兵将李憕、卢奕及采访判官蒋清捉来,假惺惺地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亲自在洛阳宫门口处迎接。
“两位大人,安某有礼了”安禄山满脸堆笑,抱拳道。
他与这两位也算是熟人,知道此二人颇有清誉和干才,若能让这两个人投降,对于他下一步的篡国称帝有着莫大的好处。
李憕没有理会安禄山,而是望着卢奕慨然抱拳道,“卢大人,洛阳城破,落入贼人之手,你我未能为国镇城,实在是羞愧万分”
卢奕长叹一声,也抱拳道,“卢某惭愧”
“卢大人,请恕老夫先走一步了。”
卢奕肩头一颤,涨红了脸凝视着李憕,颤抖着抱拳低低道,“李大人慢走卢某这就来相陪”
两人目光相接,各自扬手纵声狂笑。
片刻,李憕转头怒视着安禄山,扬手斥道,“安贼胡儿大唐皇帝待汝不薄,汝竟敢起兵反叛,如此不忠不义之徒,天必诛之安贼,老夫纵死九泉,也恨不能食汝之肉饮汝之血”
“陛下啊,臣无能啊”李憕放声恸哭,然后猛然挣脱叛军军卒包围,一头撞向了冰冷的宫墙,当场鲜血横流脑浆迸裂,死于非命。
卢奕掩面恸哭。
卢奕扬手指着安禄山身边的达奚、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等人怒斥道,“为人当知逆顺。尔等乃是朝廷之臣,从贼叛逆,罪该万死”
“安禄山狗贼……”
卢奕正待再骂几句,安禄山暴怒起来,一把抽出腰间的弯刀,狠狠地刺了过去,正中卢奕的腹部。
血流如注,卢奕瘫倒在地,但仍大骂不绝,直至毙命。
两人之忠烈,纵然是叛军军卒,在场者也无不动容。
……
……
李亨的大队人马刚到歧州,就得到了洛阳失陷的消息。
建宁王李倓和陈希烈在奏报中这样描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李亨紧紧地捏着手里的奏报,脸色铁青。
洛阳失陷倒也罢了,问题是安禄山竟然急不可耐地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大燕。还公开发出讨李亨檄文,将李亨称之为窃国贼子,号召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这让李亨如何能受得了?
“安贼该死,该死”李亨在大帐中咆哮开来,愤怒的呼喝声不绝于耳。随侍众臣,没有一个敢开口说话。
杨国忠打量着李亨的脸色,抱拳躬身道,“陛下,颜真卿接连大败,导致洛阳失陷,民不聊生,其罪当诛”
李亨眉梢猛然一挑,一脸不善地望着杨国忠。
颜真卿连吃败仗,让安禄山长驱直入,李亨当然是无比恼火。但到了这个份上,李亨心里也明白,再追究颜真卿的责任其实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时候动了颜真卿,临阵换将恐怕更加不堪。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也无将可用。若是斩了颜真卿,何人替大唐朝廷守住潼关?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杨国忠竟然还出于个人私心,忙着构陷他人,李亨心里越来越愤怒,但是国难当头,他也不能发作,只得强行压制下火气去。
“杨相,安禄山攻陷洛阳,当务之急,是命颜真卿守住潼关,保住长安,而不是追究其罪。霍长青,速传朕的旨意,命天下各路兵马加快勤王,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安禄山这个大逆不道的篡国叛贼剿灭在洛阳城中”
“传旨颜真卿,就说朕说了,若是他再不给朕打一场胜仗,若是再败于叛军之手,那么,他也不必来见朕了。就在潼关之外,战死沙场吧”
李亨的声音无比的冷厉,近乎恼羞成怒了。
自打开战以来,朝廷兵马接连败退,竟然没有赢过一场。安禄山叛军再强大,朝廷兵马就这么不堪一击?
“报”
一个宫禁宿卫匆匆走进大帐拜倒在地,“报陛下,永宁王张瑄率十五万大军南下讨贼,目下已到庆州”
李亨大喜,霍然起身道,“好,好传旨张瑄,速来勤王,朕前往陇州等待他”
……
……
张瑄几乎是同时得到了安禄山拿下洛阳自立为帝的消息。
虽然一切在意料之中,但张瑄还是慨然长叹,默然良久不言不语。
唐军安逸太久,根本无法与彪悍的范阳铁骑相抗。但战斗力如此之滥,只能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