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这么说,我把事情告诉你了,我就是背后告状的小人了?”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说,你们之间应该好好相处,我可不希望外面的事情一团糟,家里又隔三差五的出些其他的事情。”
乔晓婉点了点头,其实她又何尝不想让周瑜放心:“我知道了,公瑾,我会尽力的。只是,我推倒了你儿子,你一点也不生气?”
周瑜笑道:“他犯了错误,理应受到责罚。其实,我也知道,我的那位夫人非常溺爱他,我也时常担心这个儿子以后若是不服管教,成了祸害。这次就算你代我责罚了。”
乔晓婉本想说周夫人只对自己的儿子好,却对周循十分冷淡,可她想起“小人”之语,便收口了,而是转而说道:“公瑾,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自己不去管教你的儿子。”
周瑜叹道:“我平时很少在家,如果一回家就对这个儿子严加管教,那我这个父亲岂不是成了恶父了?我和他的关系一定会难以调和。况且,我以前常年在外征战,把周夫人扔在家里,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我觉得亏欠他们的。”
乔晓婉微微点头,她理解周瑜的话。有时候,一个事业型的男人很难会在做好事业的同时,又完美地顾及家里。她忽然觉得自己很不好,周瑜每天在外为公事奔波,自己还在家里给他添乱……
公瑾,我会努力地为你营造一个安稳的后方
。乔晓婉看着周瑜,在心里说道。
十几天后,收留反对孙权之人的庐江太守李术正式给孙权回了书信。孙权看罢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乔晓婉就在他身旁,只是大概地看到了其中的一句:“有德见归,无德见叛……”这分明是在说孙权是无德之人。
孙权扭头对乔晓婉说道:“小乔姐姐,李术欺人太甚,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决定派大军前往征讨,不过你放心,我会让人保护好皖城的百姓。”
乔晓婉心想:李术如此做,倒是枉费我当初的一番苦心了。战事一起,无论怎么保护,都难免有百姓受到牵连。可如果不打,弟弟的位置,就不能坐得安稳。
她长叹一声道:“希望李术见到大军所到,就开城投降吧。”
张昭也叹道:“这应该说是不可能。李术当年和我们同为一殿之臣,现在看到他这样,我们心里也是不好受,但是为了江东稳定,我们只能被迫无奈。”
孙权点头道:“各位大人,征讨皖城已是定数,大家想想对策吧。”
周瑜道:“自从我总领江东军事以来,日夜训练,不敢怠慢。征讨皖城一役,势在必胜。只是当年先主攻占皖城,那时的皖城之主刘勋失败逃亡,投降曹操。皖城之地距曹操很近,我们要防止李术用也步刘勋的后尘。”
孙权想了想,问道:“公瑾,我们该怎么防?”
周瑜道:“主公可以给曹操写一封信。现在曹操和袁绍依然在交战状态,主公可以向曹操表明,你支持他进攻袁绍,并给曹操送去军粮和兵器,以充曹操军需。曹操一定会对主公大为改观,我们大军由此攻打皖城,李术即便向曹操求情,曹操也会坐视不理。”
孙权点头笑道:“这是个好方法,就按你说得做吧。还有件事,攻打皖城之役,本来率军出征的人非你莫属,可你现在总领江东军事,实在不好亲自出马,你就决定派一个上将前去征讨吧。”
周瑜行礼称“是”。
乔晓婉见事已至此,多说已是无用,便待在一旁默然。
孙权又问起张纮道:“张纮大人,无花门和迁都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了?”
张纮道:“回主公,张纮自接到命令,连夜追查,已在吴郡缉拿无花门门人三十二个,只是宁风和灵蕊还没有消息。至于迁都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到秣陵去绘制草图,待去人回来后,再行判断。”
孙权道:“好,列位大人,你们都辛苦了。”
张纮道:“主公,关于无花门,张纮还有事情要说。”
孙权点头道:“张大人请说。”
“如今吴郡已布下天罗地网,我想那无花门门主宁风纵然有天大的胆子,此刻也绝对不会待在吴郡。可吴郡之外,茫茫人海,他在暗处,我们在明处,我们若要寻找他,简直是太难了。张纮想,既然宁风有非分之想,他就一定会再来找我们的麻烦。不如我们现在不再主动出击,只是安静地等着他送上门来便是。如此一则可以省下不少行政资源;二则可以平复民心,以免人心惶惶。”
第113章 一百一十二太夫人的急病()
孙权听了,沉思片刻,方才点头道:“此事既然已经交给张纮大人了,就全凭你来处理吧。(;本;章;由;7;7;n;t;.;C;o;m;更;新;);”
张纮点头称“是”。
退朝之后,周瑜和张昭一起找到张纮,述说刚才的事。
张昭先道:“张纮大人,主公现在最为忧心的事就是无花门,你怎么能提议不查了呢?”
乔晓婉听见张纮说道:“两位大人,你们去看看朱治是怎么追查的?挨家逐户,把吴郡闹个鸡犬不宁。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无花门还没有找到,我们就已经在百姓心目中失去人心了。”
“有这样的事?”周瑜问道。
张昭叹道:“公瑾,你成天忙于军务,吴郡城里的事倒是不太知道。张纮大人说的事情,我倒是略知一二。挨家逐户,是主公下的命令,朱治无非是在执行罢了。”
张纮道:“所以我才劝主公停止追查。两位大人,其实这些天来,我已经查到无花门的一些线索,只是目前事情还没有明了,所以才不敢和主公禀报。我希望追查无花门一事,由现在的大张旗鼓,变成暗地搜索
。到时候如若需要你们帮助,还请二位大人多多支持。”
张昭和周瑜对视一眼,均一起笑道:“原来张纮大人心里有底,在朝堂之上是故意那么说的。”
张纮笑道:“主公年轻气盛,我是怕他心急,所以先让他冷静一下。唉,有些事情,是不能着急的。”
周瑜点头道:“张纮大人所言不错,你如果追查无花门,需要军队出面,就尽管开口,公瑾义不容辞。9;2;K;s;.;C;o;m;”
张纮道:“如此多谢了。”
“嗨,同殿之臣,一起为主公分忧。”周瑜笑道。
这天晚上,乔晓婉随周瑜回到新宅。
只见周夫人一早就带着周循和周胤站在家门口迎接等候。
乔晓婉看她亲手帮周瑜脱下长袍,不禁在心里暗想:周夫人每天这样做,这在男人眼中自然是温柔贤惠,可是在女人眼中,却成为了争风吃醋的手段。世间万事都是如此,处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就不会相同。
她自从知道周夫人并未向周瑜告状自己推倒周胤的事后,对周夫人有了一些好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乔晓婉见她服侍周瑜,心里就七扭八歪的起疙瘩。
“乔姨娘。”周循跟在乔晓婉的身后,低声叫着,“我今天新看了一本书叫《吕氏春秋》,有些地方我不太懂,乔姨娘能不能给我讲讲?”
“好呀。”乔晓婉轻抚着周循的头,“乔姨娘最喜欢爱看书的孩子了。”
“乔姨娘,是不是因为我不爱看书,所以你才不喜欢我的?”周胤在一旁听了,直接说道。
“这……”乔晓婉冷不防周胤如此说话,顿时竟呆住了。
走在前面的周瑜和周夫人一起回头,只听周瑜笑道:“胤儿,乔姨娘不是不喜欢你,她只是在说,如果你喜欢读书,她就更喜欢你了。”
周夫人也在一旁赔笑着对乔晓婉说道:“小孩子童言无忌,妹妹不要放在心上。”
乔晓婉依旧无法摆脱尴尬的脸,她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其实她万万没有讨厌周胤的意思,只是相对于周胤,她更喜欢周循而已。话说回来,又有哪个人不喜欢爱读书又听话的孩子呢?
她看着周瑜把周胤抱起来,哄笑着,顿时觉得自己十分难堪。
这一夜过得十分煎熬,乔晓婉独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周瑜因为有军务要处理,所以连夜批复公文。况且,乔晓婉在心里也十分清楚,在这里过夜,她是不能奢求周瑜与自己住在一起的。
其实,乔晓婉不是不想与周夫人他们相处,只是不知道如何相处而已。
她正在叹息,忽听周瑜在外面敲门:“娘子,你睡了么?”
乔晓婉立即闭上眼睛假装睡觉,只听周瑜推门进来,走近道:“娘子,你快醒醒,侯府传来消息了,说吴太夫人病了,要找你立即过去
。”
乔晓婉吓了一跳,连忙坐起来道:“什么,太夫人病了?”她这一下,倒把站在身旁的周瑜也吓了一跳。
周瑜恍恍惚惚地惊道:“你……你没睡觉?”
乔晓婉登时想起自己刚才是在装睡,听了吴太夫人有病才立即坐起,她忙着惊魂未定的周瑜,顿时不好意思地道:“睡了……睡了……”
周瑜没有深问,而是急道:“娘子,你快点换上衣服,我们即刻进宫。”
两人急匆匆地坐上车马,朝侯府飞奔而来。
乔晓婉和周瑜还没踏进吴太夫人的寝宫,就听见孙权在里面大喊:“你们几个饭桶,竟然谁都不明白!看我不砍了你们的脑袋!”
接着是大乔的声音:“主公息怒,现在太夫人正在病中,我们不能先对郎中用刑。”
乔晓婉走进去,只见吴太夫人的宫室内挤满了焦急的侍女。
孙权正站在吴太夫人的床前,他面前跪着五、六个人,想来都是他刚才怒骂的郎中。
大乔处在一旁,盯着躺在床上的吴太夫人,一脸痛苦。
乔晓婉和周瑜立即走过去。
“主公,太夫人她怎么了?”周瑜问道。
孙权叹道:“都怪我,都怪我。”
乔晓婉奇道:“弟弟,一个生病是很正常的,怎么能说怪你呢?”
周瑜在后面拍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多话。
孙权看着乔晓婉,眼里泛起的波光,他想了又想,摇着头道:“这事一会再说。”他长叹着,又转身对身边的宫人道,“你们快去,立即出府寻找郎中。”
几个宫人一齐叫道:“是。”
孙权又对那些跪在面前的人吼道:“你们都滚下去!”
乔晓婉走到吴太夫人的床上,只见吴太夫人双眼紧闭,正昏迷不醒,不由问道:“怎么会这个样子?”
大乔摇着头道:“我也是听到消息才赶过来,我过来时,太夫人就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周瑜见孙权不想多说话,当即道:“眼前最重要的是把太夫人救醒,侯府里不是有郎中么?为何要去外面去找?”
孙权“哼”道:“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罢了。”
乔晓婉道:“不对啊,此前姐姐生孩子的时候,不是挺顺利的么?这次怎么……”
大乔忙道:“我……我那是生孩子,大概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吧。”
乔晓婉道:“你是一下生了三个呀,这哪能是简单呢?”
“娘子,你少说几句吧。”周瑜道,“既然主公已经派人出府去寻找郎中,我们就先在这等待消息吧。”
第114章 一百一十三妙手回春()
于是,乔晓婉和周瑜等人便一起待在吴太夫人的床前等待着。
此时已经夜深,寝宫里处处摆满了烛灯。
微风拂动,灯光闪烁,几人等了许久,也不见人回来
乔晓婉眼见左右十几个侍女和丫鬟均是和自己一样,强睁着眼睛,心里不禁暗想:奇怪,吴郡城虽然不小,可也不至于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
孙权越来越着急,“扑通”一声跪在床上,泣道:“母亲,权儿只求你能够醒来,你说的事情,我全都答应便是。”
乔晓婉见他神情激动,又听了他说的话,心道:看样子是太夫人让孙权做个什么事情,而孙权没有答应。可是这会是什么事情呢?要知道孙权平时对太夫人一向言听计从的……
乔晓婉又看了看周瑜,只见他也是皱眉细思,显然也是在猜测着。周瑜想了一会,见孙权还是跪在那里,便向乔晓婉使眼色,示意她去扶孙权起来。
乔晓婉扶了,轻轻问道:“弟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孙权摇了摇头,还是不肯说。
周瑜道:“主公,现在天色已晚,不如你先去休息,一旦有了消息,我们再向你禀报。”
孙权看了看依然昏迷的吴太夫人,道:“唉,我就是去休息,心也踏实不下……”
周瑜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像这种情况,无论是谁,都不会选择轻易离开。
时间在灯火的摇曳中渐渐漫延过去,亮了,孙权派出的人才回来。
孙权见他带回两个郎中模样的人,顿时大怒道:“混蛋,你去了这么久,才带回来两个人?”
那人吓得立即跪在地上:“主上,吴郡的名医都不见了,我这是连夜去城外寻得的。”
乔晓婉见那人风尘仆仆,呼吸急促,显然刚刚走了远路,她猛然想起周瑜曾求张昭寻访吴郡的名医,用来治疗他的打鼾。可张昭也回复说,吴郡的名医都失踪了。
“主公,他说的应该是真的。”乔晓婉正在说话,忽听周瑜站出来说道,“我在睡觉时有打鼾的毛病,在初来吴郡之时,也曾求张昭大人帮忙寻访吴郡名医。可是一经寻访才忽然发现,吴郡的名医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乔晓婉听周瑜如此一说,脸上微微笑了一下,看来他俩想到一块去了,这才叫有默契。
孙权听了,没再说话。乔晓婉走到两位郎中面前,只见他们一大一小,大的有四十多岁,小的不过十几岁,当下奇怪地问道:“这么小就成了名医了?”
只见年龄大点的郎中笑道:“这是我的药童,是帮助我做一些杂事的。”
乔晓婉方才明白,她吐了吐舌头,周瑜说道:“娘子,你快别打扰先生了,快快请他看看太夫人吧。”
乔晓婉和孙权让到一边,让郎中和药童走近吴太夫人的病床。
那郎中先是仔细地看了看吴太夫人,又伸手去给她号脉。
乔晓婉见他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会,站起来道:“患者是气急攻心,造成晕厥。虽然不是大碍,但是不能经常让她受到刺激。还有,患者最近一段时期情绪波动严重,我给她开一副安神顺气的方子,她喝下去就能醒了。”
乔晓婉纳闷地道:“有这么神奇?”
药童开口道:“你们都说我师父是名医,其实我师父在外被称做是神医
。”
郎中道:“不许多话。”他拿出毛笔,在布上写了一会,道,“按这个方子抓药,再用沸水煮上一个时辰,患者喝完后就能初醒。”
乔晓婉见这郎中不卑不亢,心里暗暗惊奇。
周瑜忙派人去跟随药童抓药熬煮,一个时辰后,汤药熬煮好了。
大家眼看着侍女一口一口地喂吴太夫人喝了下去,侍女喂完后,还未等起身,吴太夫人便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啊!”“太夫人醒了!”“真是神医!”
孙权立即跪下道:“母亲,你终于醒了,你感觉可好?”
吴太夫人揉了揉脑袋,晕沉沉地道:“这是怎么了?你们这么多人在这……我的头有些疼。”
郎中把方子又抄给孙权,道:“这是刚才患者所服用的药方,连续服用三天之后,就能痊愈。只是有句话,我要提醒一下,患者年龄较大,实在不能受到刺激,你要谨记。”
孙权连连点头:“是母亲要我办一件事情,可是我不想办,所以母亲十分生气……就……”
乔晓婉见这郎中敢在孙权面前如此说话,而孙权竟然也不生气,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她想起郎中说的话,吴太夫人近来承受着丧子之痛,精神始终高度紧张,这郎中说得都对,还真的有两下子。
乔晓婉想着,不由端详起这郎中的模样来,只见他身材极瘦,一排八字胡十分有趣。
孙权吩咐侍女把药方收好,并叮嘱她要按照郎中的话去做,他说完了话,道:“来人,给我重赏这位郎中先生。”
哪知郎中听了,忽地朝孙权跪下道:“在下识得你是吴侯,我不要重赏,只请求你帮我调查一件事。”
乔晓婉见了,更觉奇怪,不由开口问道:“什么事?”
周瑜见这郎中不太会说话,只道是不知从哪个山野里寻来的高人,孙权此时心情着急,哪能为了什么事情而分心。他想到这,出面说道:“这位先生,我是周瑜,你要查什么事情只管对我说好了,我们主公一夜未曾休息,还是让他休息一下吧。”他顿了一下,又对乔晓婉说道,“娘子,你跟我一起送送这位先生,也好一起听听这位先生有什么事情相托。”
两人把这郎中和他的药童一起送出宫室,郎中又对周瑜下拜。
周瑜连忙扶起道:“先生不用客气,你对江东有恩,我们都应该感谢你才是。你快说说,到底有什么事情?”
郎中从身上取出一张布来,上面绘着一副图画,道:“周将军,小乔姑娘,你们是天作之合,我等在民间都有所耳闻。”
乔晓婉一听,心里顿时乐了:想不到本姑娘这知名度还是蛮高的嘛。她看看了旁边的周瑜,又立即泄了气:自己的相公是总领江东军事的周公瑾,和他在一起,知名度能低么?
乔晓婉瞪了周瑜一眼,且听这个郎中说下去。
第115章 一百一十四孙权的烦恼()
只见郎中把布交给周瑜,道:“周将军,这布上画的,是我弟弟的头像。我弟弟也是郎中,他家住在吴郡城内,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名医。可是前些日子,我按照约定从中原南下,来到弟弟家拜访,却发现他竟然不在。我以为,像我们这样的行脚郎中,也许是到山间采药、也许是在为患者救死扶伤……临时有事也是正常的,于是我就在吴郡等了一段日子。可转眼间,我来吴郡已经很久了,弟弟依然没有消息。”
周瑜看了看手里的布,颇为无奈地道:“又是找人……”
乔晓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