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换亲生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高粱团子是在让人受不了。

一路无话,两人闷声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主角设定的是一个很平凡、很平凡的人,小花有些自私,会抱怨,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产生矛盾,嘴笨口拙,并不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小花有许多缺点,但我还是觉得小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小花才是具有真实性。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并不能因为小花活过一辈子,就比别人心胸更宽广、更伟大。所以,以后小花可能必没有穿越女那么强大,那么与人为善。

6媒婆上门

自从小花赶集回来,这几天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失眠多梦,心情低落,觉得有负穿越女的强大,穿到古代竟是一无是处,想想前世,学的是心理学,可惜这里的人每天都想着如何吃饱穿暖,哪有时间闹心理问题,即使哪天郁郁、烦躁,也会在无尽的劳碌中消磨干净,那需要什么心理医生,到是识字,只不知这里的字是否是繁体字,哪怕是个半文盲,也比文盲好啊,在现代物资高度发达的社会,见识到是不少,可惜不会做,到是见过养蘑菇、泡豆芽,磨豆腐,也没实践经验,哎,我怎么就不是先知呢,如果早知会穿到这里,怎么着也要把它们学会,武装好自己在穿呀。

正当,小花对着院子又陷入自怨自艾中时,门口传来叫门声。

“小花娘,在家吗”。

“在呢。”

小花醒过神来,赶紧去开门,见是位中年妇女,年龄到是与小花娘差不多,只不过衣服干净整洁,头发一丝不乱,未语先笑,观之可亲,给人感觉很是干净利落。

这是小花来着后,第一次有人来家,小花,不认识这人,不只该如何称呼,有些局促,不过还是礼貌的说,“我娘在屋忙呢,你进来吧。”

“这是小花吧,长成大姑娘了,改天婶给你找户好人家。”

小花被她一句话打趣的又是窘迫,又是忐忑,赶紧把她让进屋,自己躲起来了。这一句话让小花猜出来了,这应该就是小花娘前几天说要找的王媒婆,今天上门不知是不是哥哥的亲事有眉目了。

这边想着,因为房子不隔音,小花娘的声音就传来了,“她婶,你来了,快坐。”

“你前几天说的那个事,我这到是有户人家,就是不知你们愿不愿意,过来给你提提,你跟孩他爹商量、商量,若是行呢,我就去那家跑一趟定下来。”

“你说说是那家,差不离就行”

“你也知道这年头女娃少,好一点的女娃要求也高,聘礼也是越来越多,这户人家倒是不要求太多的聘礼,给点就行,只是你应该也猜出来了,女娃有点问题。”

听着并没有立即响起小花娘的声音,一会才道“行,你说说吧,具体咋样,回头我跟她两爹商量商量。”

“咱也不是那黑心的人,我就把我知道给你说说,她家到是兄弟三个,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今年都十六了,按说找该成亲了,只是脑子有点问题,一直拖到现在,这不她兄弟要成亲了,聘礼还差点,就想把她给家出去,聘礼不要多,给点就行。”

“那女娃咋样,平时能干活不”

“女娃长的还行,胸大、屁股大,就是平时不会打理自己,有点邋遢,一般在家局着,能帮他娘喂喂猪,可能女红上不大好,脑子也不大好使,想来生养是没问题的,就是可能不会照顾人,实话告诉你,就是杨楼的石家的三妮,离咱这有十几里路,你可以找人打听打听,过几天给我的信。”

“行,我跟他爹说说,让他们打听打听,行不行的都给您的信”

“那行,我就在家等你的信,我还要去村头牛家看看,你忙吧”。

话音一落,就看见有人从屋子里出来了,王媒婆在前,小花娘在后。

“她婶,我来时看见小花,看着都成大姑娘了”。王媒婆往西屋一楸,透过门帘看到一双脚。

“是呢,到时也要麻烦你了,多费费心”。

“那是一定,你放心,我保准给她找个好人家。”

小花还没有从王媒婆的打趣中走出来,就被这段话吓得丢了三魂六魄。

小花也知道这里的人结婚早,但是也没想到这么早,看看自己的胸,还是小豆丁,浑身上下都是干巴巴的,哪像是大姑娘,更别说,月经还不规律,根本就是一颗小幼苗,在现代小学还没毕业呢,更何况这个身体发育不良,根本和前世的小学生没法比。而且重要的是,因为这里女孩子少,穷人家为了儿子都娶上媳妇,也为了财产集中,往往是几个兄弟只娶一个媳妇。

小花,虽来自现代,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但是要接受一个以上的丈夫就不是很难事情,没见好多女的也是希望有多个丈夫围着自己转吗,但是小花还没有发育,如果是一个丈夫摧残幼苗,还可以想想办法减少受伤害的次数,但是要多个丈夫怎么办,一个个都是饿狼,这可怎么办。

7煎熬与纷争

王媒婆来后的几天,小花一直处于受惊状态,一边害怕自己会不会马上要嫁人,一边想该怎么办,劝父母肯定是不行的,这里的人都是这种年纪嫁人,他们的思想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就改变的,和他们说了,肯定要遭一顿打,说不定还会被锁在家里,虽然平时她也不爱出门,但是被人限制自由甚至监视总是不舒服的。小花有时想,我是不是可以出门逃婚,然后开金手指,遇上几个集财貌于一身的贵公子。

摇摇头,不行不能再想了,在想就要的精神分裂症了,来个幻听、幻视,被人当疯子就不好了。再说,小花一直不认为自己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在逃出家门后,在遇到贵人之前不会饿的沦为乞丐,不会被人拐卖卖到那种人到中年或因为一些毛病娶不到媳妇的人家,在现代男女比例差不多的时候都有拐卖妇女的,更何况这个社会有那么多光棍男,见着个女恨不得沾到身上不下来;或者卖到妓院,小花可不认为自己能迷倒那么多认为,并让他们反抗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娶回家中。小花也不想卖身成为女仆,虽然比较笨,在这里不奢求人人平等,但让自己给人当仆人还是无法接受。

既然,这边这些出路,小花都不想要,身无分文的逃出家门,很有可能遭遇这样的经历,并不比呆在家里乖乖家人强,乖乖家人呢,自己又不甘心。小花,一直在留在家里家人,逃出家门之间徘徊不定,心里煎熬的喘不上气来,心理发慌,有时候想,是不是直接死掉就好了,这样说不定就可以回去了,可惜小花是个胆小的人,不敢采取行动。

日子一天天的过,小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等到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对时,已经几天了。

原来,王媒婆的来的事情,小花的爹爹和哥哥们都知道了,小花娘也把石三妮的情况给他们讲了,让他们拿主意。为这事家里分成两派,并且纷争一直持续了几天也没有吵出结果。

小花的二爹和大哥觉得只要是个女的,能生娃,况且要的聘礼由少,这情况就不错,家里又不富裕,能娶个媳妇就不错了,没什么可挑的。小花的三爹和二哥、四哥他们就不同意,觉得石三妮是个傻子,娶了会被人笑话的,就是晚两年再去也没关系。小花的二哥和四哥还专门去杨楼打听了一番,偷偷地去看了石三妮,可惜两人看到后就被她吓得倒了胃口,衣服邋遢,头发一窝窝的,脸上也是一片片黑一片黑的,回来后死活不同意。小花娘是个没主见,以往没什么大事,都是听小花两个爹爹的,二爹不大爱发表意见,实际上多说听三爹的,但这次,两次的都有自己的主见,且谁也让不谁。虽然没有发展到大大出手的地步,但口水仗是打了不少,到最后不打仗了,见了对方是冷哼一声。

在这种情况下,小花是不敢随意发表意见的,她在这个家的地位不高,只能是让自己时时的找活干,避的远远的,说不定,他们那个心情不好,就成为那个被殃及的小干鱼。

其实,小花对这见事还真的不知采取什么态度,按说他是不同意去个傻子的,傻子平时还要照顾她,最后要的是生出的小孩智商啊可能会有问题,殃及下一代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呢如果从这个社会和这个家的情况来看,好像是只能娶个傻子,因为好一些的姑娘谁会放着条件好的人家不选,选小花家呢,这个社会可不是在现代,可以自由恋爱啊,姑娘也多,在这里多数都是媒妁之言,家产是娶亲的最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小花也不能对这种态度进行鄙视,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谁不希望自己穿的更好,吃的更好,更何况在这个大多数人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社会来说。

只能感叹一声物竞天择,生物是进化的!

8矛盾升级

“不行,我绝不同意,我才不要娶个傻子”,二哥啪的一下扔下筷子,两根筷子一跳老高,一个蹦到了了小花碗里,一个掉到地上,突如其来的这一样把默默吃饭的小花吓了一跳。

“不娶她,你还想娶谁,咱家又没钱,到时连个傻子都去不上怎办,你要打光棍啊”。没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大哥竟然会出声反驳。其实像大哥这样的人才是更可怕,大哥一般是没有注意的,一旦有了主意则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如果不如他的意,很可能就化为话唠,不停的再你耳边念叨,并无数次的强调如果按他说的事情会多么多么好。

“不娶就不娶,打光棍也比娶个傻子,反正我是不会同意娶个傻子的。”二哥也是个倔脾气,脖子一梗就和大哥对上了。

“你不娶,我们娶还不行,到时你可别后悔,反正咱家是没钱再娶一个的。”大哥两眼一瞪,似乎这样一瞪就会显得更有气势。

“我才不会后悔,反正我是不会娶的。”二哥对大哥的大眼是一点不惧。

眼看,这两人是针尖对麦芒的对上了,偏偏还有人来凑热闹。

“我和二哥一样,我也不要娶个傻子,大不了打光棍,又不是没有”冷不丁的四哥也来了这么一句。

“你……。”大哥转头看四哥,气得胸口呼哧哧的,大吼一声“你们不怕我怕还不行吗,你们不娶,我娶,反正我就娶个媳妇,傻子也不怕。”

小花看着几个哥哥要打起来了,赶紧上来劝“大哥,别着急,咱慢慢商量。”

不想一句话惹毛了大哥,“慢慢说,你说怎么慢慢说,你以为我愿意娶个傻子,谁让咱家没钱,我都快要三十了,再不娶媳妇,难道真要一辈子打光棍,他们是不急,有骨气,说什么宁愿打光棍也不娶,那是他们小,还不到急得的时候。”

小花,听着大哥的话苦笑,一转眼,又看到二爹出去了,疾跑两步拿到竖在墙上的一根胳膊粗的棍子,就往屋里来。小花心里一哆嗦,也不敢劝了。

看三爹也不管,只看一边啪嗒啪嗒的抽烟,一张脸上黑的像墨汁一样,愁云挤满了头。再转头看娘,娘正在偷偷地抹眼泪。

听着二哥“奥”一声,就见二爹舞者打棍子就朝二哥身上打,“二爹,你干嘛打我,你怎么不打大哥,不打小四,干嘛只打我”听着大而凄厉,诉说着对二爹的不满和控诉。

二爹也不说话,继续往二哥身上打,二哥当然不会乖乖挨打,不敢徒手接棍子,就试图近身抓二爹的胳膊,一边找退路,希望能跑到院子里去,就这样两人一个追着打,一个绕着跑,从屋里屋外。

“凭什么凭什么,你只打我自己,我说不娶傻子怎么啦,你凭什么打我”二哥回头对着二爹大吼,小花看二哥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声音也不自觉的因为哽咽带着嘶哑,委屈的让人心疼。

“凭什么,你说凭什么,就凭我是你老子,你不愿娶,你想打光棍,你能耐了你,长本事了,傻子咋啦,傻子也是女的……。”二爹哼次哼次的在后边舞者打棍子追,还不忘,发表老子宣言。

这两人的大嗓门,透过院子,引来了周围的人家,好多人都朝小花家来,交好的有试图过来劝架,更多是站在小花家门口,指指点点,他们说的热闹,满脸笑容,似乎别人家打架像演戏一样。更有小孩子,不懂事,大声喊着“打架了,打架了,过来看”。

小花看这样不像话,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虽然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可能也会知道,但还是跑过去把门关上了。

娘看二爹打得很了,也抱着二爹,“别打了,别打了,再打就打坏了”,哭腔想忽视都难。二爹也打累了,跑不动了,顺势把棍子放下,却瞪着两只眼睛盯着二哥看,看得人有点发毛。

这时三爹也发话了,“行了,够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都停下来吧”。

就这样,这场闹剧就收场了,一顿饭吃得是热闹非凡啊,可惜打架都没吃多少,小花也不敢再吃了,麻利的把碗筷收拾干净,躲起来了。

闹剧是完了,但是家里的气压更低了,几个哥哥和爹娘,没事不带吭声的,每个人的愁云满面,就连最不让人省心的四哥,也听不见他的大呼小叫了,也不再有人为他的调皮找上门了。

这一次的矛盾结束了,这是这一家争执最激烈的一次,因此贫穷,所以要几个兄弟娶个媳妇,因为性格所以大家意见不一,最终这次的事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大家的心里深深的印上了一笔,为以后的家庭闹剧买下了伏笔。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写这段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那根棍子一样,打在身上那个疼啊。

9麦收时节(一)

自上次吵架后,不知两位爹爹和娘亲是怎么考虑的,最终娘亲去了王媒婆家婉转的表达了拒绝的意思,但是家里气氛一直没有变好,小花是大气不敢出,生怕触了谁的霉头,遭来一顿呵斥。

不过随着布谷鸟的叫声,预示着冬麦开始成熟了,提醒人们要做好夏收准备。小花一家也开始行动起来。

村里里西南边有一片专门用于麦收的场地,这些场地都是分好的,每家都有专门的场地,但是有大有小,地方小的就会和其他人家商量好,两家合着用。小花家的场地有一份多地,勉强能够倒腾开,所以不用和别人家合用。

在麦收前要提前把场地收拾出来,平时这些场地大多堆着家里的柴禾,经过一年的消耗,倒也没剩多少,主要是要把地泼湿,当时不是泼一遍水就可以,而是要让地喝保水,因此,村里的男人都提着桶,挑着担的朝着麦场走去。

麦场边有个小池塘,村里人都是从池塘里挑水。小花家的场地挨着池塘,到是比别家省了许多力气。

一大早,爹爹和哥哥们就起来了,赶早去泼地,泼水用不到小花,但早早也被他娘叫醒,要早早的做饭,给他们送到地里去。

小花揉揉酸涩的两眼,实在是不想起床,以前就有赖床的毛病,醒来后要在床上躺上一会才能起来,她的觉也比别人多,睡不满八个小时以上,白天就没精神。小花不敢反抗他娘,再说别人干活她睡觉也不好意思。因此,打着哈欠,没精打采的起来了。一别睁眼,一边往厨房走。

其实,说是让小花做饭,也没什么复杂的,只要往窝里添些水,把窝头放蒸屉上,盖上锅就行了,最烦的就是烧火了,左手拉风箱,右手往里添柴。小花的风箱也不知多少年了,里边的鸡毛磨掉了不少,风箱的把手由于长时间的拉扯,中间也变细了,在拉风的时候,要小心的扶正把手,因此密封不好,风要小好多,因此,要耗费心神在拉风箱上。一顿饭下来,身体不累,但是也疲倦的很。有时火不大,要用烧火棍把柴来挑起来烧,一拉风箱,火噗的变大,喷小花一脸灰,呛得难受,几次之后,一顿饭还没做好,厨房里就都是浓烟。小花不敢呼吸,受不住只能找了块布,打湿唔在口鼻上,眼睛也不敢睁,一开一会就会疼的刷刷的掉眼泪。就这样,小花要一手拉着风箱,一边注意布会不会掉下来,一手要添柴禾,只能闭着往锅底加,眼睛看不见,就会经常性的把火烧灭了。有时是,添得柴火太多,把火闷死了,有时添得添得柴禾跟不上烧的速度,烧着烧着就没了,一顿饭甚至点好几次火。

小花有时见了,气得大骂一顿,吭吭的往身上捶几下。这时小花就会弓起背来,以免打到其他地方,背还好呀,打完疼几下也就没事了。然后默默的再点火,继续烧。小花宁愿自己一个做饭,也不希望小花娘来帮她。少一顿饭,就像打一场仗,每次做晚饭了,小花都要大呼一口气,心想终于做完了。

“娘,饭做好了,我给爹他们送饭去”。小花洗着手,朝小花娘喊道。看小花娘拿着簸箕正在挑高粱种,收了麦子之后就要种高粱。

等小花到时候,见自家的场子的已经泼了一小半了,相信今天就能够泼完。

“二爹,三爹,哥哥,吃饭了”。小花来的久了,也染上了村里人说话大声的毛病。

村里人没那多讲究,一般送饭,都是拿布包着高粱团子,捞几块咸菜,带一葫芦水,就行了。

小花把包袱放下,就四处晃起来,看看别人家的场地,跑到池塘边看看。

村子西边有一条小河,平时没水,只有夏天雨多或是其他地方放水的时候,小河里才有水。小河与池塘之间,隔着一片乱葬岗。据说是以前打仗的时候,死的人都埋到了那里,后人也不敢在那种地,就成了乱葬岗,一般早夭的人村里都会把他们埋在那里。

小花胆小,以前就害怕坟地,现在穿越后更加害怕了,自己都能穿越,说不定还真有鬼。

。。。。。。。

地泼水后,还要铺上干草之类的东西,用石磙转着圈的压上几遍,这样才能把地压硬实,压麦子的时候,才不会把麦粒压到土里去。一般是用牛拉石磙,但牛在这里是一大笔财产,能买的起得人家不多,小花家地不多,男人不少,所以多为男人拉石磙,爹爹和哥哥们轮流着来。

第二天一早,他们几个就出门压场子了,他们拉着石磙,一圈圈的绕着场子跑,压场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上去就围着场子一圈圈的只知道压,要先选一边,绕小圈的压,然后,一圈圈地往外赶,,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地方都能压到,并且比较均匀。

场子压好后,把杂草收拾起来,扫干净,就可以晒着,等到割完麦子就好可以用了。

。。。。。。

“小花,起来了,要走了”二哥在窗户外边喊。

“奥,已经好了。”小花答应着,就打开门看到一家人都收拾好了。小花昨晚上看到二爹在磨镰刀就知道今天要去割麦子了。

小花家一共有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