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知道大顺军并未与明军开战,有兵力北上围剿姜瓖叛军,那张树横绝对不可能投降。

    张树横既然这么做了,就证明他得到的官方情报也是大顺军正被明军攻击,自顾不暇,不能救援他,所以才导致张树横没信心守住太原府,只能开城投降了。(。)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感谢“(乐在其中)”、“威武霸气大军阀”、“石头”的打赏支持!】

第189章 姜家的绝境() 
现在,事实证明张树横得到的情报也是假的,那这个假情报是谁传给他的?难道是大顺军将领么?自然是不可能的。

    如此,最后的结果就推断出来,是大顺军将领派出的传令兵,在路上出了意外,被人袭杀。然后,有人冒充大顺军传令兵给了张树横这样的假消息,导致张树横以为大顺军无力救援他,因此开城向姜瓖投降了。

    得出这个结果,姜瓖就感到了一股寒气从脚底往头上冒。

    这些假冒大顺军传令兵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大明朝廷派出来的奸细,不会有其他人。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将明军北伐的假消息传到山西省境内,好让自己知道。让自己以为崇祯皇帝真的开始北伐,然后放心大胆的起兵造李自成的反,将姜氏一族逼上绝路。

    可现在的结果,是明军并未北伐,自己却起兵背叛了李自成。接下来,并没有被明军攻击的大顺军就要全力来围剿自己了吗?

    想到这个后果,姜瓖就感到一阵心凉。

    虽然大顺军肯定不敢从南方抽调大股军队来攻打自己。可自己兵力也不多,只有十万而已,而且还是各种杂牌军组成的乌合之众。大顺军一旦派出超过二十万的正规军来攻打自己,自己几乎只有战败的命运。

    心急之下,姜瓖连忙召集大哥姜让、三弟姜瑄、堂弟姜文尉,以及重要部下商讨对策。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军怎么没有北伐啊?”姜瑄在大厅里来回跺着脚,着急上火地说道。

    姜让吼道:“坐下,你急又有什么用?听你二哥的。”

    姜瓖作为主心骨,此时却显得精神非常疲惫,有气无力地道:“三弟,坐下吧,急也没什么用。大家还是看商量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吧!”

    “哎……”姜瑄狠狠地叹了声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此时。大厅里有姜瓖叛军的十多个核心人物,都是姜氏族人或跟姜家关系异常紧密的军方重将,但却没有人能拿出什么主意来。

    大明朝廷的骗局,不仅让大顺军上了当。也让姜瓖等人陷入了绝境。

    明军不北伐,大顺军就有兵力来围剿姜瓖叛党了。而姜瓖等人的军队,也就十万人而已,如何禁得起数十万大顺军的围剿?

    明军既然不北伐,那就摆明了是要当渔翁。拿姜瓖当炮灰,消耗大顺朝廷的兵力和精力了。如此情况下,要想明军支援姜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如此绝境,一着不慎,姜氏一族和跟姜家有联系的亲朋好友,都将是被李自成诛灭九族的下场。对所有人来说,都已经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厅中众人几乎全是武夫,谋略有限得很。如果说厅中还有谁有希望能破这个局,那就非姜文尉莫属了。

    因此。大家讨论了一会儿,讨论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后,就慢慢将目光看向了低头思索的姜文尉。

    姜文尉本以为大明朝廷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巡抚世袭的承诺来让姜家叛变,就已经够奸诈了。不料大明朝廷竟然连北伐的承诺都不兑现,而是放了些假消息给姜家,让姜瓖误认为明军已经北伐,然后贸然起兵造反。

    结果,现在明军和大顺军都是毫发无伤,姜家却成了出头的橼子,陷入了绝境。

    姜文尉本来给姜瓖出的主意。是将来大明朝廷打败李自成后,就主动功成身退,换取姜家后代的荣华富贵。现在看来,等不到大明朝廷打败李自成。姜家就要先被李自成派兵剿灭了。

    对姜家和跟姜家有关的人来说,此时实在是危险万分,姜文尉必须尽快想出对策。

    可是,一时之间,面对如此绝境,姜文尉又想得到什么办法?

    向大明朝廷求救?既然他们都用上这样的招数了。怎么可能理会姜家死活。向李自成求饶?不被五马分尸就算好的了。用十万乌合之众跟大顺军决一死战?肯定也是以惨败收场。

    一时之间,姜文尉也没想出什么对策来,只能回他的府邸继续思考,其他人也各自回家。

    好在,现在已经进入冬天,大雪纷飞,异常寒冷。山西省地处北方,可比云南省寒冷多了。大顺军也没有明军的能耐,不敢在大冬天的出兵作战,可以让姜瓖叛军暂时修养几个月。

    姜瓖、姜让等人不顾严寒,日夜操练部队,务必要将这支杂牌军整合成一支铁军,以应对明年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姜文尉,则继续在家中思索如何破局解围。

    与此同时,南京乾清宫,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拿着关于山西省姜瓖叛军的情报,颇感意外。

    最初,姜瓖来信提出要出任山西巡抚、并让他们姜家世代世袭的时候,朱由检是嗤之以鼻的。如此不靠谱的条件,朱由检只能选择设计让姜家当炮灰,去给李自成添乱了。

    但是,最新的情报却表明,姜瓖在进入太原府,占领了山西全省后,并没有任人唯亲,让姜氏一族及相关支持者占据所有的官员职位。

    而且,大多数官位,姜瓖都选择了明朝的名称。比如,山西省长、副省长,晋军总司令、副总司令,都是大明朝廷才有的官位名称,大顺朝廷是没有的。

    姜瓖一方面宣布山西省脱离大顺朝廷的管制,拥戴大明,另一方面又更改各种官职名称,向大明朝廷积极靠拢。

    如此明显表忠心的举动,真的是那个当初狮子大开口的姜瓖所能做得出来的吗?朱由检表示不信。

    按照姜瓖的这些动作来看,姜瓖并没有想要让山西成为独立王国的意思,难道其中有什么内情?或许,有什么高人在背后给姜瓖出谋划策。

    不过,姜瓖已经率军反叛,不容于大顺朝廷,双方肯定要爆发战争的。

    站在朱由检的角度,虽然他不想姜家得什么好处,但也不能让姜家败得太快,必须要让姜家给大顺军造成一定的损失,才不妄朱由检费心设计了一回。

    因此,朱由检决定派人密切关注姜家的动向。如果姜瓖叛军抵挡不住大顺军的时候,朱由检不介意再让明军佯攻一番,增加大顺军的压力,减轻姜瓖叛军的压力。(。)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发…布,感谢“威武霸气大军阀”的打赏!】

第190章 明朝的外国人() 
ps: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感谢“石头kk”、“威武霸气大军阀”、“潮汐游”的打赏。说个事,马上过年了,提前祝大家除夕夜全家团圆、春节新年大吉。农村,过年的麻烦事挺多的,更新可能不那么准时了。不过,为了拿全勤奖,每天两章4000字是必须要完成的,只是更新时间可能不准时,有时候可能要等到晚上才会更新出来,请大家见谅了!

    大雪纷飞中,大顺兵部尚书李岩回到北京,告诉了李自成等人自己在前线亲自探查的结果。

    大明朝廷一番假动作,搞得大顺朝廷鸡飞狗跳,自然引得李自成等人破口大骂。

    骂过之后,众人开始商量对策。

    大明朝廷既然没有北伐,那大顺军的压力就要少很多,可以抽出兵力来对付山西的姜瓖叛军了。

    不过,现在天气寒冷,打仗是不合适的,只能先将军队调到山西周围,将姜瓖叛军围起来再说。

    经过众人的商议,大顺朝廷决定从京师、河南、陕西分别抽调10万,总共30万大军围剿姜瓖叛军。进攻的日期选在明年开春以后,但在这个冬天,先将军队调到山西周围做好准备。

    北方的大顺朝廷调兵围困山西省,山西省的姜瓖叛军也在加紧整合,以备大战。南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在年前迎来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历史名人。

    崇祯二十年腊月初七,天气阴,南京并未下雪。但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雪并未融化,南京皇宫也堆了一尺高的雪。

    崇祯帝朱由检在御花园,跟皇后姚淑静等人围坐在一个亭子里的火炉子周围,磕着五香瓜子赏雪景。花园里面,断臂的坤兴公主朱媺娖与几个宫女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陛下,过完年公主就年满十八了,是不是该给她找个驸马了?”皇后姚淑静看着花园里玩得兴高采烈的坤兴公主。向朱由检轻声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在北京的时候,周皇后曾将媺娖许给都尉周显。不过后来发生北京失陷的事,朕来到南京。也将媺娖接了过来,那周显一家也被李自成杀掉了。因此,你可以安排一下,给她找个驸马吧!”

    姚淑静问道:“不知皇上可有什么中意的驸马人选?”

    朱由检摇头道:“没有,你看着安排一下吧。先问一下媺娖的意见。无论驸马是什么人,一定要她自己满意,不能光看家世。她虽然贵为公主,但失了左臂,一般人可能会心里歧视她,一定要考察好备选驸马的心性品格,不能完婚后闹矛盾。”

    姚淑静点了点头,道:“好,年后臣妾问问公主,看她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驸马。再安排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伸手从贵妃吴惠兰手中接过几粒剥好的核桃仁,正准备往嘴里扔,一名值守御花园的侍卫队长走进来向朱由检汇报道:“禀皇上,钦天监监正肖明济求见,还带着一个外国…人。”

    钦天监虽然不是什么要害部门,但最近几年的天文预测却很得力,让大明朝廷做好了应对冬季严寒的准备,冬季因为寒冷死亡的江南各省百姓越来越少了。

    因此,朱由检对肖明济印象很好。听到肖明济求见。还带着一个外国…人,朱由检就大感好奇,点头道:“带他们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肖明济和一个胡子拉渣的外国老头进入了御花园。来到朱由检等人所在的亭子。

    看到这个身材瘦弱、面容憔悴的外国老头子,朱由检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名字:汤若望。

    这是崇祯帝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记忆。

    “臣肖明济(汤若望)参见吾皇陛下万岁,皇后娘娘千岁,贵妃娘娘千岁!”肖明济和汤若望对皇帝、皇后躬身行礼道。

    朱由检说道:“平身!”

    而皇后姚淑静和贵妃吴惠兰等人,却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她们从未见过的外国…人。大感好奇。不过,她们也知礼,只是好奇的看着,却并不插话。

    听到皇上叫平身,肖明济和汤若望站直身体,朱由检向站在右边的汤若望惊讶地问道:“你真是汤若望?”

    汤若望以一种北京汉话的口音答道:“回陛下,正是微臣!”

    汤若望的大名,来自后世的朱由检是知道的,这是一个来自欧洲大陆的天主教传教士和科学家。宗教上的事情说不清楚,但汤若望在某些科学项目研究上的造诣,确实比同时代的中国…人要领先很多。

    根据脑海里原主人的记忆,汤若望在明朝北京朝廷的官职是钦天监正九品司历,就是推演历法、定四时的一个芝麻小官。

    官职虽小,但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在大明朝廷任职,却也是一种能耐。而且,汤若望在天文历法上的造诣,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就是中国现在使用的农历,都是汤若望协助明朝官员徐光启、李天经编订的。

    除了天文历法以外,汤若望在地理、算术、矿产开采冶炼、大炮铸造技术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在崇祯九年(1636年)的时候,汤若望就曾奉旨为大明朝廷铸造了20门大炮。

    如果能将汤若望好好的利用起来,那中国的科学技术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听到他承认,朱由检就开始关心了起来。他根据身体原主人的记忆笑着问道:“朕记得,北京失陷前你曾前往陕西传教,怎么现在搞成了这副憔悴的样子?”

    汤若望道:“回陛下,臣在陕西传教遭到李自成匪军的误解,说我天主教是异端邪教,予以攻击。臣在西安所建的两间教堂,都被李自成的士兵摧毁了。臣也是靠教民的帮助,在各地穷乡僻壤东躲西藏,最近才逃到南方来的。听闻陛下身在南京,臣又赶紧来见陛下了。”

    朱由检笑道:“这个你要理解,中国…人信了几千年的儒释道,你让他们现在去信你的天主教,确实有点困难,慢慢来吧。既然你来了南京,朕特批你在南京城里选址建一栋教堂,进行你的传教事业。不过,一切要按官府规定办事,不得违法乱纪、强占多占土地。还有,关于你的官职,朝廷另有安排,你先到驿馆住下来,好好休息几天再说吧。”

    听到皇上还会给自己安排官职,汤若望大喜过望。要知道,没有官方的身份,中国老百姓可没几个人信任他这个洋人。

    有官员的身份,就能让他说的话有了几分可信度。最起码,老百姓不会把他当妖怪,听都不听他讲解天主教了。

    因此,对于汤若望来说,能继续在大明朝廷做官,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而且,为了他的传教事业,这个大明朝的官,他还得做好,不能敷衍了事,才能有利于他的传道布教事业!

    吩咐肖明济安排好汤若望这段时间的生活住宿后,朱由检就让两人离开了皇宫。

第191章 欧洲人的发明() 
肖明济和汤若望离开后,姚淑静和吴惠兰等人才开始议论起来,连在外面玩雪的朱媺娖也不玩雪了,回到亭子里加入了议论的行列。

    “汤若望是哪里来的人啊?怎么眼珠子是蓝的,皮肤也那么白,像是没有血色一样?”皇后姚淑静向皇上朱由检问道。

    朱由检笑道:“汤若望是德国…人,隶属罗马教堂,是来东方传播他们的天主教的传教士。”

    “父皇,德国是什么国家,又在哪里啊?”这一次,换好奇的朱媺娖问了。

    接下来,朱由检充当了一回科普工作者,向这些后宫的女人、女孩儿讲解了一回太阳、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等地理知识。

    在大家的连连惊呼中,姚淑静等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家生活的世界不是“天圆地方”的,而是一个圆球。而且,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中国及周边所谓的蛮夷小国,还有那么多的大陆和国家。中国在整个地球上占据的地盘,不过百分之一二而已。

    针对汤若望这样的人才,朱由检自然不想因为其传播的天主教与中国的儒释道不同就将他拒之门外。反而,汤若望的科技知识,正是朱由检需要的,所以还得予以重任,将他肚子里的科技知识掏出来才是正事。

    数天之后,崇祯皇帝通过吏部下达命令,任命来自欧洲的洋人汤若望为大明科学院院士、大明朝廷科技顾问,享受正三品高级官员的待遇。

    大明科学院为汤若望提供科学实验室,供他进行科学研究,但汤若望取得的科技发明成果,归大明科学院所有,汤若望不得再私自传授给其他人。

    汤若望的传教工作,大明朝廷只字未提。毕竟,儒释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信仰,朱由检不可能以官方的名义去宣传与儒释道大不相同的来自欧洲的天主教。

    只是,在私下里。朱由检派人告诉汤若望,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节假日,去进行他的传教事业。

    但是,任何时候。汤若望的传教不得违背大明律法,以及中国…人的传统道德。

    比如,前些年有些同样来自欧洲的传教士,想要让天主教成为中国…人唯一的信仰,就禁止他们发展的中国天主教民祭祀祖先、祭祀孔子。这就是违背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必将遭到失败。

    最后,有人上书朝廷,将那些传教士杀的杀、关的关,酿成了一场传教士们的惨祸。

    汤若望既然百般想法,要在大明朝廷中当官,那自然跟前面那些传教士的布道方法大不相同。

    他的传教方法,就是将天主教义进行东方化,融入到中国…人的儒释道思想中去,让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扩大罗马教堂在东方的影响力。

    因此。对来自皇上私下渠道的警告,汤若望自然遵照无误。他才不会去挑战中国…人的底线、宣扬不利于大明朝廷统治的言论,自绝于中国统治者呢。

    要是惹怒了崇祯皇帝,被大明朝廷官方定义为异端邪说,予以驱逐,那就得不偿失了。

    汤若望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将传教当成第一要务,而是将为大明朝廷做贡献当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如此,大明朝廷得到了好处,也就默认。甚至支持他的传教工作了。

    不过,受困于历史的局限性,汤若望只知道用他的科技知识去讨好大明朝廷,让大明朝廷允许他传道布教。他认为。传道布教就是他的终极目标,拿出一些欧洲人已经发明的东西来交换东方统治者的好感,支持他在中国传教,绝对是一个好买卖。

    他却不知道,他的很多科技知识,在这个时代到底有多先进。到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谓一叶障目,汤若望就是被罗马教廷给他“传道布教”的终极目标给遮住了心智,低估了他身上所带的科技知识的价值。

    比如,汤若望刚刚就任中科院院士没几天,就拿出了一个重磅发明。这个发明,不是汤若望的原创,而是来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发明,叫伽利略望远镜。

    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汤若望奉教廷之命离开欧洲,前来东方的时候就将这个技术带了过来。

    因为在明朝找不到完全透明的玻璃,制作不出合格的望远镜。所以,汤若望刚到中国的时候,只是在北京制了几架残次品后,就再也没有制作过望远镜,也一直没有将望远镜的技术拿出来。

    没想到,他被李自成农民军追杀,隐姓埋名逃命的这几年,南京竟然建起了现代化的玻璃厂,生产出了透明的玻璃。

    有了透明的玻璃,就可以磨制凹、凸镜,制作望远镜了。因此,汤若望就将望远镜的技术拿了出来,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