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予美何处-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元初时是莫名其妙,随后脸刷的一红,狠狠瞪着他。

这时,景行止却是从容的,将放在食盒里保着温的红枣粥放到萧元的面前,坦荡的接受者萧元的怒目。

一个男人,却记着自己的小日子,萧元气得说不出话来,真不知这人怎么有这么多空,有这些闲心为何不去多读些佛经。

佛家讲究六大皆空,可是这个人明明六根不净!

“再过四五日,我们就启程吧。”

萧元点头,生了会闷气,才说:“你出去吧。”

——

都知道那朵金色的婆罗花,爱上了迦叶尊者。也许是在尊者还只是凡间奔走悟道的饮光使者的时候,他站在树下,抬头那一仰望,婆罗花就爱上了他,又或者是在灵山上,佛祖拈花,那时已经是迦叶尊者的他,见拈花便微笑。

在灵山上的日子,是婆罗花一生中最幸福也最悲伤的时光。

每日都可以与迦叶尊者相见,可是尊者眼中却只见佛意。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月,婆罗花在灵山上修行,有了自己的灵识,虽然很短,不过须臾,可是当它幻化成凡事女子的模样站在迦叶面前微微一笑的时候,觉得这一刻它已经等待了许久。

可是尊者的眼中,只有佛,六根俱无,所有的爱,也只是对万物的博爱。

婆罗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苦修,终于得到了迦叶尊者的赞扬。那日的佛堂中,它盘膝在迦叶尊者的身侧,与他一起参禅。

佛堂的火,起得突然,来势汹汹,婆罗花意识过来的时候,火已经吞噬了无数的生命。

还差一个···

还差最后一个···

火舔舐着舌头,贪婪的靠近仍旧在神游四海的迦叶尊者,婆罗花问:“火,你为何不能慈悲一点,放过尊者。”

还差一个···

火的回答,依旧不曾改变。

“那···那就吞噬掉我吧,我不过只是一朵花。”婆罗花看着已经入定,完全不理外界的迦叶尊者,一滴泪流到迦叶尊者合十的指尖,便扑进了火的地狱里。

迦叶睁开眼睛的时候,婆罗花已经变成了一捧灰烬。

这,就是婆罗花的第一世。

婆罗花的魂魄到了地狱,地藏王问它可有什么心愿未了,菩萨说:“你是为了救迦叶而亡了,也算是舍身取义的功德之魂,你有什么愿望,我可以帮你。”

婆罗花磕长头,说:“弟子向和迦叶尊者结一段尘缘,弟子希望能够得到迦叶尊者的爱,独一无二的爱。”

地藏王思索了片刻,说:“这,却是难事。迦叶已是尊者,五蕴皆空之身,恐不能再生爱。”

婆罗花磕头不起,地藏王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婆罗花的头顶,说:“痴儿,念你之德,许你九千九百九十九世,只要有一世,能成功,那你便该放下了。”

婆罗花带着笑容,“那弟子这就去转世了。”

婆罗花不再停留,直接往奈何桥方向去,没有喝孟婆汤,直接就入了轮回道。

在婆罗花走了以后,迦叶尊者不知从什么地方缓缓走出来,看着婆罗花远去的身影,双手合十在胸前,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迦叶,你也该去转世了。”

“明知无果,何苦执着,放下才能自在。”迦叶尊者摇了摇头,对地藏王颔首,便紧随着婆罗花的脚步而去。

九千九百九十九的第一世,就是在清山。因为婆罗花没有喝孟婆汤,并且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迦叶尊者,所以,它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流出了泪。

不同于别的婴儿的哇哇大哭,它在哭着,却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来,接生婆还以为它是个哑巴。

在第一世,迦叶尊者变成了一座桥。

就在清山上的小河,一座崭新的木桥。

第一世,婆罗花就守着那座木桥,不曾成亲,不曾离开清山,在家中亲人都一一老去了以后,它依旧守着那座桥。

在那桥上弹琴,读书,天晴的时候,带着渔具,坐在桥上垂钓,下雨的时候,披着蓑衣坐在桥上听雨,有月亮的夜晚,在那座桥上吹整夜的笛子。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直到清山上的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傻子,纷纷搬去了山下,不再与它来往。

第一世,它四十岁的时候。

那座桥塌了,迦叶尊者也再次轮回了。

第二世,迦叶尊者终于不再是死物,却是一只鸟。

已经连着两世了,婆罗花心里很担心,但是鸟儿不比一座桥,鸟儿会不停的飞,而桥却永远在那里。

婆罗花离开了清山,一刻也不敢停歇的追逐着迦叶尊者转世而成的那只鸟。

每一天都在不停的奔波中度过,终于,那只鸟儿整日受到惊吓,最终,不过两年,就死去了。

婆罗花流着泪,将迦叶尊者葬在了清山的后山上。

“先生,景先生。您还没起吗?”

方简的声音打断了景行止的梦境,他翻身坐起来,这已经是许多年不曾做这样的梦了。

“何事?”

“时候已经不早了,轻盈姑娘要我过来问您一声,今日可是不能替殿下准备早膳了?”

刚说完,房门从里面打开了。

景行止走出来,丰神俊朗的眉目有着一些歉意,“我这就过去。”

“诺。”

第三十二章归雁山前(大修)

独落坞山之后,就是广袤无边的固原。

一连百里路都是荒草,见不到一个行人。

南国初年,这里曾经是有名的关外平原,河川灌溉,百姓安居。

但是因为南国初期的分裂,固原上面原本生活着的人,通通迁移到更北的地方,翻过了归雁山,跋涉过冰原,继续以北的区域,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如今有了两百余年,有了不同于南国的秩序。

那就是时常进犯南国,似乎与南国天生就是仇敌的大禾。

这么多年过去,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大禾人也曾经是南国的一部分。

萧元驾着马,与景行止并驰在固原上,只是一片荒原的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头顶是星空,脚下是灰色的土地,哒哒的马蹄声,那种有着频率而又低浅的呼吸,好像一切都简单起来。

“父皇谋杀了他的第一任太子妃许氏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借着巡视北地的名头,跑到固原上来找母后。”萧元开了话闸,“母后那时不喜欢父皇,她喜欢在固原上牧马,所以很想嫁给萧家军里面的马夫。母后说那个马夫是个很普通的人,可是对他的马却很好。母后说,如果她没有嫁给父皇,那么我就只是一个马夫的女儿。可是,那个马夫就死在这遍固原上,被他自己养的马踏得连骨头渣子都寻不见。”

少女三言两语描绘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的措辞简单,但是透出来的那种意味深长。谁能会联想,光武帝可以为了娶到光武萧皇后,而先谋杀了自己的妻子,那么又怎么会在乎一个马夫呢?

“所以,最终母后嫁给了父皇。同年,皇祖父下令去松原狩猎,父皇那时有一个偷偷养在庄子里的爱妾被母后发现了,母后接了她去松原,就在路上,马受了惊,那女人被踏成了肉酱。”

萧元别眼看着景行止说:“母后说,万万不可在心中生闷气,有什么不高兴的,直接以牙还牙就是了。”

她脸上笑眯眯的,那句话里却分明有着暗示。

此时已经是日暮时分,固原上的野风势头愈来愈猛,萧元将风帽戴在头上,却毫不犹豫的加快的速度,一会是在眨眼的瞬间,景行止就立刻跟上了她。

他下意识的将目光放在萧元的身上,看到的是少女在风中鼓起的披风,飒飒的作响,随风飞散的长发,而她,永远都是这样的飘忽,他好像永远都追不上她。

在漫漫的固原上,整整三天三夜的奔驰,人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在抵达归雁山的山脚的时候,萧元终于忍受不住,有些艰难的下了马。

毫不顾忌身份的就地坐下,而安上也确实累坏了,直接撂了蹄子,趴在萧元的身后。

萧元的倦意上来了,仰着头枕在安上的马腹上,便困倦难耐的睡下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原本寂静的固原上有了马蹄声。

从他们来时的方向,正奔驰而来。

一马当先的是一个大禾打扮的成年男子,肤色微黑,身量魁梧,一双眼睛好像是秃鹰一样带着攻击和野心。

紧随他的,是十余个类似手下模样的人,在看到两人两马的时候,有些惊讶。

“呵,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回看见男人给女人揉脚。”

身后有一个矮瘦的手下嘲讽着笑话着,却被他们的首领瞪了一眼,有些没趣的闭了嘴。

景行止闻言,却没有觉得羞愧,但是还是重新给萧元穿上了鞋,这些人虽然大禾人,可是南国的规矩就是女子的脚不能随意露给外人看。

他抬起头,面无表情的看向那一行人,静静的,没有什么要攻击他们的举动,可是首领却似有所查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去惹这个人。

一行人很快的绕过景行止和萧元,纵马上了归雁山。

“殿下,为何···”

这一行人的首领,其实就是大禾的大王子舒木尔,此番带着王命出来办事。他是大禾王最年长的儿子,王后所生,早早的就被立为继承人,所以有些目中无人,但是眼界还是有的。

“刚才那个人,武功不低。”他目中闪过一丝精光,“你没有注意到他的指法,很像我在王宫内藏书中看见过的拈花指。”萧元醒来的时候,是伏在景行止的背上。

周围的景色,已经是在归雁山中了。

她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冷冷道:“放本宫下来。”

可是景行止却没有放手,脚下的步伐依旧快速,声音温和的说:“山路崎岖难行,我背你会快一点。”

他十分自觉地没说什么,山路不好走,你走了会脚疼之类的话,而是只说速度会快一点,不过是知道这样萧元便会拒绝而已。

果然,背上的萧元没有做声。

她的记忆中,景行止也是背过她的,是什么时候呢?

哦,她还未出嫁的时候,才十二岁。

那年去清山上找他,却脚下踩空落到了河里,衣衫都湿透了,是景行止将她背回别院的。

可是那时,萧元呛了水,是昏迷着的,所以第一次清醒的真实的还是现在。

这样想着就觉得有些不开心,她并不是那种喜欢将不悦的情绪藏在心里的人,反而喜欢将它发泄出来,让别人比她更加的不开心。

然而,景行止却不是尚好的人选,这个人性子好得出奇,她似乎永远不能激怒他,即便是设计他,剥皮,斥骂,不因缘由的责怪,利用,哪项都没有让他离开自己。

就在萧元绞尽脑汁去琢磨的时候,忽然她发现她们前面还有一群人,正骑着马,同她们一样在翻越这座归雁山。

萧元的笑声突然响起,她垂下头,凑近景行止的耳边,说:“你能惊了他们的马吗?”

萧元温热的气息喷洒在景行止的耳间,倏地,整个人的都面红耳赤的,好像烧起来了。

萧元久不见景行止答话,拍了拍他的肩,从他背上下来,声音有些不快,“你不是什么都会吗?”

“能。”他的声音有些哑,侧着眼没有去看萧元,微微不着痕迹的用背影对着萧元,但是显然萧元在意的不是这些,她听见能字,唇上的笑容就更深了。

“那你快点呀。”

“好。”

景行止这时才转过身,看了萧元一眼,突然摊开了手掌。

“怎么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借你的珠子一用。”

萧元皱了皱眉,可是眼见着前面的人已经快要走远了,这珠子虽然独一无二的特别,可是没有了总还会有新的,咬了咬牙,也就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来,放到了景行止的手中。

景行止接过珠子之后,便转身走了几步,手上很随意的向前一挥,不过眨眼的功夫,前面的人便接二连三的从抬起前蹄的马背上滚下来,稀里糊涂,狼狈不堪的。

“哈哈···”

萧元的笑声,便极为不恰当的在这时响起,整个归雁山都荡漾着少女欢快的笑声,毫无负担的,恶作剧而欢喜的,动听的狡黠的。

大禾人的目光立刻就直直的射到萧元的身上,愤怒的拍着身上的泥土,快步的跑过来。

萧元猛地一惊,拉住景行止的手,“快点走了,他们要过来了。”

她的声音依旧轻快不知自己闯了祸一般,带着恶作剧成功的洋洋自得,被景行止带着,用俊俏的轻功飞快的躲开了。

不知道跑了多久,拨开一处的树林,入目的居然就是萧元心心念念已久的冰原。

萧元在风中吹得有些睁不开的双眼看到的,就是恍如镜面一样的,倒映着整片星空的冰面。

那些冰层的下面,除了静止不动的星子,还有着来回游动着的点点荧光,是冰层下面生存的食人鱼。

带着如萤火虫一般如梦如幻的光点,不停的在冰层下面变换着位置,成群结队的游动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萧元顾不得说什么,好像脱缰的野马,飞快的奔驰到冰原上,重重的砰地一声趴倒在冰面上。

吓得景行止立刻上前去,以为她摔得到了哪里。

谁知,少女却像个三岁的小孩子一样,整个人都趴在冰面上,脸贴在冰冷的冰层上,盈盈的笑容,快活得说不出一句话的样子。

在少女的记忆中,已经阔别了几十年的景象终于再次回到她的身边,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境遇。在许多年以前,在她第一次看见这里的时候,她只是一个两岁的女孩,那时还没有开始所谓的接受正统教育,她可以为了得不到一块糖而哭,也可以为了拿到一朵花而笑。肆无忌惮的,无忧无虑的,以为这就是她最终的人生。

可惜,是她想得太简单了,她拥有世间独一无二的荣华地位,便不可能不为之付出,笑是有原因的笑,哭是有原因的哭。从来不做没有缘由的事,没有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她伸出手,指尖点到冰层下面的食人鱼身上,那一只鱼发现了冰层上边的人,便不停的撞击冰面,萧元似是无聊之极的不停逗弄它。

景行止盘膝坐在一边,看着萧元这样孩子气的举动,唇上笑容不变,心里的伤感却增。他抬起头,看着漫漫苍穹上的繁星,在遥远的天际,可能不会出现萧元盼望的极光,可是,只是此刻,他就已经觉得美好如初了。

如初,是的。

他和萧元的开始,本该是好的,名正言顺,明媒正娶。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他唯一可以挽救的,就是一直一直陪伴在少女的身边,也许永远也无法挽回当年的过错,也许就这样看着少女长大,成婚,生子,儿孙绕膝,日渐迟暮。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他都会用尽所有的力量,留在少女的身边,他需要在所有他悲痛欲绝的时候,看着她。无关风月,只是觉得能够看着她,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冰面传来震动身,从远处渐渐靠近。

萧元起身,看着归雁山那边的树林,是那群人来寻仇了。

她在冰面上静静的看着那些人下马,然后靠近,有些懊恼后悔,却没有胆怯,她是在想,应该带一支军队过来的。

哪怕让他们留在归雁山也好,现在要解决这群人,便会打扰自己等待极光的心情。萧元叹了口气,拥紧身上厚重的大氅,回头看一眼景行止,说:“你一个人,可以吗?”

萧元会一点点武功,但实际上是拿不出台面的,她的身份和性格都不适合亲自出手,平时出门,前呼后拥的,即便是遇到行刺,连刺客的面也难得见一见,处理刺客那些事全是方简带着禁军在做。

景行止走到她的身前,低头静静凝望着萧元,白色的衣袍在北风中飒飒作响,笑容柔和温暖,“等我。”

此话一出,萧元就向更远的冰层中央走去,冰面湿滑,她穿了特制的鞋子,依旧走得小心翼翼的,完全没有分心去看身后的战况。

她是相信的,又不知道这种过分的相信从何而来,只是知道,即便是以一敌十,对景行止来说,也不在话下。

景行止是谁?南国的天人。

她不知道走了多远,再回身坐下的时候,远处的打斗依旧再继续着,忽觉有些好笑,那些人其实是看准了自己是景行止的弱点,所以才接二连三的朝自己的位置奔来,可是却不出三四步,就被景行止制住。

这个制住,不同于以往不杀生的含义,而是出奇的残忍,萧元一时间看得有些目瞪口呆的。在博阳郡刘府的时候,她虽然知道景行止破了杀戒,但是这一次才是真正的亲眼见到他杀人。

武功依旧是过去的武功,天人风姿自然是好看雅致的,可是伴随着他的剑快速变化招式的时候,那些人的鲜血一一的,以一种喷薄的姿态抛洒而出,滴落在冰层上。

热血鲜红,冰原纯白,那种美,到了极致。

她从未发现景行止有这样冷酷的时刻,他素来都是以一种温柔得让人如沐春风的态度出现在世人眼中,南国人提到景行止,最常用的的两个词,一个便是“温雅”,一个是“慈悲”。

温雅?

这个温柔雍雅至极的人,却毫不慈悲的快剑杀人,和尚是一点也不像了,若说是草莽又辜负了他这难得的好皮相,那姑且算是剑客吧。

忽然间,萧元身子僵住了,看着迅速断裂的冰层,一块块冰面以一种肉眼难以计数的速度分裂成小块。

“元儿!”景行止大吃一惊,看着身后已经漂浮着无数碎冰块的冰原,湛蓝的湖水露了出来。

舒木尔见景行止的心神被萧元分去,拖着被景行止刺伤的右腿,艰难而又飞快的爬上马背,狼狈不堪的奔逃,他用尽全力才在冰面上重重一刀,如今外伤加内伤,再不走,等这个男人回过神来,也是死丧此地。

急怒之下,景行止看中一块离自己最近的浮冰,腾身飞过去,步伐过急反而被沾了湖水的湿滑冰面滑到,险些落尽冰原下面的湖水里。

原本只有在夏天才会融化的冰原,湛蓝色的湖水中有着成千上万条食人鱼,为大禾皇室所养,他们皇室众人若有犯禁的,便会被关押至夏天,送到冰原,沉湖喂鱼。

萧元趴在一块比她身形稍微大一点点的浮冰上,艰难的控制着平衡,一旦浮冰发生翻转,那么她落进这湖中,数以万计的食人鱼就该美餐一顿了。

这样身陷囹圄的局面,却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不,不如说是从建武十七年被关在铁笼中之后,她就从未给过自己身陷囹圄的机会。

破冰而出的食人鱼早就急不可耐的向萧元这块浮冰聚集而来,不停的撞击浮冰,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